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1年世界几种主要金属生产消费和价格 | ![]() |
1991年由于产销失去平衡, 前社会主义集团几年来连续大量倾销, 造成多年来精铜市场过剩, 加上世界经济衰退导致精铜消费量减少, 出现供过于求, 引起铜价格锐减, 铜市场处于衰退状况。1992年铜价仍面临下跌压力, 市场状况不会有多大好转。
生产 1991年非社会主米国家矿产品铜总量估计为735万t, 比1990年提高约1.8 %, 精铜总量估计为845万t, 比1990年略有减少。
美国的铜矿山和冶炼厂的生产1991年仍处于上升势头, 矿产品铜估计为165万t, 比1955年提高60%, 精铜产量为206万t; 日本的精铜产量增加了6 %。铜产量增加的其它地方是巴布亚新几内亚的OK Tedi矿, 葡萄牙的Neves Corvo, 印度尼西亚的Grasberg和智利的Eseondid矿。
秘鲁四年来严重减产, 但1991年是近四年来产量最好的一年; 扎伊尔和赞比亚铜精矿产量减至35万t, 比1987年减少33.33 %; 墨西哥和澳大利亚的铜精矿产量也减少了; 智利的Chuquicamate和Elteniente减产5万t, 但由于Eccondida矿的增产才使其总产量未能减少。非社会主义国家的铜精矿和精铜产量见表 1和表 2。
表 1 非杜会主义国家铜精矿产量(1 000 t) |
![]() |
点击放大 |
表 2 非社会主义国家精铜的产量(1 000 t) |
![]() |
点击放大 |
消费 自1987年开始铜的需求量增大, 引起了铜市场的扩大。1990年非社会主义国家铜的消费量达到创纪录的876万t, 比1982年高30 %。日本以9 %的速度增长; 亚洲其它新型工业化国家亦以类似速度增长; 欧洲也持续以接近3%的速度增加铜的消费, 但美国等五个主要英语系国家的消费量却下低至1.5 %。1991年非社会主义国家铜消费降了3.5 %, 故1990年铜消费的增长率反而降量约为870万t, 比1989年的消费量还略低, 比1990年下降了0.7 %, 如果将前东德包括在内, 则可能下降1.5 % ~ 2 %。非社会主义国家精铜的消费量见表 3。
表 3 非社会主义国家精铜消费量(1 000 t) |
![]() |
点击放大 |
价格 1991年铜价格下跌较厉害,年末最后一星期价格已下跌至1美元/磅,比1989年的价格正好下降了18%,只保持了1986年铜价格的21%多。与其它六种主要金属比较,自1988年到1991年来,铜价下跌已超过30%。在1991年前10个月在10个最重要国家的市场,铜的售价下跌了7%,1990年尽管达到最高峰的1989年的背景下投资经营铜还有利可图,到1991年就不行了。
市场平衡与贮存 铜市场过剩量1991年尽管可能只有5万t,但库存量增加得厉害,伦敦金属交易所的库存量从17.9万t增加到年底的30.7万t,今年来铜库存总量长期保持在35.5万t左右,但据不完全统计,1991年底在生产者、消费者和商人手中的库存总量估计超过100万t,这至少是六个星期的消费量。非社会主义国家铜的供需情况见表 4。
表 4 非社会主义国家铜供/需差额(百万t) |
![]() |
点击放大 |
2 铅
1991年铅矿产品产量与1990年持平, 精铅产量增加, 消费量减少。
生产 1991年西方国家矿产品产量连续第二个高产年, 达到250万t。美国、澳大利亚和欧洲的矿产品适量减少, 而加拿大和秘鲁的产量则增加。特别是加拿大矿产品产量比1990年提高25 %。国际铅锌研究组织(ILZSG)预测, 西方国家铅精矿增产2.9万t(提高1.1 %)达到258万t, 达到自1987年高产262万t以来最好的水平。
1991年精铅产量相当1990年的水平, 达487万t, 德国、意大利和加拿大增产, 美国、墨西哥和巴西减产。预计1992年西方国家的精铅产量将增长6.8%,达到520万t,将是连续第三个高产年。
美国1991年产出原生铅和再生铅合计125万t金属量, 比1990年减少7.8%, 其中原生冶炼铅产量为38.9万t, 比1990年减少2.9万t (即下降7.6 %)多依让的赫枯兰纽姆(Dor Run’s Herculaneum)冶炼厂在年初减产, 布依克(Buick))和特加斯(Teias)两个处理再生铅都达9万t的工厂的再生铅能力增加。美国通过管理制度, 现在可以将所有的废铅——废蓄电瓶都收集起来, 废蓄电瓶的价格为5 ~ 8美分/磅, 从工厂的经济角度出发, 这样价格在1991年如同精炼铅的平均价仅为33.5美分/磅一样无利可图。
消费 1991年西方国家对铅的需求量比1990年略有所减, 只有440万t, 这是连续第二个降低年份。与美国和澳大利亚消费减少相反, 亚洲却增加了, 欧洲则保持稳定。美国铅消费量减少到130万t (减少8.5 %), 除了1991年世界经济衰退外, 还因新型的电动运输车辆的出现冲击了原来用蓄电瓶点火的老型汽车, 在美国, 已渐渐形成了用于蓄电瓶这个铅单一应用的市场, 电瓶占美国铅消费的80%, 在西方国家蓄电瓶用铅约占铅消费量的60 %, 铅在油漆和焊锡方面的用量也减少。预计, 1992年铅的消费将增加3.7 %, 美国将增加2.8%。
价格和库存 1991年伦敦金属交易所铅的平均价格为25.3美分/磅, 高时达27.4美分/磅, 低时为2 3美分/磅。美国铅价为31.6 ~ 35.6美分/磅, 平均为33.5美分/磅。
据ILZSG预测, 1991年铅的供需平衡过剩1 2.6万t, 伦敦金属交易所年初的库存为62 418 t, 年底达139 303 t, 增加76 885 t; 相反, 美国的库存由28 136 t减少到10 019 t, 原因是生产量的减少, 补充电瓶需求量的增加和准备降低其成品铅的库存。预计, 1992年西方国家供需平衡, 铅的过剩量将达26.9万t的高峰。
西方国家1990-1992年铅的供需平衡情况见表 5。
表 5 1990-1992年西方国家铅的供需平衡表(1 000短t) |
![]() |
点击放大 |
3 锌
1991年锌受世界经济的影响, 市场处于抑制状态, 锌的消费趋于饱和, 西方国家消费有所减少, 锌的价格下跌。锌精矿和锌金属库存增加, 年末, 有更多的矿山倒闭, 冶炼厂宣布减产, 以期望进一步稳定1992年锌市场。
生产 1991年, 西方国家锌精矿产量基本维持在1990年的水平, 仅增加0.9 %, 达到539万t锌金属。加拿大仍然是西方国家第一大产锌国, 其次是澳大利亚, 秘鲁居第三, 在所有锌精矿产量增加者中澳大利亚的增长速度最快, 在本世纪90年代末, 当澳大利亚的昆士兰(qeensland)可供开采100年的大型矿山开采时, 澳大利亚将成为第一大产锌国。
1991年有六个新矿山投产, 其中墨西哥的哈佳(Hajar)矿, 在友康(Yukon)的卡瑞·雷色斯(Curragh Resource’)所属的沙德那赫斯矿(Sa Dena Hes)和印度的热姆普拉——嘎恰(RamPura-Agucha)矿的产量均超过5万t金属/年。
由于锌价下跌, 有25个矿山倒闭, 其中许多是成本高的小矿, 部分是八十年代末锌价上涨时上马的。
冶炼 1991年西方国家精锌的产量增加1.6 %, 达到5 2 6万t.加拿大增长10 %, 秘鲁增长29 %, 在欧洲, 明显增产的冶炼厂是西班牙年产10万t锌的阿斯图瑞拉(Asturiana)冶炼厂和德国年产6万t锌的Ruhr-Zinc’s冶炼厂, 年底, 世界最大的锌生产者阿色克—由尼翁米尼尔(Apec—Union Minire)宣布, 他在比利时的欧为拍尔特(Overpelt)冶炼厂将于1992年初关闭, 世界锌市场将减少2 %的供应量(即减少10万t锌)。
1991年西方国家锌精矿秘精炼锌产量见表 6。
表 6 西方国家锌精矿和精炼锌的产量(1 000t金属量) |
![]() |
点击放大 |
消费 1991年西方国家锌的消费达到饱和边沿, 消费量估计为520万t, 比1990年减少1 %。美国消费量减少11%, 欧洲处于稳定, 日本增加3.7%, 其它国家增加1.7%, 东亚国家继续以较高的速度发展经济, 对锌的需求旺盛。
西方国家锌消费主要用于电镀工业(占47 %)、黄铜工业(占20 %)和硬质合金工业(占14 %), 其它为氧化物(占8 %)和半成品制造(占7 %)等。
表面镀锌钢板及电镀薄板使用的增加, 并广泛用于建筑业和汽车制造业, 导致锌消费的增加, 以美国为例, 其用于汽车制造业用的电镀钢板量由1980年的100万t增加到1991年的400万t, 目前每辆新车有50 %以上的钢板是镀锌的, 此数字还在上升, 有的车型已趋于100%。1991年西方国家精锌的消费量见表 7.
表 7 西方国家精锌的消费量(1 000t) |
![]() |
点击放大 |
贸易 价格及库存 东—西方锌贸易发生逆转:过去大量锌从西方国家出口到东欧及前苏联, 1989年有4.2万t锌从西方国家出口到前社会主义集团, 1990年发生逆转, 前社会主义集团向西方国家出口锌3.9万t, 1991年增加到9.5万t, 北朝鲜出口到西方国家的锌由1990年的5万t增加到1991年的8万t。这是由于前社会主义集团锌消费量的减少比锌生产减少得更快, 库存积压增多。
1991年锌价暴跌, 1990年锌的平均价格为68.9美分/磅, 1991年暴跌到50.7美分/磅, 年初, 伦敦金属交易所的价格为57.1美分/磅, 年末为53.4美分/磅, 最低价格只有44.1美分/磅。这主要是由于西方国家生产混乱产量增加, 又扩大了从前社会主义国家的进口量, 导致锌金属过剩16万t。
1991年锌的库存量增加了7万t, 库存量达62万t。近几年锌的价格和西方国家库存情况见表 8。
表 8 锌的价格和西方国家库存情况(美分/磅) |
![]() |
点击放大 |
4 钨
1991年中国的钨持续强劲地超量供应的格局未变, 美国对中国的钨精矿再一次实行反倾销政策, 反倾销税达151%。钨市场仍疲软, 西方国家钨的消费量再次减少, 钨矿产品产量又下降, 钨的价格虽然比1990年有所提高, 但仍处于低谷水平。
生产 西方国家(经济市场国家) 1991年钨精矿产量估计为8 020 t钨金属, 比1990年降低13 %。主要减产者是澳大利亚、韩国、美国和巴西, 澳大利亚的王岛(King Island)白钨矿已于1990年末关闭, 葡萄牙的产量也减少。由于美国对中国的钨精矿实行高税的反倾销政策, 在美国市场上钨的售价比1990年提高了43 %, 因而那些非中国产品可以在美国市场上获得利益, 促使一些发展中国家, 例如玻利维亚、秘鲁、卢旺达、乌千达等国的一些生产成本低的高品位的小型钨矿适当地恢复生产, 在一些地方产量亦有小的增长。西方国家钨精矿产量情况见表 9
表 9 西方国家钨精矿产量(t钨) |
![]() |
点击放大 |
消费 1991年经济市场国家钨精矿消费量估计为13 940 t钨, 比1990年下降9 %。这主要是中间制品(在西欧主要是APT)的持续下降, 这部分已由中国的中间制品所取代。
1991年美国的钨消费量仍然很高, 最主要是用于APT, 其消费量为9 000 t钨, 比1990年的8 800t增长2.3 %。1991年最终统计表明APT的消费量已超过1981年的9 164 t高时期。1991年美国有900t钨消耗于海湾战争武器装备的需要上, 常规工业需要比1990年减少6 %, 碳化钨的用量约占其钨总用量的65 %, 其中用于金属切削减少了3 %, 用于矿业减少1 %, 用于模具和钨丝的则比1990年增加9 %。
就全世界范围而言, 1991年钨的消费量在市场经济国家下降约10 %, 约24 000 t, 非市场经济国家下降了25 %, 只有1500 t。经济市场国家钨精矿的消费情况见表 10。
表 10 钨精矿的消费(t钨) |
![]() |
点击放大 |
价格 供应与需求 1991年《金属市场》黑钨精矿平均报价为56.56美元/吨·度, 比1990年平均价格的46.41美元/吨·度, 提高22%, 但比1977年最高价格的170.95美元/吨·度仍低67 %。白钨精矿的报价为62.06美元/吨·度。
19 8 8—1990年世界范围钨的供应主要来自中国, 1990年以来, 钨的主要消费者的前苏联集团消费量下降, 除俄国减少自己的产量(约减少1 5 %)外, 主要减少了从中国的进口, 近年来俄国钨的消费量下降了40 %左右。1991年中国钨的供应仍维持一个较低的水平, 原因仅仅是消费量的限制。经济市场国最大限度地维持生产以应付其内部的消费(如澳大利亚等)或特殊化学必需品(如葡萄牙、玻利维亚、秘鲁、卢旺达等)的需要。世界钨的供需情况见表 11。
表 11 世界钨的供应与需求(1 000t钨) |
![]() |
点击放大 |
5 铝
生产 1991年底和1992年初法国一座, 加拿大两座新建的粗铝冶炼厂已完成, 它们的综合生产能力为64万t/a, 这样, 加上现有冶炼厂的扩大, 1991—1992年期间这两国的铝冶炼生产能力增加7 %, 总生产能力将达116万t/a。
由于生产过剩, 1991—1992年初铝的产量将削减100万t, 产量减少主要是在西欧和北美, 美国一家年产12万t的冶炼厂已关闭, 加拿大的一些冶炼厂也减产约14万t, 许多计划在1993—1996年增加生产能力的冶炼厂也被推迟, 产量占西方国家33.33 %的澳大利亚氧化铝的生产继续被控制。在巴西的一个新地方的一座铝矾土冶炼厂可望1994 —1995年建成。西方国家铝的生产能力见表 12。
表 12 西方国家铝的生产能力(1 000t年末) |
![]() |
点击放大 |
供应与需求
美国铝的供应保留原有水平, 其国内粗铝产量仍然占铝总耗量的50%, 中间制品约占30 %, 其余靠从加拿大进口铝锭。美国总供应量估计为680万t, 比1990年低7 %左右。美铝产品仍然是铝市场的竞争者, 1991年美国出口的铝锭和铝轧材增加15 %, 其铝锭的75 %以上出口日本, 铝轧材的一半出口加拿大, 但从加拿大进口粗铝锭, 1991年进口的90万t铝锭中94 %是来自加拿大。
1991年西方国家粗铝的需求量已降低至1445万t。伦敦金属交易所的库存到年底超过100万t。1991年西方国家装运货过刹量达80万t。这是由于前苏联和东欧国家每年以35~ 100万t的量向西方国家输出的结果。西方国家粗铝的需求情况见表 13。美国的铝供应和贸易情况见表 14。
表 13 西方国家粗铝的需求(1 000t) |
![]() |
点击放大 |
表 14 美国铝的供应与贸易(1 000t) |
![]() |
点击放大 |
价格 1991年粗铝的价格降低到自1987年来的最低水平, 年初为69美分/磅, 年底降低到50美分/磅。1982年和1985年的价格低于50美分/磅。
全文译自 ENGINEERING AND MINING JOURNAL MARCH 1992
校对 林海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