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教育部主管、北京师范大学主办。
文章信息
- 吴慧中, 王明怡. 2015.
- WU Huizhong, Wang Mingyi. 2015.
- 2~3.5岁儿童执行功能发展特点及其言语能力的影响
- The Developmental Characteristics of Executive Functions and the Influence of Verbal Ability on Children Aged 2 to 3.5 Years Old
- 心理发展与教育, 31(6): 654-660
- Acta Meteorologica Sinica, 31(6): 654-660.
- http://dx.doi.org/10.16187/j.cnki.issn1001-4918.2015.06.03
-
文章历史
执行功能(executive functions,EFs)是一种有目的性的控制机制,以灵活有效的方式协调不同的认知亚过程并调节人类复杂的认知活动(王晶,陈英和,齐琳,2008)。近二十年来的研究发现,执行功能与儿童言语能力、心理理论、社会技能等众多高级心理功能密切相关,同时,自闭症、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等一系列儿童病理性问题均与执行功能的发展缺陷有着密切的联系(Lee,Bull,& Ringo,2013)。虽然2~3岁是儿童执行功能发展的起始时期(Garon,Bryson,& Smith,2008),同时也是儿童言语能力发生发展的关键时期(Wheeldon,1999),但由于该阶段儿童在实验过程中较难配合,且受限于实验成本高且完成难度大,相关方面的实证研究比较少。对于该年龄段儿童执行功能与言语能力发展状况的探究,有助于研究者明确各能力在个体发展过程中的不同特点,完善有关执行功能的早期发展理论,对于儿童执行功能发展问题的识别以及针对性的提高和训练都具有一定的启发意义。
1.1 执行功能的早期发展有关执行功能内在成分的研究,当前影响较大的理论是三因素模型,该模型假设执行功能包含既相互独立又彼此联系的三种成分:工作记忆、抑制控制和认知灵活性(Pennington & Ozpnoff,1996;Miyake et al.,2000;李红,高山,王乃弋,2004;张婷等,2006)。工作记忆,指个体保持信息并对所保持的信息进行加工的能力,2岁时开始初步发展(Willoughby et al.,2010;Garon et al.,2008)。抑制控制,是个体在进行认知活动时对无关刺激进行抑制反应的能力,在3~3.75岁时获得快速发展(Wiebe & Sheffield,2012)。认知灵活性,也称定势转换,是指个体在进行适当地反应变化以符合新情境的要求时,保持反应定势的思想和动作的灵活性(李美华,白学军,2005)。认知灵活性属于较高级的任务,需要工作记忆和抑制控制的协调,在2岁时开始萌芽,3~5岁时逐步发展(李媛媛,2010)。
Garon等(2008)认为,执行功能是简单能力不断整合为复杂能力的过程,并提出工作记忆是最先发展的简单能力,抑制控制的发展较为滞后,个体在这两种能力的基础之上获得认知灵活性。有研究表明(陈兰江,2010),儿童执行功能的任务表现在3~5岁期间存在转折,但前人研究较少探讨2~3岁儿童执行功能各成分的发展特征(Wiebe,Espy,& Charak,2008;Wiebe et al.,2011),因而Garon的这一理论还有待进一步的证实。
1.2 言语与执行功能的关系研究者假设言语水平影响执行功能,这一假设在一些特殊言语损伤的学龄儿童身上得到了验证(Henry,Messer,& Nash,2012;Viterbori,G and olfi,& Usai,2012)。有研究选取了不同言语能力水平的10岁儿童作为被试(88名正常言语水平儿童;31名低言语水平儿童;41名特殊言语障碍儿童),测查其在执行功能各任务上的表现(Henry et al.,2012)。结果发现,对于特殊言语障碍儿童,将执行功能各任务难度调整到适合其言语发展的水平之后,这些儿童依旧在任务完成上存在困难。据此,研究者认为,这种能力缺陷并非言语能力障碍导致,而是由于言语能力的不足造成其执行功能受损。有关儿童执行功能与言语能力关系的研究,大多针对处于发展后期的认知能力,并且以特殊儿童为主(Henry et al.,2012;Roello et al.,2015),却少有研究针对正常儿童的发展早期进行探讨(Sarsour,2011;Weil and & Yoshikawa,2013)。
根据言语能力与执行功能在发展顺序上的年龄差异(Best,& Miller,2010),当前对于正常儿童言语能力与执行功能的关系研究主要有两种思路:一种思路主要针对执行功能发展较为快速的学龄期前后的儿童,探讨执行功能对言语能力发展的影响,结果发现,执行功能在儿童早期言语发展及阅读能力方面发挥重要作用,通过学前期执行功能的训练可以提升儿童在学龄期的阅读理解水平(Cartwright,2012)。国内有研究采用路径分析的方法(苏晓玲,魏勇刚,2013),发现学前儿童执行功能各成分对其言语能力均有显著的直接影响;另一种思路是探讨言语能力对执行功能发展的作用,常用于学龄前儿童执行功能萌芽阶段的发展研究。相关研究发现(Kuhn et al.,2014),2~3岁期间的言语能力与儿童在4岁时的执行功能表现密切相关,言语能力对于儿童后期的执行功能发展具有预测作用,言语发展较好的儿童在执行功能的任务表现上也较好。本研究主要针对2~3.5岁发展早期的儿童,因而以第二种思路为主,探究该年龄段儿童言语能力对执行功能的影响。
综合来看,当前研究存在如下不足:首先,从婴儿到幼儿的过渡阶段,有关儿童执行功能发展水平的现有研究(Willoughby et al.,2010;Wiebe & Sheffield,2012;李媛媛,2010),大多对被试采取整岁的年龄划分方式(1岁居多),由于儿童早期心理发展迅速,这种不细致的划分方式容易造成对各成分关键发展期认识的模糊化;其次,虽然 Garon 对个体执行功能的内部成分提出了结构假设,但该假设缺乏坚实的实证依据,对于2~3岁儿童执行功能各成分内在的结构关系仍待进一步探索;再次,大多研究认为言语能力与执行功能之间存在相互关联,但对于这种关联在各成分发展初期的紧密程度并不清楚;最后,国内有关2~3岁儿童执行功能的研究大多基于理论探讨(刘宝根,2006;王敏,2014),缺乏新近的实证研究,有碍于相关理论的建构。
为了解决上述四方面的不足,本研究拟重点考察低龄儿童在婴幼儿过渡期间执行功能的发展水平,选取托班和小班儿童为被试,主要年龄集中在2~3.5岁,以半岁为间距,将被试分为三组,对不同年龄段儿童的执行功能和言语能力发展特点进行考察。此外,还将探究执行功能内部各成分间的相互关系,以及言语能力与执行功能各成分间的联系。根据 Garon等(2008)的理论构想,初步假设工作记忆与抑制控制较先发展,认知灵活性的发展相对滞后。此外,结合前人有关言语能力与抑制控制的相关研究,我们推测在2~3.5岁这个年龄段,言语能力对于儿童执行功能的发展具有一定影响。
2 研究方法2.1 被试采用方便取样的方式,选取北京市三所幼儿园的托班和小班儿童共85名。剔除任务未能全部完成的被试4名,剩余81名儿童,其中男生42名,女生39名;年龄范围为2~3.5岁(25~42个月,M=33.49,SD=4.68),将被试分为三个年龄段,其中2~2.5岁儿童共23名,2.5~3岁儿童共35名,3~3.5岁儿童共23名。97.5%的儿童是足月生产,10.6%的儿童使用方言。研究获得儿童家长允许,签订知情同意书,并确认无发育或言语障碍的儿童。
2.2 实验任务考虑到2~3.5岁儿童在注意力和理解力水平上的有限性,同时,为避免实验任务造成的练习效应与疲劳效应的影响,在本研究中,执行功能各成分的测查均选用难度适中的任务。通过预实验的结果,对最为常用的一批任务进行筛选,综合考虑了难度适中,区分度较好,时长适宜等因素,选取固定盒子任务测查儿童的工作记忆(Hughes,2007);搭积木任务测查儿童的抑制控制(Kochanska et al.,1996);此外,考虑到认知灵活性较为复杂,对于2~3.5岁儿童难度较大,在任务选取时综合了一些额外的因素。虽然威斯康星卡片分类任务(WCST)是研究中针对个体认知灵活性进行测验的经典实验任务,但这一任务对6岁以下的儿童难度偏大(Frye,Zelazo,& Palfai,1995)。有研究指出(李红等,2004),儿童的认知灵活性对应于其在认知活动中所表现的持续性错误,即儿童持续地重复不符合认知目标的优势反应。因而,本研究采用规则简单,容易理解,且能反应认知灵活性水平的皮亚杰A非B任务,探究2~3.5岁儿童的认知灵活性水平。
2.2.1 工作记忆任务选用固定盒子任务,该任务改编于Hughes(2007)的珠子任务。在圆盘上均匀摆放6个颜色、形状各不相同的盒子,将贴纸放于盒子中,并盖上方巾,整个过程均在儿童注视下完成。盖好方巾后,将盒子旋转一周后,要求儿童寻找藏有贴纸的盒子。任务共包含9个试次,共有1张、2张、3张贴纸三个水平,每个水平按顺序依次变换3次(掩藏顺序与掩藏位置对于所有儿童均相同),在每个水平下找齐所有贴纸后方可得分。工作记忆指标为儿童正确寻找的次数。
2.2.2 抑制控制任务采用搭积木任务(Kochanska et al.,1996)。主试与儿童一起轮流搭积木。在练习阶段,让儿童了解“轮流”的规则。正式开始时,主试先放一块积木,但不提示儿童游戏规则,并在儿童有明显信号时放积木,如等待主试放木块,或者说“该你放了”。主试和儿童各5块积木,记录主试所放积木的比例。
2.2.3 认知灵活性任务该任务选用Piaget(1954)A非B任务范式。在硬纸板上倒扣两个不透明塑料杯(两杯子完全相同),先把送给儿童的礼物藏在右手的盒子中,接着,将纸板和盒子都藏起来,与儿童一起数10s,之后端出纸板,让儿童找玩具。连续猜对两次之后,主试将玩具换藏到另一边,共有10个试次。认知灵活性的指标为实验中儿童猜对的正确次数。
2.2.4 言语能力测试采用皮博迪图片词汇测验(PPVT-R)测查儿童言语能力(桑标,谬小春,1990)。该测验按难易程度排列了175张图片,每张图片上有4个图形。主试呈现图片,同时说出一个词,要求儿童指出与所读词汇相符的图形。在连续的8次测试中,如果儿童累积出现6次错误就终止测验。计算被试回答正确的总次数。
2.3 实验程序主试为五位心理学专业研究生,实验均在幼儿园一间安静的屋子内进行施测。儿童依次完成工作记忆任务、抑制控制任务、认知灵活性任务,最后进行言语能力的测试。测试结束后给被试礼物作为酬谢。经儿童父母同意,对测评的全过程进行录像。实验结束后,两名计分员分别对儿童的任务完成进行计分,评分一致性系数为 93%。计分有出入的地方,由第三名计分人员通过查看录像再次核对计分,并以此为准。
2.4 数据处理采用SPSS17.0 对数据进行统计处理。
3 结果分析3.1 2~3.5岁儿童执行功能及言语能力的发展特点表 1为2~3.5岁儿童在执行功能各任务及言语任务上得分的平均数与标准差。同时,为进一步查看年龄对各成分发展的影响,对儿童在各任务上的得分进行方差分析。由表 1数据可知,除认知灵活性外,工作记忆、抑制控制及言语能力的任务表现均随年龄增长呈显著上升趋势。
任务 | 2~2.5岁( n=23) | 2.5~3岁( n=35) | 3~3.5岁( n=23) | F | η 2 |
工作记忆 | 3.91±1.31 | 5.54±1.95 | 6.26±1.54 | 12.027 *** | 0.236 |
抑制控制 | 3.41±1.37 | 4.00±0.97 | 4.47±0.73 | 5.993 ** | 0.133 |
认知灵活性 | 5.83±2.17 | 5.94±2.30 | 6.83±2.13 | 1.470 | 0.036 |
言语能力 | 14.79±9.42 | 24.91±9.40 | 42.91±16.45 | 33.619 *** | 0.463 |
注: * p<0.05, ** p<0.01, *** p<0.001,下同。 |
在上述结果的基础上,进一步对年龄效应进行事后检验,结果如表 2所示。整体来看,除认知灵活性外,工作记忆与抑制控制在2.5岁前后均呈现快速发展,而言语能力在三个年龄段均呈现明显的增长。
2~2.5岁VS2.5~3岁 | 2.5~3岁VS3~3.5岁 | 2~2.5岁 VS3~3.5岁 | |
工作记忆 | 1.630 *** | 0.718 | 2.348 *** |
抑制控制 | 0.590 * | 0.470 | 1.061 *** |
认知灵活性 | 0.117 | 0.883 | 1.000 |
言语能力 | 10.129 ** | 17.999 *** | 28.127 *** |
为进一步探究三个年龄段儿童执行功能各成分内部关系的发展变化,对儿童在不同年龄段执行功能各任务的得分进行相关分析,结果见表 3。其中,横线下方的数值是执行功能各成分间相关分析的结果,横线上方是控制言语能力后,执行功能内部三成分间的偏相关分析结果。
工作记忆 | 抑制控制 | 认知灵活性 | ||
2~2.5岁 | 工作记忆 | - | 0.074 | 0.435 * |
抑制控制 | 0.08 | - | 0.138 | |
认知灵活性 | 0.346 | 0.123 | - | |
2.5~3岁 | 工作记忆 | - | 0.253 | 0.501 ** |
抑制控制 | 0.254 | - | 0.117 | |
认知灵活性 | 0.480 ** | 0.118 | - | |
3~3.5岁 | 工作记忆 | - | -0.226 | 0.313 |
抑制控制 | -0.264 | - | 0.328 | |
认知灵活性 | 0.222 | 0.373 + | - |
在2~2.5岁期间,执行功能各成分间相关分析的结果并不显著,但控制言语能力后,发现工作记忆与认知灵活性之间存在显著相关,说明在儿童认知能力的发展初期,认知灵活性主要依赖于工作记忆,但由于能力在发展的初期还尚未成熟,这种关系在很大程度上被言语能力所掩盖。在2.5~3岁期间,两种相关分析的结果均发现了工作记忆与认知灵活性间的显著相关,在控制言语能力后,偏相关系数呈现一定的增长,言语能力对二者的关系存在一定影响。在3~3.5岁期间,儿童抑制控制与认知灵活性呈现边缘显著相关,但这种相关关系在一定程度上依赖于言语能力的发展,在控制言语能力后,偏相关结果并未发现二者之间的显著相关。
3.3 2~3.5岁儿童不同水平言语能力对执行功能各任务表现的影响对比上述相关及偏相关分析的结果发现,是否控制言语能力会影响儿童执行功能各成分间的相互关系。即,儿童言语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执行功能的表现。为了进一步明确二者之间的关系,我们对不同言语能力的儿童在执行功能各任务上的表现进行差异性检验。
以三组不同年龄段儿童言语水平的平均分M为分割点(M2~2.5岁=14,M2.5~3岁=25,M3~3.5岁=43),分为高低两个水平,针对各年龄段高低水平的言语能力进行差异检验,结果如表 4所示。
年龄段 | 分割点 | t | Sig. |
2~2.5岁 | 14 | 5.042 | 0.001 *** |
2.5~3岁 | 25 | 8.830 | 0.000 *** |
3~3.5岁 | 43 | 7.425 | 0.000 *** |
由表 4数据可知,各年龄段言语能力的高低水平均存在统计学上的显著差异,即这种不同能力水平的分组方式是有效的。进一步以言语能力为自变量,执行功能各成分为因变量,对三组不同年龄段儿童进行多元方差分析,统计结果如表 5所示。
组间 | 组内 | F | Sig. | Wilks’λ |
工作记忆 | 0.327 | 0.573 | ||
2~2.5岁言语能力 | 抑制控制 | 0.307 | 0.585 | 1.101 |
认知灵活性 | 1.658 | 0.212 | ||
工作记忆 | 0.855 | 0.362 | ||
2.5~3岁言语能力 | 抑制控制 | 0.157 | 0.695 | 0.755 |
认知灵活性 | 0.356 | 0.555 | ||
工作记忆 | 0.026 | 0.873 | ||
3~3.5岁言语能力 | 抑制控制 | 0.172 | 0.682 | 0.97 |
认知灵活性 | 0.536 | 0.472 |
整体来看,在2~2.5岁、2.5~3岁、3~3.5岁三个年龄段期间,儿童言语能力的高低对于工作记忆、抑制控制、认知灵活性各任务得分的影响均未达到统计显著水平。虽然相关及偏相关分析的结果显示,言语能力对执行功能各成分间的关系存在一定的影响,但言语能力本身的差异尚未造成执行功能各成分表现上的不同。
4 讨论4.1 2~3.5岁儿童执行功能各成分的发展特点本研究通过测查2~3.5岁儿童执行功能和言语能力的发展水平,发现工作记忆与抑制控制均随年龄的增长而快速发展,2.5岁前后是儿童基础性认知能力的显著发展时期。这与已有研究结果并不完全一致(Willoughby et al.,2010;Wiebe & Sheffield,2012),前人研究认为,工作记忆从2岁开始初步发展,抑制控制在3岁左右快速发展。而本研究结果发现,抑制控制的发展可能要比研究者普遍认为的更早一些,在2.5岁前后与工作记忆呈现同步的增长趋势。虽然该结果与前人研究并不一致,却能得到较为合理的解释。一些跨文化的研究认为(Martin-Rhee & Bialystok,2008),中国儿童抑制控制能力普遍好于其他国家儿童。结合我国独特的教育环境,较多儿童2岁初开始入园,集体生活的适应促进了各方面认知能力的发展,到2.5岁前后时,大部分儿童已入园半年,为基础性认知能力在该阶段的显著发展提供了可能。另一方面,本研究在年龄的划分上相对更为细致,这种划分方式上的改进也可能是造成与前人研究结果并不完全不一致的重要原因。
其次,我们发现,认知灵活性在各年龄段的发展差异并不显著,有研究表明,认知灵活性在儿童3~5岁期间才逐步发展起来(李媛媛,2010)。因而,这一结果与前人研究基本一致。相对于其他能力而言,认知灵活性更为高级,需要其他认知能力的参与,而2~3.5岁处于儿童认知发展的萌芽时期,基础性认知能力的发展尚未成熟,因而在这个阶段的儿童认知灵活性并未呈现显著的发展性差异。
4.2 2~3.5岁儿童执行功能各成分间的关系本研究发现,3岁以前,儿童的认知灵活性与工作记忆之间相关显著,3岁以后,认知灵活性与抑制控制之间呈现边缘显著相关。可见,3岁是儿童执行功能各成分关系发展的重要转折期。在3岁之前,儿童认知灵活性的表现主要依赖于工作记忆的水平,3岁以后完成认知灵活性的任务更多依赖于抑制控制能力的高低。整体来看,虽然认知灵活性在2~3.5岁期间并未呈现显著的发展性差异,却在不同年龄段先后与工作记忆和抑制控制呈现一定的相关关系,可见,这一能力的发展是在工作记忆与抑制控制的基础之上建立起来的。这与Garon的理论假设基本一致,即个体执行功能的发展是简单能力不断整合为复杂能力的过程。
4.3 2~3.5岁儿童言语能力对执行功能各成分的影响本研究发现,言语能力在2~3.5岁期间发展迅速,且各阶段均呈现显著的发展性差异,这与其他言语能力发展的相关研究所得到的结果较为一致(Wheeldon,1999),即2~3岁是儿童言语能力发展的关键期。
那么,在2~3.5岁期间,言语能力如何影响儿童的执行功能表现?对比相关分析与偏相关分析的结果,我们发现,言语能力对执行功能存在一定的影响,并且参与执行功能各成分间的相互关系。在2~2.5岁期间,儿童执行功能各任务的完成较多依赖于言语能力。最为明显的是,在控制言语能力的作用后,工作记忆与认知灵活性之间的相关由不显著变为显著。在2.5~3岁期间,控制了言语能力的作用后,工作记忆与认知灵活性间的关系系数呈现一定的增长。在未对言语能力进行控制的相关分析中,工作记忆与认知灵活性之间依旧存在显著相关。可以看出,与上一年龄段相比,儿童在2.5~3岁期间言语能力的作用相对减弱但依旧存在一定影响。3~3.5岁期间,在言语能力的参与作用下,认知灵活性与抑制控制间呈边缘显著相关。然而,在我们通过多元方差分析探测言语能力对执行功能各成分的具体影响时,却并未发现不同水平言语能力在2~3.5岁儿童执行功能各成分任务表现上的显著性差异。此外,我们还尝试路径分析及结构方程模型等统计方法,并未发现有统计意义的结构模型。
对此,我们认为,该年龄段儿童言语能力虽然对执行功能有一定的影响,且言语能力的发展在2~3.5岁期间先于执行功能,但由于儿童在3.5岁时执行功能的发展尚未成熟,因而未能在该年龄段观察到二者间明确的因果关系。此外,有研究表明,儿童的执行功能在学龄期(10岁左右)才达到相对稳定的水平(文萍,李红,2007),因而,进一步的追踪研究可能会发现二者之间存在预测模型。
4.4 不足及改进本研究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有待改进。一方面,考虑到儿童年龄及疲劳因素对数据收集的影响,本研究对于每种能力选取了难度适宜,规则简单的任务进行测试,未来的研究可在实验任务上进一步丰富,通过多任务施测的方式尽量避免测量及统计上的局限。另一方面,由于该年龄段被试获取比较困难,目前本研究没有对被试进行追踪,通过追踪研究设计探讨几种成分之间的关系,将是未来该领域研究的一个重要方向。
5 结论对于2~3.5岁儿童而言:
(1)除认知灵活性外,儿童工作记忆、抑制控制在此期间均随年龄增长而提高,其中,工作记忆与抑制控制在2.5岁前后发展迅速;
(2)3岁是执行功能内部成分发展的重要转折期,在2~3岁期间,儿童认知灵活性与工作记忆之间相关密切;在3~3.5岁期间,认知灵活性与抑制控制的相关密切,这一结果初步支持了Garon有关认知灵活性的发展是在工作记忆与抑制控制的基础之上建立起来的理论构想;
(3)言语能力在此期间随年龄增长不断提高,并且对该年龄段执行功能各成分间的关系存在一定影响,在不同年龄段的影响并不相同,但在该年龄段期间,不同水平的言语能力尚未造成执行功能各成分表现上的差异。
(致谢:感谢北京林业大学心理学系金阳、郑媛媛、李媛、罗凯等同学在数据收集、前期准备等方面的贡献,特此致谢!)
Best, J. R., & Miller, P. H.(2010). A developmental perspective on executive function. Child Development,81(6), 1641-1660. |
Cartwright, K. B.(2012). Insights from cognitive neuroscience:The importance of executive function for early reading development and education. Early Education & Development,23(1), 24-36. |
Fry, D., Zelazo, P. D., & Palfai, T.(1995). Theory of mind and rule based reasoning. Cognitive Development,10, 483-527. |
Garon, N., Bryson, S. E., & Smith, I. M.(2008). Executive function in preschoolers:a review using an integrative framework. Psychological Bulletin,134(1), 31. |
Henry, L. A., Messer, D. J., & Nash, G.(2012). Executive functioning in children with specific language impairment. Journal of Child Psychology and Psychiatry,53(1), 37-45. |
Hughes, C., Ensor, R.(2007). Executive function and theory of mind:Predictive relations from ages 2 to 4.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43(6), 1447-1459. |
Kochanska, G., Murray, K. T., Jacques, T. Y., Koenig, A. L., & Vandegeest, K. A.(1996).Inhibitory control in young children and its role in emerging internalization. Child Development,67, 490-507. |
Kuhn, L. J., Willoughby, M. T., Wilbourn, M. P., Vernon-Feagans, L., & Blair, C. B.(2014). Early communicative gestures prospectively predict language development and executive function in early childhood. Child Development,85(5), 1898-1914. |
Lee, K., Bull, R., & Ringo, M. H. Ho.(2013). Developmental Changes in Executive Functioning. Child Development,84(6), 1933-1953. |
Martin-Rhee, M. M., & Bialystok, E.(2008). The development of two types of inhibitory control in monolingual and bilingual children. Bilingualism:language and cognition,11(01), 81-93. |
Miyake, A., Friedman, N. P., Emerson, M. J., Witzki, A. H., Howerter, A., & Wager, T. D.(2000). The unity and diversity of executive functions and their contributions to complex "frontal lobe" tasks:A latent variable analysis. Cognitive Psychology,41, 49-100. |
Pennington, B. F., & Ozonoff, S.(1996). Executive functions and developmental psychopathology. Journal of Child Psychology and Psychiatry,37(1), 51-87. |
Piaget, J.(1954). The construction of reality in the child. New York:Free Press. |
Roello, M., Ferretti, M. L., Colonnello, V., & Levi, G.(2015). When words lead to solutions:Executive function deficits in preschool children with specific language impairment. Research in Developmental Disabilities,37, 216-222. |
Sarsour, K., Sheridan, M., Jutte, D., Nuru-Jeter, A., Hinshaw, S., & Boyce, W. T.(2011). Family socioeconomic status and child executive functions:the roles of language, home environment, and single parenthood. Journal of the International Neuropsychological Society,17(01), 120-132. |
Viterbori, P., Gandolfi, E., &Usai, M. C.(2012). Executive skills and early language development. Psycholinguist,3, 17-32. |
Weiland, C., & Yoshikawa, H.(2013). Impacts of a prekindergarten program on children's mathematics, language, literacy, executive function, and emotional skills. Child Development,84(6), 2112-2130. |
Wheeldon, L. R.(1999). Competitive processes during word-form encoding. Behavioral and Brain Sciences,22(01), 59-60. |
Wiebe, S. A., Sheffield, T. D., & Espy, K. A.(2012). Separating the fish from the sharks:a longitudinal study of preschool response inhibition. Child Development,83(4), 1245-1261. |
Wiebe, S. A., Sheffield, T., Nelson, J. M., Clark, C. A., Chevalier, N., & Espy, K. A.(2011). The structure of executive function in 3-year-olds.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Child Psychology,108(3), 436-452. |
Wiebe, S. A., Espy, K. A., &Charak, D.(2008). Using confirmatory factor analysis to understand executive control in preschool children:I. Latent structure.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44(2), 575. |
Willoughby, M. T., Blair, C. B., Wirth, R. J., & Greenberg, M.(2010). The measurement of executive function at age 3 years:psychometric properties and criterion validity of a new battery of tasks. Psychological Assessment,22(2), 306. |
陈兰江.(2010). 农村学前儿童心理理论、执行功能及其关系研究.华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
李红, 高山, 王乃弋.(2004). 执行功能研究方法评述.心理科学进展,12(5), 693-705. |
李美华, 白学军.(2005). 执行功能中认知灵活性发展的研究进展.心理学探新,25(2), 35-38. |
李媛媛.(2010). 4-7岁儿童执行功能的发展及其与相关影响因素关系的研究.辽宁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
刘宝根.(2006). 3-4 岁儿童冷执行功能, 热执行功能与心理理论三者之间的关系.西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
桑标, 谬小春.(1990). 皮博迪图片词汇测验修订版(PPVT-R)上海市区试用常模的修订.心理科学通讯,5, 20-25. |
王晶, 陈英和, 齐琳.(2008). 小学儿童执行功能与问题解决能力的关系.心理发展与教育,24(4), 25-33. |
王敏.(2014). 幼儿 14 个月共同注意与 24 个月执行功能,模仿能力的关系.首都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
文萍, 李红.(2007). 6-11 岁儿童执行功能发展研究.心理学探新,27(3), 38-43. |
苏小玲, 魏勇刚.(2013). 抑制控制对学前儿童语言能力的影响.学前教育研究,1(1), 32-37. |
张婷, 吴睿明, 李红, 张莉, 廖渝, 李小晶.(2006). 不同维度的执行功能与早期心理理论的关系.心理学报,38(1), 56-6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