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部铜矿巷道支护技术研究 | ![]() |
深部铜矿是原折腰山露天矿转入地下开采的后续矿山,由于受露天转地下开采及地应力的影响,深部铜矿巷道地压的主要特征为:
(1) 矿区水平应力大于铅垂应力,最大主应力近于层面法线方向.当巷道轴线与层面法线一致时,构造应力对巷道稳定性影响最小,轴线与层面法线正交,影响最大。
(2) 穿脉巷道稳定性较好,其破坏形式主要沿节理裂隙等弱面出现滑移,一般发展形成自然拱。
(3) 沿脉巷道主要是水平应力引起两壁鼓折后沿片理滑落倾倒,若这种现象得不到制止而继续发展,使巷道跨度不断增大,最终导致大面积滑落,巷道开挖后一个月左右便会出现这种现象。
深部铜矿巷道年掘进量达3000m, 其中60 %需要支护,工程里十分巨大,因此有必要对深部铜矿的巷道围岩进行分类,以采取经济合理的支护方式.在参考国内外有关文献的基础上,提出利用模糊贴近度对岩体分类,进而提出合理的支护措施。
2 模糊贴近度法确定开挖岩体类级的数学原理在岩体分类中,岩体的类级可分为A1、A2、……An个类级,它们是某论域上的模糊子集.显然,岩体的类级A是该问题的论域。如果论域中各子集含有m个因素参量,则各因素子集可以表示为:
![]() |
开挖岩体为W,显然,W也是论域A上的模糊子集,即W(W1, W2, …Wm)∈A。根据内积和外积的定义有:
论域A上模糊子集Ai和W的内积可以写成:
![]() |
(1) |
外积可以写成:
![]() |
(2) |
W与Ai的贴近度为:
![]() |
(3) |
![]() |
(4) |
则称W与AK最贴近。
根据择近原则,如果AK满足式(4), 则开挖岩体州的类级可以归入AK类级。
3 岩体稳定性的影响因素选取影响岩体稳定性因素很多,选择下列主要因素作为岩体分类的依据。
(1) 岩体的单轴抗压强度。
(2) RQD指标。
(3) 结构面强度。
(4) 结构面摩擦角。
(5) 节理间距。
(6) 地下水状况。
(7) 地应力折减系数。
(8) 开挖岩体的暴露面积。
(9) 地下工程的寿命。
按照我国的岩体分类系统,将岩体分为Ⅰ~Ⅴ5个等级,岩体类级与上述各因素之间的关系见表 1。
表 1 岩体类级与因素指标的关系 |
![]() |
点击放大 |
4 巷道围岩分类与支护方式 4.1 巷道围岩分类的结果
巷道围岩分类指标参数的确定,应选取不同巷道的围岩进行考虑,具体情况见表 2。
表 2 巷道围岩情况表 |
![]() |
点击放大 |
用模糊贴近法确定开挖岩体的类级,首先必须确定表 1和开挖岩体的各因素参量的隶属度。隶属度是通过适当的隶属函数来确定,因此,隶属函数的确定是模糊数学应用的关键之一。
实践表明,岩体有关的观测值都具有离散性。因此选取的隶属函数为:
![]() |
(5) |
表 3 岩体类级与因素指标隶厲度的关系 |
![]() |
点击放大 |
开挖岩体隶属度计算结果为:
μ(W)=0.825, 0.895, 0.667, 0.822, 0.267, 0.033, 0.143, 1.000, 0.983.
贴近度计算:
A1,A2, …,A5表示开挖岩体的类级Ⅰ~Ⅴ级,W1为开挖岩体。分类系统(表 2)中的岩体类级A为本问题的论域。则根据式(3)有:
![]() |
可以确定W1围岩规入A3,即可得出结论,W1围岩属于Ⅲ类岩体。见表 4。
表 4 巷道围岩分类情况 |
![]() |
点击放大 |
4.2 支护方式合理选择
根据深部铜矿的具体情况,巷道围岩类级与支护方式的对应关系见表 5。建议采取的支护措施见表 6。
表 5 巷道围岩类级与支护方式对应关系表 |
![]() |
点击放大 |
表 6 建议深部铜矿采取的巷道支护措施 |
![]() |
点击放大 |
4.3 支护参数的合理选择及施工要求
(1) 简易木支护。视围岩情况确定。
(2) 锚杆支护。锚杆选型:长1.8m, Φ4 0mm, 网度(1.0 ~1. 2)mx (0. 8 ~ 1.2)m, 施工过程中禁止锚托沿岩层面方向,一定要与岩层相交一定角度。
(3) 素喷。喷层厚度50mm。
(4) 喷锚联合支护。喷层厚度50mm, 锚杆长1.8m, Φ40mm, 网度(1.0~1.2)m ×(0.8~1.2)m, 施工过程中禁止锚杆沿岩层面方向,一定要与岩层相交一定角度。
(5) 喷锚网联合支护。喷层厚500mm, 锚网密度l00mm×100mm, 长1.8m, Φ 40 mm, 网度为(1.0~1.2)m×(0.8~ 1.2)m, 施工过程中禁止锚杆沿岩层面方向,一定要与岩层相交一定角度。
(6) 整体砼支护。支护厚度约300mm。
(7) 长锚索支护。锚索长6.0m, 每孔2~3根,网度(1.0~1.2)m×(0.8~ 1.2)m.
5 结论(1) 开挖岩体类级的确定,具有模糊性,适合利用模糊数学处理。
(2) 应用模糊贴近度确定岩体类级,尽可能采用岩体力学参数,使分类结果更切合工程实际,因此在实际工作中应加强岩体力学参数的收集。
(3) 以巷道围岩分类结果为基础,根据分类结果采取合理的支护措施,可以使支护做到经济合理。
[1] |
陈广文. 巷道围岩分类的尝试. 矿山地压与井巷工程学会(论文集). 长沙. 1992. 36~42
|
[2] |
李效甫.
回采巷道支护形式与参数合理选择专家系统[M]. 北京: 煤炭工业出版社, 1993: 55-8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