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有色金属  2003, Vol. 17 Issue (1): 9-12
文章快速检索     高级检索
紫金矿业依靠技术创新取得超常规发展[PDF全文]
张修志1 , 刘朝马2     
1. 南方冶金学院 经济管理学院, 江西 赣州 341000;
2. 浙江大学 管理学院, 浙江 杭州 310027
摘要:福建紫金矿业依靠技术创新取得了超常规的发展。概述了紫金矿业技术创新的现状及其取得的成果,介绍了技术创新的指导思想和目标,并且提出了推进技术创新工作的基本措施。
关键词矿业    技术创新    措施    
The Extraordinary Development of Fujian Zijin Mining Industry Co.Ltd Depending on the Technical Innovation
ZHANG Xiu-zhi1 , LIU Chao-ma2     
1. Southern Institute of MetaIIurgy, Ganzhou 341000, Jiangxi, China;
2. Zhejiang University, Hangzhou 310027, Zhejiang, China
Abstract: Fujian Zijin Mining Industry Co.Ltd has achieved extraordinary deveIopment depending on the technicaI innovation.In this paper, the generaI situation and the achievements of the company are described, the directions and the aim of the company s are presented, and the main measures of technicaI innovation are put forward.
Key words: mining    technicaI innovation    measure    
0 前言

技术创新,是指企业应用创新的知识和新技术、新工艺,采用新的生产方式和经营管理模式,提高产品质量,开发生产新的产品,提供新的服务,占据市场并实现市场价值。企业是技术创新的主体。技术创新是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的重要前提。福建紫金矿业股份有限公司经过短短10a的发展,由一个当年只有逾5t低品位的黄金储量,总资产只有300多万元的中小金矿一跃成为金矿保有储量124t,铜矿储量146万t,总资产近8亿元,净资产3亿元,年利润达2亿元的大型矿业企业集团,被国土资源部领导誉为“中国矿业的一面旗帜”。紫金矿业凭借什么取得了如此辉煌的超常规的发展呢?用紫金矿业股份有限公司人的话说,是技术创新创造了紫金矿业辉煌的今天。

1 技术创新的现状

依靠技术进步和技术创新加强生产领域的科技研究,广泛推广应用科研成果,促进科技成果的转化,是福建紫金矿业股份有限公司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科技兴企的战略,贯穿于紫金矿业开发和企业发展的全过程,并取得了巨大的经济效益。

1.1 建成较完备的技术创新体系

公司按照国家对企业科技创新体制调整的要求,成立了福建紫金矿冶研究院(企业技术中心),初步建立了以技术中心为核心的技术创新体系。形成了以紫金为主体,与科研院所、高校联合的“产、学、研”体系。为了使企业的发展能紧紧跟着时代的步伐,紫金矿业和国内的一些高校、科研院所(中南大学、厦门大学、中科院化学冶金研究所、北京有色冶金设计研究总院等)建立了良好的协作关系[1]

公司在厦门设立的研发基地正在建设,它将成为企业的研发中心、对外拓展的桥头堡、吸引高科技人才的储备库。厦门基地以特区良好的外部环境、便捷的交通和信息、良好的协作条件,为吸引人才加盟提供了条件,这必将为公司的技术创新注入新的强大的动力。

公司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已正式启动运行,拥有了一个用于吸收顶尖科技人才的平台,目前已经有7名博士签约进站。这对加强公司的科技创新能力,促进企业发展起了重要的作用。

1.2 技术创新取得的成果

近几年公司技术创新工作取得丰硕成果,研究课题立项30余项。开发了适合紫金山低品位金矿开发利用的以重选、炭浆、堆浸联合工艺为主的湿法冶金核心技术;公司开发了难处理金矿的热压预氧化提金湿法冶金工艺及工业应用实验;还与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合作研究开发了生物提铜湿法冶金技术。公司在近几年的科技攻关上主要取得了以下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成果[2]

(1) 紫金山金矿地质勘察和评价。运用先进的找矿理论和经济地质理论,探明紫金山金矿可利用的储量达200t,此成果获国家经贸委黄金科技进步特等奖。

(2) 矿区开采技术的研究。紫金山金矿原为地下开采,现采用露天开采,企业应用大型无轨装运设备,千吨级定向抛掷大爆破和全矿区陡帮开采技术的应用,符合《金属非金属露天矿山安全规程》 (Gb16423-1996),被专家誉为国内首创,实现了紫金山金矿的大规模露天开采。

(3) 低品位矿石资源的合理利用。通过试验研究,提出了处理低品位矿石的全新工艺,采用“破碎—筛分—选矿,筛下重选—粗粒级堆浸—细泥炭浸的组合选矿工艺”,成功应用于工业化生产,解决了在堆浸条件下不能回收粗粒金和细沙粉矿影响渗透的两大技术难题,该项目被科技部列为2001年度火炬计划重点项目。

(4) 黄金冶炼技术。研制的高温高压无氰解吸电积设备,有效地解决了其他设备炭粉过多的问题,还具有良好的环保效益,该项目获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研制的立式活性炭再生炉,具有再生能力大、能耗小、效率高、无污染等优点;研究的黄金湿法—电解联合提金工艺,将黄金提纯的两种先进工艺有机结合起来,所产黄金质量全部达到Au-1标准。

此外,公司在紫金山特大型铜矿开展的湿法(细菌)选冶工艺(已经列入科技部十五科技攻关项目)、难处理金矿的压力预氧化浸出的研究、实施废水零排放建立生态环保矿山、加压浸出有色金属的研究、粉体材料研究等方面都取得了较好的成果。

1.3 技术创新中有待改进的主要问题

紫金矿业在技术创新中取得了重大的成果,但与国外先进企业相比还存在着一定差距:一是科技管理工作相对落后,管理制度不能满足日益发展的科技工作需要;二是还缺乏行业一流的学科带头人,限制了项目研究水平的提高;三是科技人员潜力尚未能充分发挥,技术创新的体制性障碍依然存在;四是不重视科技成果的总结和提高,不重视知识产权保护等。

2 技术创新工作的指导思想和目标

紫金矿业公司已经制定了明确的发展战略:黄金行业领先,国内矿业领先,进入国际矿业先进行列。目前公司的第一个目标已经实现,正在向第二个目标进军。积极参与中西部矿产资源开发,实施东西部联合和优势互补,是公司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大举措。公司先后获得多个西部省(区)矿区探矿权973.89km2,分别组建了贵州凯里、新疆哈密、贵州、安徽等紫金矿业公司。矿业企业的基础是资源,资源的控制和占有是矿业企业的首要任务,但是矿产资源的发现探明、开发是个漫长的过程,并且风险性很高,所以应用新技术、新装备、新体制,开发已探明的大型矿产是公司的首要选择[2]

在2002年7月29日召开的紫金矿业第二次科技大会上,公司董事长陈景河明确提出了今后公司科研工作的基本思路是:紧紧围绕企业发展战略开展科技工作,进一步贯彻科研先行的工作程序,开展具有市场特征的科研体系改革,吸收和培养一大批创新人才,加强与研究、设计、大学和设备制造企业的协作,全面完成厦门研发基地,提高科研装备水平,重点研究湿法冶金技术和装备在黄金及有色金属选冶、粉体材料制备中的应用,实现生物冶金技术、加压冶金技术的规模工业化,争取公司的湿法冶金技术的应用研究水平和工程化达到国内领先水平,部分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公司技术创新的基本目标如下。

(1) 铜矿生物湿法(细菌)选冶的研究。主要是针对紫金山特大型低品位硫化铜矿生物提取技术及工业化研究,这是国家重点科技项目,此项目的实施必将为紫金矿业的后继开发铜矿提供技术支持,并起决定性作用。

(2) 难处理金矿的产业化开发研究与应用。跟踪国外相关技术,对加压预氧化技术与不同性质的难选冶金矿的适用性进行了探索研究,取得了有价值的科技成果,这是开发西部难选冶金矿资源的一次大胆而又有战略意义的重大项目。此技术的大规模应用将使紫金矿业进入更加广阔的黄金领域的发展空间。

(3) 含金固体废弃物的综合利用。此项目可以有效解决紫金山金矿固体废弃物造成的环境污染问题,解决排土场可能形成的泥石流问题,从而把紫金山金矿建设成全国工业生态旅游矿山,创造良好的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解决资源、环境与持续发展的根本问题。

(4) 湿法冶金生产纳米材料技术的研究。运用湿法冶金技术生产粉体材料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目前公司引进了专门从事纳米材料的博士,并与福建师范大学高分子研究所签定了合作开发纳米金溶胶和陶瓷用金水的科技项目。

3 推进技术创新工作的基本措施 3.1 建立先进的科技管理体制

(1) 完善决策机制,提高科技决策水平。一是建立公司主要领导、科技专家和管理人员三结合的科技委员会,负责研究制定年度技术创新计划和中长期技术创新规划,组织重大的技术改造、工艺设备革新等方面的研究,为公司决策提供依据。二是成立专家委员会,负责科技成果评审,对公司重大技术难题进行咨询和论证,负责组织公司科技项目的立项及科研课题的承包考核工作。三是建立全方位的情报信息网络,及时跟踪和了解国内外的最新技术成果和技术动态。

(2) 加强项目管理,使其逐步规范化和市场化。项目的立项要采取多渠道征集方式,特别是鼓励基层管理者和技术工作者从生产和建设的实际中提出项目。改变过去领导下达任务,科技人员被动接受任务的模式,通过项目招标,使科技人员由被动为主动。加强项目过程管理,逐步建立科研过程质量保证体系,规范管理,有条件的应实行标准化作业。

(3) 重视项目成果和知识产权的管理和保护。进一步提高研究报告的水平,实施研究报告评级(分)制,所有报告都要评审。对于研究开发的科研成果,及时以专利或专有技术形式加以保护,形成公司专利和专有技术双重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加强对科技成果、专利、专有技术的技术经济评估,建立合理的技术转化机制。

3.2 重视人才建设

(1) 在人才问题上,实行培养与引进并举。一方面从内部选拔优秀科技和管理人才,通过不同的方式进行培养;另一方面在引进先进技术、设备的同时,引进、招聘高层技术人才。通过项目、课题吸引外部高级专业人才,招聘带有关键项目的人才。

(2) 建立健全完善的用人机制。建立一套良好的技术人员竞争上岗机制,做到“庸者下,能者上”的良好循环。根据各自的技术水平和业务表现,打破“论资排辈”不管其原来身份学历等,根据员工在技术开发和科技攻关中所作出的成绩评聘相应的工人、专业技术职务,大胆提拨具有真才实学的年轻人。

(3) 改革和完善分配制度。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在奖金分配和福利待遇上向科技人员及有专业技术职务的员工倾斜,并将科研成果所产生的经济效益与科研人员的收入挂钩。每年公司组织1~2次科技成果评奖,对有经济效益的项目和成果给予相应的奖励。

3.3 加强矿冶研究院建设

矿冶研究院(企业技术中心)是公司技术创新体系的核心,是公司技术进步和技术创新的主要技术依托。要以矿冶研究院(企业技术中心)为基础,充分结合公司的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和厦门研发基地,加快科技创新,培育企业核心竞争力。

(1) 充分利用企业博士后工作站培养和造就一支高水平、高层次、高素质的科研队伍;加快厦门研发基地的建设,充分利用该基地的优势来吸引人才,加快公司的科技创新;与国内著名研究院所、专家学者建立横向联合的产学研体系,使公司成为技术开发、成果转化的主体。

(2) 逐步加大科技投入。按照国家对企业科技投入的要求,建立科技开发基金,并纳入正常的财务预算、专款专用,使紫金的科技投入(2000年的科研经费投入比例为6%)再上一个新台阶。

(3) 加强矿冶院基础设施建设,继续增强研发能力。建设产品、工艺技术、装备、自动化及配套技术的研究室,完善必要的实验、分析及检测手段。

(4) 完善矿冶院的组织体制和运行机制,提高技术研发实力和运作效率。

(5) 要把“湿法冶金”作为培育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一个重要方面来抓,优化配置和高效运用企业的各种资源,形成企业的整体优势。

3.4 注重环境保护

(1) 推广应用环保新技术、新设备。公司自行研制的无氰高温高压解析—电积的黄金冶炼工艺及矿山贫液闭路循环工艺,实现了清洁生产,使用的重选—堆浸—炭浆联合工艺,获得了良好的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公司黄金冶炼厂已经通过ISol4000体系认证,紫金山金矿也要力争通过此认证体系。在以后的生产过程中要继续开发研制环保型新技术、新设备,并大力推广和应用。

(2) 对新建或改建工程要坚持环保“三同时”。特别是在公司西部大开发的过程中要坚持公司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经济效益和环保效益相结合的原则,建立环保矿山,建设清洁工厂,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达到企业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

(3) 进一步加强环境监控力度。公司要充分利用建成的环境管理网络,要落实专职环保管理人员责任制,做到定时、定点、定频进行环境监测,确保废水的达标排放。

(4) 加强矿山生态环境保护。要建立健全排土场、弃碴场、尾矿库的环保防洪系统,选矿、冶炼含氰废水零排放系统,完善废水处理技术和设施,实施废水资源化措施,提高废水的重复利用率,以及加快尾矿坝的绿化,早日把紫金山金矿建成全国黄金行业的环保模范矿山。

4 结语

紫金矿业依靠技术创新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被中国工程院常务副院长王淀佐院士称为“朝阳”企业。国内很多金矿、有色金属矿山处在亏损或亏损边缘,它们也许可以从中得到某些启发。

参考文献
[1]
刘文洪. 谈谈紫金矿业技术创新工作实践与体会[J]. 福建冶金, 2001(3): 17–19.
[2]
陈景河. 创新—矿业企业发展的灵魂[J]. 金属矿山, 2002(3):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