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有色金属  2004, Vol. 18 Issue (1): 5-7,18
文章快速检索     高级检索
江西稀土产业发展思路探析[PDF全文]
李雨法     
江西南方稀土高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江西 赣州 341000
摘要:分析了江西稀土产业原矿、氧化物分离和稀土金属的生产现状,指出:稀土资源优势不等于经济优势。江西稀土产业背上资源优势的包袱,阻碍其产业链往下延伸。要做大做强江西稀土产业,关键在于发展稀土深加工产品和稀土应用材料,想方设法延伸稀土产品的价值链,增加稀土产业的经济总量。
关键词江西稀土产业    发展思路    延伸产业链    
${affiVo.addressStrEn}
0 前言

江西是稀土资源大省,经过30多年的努力,已形成了从稀土矿山、稀土分离到稀土金属这样一个产业平台。但是,我省稀土产业的发展步伐还不快,经济总量还不大,稀土企业在市场竞争中面临着严峻危机。江西南方稀土高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江西金世纪稀土股份有限公司等江西稀土行业的主要骨干企业,其主导产品仍处于稀土初级产品阶段。中国南方稀土集团的成立,是江西稀土产业发展的一个契机。在这种情况下,我省稀土企业应转变思想观念,抓住稀土产业的发展机遇,认真分析市场的需求前景和内部的有利因素,积极探索稀土产业的发展思路,制定正确的经营方略,做大做强江西稀土产业。

1 正确认识江西的稀土资源优势

江西有着丰富的稀土资源,与包头稀土相比,尤其是中、重稀土具有优势。我省自上世纪60年代末发现离子型稀土以来,凭借着资源优势和浸矿工艺技术的不断创新,目前稀土原矿氧化物生产能力已超过1万t/a,为发展稀土产业奠定了基础。但是,人们在谈到江西稀土时,往往把希望寄托在资源上,过于看重这个优势,把产业发展重点放在原矿和氧化物等低产值、低附加值的初级产品上,背上了资源优势的包袱,阻碍产品链往下延伸。推广绿色采矿工艺——原地浸矿工艺,旨在保护环境,提高珍稀资源的利用率。但发展原矿等初级产品,不是我省稀土产业发展的出路,只能成为下游产业的原料基地。

“有了资源就有了一切”的论点未免失之偏颇。从资源因素分析,由于稀土元素在新材料中的独特作用,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稀土资源是一种不可再生的资源,尤其是南方离子型稀土,富含中重稀土,十分宝贵。但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特别是在我国加入WTO之后,全球经济更加一体化,从宏观上讲全球就是一个大市场,生产要素是流动的。对资源优势要辩证地看问题。日本是个资源十分贫乏的国家,但它创造出一个世界经济强国。近邻浙江的资源远不如江西丰富,其GDP总量却大大高于江西。广东没有氧化铝资源,但它的铝合金型材源源不断运往全国。所以说,资源优势不等于经济优势,一些资源丰富地区的经济反而不如资源贫乏地区的经济发达。要做大做强江西的稀土产业,首先要放下资源优势这个包袱。

靠政府来保护稀土矿产品“免予市场竞争”,也是不现实的。政府对产业只能起引导作用,为企业的发展提供良好环境。政府对市场的干预程度随我国市场化的进展,其作用越来越淡化。稀土产品的价格最终不能靠国家的政策、宏观调控来确定,而只能通过市场的供求关系来调节。比如:政府出台的出口产品退税政策,目的是把退税部分留给企业作为利润,以鼓励企业的出口积极性。但实际情况是,企业对外商的产品价格都已考虑了政府退税补贴这部分,同样规格的产品,外销价格比内销的要低,退税补贴最终好了外商。这就是竞争机制、市场规律在起作用。同样,企业只有参与市场竞争,才能提高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才能发展壮大。市场竞争必然会使稀土产品的价格降低,尽管这是人们不愿意看到的,但这是市场竞争机制的必然趋势。正是由于市场竞争,使稀土产品价格不断降低,推动了稀土应用领域的不断拓宽,推动了稀土产业的不断发展。

2 发展高纯度高档次分离产品

上世纪80年代,江西凭借稀土资源的优势,建起了大大小小几十家稀土分离厂,其中有中外合资的,也有中央企业与地方政府联营的。但到了上世纪9O年代后期,其中大多数稀土分离厂难以为继,纷纷关停或倒闭。只有少数几家以中、重稀土为主产品的,或以北方矿为原料的稀土分离厂才得以艰难地维持下来。然而,没有稀土资源的江苏稀土分离企业却蒸蒸日上。江苏的宜兴新威稀土材料厂首家以“中国稀土”名义在香港上市。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制约江西稀土分离企业的发展呢?客观地讲,还不是技术问题和资金问题,主要是产品结构不合理,生产成本高。

稀土分离是在溶液体系中采用串级萃取的工艺将原矿混合稀土分离成单一稀土。江西的稀土分离企业大多数是以粗分组为主,分离产品的纯度、非稀土杂质含量、粒度等产品质量指标档次偏低。主导产品是2N氧化物和富集物,4N以上达到荧光级的产品很少。中、低档产品多,高档高附加值产品少,加上企业规模小,使江西的稀土分离企业失去竞争力。另外,稀土分离工艺需要大量的盐酸、草酸等化工材料。由于江西化工工业基础薄弱,工业盐酸的出厂价比江苏每吨要高出200-300元,加上公路运费,赣南稀土分离厂的盐酸到厂价格每吨在600—700元,几乎是江苏稀土分离厂盐酸到厂价格的2倍。以年分离能力3000t的稀土分离厂为例,仅盐酸等化工材料与江苏的稀土分离厂比较,其生产成本就高出近900万元。3000t稀土原矿从江西运到江苏只需要100万元的运费。两者之间差800万元的生产成本,在竞争如此激烈的市场中,足以压垮一个分离厂。所以,产品结构不合理、生产成本高,是制约江西稀土分离厂发展的主要原因。

面对包头、江苏稀土分离厂咄咄逼人的竞争态势,江西稀土分离企业面临的危机是现实的、严峻的。要使自己不被别人吃掉甚至要创造条件吃掉别人,就必须提高企业的竞争能力。一方面要尽快调整产品结构,大力发展中、重单一稀土高纯氧化物、超细粉末等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的“双高”产品,尤其要发展高档荧光粉。如赣县红金稀土公司,近年发展Y+Eu、Y+Tb、Y+Eu+Gd产品,市场供不应求,已把江苏分离企业的部分市场份额给占领过来了。另一方面要充分利用铁路运输的便利,批量购进外省低价盐酸,降低工业盐酸等化工辅助材料所占的生产成本。这对赣南稀土分离厂的发展至关重要。

3 区位电价高制约了江西稀土产业的发展

目前,我国单一稀土金属的生产主要集中在江西赣州、陕西西安、内蒙古包头三地,其中以赣州地区的产量为最大,年生产能力超过5000t,2003年销售量将超过4000t,占全国单一稀土金属的三分之二以上。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批准立项的我国唯一的稀土金属高技术产业化示范工程项目在江西南方稀土高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建成,其生产工艺技术和装备达到国内先进水平。赣州是我国目前最大的单一稀土金属生产基地,轻、中、重单一稀土金属和合金品种规格齐全,其工艺技术及装备水平、生产规模、产品质量和环保治理在国内都是一流的。赣州地区稀土金属年销售产值接近4亿元人民币。但是,赣州稀土金属产业的优势,正在受到电价的制约。

稀土金属是采用熔盐电解或真空热还原等生产工艺制取的。电是稀土金属生产过程的主要能耗。以电解稀土金属为例,每生产1t金属需耗电1万kW·h左右。电耗占稀土金属加工成本的40%左右。目前,西安、包头两地稀土金属生产电价在0.3元/kW·h(含税)以下,而赣州的电价0.5元/kW·h(含税)以上。仅电价一项,在赣州生产1t稀土金属就得增加生产成本2000多元。我国稀土金属主要生产企业江西南方稀土高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和赣州科力稀土新材料有限公司的年产量都在1500t以上。仅电价一项,上述赣州两企业与西安、包头两地的竞争对手相比就增加生产成本300万元以上。自2001年以来,稀土金属市场竞争激烈,生产企业的利润空间越来越小,北方的一些稀土金属生产企业就是利用其电价上的优势,通过压价争取客户,扩展市场。这给赣州稀土金属生产企业经营带来了很大的压力,使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处于劣势。现在,有的稀土金属冶炼厂已撤出了赣州,进人四川、湖北等电价较低的地区继续发展。

赣南是稀土之乡,稀土产业是本地工业的优势产业之一。稀土产业做大了可以带动其它相关产业的发展。因此,地方政府、企业、电力公司等相关部门,要共同营造一个生产要素流动的“洼地”,不仅使企业留得住,而且做得强。稀土金属冶炼企业应积极推广大型冶炼设备,降低电耗及综合加工成本;供电部门应从长远利益考虑,积极争取国家对高耗能企业的相关优惠政策;地方政府应积极扶持本省分离企业,以减少对外省原料的依赖,降低原料成本。

4 江西稀土产业的出路在于延伸产品链

没有经济总量,就谈不上做大做强稀土产业。稀土是江西有色金属的“五朵金花”之一,但产业规模小,经济总量不大。其原因是江西稀土产业的产品链短。普通稀土氧化物和稀土金属作为稀土应用材料的原料,产值低,附加值低,即使大规模发展产量,也很难使骨干企业的年经营规模从现有1亿多元上升到5亿元、8亿元的台阶,企业的经济效益也不能提升。要增大稀土产业的经济总量,出路就是要想方设法把稀土产品的价值链做长,想方设法增加产品附加值大的环节链。

产品链越往下延伸,产品的技术含量、价值、附加值就越高。因此,必须瞄准下游产品、高附加值产品,大力开发深加工产品和稀土应用材料。向下游产品发展,就是在现有氧化物、稀土金属产品的基础上向下延伸价值链。选准下游产品的切人点,这是极其关键的经营方略,需要考虑技术因素、内部因素、市场因素等。这里市场的需求因素起决定作用,要选准市场前景广阔、应用量大的高端产品介入。当然这些产品有竞争,但也有机遇,发展与否在于企业内部因素。从市场应用前景和需求量两方面分析,下列几种稀土应用材料有巨大发展潜力。

4.1 钕铁硼永磁材料

钕铁硼永磁材料是目前磁性最高的永磁材料,被称为“永磁王”。钕铁硼永磁材料作为一种高性能功能材料,被广泛应用于电子通讯、电子仪器、汽车、IT、机械、医疗、家电等行业.已成为全球高新技术产业的基础,其应用面之广、增长速度之快是前所未有的。2002年全球钕铁硼的需求量已达到2万t,其中中国烧结钕铁硼产量占全世界总产量的40%,较上年增长43%。随着世界制造业向中国转移,在未来10年内中国稀土永磁材料的需求量预计将以每年20%的速度增长。业内专家指出,稀土永磁材料已成为市场前景广阔、应用潜力巨大的朝阳产业。我国NdFeB永磁材料已在浙江、山西、天津三省市形成生产基地,江西仍是空白。我省稀土金属生产企业是国内外永磁材料厂家的主要原料供应商。因此,把现有的产品价值链向下游产品延伸扩展,发展NdFeB永磁材料,是江西稀土产业的发展方向。

4.2 稀土发光材料

在我们已开发出的实用发光材料中,稀土荧光材料与非稀土荧光材料相比,其发光效率及光色等是最好的。近几年稀土荧光材料的用途越来越广泛, 年用量增长较快,市场前景十分可观。稀土发光材料主要包括:灯用荧光粉、显示屏荧光粉和PDP粉等。灯用荧光粉主要用于三基色节能灯,它是当今世界上高效节能的新型电光源,节电率高达80%,被公认为是当今理想的绿色节能照明产品。显示屏荧光粉主要用于电视机、示波器、雷达和计算机等各类荧光屏和显示器。以Y、Eu、Tb的氧化物和氯化物为主要原料的红、蓝、绿荧光粉,在高清晰度大屏幕投景彩色电视中得到广泛应用。PDP粉是一种用于等离子显示板(Plasma Display Pane1)的稀土电致发光材料。采用PDP生产的壁挂式的大屏幕彩色电视已推向市场。我省九江有色金属冶炼厂、赣县红金稀土公司等企业也生产钇+铕等稀土发光材料,但没有形成批量生产规模。我省稀土分离企业可通过开发或引进先进技术,发展稀土发光材料。

4.3 汽车尾气净化催化剂

汽车作为现代文明的标志将走进千家万户, 中国正迎来汽车工业的高速发展时期。但是.汽车排出的CO、HC、NOx等有害气体给大气带来了严重的污染,汽车的环保问题已经成为一个举世关注的全球性的问题。从20世纪60年代起美国、欧洲和日本就制定了严格的汽车排气限制标准。我国也于1983年制定了汽车污染物排放标准和测量方法。我国首次制定的《汽油车排气净化催化剂载体》、《汽油车排气净化剂涂层试验方法》两项行业标准,将从2004年2月1日起实施。汽车尾气净化催化剂是以氧化铈、氧化镨和氧化镧的混合物为主,与钴、锰、铅的复合氧化物组成的三元催化剂,通过起氧化还原作用使尾气中的CO、HC和NOx转化成无害物质CO2、H20、N2。美国稀土应用量最大的领域是汽车尾气净化催化剂,早在1995年其汽车尾气净化催化剂的稀土用量为1.1万t,占当年稀土总用量的44%左右。我国稀土汽车尾气净化催化剂还没有完全推广。随着汽车的普及和人们对汽车尾气污染危害认识的加深,稀土作为汽车尾气净化催化剂材料, 无论在国内还是国外市场都有很大发展空间。我省企业可以抓住这一大好时机,尽快抢占这一市场。

5 结语

江西稀土资源优势为稀土产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但把发展重点放在稀土初级产品上,不是江西稀土产业的发展出路。稀土分离企业应调整产品结构,开发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的分离产品,才能在激烈乃至残酷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为克服电价的制约,稀土金属生产企业应推广应用大型冶炼设备,走规模化、集约化经营之路,降低电耗及综合加工成本。江西稀土产业的发展出路,在于大力发展稀土深加工产品和稀土应用材料,把稀土产品价值链做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