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 Vol. 19 Issue (6): 76-82
学术期刊APP使用的影响因素研究    [PDF全文]
王慧    
重庆师范大学传媒学院, 重庆 401331
摘要: 以技术接受模型为基础,结合用户体验理论和用户认知模型,从价格、内容、功能、视觉因素和易用性5个维度对影响用户使用学术期刊APP的因素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在影响用户使用学术期刊APP的因素中,价格是重要的影响因素,内容在影响因素中占据主导地位,功能对用户也有重要影响,视觉因素和易用性的影响较小。为了推动学术期刊APP的进一步繁荣和发展,学术期刊APP应积极构建新的购买模式,以技术与合作为支撑提升内容质量,根据用户需要增添附加功能,同时提升易用性和视觉体验。
关键词: 学术期刊     APP     数据库     用户体验     付费阅读    
Factors Influencing the Use of Academic Journals APPs
WAGN Hui    
The Media College, Chongqing Normal University, Chongqing, 401331, China
Abstract: The mobility of the Internet brings academic journal APPs and their users closer. This paper intends to study the factors influencing the use of academic journal APPs based on the technology acceptance model (TAM), user experience theory and user cognitive model. The analysis is based on the questionnaire distributed and collected over the internet. The questions are about price, content, function, visual effects and ease of use.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se five factors influence the use of academic journal APPs in different aspects. Price has great impact on the use of academic journal APPs, which requires new purchase model for the academic journal APPs, like payment for content. In terms of content, abundance, authoritativeness and timeliness are the major requirements for academic journals APPs; therefore, academic journal APPs need to improve the quality and quantity of content with the support of technology. In the mobile Internet environment, functionality and easy operation are playing a greater influence on the use of academic journal APPs, so additional functions should be developed to make academic journal APPs easier to operate. The icon, color, text size and image resolution also affect the use of academic journal APPs, and the user's visual experience should be taken into consideration in APP development.
Key words: academic journals     APP     data base     user experience     pay to read    
引言

移动互联网的发展使人们的阅读习惯发生了革命性的改变。APP(Application program)作为移动互联网产品的主要产品类型,在学术期刊数字化的进程中具有重要作用。笔者将从价格、内容、功能、视觉因素和易用性5个方面对学术期刊APP用户进行调研,分析影响学术期刊APP使用的因素,并据此为学术期刊APP发展策略的制定提供建议。

1 学术期刊APP发展与研究概况 1.1 学术期刊APP的兴起

《中国移动互联网发展报告(2016)》指出:中国的移动互联网市场经过高速发展期增速放缓。移动互联网市场趋于稳定,移动互联网产业更加注重市场和用户的细分,追求差异化竞争优势,垂直领域内商业模式的创新和内容服务的深化成为主要趋势[1]。中国的移动网民中,本科及以上学历的用户占比达到了22.6%[2],学术期刊APP具有较为广泛的市场基础。

学术期刊是记录科学研究成果的重要载体,也是传播知识的重要途径,更是开展学术争鸣的重要平台。学术期刊APP是指传统纸质学术期刊向移动设备延伸以达到可在智能终端进行阅读、播放目的的多媒体期刊形式。在移动互联网时代,APP是关键的阅读入口,国外各大数据库出版商都纷纷开发移动APP,以便继续保持竞争优势。随着4G网络和WIFI的全面覆盖,学术期刊APP将会更进一步深入科研人员的生活,为其提供更为便利的服务,发行APP已经成为学术期刊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全面布局的重要战略之一。

1.2 学术期刊APP的分类

现有学术期刊APP主要可以分为自主式和平台式两种类型。自主式APP一般由从属于各大数据库出版商或学会的学术期刊独立开发。如Elsevier旗下的The Lancet,Cell Press Journal Reader,Polymer等期刊分别独立开发的APP,是出版商以自身的数据库为基础开发的APP,可以对旗下期刊中的文章进行资源整合。再如Science这款APP,属于美国科学促进会,其中的内容包括Science以及众多的子期刊。平台式APP则由第三方开发,其中的内容资源不由APP的开发商主办发行,APP仅作为平台对学术期刊的文献资源进行整合发布,如中国知网、维普资讯等。

1.3 学术期刊APP发展的多维效应

互联网对大众出版的冲击有目共睹,但基于专业出版独具特点的发展和盈利模式,数字时代的出版业不但没有走向没落,反而借助技术的优势找到了新的发展契机。互联网带动的数字化阅读使研究人员获取、使用信息资源的方式发生了很大变化。学术期刊的数字化能够拓宽研究人员获取信息的渠道,有效缩短研究成果的传播周期。APP已经成为学术期刊在移动互联网形势下抢占数字市场和用户群体的主要形式之一。就信息的接受者来说,学术期刊APP在实现研究人员的碎片化阅读、延伸阅读体验、个性化定制内容等方面有明显优势[3],科技期刊APP的使用群体具有更加鲜明的特点,在延伸阅读体验方面的优势更加明显。同时,大型专业出版商垄断学术出版市场的现象日益严重,数据库价格上涨给科研单位带来了沉重的经济负担。由于学术期刊APP的使用几乎完全属于个人行为,可以绕开数据库平台,这对专业出版商的垄断行为或有一定的遏制作用。由于学术期刊APP仍在发展初期,其对于学术出版的模式是否有更深刻的影响目前尚不得而知。

1.4 学术期刊APP的研究现状

作为专业出版的重要产品分支,学术期刊APP在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商业价值越来越大,也吸引了学者的关注,出现了一批研究成果。不少研究围绕学术期刊APP的发展策略[4]展开,从互联网思维[3]、增值服务[5]、集约化发展[6]等角度对学术期刊APP在新媒体环境中的持续发展提供了建议。然而,用户作为移动互联网环境中与产品联系最为紧密的要素,却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有研究者从个案的角度研究了学术期刊APP的用户使用偏好[7],这对研究学术期刊APP用户的整体状况有支撑作用,但仍需从更宏观的角度进行验证。笔者在综合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综合技术接受模型、用户体验理论、用户认知模型等对影响用户使用学术期刊APP的因素进行设定,并采用问卷形式进行实际调研,以期从用户的角度为学术期刊APP的发展提供切实可行的建议。

2 学术期刊APP使用的影响因素

如何吸引科研人员使用并保持一定的回访率,是学术期刊APP持续发展的关键性因素。恩特·施密特(Bend. H. Schmitt)认为,用户体验由感官、情感、思考、行为和关联五大体验体系共同构成[8]。D. A. Norman将人类对于事物的认知概括为3个层面:本能水平、行为水平和反思水平,从认知的角度出发,可以将体验分为感官层体验、行为层体验和反思层体验[9]。在交互设计领域,用户设计则从品牌、可用性、功能性和内容四个维度展开[10]。而在技术接受模型(TAM模型)中,认知有用性和认知易用性被认为是决定用户态度和行为的关键性因素。学术期刊APP因其和学术期刊一脉相承的联系,有用性多从内容方面进行考量。

综上所述,笔者从学术期刊APP的价格、内容、功能、视觉因素和易用性等方面对影响用户使用学术期刊APP的因素进行调研。

2.1 调研基本情况

笔者针对中国国内用户对于学术期刊类APP的使用情况进行广泛而深入的问卷调查。学术期刊类APP主要在移动互联网条件下通过移动设备进行使用,因此问卷主要通过网络发放,具有较强的代表性。此次调查共回收问卷146份,有效回答146份。被访者年龄在30岁以下的有136名,占绝大多数,其余10名受访者的年龄在31岁到40岁之间(图 1)。这样的结果也印证了移动互联网产品的用户多为年轻人这一结论。

图1 被访者的年龄构成

从职业分布情况来看,参与调查的146人当中,有101名学生,2名教师,19名管理人员,12名技术人员,另有10名从事专业研究的人士,其余2人为其他职业(图 2)。

图2 被访者的职业分布状况

另外,对受访者利用移动设备进行活动的情况进行调查,结果显示,会利用移动设备进行阅读学习的有82人,移动设备对学习有一定的积极作用。但同时,利用移动设备进行游戏娱乐活动的人数占比要高于进行阅读学习的人。同时值得注意的是,利用移动设备进行社交通讯的人群占据了最大部分,社交功能已经成为移动互联网产品对人类生活产生重要影响的功能之一(图 3)。

图3 利用移动设备进行活动的情况

此次调查结果显示,有近40%的受访者都在移动设备上使用过学术期刊APP;而在没有使用过的人中,部分人表示是因为不知道有学术期刊APP这种移动应用。这说明学术期刊的移动应用存在一定的现实需求,但现有的学术期刊APP产品并没有以此为基础扩大发展,在营销方面还有所欠缺(图 4)。

图4 学术期刊APP用户使用情况
2.2 价格是影响学术期刊APP使用的重要因素

专业出版的定价问题已被热议多时,而学术期刊APP的使用大多属于用户的个人行为,这或许能在一定程度上对学术出版商的垄断行为起到一定的抵制作用。对受访者的调查显示,价格仍旧是影响用户使用的敏感因素。笔者对学术期刊APP的下载价格和学术期刊中提供的内容及服务的价格分别进行调研,仅有7%的受访者表示学术期刊APP是否付费下载对使用的影响小(包括“影响较小”和“影响很小”,下文此种表述均做此解释),而认为内容和服务价格对使用影响小的用户占9%(图 5),这一结果表明学术期刊APP使用的货币成本是影响用户使用的重要因素。而现有的学术期刊APP大多采用免费下载,针对不同的内容和服务进行收费的方式,这在一定程度上顺应了用户的使用行为。

图5 价格对学术期刊APP用户使用的影响情况
2.3 内容对用户使用学术期刊APP的影响占据主导地位

在内容体验方面,本次调查设置了内容的丰富性、及时性和权威性3个衡量标准,调查结果显示,受访者认为这3个方面的因素对学术期刊APP的使用造成影响的均超过半数。有67%的受访者认为丰富性对其使用APP的影响大(包括“影响很大”和“影响较大”,下文其余此种表述均做此解释);而认为及时性影响大的占比为56%;认为权威性对学术期刊APP的使用影响大的比例为74%。这3个因素中,权威性对用户使用影响最大。有10%的人认为权威性对其影响小,认为内容丰富性对其使用影响小的人数占比为10%,认为及时性对其使用影响小的人数占比为9%,也就是说,从这个角度来看,及时性对于其使用也有较大影响(图 6)。这3个数字展现出来的另一个有趣之处在于,与价格的影响作用相比,学术期刊APP在内容方面对用户使用产生的影响似乎更小。其原因可能与参与调查的用户主体为学生有关,学生用户收入相对较低,对价格更为敏感。

图6 内容体验对用户使用学术期刊APP的影响情况
2.4 功能对用户使用学术期刊APP有重要影响

在功能体验部分,首先通过小范围的访谈将购买功能(可以通过该APP购买其中的内容)、社交功能(可以分享至其他如Twitter、微信等平台)、检索功能(定向检索)、超链接功能(参考文献、作者信息等的非线性获取)以及笔记功能(在阅读时可做笔记)确定为调研内容。其中,认为购买功能对其使用APP影响大的用户占53%,认为社交功能对其使用影响大的用户占46%,认为检索功能对其使用影响大的用户占73%,认为超链接功能对其使用影响大的用户占73%,认为笔记功能对于其使用影响大的用户占比为64%(图 7)。可以看出,对大部分用户来说,学术期刊APP提供的检索和超链接功能都是影响其使用行为的因素。比较而言,虽然利用移动设备进行社交通信的用户较多,但是在学术期刊APP的使用中,社交功能却不是影响最大的因素。因为本次的调查对象年龄在30岁以下的居多,这些人可能还没有建设学术交流生态圈的需求,针对学术期刊APP中的内容进行人际交流也不是其核心需求。

图7 功能体验对用户使用学术期刊APP的影响情况
2.5 影响学术期刊APP用户使用的视觉因素

笔者将学术期刊APP的视觉体验分成了4个二级指标,分别为图标、配色、文字大小和图片分辨率。根据这四个指标对于用户使用影响程度的不同展开调查。在移动互联网时代,用户对信息的表现形式和信息平台的视觉效果有很高的要求[11]。调查发现,认为视觉因素的各项二级指标对其使用学术期刊APP影响大的用户均在半数以上。其中,认为图片分辨率对使用学术期刊APP影响大的用户占了61%(图 8),占比最高,这一点与此前的预期相同,随着移动设备的不断发展、升级,必然促导致用户对图片分辨率的要求越来越高。

图8 视觉体验对用户使用学术期刊APP的影响情况
2.6 易用性对使用学术期刊APP的影响

根据技术接受模型,移动互联网产品的易用性会对用户使用产生较大影响。在本次调查中,笔者将学术期刊APP对用户操作的反应程度、功能键的记忆和识别以及操作的复杂程度进行调研。结果显示,在这3项中,认为对其使用影响大的用户占比都在50%以上(图 9)。这从侧面反映出,在互联网环境中,用户对学术期刊APP的要求不仅在于价格、内容以及提供的功能,移动产品的使用流畅性也是用户需求的一部分。

图9 易用性对学术期刊APP使用的影响情况
3 学术期刊APP的发展建议 3.1 构建新的购买模式,寻求新的内容付费主体

调查显示,价格因素是影响学术期刊APP用户使用其中内容产品的重要因素之一。就目前的形势来看,国内外都不存在内容完全免费的学术期刊APP,Science中的内容仍需订阅之后才能下载阅读,而且此款APP中不提供单篇购买,全年订阅需要648元。在这一点上,“中国知网”旗下的APP “手机知网”的处理方式更加灵活,可以购买单篇文章,目前的价格是0.5元/页。学术期刊APP中内容是否需要付费是影响使用的重要因素,学术期刊内容高昂的价格会限制读者个人的购买行为。而与之矛盾的是,学术期刊APP的使用大多数属于个人行为,仅仅通过用户付费的形式很难促进用户对学术期刊APP的使用。在不同的环境中,积极寻找愿意为内容付费的主体是学术期刊APP要获得进一步发展的关键。学术期刊APP只有通过构建新的购买模式,将用户需要付出的金钱成本转移到其他主体上,才能最大限度地吸引并留住用户。

3.2 以技术与合作为支撑,提升内容质量

在信息的传播与交流中,内容的质量高就意味着信息上的领先优势[12]。内容对用户使用学术期刊APP有着较为重要的影响,有受访者将“找不到所需的文献资料”列为现有学术期刊APP的问题之一,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是学术期刊APP的内容资源缺乏,也有可能是使用者的搜索技能较低。这就需要学术期刊APP从技术和内容两个方面对自身产品进行改进。

在技术方面,由于搜索技术不过关造成的信息搜索不畅等问题可以通过技术的提升得以改进。搜索技术的定向表达是学术期刊APP中的常用技术,对此项技术进行升级优化可以让用户获得更多的信息资源。

在内容方面,学术期刊APP的内容缺乏需要通过多方合作来解决。自主式学术期刊APP中的内容大多可以在第一时间更新,在权威性上则需要通过提升期刊自身的影响因子得以改善。而平台式的APP问题更多,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多方合作:内容的及时性取决于平台与期刊的合作协议,要解决这一问题需要期刊和平台共同寻求应对之策;而内容的权威性则完全取决于期刊本身,因此要通过对权威期刊的收录达到提升权威性的目的。

3.3 增添附加功能,提升易用性

国外的学术期刊APP作为数据库出版商开发的APP生态圈的一部分,为用户提供了丰富多样的功能。比如Elsevier作为全球最大的医学信息提供商,就开发了不同的APP产品满足用户的不同需求,不仅有专门提供期刊内容的学术期刊APP,还有针对医学技能学习教育开发的Clinical Skills,为用户提供嵌入式工具用以生成独具特色的报告[13]。随着移动互联网的不断发展,移动情景下的学术行为将涉及更多的功能,现有的用户已经在使用学术期刊APP时展现出对社交功能、笔记功能的需求。笔记功能不仅是简单的加标签,而是要向传统的笔记行为靠拢,可以随时加入用户自身的思考,达到更好的交互效果。同时,由于学术期刊APP在易用性上的体验也会对用户的使用产生较大的影响,在增强学术期刊APP功能的基础上,通过技术提升使用的流畅性也能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学术期刊APP的用户粘度。

3.4 提升用户的视觉体验

调查数据显示,在所调查的与视觉有关的二级指标中,认为其对于学术期刊APP的使用影响小的用户占比都在30%以下,也就是说,学术期刊APP在视觉方面应有所建树,唯此方能获得更高的满意度。在视觉体验方面,虽然调研发现用户对于图标、配色等视觉因素在体验中的影响选择“影响一般”的占了大多数,但是认为影响小的用户也只有25%左右。视觉效果不是学术期刊APP用户的核心诉求,却是移动互联网应用产品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学术期刊APP的开发商需利用多种技术提升用户的视觉体验。

4 总结

学术期刊APP是科技出版商在移动时代进行战略布局的关键一步,而利用第三方开发的APP会在很大程度上削减期刊自身的品牌价值,因此开发属于期刊自己的APP具有重要意义。能够吸引用户并且保持一定的用户粘度是学术期刊APP成功的基础,而价格、内容、功能、视觉效果以及易用性等因素对于用户使用都具有一定的影响,因此,国内学术期刊APP要进一步发展,不仅要解决如内容更新不及时、权威性不足、界面设计不美观、功能不够全面等问题,还要针对中国的学术期刊APP用户的付费习惯探索新的盈利模式。

参考文献
[1] 官建文. 中国移动互联网发展报告(2016)[R]. 北京: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16: 173-190.
[2] 易观国际. 2016年中国移动互联网用户行为统计报告[R/OL]. (2017-02-04)[2017-02-07]. http://www.doc88.com/p-0488670677854.html.
[3] 钱筠. APP时代学术期刊的发展策略[J]. 编辑学报, 2015, 27(1): 71–74.
[4] 张波. 互联网思维下学术期刊App客户端的应变之道[J]. 重庆行政(公共论坛), 2015, 15(1): 93–94.
[5] 张维. 数字出版环境下国内外医学期刊增值服务对比研究[D]. 重庆: 第三军医大学, 2015: 3-17.
[6] 王婧, 刘志强, 徐海丽, 朱静文. 移动互联背景下学术期刊集约化发展现状及思考[J]. 学报编辑论丛, 2015(1): 232–234.
[7] Markley J D, Pakyz A, Bernard S, et al. A survey to optimize the design of an antimicrobial stewardship smartphone app at an academic medical center[J]. American Journal of Infection Control, 2016, 45(3): 317–320.
[8] Schmitt B H. Experiential marketing:How to get customers to sense, feel, think, act, relate[M]. 11thed. New York: Simon and Schuster, 2000: 23-57.
[9] 黄晟. 基于用户体验的APP设计研究[D]. 西安: 陕西科技大学, 2012: 1-23. http://cdmd.cnki.com.cn/Article/CDMD-10708-1012375384.htm
[10] Deaton M. The elements of user experience:user-centered design for the Web[J]. Interactions, 2011, 10(5): 49–51.
[11] 寇继虹, 林霞, 夏莉丹. 专业信息可视化集成平台构建研究[J]. 情报科学, 2016(36): 48–51.
[12] 郭素红. 网络环境下的信息交流与文化传播[J]. 现代情报, 2003, 23(10): 56–57. DOI:10.3969/j.issn.1008-0821.2003.10.026
[13] Homerton Hospital invests in online clinical skills training solution[EB/OL](2010-10-24)[2017-01-07]. http://www.buildingbetterhealthcare.co.uk/news/article_page/Homerton_Hospital_invests_in_online_clinical_skills_training_solution/925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