有色金属科学与工程  2015, Vol. Issue (2): 110-115
文章快速检索     高级检索
提高铅锌回收率选矿实践[PDF全文]
余厚福    
江西铜业公司银山矿业有限责任公司,江西 上饶 334200
摘要:银山矿业选矿厂铅锌系统从投产以来,随着原矿品位逐渐降低,铅锌金属回收率较低,铅精矿中铅回收率81.5 %左右,锌精矿中锌回收率86.5 %左右.从该矿矿物组成及嵌布特征的分析着手,在磨矿细度和药剂工艺2 个方面进行不断改进,在没有投入资金对选矿流程及设备进行改变的情况下,使铅锌回收率逐步提高.改进后精矿铅回收率达到86.93 %,锌回收率达到88.05 %,同时铅精矿中伴生银回收率由改进前的60.16 %提高到改进后的65.59 %,有效地利用了矿产资源,也为企业创造了可观的经济效益.
关键词        金属回收率    磨矿细度    乙硫氮    
Practice of improving the lead and zinc recovery
YU Houfu    
Jiangxi Copper Company Yinshan Mining Co. Ltd, Shangrao 334200, China
Abstract: Since starting production of lead and zinc system of Yinshan mining ore dressing plant, lead-zinc metal recovery rate becomes low as the ore grade is gradually decreasing. The recovery rate of lead in lead concentrates is about 81.5 %, and the recovery rate of zinc in zinc concentrates is around 86.5 %. According to the analysis of the composition and dissemination characteristics of the ore, and with the continuous improvement of the grinding fineness and pharmaceutical technology, the recovery of lead and zinc gradually increases in the absence of funding changes to the beneficiation flowsheet and equipment conditions. After improvement, lead concentrate recovery rate reaches 86.93 %, zinc recovery rate reaches 88.05 %, and the associated silver in lead concentrate recovery increases from 60.16 % to 65.59 %, which not only makes effective use of mineral resources, but also creates considerable economic benefits for the enterprise.
Key words: lead    zinc    metal recovery    grinding fineness    diethyldithiocarbamate    
0 引言

我国矿产资源的特点是贫矿多、富矿少,难选矿多、易选矿少,共生矿多、单一矿少,有色金属矿85 %以上是综合矿[1].铅锌作为重要的有色金属矿产资源,在国民经济中具有重要的作用[2-3].目前我国铅锌矿根据氧化铅锌的含量可分为硫化铅锌矿、氧化铅锌矿和混合矿[4].银山矿业公司是投产50 余年的老矿山,原矿含铅1.2 %,含锌1.7 %,矿石属较低品位铅锌矿[5],铅锌矿物以硫化矿为主.随着井下开采的铅锌矿石性质的复杂化及原矿品位的降低,选矿指标一直不理想,为此,选矿技术人员对选矿工艺进行了优化,使选矿指标逐步提高.

1 矿石的物质组成

该矿矿物组成较为复杂,金属矿物有方铅矿、闪锌矿、黄铁矿、黄铜矿、毒砂、褐铁矿、磁黄铁矿、白铁矿等.非金属矿物有石英、方解石、绢云母、菱锰矿、绿泥石、菱铁矿、绿泥石、高岭石.矿物相对含量见表 1.

表1 矿石矿物相对含量/%
点击放大

表 1 中可知,矿石矿物种类较多,脉石矿物中绢云母和绿泥石占有率较大,由于绢云母可浮性较好,绿泥石较易泥化,有可能成为矿石较难分选的主要原因.

2 矿物嵌布特征及嵌布粒度 2.1 主要矿物嵌布特征

该矿石主要矿物为方铅矿、闪锌矿、银黝铜矿、深红银矿、含银车轮矿和黄铁矿,各矿物的嵌布特征如下:①方铅矿.呈不规则的条纹、团矿状、脉状,少数呈星散状分布.方铅矿呈网脉状沿黄铁矿、闪锌矿、毒砂的裂纹充填,有的方铅矿沿白铁矿的纤维、柱粒间充填,并交代黄铁矿变斑晶;②闪锌矿.呈不规则碎斑碎粒状、团块状、条纹条带状、斑点状分布.呈不规则状交代黄铁矿或包裹毒砂、粗粒毒砂、黄铁矿,常与方铅矿连生;③银黝铜矿.与深红银矿连生沿闪锌矿解理充填,呈线状分布,常包裹于方铅矿中;④深红银矿.呈不规则状被方铅矿包裹或与银黝铜矿连生;⑤含银车轮矿.呈不规则状分布于方铅矿中,与银黝铜矿连生;⑥黄铁矿.呈不规则碎斑、碎粒角砾状、团块状、星散状浸染状、斑状变晶微脉状分布,被闪锌矿、方铅矿、包裹;有的被闪锌矿、方铅矿、交代呈港湾状、孤岛状.方铅矿常沿黄铁矿间隙充填呈网脉状.

2.2 方铅矿、闪锌矿嵌布粒度

经工艺矿物学研究统计,方铅矿、闪锌矿嵌布粒度见表 2

表2 方铅矿、闪锌矿嵌布粒度
点击放大

表 2 中看出方铅矿比闪锌矿嵌布粒度细些,为细粒嵌布,属不等粒嵌布类型.而闪锌矿嵌布粒度以中粒嵌布为主.

3 矿石矿物单体解离度

方铅矿单体解离度测定结果见表 3,闪锌矿单体解离度测定结果见表 4.

表3 方铅矿单体解离度测定结果/%
点击放大

表4 闪锌矿单体解离度测定结果/%
点击放大

表 3 可以看出:方铅矿单体解离度68.87 %,单体解离度较差.≥74 μm 粒级只有83.09 %,≥49 μm粒级也只有92.37 %.

表 4 可以看出:闪锌矿单体解离度略高于方铅矿,为71.69 %,但≥74 μm 也只有83.98 %,从测定结果可以确认必须通过合理的磨矿,才能达到矿物单体解离目的[6].

4 选矿工艺流程

选矿厂铅锌系统处理量为500 t/d, 铅锌原矿经破碎至 P 80=18 mm 后进入一台MQG2700×2100 球磨机,磨至≤74 μm 含量55 %左右进入浮选作业.对于硫化铅锌矿来说,主要的难点为铅锌分离[7].目前铅锌矿的选矿方法主要有铅锌混合浮选-铅锌分离浮选工艺及优先浮铅再选锌工艺[8-9].银山矿业浮选工艺采用优先选铅,选铅尾矿加硫酸铜活化再选锌.主要目的金属为铅、锌、银.要提高银的回收率,主要是强化铅矿物的浮选[10]和提高含银黝铜矿的浮游速度,预期在提高铅回收率的同时,银的回收率也将提高[11].浮选作业以石灰作为介质调整剂和黄铁矿的抑制剂,选铅粗选pH 值为7.5,精选pH 值为9,捕收剂为乙丁基钠黄药1∶1 组合、乙硫氮,锌抑制剂为氰化钠、硫酸锌组合,选铅尾矿加硫酸铜活化,用乙丁基钠黄药1∶1组合为捕收剂选锌,选锌粗选用石灰将pH 值调整为11.5 抑制黄铁矿,目前铅回收率81.5 %左右,锌回收率86.5 %左右,铅中银回收率为60 %.铅锌系统浮选工艺流程如图 1.

图 1 铅锌系统浮选工艺流程图

5 选矿试验

磨矿细度是否合适直接影响到选别指标的好坏[12],最佳的磨矿细度不仅要保证目的矿物单体解离,而且无过粉碎现象[13].为了确定合理的磨矿细度,在乙丁基黄药1∶1 配比60 g/t, 乙硫氮25 g/t, 氰化钠25 g/t, 硫酸锌300 g/t, 松油45 g/t 的用量,pH≥8 的条件下在不同磨矿细度条件下进行了实验室粗选选别实验,实验结果如表 5.

表5 磨矿细度对浮选指标的影响/%
点击放大

表 5 可以看出,当磨矿产品≤74 μm 含量为55 %时,选铅回收率在83.53 %,当≤74 μm 含量提高到65 %时选铅回收率达到了87.20 %,≤74 μm含量为65 %~75 %时回收率提高不明显,通过图 1 还可以看出,当磨矿产品细度在65 %时,选铅粗选精矿含锌略有提高,但考虑到铅回收率较高,比较后确定将磨矿产品细度确定为≤74 μm 含量≥65 %.细度在此基础上提高会增加磨矿成本,对选铅回收率的提高作用不大.从磨矿细度实验可以看出,随着磨矿细度的提高,铅锌矿物解离充分,对铅锌的分选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乙硫氮选择性好,对方铅矿、黄铜矿的捕收能力强,对黄铁矿捕收能力弱,选择性好[14],在高碱度条件下,能改善铅和锌之间的分选效果,可以不用或少用氰化钠,用乙硫氮做捕收剂,浮选速度较混合黄药快一倍,同时用量可较黄药成倍的减少[15].王淀佐教授指出,乙硫氮在pH≥11 介质中,方铅矿表面生成Pb(DTC)2盐,它阻滞了PbS 表面的自身氧化.按硫化矿的微氧化理论,浮选矿浆的高pH 值有利于乙硫氮对方铅矿的浮选[16].为了优化铅锌分离的效果,在磨矿产品细度确定为≤ 74μm 含量为65 %,乙丁基黄药1∶1 配比60 g/t ,氰化钠25 g/t, 硫酸锌300 g/t, 松油45 g/t 用量,pH≥9.5 的条件下,针对乙硫氮用量做了实验室粗选试验,试验结果如表 6.

表6 乙硫氮用量和选铅回收率关系
点击放大

表 6 可以看出,随着乙硫氮用量的不断增加,铅粗选精矿中铅回收率不断增加,但是精矿中锌的回收率也在逐步增加,到乙硫氮用量为32 g/t 时,铅精矿中锌的损失率提高到24.25 %,综合考虑认为在乙硫氮用量为28 g/t 时比较合理,此时铅回收率为87.63 %,锌回收率为21.37 %.通过乙硫氮浮选条件实验,可以看出同样的选矿时间,乙硫氮的浮选速度要远远高出黄药,有利于铅锌矿物的分离.

6 工艺调整及效果

结合以上实验结果,该厂对选铅作业现场工艺进行了改进,改进前后数据如表 7.改进前后选矿指标对比如表 8.

表7 工艺改进前后药剂用量/(g·t-1)
点击放大

表8 改进前后选矿指标/%
点击放大

从改进前后指标对比可以看出:2013 年将磨矿产品细度提升到小于74 μm 含量≥65 %,氰化钠用量提升到30 g/t, 选铅指标由2010 年的81.47 %提高到2013 年的84.51 %,铅精矿含锌2010 年为5.18 %,2013 年为5.21 %,相差不大.为了降低铅精矿含锌,2014 年在2013 年的工艺基础上对选铅药剂使用做了进一步改进,将选铅粗选乙硫氮用量由12 g/t 提高到18 g/t, 粗选黄药由60 g/t 调整为45 g/t, 选铅扫选黄药由30 g/t 调整为20 g/t, 2014 年1~9 月选铅回收率为86.93 %,铅精矿含锌降为4.22 %,选锌回收率提高到88.05 %.由于含银矿物和方铅矿嵌布关系密切,随着铅回收率的提高,2014 年1~9 月铅中银回收率也由2013 年的60.16 %提高到65.59 %.

7 结论

1) 通过对磨矿细度改进,2013 年选铅回收率得到了显著提高,说明该磨矿细度符合银山矿铅锌矿物的选别要求.

2) 通过对黄药和乙硫氮用量的改进试验,表明适当的增加选择性较强,浮选速率较快的乙硫氮用量,减少选择性较差的乙丁基钠黄药用量,可以有效提高选铅回收率,对铅精矿中银的回收率也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同时降低铅精矿中锌的含量,对提高铅锌回收率有显著成效.

参考文献
[1] 矿产资源综合利用手册编辑委员会. 矿产资源综合利用手册[M]. 北京: 科学出版社 , 2000.
[2] 赵福刚. 我国铅锌矿选矿技术现状[J]. 有色矿冶, 2007, 23(6): 20–25.
[3] 胡熙庚. 有色金属硫化矿选矿[M]. 北京: 冶金工业出版社 , 1987: 124-230.
[4] 陈武, 季寿元. 矿物学导论[M]. 北京: 地质出版社 , 1985.
[5] 王银东, 冯晓燕, 尹明水. 新疆某低品位铅锌矿选矿试验研究[J]. 有色金属(选矿部分), 2014(2): 9–11.
[6] 钱文才, 叶雪均. 银山矿业铅锌矿石工艺矿物学研究[J]. 世界有色金属, 2009.
[7] 王淑红, 孙永峰. 辽宁某铅锌矿选矿工艺研究[J]. 有色金属(选矿部分), 2014(1): 17–20.
[8] 许时. 矿石可选性研究[M]. 北京: 冶金工业出版社 , 1989.
[9] 阙赟鹏. 关于铅锌矿选矿工艺设计的相关探讨[J]. 大科技, 2012(1): 477–478.
[10] 魏盛甲. 提高锡铁山铅锌矿伴生金银回收率的优化工艺研究[J]. 有色矿冶, 2001, 17(3): 15–20.
[11] 傅贻谟. 凡口铅锌矿深部矿体选矿试样银的工艺矿物学[J]. 矿冶, 1998, 7(3): 45–50.
[12] 肖巧斌. 某难选复杂铅锌矿石选矿工艺研究[J]. 有色金属(选矿部分), 2010(3): 26–32.
[13] 曹焱鹏, 汶小飞, 王福奎, 等. 某高硫铜锌矿石低碱度浮选实验研究[J]. 有色金属(选矿部分), 2013(5): 6–8.
[14] 戴晶平, 刘侦德. 铅锌选矿技术[M]. 长沙: 中南工业大学出版社 , 2010: 54.
[15] 朱一民, 周菁. 浮选药剂手册[M]. 长沙: 科学技术出版社 , 2012: 128.
[16] 张会文. 乙硫氮浮选铅及铅锌分离的研究[J]. 广东有色金属学报, 1996, 6(2): 89–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