赣州市矿产资源情况及开发利用建议 | ![]() |
截止2000年底,江西省已发现160种矿种中,其中赣州市有94种,发现和探明矿产地1380处,其中已探明储量的矿种有64种,列入全省矿产资源储量表的矿产地401处。
探明储量的矿床中,以有色金属最多,次为稀土、稀有和建材矿床,其中大型矿床18处,中型矿床39处,小型矿床344处。大中型矿产地在全市各县(区、市)均有分布(表 1)。
表 1 赣州市主要矿产地 |
![]() |
点击放大 |
按1999年矿产品不变价计算,全市33种主要矿产的潜在经济价值约900亿元。其中潜在价值超过10亿元的有锡、钨、钽、白云岩、石灰岩、硫铁矿、岩盐、滑石、高岭土等9种。
2 矿产资源特点 2.1 矿种与探明储量有色金属矿产品种齐全,稀土矿产中的配分齐全(含有15种稀土元素)。全市已探明储量的有色金属矿产地194处,其中钨46处,稀土矿产地17处,稀有金属矿产地11处。不少矿种的储量在全省乃至全国都有举足轻重的位置。
在国内外具有优势的矿种为:中重稀土保有储量分别占全国和世界的55%和36.%。黑钨矿保有储量分别占全国和世界的39%和26%。
在全省占优势的矿种有:轻稀土、锡、重晶石、萤石、饰面花岗岩、饰面大理岩,储量占全省查明储量的40%~90%,资源量均排名全省第一。
在全省有比较重要地位的矿产资源有:锰、铋、镉、铍、铅、银、铌、钽、硫铁矿、岩盐、白云石、水泥用灰岩等,占全省储量的10%~40%。
特有矿种8种:钛、钪、含铪锆石、麦饭石、透闪石、钾长石、电石用石灰岩、硅石。
2.2 矿产地分布集中且规模大赣州市的矿产主要受地质构造的控制,分布在5个成矿带内,分布相对集中。有色金属矿产相对集中在崇余犹、石城—寻乌和“三南”地区,尤其是举世闻名的崇余犹钨锡多金属矿区,密集分布大中型矿床15处;稀土矿分布面广,几乎每个县都有稀土矿,大型稀土矿床则集中分布在龙南—寻乌地区,如寻乌河岭、龙南足洞等。
2.3 矿床易采易选及综合利用赣南绝大部分钨、锡、稀土矿床的开采技术条件较好,选矿工艺流程比较简单,开发的经济价值高。以有色金属为主的矿床基本上都是综合型矿床,共生、伴生组分多,在钨矿中伴生有铜、锡、铋、钼、铅、锌、银、铍、钽、铌、稀土、水晶等,与铌钽矿伴生的有锂、铷、高岭土、云母、长石等。通过综合回收可大大提高矿产开发的经济价值。
2.4 矿产资源开发潜力全市预测的主要矿产资源量为:钨190万t、锡130万t、铜200万t、银2 000t、金30t、铅锌140万t、钽铌9 000t、高岭土2 000万t、萤石500万t、透闪石2 000万t、煤1.6亿t、泥炭3 230万t、熔剂石灰岩3.5亿t、制碱灰岩7.5亿t、熔剂白云岩17亿t以及稀土等。
预测结果显示,赣州市潜在矿产资源比较丰富,尤其是优势大宗矿产的资源潜力很大,如钨、锡、稀土、萤石等。发展潜力较大的有钽、银、铅、锌、石墨、锆(铪)、高岭土等。有较好的成矿地质条件和矿化显示、找矿潜力较大的有铜、金等。通过开展矿产资源调查与评价工作,将能够为赣州市的矿业开发提供一批具有经济价值的有色金属、稀土、贵金属和非金属矿产地。
2.5 地热及矿泉水资源赣州市的温泉和矿泉资源分布面广、点多。全市有温泉和地热点53处,其中水温在42℃以上的23处,最高水温74℃。温泉和矿泉具有良好的医疗保健作用,可以充分利用。
3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和矿产品供需形势及保证程度 3.1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全市有钨、锡、稀土、铌、钽、铅、锌、煤、萤石、石灰石、金、银、铀等54种矿产已得到开发利用,占查明储量矿种数的72%,已利用矿区数(小型以上)308个,占小型以上矿区数的78%。主要矿种钨、锡、稀土储量利用率95%以上,铅锌、银、钽、脉石英、高岭土储量利用率60%左右,尚未开发利用的矿种有石墨、钛铁矿、滑石、泥炭、透闪石。
矿业是赣州市的重要产业之一,2000年全市省属国有、集体、个体矿山1 200多个,而且还在不断增加。矿业从业人员6万以上。2000年全市开采各类矿产总量为2 566万t,已开发利用的矿产地390多处,其中大型矿18处,中型32处。独立核算采选业产值9.51亿元,占全省的19%,实现利税约0.5亿元,占全区工业总产值的20%多。矿产冶炼与加工业产值23.8亿元,占全省的7.8%。独立核算企业中矿业产值占41.9%,增加值占34.85%,利税占29.3%。形成了以钨、稀土为主的有色冶金工业已成为该市七大支柱产业之一。
3.2 矿产资源保证程度 3.2.1 钨赣州市钨矿资源丰富,已知钨矿床(点)400多处。矿床规模达大型6个,中型19个。统计资料显示:有一定规模的矿床基本上已开采,有些矿山已经闭坑,目前有矿山企业97个,每年采出矿石300~500万t。保有储量多为埋藏较深、采选成本较高的矿床。
赣州市是采钨历史最长、产钨最多、出口量最大的地区,近年来平均年消耗储量3万t左右。目前保有储量仅能满足10多年的需求,资源形势严峻。
3.2.2 锡锡矿资源初具优势,而且发展潜力大,已探明锡矿床(点)20多处,其储量达大型者2个(会昌县岩背和淘锡坝),中型4个(石城县松岭、姜坑里、会昌县苦竹岽、矿背),探明储量39万t,保有储量还有22万t以上。目前有矿山企业5个,每年采出矿石20~30万t。
3.2.3 稀土离子吸附型稀土矿产资源非常丰富,该类型稀土矿具有采冶易、成本低、配分结构齐全、经济效益好的特点。全市稀土矿床规模达大型者有3个,中型者有3个。目前统计资料显示保有储量较为充足。
3.2.4 稀有金属已知铌钽矿床5处,主要分布于石城、会昌境内,目前有矿山企业1个(已闭坑)。
3.2.5 非金属非金属矿产主要有岩盐、硫铁矿、萤石、石灰岩、粘土、高岭土、钾长石、滑石、硅石、大理岩、白云岩、透闪石、膨润土、花岗岩、麦饭石等。各类非金属矿产地有278处,大型矿床有9处,中型矿床11处,小型矿床93处。目前非金属矿山企业800余个,主要是萤石矿、水泥厂、砖瓦厂、采砂场等。资源利用程度较低,保证程度相对较好。
4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建议按照江泽民同志提出的:“有序有偿、供需平衡、结构优化、集约高效”的要求,赣州市的矿产资源开发利用要以资源为依托、市场为导向、科技为龙头、效益为中心,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努力调整和优化矿业结构,优先开发市场前景好、经济效益好、有资源保证的矿产;要依靠科技进步,充分发掘资源综合利用效益,大力发展矿产品的精深加工,延伸产业链和提高矿产品的技术附加值,积极推进资源开发利用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要大力改善矿业开发环境,应用市场机制,促进矿业权的流转,全面提高矿产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水平。
4.1 统筹规划与强化管理赣州市是江西省重要的矿产资源大区,钨、稀土、锡等矿产在江西省乃至全世界都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要充分认识矿产资源的战略地位,牢牢把握当前难得的发展机遇,力争使全市的矿业经济上一个新的台阶。
(1) 根据全省的规划,从市情、矿情出发,围绕赣州市经济发展“十五”规划,编制出全市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利用规划。要认真贯彻执行“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的矿产开发利用总方针,明确全市矿业的发展方向:对一些重要的国家保护性矿产如钨、稀土、金、锡等的开发,要统筹规划,严禁滥采乱挖,做到不吃祖宗饭,不断子孙路;要明确鼓励矿产勘查开发的优惠政策和举措。在维护矿产资源国家所有的前提下,妥善处理好中央与地方、眼前与长远、整体与局部的关系,坚持经济效益、资源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实现矿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2) 建立全市矿产资源勘查开发的动态监管机制,定期汇总全市矿产资源勘查开发情况,编制好矿产资源分布图、矿产资源开采现状图、矿产资源勘探分布图,做到心中有数,加强宏观调控。
(3) 认真贯彻《矿产资源法》,实现矿产资源的有序有偿开发,进一步加大《矿产资源法》及其配套法规的宣传力度,牢固树立矿产资源国家所有、矿产资源不可再生和矿产资源有偿使用的观念,增强人民群众依法采矿、依法办矿的法制观念,进一步规范矿业权管理,推动矿业经济结构调整和国有矿山企业的改革,实现矿产资源的有序开发。
4.2 规模开采矿产资源开发是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对某些大中型矿床只有生产达到一定的规模,才能发挥更好的经济效益。如会昌锡矿,探明储量10.30万t,矿床规模居全国第四位,目前保有储量近8万t,锡平均品位0.83%;品位高、杂质低,还伴生铜2.94万t,银112t。目前的采选规模为日处理矿石量750t,年产值约2 100万元,每年亏损7.9万元,若其采选规模达到日处理矿石量3 500t,则其年产值可达亿元以上,年利润可达1 500万元。
赣州市存在大矿小开现象,全市共有各类矿山企业1 266个,无一个大型矿山,中型矿山仅12个(钨矿9个,石灰石2个,其他1个),占矿山总数的0.9%,其余1 254个矿山均为小型或小型以下开采规模,约占矿山总数的99%以上。大矿小开不仅不能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而且还浪费了可贵的不可再生矿产资源。
应根据市场需求进行结构调整,整合一批市场前景好、自身具有资源优势的矿产及其企业,做优做强,形成规模开发和生产规模:扩大会昌岩背锡矿的开发规模;扩建瑞金、信丰水泥厂,扩大石灰岩开发规模;在总量控制的前提下,保证国有中型钨矿和稀土矿山的产量,同时关闭一些小矿山等。
4.3 大力发展矿产品精深加工发展矿产品精深加工,延长产业链,提高矿产品的附加值,不仅可以使资源发挥出最大的经济效益,同时也将有力地遏制初级矿产品竞相压价、无序竞争的局面。
钨是赣州市出口创汇的重要矿产,其产量和出口量均占全国的一半。在目前钨矿初级产品价格低廉的情况下,赣州市应特别重视其后续深加工高附加值产品的生产。现出口1t黑钨精矿(WO365%)只能换取外汇2 500~3 000美元,而生产出口1t硬质钨合金,其价值相当于1t黑钨精矿的18倍,为钨粉的4倍,为仲钨酸铵的6倍。建议赣州组成以钨为主的有色冶炼与加工企业集团,积极开拓和加大生产精深加工产品,如超细晶粒钨粉、碳化钨粉、钨丝、硬质钨合金和钨钼材料及其制品,减少或停止仲钨酸铵、钨的氧化物等低附加值产品的出口。
赣州具有独特的稀土矿资源优势,并已形成了产业优势。当前稀土开发的关键是突出精深加工新产品开发和生产,尤其是单一高纯稀土氧化物、金属钕、镧、铽、镝、钐、稀土铜、稀土永磁材料的开发和生产。同时还要开发稀土铝导线、稀土荧光粉、稀土玻璃陶瓷、纺织印染以及稀土在农业、水产养殖业的应用开发。
非金属矿的深加工也具有巨大的增值潜力。如膨润土,原矿每吨只有200~300元,经过加工制成各类有机膨润土后,每吨售价可达到8 000~16 000元;又如滑石矿,块矿为每吨80元,初加工后的滑石粉(-325目)每吨280元,超细加工后的滑石粉(-5μm)每吨1 200元,表面改性后的滑石粉每吨4 000元;高岭土原矿每吨200元,超细加工后每吨1 600元,煅烧改性高岭土每吨3 500~5 000元,超细煅烧改性高岭土每吨达1万元;石英一般为每吨150~200元,超细提纯后每吨可达2 000~10 000元;萤石加工也有很长的产业链,浙江省以其为原料加工生产出氟农药、含氟灭火剂、氟致冷剂、氟塑料、氟涂料等七大类100多个氟化工产品,这些氟化工产品所创造的利润,比直接出售萤石原矿或精矿粉要提高101.35倍。
赣州具有萤石和滑石资源优势,膨润土、高岭土、石英等也有一定的资源储量,发展这些矿产的精深加工具有重要意义。上饶广丰溪滩滑石矿已成功引进港资开发,该黑滑石矿的煅烧增白,超细粉体制备、以及在陶瓷、塑料、橡胶、涂料等的应用已取得良好效果,预计投产后年产值可达5 000万元。因此,赣州市在重视有色、稀土等矿产开发的同时,应注意非金属矿的深度开发,如建设瑞金氟化工基地,开发利用瑞金谢坊、会昌筠门岭等地的萤石矿资源等。
4.4 合理开发与综合利用赣州已探明的有色、稀有、贵金属矿床中,共、伴生矿床占80%以上,并且各种共、伴生矿主要集中于大(中)型矿床中,综合开发利用价值大。如会昌锡矿,伴生铜近3万t, 相当于-个小型铜矿,伴生银112t, 相当于一个小型银矿;又如赣南的钨矿,与其伴生的矿产有锡、铋、钼、铍、钽、铌、稀土等14种;与钽银矿伴生的矿产有锂、铷、铯、高岭土、云母、长石等7种。这些伴生矿产的价值不亚于甚至高于主产。应提高资源的综合回收利用,对于节约和充分利用矿产资源以及提高矿业经济效益尤为重要。
目前赣州主要矿山对伴(共)生矿中的锡、铋、钼、铌、钽等已进行综合回收。而铜、银、铷、铯、铍、锆等矿种要进一步提高回收率。应着力解决有色、稀有及贵金属矿床中伴(共)生矿的分离,提高其综合回收利用率,以及低品位、难选冶矿的开发利用问题。重点提高锡矿采选中的铜、银矿的综合回收率,提高钨矿采选冶过程中对伴(共)生的锡、钼、铜、铅、锌、铋、钽、铌、铷、铯、镓、钪等矿产综合回收率,以及提高钽铌矿中锂、铷、铯的综合回收率。
4.5 开发地热与发展旅游地质地热(温泉)既具有医疗保健作用,又是一种可贵的旅游资源。赣州市地热资源丰富,全市有温泉和地热53处,其中水温42℃:以上的23处,最高水温7 4℃。其中水温较高且流量较大、离县城较近或交通便利的有8处。
地热的开发可以借鉴其他地市的经验:一是用于医疗方面,如宜春、星子、临川等地建起温泉疗养院12家,总床位1 500多张;二是用于农业方面,目前已建大中型温室10余处,面积逾4 000m2, 主要用于良种培育、孵化和热水养鱼等。
赣州市旅游地质资源丰富,丹霞地貌主要景区有赣州通天岩、会昌汉仙岩、宁都翠微峰、瑞金罗汉岩、兴国冰心洞、石城通天寨、龙南小武当和罗田岩等;岩溶地貌主要有崇义聂都溶洞群、兴国梅窖太平岩、于都岩前竹篙寨、会昌白鹅狮子岩、龙南玉石岩、瑞金七堡双狮岩等;众多的旅游地质资源极具旅游、观赏、科普价格,有的还兼具人文历史价值,应高度重视这些旅游地质资源的开发,以发展本地的旅游经济。同时,可选择有前景的地方申报国家地质公园,以提高其知名度,吸引更多的旅游者。这方面我省的庐山、龙虎山已有了成功的运作。
4.6 加强地质勘查工作要满足经济发展对矿产资源的需求,赣州市的矿产资源形势不容乐观。目前,钨、稀土等优势矿产已面临着资源短缺的危险,如大吉山、西华山、盘古山、岿美山、画眉坳、木梓园、荡坪、下垄等许多著名钨矿山后备资源严重不足。要改变这种状况,除了要保护和珍惜已探明的资源外,必须要加强地质勘查工作。重点是要勘查国家和地方经济发展和市场急需而赣州市又有找矿潜力的矿种,如钨、锡、稀土、铜、钽铌、铅、锌、银、金、锰、水泥灰岩、饰面用花岗岩、优质高岭土、萤石.优质硅质原料、煤等矿产。
5 重要矿产地资源概况及勘查开发 5.1 可供规模开发的矿产地 5.1.1 上犹县井子助和焦里矿区(1) 上犹井子坳钨银多金属矿区。矿区D级储量:矿石量958.5万1。金属量:Ag799.43t、WO32.7万t、Pb+Zn22.2万t。经进一步勘查工作,预计可新增C级储量:Ag164t、WO30.85万t、Pb+Zn4.9万t。
(2) 上犹焦里钨银多金属矿区。矿区C+D级储量:矿石量404万t。金属量:Ag216t、WO31.2万t、Pb+Zt4.51万t。
(3) 矿区开发。焦里和井子坳两矿区储量合并后银、钨均可达大型矿床,是建立大型钨银多金属矿山的理想基地。这两个矿区共生组分多,可选性良好,综合利用价值较大。如果进行规模开采,经济效益较大,建议尽早实现以上两矿区的联合规模开发。联合开发后,可建年处理矿石量达45万t的大型银钨多金属矿山企业,年消耗储量钨1 500t以上,银40t。预期年产值近亿元,税收1 200万元。
(4) 矿区勘查。焦里和井子坳两矿区合并后钨金属资源量为5~6万t,银金属资源量达1 000t以上。已勘探的C+D级储量钨金属3万t,银金属400t。其中C级仅有钨1 300t、银37t。不能满足矿山首期开采的储量要求。需投入勘查资金继续做好勘查工作,主要是获取C级储量,预计可获C级储量:钨金属量7 000t、银金属量200t。
5.1.2 会昌锡坑迳锡矿田矿田内已先后探明岩背(10.3万t)、苦竹岽(1.2万t)、矿背(1.8万t)等大、中型矿床三处,新近又探明具特大型远景的淘锡坝锡矿床。
(1)岩背锡矿。岩背锡矿是斑岩型锡矿床,锡平均品位0.83%;此外,矿床还伴生铜、铅锌等有用组分。矿体厚度大、埋藏浅,适宜于露天开采。开发策略得当,对于带动锡坑迳地区锡矿业的开发具有重大意义。
(2)淘锡坝锡矿。淘锡坝锡矿是一种新的矿化类型—层间隐爆裂隙带型锡矿,矿石类型与岩背矿区相似,属易选矿石。该类锡矿的发现,对在赣东南火山岩区寻找该类锡矿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目前,淘锡坝矿区推断、预测的锡资源量21.36万t(其中333类6.23万t),达超大型矿床远景规模。
(3) 矿田开发。根据该矿田资源条件,宜将该矿区现有的生产能力1 000t/d扩建到3 000t/d,目标是建立年处理量达100万t的大型锡矿生产基地。扩建后年产锡精矿8 000(t锡品位>60%)。预期年产值2.0亿元,税收2 500万元。
(4) 矿田勘查。扩建后,企业可正常生产7~8年。为了延长矿山企业的寿命,必须增加锡矿储量储备。目前,淘锡坝矿区(距岩背不到3km)有资源量21万t,紧邻岩背的矿背矿区有资源量4万t。如增加地质勘查工作,可新增储量10万t。预计投入勘查资金大约400万元,可获C+D级储量:锡金属量4万t以上。
5.1.3 于都县银坑矿田贵多金属矿该矿田已先后探明了柳木坑银矿、老虎头铅锌矿等两个中型矿床。最近又提交了桥子坑矿区铅+锌预测资源量197万t,伴生银1 045t,伴生金21.6t;现又提交了桥背坑矿区金预测资源量26.9t,伴生银257.7t。
(1) 矿田开发。银坑矿田具有金、银、铅、锌多矿种优势,矿田开发环境好,交通便利。现有于都银矿、葛坳铅锌矿、小庄铅锌矿、桥子坑铅锌矿。生产规模均较小,应对现有的小型矿山整合,可拟建日处理金银矿石量500t、铅锌矿石量1 000t,年处理矿石总量达45万t的大型金银铅锌多金属采选冶联合生产矿山。预期年产值1.6亿元,税收2 000万元。
(2) 矿田勘查。上述联合企业,年消耗储量金约1t、银约20t、铅锌约2.7万t。现保有储量仅能满足联合企业三年的生产。为了保证企业能正常生产,必须加强勘查工作,银坑矿田的地质勘查工作可分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①金银矿详查,在桥背坑矿区投入总勘查投资600~800万元,最终可获C+D级金金属量20t,其中C级5t。②铅锌矿,在桥子坑矿区大约投入1 000万元,最终可获富铅锌C+D级储量50万t,其中C级20万t。
5.1.4 会昌周田盐矿周田盐矿是20世纪70年代重要找矿成果,盐矿储量有12亿t,目前开发程度和水平都较低。赣南诸多的工矿企业每年需要大量的烧碱,都需从外地调入,在赣南以周田盐矿为基地,建设大型的化工原料生产基地,将极大地提高盐矿资源的综合开发水平,增加地方收入。
5.1.5 水泥灰岩赣南的交通和投资环境的改善,给赣南非金属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带来机遇。兴国梅窖、瑞金猫子寨、信丰丫叉桥矿区的水泥灰岩储量都有1亿t以上,三个矿区都可以建设120万t以上的水泥生产企业。
5.1.6 高岭土与滑石(1) 兴国上垄高岭土矿。C+D级高岭土矿石量2 167.45万t,精矿量446.66万t,矿床可用于造纸涂布、造纸填料以及瓷土原料
(2) 赣县泉湖高岭土矿。C+D级高岭土矿石量244.42万t,精矿量58.57万t,其中C级占48%。可获得煅烧高岭土、瓷土精矿、云母精矿、石英精矿和长石精矿,矿石利用率达91.32%。制成煅烧高岭土产品,其质量符合陶瓷钛白粉的质量要求。
(3) 于都岩前滑石矿。C+D级滑石矿矿石量527.36万t,其中C级93万t,D级透闪石矿矿石量119.87万t。矿石可选性能良好,作节能速成陶瓷工业原料有较好的前景。
目前,赣南没有一个有一定规模的建筑陶瓷企业,利用上述资源可以建设一个有规模、有档次的建筑陶瓷企业来满足赣南市场的需要。
5.2 可供矿产勘查的矿产地(1) 钨锡矿。崇余犹地区是钨锡矿的主要产区,已有较长时间未系统安排找矿工作。随着矿产资源供需矛盾的变化和找矿理论、技术方法的提高,从2001年开始重新在崇余犹地区部署工作,通过近两年来的调查工作在以下二个矿区:崇义老庵里锡铜铅锌矿区及牛角窝锡铜铅锌矿区找矿工作中已有喜人的进展,钨多金属远景资源潜力大。
(2) 稀土矿。赣南稀土矿资源丰富,但作为国家较缺的中重稀土储量不足,因此勘查工作主要针对中重稀土的国家资源储备。
(3) 铜矿。会昌地区的次火山—火山岩型铜矿找矿前景好,可望找到1~2处中到大型铜矿。另在寻乌地区也有良好的找铜矿前景。
(4) 铅锌矿。近几年地质工作在于都银坑已概算富铅锌资源量近200万t,银坑外围等地也具寻找同类型富铅锌矿的远景。而崇余犹地区与钨锡银矿共生的铅锌矿也有巨大的找矿前景。
(5) 锰矿。在于都、会昌等地区发现有寻找沉积型锰矿的远景。
(6) 地方经济发展资源勘查。主要有以下矿产地经勘查工作后可供开采利用。金:瑞金、南康、安远等地区。钽铌:石城、赣县等地区。锂辉石:宁都等地区。非金属:硅石(崇义、兴国)、环保煤(信丰)、钾长石(宁都、信丰、兴国等地)、石墨(定南)等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