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色金属科学与工程  2014, Vol. 5 Issue (1): 54-57
文章快速检索     高级检索
高炉控制铁水砷含量的研究[PDF全文]
佟志芳1, 简云1 , 吴强2, 李伟华2, 戴波2, 谌勇明1    
1. 江西理工大学冶金与化学工程学院,江西 赣州 341000;
2. 新余钢铁集团有限公司,江西 新余 338001
摘要:由于高炉原料无法完全脱除砷, 进入高炉后将导致铁水含砷量过高, 从而影响炼钢工艺及钢材质量.通过控制入炉全铁含砷量、铁水温度、碱度、炉顶压力等参数, 高炉获得了较高的铁水脱砷率, 得到符合生产要求的铁水.试验表明:当入炉全铁砷含量、铁水含硅量、R2、渣比、铁水温度、炉顶压力分别控制在0.015 %、0.4 %、1.20、400 kg/t、1490 ℃、220 kPa时, 铁水脱砷率最高达67 %, 铁水含砷量仅为0.007 %.
关键词高炉    配料    脱砷    
Study on controlling the arsenic content of hot metal in blast furnace
TONG Zhi-fang1, JIAN Yun1 , WU Qiang2, LI Wei-hua2, DAI Bo2, CHEN Yong-ming1    
1. School of Metallurgy and Chemical Engineering, Jiangxi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Ganzhou 341000, China;
2. Xinyu Iron & Steel Co., Ltd, Xinyu 338001, China
Abstract: As the arsenic in the material can not be removed before it goto the blast furnace, the high arsenic content in the hot metal makes steelmaking process complex and is bad for the steel quality. By controlling the parameters such as arsenic content in total hot metal、hot metal temperature、basicity、top pressure, the arsensic content in hot metal can be reduced hightly, and the hot metal can fit steel making. The research results show that under arsenic content in total hot metal 0.015 %、[Si] 0.4 %、slag rate 400 kg/t、hot metal temperature 1490 ℃ and top pressure 220 kPa, the largest dearsenization rate in hot metal is 67 % and arsenic content in hot metal is noly 0.007 %.
Key words: blast furnace    blending    dearsenization    
0 前言

砷元素对于钢铁冶炼弊大于利,尤其表现在炼钢及轧制过程中.当砷超过一定含量时,会出现冷脆现象,严重降低钢材的塑性、韧性及焊接性能[1, 2].对于长流程钢铁冶炼,砷主要是以氧化砷、硫化砷及砷酸根等形式随矿石进入高炉[3],随后被高温还原后以FeAs形式存在于生铁中.与P相似,砷进入高炉后绝大部分进入铁水中,但其在炼钢中的去除方法却与P、S大相径庭,S、P主要在转炉及铁水预处理中氧势较高环境中脱除[4, 5],而脱除As的氧砷势要求很低,常在铁水预处理及精炼中脱除[6, 7].目前,钢液和矿石脱砷的研究较多,而高炉因其脱砷量有限,一直少有人研究.钢液脱砷主要采用Ca-Fe合金和CaO-CaF2做脱砷剂.罗林根等通过实验发现[8],钢液的脱砷率与其含氧量成反比;与加入的Ca-Fe合金量和钢液原始砷含量成正比.付兵等发现[9],高的铁水温度,良好的熔池搅拌和较长的反应时间有利于脱砷.矿石脱砷主要方法有氧化法[10]、氯化法[11]、反浮选法[12]等.尽管矿石可以脱除大量的砷,但仍有少量的砷残留,这是钢液中砷的最主要来源.为进一步降低钢水脱砷的难度,减少需脱砷钢水数量,本文研究了少量砷在高炉内的去除方法,针对江西某高炉冶炼实践展开研究,分析高炉配矿及冶炼参数对铁水含砷量的影响.

1 高炉的基本情况

该高炉有效容积为2 500 m3,采用了砖壁合一薄内衬、无料钟炉顶及软水密闭循环冷却结构.入炉原燃料主要为烧结矿、自产球团矿、国内块矿、6 m干熄焦、4.3 m干熄焦及部分外购焦.主要参数分别见表 1表 2表3.

表1 矿石理化性能/%
点击放大

表2 燃料理化性能 /%
点击放大

表3 主要经济技术指标
点击放大

2 实验方法

实验考察入炉砷负荷、铁水温度、炉顶压力、炉渣碱度、渣比对高炉脱砷率的影响,实验中稳定其中4个因素,分别考察其中一个因素不同水平对高炉脱砷率的影响.其中入炉砷负荷、炉渣碱度、渣比均通过改变炉料配比实现,而铁水温度及炉顶压力则通过高炉操作控制.实验中,在打开铁口来渣后30 min取样,每个水平取3炉铁样送公司检测中心做荧光分析,然后取平均值.另外,原燃料的化学成分分析也均由检测中心完成.

3 结果与讨论 3.1 入炉砷负荷

为了研究入炉砷负荷对铁水砷含量的影响,试验研究了铁水含硅量、炉顶压力、R2、渣比分别控制在0.40 %、200 kPa、1.20、400 kg/t条件下,入炉全铁含砷量(指入炉的原燃料中,砷总量与铁总量的质量比)分别为:0.015 %、0.020 %、0.025 %、0.030 %、0.035 %、0.040 %、0.045 %、0.050 %、0.055 %、0.060 %时,对高炉脱砷率的影响,结果如图 1.

图 1 入炉全铁含砷量与铁水含砷量对比

图 1可知,铁水含砷量均小于入炉全铁含砷量,这说明砷在高炉冶炼过程中能够得到一定程度的脱除.但脱砷率随入炉砷量的增加逐渐下降,砷脱除的绝对量约在0.016 %.当入炉全铁含砷量为0.015 %时,高炉脱砷率最高,达67 %,铁水含砷量仅为0.007 %.入炉全铁砷含量大于0.04 %时,铁水含砷量>0.025 %,高炉脱砷意义不大.

3.2 铁水温度

铁水温度间接反应了炉缸内的温度变化情况,它的高低直接影响到炉缸内渣铁间的化学反应和铁水成分.因此考察了入炉全铁含砷量在0.03 %,铁水含硅量、炉顶压力、R2、渣比分别控制在0.40 %、200 kPa、1.20、400 kg/t条件下,铁水温度分别为:1 460 ℃、1 470 ℃、1 480 ℃、1 490 ℃、1 500 ℃、1 510 ℃、1 520 ℃时,对高炉脱砷率的影响,结果如图 2.

图 2 铁水温度对高炉脱砷率的影响

图 2不难看出铁水温度与脱砷率显相反关系,即:随着铁水温度的升高,高炉脱砷率逐渐下降.这主要是因为随着铁水温度的升高,铁水含C量增加,使得其在铁水中的溶解度下降所致,同时由于铁水温度过低不利于渣铁的接触、分解及渣铁间化学反应的进行,从而导致部分砷在未充分与铁水接触即随炉渣流出高炉,达到较高的高炉脱砷率.试验表明,在该试验条件下,当铁水温度为1 460 ℃时,高炉脱砷率最高达57 %;铁水温度为1 520 ℃时,高炉脱砷率很低,仅为17 %.

3.3 炉顶压力

由于砷常以硫化物及氧化物形式随矿石进入炉内,这些物质在高炉内较低的温度就容易被煤气还原,同时由于高炉内煤气流速大,生成的砷或其氧化物很有可能随瓦斯灰带出高炉.同时,提高炉顶压力后,高炉铁水成分发生变化,将改变As在铁水中的活度.因此试验考察了入炉全铁含砷量在0.03 %,铁水含硅量、R2、渣比分别控制在0.40 %、1.20、400 kg/t条件下,炉顶压力分别为:180 kPa、190 kPa、200 kPa、210 kPa、220 kPa、230 kPa时,对高炉脱砷率的影响,结果如图 3.

图 3 炉顶压力对高炉脱砷率的影响

图 3反映了炉顶压力与高炉脱砷率的关系,不难看出随着炉顶压力的提高,铁水含砷量不断下降,高炉脱砷率也逐步提高,因此可以认为:由于高炉料层厚,透气性差,尽管高炉内煤气流速较大,但砷在上升过程中还是被料层所吸收,进入瓦斯灰的砷是可以忽略.而提高炉顶压力后,铁水含碳量增加,从而导致铁水含砷量的下降.

3.4 炉渣碱度

与P、S不同,一般条件下,砷在氧化性气氛中是不可能被脱除的.因此炼钢预处理脱As常采用CaC2或CaO在还原性气氛中进行[13, 14].其化学反应如下:

$3\left( {CaO} \right) + 2\left[ {As} \right] + 3C = \left( {C{a_3}A{s_2}} \right) + 3CO\left( g \right)$
$3\left( {Ca{C_2}} \right) + 2\left[ {As} \right] = \left( {C{a_3}A{s_2}} \right) + 6C$

高炉与此有相同的反应环境,即高温、还原性气氛.因此试验考察入炉全铁含砷量为0.03 %,铁水含硅量、炉顶压力、渣比分别控制在0.40 %、200 kPa、400 kg/t条件下,R2分别为1.05、1.10、1.15、1.20、1.25、1.30时,对高炉脱砷率的影响,结果如图 4.

图 4 炉渣碱度对高炉脱砷率的影响

图 4可知,炉渣碱度对高炉脱砷率显正相关关系,但当碱度≤1.20时,高炉脱砷率受碱度的影响较小.但碱度>1.20时,高炉脱砷率有较大的提高.R2=1.30时,铁水含砷量为0.014 %,高炉脱砷率达53 %.这主要是因为高炉内渣中CaO与渣铁中的As反应与高炉脱S反应相似,需要高温、高碱度及还原性气氛,但是相比高炉脱S,仅依靠高炉渣脱As仍效率较低,原因在于高炉内碱度仍然相对较低[15],且其流动性远不及转炉内.

3.5 渣比

入炉全铁含砷量为0.03 %,铁水含硅量、炉顶压力、碱度分别控制在0.40 %、200 kPa、1.20条件下,渣比分别为:320 kg/t、360 kg/t、400 kg/t、440 kg/t、475 kg/t时,对高炉脱砷率的影响,见图 5.

图 5 渣比对高炉脱砷率的影响

图 5可知,在一定条件下,高炉渣比越高,其脱砷率越高.当渣比为475 kg/t时,铁水含砷量为0.013 %,脱砷率达56 %.但由于过高的渣比极不利于高炉冶炼,且依靠提高渣比而脱去的砷其绝对量并不多,所以通过提高渣比的方式来提高脱砷效率并不可取.

4 结论

(1)试验表明,高炉能够脱除一定量的砷.当入炉全铁砷含量、铁水含硅量、R2、渣比、铁水温度、炉顶压力分别在0.015 %、0.4 %、1.20、400 kg/t、1490℃、220 kPa时,铁水脱砷率最高达67 %,铁水含砷量仅为0.007 %.

(2)随着入炉全铁砷含量的增加,高炉脱砷率大幅下降,脱砷绝对量趋向稳定,约为0.016 %,当入炉全铁砷含量<0.04 %时,通过高炉脱砷能得到砷含量合格的一般铁水(<0.025 %).

(3)高顶压、高碱度、高渣比及低铁水温度均有利于高炉脱砷,但必须结合高炉生产情况和经济技术指标选择合理值,以牺牲生产指标来提高脱砷率是不可取得.故高炉选择入炉全铁砷含量为0.03%~0.04 %、R2为1.20~1.25、渣比为360~400 kg/t、铁水温度为1 480~1 490 ℃、炉顶压力为220~230 kPa条件下冶炼最佳.

(4)降低铁水砷含量,主要仍依靠原燃料脱砷,入炉砷含量过高时(>0.01 %),高炉脱砷的效果可以忽略,仅在原燃料砷含量较低水平时,采用高炉脱砷能够产生较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 张志明, 谢杰智, 刘志明, 等. 低碳拉丝用钢成分与性能的优化[J]. 物理测试, 2006, 26(1): 11.
[2] 李明漪, 李化斌, 夏利萍, 等. 浅析砷对炼钢熔炼分析的影响及对碳素结构钢性能的危害[J]. 冶金标准化与质量, 2004(2): 11.
[3] 周传典, 刘万山, 王筱留, 等. 高炉炼铁生产技术手册[M]. .北京: 冶金工业出版社 , 2008.
[4] 郭发军, 徐志成, 陆巧彤. 青钢80t转炉脱磷影响因素分析及实践[J]. 山东冶金, 2009, 31(4): 34–36.
[5] 李军辉, 刘玲月. 转炉LF精炼脱硫探讨[J]. 浙江冶金, 2011(2): 22–24.
[6] 刘守平, 孙善长. 钢液和铁水硅钙合金脱砷研究[J]. 特殊钢, 2001, 22(5): 12.
[7] 刘守平, 孙善长. 钢液真空处理挥发脱砷[J]. 特种钢, 2002, 23(3): 1.
[8] 罗林根, 王建军, 孔辉, 等. 钢水中有害元素砷的脱除[J]. 过程工程学报, 2011, 11(4): 595–597.
[9] 付兵, 薛正良, 吴光亮, 等. 铁水用CaC2-CaF2渣系脱砷研究[J]. 过程工程学报, 2010, 10(1): 146–148.
[10] 姜涛,黄艳芳,张元波,等.含砷铁精矿球团预氧化一弱还原焙烧脱砷研究[C]//2008年全国炼铁生产技术会议暨炼铁年会,宁波:中国金属协会,2008:395.
[11] 蒋曼, 孙体昌, 秦晓萌, 等. 含砷、锡铁精矿煤基直接还原焙烧脱除砷锡试验研究[J]. 矿冶工程, 2011, 31(2): 86–88.
[12] 赵祖乔, 李端人. 利用反浮选对黄铁矿进行脱砷研究[J]. 矿产综合利用, 2000(2): 7–10.
[13] 王建军, 罗林根, 李兆丰, 等. 铁水残余元素---砷的脱除研究[J]. 中国稀土学报, 2010, 28: 472.
[14] 姚柴柴, 丁跃华, 黄帮福. 影响铁水用CaO-CaF2渣系脱砷的因素[J]. 钢铁研究, 2013, 41(1): 17.
[15] 刘守平, 孙善长, 张丙怀., 等. 铁液碱性熔渣脱砷[J]. 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1, 24(4): 106–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