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有色金属  1997, Vol. 11 Issue (2): 31-33
文章快速检索     高级检索
某银矿石银铅锌选矿试验研究[PDF全文]
张云红     
赣州有色冶金研究所, 赣州 341000
摘要:某银矿含银、铅、锌和白钨矿, 矿石中银含量183 g/t, 达到单独开采品位, 其他有用元素铅、锌、钨品位高, 是选矿回收的对象.通过试验研究, 确定在较细磨的条件下, 采用优先浮选流程, 依次浮选铅(银)、锌、硫, 浮硫尾矿再浮白钨, 试验取得了较好的选别指标。
关键词含银方铅矿    磨矿细度    优先浮选    
${affiVo.addressStrEn}
0 前言

试验矿石为银铅锌白钨矿石,银、铅、锌、钨是主要的选别对象。在试验过程中,合理地选择了捕收剂和调整剂,成功地进行了铅锌分离、锌硫分离,使银富集在方铅矿中,得到了很好地回收。从硫化矿浮选的尾矿中再浮白钨亦取得了较好的结果,对此本文将不涉及。

1 矿石性质

矿石中的金属矿物有方铅矿、闪锌矿、磁黄铁矿、黄铁矿、白钨矿、黄铜矿、自然铋等。银矿物主要有辉银矿、针铅铋银矿、银斜方辉铅铋矿、辉银铋铅矿、碲硫银锡矿等.脉石矿物主要有石英、透辉石、钙铁辉石、白云母、石榴子石;另有相当数量的萤石和方解石,后二者分别占矿石中矿物数量的约14.3%和9.6%。

银矿物多呈微粒嵌布在方铅矿中占银总量的81.59 %, 其次在磁黄铁矿中占9.20 %, 在闪锌矿中占5.15%。方铅矿是银的主要载体矿物,当粒径在0.1~0.076mm时,方铅矿的单体解离率已达89.82%,方铅矿与闪锌矿等硫化矿共生关系密切.闪锌矿的单体解离率比方铅矿更早,在0.1~0.076mm粒级中,其解离率已达92.38%, 白钨矿常呈自形或半自形和小团块状浸染嵌布于矿石中,其粒径一般在0.1~1mm之间,与硫化矿关系不甚密切,原矿多元素分析见表 1

表 1 原矿多元素分析 %
点击放大

2 选矿工艺流程试验

多元素分析表明,银、铅、锌和钨的含量较高,是选矿回收的主要对象。此外,铜、铋、镉和硫都具有综合回收价值,可见该矿石中矿产资源综合利用价值髙,将会产生好的经济效益。

由于方铅矿、闪锌矿和白钨矿嵌布粒度细,又都有较好的可浮性,采用浮选法是适宜的。对于这类矿石的分选,通常是先浮出硫化矿,然后从硫化矿浮选的尾矿中再浮选白钨矿。

矿石中的银矿物集中嵌布在方铅矿中,方铅矿是银的主要载体矿物,在浮选过程中银将随方铅矿一道选入到铅精矿中.因此方铅矿浮选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银的回收效果。有鉴如此,试验中在硫化矿选矿中,采用了优先浮铅流程(见图 1)以利于银能尽早地得到回收,减少银在浮选过程中的损失.在浮选药剂上,选用碳酸钠作调整剂,在中性(pH = 7±)介质中,加硫酸锌作抑制剂,丁铵黑药作捕收剂,这将有利于强化银、铅选择性的浮选.锌粗选作业加硫酸铜作活化剂,丁基黄药作捕收剂,2号油作起泡剂,所得粗精矿经添加石灰和少量氰化钠精选,以排除硫铁矿等而得锌精矿.最后从铅、锌、硫化矿浮选的尾矿中浮选白钨矿。

图 1 优先浮选原则流程

现将银、铅浮选的几项工艺因素,通过试验比较叙述于下。

2.1 磨矿细度试验

试验固定条件:碳酸钠1.0kg/t、硫酸锌2.0kg/t、丁铵黑药0.035kg/t.试验结果见图 2.从图 2看出随着磨矿细度增加,银、铅的回收率呈上升趋势,当磨矿细度-0.076mm达到74 %时,上升趋势已基本持衡,且银、铅指标的变化亦相一致,试验选择了磨矿细度-0.074mm为83.5 %。

1.铅回收率,2.银回收率;3.银品位;4.铅品位。 图 2 磨矿细度对银、铅浮选指标的影响

2.2 碳酸钠用置试验

试验固定条件:磨矿细度-0.076mm占83.5%、硫酸锌2.0kg/t、丁铵黑药0.035 kg/t, 试验结果见图 3。从图 3看出,随着碳酸钠用量的增加,铅的回收率略呈下降趋势, 铅的品位逐渐升髙,当碳酸钠用量达到1.0 kg/t时,上升趋势已基本持衡,考虑到后序作业,试验选择了碳酸钠用量为1.0kg/t。

1.铅回收率;2.铅品位。 图 3 碳酸钠用置对铅浮选指标的影响

2.3 硫酸锌用置试验

试验固定条件:磨矿细度-0.076mm占83.5%, 碳酸钠l.0kg/t、丁铵黑药0.035 kg/t。试验结果见图 4。从图 4看出,随着硫酸锌用量的增加,银、铅的回收率略呈上升的趋势,综合试验结果,试验选择了硫酸锌用量为1.0kg/t。

1.铅回收率;2.银回收率;3.银品位:4.铅品位。 图 4 硫酸锌用量对银、铅浮选指标的影响

2.4 闭路流程试验

通过对磨矿细度、碳酸钠用量、硫酸锌用量的比较试验,选定磨矿细度-0.076mm占83.5%、碳酸钠1.0kg/t、硫酸锌1.01kg/t的较好条件后,再对部分药剂用量适当调整,进行闭路试验,试验结果见表 2

表 2 闭路流程试验结果 %
点击放大

表 2可知,闭路试验取得了较好的试验指标,银铅精矿含Ag 5051g/t, 回收率为85.65%, 含Pb 55.27 %, 回收率为90.68 %; 锌精矿含Ag 111.7 g/t, 回收率为2.32 %, 含Zn50.48%, 回收率为89.54%。银在铅、锌精矿累计回收率87.97 %, 尾矿含Ag 23g/t,含S 5.826%, 含WO3 0.50 %。

3 结语

(1) 该银矿石是银、铅、锌、白钨矿石,银矿物主要呈独立矿物产出,含量髙达183g/t。银矿物嵌布粒度多呈微细或极细粒,主要分布于方铅矿中,因此银将随方铅矿一起回收获得银铅精矿。

(2) 试验采用优先浮铅流程,用碳酸钠调浆在中性介质中,加硫酸锌作抑制剂,丁铵黑药作捕收剂,有利于强化银、铅矿物的选择性浮选,使银、铅获得了充分有效地回收。

(3) 试验获得了较好的技术指标。银铅精矿含Ag 5051 g/t; ,银回收率为85.65 %, 含Pb 55.27 %, 铅回收率为90.68 %; 锌精矿含Ag 111.7 g/t, 银回收率为2.32%, 含Zn 50.48 %, 锌回收率为89.54%;银总回收率87.97 %。并且银矿物几乎最大限度地富集于方铅矿中,增加了企业的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