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稀土工业现状问题和建议 | ![]() |
根据美国矿务局提供的数据,全世界稀土储量××××万吨,中国稀土约占世界储量的75%。中重稀土资源,中国占世界探明储量的90%,主要富含在南方稀土矿中,钇的储量也占全世界钇储量的75%。
我国南方稀土资源在不断扩大,地质勘探遍及赣、粤、闽、湘、桂五省,属富含中、重稀土的稀土矿,是提取市场紧俏单一稀土的理想材料;其次是以轻稀土为主的独居石,以重稀土为主的磷钇矿和褐钇铌矿。
全世界稀土资源相对用量比铁、铜、铝要多,按目前消费水平和储量,还能生产1500年以上,且分布于5大洲18个国家,稀土资源、生产及应用,是无法拢断和控制的。
(二) 稀土生产美国矿务局估计,1987年世界稀土产量5.8万吨(含中国)。我国稀土精矿产量1988年比1987年增加38%,比美国最高年产量高出17.1%,跃居第一生产大国。
1989年上半年,我国稀土生产虽面临资余短缺和原材料提价等困难,但总的发展趋势还是好的。南方混合稀土氧化物,生产及外贸出口混乱局面有所好转,过量开采的现象也有所收敛。包头稀土精矿生产稳定,时间过半,完成任务过半。1989年上半年广东产混合氧化稀土超过年计划的半数,但产量的增长仍大于国内外需求量的增长。目前由于产品积压已有部分矿山停产。
我国稀土分离能力已经过剩。据初步统计,全国有稀土分离厂大小数十家,年处理(REO)超过一万多吨,1984年到1988年,我国稀土精矿和产品生产处于蓬勃发展时期,稀土产量的年增长率接近32%。
表 1 产品构成(%,中国1988年) |
![]() |
点击放大 |
表 2 产品结构(%,中国1988年) |
![]() |
点击放大 |
(三) 稀土市场
西方国家稀土年消费量为25000~30000吨,主要应用于石油化工、玻璃陶瓷、冶金三大主体市场,1987年约占稀土总消费量的94%(重量),其中催化剂占39%,玻璃陶瓷占35%,冶金占20%,其它应用领域占6%。我国稀土消费情况见表 3。1988年国内消费稀土占稀土产量的32.15%,较上年增22%;出口量占产量的44.59%,比上年增28%,还有23.26%的过剩量。1988年创汇比上年增66.7%。
表 3 我国稀土消费(REO,%) |
![]() |
点击放大 |
世界稀土贸易市场有两种类型,一种是具有稀土资源的发展中国家,如中国、印度、巴西等主要出口稀土精矿,混合稀土氯化物和稀土富集物中间产品。我国目前主要出口混合稀土氯化物,高钇混合稀土氧化物和钐铕钆富集物。我国出口日本的混合稀土氯化物占1988年日本进口氯化稀土的30%,出口日本的钇富集物占1988年日本进口钇富集物的86%;钐富集物占1988年日本进口钐富集物的90%。另一是稀土工业发达的国家,如日本、法国、美国等主要出口单一稀土化合物,稀土精细加工产品,日本将进口的混合稀土经分离,加工成稀土荧光粉、永磁体和玻璃陶瓷等用于生产仪器和各种元器件后再出口,经济效益倍增; 法国的单一稀土产品占领了国际市场。
表 4 1988年日本单一稀土进口量(%) |
![]() |
点击放大 |
我国稀土市场的消费量大致与日本相当,但金额较小。我国应用的稀土95%左右是混合稀土(包括稀土桂铁合金),产值低,利润低。“七•五”期间以三大主体市场为主体,今后随着新技术领域的开发,稀土化合物市场将发生重要变化,主要表现为单一稀土的需求量将迅速增长,而混合稀土的需求量增长缓慢。应用于能源、电子信息、永磁材料、发光材料、精密陶瓷等功能材料的单一稀土Sm2O3、Nd2O3、Y2O3、Eu2O3、Gd2O3、Tb4O7、Dy2O3等的增长速度高于稀土的平均增长速度,必将导致稀土原料和产品市场结构的重大变化,并给稀土科研、产品开发提出新的课题。
(四) 我国稀土工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和建议。我国稀土工业已初步形成了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稀土资源和稀土生产均居世界第一位,稀土应用居世界第二位。这是加速发展我国稀土工业的有利条件,但仍存在一些急待解决的问题:一是现稀土产品多为粗产品,应尽快改变产品结构,把热点放在提高产品质量和生产技术水平上来。
日、法、美等国的稀土工业已垮入生产精细加工产品阶段,经济效益高。目前,我国稀土工业为粗放型发展,低水平重复建设小规模的稀土分离厂,以某省为例现有分组分离厂30多家,年分离能力为三千多吨,其中年处理混合氧化稀土100吨或100吨以下的分组分离厂占80%,纯属祖分组厂17家,占全省分离能力的42%。不仅造成资源浪费、资金浪费、技术不过关,产品质量也上不去,而且搅乱了国内外稀土市场。这已经引起国家的重视和国内外稀土界人士的极大关注。对此,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发展技术密积的稀土工业(特别是精细加工工业)宜集中不宜分散,宜联合不宜单干,宜大不宜小,宜洋不宜土。要使我国稀土工业在国际市场上占有一定地位,对我国高技术的发展作出贡献,稀土产品质量是致关重要的。为此必须建设或改造一批工艺先进,装备水平较高,技术力量雄厚,有一定经济规模的骨干企业,生产一批高质量适销对路的产品去占领国际市场,逐步形成高纯产品出口基地。法国罗纳公司的稀土产品之所以能占领国际市场,而且声誉很高,其原因是该公司规模大(年分离能力500吨),技术过关,自动化程度高,装备水平高,产品质量稳定。希望国务院、省、地各级稀土领导小组下决心扶植一批骨干企业,淘汰一批厂,特别是稀土分离厂和钕铁硼厂(现有80家,能力大大超过国内用量),任其在激烈竞争的惊涛骇浪中自生自灭,使我国稀土产业和产品结构发生根本变化,变原料或粗产品出口为深加工产品出口,发挥稀土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作用。
2.继续抓产品标准,根据国际市场及用户要求制订统一的产品标准,按标准组织生产。现有的产品标准是好几年以前的应修订,用产品标准来促进厂家提高产品质量,而不是厂家生产什么产品就制订什么标准。
3.保证产品质量满足用户要求,稀土厂家应增大稀土产品的混料批量。我国稀土厂家的产品批量太小(数公斤或数百公斤)。法国罗纳公司稀土产品的混料批量是吨级或几吨级。这对于保证产品质量及满足用户的需要是极为重要的。
4.提高产品分析的装备水平,改进分析检测方法,是我国发展高纯稀土产品、变粗产品出口为深加工产品出口必须解决的问题。我们现在所谓的高纯稀土实际上只是四个九,而国外某些产品,如Y2O3已达八个九。如果高纯稀土产品的分析跟不上,将会阻碍我国高纯稀土产品的生产及出口,提高产品质量及生产技术水平也将是—句空话。只有在分析上花大本钱,产品检验过了关,外商才信得过,我国高纯稀土产品的生产才可能发展。
5.加强科学研究。我国现有3000多人从事稀土科研和设计,这是发展我国稀土工业的有利条件,但我国稀土科研缺乏经费和纵深布署,在研究课题布局上重点不突出,过份追求眼前利益,特別注意眼前经济效益。使不同层次的科研机构从事大致相同的课题,低水平重复的现象也十分严重,经费本来不多,撒胡椒面式的分配使我国本来为数不多的经费更加分散,稀土科研难以有重大的突破。稀土科研上不去,稀土工业就没有后劲,提高产品质量和生产技术水平也是一句空话。希望国家增加科技投资,以供加强高纯单一、稀土的研制,稀土新功能的研究、分析检测技术研究及新材料的研究用。
稀土出口形势严峻,应该把热点放在提高稀土应用技术水平上来,积极开拓国内外市场。1989年春、秋广交会,国外客户询购稀土产品者锐减,几乎无人问津,成交甚少,使稀土市场呈现大滑坡,其原因一是与我国稀土工业失控有关。稀土的建设、生产、出口处于严重的无政府状态,扰乱了国内外市场。1988年南方型稀土实际出口量为限额出口量的2.1倍。1988年生产各种稀土产品商品量扣除当年出口和国内之用外,还有4000多吨流向不明。1988年日本共进口稀土15449吨,比上年增长66%,当年用于生产仅3761吨,库存量达可供2——3年使用的空前规模。其中Y2O3库存量为544吨,而年用量只不过240吨左右。法国罗纳公司错误地认为订购我国南方稀土不可能兑现,对该类型稀土采取了优先购买的政策,他们积压的我国南方稀土已够用2~3年。造成日本和法国罗纳公司现要反手压价,停止进口。
二是由于化工原材料涨价,产品成本提高,中国厂家在1988年秋交会上稀土原料出口报价平均提高10%;比巴西和台湾同类产品价格高出20%,竞争能力减弱; 原稀土矿产品出口有外汇补贴,有的公司在国内高价收购低价卖出,出现“企业赚钱国家亏损”的不良局面,因此北京海关总署对各稀土矿产公司停止了出口补贴,对南方矿及中间产品实行国家控制出口的政策,在国外客户,特别是日本商社引起了强烈的反应,担心中国稀土原料不可靠; 中日讨论会上,中方坚持出口稀土原料需要对方提供技术; 稀土出口仍存在多头对外,交叉经营,相互压价竟销的失控局面,不仅损害国家利益,影响我国的形象,而且也影响外商同中方作生意。使日本商社采取统一对策,改变对中国稀土原料过份依赖,寻找多元化进口渠道,与巴西、台湾、加拿大、秘鲁、墨西哥等联合开发稀土并进口原料。
三是前几年外贸单位竞相收购稀土,现国内库存量大,多积压在港口和仓库内,至使受国际市场左右的稀土工业(特别是南方稀土80%靠出口)受到很大的冲击,出现了市场大滑坡,这不是1—2年能缓解的。面临这一严峻的形势,我们必须努力寻找多元化出口渠道,大力加强国内稀土应用的开发,努力开拓国内外市场。
我国稀土工业不仅没有占据国际市场,国内市场的开发也处于初级阶段。近几年来,我国稀土生产年增长率近32%,国内消费量的年增长率为18%,只占生产总量的三分之一。早已成熟且大宗用量的应用领域,其消费量仍然很少。如玻璃工业日本年消费稀土2500~2700吨,而我国只有150~200吨; 高技术领域日本占稀土消费量约25%,而我国仅占1%,无论在数量上,还是在高技术领域。同稀土工业发达的国家相比都有较大的差距,但潜力是很大的。因此要一分为二地分析我国稀土工业的优势和弱点,严格控制稀土发展速度,强化管理,保护资源,调整稀土产业和产品结构,提高产品质量,努力开发稀土应用和国内市场,是我国稀土工业极待解决的问题。
我国稀土资源破坏严重,特别是南方稀土出现了滥采乱挖的局面。稀土矿点2000多个,资源利用率只有20~50%,一些矿区只图眼前利益,采富弃贫现象严重,没有制订矿山环保措施,造成植被破坏,水土流失,各级政府虽采取了措施,但仍然是有令不行有禁不止,使稀土工业正在步钨的后尘。为此必须认真贯彻国务院稀土领导小组的指示,对我国特有的南方稀土矿要通过立法程序,列为保护性开采的特种矿种,实行控制性开采。禁止滥采乱挖,盲目上矿点。南方稀土矿的管理关键是县一级。大多数县政府还是很重视的。如龙南县政府,县委对稀土矿的管理很重视,产供销一体化,实行统一计划管理。矿山开采、环境治理、脱贫致富统筹考虑的“龙南模式”值得推广。
世界稀土需求量的年增长率估计2.6%,另有预测,到2000年对稀土的需求量将比目前提高2——4倍。随着新应用领域的产业化,稀土用量必将不断增加。其中荧光粉、永磁体、特种玻璃、精密陶瓷等的平均年增长率大于15%,主要用中重稀土,多为单一稀土。大体说来,量大面广的应用趋于平稳; 而高技术应用领域更有活力,成为当前投资和研究的热点。
高纯稀土是稀土工业发展的关键。用量虽少但产值高。如美国1987年应用的稀土总量中,高技术产业仅占4%,但永磁体和荧光粉所用稀土就占稀土总产值的36%(表 5)。今后开发的主要领域是永磁材料用的Sm2O3、Nd2O3, Dy2O3; 发光材料用的Y2O3、Eu2O3、Tb4O7、Gd2O3; 精细陶瓷用的Y2O3等。由于美国环保局颁布的一项法令,要求降低汽油中的铅含量,致使催化剂生产厂不得不使用不含稀土或含稀土极少的超稳定沸石,美国稀土总用量中石油催化剂所占比例从65%下降到36%;加之钢铁脱硫剂改用钙代替稀土,致使混合稀土用量减少,而单一稀土用量又在不断增加,这一增一减使本来不平衡的稀土工业变得更加不平衡了。针对这种不平衡的形势,稀土厂家势必抑制轻稀土的生产,而高技术领域急需的钐、铕、钕、铽、钇等数量将减少。
表 5 美国稀土消费(1987年) |
![]() |
点击放大 |
南方稀土资源是我国特有的宝藏,富含中重稀土,是提取目前市场急需的Sm2O3、Eu2O3、Tb4O7、Y2O3、Nd2O3、Dy2O3等单一稀土产品的理想原料。对越来越不平衡的稀土工业来说,愈加显出它有较高的实用价值和经济价值,它能较好的平衡稀土的产需分配。处理美国矿和包头矿,不仅所需精矿数量大,而且造成轻稀土的大量积压。这必将导致没有稀土资源的西方国家和日本,千方百计寻求配分好的稀土原料,应面临大量开发轻稀土应用的困难。这就是江西稀土的优势所在。建议对江西稀土应限止开采,严格控制混合稀土出口,立足国内分离和精加工,以高质量的单一稀土去占领国际市场,使资源优势真正变为产业优势和经济优势。
党和国家对稀土工业十分重视,我们应利用稀土的低谷期对稀土工业进行必要的整顿和调整,提高企业的素质,把稀土资源的开发利用同科学技术发展和经济发展战略结合起来,制定合理的资源政策、产业政策、科技政策和外贸政策,充分发挥我国从事稀土科研、设计、生产以及应用的技术队伍的积极性,在提高产品质量,改善经营管理、加强综合利用、降低产品成本等方面进行研究,在高技术领域中应加速布署力量,以应付国外在这个领域的挑战,尽快渡过目前难关,把我国稀土工业搞上去,使之成为世界上真正的名符其实的稀土大国和稀土强国。
[1] |
稀土信息. 1989. 3. 2.
|
[2] |
稀土信息. 1989, 9, 2.
|
[3] |
稀土, 1989、4, 52.
|
[4] |
稀土, 1989, 5, 6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