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钨锡细泥回收工艺的改进及生产实践 |  [PDF全文] | 
2. 漂塘钨矿,江西 大余 341515
2. ${affiVo.addressStrEn}
漂塘钨矿有漂塘本坑、大龙山、木梓园三个矿区,有大江选厂、大龙山选厂两个选厂。漂塘本坑以钨锡为主,矿石由大江选厂处理。大龙山、木梓园矿区以钨钼为主,矿石由大龙山选厂处理。两个选厂的细泥回收虽有一定的基础,但选矿工艺的不完善,导致细泥回收经济技术指标低,因此完善细泥回收工艺、提高细泥回收率是増产増效的有效途径之一。经过小型选矿试验和现场技术改造,近两年生产实践证明,大江选厂和大龙山选厂的细泥工艺改造是成功,并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
1 大江选厂 1.1 矿石性质漂塘本坑属高温热液石英脉黑钨矿--锡石细脉带型矿床,主要金属矿物有黑钨矿、锡石、白钨、黄铜矿、闪锌矿、方铅矿、辉钼矿、黄铁矿、毒砂及少量的辉铋矿、褐铁矿、斑铜矿。脉石矿物有石英、铁锂云母、絹云母、绿柱石、黄晶、萤石、叶腊石、绿帘石、正长石、绿泥石等。大江选厂细泥多元素分析见表 1。细泥粒度组成及金属分布率见表 2。
| 表 1 多元素分析结果 % | 
|  | 
| 点击放大 | 
| 表 2 细泥粒度组成及金属分布率 % | 
|  | 
| 点击放大 | 
1.2 原细泥工艺及生产现状
大江选厂细泥来自手选洗矿溢流和重选次生细泥,细泥回收在设计中采用的是:细泥经水力分级机分级,粗粒级以单一摇床,一粗一扫选别,细粒级即溢流部分经浓缩后以离心机粗选(一粗一精)一皮带溜槽精选(一粗一精)进行选别。但在1984年大江选厂投产后,由于细泥脱粗、脱渣、浓缩等问题没有得到有效的解决,细泥选别仅采用单一摇床选别工艺。据1998年全年生产统计,其细泥作业回收率为WO324.74%、Sn18.99%,细泥精矿含WO312.52%、Sn6.08%。
1.3 改进后生产流程及特点根据大江选厂细泥性质并经过小型选矿试验,采用的细泥生产流程为:细泥经水力分级机分级后粗粒级用水泥刻槽摇床回收钨锡,细粒级(即分级机溢流)和摇床尾矿采用铺布溜槽回收钨锡。该流程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 用浓泥斗式水力分级机加强了细泥分级;
(2) 采用水泥刻槽摇床面,提高了摇床面的磨擦系数,该摇床面对于提高细泥的回收是有效的;
(3) 在螺旋分级机溢流出口、浓密机进口等多处増设了脱渣筛,强化了脱粗脱渣。改进后的生产流程见图 1。
|  | 
| 图 1 改进后细泥主产流程 | 
1.4 取得的效果 1.4.1 生产技术指标对比
改进后工艺流程经过近两年的生产实践取得显著的效果。改进后细泥回收工艺钨细泥精矿含WO313.19%,含Sn6.31%,均比原工艺略有提高,而钨实收率却由原来的24.74%提高到50.16%,锡实收率由原来的18.99%提高到45.66%,分别提高了25.42%和26.67%。改进前后细泥回收工艺技术指标对比见表 3。
| 表 3 细泥生产技术指标比较 | 
|  | 
| 点击放大 | 
1.4.2 经济效益分析
根据大江选厂2000年生产报表:细泥年处理量为10 659t,细泥给矿品位WO30.290%,Sn0.122%,则每年可増收钨金属量7.858t、锡金属量3.468t。
按现行市场价格每吨钨细泥毛精矿单价为3.0万元(钨精矿现行价为3.9万元/每标吨),每吨细泥毛精矿锡金属量单价为5.8万元(锡精矿现行价为7.5万元/每金属吨),则改进后年増加经济效益56.38万元。
2 大龙山选厂 2.1 矿石性质大龙山和木梓园矿区属高温热液钨、钼、石英脉型,矿石中主要金属矿物有:黑钨矿、辉钼矿、自然铋、黄铁矿、锡石、白钨矿及少量黄铜矿、闪锌矿、方铅矿、褐铁矿。脉石矿物有:石英、云母、萤石、长石、方解石、石榴子石等。
细泥原矿多元素分析结果及主要矿物组成和相对含量分别见表 4和表 5,细泥粒度组成及金属分布见表 6。
| 表 4 细泥原矿多元素分析结果 % | 
|  | 
| 点击放大 | 
| 表 5 主要矿物组成和相对含量 % | 
|  | 
| 点击放大 | 
| 表 6 细泥粒度组成及金属分布 | 
|  | 
| 点击放大 | 
2.2 原细泥生产现状
大龙山选厂细泥来自手选洗矿溢流和重选次生细泥,曾采用过离心机-铺布溜槽流程进行钨细泥的回收,鉴于当时离心机在回收钨细泥时,其性能一时难以掌握,因此操作中时有故障发生,技术指标不佳,未能坚持使用。后改为先浮选回收钼,浮选尾矿进摇床回收钨的浮选-重选联合流程(见图 2)。据1998年全年生产统计,其细泥作业钨回收率为12.79%,钨细泥精矿含WO317.50%;钼实收率为61.46%, 钼精矿品位为45.38%。
|  | 
| 图 2 改进前细泥主产流程 | 
浮-重流程细泥作业技术指标低,究其原因主要是细泥入选时矿浆浓度低,波动大,对于摇床作业负荷重。由于矿浆量大,浓度低,致使大部分细粒级钨在摇床面上未得到分选之前就已随矿浆流失在尾矿中,1998年大龙山选厂金属平衡报表表明,全厂尾矿钨的品位为0.118%,而尾矿中-0.074mm粒级钨的品位是0.25%,该粒级金属占有量为总尾矿损失金属量的78.63%。
2.3 改进后生产流程及特点 2.3.1 生产流程根据大龙山细泥性质并经小型试验,采用湿式强磁选作业,对于提高钨细泥回收率是有效的。改进后细泥生产流程为细泥原矿经磁选回收黑钨矿、磁选尾矿入浮选回收钼、浮选尾矿经水泥刻槽摇床再回收钨。磁选精矿用水泥刻槽摇床精选获得所需的钨细泥精矿。改进和完善后的细泥生产流程见图 3。
|  | 
| 图 3 改进后细泥主产流程图 | 
2.3.2 流程特点
(1) 强化脱粗脱渣措施。由于井下开采在原矿中不可避免的混入木块、导火索之类杂物在选厂破碎、磨矿选别等过程中形成木屑和纤维等渣物,不仅影响细泥浓缩作业,而且对细泥分选造成不良后果影响了细泥回收,为此改进后的工艺流程强化了脱粗脱渣,在浓密机出矿处増设了脱渣筛,为细泥分选创造了条件。
(2) 应用了细泥回收的有效设备。根据细泥矿物组成,为适应不同矿物钨、钼的分选,使用了有效的细泥回收设备SQC湿式强磁选机,并应用了6-S水泥刻槽摇床和强力搅拌浮选机。
2.4 取得的效果 2.4.1 生产技术指标对比改进后的工艺流程经过近两年的生产实践取得较显著的效果,钨细泥精矿品位由12.96%提高至17.33%,钨细泥作业实收率由原来的26.28%提高到42.71%,提高了16.43%;钼精矿品位由原来的45.38%提高到46.09%,钼实收率由原来的61.46%提高到63.67%,提高了2.21%。
改进前后细泥回收工艺技术指标对比见表 7。
| 表 7 细泥主产技术指标比较 | 
|  | 
| 点击放大 | 
2.4.2 经济效益分析
根据大龙山选厂2000年生产报表:细泥年处理量为6 319t,细泥给矿品位WO30.810%,Mo0.050%,则每年可増收钨金属量8.410t、钼金属量0.07t。
按现行市场价格每吨钨细泥毛精矿单价3.0万元(钨精矿现行价为3.9万元/每标吨),每吨细泥毛精矿钼金属量单价18万元计算,则改进后年増加经济效益40.075万元。
3 结语(1) 漂塘钨矿细泥回收工艺改进和完善后,经过近两年的生产实践证明,技术经济指标明显提高。大江选厂在细泥舆锡精矿品位有相应提高的基础上,钨锡实收率分别提高25.42%、26.67%;大龙山选厂细泥精矿品位舆提高4.37%、钼提高0.71%,钨钼回收率分别提高16.43%、2.21%。
(2) 大江选厂强化和改进单一摇床细泥工艺流程,简单灵活、适应性强,同时采用水泥刻槽摇床是处理该选厂钨锡细泥的一种有效选别方法。工艺实施后年増产值达到56.38万元。
(3) 大龙山选厂以磁选一浮选一重选为细泥回收工艺,该工艺流程简单灵活、适应性强、技术合理,并能适应钼、钨等目的矿物的回收,是处理该选厂细泥的一种有效选别方法。工艺实施后年増产值达到40.075万元
 2004, Vol. 18
 2004, Vol. 1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