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对江西省稀土产业整合及发展的建议 | ![]() |
鉴于稀土产业的战略性地位,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针对近年来国家开展稀土产业整合的要求,结合发达国家对战略性资源和行业的通常做法,建议省、市政府应按中央的要求,坚定以国有大企业、大集团为主体的行业发展战略,积极支持以央企、省属国有大型企业集团为主要平台,加快打造我省(指江西省,下同)、我市(指赣州市,下同)稀土行业的龙头企业、旗舰企业,引领行业的更大发展,形成核心竞争力和国内外影响力.
2 积极争取国家支持,加快我省、我市稀土企业整合步伐,尽快组建“江西稀土集团公司”或“中国南方稀土集团公司”建议江西省、赣州市政府积极支持以省属国有大型企业集团,例如江钨集团,联合我市稀土矿业公司,作为我省、我市稀土行业的整合主体,吸纳央企及在赣有关稀土企业参加,全面整合我省、我市稀土资源与稀土企业,组建“江西稀土集团公司”或“中国南方稀土集团公司”,发挥国有大型企业集团在整合公司中的引领和核心作用,统筹发展全省稀土行业.力争形成北有“包钢稀土”、西有“四川江铜稀土”、南有经整合后的“江西稀土集团”或“南方稀土集团”为代表的中国稀土产业分布新格局.11年前,由原中国稀有稀土金属集团公司与赣州市人民政府共同发起组建的“中国南方稀土集团公司(筹)”,后因国务院决定撤销中国稀有稀土金属集团公司,其所属企(事)业单位下放各省(市、区),使筹建工作停止.笔者认为,现在在新的形势下,可以赋予新的内容,进行新的组合,完成当时没有完成的使命.
3 整合过程中注意保护民营企业的合法权益,积极参与整合行动,发挥国有大型企业集团的引领作用,调动各方积极性民营企业在我国、我省、我市稀土产业的发展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作出了重要的贡献.但民营企业要在新的形势下,适应国家战略性产业发展的大格局和全国性产业整合的大趋势,顺应形势,积极融入整合行动.整合过程中,建议要充分注意保护民营企业的合法权益.在国有大型企业集团的引领下,将不同经济成分、不同所有制、不同隶属关系的企业有机地组合起来,团结到一个大家庭中,充分调动各方的积极性,在更大范围内形成发展合力,共谋发展.
4 建议在产业整合过程中政府与企业各自发挥不同的作用,充当不同的角色政府与企业在整合过程中,应充当不同的角色,各自发挥不同的作用,切莫一切“包办代替”.政府为产业和企业的发展,努力创造发展的条件和环境,出台相应的政策,依法、依规加强有关的监管工作.企业依据国家政策和要求,努力做大做强做优,完成政府相关指令,创造优异成绩,回报国家、政府和社会.
5 整合后的“江西稀土集团”或“南方稀土集团”基本架构据笔者长期以来对我省、我市稀土企业所了解的情况,结合笔者几十年来在稀土方面的工作经验[1-5],参考内蒙及四川等省稀土整合的经验,笔者认为,可将分布在江西的多数稀土企业,整合到“江西稀土集团”或“南方稀土集团”中.参与整合行动的企业应顺应潮流,服从大局,放眼未来,自觉参与.
笔者建议,依据企业产业、产品结构属性的不同,通过政策的、行政的、法律的、经济的手段,遵循市场经济规律,将在赣的多数稀土企业整合到集团公司之中.经整合的稀土集团公司,可划分成11个企业板块,分别组建分公司或子公司,另外2家科研、质检机构,可以作为该集团的技术支撑体系板块.这样,该集团公司形成的12个板块是:矿山企业板块,分离企业板块,废料回收企业板块,金属、合金企业板块,永磁材料及其制品企业板块,发光材料企业板块,储氢材料及其制品企业板块,纳米材料企业板块,稀土功能陶瓷材料及其制品企业板块,稀土电机企业板块,稀土节能灯企业板块,技术支撑体系板块.
另外,建议组建南方稀有、稀土矿产品交易市场.
6 发展布局在全省一盘棋思想指导下,发挥各自优势,统一规划各地的发展,促进全省形成“一区三点”稀土企业分布格局.赣州定为综合功能发展区,重点发展稀土矿产品、分离产品、金属与合金产品、永磁材料及其制品、陶瓷功能材料及其制品、发光材料、永磁电机、磁选机等.南昌重点发展稀土高端、终端产品.在新余,重点发展新型中重稀土钢.在鹰潭,重点发展中重稀土铜、铝、镁等合金及各种稀土节能灯管、灯具等.在全省范围内,形成较为完整、系统的稀土产业链,打造我省新的循环经济体系.
7 积极争取国家政策支持,认真研究整合中的有关政策一是向国家争取,将我省、我市稀土产业整合工作列入国家试点,给予政策上的扶持与支持;
二是争取中央财政向地方财政让利,将稀土国税上缴部分,全部或大部分返回地方,从财政上支持稀土行业的整合;
三是地方财政向老百姓让利,建议在地税或国税中中央财政向地方让利后,提取一部分作为补贴基金,向稀土矿区受到开采影响的老百姓让利;
四是在整合过程中,对部分稀土企业实行“赎买”政策,正像解放初期对资本家企业实行“赎买”政策一样,对需要进入整合行动而又不愿入股的稀土企业,实行政策性“赎买”;
五是认真研究稀土整合过程中的有关政策问题.鉴于现今稀土企业在股权结构关系、产权关系、不同所有制关系、隶属关系、国内外关系、国有与民营关系、原料产地与非原料产地关系等诸多方面实际存在的复杂性,注定了稀土产业整合工作的艰巨性.为此,建议组织专门的工作班子,认真研究与制订适用于整合工作的政策和行政方法,从法律、政策和行政的角度,保障整合工作顺利地进行.
8 积极筹集整合资本金江西稀土企业整合,是建国以来,江西省工业战线在全国性稀土产业大整合、大调整的新形势下的一次重大战略性行动.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一次具有战略意义的资产重组行动.在市场经济的环境下,除了政策、法律、行政等整合手段外,经济手段应是最重要的手段.通过经济这一“硬手”和“纽带”,将相关资产整合起来,可能是今后整合工作中最困难、最繁杂而又是最重要的工作.没有强大的整合资本金作后盾,在业已迈入法制社会的今天,其它说了再多,恐怕也难能凑效.笔者感到,整合资本金的来源,其渠道可以考虑:发行地方债券;地方财政出资;整合主体单位出资;在国家认可下,将证外资源配置给整合主体单位,作为资源出资;银行长期借货等等.
9 夯实资源基础,扩大资源储量,寻求新的资源接替基地人们一谈到江西与赣州的钨与稀土,都习惯性地将其称之为“世界钨都”、“稀土王国”.其实,作为中国钨资源与“离子型”稀土资源的“首先发现地”与“首先开发地”,是名副其实的.其称谓,在逝去的一定时期内,也是合适的.现今,若以资源蕴藏量真正含义上的“都”与“王国”来衡量,赣州乃至江西的优势将衰退.我们应实事求是、知已知彼.江西稀土作为中国南方离子型稀土的典型代表,其定义是准确的.江西钨矿作为中国的黑钨资源的典型代表,其定义也是合适的.
20世纪80年代,笔者根据原国务院稀土办的要求,组织科技人员,对南方五省(区)的33个重点县,进行了面上离子型稀土资源调查,初步锁定了许多稀土成矿目标靶区.结果表明,在我国南方的广大区域内,赋存有大量离子型稀土的资源.
又据福建省业内人士提供的信息,迄今该省地质工作已获得的(包括预测的)离子型稀土资源量,约为江西省的数倍.同时,近十年来,尤其是近几年来,在广东、广西、湖南等省的地质工作,也证明这些省拥有大量的离子型稀土资源[6].据悉,我省89本稀土采矿证(赣州88本),证内保有储量剩余服务年限约15年左右,证外储量也不多.
为此建议省、市政府取得国土资源部的支持,支持以整合后的“江西稀土集团”或“南方稀土集团”为主体,对我省、我市稀有稀土矿产资源,统一进行调查、勘查,加快提升资源保障程度,夯实资源基础,努力扩大资源储量,寻求新的资源接替基地.对证外已探明的稀土资源和其后新设置的稀有稀土矿业权,建议与国家协商后,优先配置给整合后的“江西稀土集团”或“南方稀土集团”.
10 加大科技投入,加强科技创新,努力开发新工艺、新技术、新装备、新产品建议在过去研发工作的基础上,大力开展科技攻关,努力开发具有江西乃至中国特色的新型中、重稀土钢,中重稀土铜、铝、镁合金,将其打造成新型大产业;
积极开发≥6N氧化镥、≥6N金属镥等技术与产品(2004年美国某公司曾在中国寻求,要求全部包销中国的≥6N金属镥产品);
在稀土超导材料、纳米材料、发光材料、陶瓷功能材料等方面研发新成果;
尽快突破稀土分离在线检测与控制技术;
加强对鸡窝状、复杂、底板不完整、潜水面以下稀土矿体的原地浸取工艺深入的研发, 完善原地浸出工艺计算机技术;
加快稀土在风力发电、军用电机、智能高速公路、军事工程、航天工程等方面的应用;
加大高磁能积(≥50N)磁材、大容量、大功率电池的研发力度;加强对稀土产业的环保、节能研发,做到低碳、绿色生产等等.
11 认真做好技术培训与推广工作南方离子型稀土的开发之所以在一定时期内发展迅速,离不开在政府支持下的技术培训与推广.例如,针对离子型稀土矿山“第一代”工艺的推广,正是在各级政府的要求和支持下,由笔者所在单位组织开展了多期培训班,为地方培训了大批技术骨干,有力地促进了“第一代”工艺的推广.而“第二代”工艺的推广,其力度却比“第一代”差了很多.而恰恰“第二代”工艺的技术含量比“第一代”工艺高,一些应用单位没有真正掌握到该工艺的技术“诀窍”,而是照葫芦画瓢,怎能不出问题?为此,建议对重要的专门技术,应认真做好技术培训与推广工作.当然,这些工作离不开市场经济法则.
[1] | 陈启仁, 丁嘉榆. "江西稀土"的崛起--为"江西稀土"的发现、命名和工艺的发明十七周年而作[J]. 江西有色金属, 1988(3): 1–2. |
[2] | 江西有色冶金研究所, 江西908地质队.七O一矿区花岗岩风化壳重稀土矿床稀土主要赋存性态研究报告[R].赣州:江西有色冶金研究所, 江西908地质队, 1971. |
[3] | 江西有色冶金研究所.回收花岗岩风化壳"不成矿"稀土的新工艺--七O一矿区15号试料一步提取混合稀土氧化物试验报告[R].赣州:江西有色冶金研究所, 1971. |
[4] | 赣州有色冶金研究所.离子型稀土原地浸矿工艺, 中国:ZL89104757.3[P].1996-09-21. |
[5] | 赣州有色冶金研究所."十五"国家科技攻关项目《复杂类型离子型稀土原地浸取工艺研究》[R].赣州:赣州有色冶金研究所, 2005. |
[6] | 江西省稀土行业协会.赣、粤、桂、湘、闽稀土调研报告[R].南昌:江西稀有稀土金属钨业集团有限公司, 20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