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西砂金资源开采回收现状及今后合理开发途径的探讨 |  [PDF全文] | 
江西砂金资源十分丰富, 分布区域广, 成矿条件好, 开采回收条件优越。根据已有的地质勘探资料, 已探明的黄金储量仅次于山东, 居全国第二位, 其中伴生金属居全国之首, 砂金占全省黄金总储量的8~12%。随着黄金地质勘探工作的深入发展, 全省黄金储量将有较大幅度增加, 可望成为江西省的又一资源优势。
一 江西砂金资源概况江西砂金的开采历史悠久, 在历史上最高产金量曾达数千两。进入八十年代, 出现了群众性的采金热潮, 其主要对象亦为砂金矿。
从已探明的砂金矿床来看, 江西砂金资源有四个特点:一是资源丰富, 储量较大, 砂金储量从几十公斤到几吨者均有, 大多数是一吨以下的小型砂金矿。据不完全统计, 全省砂金总储量达数十吨, 随着地质勘探工作的深入发展, 砂金储量可望成倍扩大; 二是分布区域广, 遍及全省三十多个县、市, 矿点星罗棋布, 范围还在日益扩大; 三是绝大部分砂金赋存在河床、滩地和阶地中, 仅少数赋存在古河道中, 且埋藏较浅, 除乐平县官庄、莲湖洲和万年县西山等少数几个砂金矿主含金层埋深平均达17.5和13.26米外, 其余砂金矿主含金层埋深一般仅3~7来, 且易采易选, 四是砂金品位较高, 绝大多数砂金矿均超过国家规定的开采况泣, 开发前景甚好。
二 砂金资源开发现状 (一) 砂金源资开发情况我省砂金资源合理开发才刚刚起步, 自1986年我省第一条50立升采金船在古市砂金矿试生产以来, 又先后有100立升和25立升采金船分别于1987年和1988年在第二和第三砂金矿投入试生产。金回收率尚较低, 约10~60%, 产金量只达到设计指标的三分之一左右, 形成“资源多, 开发少, 群采多, 国营少, 落后工艺多, 先进工艺少, 外流走私多, 交售国家少”的格局。全省黄金资源约占全国黄金储量的17%, 而年产量仅占全国的4%左右。采金点近百处, 仅洋鸡山金矿、留龙金矿(均为脉金)、古市砂金矿和藏湾砂金矿属地方国营金矿。从砂金采选方法和工艺流程来看, 可分为三种类型:1.手工采收砂金。个体户或联户组队受财力物力限制, 采用土蔑筛筛洗, 木质淘金斗或金簸箕反复淘洗, 结合人工拣选、熔炼得成品金。少数金农在经人工拣选粗粒金(1~5毫米或更粗)后, 余下的金精矿(重砂)或采用混汞、或采用氰化—锌粉(丝)置换方法得合质金或成品金。这种方法和工艺在我省一百多个砂金矿点几乎都可见到。2.小型木质采金船采收砂金。联户采金组队和个体户采用简易链斗挖掘机挖砂金, 挖掘上来的含金砂砾石经简易双层圆筒筛进行洗矿筛分, 大于14或20毫米的砂砾石丢弃, 小于14或20毫米的含金砂石进入短木质溜槽选别, 所得金精矿(亦称重砂)再进行精选, 其精选方法和工艺流程同上。在赣江、抚河、信江、修水和鄱阳湖五大水系的一些河床常有几十条甚至上百条此种采金船密集在江面上采收砂金。3。正规采金船采收砂金。现有25、50和100立升三种正规采金船分别在第三和第一、二砂金矿应用, 处于试生产和刚开始转入生产阶段。此外, 还有乐平、德兴、万年、赣县、景德镇等县、市也在筹备应用正规采金船采收砂金。其选金工艺流程详见图 1和图 2。其它砂金矿的采选工艺流程和设备正在试验研制中。
|  | 
| 图 1 江西第一砂金矿选金流程 | 
|  | 
| 图 2 江西第二砂金矿选金流程 | 
(二) 存在的主要问题
目前, 江西在砂金的地质勘探、采选工艺和组织管理上存在的主要问题是:1.砂金地质勘探工作起步较晚, 大多数砂金矿仅做过普查工作, 只有十余个砂金矿进行了详查工作, 资料不全, 开发依据不足。2.群采工艺过于简单, 适应性差。大多数金农采用简易淘金斗、金簸箕或短木质溜槽选收砂金, 劳动强度大, 回收率低, 仅10~30%。即使是采用简易木质采金船, 虽然劳动强度有所减轻, 生产能力较大, 但因受船体面积小的限制, 木质溜槽太短(仅1.8~2.5米长), 加上操作不当, 金回收率也只有20~30%。3.个体户和联户组队采收砂金缺乏统一规划, 采富弃贫、采表弃深、采易弃难, 乱采滥挖, 采深一般仅2~4米, 简易木制采金船采深也不超过5米, 更深的砂金他们无法开采, 浪费和破坏资源严重。4一些领导机关和管理部门关心、重视砂金矿的开发工作不够, 管理机构不健全, 力量较为薄弱, 资金短缺, 物资供应渠道不太畅通, 对黄金开发实行的电力、资金、物资、运输四个优先不太落实。此外, 黄金走私严重, 私买私卖甚为普遍。全省淘金人员数以万计, 年产黄金数百公斤, 交售银行者寥寥无几。
三 今后合理开发砂金资源途径的探讨合理开发砂金资源, 变资源优势为产品优势, 对增收创汇, 振兴江西经济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开发砂金资源具有投资少, 见效快, 还本期短、产品畅销不衰, 易于国家、集体和个人, 同时进行不同规模的开发, 具有经济效益高等特点, 是大有可为的, 发展前景是广阔的。
然而, 江西砂金资源多分布于老区和贫困区, 资金短诀和技术力量薄弱等困难均不同程度的存在, 加上砂金犷床的金储量、主含金层的埋藏深度、砂金与脉石矿物的粒度、比重、矿砂的可洗性、可选性各不相同, 因而其开发途径亦应视不同情况而定。
(一)对河床、滩地型砂金, 只要有一定的可靠储量, 底盘较平整, 坡度较平缓, 水源充足者建议采用采金船采收, 其选金工艺流程有下述三种:1.以中、粗粒砂金为主的砂金矿(含0.3~3毫米砂金占总金量的85~97%者), 且矿砂含泥(小于0.076毫米)量为10%以下者, 建议采用图 1所示选金流程, 其特点是适于中、粗粒砂金的分选, 砂金回收粒度下限可达0.15~0.2毫米, 金回收率可达70~75%。2.含细粒(小于0.3毫米)金和矿泥均较高的砂金矿床建议采用图 2所示的选金工艺流程。其特点是实行泥砂分选, 金回收下限可达0.076~0.1毫米, 金回收率可达75~80%。3.大、中型砂金矿, 即砂金储量达2~10吨以上的砂金矿, 建议采用200~300立升采金船采选砂金。其工艺流程如图 3、图 4所示, 系三段跳汰或三段跳汰加摇床的选金流程。其特点是流程较完善, 工艺较先进, 适应性较强, 金回收率高达90%以上。
|  | 
| 图 3 含泥高、细粒多的砂金矿选金流程 | 
|  | 
| 图 4 三级跳汰-摇床选金流程 | 
采金船采收的金精矿一般送岸上精选加工, 其精选流程有三:一是采用摇床、永磁磁选机、湿式强磁选机结合人工反复淘洗、拣选、熔炼得成品金。粗、中粒砂金为主的金精矿采用此流程为好, 二是先后经摇床、磁选机、跳汰精选结合人工反复淘洗、拣选获得一些较纯的自然金后, 其中、尾矿合并经混汞后得一部分合质金, 此流程适于中、粗粒砂金为主的金精矿的精选加工, 三是经磨细后(磨至-200目或-325目以上)采用氰化钠或硫尿浸出一锌粉(或锌丝)置换获得金泥。
(二)对阶地型砂金的采选亦有四种流程:1.采金船采收。适用于阶地地形和底板均较平缓、坡度起伏不大、水源充足的阶地型砂金矿。其选金工艺流程与上述河床、滩地型砂金矿的工艺流程相同, 详见图 1~4。2.机械化露采及机械化选厂选收砂金。即采用推土机、铲运机、装运机、机械厂等设备进行采运, 运到固定或流动选厂进行分选, 其选金工艺流程参照图 1~4选用。3.水力开采, 采金船选收砂金。其选金工艺流程应视金和脉石矿物的物理化学性质和砂金矿石的可洗性、可选性及含泥量高低等差别, 参照图 1~4合理选用。4.对零星分散的小型砂金矿和采金船预定作业区之外的零散矿段, 应有计划、有秩序地大力组织群采。
四 办法与措施(一)开发砂金, 地质勘探要先行。应加强对各系统地质勘探队伍的管理与协调, 统一规划, 分工合作, 有希望的地区应优先普查, 已有远景的砂金矿区应加速勘探和评价, 以便早日规划和建设。
(二)进一步贯彻执行“放开、搞活、管好”的方针, 认真落实执行国家关于开采黄金的有关优惠政策, 在电力、运输、物资、贷款上实行四优先, 办矿形式多样化, 充分调动和发挥企、事业单位以及集体、个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广纳各方的财力、物力和技术, 加速我省砂金资源的开发。
(三)积极组织省内技术力量, 研究(研制)砂金采、选、冶新工艺、新设备、新技术, 减少采矿损失率、贫化率, 提高选金回收率和经济效益。
(四)积极引进兄弟省、市的资金、先获得金泥。进设备和技术, 在真诚合作、互惠互利的基础上, 实行资金、技术入股, 或合资经营、技术咨询、技术服务等多种形式, 共同开发利用我省丰富的砂金资源。
(五)建立健全管理机构, 充实管理力量, 制订管理条例、办法和制度, 实施切实可行的强有力措施, 加强砂金生产的组织管理, 统筹规划, 综合安排, 实行凭证开采, 严禁滥采乱挖, 严禁采富弃贫、采表弃深、采易弃难, 避免损失和破坏砂金资源。
(六)对遍布全省的个体或集体采金者, 既要加强组织管理, 又要加强技术指导。应根据砂金矿的各自特点, 选择并确定经济合理的采选工艺, 加强重砂的综合回收, 增收锡、钨、钛、锆、铁等伴生矿物, 提高经济效益。
(七)对群采实行县、区、乡、村条块结合管理, 对个体或集体采金者实行“五定”、“五统一”。“五定”就是定人、定点、定淘金工具、定产量、定预交环保费, “五统一”就是统一管理、统一收费、统一调配、统一持证开采、统一采金防汛, 以确保砂金生产持续稳定地发展。
 1989, Vol. 3
 1989, Vol. 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