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钨回收产业的价值和发展模式探析 | ![]() |
钨是重要的战略金属资源,广泛应用于航天、军工、民用等领域,也是我国传统的出口创汇矿种之一.经过近60 年的粗放式开采利用,我国的钨储量已从建国时占世界储量的65 %下降到37.7 %,优势迅速减弱.另外,国家还出台相关政策,对资源性矿产开采进行限制,原矿供应趋紧;钨矿资源的浪费也很严重,对环境造成很大污染.然而,钨的用量却随社会的发展不断增大,为弥补原钨资源不足,废钨回收再利用产业问题的研究迫在眉睫.
1 废钨资源回收的内涵物质文明的发展离不开资源的消耗,但资源总量是有限的,因此,对于可再生资源而言,其回收再利用问题不容忽视[1-2].工矿企业中的废弃物不断产生,居民生活中也存在大量生活垃圾,虽然采取了分类回收方式进行再利用,但利用率仍然比较低,对生态环境也有一定的危害,有价资源的流失亟待解决.研究废钨回收产业的问题,有利于提升钨资源的再生利用效率,充分体现其经济价值,促进钨产业循环良性发展[3-5].
1.1 废钨回收产业的经济价值剖析(1)减少垃圾处理成本.钨矿资源的回收利用,将会减少大量的废弃物运输成本、掩埋场成本、焚化处理成本.
(2)降低企业物料成本.钨矿资源再生利用技术的研究与推广,大大降低了处理钨企业的生产成本,使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凸显.由于废旧产品的回购价格低、来源充足,对这些产品回收加工,可以大幅度降低企业的物料成本.
(3)减少钨矿开采的费用.开采钨矿的费用极其高昂,而钨矿的资源再生利用,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钨矿的开采量,节约了开采费用.
(4)减轻环境整治费用.面对日益严峻的环境问题,世界各国采用各种方法来拯救地球,而花在环境整治方面的费用不可估量.人类“先污染、后治理”的思想,要及时端正.减少矿物的开采,就是降低环境的破坏,另一方面而言也就是减轻了环境整治费用.
1.2 废钨回收产业的社会效益剖析(1)加强对钨资源的保护.随着采矿业的持续发展和国内资源的需求不断升温,各种资源价格一路走高.在利益的驱动下,钨矿私挖乱采行为越来越多,屡禁不止,对维护正常的矿业秩序和生态环境保护造成了恶性冲击.非法开采者没有办理相关证照,没有统一规划,更没有操作规程,看到哪里矿石易采就一哄而上,并有沿公路向深山林区发展的趋势.以江西赣南为例,钨矿的开采则呈现爆发式增长的局面,短短几年时间,已经发展到上百家,而且规模不一,大多数没有相关证照.沿赣州往西走,大大小小的非法采矿点密布两侧,而在看不到的山林深处,更有许多的非法采矿点藏匿于其中.而钨回收产业的发展将大大减少钨矿资源的开采,根据测算,1 t 65°含量的钨废料的再生处理,将减少30 t 的原矿开采量,有效防止560 m3 的水质污染,提高了钨资源的利用效率,保护国家战略资源.
(2)减轻生态重建的任务重量.钨矿业公司面对环境破坏的局面,通常都是在矿场关闭后再来保护,而不是像煤矿公司那样一边营运一边进行土地修复和生态重建.钨矿企业生产过程中,酸性矿物污水可能流经的区域都必须全面整治和绿化,所有遭到污染的地下水和从矿场流出的地表水也需要处理.因此,环境整治费用的最大变因在于酸性污水问题[6].环境问题迫在眉睫,减少钨矿物的开采,也就减轻了生态重建的任务压力.
2 废钨回收产业的发展现状 2.1 国外废钨回收产业的发展现状由于钨资源的重要地位和存量稀缺性,世界上不少国家和政府都很重视钨废料的再生利用,在美、日、德、俄等国表现尤为突出[7-8].美国某企业利用NaOH蒸煮钨废料的方法制作再生钨,伴随产生的母液可循环利用,减少了铵盐排放对环境的污染和破坏;日本的新金属公司则对超硬芯片等废料采用氧化焙烧法生成碳化钨,企业的再生处理能力大幅度提高;德国的斯达可公司拥有跨国的钨废料回收网络,其优势在于价格低廉,并在格斯拉厂对钨废料进行处理,形成的再生钨约占整个企业钨原料的1/3;俄罗斯拥有专业化的再生有色金属研究所,其研发了著名的含钨废料选冶联合流程,这种方法的工业化前景乐观.
2.2 国内废钨回收产业的发展现状我国废钨回收产业起步较晚.近年来,钨的用途和用量都在快速增长,废钨储蓄量也不断攀升,相关企业也逐渐意识到钨资源的稀缺性和废料回收利用的价值,并积极着手发展该产业.我国现有回收利用废钨的规模近1 500 t,约占硬质合金生产原料的近1/4.从发展趋势上看,回收利用废钨的规模还将进一步扩大,到2020 年有可能达到8 000 t[9].
(1)规模及增长速度.随着经济全球化发展,矿产资源的需求量不断增长,矿产资源回收再利用越来越受市场青睐.废钨资源回收经历了2008 年金融危机的小幅波动后,继续快速增长.
(2)钨废料产生区域分布.由于钨金属在硬质合金、高速钢、灯丝、军用工具等各个行业中均有应用,导致钨废料产生区域也相对分散,华东、华北、中南、西北较多,西南和东北相对较少,因此,回收起来有一定难度.
(3)钨废料回收处理能力分布.我国钨废料处理能力集中度较高,华南与中南地区占有80 %以上的钨废料处理能力,从表 1 都可以看出,我国钨废料回收产业主要分布在以赣州和株洲为代表的华南地区.赣州依托资源优势发展起来的钨产业,有强大的钨废料回收能力及再生利用的生产开发,处理量在全国居首位.
表1 钨废料产业企业表 |
![]() |
点击放大 |
3 废钨回收产业存在的问题
(1)回收的制度及法律不完善.一个产业的发展和规范必需有配套的行政制度和法律.钨废料回收行业没有相应的保障,这使得其在发展过程中困难重重,经常遇到一些阻力.钨废品回收尚属特殊行业,批准的流程和步骤尤为复杂,制约了专业化企业的发展.因此,政府部门必须尽快出台保护钨废料回收的政策和法规,使钨废料回收产业的发展驶入快车道.
(2)意识上较为淡薄.我国现有探明的钨矿为180 万t,资源相对充足,原生钨的价格也就成为再生钨发展主要制约因素,若价格下降,钨回收产业必然萎缩;即使价格上涨,由于钨生产企业对回收再利用的意识淡薄,钨回收产业也很难呈现规模化发展.我国再生钨的产量约占钨总用量的10 %,与美、日、俄等国差距甚大,有关管理部门应加大钨废料回收再利用的宣传力度,让它们认识到这不仅有利于节约企业成本,同时有利于促进我国钨产业的健康持续发展.
(3)钨回收废石量过大.原生钨的金属含量一般在千分之几,其废旧物料的品位则更低.因此,要实现钨资源回收再利用的价值,回收的量一定要大,这就要企业必须配备大型的运输设备搬运废石,另外,整个物流系统的完备性和连续性也显得至关重要.
(4)回收处理工艺技术难度大.钨废料主要是指钨浸出渣、超硬芯片碎屑、含钨废催化剂或其他的旧库存产品等[10],可通过湿法冶金、铝硅热还原、电热还原、焙烧———氨浸法、苏打烧结法等处理技术对钨废料资源回收再利用[11-13],但这些技术都较为复杂,环保处理成本投入较高[14],一般的中小企业不会轻易尝试.
4 钨产业回收模式探索(1)钨矿加工企业自身回收.具备深度加工钨废料的精炼能力和新技术的企业,利用自身的技术、价格、人力资源、组织等优势,回收下游企业产生的钨废料产品.他们还可以和专门研究废钨资源加工处理的高校或专业科研机构合作,共同研究更先进的废钨处理方法,建立大型钨废料回收物流中心和处理中心[15].未来若干年内,通过技术创新和技术改造,使废钨的回收规模、加工处理技术和其他衍生品的生产达到国内先进水平,甚至成为全国废钨回收与加工处理的重要基地,促进钨废料回收企业的良性发展.
(2)设立区域性回收代理.根据前文的分析,我们可根据钨废料产生和回收能力的分布状况,设立区域性回收代理,建立物流辐射网络体系[16].这种销售模式,应牢牢把握中心市场,钨废料回收的市场占有率目标应该是70 %~80 %以上,能够满足钨废料回收产业的长远发展要求.区域性钨废料回收的发展可分多个进程进行:通过建设服务型网站平台,加强与客户的沟通交流;针对东亚、南亚及中东市场,可建设多语种网站平台,开拓国际市场;逐步整合行业内资源,甚至建设行业性B2B 平台[17],推动钨行业废料回收的网络化建设.
(3)形成跨国性钨产业回收物流网络.在建立相对稳定的钨废料回收物流基地以后,可与国际性钨贸易企业合作,利用他们在生产、销售、管理、知识、资本和国际影响力等优势,把握世界各地的钨废料价差,通过代理、合资和联销等方式,加速钨产业回收物流的标准化、市场化和数据库进程,延伸钨废料回收物流产业链,提高国内的废钨回收产业发展水平,
5 结束语废钨料的回收已逐步得到重视,怎么样更好地回收和利用好废钨料,是一个值得深入研究的课题.我国以前一直自恃是钨矿资源大国,没有很好地发展钨产业的回收物流和再生处理,但在国外,特别是欧、美、日,原生钨矿的产量逐年下降,废钨已经成为其钨供应的主要来源,专门从其他国家和地区低价回收钨废料及其他金属废料,已形成一套回收产业链和行之有效的加工处理办法.因此,我们可以学习美、日、俄、德等发达国家在废钨回收利用领域的先进技术和管理方法,提升我国钨废料回收利用率,节约原生钨的用量,发展废钨回收产业,比矿石冶炼合金更为经济,节约基建投资,降低生产成本,可减少环境污染,变废为宝,利国利民,具有广泛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1] | 张效良. 关于废旧物资分类回收社会化的探讨[J]. 中国资源综合利用, 2005(9): 42. |
[2] | 宋阜.从钴二次资源中回收钴制备四氧化三钴的研究[D].长沙: 中南大学, 2010. |
[3] | 韩兴伟. 有色金属物流运营模式探索[J]. 中国金属通报, 2003(4): 2–4. |
[4] | 钱静. 有色产业振兴与发展物流业[J]. 中国有色金属, 2009(10): 64–65. |
[5] | 夏文堂. 钨的二次资源及其开发前景[J]. 再生资源研究, 2006(1): 11–17. |
[6] |
Junji Shibata, Norihiro Murayama, Masakazu Niinae, et al. Environmentally friendly separation and recovery process of tungsten and cobalt from tungsten carbide tool waste[J].
Construction and Building Materials, 2011, 75: 613–619. |
[7] | 李有观. 美国研究出从含钨废料中回收钨的新工艺[J]. 再生资源研究, 2004(3): 43. |
[8] | 杨晓婵. 日本新金属公司增加钨废料的再生处理[J]. 现代材料动态, 2005(10): 9. |
[9] | 中研华泰研究院.2013-2017年中国金属物流行业市场前景预测及投资战略研究报告[R].北京: 中研华泰研究院, 2013. |
[10] |
Isabel Silva, João P. Castro-Gomes, António Albuquerque.immersion in water partially alkali-activated materials obtained of tungsten mine waste mud[J].
Construction and Building Materials, 2012, 35: 117–124. DOI: 10.1016/j.conbuildmat.2012.02.069. |
[11] | 崇义章源钨业股份有限公司.处理碳化钨废料的方法: 中国, 201210379494.X[P]. 2012-09-29. |
[12] |
YUN Wang-Choi, YONG Jic-Kim, Ook Choi, et al. Utilization of tailings from tungsten mine waste as a substitution material for cement[J].
Construction and Building Materials, 2009, 23: 2481–2486. DOI: 10.1016/j.conbuildmat.2009.02.006. |
[13] |
Murciego A. Study of arsenopyrite weathering products in mine wastes from abandoned tungsten and tin exploitations[J].
Journal of Hazardous Materials, 2011, 186: 590–601. DOI: 10.1016/j.jhazmat.2010.11.033. |
[14] |
Malyshev V V, Gab A I. Resource-saving methods for recycling waste tungsten carbide-cobalt cermets and extraction of tungsten from tungsten concentrates[J].
Theoretical Foundations of Chemical Engineering, 2007, 41: 436–441. DOI: 10.1134/S0040579507040161. |
[15] | 赵送机. 有色冶炼厂厂区规划的物流分析[J]. 有色金属, 1999(6): 14–18. |
[16] | 贾扬蕾. 家电企业逆向物流回收模式选择的关键因素分析[J]. 物流科技, 2007(7): 20–22. |
[17] | 许礼刚, 刘立刚. 基于生态链的有色金属企业电子商务研究[J]. 生态经济, 2011(1): 338–34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