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 "提高石油采收率"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北京 海淀 100083
2. State Key Laboratory of Enhanced Oil Recovery, Research Institute of Petroleum Exploration and Development, PetroChina, Haidian, Beijing 100083, China
近年来深部调驱技术在中低温油藏(70℃以 下)得到了广泛应用[1-4],但在高温油藏(100℃以 上)发展相对较慢[5-6],尤其是同时具有耐高温和耐 高矿化度的凝胶体系,还存在着聚合物降解严重、 高温交联剂成胶速度难以控制、凝胶体系长期稳定 性差等不利因素。尕斯库勒油田E31 油藏是青海油 田主力油藏,系高温、高压、高矿化度的低渗油藏, 全油藏平均孔隙度13.9%,平均有效渗透率26 mD, 渗透率变异系数0.70,油层非均质严重,平面矛盾 突出,水驱效率越来越差[7-8]。由于其油藏温度高 达126℃,地层水矿化度高达200 000 mg/L 左右, 且钙镁总量高达3 340 mg/L,超过了常规聚合物驱 技术的上限温度和矿化度界限,近年来,调驱工艺 的现场应用效果越来越差。本文针对该油藏,开发 中后期高温高盐砂岩油藏地质特征和现状,开展了 耐高温、高盐等特点的可动凝胶调驱技术研究,优 选出了采用该油藏采出水配制的抗温耐盐可动凝胶 体系,为高温高矿化度低渗油藏可动凝胶深部调驱 提供了技术支持。
1 实验部分 1.1 主要实验仪器和样品主要实验仪器:DVⅡ+ 型BROOKFIELD 旋转 黏度计。
主要样品:尕斯库勒油田E31 油藏的 注入水(总矿化度117 000 mg/L,钙镁离子 3 340 mg/L);星形抗温耐盐聚合物CA-2588(分 子量500×104~1 100×104,水解度1%~5%,固含量 88% 以上);高温交联剂HT-2008;其他化学药剂皆 为分析纯试剂。
1.2 实验方法(1)成胶时间:取定量可动凝胶溶液置于高温 安焙瓶中,封口,放入126℃的恒温箱中,定时观 察,以溶液明显增稠的时间为凝胶形成时间(成胶 时间)。
(2)可动凝胶溶液和可动凝胶黏度用DVⅡ 型布氏旋转黏度计,在剪切速率为7.340 s-1 或 0.367 s-1 和温度为85℃条件下,测其黏度。
(3)成胶实验方法:采用尕斯库勒油田E31 油藏 注入水,配制浓度为10 000 mg/L 的星形抗温耐盐 聚合物CA-2588 母液1 L,并在400 r/min 下搅拌 2 h 后,放置24 h。实验时,再用尕斯库勒油田E31 油藏注入水分别稀释至实验浓度,然后加入不同量 的耐高温有机交联剂HT-2008,搅拌20 min 后,在 85℃、6 r/min 条件下,测定成胶溶液的初始黏度, 然后将配制好的成胶体系转入耐温耐压安焙瓶,放 入126℃烘箱中,恒温不同时间时,取出并立即测 定成胶溶液的黏度,观察分析聚合物与交联剂在高 温条件下的成胶性能。优选实验的基本条件是:采 用油藏生产现场的注入水、聚合物浓度2 000 mg/L、 有机交联浓度6 600 mg/L、溶液pH 值为7.80、实验 温度126℃,实验中,改变其中的一个条件,其他条 件不变,以便准确评价其对凝胶体系性能的影响。
(4)高温高盐可动凝胶样品微观结构分析:采 用美国FEI 公司QUANTA450 型环境扫描电镜对高 温高盐可动凝胶样品微观结构进行了观察和显微特 征分析。
2 实验结果与讨论 2.1 尕斯库勒油田E31 油藏水质分析在青海油田采油一厂联合站,取得尕斯库勒油 田E31 油藏现场注入水水样,并进行了水质分析,结 果见表 1,水样总矿化度为117 000 mg/L,钙镁离子 总量为3 340 mg/L,系典型的高矿化度、高钙水质, 对聚合物类凝胶体系性能的影响很大。
表1 尕斯库勒油田E31油藏水质分析 Table 1 The brine composition of Gasikule oilfield E31 reservoir |
![]() |
星形抗温耐盐聚合物CA-2588 分子量的影响 结果见图 1,不同分子量的CA-2588 与耐高温有机交联剂HT-2008 形成的凝胶,长期稳定性都较好, 但随着CA-2588 分子量的增大,凝胶黏度显著增 加;CA-2588 浓度为2 000 mg/L 及相应配方条件 下,溶液中的聚合物分子无规线团流体力学体积较 大,其碰撞几率也比较大,同时存在着穿插交叠。当 小分子交联剂加入后,随着反应时间的延长,聚合 物分子无规线团之间的交联比例逐渐增大,使得凝 胶黏度逐渐增大,直至最大值的出现。从实验过程 中得出:在反应后期,由于尕斯库勒油田E31 油藏的 注入水高矿化度和高温(126℃)的影响,CA-2588 有轻微降解断链,导致凝胶黏度略有降低,但不明 显,说明该可动凝胶体系耐盐耐温性能优越。可根 据不同的地质条件(特别是渗透率和水驱通道的大 小)以及施工工艺需要,合理选择CA-2588 的分子 量,这是影响深部调驱效果的重要因素之一。
![]() |
图1 星形抗温耐盐聚合物CA-2588 分子量和凝 胶黏度的关系 Fig. 1 The effect of molecular weights of temperature-resistant and salt-resistant star polymer CA-2588 on gel viscosity |
CA-2588 使用浓度对凝胶体系性能的影响见 表 2 ,在所考查的实验条件范围内,凝胶黏度随着CA-2588 浓度的增加而逐渐增加,且增幅也逐渐增 大;同时,随着反应时间的延长,凝胶黏度同样是 逐渐增加,在第5 天时达到最大值,随后逐渐降低。 当CA-2588 浓度小于1 500 mg/L 时,凝胶黏度达 到最高值后,快速降低,并开始脱水,180 d 后脱水 量大于30%。当CA-2588 浓度大于3 000 mg/L 时, 凝胶黏度的最高值达到97 100 mPa·s,且在180 d 内 其性能基本保持稳定,黏度大于96 000 mPa·s,脱 水量小于5%。当其浓度大于5 000 mg/L 时,恒温 180 d 后,凝胶黏度保持稳定,无破胶脱水现象。说 明,CA-2588 的使用浓度是影响凝胶强度和有效期 的关键因素。
表2 不同浓度星形抗温耐盐聚合物CA-2588 的凝胶黏度变化和现象 Table 2 Effect of temperature-resistant and salt-resistant star polymer CA-2588 concentration |
![]() |
耐高温有机交联剂HT-2008 使用浓度对凝 胶体系性能的影响见图 2,随着耐高温有机交联 剂HT-2008 浓度的增大,凝胶黏度逐渐增大;当 HT-2008 浓度为6 600 mg/L 时,凝胶黏度达到最大 值43 900 mPa·s,随着HT-2008 浓度的继续增大, 凝胶黏度开始逐渐降低。说明其在最佳使用浓度 时,可动凝胶体系性能最优。
![]() |
图2 耐高温有机交联剂HT-2008 浓度和凝胶黏度的关系 Fig. 2 Effects of the concentration of organic cross-linking agent HT-2008 on gel viscosity |
pH 值大小(采用盐酸和氢氧化钠调节)对凝胶 体系性能的影响见图 3,随着pH 值的升高,凝胶 体系黏度呈抛物线形态,体系为中性时,所形成的 凝胶黏度达到最大值43 900 mPa·s,恒温放置180 d 后,凝胶黏度仍大于40 000 mPa·s;同时,随着pH 值的升高,凝胶的成胶时间逐渐延长。说明,可以通过 调整体系的pH 值,来调整体系的成胶时间,以满足 不同井、层的工艺技术要求。当pH 值在7.00~8.10 时,凝胶的成胶时间为5~9 h,即可满足现场调驱施 工的要求。
![]() |
图3 不同pH 值对凝胶黏度和成胶时间的影响 Fig. 3 Effect of different pH values on gel viscosity and gelation time |
根据上述2.1~2.5 的实验及其结果,以凝胶体系 黏度稳定并大于5 000 mPa·s,且体系的综合成本在 较低范围内为基本要求,确定了尕斯库勒油田E31 油 藏高温高盐可动凝胶调驱体系的基本配方,见表 3。
表3 尕斯库勒油田E31油藏可动凝胶调驱体系的基本配方及性能 Table 3 The basic formula of movable gel system for Gasikule Oilfield E31 reservoir |
![]() |
综合上述实验结果得出,尕斯库勒油田E31 油藏高温高盐可动凝胶体系的具体配方为: 2 000~5 000 mg/L CA-2588+6 600 mg/L HT-2008, 采用尕斯油田注入水配制,并用适量的pH 调节剂, 调至体系的pH 为7.5。
2.7 尕斯库勒油田E31 油藏高温高盐可动凝胶体系的 抗盐性采用等比例稀释或增浓尕斯库勒油田E31 油藏现场注入水(总矿化度117 000 mg/L,钙镁离子 3 340 mg/L)的方法,分别配制总矿化度为46 800, 117 000,170 000 和200 000 mg/L 的模拟盐水。用 这些模拟盐水配制聚合物CA-2588 溶液,加入交 联剂HT-2008,形成凝胶体系,恒温放置5 d,分别 测其黏度和成胶时间,矿化度与凝胶黏度、成胶时 间的关系见图 4 。随着总矿化度的逐渐增大,凝胶黏度逐渐下降,但其下降幅度小于10%;当盐水总 矿化度为200 000 mg/L 时,凝胶体系黏度仍大于 43 000 mPa·s。体系的成胶时间在6.5~9.0 h,实验表 明,优选出的尕斯库勒油田E31 油藏高温高盐可动凝 胶体系,耐温抗盐能力优良,完全能够满足高矿化 度、高温深井深部调驱的要求。
![]() |
图4 不同矿化度的盐水对凝胶黏度和成胶时间的影响 Fig. 4 Effect of different TDS on gel viscosity and gelation time |
良好的热稳定性,可延长可动凝胶体系在高温 地层使用的效果和有效期。将聚合物CA-2588 与 交联剂HT-2008,用总矿化度为117 000 mg/L 的 尕斯库勒油田E31 油藏注入水配制成可动凝胶体 系,在温度为126℃条件下测其热稳定性。同时将 CA-2588 与HT-2008 用总矿化度为200 000 mg/L 的模拟盐水配制成可动凝胶体系,在温度为 140℃条件下测其热稳定性,结果见图 5。
![]() |
图5 高温高盐可动凝胶体系凝胶黏度和放置时间 的关系曲线 Fig. 5 Relation curves of placing time and viscosity of movable gel for high-temperature and high-salinity |
凝胶体系在5 d 时黏度分别达到最高值 43 900 mPa·s 和43 600 mPa·s,实验温度下恒温放 置60 d 时凝胶黏度都保持稳定,无破胶脱水现象; 90 d 时凝胶黏度仍能保持稳定,脱水量分别小于5%和8%;恒温放置180 d 后,凝胶黏度仍大于 42 000 mPa·s,脱水量分别小于10% 和15%。说明, 在聚合物分子中引入星形结构聚合物高分子链,并 在该链上引入抗温基团和抑制酰胺基水解基团,能 够很大程度上提高聚合物的耐温性能,与优选的交 联剂形成的可动凝胶体系,具有很好的长期热稳定 性和耐盐性。
2.9 E31 油藏高温高盐可动凝胶体系的环境扫描电镜 分析将高温高盐可动凝胶体系在成胶前和成胶后样 品的微观结构分别进行了环境扫描电镜观察和显微 特征分析,见图 6。成胶前呈现出均匀的、相互分离 的、无规则星形叶片状结构,成胶后则为一种较粗 大、且相互连接的网状体型结构。说明,高分子量 星形抗温耐盐聚合物CA-2588 和耐高温有机交联 剂HT-2008 形成的可动凝胶系互穿网络体型结构。
![]() |
图6 尕斯库勒油田E31 油藏高温高盐可动凝胶体系凝胶的微观结构 Fig. 6 The microstructure of the high temperature-resistance and salinity-resistance gel system |
2009 年9 月在尕斯库勒E31 油藏跃新654 井组, 进行现场试验,施工曲线见图 7。
![]() |
图7 跃新654 井注入可动凝胶体系压力变化曲线 Fig. 7 Pressure curve of YX654 Well injecting movable gel |
注入压力由施工前的16 MPa 提高到22 MPa, 符合施工设计预期目标,达到了注入水转向分流的目 的。施工2 个月后,对应的一线生产井产液量平均下 降25%,说明注入的可动凝胶体系有效地封堵了高 渗透层,发挥了“调”的作用。3 个月后一线油2 口 开始见效,见图 8,初期日增油分别为1.95~5.99 t,7个月后日增油在9.10~12.08 t,二线油井含水逐渐 下降,最大降值为35%,日产液量和产油量分别 增加2.71 t、7.97 t;跃新654 实验井组年累计增油 1 421.00 t。2010 年开始,耐高温高盐可动凝胶体系 在尕斯库勒油田全面推广应用,取得较好效果。
![]() |
图8 跃2540 井日报生产曲线 Fig. 8 Production curve of Y2540 Well |
(1)通过考察聚合物分子量、聚合物浓度、交联 剂浓度及pH 值等因素,对高分子量星形抗温耐盐 聚合物CA-2588 与高温有机交联剂HT-2008 形成 的凝胶体系黏度和成胶时间的影响,确定了尕斯库 勒油田E31 高温高矿化度油藏,深部调驱用耐盐耐高 温可动凝胶体系的基本配方。
(2) 研究确定的可动凝胶体系具有很好 的长期热稳定性和抗盐性能,在矿化度为 117 000 mg/L(钙、镁离子含量高达3 340 mg/L)、 温度为140℃的尕斯库勒油田E31 油藏深部调驱推 广应用中,取得了集团公司重大科技攻关项目立项 的预期效果。
(3)环境扫描电镜结果表明,高分子量星形 抗温耐盐聚合物CA-2588 和耐高温有机交联剂 HT-2008 形成的可动凝胶系互穿网络体型结构。
[1] | REDDY B R, LARRY Eoff, DALRYMPLE E D, et al. A natural polymer-based crosslinker system for conformance gel systems[C]. SPE 75163, 2002. |
[2] | AL-MUNTASHERI G A, NASR-EL-DIN H A, ZITHA P L J. A study of polyacrylamide-based gels crosslinked with polyethyleneimine[C]. SPE 105925, 2007. |
[3] |
李明远, 林梅钦, 郑晓宇, 等. 交联聚合物溶液深部调剖矿场试验[J].
油田化学, 2000, 17 (2) : 144 –147.
LI Mingyuan, LIN Meiqin, ZHENG Xiaoyu, et al. Linked polymer solution as in-depth permeability control agent:laboratory study and field test[J]. Oilfield Chemistry, 2000, 17 (2) : 144 –147. |
[4] |
袁士义, 韩冬, 苗坤, 等. 可动凝胶调驱技术在断块油田中的应用[J].
石油学报, 2004, 25 (4) : 50 –53.
YUAN Shiyi, HAN Dong, MIAO Kun, et al. Application of flowing gel profile control technique to complex block reservoir[J]. Acta Petrolei Sinica, 2004, 25 (4) : 50 –53. |
[5] | MORADI A. A review of thermally stable gels for fluid diversion in petroleum production[J]. Journal of Petroleum Science & Engineering, 2000, 26 (1) : 1 –10. |
[6] | AL G A. A rheological investigation of a high temperature organic gel used for water shut-off treatments[J]. Journal of Petroleum Science & Engineering, 2007, 59 (1) : 73 –83. |
[7] | 廖春, 史玉成, 徐珊珊, 等. 尕斯库勒油田E31油藏剩余油分布特征影响因素与挖潜对策[J]. 青海石油, 2010, 28 (2) : 41 –44. |
[8] |
方世跃, 王洪辉. 模糊综合评判法评价尕斯库勒E31油藏储层[J].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7, 34 (6) : 614 –617.
FANG Shiyue, WANG Honghui. Fuzzy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method for evaluating E31 reservoir of the Gasikule oilfield in Qinghai, China[J]. Journal of Chengdu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Science & Technology Edition), 2007, 34 (6) : 614 –61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