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 中国石油新疆油田公司工程技术研究院, 新疆 克拉玛依 834000;
3. 中国石油长庆油田分公司第六采油厂, 陕西 西安 710018
2. Institute of Engineering Technology of Xinjiang Oilfield Company, PetroChina, Karamay, Xinjiang 834000, China;
3. The Sixth Oil Recovery Plant of PetroChina Changqing Oilfield Company, Xi'an, Shaanxi 710018, China
油气田开发生产过程中,随着注入水不断注入 地层,油田结垢问题日益突出,油田结垢问题已经 严重影响到油田的正常生产,而这些垢中以碳酸钙 垢最为普遍。对于碳酸钙结垢,国内外大多采用物 理化学防垢技术,其中中国最常见的是在注入水中 添加阻垢剂,防止碳酸钙垢的生成[1-3]。中国碳酸 钙阻垢剂产品在近几年发展迅速,可供油田选择的 阻垢剂产品种类繁多[4-6],各种阻垢剂能达到最佳 阻垢效果的适用条件不明确,这使得油田上对碳酸 钙垢的阻垢效果达不到理想的要求,因此研究不同 因素对碳酸钙阻垢效果的影响以及开展不同因素对 碳酸钙阻垢效果的正交实验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本文通过实验,筛选出阻垢率最高的阻垢剂 PESA 及其最佳浓度100 mg/L,并评价了溶液体系 中碳酸钙过饱和度、pH 值以及含盐量对阻垢剂阻垢 效果的影响,并结合实验结果对阻垢剂的阻垢机理 进行了进一步的分析;通过单因素实验分析的结果 确定影响碳酸钙阻垢效果正交实验的4 个重要因素 及各因素的水平值,结合实验数据利用极差分析和 方差分析确定各因素对实验指标的影响程度,并得 到了使阻垢率达到最佳的因素水平组合。
1 碳酸钙阻垢效果评价方法 1.1 主要实验仪器及药品实验仪器:恒温水浴箱、pH 计、CO2 气瓶、压力 表、压力罐、广口瓶、电子天平、滴定管等。
实验药品:NaCl、CaCl2、NaHCO3、NaOH 均为 化学纯,成都市科龙化工试剂厂;浓HCl、乙二胺 四乙酸二钠(0.1 mol/L)均为分析纯,成都市科龙化 工试剂厂;铬黑T(C20H12N3NaO7S)、氨氯化铵缓 冲液(pH=10.0)以及阻垢剂TH-1、PESA、DTPMP、 TH 607B 和ZX-101。
1.2 实验用模拟水的配制为了消除其他垢型对阻垢剂效果的影响,实验 中用CaCl2 和NaCl 配制成模拟地层水,用NaHCO3 和NaCl 配制模拟注入水。
1.3 碳酸钙阻垢剂性能评价方法碳酸钙阻垢剂性能评价采用《油田用阻垢剂性 能评价方法》中规定的化学阻垢法对碳酸钙阻垢剂 进行性能评价[7]。
2 影响碳酸钙阻垢效果单因素实验对油田常用阻垢剂及其浓度进行了筛选,并对 筛选出的阻垢剂PESA 分别开展了过饱和度、pH 值 以及含盐量影响其阻垢效果的实验研究。
2.1 阻垢剂类型及浓度对碳酸钙阻垢效果影响阻垢剂类型及其浓度对碳酸钙阻垢效果具有一 定的影响,不同类型阻垢剂的阻垢机理及最佳适用 条件是不同的[8]。实验时将注入水中HCO3− 浓度选 定为1.22 g/L;地层水中Ca2+浓度选定为0.8 g/L。 地层水与注入水混合比为1:1,温度为50 ℃,在阻 垢剂浓度分别为40,60,80,100,120 mg/L 时进行 实验,实验结果如图 1 所示。
![]() |
图1 阻垢剂类型及其浓度与阻垢率关系曲线 Fig. 1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inhibition efficiency and inhibitor type/concentration |
由图 1 可以看出,阻垢剂浓度由40 mg/L 逐渐 增加至120 mg/L 时,5 种阻垢剂的阻垢率随阻垢 剂的浓度升高而增加。5 种阻垢剂中阻垢剂TH-1 对碳酸钙垢的阻垢效果相对较差,而阻垢剂PESA 对碳酸钙垢的阻垢效果最为理想,当阻垢剂PESA 为100 mg/L 时,阻垢率达到92.66%,当浓度超过 100 mg/L 时,阻垢率变化幅度微小,但由于阻垢剂 浓度为100 mg/L 时,阻垢率已经达到92.66%,再研 究其他因素对阻垢剂性能影响时,不便于观察其他 因素对阻垢率性能的影响,故下面部分实验中选择 了80 mg/L 的PESA 阻垢剂进行实验研究。
2.2 过饱和度对碳酸钙阻垢效果影响对于碳酸钙垢,常用过饱和度(S)来表示碳酸 钙的饱和程度,利用式(1)计算溶液的过饱和度 S [9]。实验时,为考察碳酸钙过饱和度对碳酸钙阻垢 效果的影响,选择阻垢剂PESA 的浓度为80 mg/L, 温度为50 ℃,按照表 1 的过饱和度进行实验。在不同过饱和度下,研究过饱和度与阻垢剂阻垢率之 间的关系。表 1 为不同Ca2+和CO32− 浓度下的S 值,实验结果如图 2 所示。
表1 5 种过饱和溶液组成 Table 1 Composition of five kinds of supersaturated solution |
![]() |
![]() |
图2 过饱和度与阻垢率关系曲线 Fig. 2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upersaturation and inhibition efficiency |
$S=\frac{{{\alpha }_{1}}{{\alpha }_{2}}}{{{K}_{\text{SP}}}}$ | (1) |
式中: α1-溶液中钙离子摩尔浓度,mol/L;
α2-溶液中碳酸根离子摩尔浓度,mol/L;
KSP-溶度积,mol2/L2。
由图 2 可以看出,阻垢率随过饱和度的增加逐 渐降低。晶体生长理论[10] 认为碳酸钙溶液体系中 存在临界过饱和度,当超过该临界过饱和度后随 过饱和度的增加,晶体生长的速度迅速增加,碳酸 钙析出逐渐增加。Mullin J W 认为碳酸钙结晶成 核是其结垢的第一步,而且碳酸钙成核速率受过 饱和程度的影响[11]。江绍静等运用电导率法得到 30 ℃时,碳酸钙过饱和溶液体系的临界过饱和度 为1 077[12],超过临界饱和度后碳酸钙垢迅速增加。 实验中随着过饱和度的增加,成垢离子逐渐增加, 碳酸钙垢逐渐增加,而加入溶液体系中阻垢剂是定 量的,所以,随着碳酸钙过饱和度的增加,阻垢剂 PESA 的阻垢率呈逐渐降低的趋势。
2.3 pH 值对碳酸钙阻垢效果影响实验时,将地层水中Ca2+浓度选定为0.80 g/L, 注入水中HCO3− 浓度选定为1.22 g/L。地层水与注 入水混合比为1:1,温度为50 ℃,在pH 值分别为 5.0,6.5,8.0,9.5 和11.0 时,进行实验。实验结果如 图 3 所示。
![]() |
图3 pH 与阻垢率关系曲线 Fig. 3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H and inhibition efficiency |
从图 3 中可以看出,当溶液体系的pH 值由5.0 增加到11.0 时,阻垢率由56.82% 增加到93.59% 然 后减小到31.75%,最佳pH 值在6.0~8.0,阻垢率达 到90%。
这主要是由于油田水环境中的碳酸随溶液pH 值的不同有3 种不同的存在形式[13]:pH<6.0 时,主 要是以H2CO3 和CO2 形式存在;pH=6.0~9.5 时,主 要以HCO3− 形式存在;pH>9.5 时,主要以CO32− 形 式存在,碳酸溶液中离子随pH 值变化如图 4 所示。 当pH 值大于9.5 时,阻垢率下降较快,这是因为当 pH 值大于9.5 后随pH 值的继续增加,CO32− 迅速增 加,增大CaCO3 生成速度,而且pH 值较高时阻垢 剂中羧基大量电离,羧酸根离子迅速增加,增加了 阻垢剂PESA 周围的电荷密度,分子表面的负电性 增强,共聚物分子呈现出直线状态,羧基氢键难以 被吸附在微晶上,从而影响了凝聚效果,使阻垢率降 低。当pH 值为9.5 时,阻垢率为82.64%,说明阻垢 剂PESA 在较高pH 值条件下仍具有较好的阻垢性 能。在pH=5.0 时,虽然HCO3− 和CO32− 几乎为0,但 测得的阻垢率仍然很低,这主要是因为聚合物阻垢剂 PESA 的阴离子电解质上含有大量的呈弱酸性的羧 酸根离子。而pH 值对聚合物化学结构中羧基的电 离度及鳌合性能影响很大,当体系中酸度较高时,聚 合物阻垢剂中的弱酸性的羧酸根将很难电离,影响了 PESA 与Ca2+的络合作用,从而大大影响阻垢剂的阻垢能力[14]。
![]() |
图4 碳酸溶液中离子随pH 变化曲线 Fig. 4 The curve of ion concentration and pH value in carbonic acid solution |
实验时选择阻垢剂PESA 的浓度为80 mg/L,注 入水中HCO3− 浓度为1.22 g/L,地层水中Ca2+浓度 为0.8 g/L,温度为50 ℃,在含盐量分别为0,30, 50,80,110,150 g/L 时,进行实验。实验结果如图 5 所示。
![]() |
图5 含盐量与阻垢率关系曲线 Fig. 5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alinity and inhibition efficiency |
从实验数据可以看出,随含盐量的升高PESA 的阻垢率先增大后减小,并且在含盐量为50 g/L 时 PESA 的阻垢率达到最大。当溶液体系的含盐量从 0 增加到50 g/L 时,PESA 的阻垢率从84.67% 增加 到95.85%;将体系中的含盐量继续增加时阻垢率 会慢慢下降。根据曹宗仑等[15] 的研究认为NaCl 有阻碍CaCO3 结垢的作用,含盐量为1.00 mol/L 时 盐效应最明显。笔者从实验数据分析认为随着溶 液中含盐量的增加,Ca2+和CO32− 活度系数减小, 盐效应的作用增强,使CaCO3 溶解度变大,含盐量 达到50 g/L 时,盐效应最明显,宏观表现为阻垢率 明显增大。当含盐量大于50 g/L 后,Na+ 和Cl− 之 间的静电作用增强,在溶液中以多离子缔合的离 子团或离子束(…Na+·Cl−·Na+·Cl−…)形式存在,使 其对CaCO3 溶解施加的静电引力明显降低,盐效 应减弱,使碳酸钙的溶解度相对减小,宏观表现为 阻垢率相对减小。
3 影响碳酸钙阻垢效果的正交实验阻垢剂PESA 对CaCO3 的阻垢率受到温度、 CO2 分压、pH 值和含盐量等因素的影响,但这些因 素对阻垢率的影响并不是单一的,各实验因素之间 相互影响。通过正交实验可以较为准确地确定各实 验因素对阻垢剂PESA 阻垢效果的影响,方便地找 到诸多因素中对实验指标有显著影响的因素,确定 使阻垢率达到最佳的因素水平组合。
在实验中,影响碳酸钙阻垢效果的因素主要有 4 个,分别是含盐量(A)、温度(B)、CO2 分压(C)和 pH 值(D);通过单因素实验分析,对每个因素取4 个最佳水平值,如表 2 所示。
表2 正交实验因素水平表 Table 2 The factor and levels of orthogonal experiment |
![]() |
利用SPSS 软件设计4 因素4 水平正交表 L32(44),正交设计表及实验结果如表 3 所示。
表3 正交实验设计表 Table 3 The orthogonal experiment table |
![]() |
在一般情况下,用极差分析法和方差分析法[16] 对正交实验结果进行分析。
笔者分别用这两种方法 对实验数据进行了分析。 极差分析法是用极差R 来描述各因素对评价指 标的影响。通过SPSS 对数据进行处理可得极差分 析表 4。
表4 极差分析表 Table 4 The range analysis table |
![]() |
通过极差分析表可以看出:对于A 因素,均数 k3 最大;对于B 因素,均数k3 最大;对于C 因素, 均数k4 最大;对于D 因素,均数k3 最大。因此由 极差分析得出的最优组为:A3B3C4D3,即含盐量为 5.5 g/L,温度为60 ℃,CO2 分压为1.5 MPa,pH 值 为7.5 时,碳酸钙阻垢效率最大。由极差数据可以 看出:R(B)>R(D)>R(C)>R(A),即温度对PESA 阻 垢效果的影响最显著,其次是pH 值和CO2 分压,含 盐量对PESA 阻垢效果的影响最小。
方差分析法是用显著性P 来描述各因素对评价 指标的影响。通过SPSS 对数据进行处理可得方差 分析表 5。
表5 方差分析表 Table 5 The square analysis table |
![]() |
由方差数据可以看出:P(A)>0.05,差异不显 著,说明盐含量对PESA 阻垢效果的影响不大; P(B)<0.01,有极显著差异,说明温度对PESA 阻 垢效果的影响非常明显;P(C)>0.05,差异不显著, 说明CO2 分压对PESA 阻垢效果的影响也不是很明 显;0.01<P(D)<0.05,差异显著,说明pH 对PESA 阻垢效果的影响比较明显。由上述分析可知,各因素 对碳酸钙阻垢效果影响的主次顺序为B>D>C>A, 即温度>pH 值>CO2 分压> 盐含量,综合考虑方差 和均数,分析得出的最优组为:A3B3C4D3,即含盐 量为5.5 g/L,温度为60 ℃,CO2 分压为1.5 MPa, pH 值为7.5 时,阻垢剂PESA 的阻垢率达到最高。
4 结论(1)PESA 为阴离子型聚合物,阻垢机理主要为 螯合作用和吸附分散作用,其主要的官能团是羧基 和醚基,其中温度和pH 值对这两种基团的影响比 较大,宏观表现为温度和pH 值对阻垢剂的阻垢性 能具有显著的影响。
(2)由单因素实验分析可知:阻垢剂PESA 的 阻垢率随CaCO3 过饱和度的增加而降低,当过饱 和度由1 972.4 增加到8 944.6 时,阻垢剂阻垢率由 93.41% 减小到53.92%;当溶液体系pH 值由5.0 增 加到11.0 时,阻垢率由56.82% 增加到93.59% 后减 小到31.75%,最佳pH 在6.0~8.0,阻垢率达到90%; 当含盐量由0 增加到150 g/L 时,阻垢率由84.67% 增加到95.85%后减小到90.16%,当含盐量为50 g/L 时阻垢率达到最大值95.85%。
(3)由正交实验分析可知:含盐量的极差为 3.49,P 值为0.37;温度的极差为8.2,P 值为0.002; CO2 分压的极差为5.65,P 值为0.075;pH 值的极差 为6.34,P 值为0.028;说明温度对PESA 阻垢率的 影响最为显著,其次为pH 值和CO2 分压,而含盐 量的影响作用微乎其微。
(4)当温度为60 ℃,pH 值为7.5,CO2 分压为 1.5 MPa,矿化度为5.5 g/L 时,阻垢剂PESA 对碳酸 钙的阻垢效果最好。
[1] | Ю.ПГATTEHБEPГEP. 石油开采中的结盐的预测及防治[M]. 北京: 石油工业出版社, 1992 . |
[2] | 邱正阳. 蜀南气矿采气井筒结垢机理与防垢措施研究[D]. 成都:西南石油大学, 2012. |
[3] | ODDO J E, SMITH J P, TOMSON M B. Analysis of and solutions to the CaCO3 and CaSO4 scaling problems encountered in wells offshore Indonesia[C]. SPE 22782, 1991. |
[4] | 生许磊. 油田阻垢剂的阻垢性能研究[D]. 青岛:中国海洋大学, 2013. |
[5] |
王香爱. 我国阻垢剂的研究进展[J].
应用化工, 2009, 38 (1) : 131 –134.
WANG Xiang'ai. The study progress of scale inhibitors in our country[J]. Applied Chemical Industry, 2009, 38 (1) : 131 –134. |
[6] |
赵彦生, 孙凤儿, 刘永梅, 等. 我国聚合物阻垢剂的研究新进展[J].
化学与生物工程, 2007, 24 (2) : 1 –4.
ZHAO Yansheng, SUN Fenger, LIU Yongmei, et al. The new development of research on copolymer scale inhibitor in China[J]. Chemical and Bioengineering, 2007, 24 (2) : 1 –4. |
[7] |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GB/T 16632-2008水处理剂阻垢性能的测定-碳酸钙沉积法[S]. 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 2008. |
[8] |
李洪建, 孟雪, 李然, 等. 影响硫酸钡阻垢效果因素实验研究[J].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4, 36 (1) : 139 –144.
LI Hongjian, MENG Xue, LI Ran, et al. Experimental study on factors affecting the effect of barium sulfate scale inhibition[J]. Journal of Southwest Petroleum University(Science & Technology Edition), 2014, 36 (1) : 139 –144. |
[9] | Østvold T, Randhol P. Kinetics of CaCO3 scale formation.The influence of temperature, supersaturation and lonic composition[C]. SPE 68302, 2001. |
[10] | LARSEN T, LIOLIOU M, OSTVOLD T, et al. Kinetics of CaCO3 scale formation during core flooding[C]. SPE 114045, 2008. |
[11] | MULLIN J W. Crystallization[M]. 北京: 世界图书出版公司北京公司, 2000 . |
[12] |
江绍静, 余华贵, 刘春燕. 高矿化度体系碳酸钙结垢动力学研究[J].
应用化工, 2011, 40 (9) : 1623 –1628.
JIANG Shaojing, YU Huagui, LIU Chunyan. Research on the scaling dynamic modelof the high salinity system[J]. Applied Chemical Industry, 2011, 40 (9) : 1623 –1628. |
[13] | XU Bo, CHEN Tao, CHEN Ping, et al. Influence of calcium and bicarbonate ions on the kinetics of CaCO3 formation at hthp in the absence and presence of scale inhibitors[C]. SPE 169769, 2014. |
[14] | 胡丹. 环保型无磷缓蚀阻垢剂的研制及缓蚀阻垢机理研究[D]. 武汉:武汉理工大学, 2012. |
[15] | 曹宗仑, 陈进富, 何绍群, 等. 高矿化度油田采出水中的碳酸钙结垢动力学[J].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8, 32 (4) : 132 –135. |
[16] |
邓振伟, 于萍, 陈玲. SPSS软件在正交试验设计、结果分析中的应用[J].
电脑学习, 2009 (5) : 15 –17.
DENG Zhenwei, YU Ping, CHEN Ling. Application of SPSS software in orthogonal design and result analysis[J]. Computer Study, 2009 (5) : 15 –1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