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 Vol. 19 Issue (3): 1-6
试论大庆精神与中国梦的实现    [PDF全文]
易联树1, 代晓英2    
1. 西南石油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四川 成都 610500;
2. 西南油气田物资公司, 四川 成都 610017
摘要: 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大庆精神是老一辈石油工人为实现新中国独立自主而在艰苦创业中孕育的伟大精神,主要蕴含着爱国主义、忘我拼搏、艰苦奋斗、科学求实和埋头苦干五个方面的内容,其实质是石油工人对实现国家和民族独立这一历史使命的自觉担当,激励和鼓舞中国人民实现了新中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中国梦,深刻揭示了实现中国梦的正确路径。当前,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征程中,大庆精神是增强走中国道路政治定力的重要精神力量,是中国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力量的重要源泉。在实现中国梦的进程中,特别需要大力弘扬和践行大庆精神,将大庆精神转化为实现中国梦的强大正能量。
关键词: 大庆精神     中国梦     中国道路     中国精神     中国力量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Daqing Spirit and Chinese Dream
Yi Lianshu1, Dai Xiaoying2    
1. School of Marxism, Southwest Petroleum University, Chengdu Sichuan, 610500, China;
2. Material Branch, Southwest Oil & Gas Field Company, PetroChina, Chengdu Sichuan, 610017, China
Abstract: Daqing spirit, which involves qualities such as patriotism, devotion, hard working, and respect to science, embodies the elder oil people's arduous struggle for China's development and has indicated a way of realizing Chinese dream. Daqing spirit, as a key component of Chinese spirit and the essential source of China's power, supports us to stick to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and to realize Chinese dream.
Key words: Daqing Spirit     Chinese dream     China's route     Chinese spirit     China's power    
引言

努力实现中国梦,是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我们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需要我们持之以恒地不懈奋斗,需要大力弘扬中国精神。20世纪60年代,为粉碎西方国家用石油窒息新中国的图谋,英勇的中国石油人在极其困难的条件下,以冲天的干劲,披肝沥胆、艰苦创业,建成大庆油田,展现出了崇高的精神风貌和强大的精神力量,培育了家喻户晓的大庆精神。大庆精神是中国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激励了几代人在国家建设和民族振兴的事业中不断地顽强拼搏、建功立业,鼓舞新中国的建设者们实现了独立自主的中国梦。今天,我们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正在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而努力奋斗。梦想之旅从来不会一帆风顺,在追求中国梦的道路上难免会遇到国际国内两个方面的严峻挑战和巨大困难,甚至遭遇挫折。大庆精神是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在以王进喜为代表的新中国老一辈建设者身上的具体体现,具有突出的与时俱进的品质及重要的时代价值。在新的形势下,充分挖掘大庆精神新的时代内涵,结合新的历史条件努力弘扬与践行大庆精神,对于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和人民幸福的宏伟目标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 大庆精神是老一辈石油工人为实现新中国独立自主中国梦进行艰苦创业而孕育的伟大精神

伟大的实践催生伟大的精神,伟大的精神鼓舞和激励伟大的实践。大庆精神产生于艰苦卓绝的大庆石油会战,也是鼓舞大庆会战石油工人战胜艰难险阻的强大力量,激励着中国人民在追求自己梦想的道路上奋勇前行。

大庆精神的实质是石油工人对实现国家和民族独立自主这一历史使命的自觉担当。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梦想,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人民实现了民族独立与解放的中国梦。然而,中国历经列强一百多年的侵略,到处一片废墟。加之西方国家的石油禁运和技术封锁,在新中国的第一个五年计划中,石油工业又没有取得突破,成为唯一没有达成目标的经济部门,国家主权和民族尊严受到巨大威胁和严峻挑战。石油是工业的血液与基础,尽快建立新中国的石油工业体系、早日实现国家和民族的独立自主,是当时中国人民最迫切的愿望和最大的梦想。以王进喜为代表的新中国老一辈石油工人,以主人翁的姿态、以敢叫天地换新颜的英勇气魄,自觉担当起了实现这个梦想的历史使命。石油工人们肩负着国家和人民的梦想,风餐露宿,拼命找油,凭着“少睡点觉、多吃点苦、掉几斤肉算什么”[1]的朴实精神,和“石油工人一声吼,地球也要抖三抖”[2]的豪迈气概,钻遍大江南北,对完成自己所肩负的历史使命充满了一种时不我待的紧迫感。大庆会战条件异常艰苦,数万名石油工人在很短的时间内涌入本是一片荒原的大庆,工作生活都存在巨大的问题。以王进喜为代表的石油工人克服了无粮、无路、无房和自然灾害等突出困难,展现出了“有条件要上,没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2]的勇担历史重任的高昂精神状态。以王进喜为代表的石油工人始终胸怀祖国、甘愿奉献,以“宁可少活二十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2]的拼劲和献身精神,在寒冷的冬天跳进泥浆池用身体搅拌泥浆处理危急的井喷,一次次完成了常人难以想象的会战任务,表现出了以自己的实际行动担当祖国和人民梦想的坚强意志。以王进喜为代表的石油工人,想国家之所想、急国家之所急,一心为祖国钻井、不惜生命为国家采油,时时、事事、处处都生动体现了他们对实现国家和民族美好梦想的自觉担当。大庆精神正是对这种担当的生动写照。

大庆精神激励和鼓舞中国人民实现了新中国独立自主地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中国梦。大庆石油人广泛开展学“铁人”、做“铁人”活动,将冲天的革命豪情同严格的科学态度相结合,打破洋人关于我国“陆相地层”找不到大油田的理论,建成了具有世界先进水平、举世瞩目的全球大型油田。1963年,周恩来总理庄严宣告中国石油基本自给,“中国人民使用‘洋油’的时代,即将一去不复返了”。在大庆精神的激励与鼓舞下,中国石油工业得到快速发展。1966年,大庆油田实现年产原油1 000万吨,1976年达到5 000万吨并连续保持27年,为国家创造了巨大的物质财富。1964年,毛泽东发出“工业学大庆”的号召,将大庆精神推向全国。全国持续地宣传大庆、争做铁人、争创大庆式企业的活动,振奋了中国人民艰苦创业、发奋图强的精神,凝聚了全国推进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的强大力量,对于加速社会主义建设事业起了巨大作用。到1977年,全国建成了大庆式企业(县属以上)3 000个左右,为全国企业总数的3%,其中大中型企业共建成900多个,占大中型企业总数的11% [3]223。1981年9月24日,国家经委党组在给中共中央的报告中总结到:“在工业学大庆、普及大庆式企业的运动中,我们着重抓了27个关系国民经济全局的大型骨干企业和210个地方重点企业,各行各业都树立了一批先进典型”,“这些单位大多数至今还保持先进水平,在发展生产、改善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方面,做出了显著成绩”[3]274。大庆油田的建成,是新中国前30年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巨大成就的典型代表。在大庆油田的示范带领下、在大庆精神的激励下,新中国的奠基者们克服国际、国内的重重困难,几乎在白手起家的基础上建设了门类齐全的现代工业体系,实现了国家独立自主。经济建设领域这些成绩的取得,为改革开放后我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为成功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极少有哪一种精神力量,能像大庆精神这样在国民经济建设中、在推进实现独立自主中国梦的进程中持续地发挥如此巨大的作用。

大庆精神深刻揭示了实现中国梦的正确路径。大庆精神被党和国家视为宝贵的精神财富,它深刻地揭示了以王进喜为代表的石油工人所选择的实现独立自主中国梦的路径正确、可靠、有效,激励和鼓舞了几代人沿着这样的路径为国家奋勇拼搏、建功立业。这个路径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自觉把个人梦与中国梦紧密结合。王进喜完全将个人梦融入了中国梦。他自小受尽苦难,解放后当上了钻井队长,他决心打一辈子油井。看着国家缺油,西方“掐脖子”,王进喜深感责任重大,“恨不得一口气把大油田拿下来,把石油落后帽子甩到太平洋里去”[4]。参加大庆石油会战后,王进喜一心扑在钻井事业上,夜以继日地奔波在井场,誓夺头号大油田。在文革极其困难的情况下,且已身患严重胃病,王进喜也没忘记自己的光荣使命,舍生忘死维护油田生产,直至1970年去世,终其一生都在为实现国家石油自给拼命工作。二是忘我拼搏、艰苦奋斗、埋头苦干。以王进喜为代表的石油工人浑身充满着苦干、实干、拼命干的冲天干劲。在一次可能导致井毁人亡的井喷事故危急时刻,尽管还天寒地冻,脚上有伤还拄着双拐的王进喜跳进泥浆池,用自己的身体搅拌泥浆,在他的感召下,其他工友也跳下泥浆池,用身体搅拌泥浆持续三小时,压住了井喷。这样的事迹与人物,在大庆石油会战中数不胜数。正是凭着这种玩命的劲头,石油工人们攻坚克难,一次次完成艰巨的任务,建成了我国最大的石油基地,构筑了我国现代工业的坚挺脊梁。三是科学求实。王进喜是科学求实的典范,1961年春,他曾含泪填埋了自己钻井队打斜的一口井,他认为“我们填掉的不光是一口井,还填掉了低水平、老毛病和坏作风”,“干工作要为油田负责一辈子,要经得起子孙万代的检查”。王进喜与工友们一直坚持并总结提炼的“三老四严”、“四个一样”,是大庆石油会战科学求实的典型。“三老”即:当老实人、说老实话、做老实事;“四严”即:严格的要求、严密的组织、严肃的态度、严明的纪律;“四个一样”即:黑天和白天一个样、坏天气和好天气一个样、领导不在场和领导在场一个样、没人检查和有人检查一个样。这种科学求实的精神对于夺取会战胜利起到了重要作用。

2 大庆精神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精神支撑

伟大的梦想,需要伟大的精神支撑。没有振奋的精神,一个民族不可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实现中国梦,要求我们不仅在物质上强大起来,也要在精神上强大起来[5]。大庆精神是增强走中国道路政治定力的重要精神力量。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这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道路决定命运。没有正确的道路,再美好的愿景、再伟大的梦想,都不能实现[5]。我国的改革事业是在国内外复杂环境下进行的,没有坚强的政治定力,就会左右摇摆、失去方向,甚至误入歧途[6]。只有不断增强走中国道路的政治定力,才能坚定不移沿着正确的中国道路奋勇前进,才不会走封闭僵化的老路和改旗易帜的邪路。新中国成立后,在自己选择的道路上,人民群众的生产力获得极大解放,建设祖国的热情猛烈喷发,国家的经济生产和社会建设高歌猛进,仅仅20多年的时间,在一穷二白、一片废墟的基础上就建成了体系完备、基础坚实的国民经济体系,使中国傲然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大庆不过是当时全国无数工业建设亮丽业绩中的一个榜样;王进喜也不过是无数心系祖国、拼搏奉献、埋头苦干的创业者中的一个代表;大庆精神也仅仅是开满绚丽花朵的中国道路上结出的最耀眼的一个果实。大庆精神所蕴含的爱国主义、忘我拼搏、艰苦奋斗、埋头苦干、科学求实等内容,是坚不可摧的精神支柱和精神力量,有了这种精神,我们就有坚定的信心实现梦想。大庆精神以其代表的凯歌高奏的时代和博大崇高的内涵,充分证明了中国道路的生命力和优越性,增强了人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坚持中国道路的政治定力正是来自这种自信。

大庆精神是中国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这就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大庆精神是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相结合的产物,是中华民族勤劳勇敢的传统美德在新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初期时代背景下的具体表现,它既饱含着爱国主义的突出内涵,也充满了改革创新的丰富内容。以王进喜为代表的老一辈石油工人,胸怀祖国、为国分忧,把民族生存和发展的利益放在首位,将发展祖国的石油工业作为自己的神圣使命,高扬着爱国主义的旗帜。1960年,原石油工业部将大庆会战职工的精神风貌概括为“三要十不”。“三要”是:要甩掉我国石油落后的帽子,要高速度高水平地拿下大油田,要赶超世界先进水平为国争光;“十不”是:不怕苦、不怕死、不为名、不为利、不计较工作条件好坏、不计较工作时间长短、不计较报酬多少、不分职务高低、不讲份内份外、不分前方后方,一心为会战,一心为革命[3]441。后来又提出了不为名、不为利、不怕苦、不怕死,一心为会战的“四不一为”精神[3]89。“三要十不”和“四不一为”充分诠释了会战石油工人的爱国主义伟大精神。改革创新是大庆精神铁人精神内在的必然要求。大庆油田一直是在改革创新中走过来的,没有会战石油工人在技术管理和科学研究上的改革创新就不可能叩开大庆油田的大门。从贫油国到陆相生油理论,再到世界领先的大型陆相砂岩油田勘探开发技术,大庆石油人用改革创新的精神铭刻了共和国一个辉煌的亮点。王进喜本人也是改革创新的模范,他坚持学以致用,和工人一起改革游动滑车、改进泥浆泵、成功研制控制井斜的“填满式钻井法”。他甚至还摸索出一套根据井下声音判断钻头磨损情况的高超“钻井绝技”,大大提升了钻井的速度和质量。

大庆精神是中国力量的重要源泉。习近平指出,实现中国梦必须凝聚中国力量。精神是力量的源泉,凝聚中国力量,离不开中国精神[7]。中国梦是国家梦、民族梦,也是每个中国人的梦。因此,实现中国梦,必须激发和凝聚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力量。大庆精神催人奋进,渗透力强,人人可学,是激发和凝聚人民群众追求和实现中国梦想的强大力量。石油大会战展开后,指挥部在大庆广泛开展了学“铁人”、做“铁人”的群众性劳动竞赛。在运动中,“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的干劲,更加深入人心,有力地克服了等、靠、要的消极情绪[8],充分汇聚了石油工人的磅礴力量。从一位“铁人”,到王进喜、马德仁、段兴枝、薛国邦、朱宏昌“五面红旗”,再到数以万计的“铁人”式石油工人;从一个“永不卷刃的尖刀”钻井队,到一个大庆油田,再到全国数千个“大庆式”企业,大庆精神汇聚了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强大力量,这就是中国力量。改革开放后,以大庆油田为代表的石油企业始终坚持大力弘扬大庆精神,特别是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涌现了“新时期铁人”王启明、“当代青年的榜样”秦文贵等一批石油科技工作者,他们胸怀报效祖国、赶超外国石油钻井先进水平的抱负,扎根荒原戈壁,矢志为祖国的石油工业艰苦奋斗,以顽强的毅力战胜重重困难,攻克无数技术难题,实现了石油工业的大发展。2010年,中国原油年产量突破2亿吨,并连续保持至今,为国家的能源安全做出了重要贡献,充分展现了大庆精神的巨大力量。

3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需要继续弘扬和践行大庆精神

2009年9月,习近平在视察大庆时指出,开发建设大庆油田铸就的大庆精神,已经成为中华民族伟大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永远是激励我们不畏艰难、勇往直前的宝贵精神财富[9]。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路上,我们面临的困难和挑战还很多,必须继续发扬那么一种革命加拼命的精神,那么一腔艰苦奋斗、积极进取的激情[10]。大庆精神“不仅石油战线要学习,全国的工人都应该学习,知识分子应该学习,各行各业都应该学习”[11]。弘扬和践行大庆精神,尤其要善于以“铁人”为榜样,将大庆精神转化为实现中国梦的强大正能量。一要弘扬和践行“铁人”“为国分忧、为民族争气”的爱国主义精神。爱国主义是大庆精神的核心内容,是凝聚中国力量的不竭源泉,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根本前提。当前,全球化日益加深,国家之间的综合国力竞争异常激烈,国际斗争十分复杂,建设创新型国家任重道远。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特别需要弘扬和践行“铁人”“为国分忧、为民族争气”的爱国主义精神。尽管历史条件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很难再有像住马棚、用身体搅拌泥浆那样艰苦的情形,但是国家和社会永远需要“为国分忧、为民族争气”的爱国主义精神,这种精神永远值得传承和弘扬。在当前的形势下,立足岗位做贡献,以构筑个人梦来助推中国梦,就是最大的爱国。弘扬和践行“铁人”“为国分忧、为民族争气”的爱国主义精神,对公务人员来讲,就是要倡导和鼓励他们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扎实推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协调发展;对企业家来讲,就是要倡导和鼓励他们大力提升产品与服务质量、努力振兴民族产业;对科技工作者来讲,就是要倡导和鼓励他们潜心科学研究、勇攀科学技术高峰;对教育工作者来讲,就是要倡导和鼓励他们孜孜不倦立德树人、为国家和社会培养优秀拔尖人才;对青年学生来讲,就是要倡导和鼓励他们努力学习知识、提升素质、成才报国。只要每个人都把爱国落实到具体的行动之中,将人生理想融入国家和民族的伟大梦想之中,敢于有梦、勇于追梦、勤于圆梦,就会汇聚成实现中国梦的强大力量[5]

二要弘扬和践行“铁人”“宁可少活20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的忘我拼搏精神。忘我拼搏是大庆精神的显著特征,“宁可少活20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的豪迈气概和会战石油工人吃大苦、耐大劳、成大业的英勇事迹,是对这种精神的生动注解。中华民族有忘我拼搏的优秀传统。鸦片战争以来,一代又一代的革命先烈、仁人志士和新中国的建设者们前赴后继、不懈追求、艰苦奋斗,我们的国家和民族从任人宰割的境地一步步发展到今天,依靠的正是这种忘我拼搏的精神。站在新的历史起点,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还需要我们继续弘扬这种精神。通向梦想的道路没有坦途,梦想不可能一夜成真,忘我拼搏是克服前进道路上问题和困难的有力武器。今天,要弘扬和践行“宁可少活20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的忘我拼搏精神,就要加强培育全体国民勇于担当历史使命的责任感和舍小家为大家的小我姿态和大我情怀,就要加强历练全体国民勇于开拓的气魄和胆识,就要加强培养全体国民坚韧的品格和果敢的品质,就要加强锻炼全体国民不屈不挠、持之以恒的定力。抓住了这些,我们就能把“宁可少活20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的忘我拼搏精神,普遍内化为人们的一种精神品质,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道路上,我们就能无往而不胜。

三要弘扬和践行“铁人”“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的艰苦奋斗精神。艰苦奋斗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党领导全国人民一次次取得胜利的重要法宝。以王进喜为代表的石油工人,用自己的行动生动地诠释了艰苦奋斗,并创造了新中国历史上耀眼的光辉业绩,充分显示了艰苦奋斗精神的宝贵。党和国家领导人历来十分重视传承和弘扬艰苦奋斗精神,新中国诞生前夜,毛泽东郑重提出“两个务必”告诫全党:“务必使同志们继续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2013年7月,习近平要求全党同志要不断学习领会“两个务必”的深邃思想,始终做到艰苦奋斗。艰苦奋斗是实现中国梦的重要保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必需弘扬艰苦奋斗精神,艰苦奋斗的精神和优良传统永远不会过时。当前,弘扬和践行“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的艰苦奋斗精神,就是要大兴勤俭节约之风,坚决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就是要敢吃苦、能吃苦,不畏艰难,不怨天尤人,不等靠要,坚忍不拔,奋发有为;就是要夙夜在公、恪尽职守,全心全意把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就是要有“功成不必在我”的境界,无论多艰巨的任务,都要像愚公一样一锄一锄地挖、带领子孙一代一代地挖。

四要弘扬和践行“铁人”“三老四严”“四个一样”的科学求实精神。“铁人”“三老四严”“四个一样”科学求实精神的核心是实事求是、遵循规律、科学发展。在实现中国梦的道路上,我们只有坚持科学求实的精神,才能少走弯路,实现国家和民族又好又快地发展。在新的形势下,弘扬和践行“三老四严”“四个一样”的科学求实精神,首先要贯彻和落实好“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它们是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客观规律的深刻认识,是推进经济社会健康发展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其次要在思想上从“严”要求,行动上向“实”处着力,把“严”和“实”作为衡量广大干部群众的标准和原则,真正把“三严三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再次要善于从全局认识和分析矛盾,敢于抓住主要矛盾,有魄力破解主要矛盾,遇着困难不绕道,碰见问题不回避,推进工作不舞弄花拳绣腿,勇于出实招、干实事、出实绩,以既“严”又“实”的要求推进事业发展。最后就是要坚持群众路线,深入群众基层了解客观情况,掌握客观规律,积极回应人民群众的新期待新要求,把工作抓实抓细抓好抓出成效。

五要弘扬和践行“铁人”“甘愿为党和人民当一辈子老黄牛”的埋头苦干精神。国家富强和民族振兴的事业只能通过“苦干”干出来,没人能将其“吹”出来。只有“埋头苦干”才能托起中国梦。与新中国成立初期相比,今天的物质生活条件已经有了很大的改善,社会上金钱和享受的诱惑大大增多,人们很容易心浮气躁,甘于埋头苦干的人越来越少,这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是一个十分要害的问题。埋头苦干是成事之基、发展之要。我们党历来大力倡导埋头苦干,在我国改革发展的关键阶段,埋头苦干的重要性不遑多论[12]。在新的形势下,弘扬和践行“甘愿为党和人民当一辈子老黄牛”的埋头苦干精神,首先要引导群众树立崇高而坚定的个人梦想,提高抵御诱惑的能力,增强为实现梦想而埋头苦干的坚定意志;其次要大力倡导和培育无私的奉献精神,无论是对一个社会、一个国家,还是一个民族,奉献精神的价值都是永恒的,它是埋头苦干的精神支撑;再次要坚持“两学一做”的基本要求,坚定理想信念、践行为民宗旨、提升品格修养、培育健康情趣,把心思和精力都真正用到为人民群众服务的工作上来;最后还要在全社会形成不让埋头苦干的人吃亏的风气,要特别注意充分肯定、褒奖埋头苦干的人。

中国梦是当代中国人民共同奋斗的方向,是激励中华儿女不忘初心继续前进的时代旋律。当前,我们深入落实“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大力推进创新驱动发展,坚决实施供给侧改革,正朝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奋勇前进。中国梦的实现绝不是一朝一夕之功,需要几代人持续不断的努力拼搏。在实现中国梦的道路上,必须完成的任务、必须解决的困难、必须迎接的挑战都异常艰巨。50多年前,以王进喜为代表的老一辈石油工人在大庆石油会战中所展现的精神风貌、所凝聚的精神力量、所践行的英雄事迹、所创造的伟大成就,为今天我们战胜实现中国梦道路上的任何艰难险阻提供了历史借鉴、增强了必胜信心、提供了精神支撑。大庆精神今天依然没有过时,永远也不会过时,它所蕴含的爱国、忘我拼搏、艰苦奋斗、科学求实和埋头苦干五个方面的内容,历久弥新、历久弥深、历久弥坚。在实现中国梦的进程中,特别需要我们大力弘扬和践行大庆精神。

参考文献
[1] 戴祝文. 铁人之路——回忆老队长王进喜(之三)[J]. 大庆社会科学, 1995(3): 59, 153.
[2] 大庆人的豪言壮语[N]. 工人日报, 1966-01-12(1).
[3] 王昆. 大庆油田五十年文史资料汇编(第二卷)[M]. 北京: 石油工业出版社, 2009.
[4] 王进喜同志在石油工业部的一次政治工作会议上的讲话[N]. 人民日报, 1966-01-12(1).
[5] 中共中央宣传部. 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向往——关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N]. 光明日报, 2014-07-03(7).
[6] 颜晓峰. 增强政治定力坚持正确方向[N]. 人民日报, 2014-05-22(7).
[7] 重庆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 凝聚实现中国梦的中国力量[N]. 光明日报, 2013-06-02(7).
[8] 余秋里. 余秋里回忆录[M]. 北京: 解放军出版社, 1996: 652.
[9] 朱伟光等. 精神的力量——写在大庆油田发现50周年之际(上)[N]. 光明日报, 2009-09-09(1).
[10] 杨绍华. 弘扬大庆精神铁人精神凝聚科学发展强大力量[J]. 求是, 2009(21): 61.
[11] 杨德三, 王长宽. 总书记在"铁人"家[N]. 人民日报, 1990-03-05(2).
[12] 郑剑. 埋头苦干先"埋头"[N]. 人民日报, 2014-06-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