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稀土资源供需现状与中国产业政策研究 | ![]() |
20世纪80年代,美国曾是世界上最大的稀土供应国,但90年代后,中国廉价的稀土统治了世界市场,占有世界90 %以上的稀土市场份额,占据着储量、生产规模、出口量等众多的世界第一,是目前世界上唯一大量供应不同等级、不同品种稀土产品的国家.美国地质调查局稀土专家考迪尔说,自从中国以低廉的价格大量出售稀土后,世界上大部分国家就停止了开采,因为没有哪个国家能够承受如此低的价格.然而在多年以前,中国的稀土储量占世界总储量的比重高达85 %,在多年混乱无序开采以及相互压价的情况下,降到了现在的23 %.另外,即使在限制出口等政策的驱动之下,过量出口以及稀土价格过低等问题已经显现的情况下,中国在世界稀土市场的供给度仍然占据了90 %以上的高水平,充分说明了当前稀土产业宏观调控的力度与效果还远远不够,稀土资源流失依然严重.因此,在稀土矿产资源的保护上,中国已经别无选择,一场稀土资源保卫战势在必行,必须取得胜利.
1 世界以及我国稀土资源分布现状 1.1 世界稀土资源分布与产量稀土金属又称稀土元素,1788年,瑞典人卡尔阿雷尼乌斯(Karl Arrhenius)发现了第一种稀土矿物质.直到1947年一位美国人从铀燃料分离出原子序数为61的元素为止,科学家经过近200年的不断探索,发现了17种稀土元素,分别是镧、铈、镨、钕、钷、钐、钆、铕、铽、镝、钬、铥、铒、镱、镥、钇和钪[1].
目前全球可以开采利用的稀土矿产资源主要分布在中国、俄罗斯与吉尔吉斯、美国、澳大利亚、印度、刚果(金)等国家,其稀土储量见表 1所示.中国2009年稀土储量3600万t,约占世界36 %,产量约为12万t,约占世界总产量的97 %.2009年,美国稀土储量为1300万t,约占世界13 %,但是产量却为零.2009年,俄罗斯稀土储量为1900万t,约占世界19 %,但产量也为零.印度2009年稀土储量为310万t,约占世界3 %,产量为0.27万t,约占世界2 %.而日本2009年稀土进口量约为3万t,产量为零.
表1 2009年世界主要稀土国家储量与产量 |
![]() |
点击放大 |
1.2 中国稀土资源分布现状
我国稀土矿产资源主要分为南北两大块:北方以内蒙古的白云鄂博稀土矿为主,属于轻稀土资源,绝大部分是氟碳铈矿和独居石矿[2];南方以离子型稀土矿为主,是中国特有的新类型稀土矿,是花岗岩风化矿床,以中重稀土为主.
我国目前已经在22个省(区)陆续发现稀土矿,主要集中在内蒙古、山东、江西、广东、广西和四川等地.从地域分布上来看,中国稀土矿床具有分布面广和相对集中的特点.目前地质勘探工作者已经在全国三分之二以上的省(区)勘探到上千处矿床和矿化点,集中分布区主要包括内蒙古白云鄂博、广东粤北、江西赣南和四川凉山;零星稀土矿床主要分布在山东、山西、陕西、新疆、辽宁、河南、湖南、湖北、浙江、福建、广西、云南、贵州等省区,但是资源量所占比重比较少.全国98 %以上的稀土资源分布在内蒙古、山东、江西、广东和四川等地区,其中内蒙古白云鄂博矿区占了87.2 %,广东、江西和福建等南方七省约占5.7 %,形成了北、南、东、西的分布格局,并且具有南重北轻的分布特点.
北方地区已经被包钢稀土实现大一统,包钢是目前拥有白云鄂博矿开采权的唯一合法企业.而南方七省区(江西、广东、广西、福建、湖南、云南、浙江)的离子吸附型重稀土矿查明资源储量840万t,工业储量150万t,预测资源远景储量为5000万t.江西、广东、广西、福建、湖南是离子吸附型稀土矿的主要产地,其中江西省储量占探明储量的36 %,广东占33 %,福建占15 %,广西占10 %,湖南占4 %.离子型稀土矿具有分布广、储量丰富、放射性低、稀土配分齐全、易开采、经济效益好、富含现代高新技术与国防尖端技术中不可缺少的铽、镝、铕等中重稀土元素等特点,中重稀土占世界储量的80 %以上.因此,被国家列为保护性开采的特定矿种和战略性资源.目前总共有104个采矿权证,其中89个在江西,而88个又集中在赣州地区.经过近30年的发展,赣州已初步形成了从矿山开采、稀土分离、金属冶炼、稀土深加工及应用到贸易较为完整的产业体系,是我国南方重要的离子型稀土生产和加工基地.目前赣州稀土治理也正在学习包头整合经验,是我国中重稀土整治重点地区.
2 世界稀土资源的供给与需求 2.1 供给我国是世界最大稀土资源、生产、出口国和最大稀土应用消费国.根据《中国的稀土状况与政策》白皮书,2011年,中国稀土冶炼产品产量为9.69万t,占世界总产量的90 %以上[3].
在世界稀土的供给方面,近十年来中国稀土产品供应量占世界的90 %以上,占据主导地位.而其他国家的供给则较少,由表 1可以看出,其他国家不是没有稀土资源,而是不生产,把稀土资源储存下来,从国际市场上购买中国的廉价稀土.日本从我国购买囤积了20~30年的使用量;2001年,美国则封存了该国最大的稀土矿--芒廷帕斯矿,转而由我国大量进口;此后,由于中国稀土价格过低导致各国无法正常开采,加拿大和澳大利亚等国也开始效仿美国禁止在本土开采稀土.
但由于国际稀土价格持续走高、资源供应紧张,近年来全球稀土项目增加,美国、澳大利亚、加拿大、俄罗斯和印度等国正在重新或加大稀土资源的开采.例如,澳大利亚的韦尔德矿山和美国芒廷帕斯矿投产后产能或将分别提升至2.2万t和4万t,这将改变全球稀土供应格局.而美国一份《至关重要的稀土》报告称,随着美国和澳大利亚新矿的开采,全球稀土供应的前景将会发生根本性变化.该报告预测,2013年,中国占世界稀土供应的份额将由目前的96 %降至77 %,2017年降至43 %.
2.2 需求近年来,世界稀土消费快速增长,从1997年的6.6万t增长到2010年的12.5万t,年均增长5 %,如表 2所示[4-5],2011年世界稀土消费量约12万t.从表 2中可以看出,中国稀土消费量最大,是主要稀土消费国,其次是日本和美国.2011年中国稀土出口分布如图 1所示,由此可知,日本是中国稀土最大的出口对象国,其次为美国、法国、中国香港和德国等.
表2 2010年世界稀土消费量/万t |
![]() |
点击放大 |
![]() |
图 1 2011年中国稀土出口分布图 |
2.3 中国限制稀土资源出口的世界反响
中国出于环境和资源保护角度考虑,逐渐减少了稀土出口,引发了欧美等国家的不满,2012年6月27日,美国、欧盟、日本三方联手,向世界贸易组织提请成立争端解决小组,就中国限制有关稀土、钨、钼的出口管理措施进行调查、审议和裁决.
同时,中国稀土资源出口的减少也刺激了其他国家寻找资源的神经,中国稀土出口锐减,刺激了全球200个左右的项目正在计划开采,有的处于勘探阶段.
日本是世界上最大的稀土消费国,但国内稀土产量为零,因此,生产混合动力汽车和很多家电产品等所需要的稀土原材料全部依赖进口,其中90 %以上是从中国进口的.为了降低对中国稀土进口的依赖,日本目前已经与印度、澳大利亚、蒙古和越南等国达成了稀土开发的意向.2010年10月,日本出台了5万亿日元的经济刺激计划,该计划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开发替代稀土类的产品.
美国启动本国稀土矿的生产.为了改变中国控制世界稀土供应的格局,美国最近开始打算恢复芒廷帕斯矿的开采工作,估计每年生产规模在1万t以上,预计将在未来两三年内建成投产.该公司表示,在2012年底之前,将稀土年产量提高到2万t以上,并将以目前中国价格的一半抢占世界1/6稀土市场.
德国决定以技术换取稀土.德国工业联合会凯特尔主席表示,原材料已经不再仅仅只是采购问题,而是已经逐渐演变成为地缘政治问题.该联合会原材料政策小组格里洛主席说,中国对德国的高新技术非常感兴趣,因此,德国可以利用高新技术来换取中国的稀土资源.
3 中国进行稀土资源调控的必要性与紧迫性 3.1 从资源储备角度看根据美国矿务部1998年的统计,中国稀土储量约占全球稀土储量的80 %左右,具有绝对的资源优势.但由于多年的过度无序开采,中国目前的稀土可采储量已经下降为仅占世界储量的36 %,中国稀土资源优势已经逐渐消失,因此,急需进行有效管理与治理,否则将来如果成为稀土净进口国,那么我国耗费的将不仅仅是大量的金钱,而且很有可能在战略上将会被西方发达国家所牵制.
3.2 从环境保护角度看国内盲目滥采和落后开采稀土资源的现象大量存在,已经对当地的生态环境造成难以挽回的恶劣影响,对生态平衡造成了毁灭性破坏.如在内蒙古的一些稀土资源开采地,由于无序乱采而对当地生态环境的破坏已经达到了疯狂的境地.包钢集团公司所属的白云鄂博矿,铁矿石和大量稀土共生.包钢在采选铁矿石后,含有稀土的副产品暂时无法利用,就随废液通过管道输送到尾矿坝堆积,日积月累,形成了目前容量达1.7亿t的“稀土湖”.当地村民说,尾矿湖面海拔比村庄高,还含有放射物质.地下水有污染,种地没收成,喝水也不卫生,村民不敢再住了.
在中国南方稀土产区,由于稀土矿含量低,提取稀土时土石开采量特别大,每产一吨稀土氧化物,产生尾矿多达2000~3000 t,造成了严重的水土流失,当地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因此,中国供应全世界的稀土,实际上是用中国的环境破坏来支撑其他国家的稀土应用,长远来看是得不偿失的.
3.3 从稀土产业发展角度看我国稀土矿主要分布于经济欠发达地区,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推进,很多中小企业纷纷成立进行稀土资源开发,由于开采工艺落后,管理水平低下,导致大量宝贵的稀土资源流失与破坏.另外,很多外资企业在国内利用合资办厂等名义逃避法律限制,目的是规避中国稀土出口配额限制,对采矿证内稀土资源进行疯狂性开采.例如,外资稀土企业在内蒙古包头市就有10多家,这些企业对开采的稀土资源仅仅进行一些简单加工就出口.企业分散导致产业集中度过低致使国内稀土生产能力过剩,市场供给和需求严重不平衡[6-7].
我国稀土产品深加工和后处理工艺、技术水平低,生产的主要是初级产品,附加值低的产品所占比重高达75 %,产品利润率很低,技术含量高以及附加值高的产品缺乏,因此,可以说我国稀土产业的发展严重制约于产品结构的失衡.当前,我国稀土科研和应用水平大大落后于日本、美国和欧洲,处在“稀土大国,科研弱国”的不利局面.因此,从稀土产业长期持续健康发展角度来看,国家必须对稀土进行有效、统一管理.
4 我国进行稀土资源调控的政策方向 4.1 建立稀土资源国家战略储备机制根据我国目前稀土资源储量以及未来市场需求情况,建立稀土资源国家战略储备机制已经提上日程,以应对突发事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应加快稀土战略资源储备立法.用法律来明确规定应储备稀土的品种、规格、数量、时间安排、储备方式以及直接责任机构等.其中储备方式可以借鉴美国和日本等国家的一些好的做法,例如日本采用的是政府集中储备为主、企业分散储备为辅的方式.
(2)国家应该加强对稀土资源的地质勘探、资源开发强度的宏观指导.
(3)适时增加稀土资源的摸底调查和地质勘查经费,以保障勘查工作的不断推进.
(4)建立稀土储备委员会性质的直接负责机构.给予其制订稀土资源长远储备计划的功能,并赋予其组织协调稀土矿产资源的地质勘查、战略储备、资源开发、市场供应、银行贷款、企业税收和行政立法等方面的职能.
尤其对于南方中重稀土整治重点地区赣州,建议结合当地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等专门成立研究组,设立若干重点课题,对稀土勘探、开采、分离、冶炼以及深加工等进行重点研究与攻关.
4.2 建立并健全稀土期货交易市场目前我国稀有金属交易市场发展非常缓慢,仍然处于初级阶段.上海期货交易所目前上市交易的有黄金、白银、铜、铝、铅、锌、螺纹钢、线材、燃料油和天然橡胶等10种期货合约,而不包括稀有金属.金属期货交易市场的发展滞后严重制约了我国对稀土定价权的掌控[8].2008年,天津稀有金属交易市场成立,该市场是以保护我国稀有金属资源,争取国际市场定价权为使命的大型稀有金属交易平台,有可能发展成为我国争夺稀有金属国际市场定价权的重镇.针对稀有金属期货市场发展方向,应增强这些品种的市场化程度,鼓励国内企业参与期货市场交易.
目前赣州市将在章江新区兴建钨业大厦和稀土大厦,建设目标是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钨与稀土集散中心、商务中心和流转中心.目前有关部门正着手对这两座大厦进行概念性建筑方案设计招标.赣州钨业大厦和赣州稀土大厦含钨与稀土展示大厅、交易大厅、VIP会所和钨与稀土生产、加工企业等相关单位的写字楼.建议设立专题论证建立钨与稀土期货交易市场的可行性与必要性.
4.3 加强稀土产业政策的执行力度2011年5月,国务院下发了《国务院关于促进稀土行业持续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11〕12号);2011年12月,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商务部颁布了《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2011年修订)》;2010年7月,工信部发布了《稀土行业准入条件》(征求意见稿),正式文件预计2012年发布;2010年8月,广东、广西、福建、江西、湖南五省区15市共同签署了《南方五省区15市稀土开发监管区域联合行动方案》等等.以上文件是国家对稀土资源进行统一管理的法宝,是指导稀土产业健康、持续发展的纲领性文件,对有效抑制和妥善解决稀土资源滥采、稀土产业内部无序竞争以及稀土资源大量流失等问题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应加强国家稀土产业政策的执行力度.
另外,还应对这些政策进一步研究和细化:①稀土资源投资规定.例如稀土深加工领域,外商直接投资规模、审批管理权限;②技术监督规定.应制定稀土有关标准的范围,例如稀土矿产和相关产品基础标准、稀土矿产品和分析检测方法、稀土冶炼产品和分析检测方法等.
4.4 谨慎制订稀土出口配额我国稀土出口的依存度偏高,而控制稀土的出口依存度的一个重要政策措施是合理地控制稀土出口配额.目前稀土只是功能性材料,不是结构性材料,添加的量少,从远景储量来看,世界稀土资源并不稀缺,尤其是轻稀土资源,我国白云鄂博稀土矿远景储量已经够世界用300年,因此,合理开采与环境保护问题显得更为重要,尤其是加强新兴市场与应用空间的开发与合作[9-10].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大幅限制稀土出口对中国稀土行业各有利弊[11-13],可能会引起行业停滞不前,甚至倒退,因此,建议根据我国稀土资源开采现状,按照合理价格以及合理出口数量来保证稀土工业的可持续发展.尤其对于中重型稀土,如铕、镝、铽等应该限制出口,或按照轻中重配比出口,这样有利于保护南方离子型稀土产业的发展[14].根据赣州市工业和信息化委员会提供的《赣州市稀土产业发展指导意见》,赣州的离子型稀土矿已探明储量约47万t,远景储量约940万t,占全国离子型矿产储量的40 %左右,赣州市离子型稀土矿产品产销量约占全国同类产品的60 %.按赣州市现有矿山生产能力1万t/a测算,赣州市已探明的资源储量至少够开采四五十年,如按远景储量再考虑折算系数后则可供开采几百年,因此,如何高效开采利用赣州离子型稀土矿产资源是当前必须要解决的一个重大课题.
对此,需要设立专项课题研究我国稀土出口配额与合理定价、稀土矿山生产规模与环境保护、稀土矿山生产经营与管理模式等,只有把这些问题弄清楚了,才能为我国稀土资源产业调控政策的制订提供切实可靠的科学依据,才能更加有利于我国稀土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5 结束语目前稀土已被广泛应用于高科技领域,是现代高新技术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尖端国防军工领域不可或缺的关键材料,是国际公认的重要战略资源,是世界各国都在争夺的宝贵资源.本文根据世界稀土资源的分布现状及世界稀土资源的供求状况,并结合我国稀土资源在开采利用等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我国进行稀土资源调控的政策方向,对我国未来稀土产业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 | 程建忠, 车丽萍. 中国稀土资源开采现状及发展趋势[J]. 稀土, 2010, 31(2): 65–69. |
[2] | 程建忠, 侯运炳, 车丽萍. 白云鄂博矿床稀土资源的合理开发及综合利用[J]. 稀土, 2007, 28(1): 70–74. |
[3] | 张平. 世界稀土市场现状分析及我国的对策[J]. 国际贸易问题, 2006(10): 39–43. |
[4] | 陈健, 吴楠. 世界稀土资源现状分析与我国稀土资源可持续发展对策[J]. 农业现代化研究, 2012, 33(1): 74–77. |
[5] | 刘跃, 谢丽英. 全球稀土消费现状及前景[J]. 稀土, 2008, 29(4): 98–101. |
[6] | 周喜, 韩晓英. 我国稀土产业现状及发展趋势(上)[J]. 稀土, 2010, 31(5): 96–101. |
[7] | 周喜, 韩晓英. 我国稀土产业现状及发展趋势(下)[J]. 稀土, 2010, 31(6): 93–98. |
[8] | 吴志军. 我国稀土产业政策的反思与研讨[J]. 当代财经, 2012(4): 90–100. |
[9] | 苏文清. 中国稀土产业经济分析与政策研究[M]. 北京: 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 2009. |
[10] | 贾怀东. 多重战略综合治理-把好稀土资源国门[J]. 稀土信息, 2008(7): 22–23. |
[11] | 倪平鹏, 蒙运兵, 杨斌. 我国稀土资源开采利用现状及保护性开发战略[J]. 宏观经济研究, 2010(10): 13–20. |
[12] | 杜凤莲, 董竞泽. 中国稀土产业政策及其对出口市场的影响[J]. 内蒙古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1, 43(6): 37–42. |
[13] | 刘东强, 何秋雨. 我国稀土贸易问题和政策研究[J]. 现代商贸工业, 2011(1): 108–109. |
[14] | 陈占恒. 中国稀土产业动态和相关政策概览[J]. 四川稀土, 2010(3): 11–1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