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 Vol. 21 Issue (5): 9-18
习近平关于金融工作重要论述的价值意蕴    [PDF全文]
耿刘利, 黎娜, 王琦, 龚洁松     
滁州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 安徽 滁州 239000
摘要: 习近平关于金融工作的重要论述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金融理论体系建设的最新科学成果,其内容主要包括金融工作重要性、金融本质、金融安全与风险、金融改革发展、现代金融监管和金融开放发展等方面。习近平始终坚持党的集中统一领导,坚持问题导向和底线思维,坚持新发展理念,习近平关于金融工作的重要论述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金融理论体系的新境界,为新时代做好金融工作提供了科学的行动指南。贯彻和落实习近平关于金融工作的重要论述,有利于推动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开放,有利于促进新时代我国金融业高质量发展,有利于提升我国参与国际金融治理的水平,以中国智慧服务全球金融治理,增强我国国际金融话语权。
关键词: 习近平     金融发展     实体经济     金融改革     全球金融治理    
Value Implication of Xi Jinping's Exposition on Financial Work
Geng Liuli, Li Na, Wang Qi, Gong Jiesong     
School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Chuzhou University, Chuzhou Anhui, 239000, China
Abstract: Xi Jinping's exposition on financial work has been the latest achievements in the construction of financial theory system of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which involves the importance of financial work, financial essence, financial security and risks, financial reform and development, modern financial supervision and financial opening and development, etc. Insisting on the party's centralized and unified leadership, problem-orientated and bottom-line thinking and new development philosophy, Xi Jinping's exposition on financial work has opened up a new realm for financial theory system of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and provided a scientific guidance for financial work in the new era. To implement Xi Jinping's exposition on financial work will promote the supply-side structural reform and opening up, facilitate the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for China's financial industry in the new era, and improve China's ability to take part in International financial governance, which contributes to the global financial governance with Chinese wisdom and thus enhance China's discursive power in International financial industry.
Key words: Xi Jinping     financial development     real economy     financial reform     global financial governance    
引言

2019年2月22日,习近平在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中提出,要走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注重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尤其是系统性金融风险。此前,习近平在十九大报告中提出了我国金融改革的重要方向,即:深化金融体制改革、不断促进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发展能力的提升。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金融行业发展取得了显著的成就,金融资产规模日益扩大,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力得以增强,普惠性金融不断推广,行业市场竞争力明显提升,金融监管体系日益完善。与此同时,我国金融行业发展仍然存在经营理念相对落后、市场结构不够合理、金融创新意识弱和能力不足等诸多问题,金融领域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矛盾突出,促进新时代经济高质量的发展急需推动金融行业高质量发展。外汇市场汇率风险、政治冲突、中美贸易摩擦和全球贸易保护主义等严重影响着当今世界金融的稳定,增加了国际金融市场风险因素,为我国金融行业的发展带来了严重的挑战,总体来说,我国金融市场仍然面临阶段性波动的风险。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我国金融工作,将金融发展提升到治国理政的战略高度,在遵循社会主义金融市场发展规律、深刻把握国内和国际金融发展新形势、立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金融改革和发展实践的基础上,围绕金融工作的重要性、金融的本质、金融工作的主题和金融改革与开放发展等方面开展了一系列理论和实践的创新,其内容丰富、蕴意深远,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金融市场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1 习近平关于金融工作重要论述的主要内容 1.1 关于金融工作重要性方面的论述:现代国民经济的核心

金融工作是国民经济工作中十分重要的部分,国民经济的健康持续发展离不开金融行业强有力的支撑。习近平在多种会议和场合中,主要从核心竞争力、国家安全和社会经济制度三个方面论述了金融工作的重要地位和时代作用。2017年,他在全国金融工作会议上以重要核心竞争力、国家安全的重要部分和重要的基础性制度三个方面来分别说明金融、金融安全和金融制度的重要地位[1]278。2017年4月25日,他在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维护国家金融安全”专题学习中指出:金融作为现代国民经济的核心,推动金融稳定发展对于促进国民经济稳定与健康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现代金融是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血液系统[2],金融发展极大影响着甚至决定着国民经济健康发展[3]。金融“活”与“稳”直接影响着社会经济的“活”与“稳”。金融安全在国家安全治理中占有重要的地位,直接关系着国民社会经济发展战略全局。习近平高度重视经济金融工作,将维护金融安全提升到治国理政和国家总体安全的高度。习近平指出,金融制度是整个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涵盖货币制度、信用制度、金融机构制度等的复杂融合系统,是整个经济社会发展基础性制度中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面对目前我国金融制度建设相对滞后的情况,必须遵循金融发展规律,推进和深化金融制度改革,创新金融市场机制,健全现代金融制度。

1.2 关于金融本质方面的论述: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发展

只有透过现象看本质,才能挖掘零乱事物内部必然的联系。习近平在治国理政的实践中,特别注重运用辩证科学的思维方式。实体经济是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和重要支点,任何时候都不能忽视实体经济的发展,振兴实体经济是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着力点。习近平运用科学的思维,抓住金融的本质及发展规律,认为:金融作为实体经济的血液,其本质就是要为实体经济的发展提供服务,这也是金融的宗旨和天职。他将回归本源、服务实体经济作为新时代做好金融工作的重要原则[4]。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针对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开展了丰富的论述,他先后提出:“要加大金融发展支持实体经济的力度” [5]“,要促进金融体系真正依靠、服务和促进实体经济发展” [6],“提升金融运行效率,增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 [7]。在2016年9月举行的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峰会开幕式上,习近平指出:促进金融市场稳定、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是各国都必须面对和解决的重要课题[8]。“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增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是习近平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针对金融工作提出的重要思想[9]。他在2018年1月举行的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次集体学习讲话中又特别指出:要加快建设涵盖实体经济、现代金融和科技创新等在内的创新协同发展现代产业体系,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发展的水平[2]。在2019年2月举行的中共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中,习近平再次指出,金融发展必须切合经济发展和人民发展需求,必须为实体经济的发展提供服务。他将实体经济比作“根”和“肌体”,金融比作“枝叶”和“血液”,以此来阐释金融与实体经济互相促进、共生共荣和相得益彰的辩证关系。只有金融“活”和“稳”,经济才能实现“活”与“稳”;经济实现了“兴”和“强”,金融发展才能最终“兴”和“强”。脱离了实体经济,金融发展便失去根基,犹如无源之水、无血之躯、无本之木。这道破了金融发展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宿,有利于深化人们对金融规律和本质的认知。针对如何将金融服务于实体经济发展落到实处,习近平则提出:需要坚持和贯彻新的发展理念,推进金融供给侧改革的深化,紧紧抓住金融服务的关键和重点领域,努力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水平。

1.3 关于金融安全与风险方面的论述: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

在经济全球化日益加深、全球经济联系日益密切的背景下,世界经济处于新旧动能转换的关键换挡期,金融在促进全球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影响着世界经济的稳定,金融稳定与安全显然已成为当前各国必须面对的重大课题。习近平十分重视金融的安全与风险防范工作,早在2001年他主政福建省时就提出“加强金融‘三项整顿’,强化金融监管,预防金融风险” [10]。2017年,他从总体国家安全观的战略视角提出,“切实把维护金融安全作为治国理政的一件大事” [11],可见,在习近平的战略思考中,新时期金融安全已经成为国家安全的重要时代内涵,是当今世界多极博弈的重要主题。要维护金融安全就必须注重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将其作为金融工作的根本任务和永恒主题。习近平在2012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就提出了要坚守住不发生区域性和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12],随后在2013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再次指出,要严防局部性金融问题转化成为全局性金融风险[7]。他在2014年先后提出:“坚持在风险化解中优化发展,在发展中平稳有效化解风险” [13],“注重标本兼治,辨症施策,健全化解风险的各种机制” [14]。习近平在2016年又先后提出:“通过三去一降一补从宏观上最大限度地防范金融风险的发生” [15],“重点处置一批风险点,确保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 [16]。2017年以来,习近平更加注重金融安全与金融风险防范。2017年,他在讲话中至少4次针对金融风险及其防范进行了论述。尤其是在2017年7月召开的全国金融工作会议上,习近平从8个方面全面概括了我国面临的金融风险,提出必须更加注重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化解,金融工作必须将防止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作为根本任务和永恒主题[4]。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他再次重申和强调,要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17]。在2017年12月20日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他提出了“三大攻坚战”,并将防控金融风险明确作为首要攻坚战。2019年2月22日,习近平在主持中共中央集体学习时强调:要妥善平衡和处理好稳定增长与防范风险的关系,通过完善金融服务、精准有效防范和处置金融风险来推动金融行业高质量发展。

同时,习近平在抓住金融本质和金融安全存在的问题基础之上,深入剖析了我国金融风险的特征、根源及防范与化解举措。总体上来看,当前我国金融体系比较稳健,但是由于金融业本身产业链条较长、价值实现困难,我国金融发展存在经营理念和创新能力与经济高质量发展不相适应情况,加之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促进国际金融风险外溢,使我国金融发展面临诸多挑战和风险。习近平从金融结构与金融开放、金融体制与金融市场、地方政府和金融机构等方面分析了我国金融领域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层面存在的风险与挑战,他深刻指出:当前经济金融结构性因素、周期性因素和体制性因素三者叠加共振导致我国当前金融风险的存在[18],并对我国金融风险作出了“总体可控,以化解高杠杆和泡沫化为显著特征的各类风险仍将持续”的综合判断。习近平在2017年4月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四十次集体学习中提出,保障金融安全的前提是准确研判风险隐患,要坚持底线思维。他针对如何维护我国金融安全提出了深化金融改革、加强金融监管、处置风险点、服务实体经济发展、加强党的领导和提升领导干部金融工作能力6项任务[19],并在2017年全国金融工作会议中明确将增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发展的能力、推动实体经济发展作为防范金融风险最根本性的举措。

1.4 关于金融改革发展方面的论述: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关于我国金融业改革发展,习近平提出了切实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金融需求、更好地服务于完善我国基本经济制度、立足我国实际借鉴国外有益经验、坚持切合实际的创新思想的总体原则,指出了坚持市场导向、回归服务实体经济发展的本源、强化监管和提升防范风险能力几项具体原则。新时代金融改革发展的一条主线就是增强创新改革意识,以新的发展理念为指导,不断深化金融领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为此习近平提出了六个“要” [20]。他指出,要抓住调整和优化金融体系结构这个重点,注重优化金融体系、融资结构、产品体系及市场体系,以高质量和高效率的金融服务推动实体经济的发展。推动金融体系结构的调整和优化必须注重科技型企业、中小企业、小微企业、“三农”和精准扶贫等领域的金融供给与支持。习近平指出,要着力构建层次多、覆盖广、具有差异性的银行金融覆盖体系,要以正确的市场需求为金融发展导向,加强个性化、定制化和差异化金融产品和服务的研究与开发设计,注重增加中小金融机构数量、扩大业务规模,不断强化对“三农”领域和小微企业的金融供给。习近平在2014年8月18日召开的中央财经领导小组会议上还首次提出:设立用于支持创新企业和小微企业发展的国有资本风险投资基金,推动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实施[21]。在2015年7月17日召开的部分省区党委主要负责同志座谈会上他又提出:“疏通金融进入实体尤其是中小和小微企业的通道,不断改善金融服务” [22]。他在2016年3月还提出,要健全和完善金融体系,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23]。习近平积极倡导和推动普惠金融和绿色金融发展。在2017年召开的全国金融工作会议和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再次提出要大力推进普惠金融体系建设与发展,将小微企业、“三农”和偏远地区作为金融投入与服务的重点和关键领域,发挥金融在精准扶贫中的积极作用,加强金融精准扶贫支持,推动绿色金融的发展。他要求,“加强金融扶贫和扶贫小额信贷等政策要注重精准” [24],“构建以市场为导向的绿色技术创新体系,大力发展绿色金融” [17]

推动金融改革与发展必须着力加强金融市场建设、推动金融体制和机构改革,提升金融服务质量。“发展资本市场是中国改革的方向”,这是习近平在2015年接受美国《华尔街日报》采访时的重要观点。习近平在2015年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提出“要推动我国金融体制改革,促进我国多层次资本市场健康发展”,并对股票市场建设提出了“基础制度扎实、融资功能完备、市场监管有效以及能够充分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的明确要求[25]65。他还要求,“促进多层次资本市场规范发展,扩大直接融资比例,强化信贷政策引导” [26],“深化金融体制改革,提高直接融资规模与比例,推动多层次基本市场健康发展” [17]。习近平认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资本市场必须是透明、规范、有韧性、有活力和开放的。这些重要论述都体现出习近平对资本市场的高度重视,认为它有利于推动公开透明、活力开放、健康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资本市场建设。关于金融体制和金融机构改革,习近平提出,要建立和完善现代金融企业制度,强化和落实审慎合规基本经营理念,深化国有资本商业银行改革,完善国有金融资本管理和外汇市场体制机制,鼓励和支持一批民营资本控股的商业银行发展,加强推进金融业公司治理改革,完善治理结构,强化激励约束和金融业内部风险控制与约束机制。在金融体制改革方面,他指出,要加快推进利率市场化,逐步完善汇率形成制度,推进我国股票发行注册制度深入改革,建立和完善存款保险制度等。在金融服务方面,习近平将服务实体经济发展作为金融业发展的宗旨和天职,创造性提出要提供“精准金融服务”,尊重金融市场发展规律,坚持精准金融支持,紧紧围绕着社会主义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提供金融精准服务,不断构建和完善涵盖股票市场、银行信贷和风险投资等在内的全方位、多层次的金融支持与服务体系。

1.5 关于现代金融监管方面的论述:建立现代化金融监管体系

习近平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强调:健全现代金融监管体系,这是新时代坚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底线的重要手段。为了有效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必须从构建宏观审慎政策和货币政策两个调控框架来健全我国现代化金融监管体系,而加强宏观审慎管理调控的有效途径就是加强金融监管的统筹与协调。长期以来,基于传统金融业发展需求的“一行三会”的金融分业监管体制存在金融监管部门分割、金融基础设施和监管资源割裂、监管统筹协调性差等诸多短板和不足。当前我国金融行业不同类型金融业务发展不断相互交叉与渗透,金融业混合综合经营发展趋势日趋明显,金融风险跨行业、跨领域和跨机构传导效应日益扩大,金融风险的防范与化解需要各金融机构部门和各领域之间相互协调共同发力。在这一背景下,传统的分业金融监管体制和框架与我国当前金融业混合综合经营发展之间的矛盾日益凸显。有鉴于此,习近平在2015年11月对党中央关于制定“十三五”规划的建议进行阐释时明确提出要加快建立现代化金融监管框架,并强调其必须具有统筹协调监管、符合现代金融特征和有效有力的显著特征[27]。针对如何加强金融监管,习近平指出,要加强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的统筹监管,不断加强对金融控股公司和重要的金融基础设施的统筹监管,逐步加强对金融业综合统计的统筹负责,促进金融发展和监管强大合力的形成,填补监管空白,弥补监管短板[25]66

设立国务院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是习近平金融监管理论付诸实践的一个创新和亮点,它能够将负责制定货币政策和宏观审慎监管政策的中国人民银行纳入整个金融监管体系,充分发挥其在系统性风险防范和宏观审慎监管方面的作用,提升我国金融监管的整体覆盖面,补齐监管短板,以更加有效地防控系统金融风险。2018年3月17日召开的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关于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的决定》(以下称为《决定》)提出,在整合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和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部分职责的基础之上创新组建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并且更加强化其作为行为监管和微观审慎监管主体的职能。《决定》还将审慎监管基本制度和拟定银行业和保险业重要法律法规草案等职能赋予中国人民银行,有效丰富了中国人民银行在统筹协调和监管方面的重要手段,进一步强化了其在宏观审慎管理和防范系统性风险方面的领头作用。习近平注重金融监管的系统性,强调要加强对金融业发展的全面、全方位、全业务的监管,在强化功能监管的同时更加注重行为监管,将所有业务均纳入金融监管范围,将线上线下和国内外资金流都置于金融监管视野之内。互联网不是法外之地,互联网金融监管是现代金融监管的重要范畴。习近平在2017年4月举行的中共中央政治局就维护国家金融安全进行第四十次集体学习中谈到,采取措施处置风险点,要针对互联网金融开展全面摸排和重点查处。他在2017年7月举行的全国金融工作会议上谈到,加强对干扰金融市场秩序行为的整治要加强互联网金融监管。习近平还特别重视发挥基层金融监管力量,强化地方金融监管责任,要求建立问责制度,严肃追责[28];同时提出,地方政府金融管理主要是要以中央事权为前提,坚持中央统一规则,压实属地金融监管和风险处置职责[29]

总之,习近平关于金融监管的重要论述有利于加强对金融工作的统筹和协调监管,能够保障金融监管的统一性、权威性和实效性,有利于促进金融风险的防控与化解。

1.6 关于金融开放发展与全球治理方面的论述:坚持对外开放和全球治理

中国政府是发展开放型世界经济的倡导者和推动者。习近平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对新时代全面开放格局提出了多层次、宽领域和全方位的要求。实现金融开放发展是对外开放的重要领域和组成部分,也是促进我国金融行业高层次和高质量发展的必经之路。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在准确把握金融开放发展规律的基础之上,开展了一系列结构性和制度性安排,实施了诸多重大金融开放发展新举措。习近平在2017年全国金融工作会议上指出,要扩大我国金融对外开放,实现人民币国际化的稳步推进,推动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的深化改革,促进资本项目可兑换的稳步实现。他在2018年博鳌论坛发表讲话中谈到,要确保落实放宽对银行、保险和证券业外资股比限制的重大措施,对外资金融机构在华设立限制予以放宽,扩大其在华业务范围,开辟中外金融市场合作新领域。2019年2月22日,习近平在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中部署推动金融业高质量发展时强调,要扩大金融高水平双向开放,提升我国金融业全球竞争力;同时指出,扩大金融对外开放必须坚持稳步推进的原则,合理安排对外开放顺序,加快建立和完善风险防范机制。

构建开放型的世界经济格局、推动世界经济与金融业的高质量发展必须完善全球金融治理体系,深化各国金融合作与政策协调,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习近平在博鳌亚洲论坛2013年年会上发表主旨演讲时提出了要实现国际经济金融体系改革的稳步推进、进一步完善全球治理机制的主张。他2016年9月在杭州举行的二十国集团工商峰会上呼吁,要将构建公正高效的全球金融治理格局作为全球经济治理的重点工作之一。为了完善全球经济金融治理,中国政府先后提出了一系列重大倡议和创新战略举措。习近平在2013年3月27日金砖国家领导人会晤时提出,要推进外汇储备库和金砖国家开发银行等项目的实施,以满足金砖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融资需求。针对发展中国家基础设施建设的融资需求在现有的以世界银行为中心的国际金融体系中无法得到满足的问题,习近平积极倡议和推动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的筹建,以对原有世界金融机构体系进行有益补充。习近平还就“一带一路”的推进提出要强化相关制度设计,加强金融创新,建立长期、可持续、稳定和风险可控的金融保障体系等主张。

全球化的经济急需全球化的治理,完善全球经济金融治理、维护国际金融稳定与安全必须加强国际宏观经济政策的协调,深化各国之间的合作与交流。习近平在第五次金砖国家领导人峰会上提出,应该努力推动世界各国宏观经济政策协同,加强在国际经济金融机构等框架内的协调与配合,促进国际货币金融体系的改革。习近平在二十国集团(G20)领导人第十一次峰会开幕式致辞中提出,应该采取更加全面的宏观经济政策,强化政策协同,最大限度减少负面外溢效应,促进国际金融稳定与发展[1]472。习近平还深刻分析了国际金融市场及全球金融治理机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构建全球金融安全网的倡议。他在世界经济论坛2017年年会开幕式上指出,金融监管缺失严重、金融资本过度逐利造成了国际金融危机,当前全球金融治理机制与世界经济金融发展新需求不相适应,国际金融市场频繁动荡和资产泡沫化问题难以得到有效化解,应该推动国际金融治理结构的优化,构建和完善全球金融安全网,加强国际和区域在金融监管、反腐败和风险防控等领域的全方位合作,构筑世界金融风险防火墙,增强全球金融市场抗风险能力,促进世界经济持续稳定增长[30]

2 习近平关于金融工作重要论述的特征 2.1 坚持党的集中统一领导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最大的政治优势,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31]。习近平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谈及新时代党的建设的总体要求时鲜明地指出,必须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加强和完善党对金融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是做好金融工作和推进我国金融高质量发展的根本保证。金融治理工作是国家治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金融安全直接影响着国家整体安全,对于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整体高质量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坚持党对金融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是习近平金融发展思想的重要特征和原则。他深刻地指出:“坚持党中央的集中统一领导,促进党领导金融工作体制的完善,推动制度化建设” [32],“坚持党中央对金融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以确保我国金融改革发展的正确方向” [1]278。我国当前金融工作改革和发展涉及国际和国内两个大局,面临着诸多困难和挑战,国内金融改革任务艰巨,国际金融竞争形势复杂,金融风险因素加剧,只有坚持党对金融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才能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优势,宏观统筹全局、协调各方力量形成合力,有效解决国内外两个层面金融改革和发展中遇到的问题,有效应对金融冲击,防控和化解金融风险,促进我国金融的稳定与高质量发展。只有毫不动摇地坚持和完善党对金融发展事业的集中统一领导,才能确保我国金融改革和发展始终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金融发展之路不断前进。

关于如何加强和改进党对金融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习近平提出:必须加强金融工作领导体制改革,建立和完善高效率金融工作机制,准确研判金融发展形势,深入研究金融改革与发展战略,科学制定金融发展方针政策。加强党对金融工作的领导需要扎实抓好金融系统尤其是金融机构党的建设,增强国有金融机构领导人的党性修养和意识,要促进党的领导与公司法人相结合的国有金融机构现代公司治理机制。增强党领导金融工作的能力的关键在于提升领导干部驾驭金融工作的能力,因此,习近平特别要求领导干部特别是高级领导干部加强学习金融知识,努力熟悉金融业务,不断提升领导干部利用金融手段促发展和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的本领,提升金融工作效率。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金融高质量发展必须努力培育和打造政治过硬、作风优良和精通金融业务的干部队伍,努力加强德才兼备的新时代高素质金融人才队伍建设。此外,加强党的统一领导要求各部门、各地方党委和政府必须树立“四个意识”,自觉维护党中央对金融工作的统一领导和部署,按照职责分工,做到守土有责,服从我国金融工作发展大局,努力打造全国一盘棋的金融风险防控体系。

2.2 坚持新发展理念

“发展理念是发展行动的先导,亦是发展方向、发展思路和发展着力点的集中表现” [27]。“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和共享”,是习近平在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上顺应时代发展要求、为破除时代发展难题和促进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而提出的新发展理念。习近平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必须贯彻和落实新发展理念,将其作为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指导理念。习近平关于金融改革和发展的论述充分体现了“五大”发展新理念,他指出:必须坚持和贯彻新发展理念、不断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28]。五大发展理念贯穿于习近平金融治理思想的全过程。金融创新是引领新时代金融发展的基本动力。习近平在担任上海市委书记时就提出要推进金融创新,推动上海市金融业持续健康快速发展。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不断加强金融机构、金融政策、金融体制和金融监管等方面的创新,提出要建立和完善货币政策和宏观审慎政策“双支柱”调控体系,不断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大力加强“一带一路”金融创新,积极推动和参与国际经济金融治理,顺应“创新、创造、创意”的时代大趋势。促进金融协调发展必须注重金融政策的协调性、金融监管的统筹性和金融发展的平衡性。“一委一行三会”新的金融监管和政策框架顺应了金融业混合经营的发展要求,能够促进政策制定的协调,加强我国金融监管的集中统一,实现金融监管全覆盖,形成金融风险防范合力。加强对精准扶贫的金融支持,增加对贫困地区的金融投入,改善对“三农”和小微企业的金融服务都是为了解决金融发展不平衡的问题。绿色发展理念就是在社会经济发展中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推动绿色低碳循环产业的发展。发展绿色金融对于促进我国社会经济转型升级与绿色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绿色金融发展理念生动体现了习近平“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文明建设思想。习近平多次强调要推动绿色金融发展,通过金融制度的创新安排,大力发展绿色信贷、债券、基金、保险和其他绿色金融工具,引导金融资源投入绿色产业发展。他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将发展绿色金融上升为新时代促进经济绿色发展的重要战略举措。开放发展是新时代促进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提升我国经济国际竞争力的必经之路。习近平坚持在金融开放中推动金融发展,提出的“合理安排开放顺序”“积极稳步推进我国金融开放”“深化金融改革开放”和“完善全球金融治理”等观点均体现了习近平金融开放发展的理念。金融共享理念就是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金融改革和发展思想,努力让金融改革和发展成果由人民所共享,使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金融需求切实得到满足。习近平提出要发展普惠金融、绿色金融和政策性金融,以服务实体经济和人民生活为本,着力解决“三农”和中小微企业的融资问题,这有利于促进金融资源和服务的覆盖率、满意度和可得性,促进金融发展成果由人民群众所共享,推动社会公平正义。

2.3 坚持问题导向和底线思维

坚持问题导向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和方法论最鲜明的特征[33],也是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和新战略的鲜明特点[34]。习近平指出,应该以重大问题为导向,抓住关键问题,坚持底线思维,着力解决我国发展面临的最突出问题和矛盾。坚持问题导向和底线思维是习近平金融发展思想的一个显著特征。在金融改革和发展中坚持问题导向首先体现在金融问题和矛盾的识别上。习近平善于发现问题,充分把握了当前我国金融业发展面临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充分认识到当前我国金融发展与实体经济发展结构性供需失衡的突出问题,深刻分析了传统分业监管体制与金融业混合经营之间存在的矛盾,并对影响我国金融安全的国内外风险因素进行了准确研判,指出我国金融工作的根本任务和永恒主题是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尤其是防止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发生,抓住了金融工作的主要矛盾。其次,习近平在发现和分析金融问题的基础之上注重研究和解决金融工作遇到的问题,这也是金融工作坚持问题导向的落脚点。习近平坚持以问题为导向构建和完善我国现代化金融体制,提升我国金融治理能力,他提出要坚持市场化的改革方向,不断创新和完善国家金融宏观调控体系,深化金融机构、金融市场、金融产品和金融监管体制改革。习近平始终坚持以问题为导向推进我国金融改革与发展,为了解决当前我国金融与经济发展结构性失衡及金融发展不全面不平衡的问题,他提出了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坚持回归本源、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构建和完善多层次的健康资本市场,大力推行普惠金融、绿色金融和科技金融等创新举措;为了解决分业监管与混合经营之间的突出矛盾,创新提出了金融监管机构的改革,构建了“一委一行两会”的新监管格局;为了有效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构建了货币政策和宏观审慎政策“双支柱”风险防控框架。习近平在多种场合中强调,在进行金融改革和发展中必须牢固树立底线思维,将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作为金融工作的根本任务,这也是衡量金融工作质量的最重要的标准。

3 习近平关于金融工作重要论述的重要意义 3.1 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金融理论体系新境界,为新时代做好金融工作提供根本依据

习近平关于金融工作的重要论述继承和创新了马克思主义金融理论。马克思金融安全与风险思想主要体现在马克思对资本主义信用制度和虚拟资本经济及经济危机的认识和批判之中。马克思在对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辩证关系、货币流通与商品生产的内部矛盾的分析基础之上认为,金融危机可以认为是实体经济危机。金融活动必须以实体经济为基础,否则会影响实体经济的发展,最终会引起经济危机;同时提出,变革资本主义生产资料私有制是防范和化解资本主义制度下金融风险、维护金融安全的根本之策。习近平将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金融实践具体情况相结合,对金融本质、金融与实体经济的关系等进行了科学全面的论述,创新地提出通过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有效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进一步推动了马克思主义金融相关理论中国化。

习近平科学地提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金融发展若干理论,深化了中国共产党对金融本质和发展规律的认识。习近平深入分析了金融工作的重要性及其在现代化经济体系之中的核心地位,将金融制度作为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性制度,指出了金融工作的本源,妥善地处理了我国金融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关系。他从金融机构的健全、金融结构、金融产品、服务体系和现代化资本市场等多方面对我国现代化金融体系和产业的改革发展提出了新的发展思路,强调在发挥市场在金融资源配置中基础性和决定性作用的同时,强化国家对金融发展的宏观调控;坚持中国共产党对我国金融工作改革与发展的集中统一权威领导,构建现代金融监管框架;建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统筹金融监管体制,创新了现代化金融监管模式,不断健全现代金融企业制度等,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金融理论体系新境界,为在新时代做好我国金融提供了基本依据。

3.2 有利于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开放,推动我国金融业高质量发展

习近平金融发展思想的科学性不仅体现在理论体系的完善、立意深远和高屋建瓴上,更加突出地体现在其能够为我国当前金融发展突出困境的解决提供战略方案、推动我国金融与经济协调健康发展上。当前,我国金融发展与经济高质量发展不相适应,经济金融结构性失衡矛盾突出。习近平金融本质观强调金融发展必须回归本源、聚焦主业、强实抑虚,以服务实体经济发展为根本目的,为新时代金融业的改革发展指明了方向。习近平提出要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并将其作为促进我国金融业高质量发展的根本动力。加强党对金融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为全面深化供给侧改革提供了政治保障,维护了金融政策的权威性、稳定性和长期性,能够确保我国金融市场改革的社会主义方向。建立多层次的资本市场,完善资本市场制度,优化金融体系结构,完善和创新现代金融企业制度,优化金融市场和产品体系,能够以高质量和高效率的金融服务促进我国实体经济的发展,激发金融行业发展活力。习近平关于金融发展的重要论述明确指出了我国现代化金融体系的三个重点工作:大力发展科技金融、普惠金融和绿色金融,这也是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突破口。构建和完善现代化金融框架,创新建立统筹协调的现代化金融监管体制,推动金融监管机构设置和改革,压实金融监管责任,有利于弥补金融发展监管短板,筑牢我国金融风险“防火墙”,打赢金融风险防范和化解攻坚战,维护金融安全与稳定发展。稳步扩大金融业的对外开放能够促进国内外资本的双向流动,能够在更加广阔的范围内扩大金融资源供给,提升金融资源配置效率;以双向开放为契机,促进各国金融发展交流与合作,能够学习和利用国际先进金融信息技术和管理经验,助推我国金融领域的改革与创新。总之,坚持以习近平金融思想为指导来开展我国新时代金融工作,能够不断开创我国金融改革和开放发展新局面,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金融高质量发展。

3.3 有利于推进国际金融发展命运共同体构建,为全球金融治理提供中国智慧和方案

当前,世界经济正处于深度调整的关键时期,国际金融危机在深层次上仍在持续,在此背景下,习近平立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金融实践,放眼全球金融治理,倡导扩大金融对外开放,推动国际金融合作机制的完善,体现了其独特的国际视野与长远的战略眼光。为了解决全球经济金融发展不平衡和全球金融治理体制存在的问题,习近平倡导深化国际与区域合作,加强经济金融政策协调,实现共同发展,致力于建立和完善新型的全球金融治理格局,这有利于推动国际金融发展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和完善,维护世界金融安全与稳定发展。习近平关于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思想能够为应对当前世界金融发展“脱实向虚”和世界经济发展创新动能不足提供重要思路。习近平关于建立丝路基金、亚投行和上海合作组织开发银行等具有建设性的倡议和举措,有利于满足发展中国家基础设施建设融资需求,解决国际金融发展不平衡的问题,提升发展中国家在国际金融治理中的话语权,扩大我国金融发展国际“朋友圈”。习近平关于创新发展理念、改善国际金融治理机构和完善全球金融治理机制等主张,有利于推动国际金融治理体系更加公正、公平和高效,促进各国经济健康和稳定发展。习近平关于加强绿色金融国际合作的倡议与实践,有利于推动全球绿色经济的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赢得世界各国广泛赞誉。习近平关于完善全球金融治理、推动多边金融治理机制改革、构建金融风险防火墙等一系列主张和倡议,为推动世界经济金融的稳定发展贡献了中国智慧和方案,有利于促进世界经济金融稳定发展,彰显中国大国责任,提升我国在国际金融治理中的地位与话语权。

4 结语

习近平关于金融发展的系列重要论述是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在金融改革与发展方面智慧的集中体现,充分解释了金融在现代经济体系中的核心地位、金融发展的本质、金融工作的主题、构建现代金融体系的重点、金融体制改革和参与国际金融治理等若干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进一步深化了中国共产党人对金融本质和发展规律的认识,既是基于我国金融改革实践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创新运用,也是指导新时代我国金融工作高质量发展的根本遵循和重要方法论。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金融发展实践中,认真学习和贯彻习近平关于金融发展的系列重要论述,能够推进我国不断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稳步推进我国金融对外开放发展,促进我国由金融大国向金融强国的转变。

参考文献
[1]
习近平.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2卷[M]. 北京: 外文出版社, 2017.
[2]
习近平.深刻认识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重要性推动我国经济发展焕发新活力迈上新台阶[EB/OL]. (2018-01-31)[2019-03-01]. http://www.gov.cn/xinwen/2018-01/31/content_5262618.htm.
[3]
习近平.关于《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的说明[EB/OL]. (2015-01-03)[2019-01-19]. http://www.gov.cn/xinwen/2015-11/03/content_5004118.htm.
[4]
全国金融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EB/OL]. (2017-07-15)[2019-03-05]. http://www.gov.cn/xinwen/2017-07/15/content_5210774.htm.
[5]
习近平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分析研究经济形势[EB/OL]. (2017-07-30)[2019-03-05]. 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2013-07/30/c_116745232.htm.
[6]
习近平在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第八次峰会第一阶段会议上的发言[EB/OL]. (2013-09-06)[2019-03-05]. 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2013-09/06/c_117249618.htm.
[7]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N].人民日报, 2013-12-14(1).
[8]
二十国集团领导人杭州峰会举行习近平主持会议并致开幕辞[EB/OL]. (2016-09-04)[2019-03-05]. http://www.gov.cn/xinwen/2016-09/04/content_5105334.htm.
[9]
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 人民出版社, 2017: 34.
[10]
2007年福建省人民政府工作报告[EB/OL]. (2007-07-31)[2019-03-05]. http://www.fujian.gov.cn/szf/gzbg/szfgzbg/200707/t20070731_1138356.htm.
[11]
习近平.切实把维护金融安全作为治国理政的一件大事[EB/OL]. (2017-04-26)[2019-03-05]. http://politics.people.com.cn/n1/2017/0426/c1024-29238550.html.
[12]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EB/OL]. (2012-12-17)[2019-03-05]. http://politics.people.com.cn/n/2012/1217/c1024-19913897.html.
[13]
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 全面提高党领导经济工作水平[EB/OL]. (2017-07-05)[2019-03-05]. http://theory.people.com.cn/n1/2017/0705/c412914-29384754.html.
[14]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习近平、李克强作重要讲话[EB/OL]. (2014-12-11)[2019-03-05]. http://www.gov.cn/xinwen/2014-12/11/content_2789754.htm.
[15]
习近平主持召开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三次会议李克强等出席[EB/OL]. (2016-05-16)[2019-03-05]. http://www.gov.cn/xinwen/2016-05/16/content_5073837.htm.
[16]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京举行习近平李克强作重要讲话[EB/OL]. (2016-12-16)[2019-03-05]. http://www.gov.cn/xinwen/2016-12/16/content_5149018.htm.
[17]
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N].人民日报, 2017-10-28(1).
[18]
欧阳彬. 把维护金融安全作为治国理政的一件大事——学习习近平关于金融安全的论述[J]. 党的文献, 2018(5): 17-22.
[19]
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四十次集体学习时强调: 金融活经济活金融稳经济稳做好金融工作维护金融安全[EB/OL]. (2017-04-26)[2019-03-05]. http://www.gov.cn/xinwen/2017-04/26/content_5189103.htm.
[20]
习近平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并讲话[EB/OL]. (2019-02-23)[2019-03-05]. http://www.gov.cn/xinwen/2019-02/23/content_5367953.htm.
[21]
习近平主持召开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七次会议[EB/OL]. (2014-08-18)[2019-03-05]. http://www.gov.cn/xinwen/2014-08/18/content_2736502.htm.
[22]
习近平出席部分省区党委主要负责同志座谈会[N].人民日报, 2015-07-20(1).
[23]
习近平在看望参加政协会议的民建工商联委员时强调: 毫不动摇坚持我国基本经济制度推动各种所有制经济健康发展俞正声参加看望和讨论[EB/OL]. (2016-03-04)[2019-03-05]. http://www.gov.cn/xinwen/2016-03/04/content_5049192.htm.
[24]
习近平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九次集体学习[EB/OL]. (2017-02-22)[2019-03-05]. http://www.gov.cn/xinwen/2017-02/22/content_5170078.htm.
[25]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 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论述摘编[M]. 北京: 中央文献出版社出版, 2017.
[26]
习近平: 积极规范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扩大直接融资[EB/OL]. (2017-04-26)[2019-03-05]. http://finance.sina.com.cn/stock/t/2017-04-26/doc-ifyetstt3450581.shtml.
[27]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十三五"规划的建议(全文)[EB/OL]. (2015-11-03)[2019-03-05]. http://politics.people.com.cn/n/2015/1103/c1001-27772701.html.
[28]
习近平: 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增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EB/OL]. (2019-02-23)[2019-03-05]. http://www.xinhuanet.com/2019-02/23/c_1124153936.htm?agt=1.
[29]
习近平: 深化金融改革促进经济和金融良性循环健康发展[N].人民日报, 2017-07-16(2).
[30]
习近平.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1卷[M]. 北京: 外文出版社, 2014: 338.
[31]
习近平. 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九十五周年大会上的讲话[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2016: 22.
[32]
习近平主持召开政治局会议分析研究当前经济形势和经济工作[EB/OL]. (2017-04-25)[2019-03-05]. 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2017-04/25/c_1120872321.htm.
[33]
陈彬.坚持问题导向善于认识和化解矛盾[N].中国纪检监察报, 2018-08-16(8).
[34]
韩庆祥.坚持问题导向是党治国理政的鲜明特点[N].人民日报, 2016-12-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