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外黄金资源概况 | ![]() |
在目前国际市场上的石油、铜、锌、铝、钨以及其他一些矿产品价格不断下跌的情况下, 唯独黄金市场坚挺, 价格不断上升。1970年时, 每盎司34美元, 1979年上涨到378美元, 1987年则涨到每盎司500美元左右.因此许多黄金生产国积极增加黄金产量, 以弥补其他矿产品收入减少而造成的损失。当然, 黄金选矿技术水平的提高, 使得过去没有开采价值的金矿得以开采, 也进一步加速了黄金生产的发展.与此同时, 我国当前深入体制改革和扩大对外开放的政策, 更加促进了我国“黄金热”的形成.我国已挤入了世界产金大国之列.
一 世界黄金储量黄金是一种极为稀贵的金属, 它在地壳中的含量大约是一百亿分之五, 人类开发黄金至今已有六千年的历史.据估计, 到1980年为止世界累计的黄金产量已达9.9万吨, 其中近百年来生产了7万吨, 占总产量的70%, 近二百年来生产了8.7万吨, 占总产量的83%。至于未被开采的据估计还有5~6万吨, 主要分布在南非、苏联、美国、澳大利亚、菲律宾、津巴布韦、加拿大、墨西哥等国, 占世界总储量的89%.表 1是一些国家和地区已探明的黄金储量.
表 1 世界黄金储量 |
![]() |
点击放大 |
二 世界黄金产量
目前世界上生产黄金的国家有30多个, 其中三分之一的国家开采金矿, 三分之一的国家的黄金则是各种金属矿的副产品。近三十年来, 世界黄金产量每年均保持千吨以上, 1970年达到最高水平, 为1638.3吨.近几年来黄金产量虽有所下降, 但仍保持在年产1200吨以上, 其中副产金为120多吨, 占世界总产量的10%。西方世界年产金量1000吨左右, 其中副产金为70多吨, 约占其产量的8%。
1982年世界黄金总产量为1300吨左右, 其中南非664.3吨, 占世界总产量的52.1%, 居世界第一位。苏联为337.4吨, 占24.46%, 居第二位.表 2为一些主要产金国从1975~1982年的产量情况。
表 2 世界主要产金国年产量 |
![]() |
点击放大 |
1985年世界黄金总产量约1440吨, 其中南非和苏联分别为674.2吨和273.6吨, 占世界总产量的65.8%.其次是加拿大90.2吨、美国74.6吨、巴西46.6吨、澳大利亚46.6吨、菲律宾27.8吨、新几内亚22.5吨.
据国际黄金协会宣布, 世界黄金产量在1985~1987年间, 将从4860万盎司增至5890万盎司, 增长率为24%.美国黄金协会报导, 1986年世界黄金产量比1985年增长了5%, 达1582吨, 1987年黄金产量又增长了5%, 达1683吨, 1988年将增长5%, 达1776吨.英国《经济学家》杂志预测, 到2000年世界黄金产量将增至2000吨, 在未来的十四年里, 南非和苏联将继续保持产金大国的地位.
三 世界黄金储存量黄金是国际上的硬通货, 是国际贸易结算手段和贸易信用的基础, 所以一个国家的黄金储存量显示出其国家的经济实力.但是黄金的储存量并不是与其产量成对应关系。如南非的黄金产量虽占了世界的一半以上, 但由于其企业主要受英美等外国资本集团控制, 所以其储存量似乎还排不上先进行列。
黄金储存有三种形式, 即各国中央银行储存, 国际组织储存以及私人储存.
在官方储存中, 最多的是美国, 私人储存最多的是法国, 美国和印度的私人储备相当。
表 3 中央银行储存 |
![]() |
点击放大 |
表 4 国际组织储存 |
![]() |
点击放大 |
表 5 各国私人储存 |
![]() |
点击放大 |
四 世界黄金的供求
世界黄金的供求数量, 一方面来自资本主义国家矿山的产量; 一方面来自官方的销售量, 而对黄金的要求则表现为官方购买和民用部门的使用.现将1978~1982年的供求情况列于表 6。
表 6 世界黄金供求量 |
![]() |
点击放大 |
五 我国黄金资源
我国是世界上生产和使用黄金最早的国家之一.截至1984年底, 我国已探明金的储量占世界总储量的5.68%, 居世界第四位.1982年我国的黄金产量为27.15吨, 占世界总产金量的2.13%, 居世界第六位; 1985年产金量达40吨, 居世界第七位.我国的黄金储存量大约为395吨, 居世界第十四位。
我国虽然有着悠久的采金历史, 但只是到了本世纪七十年代的中期, 我国的黄金工业才真正进入繁荣时期。近十年来, 我国金矿地质找矿工作取得了较大的进展, 特别是在寻找新类型矿床方面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突破。其中具有代表性和重大意义的有:黑龙江团结沟中生代陆相火山岩型金矿床和东风山前寒武纪含金硅铁建造型矿床, 山东招掖地区前寒武纪破碎带蚀变岩型矿床, 河南上官元古代火山岩型矿床, 贵州西南三叠纪碎屑岩中微粒浸染型金矿, 广东河台、云南墨江基性——超基性外接触带硅化石英岩型矿床, 陕西太白双王纳长板岩角砾岩型矿床和安徽铜陵铁帽型矿床。这些金矿的发现, 结束了我国以往只局限在含金石英脉和砂金领域内找金的历史, 拓宽了我国金矿资源.还有一些多金属矿带中的伴生金矿也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如长江中下游的湖北丰山洞, 江西银山, 安徽铜官山等地都发现大量伴生金.目前, 我国正在形成胶东、豫西、黑龙江及陕甘川三角地带四大黄金生产基地, 其保有储量之和占全国保有储量的60%。
目前全国已建成一百多个大中型骨干金矿, 四千多个黄金冶炼点.近十年来我国黄金生产量每年递增了10%以上, 在两千多个县中, 已有四百多个县近三十万人从事采金业。1986年地方中小型金矿和群众采金的产量几乎接近全国总产量的一半。“七五”期间, 我国还将计划建设130多个大中型矿山, 预计到1990年黄金产量将达到75~80吨, 我国黄金的储存将达到1000吨左右.无怪乎Diane Hope在“世界黄金建设项目”一文中惊呼:今后可能有重要进展的不可忽视的最后一个国家应该是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