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5年国务院发布的《关于进一步做好新形势下就业创业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中提出,深入实施就业优先战略、积极推进创业带动就业、统筹推进高校毕业生等重点群体就业以及加强就业创业服务和职业培训[1]。《意见》的发布说明政府高度重视就业及职业指导,政府对职业指导的重视必将引起研究者的关注,成为研究的热点。随着职业指导的不断发展,中小学生涯教育和职业生涯规划也开始出现并呈现出迅速发展的势头。因此,了解职业指导领域当前的研究现状、掌握其未来发展趋势和方向是非常必要的。截止到2015年,我国关于职业指导领域词频分析研究的成果还比较少,重要的如王伟在其硕士论文中对1980—2010年间关于职业指导研究的期刊论文进行计量分析和内容分析,描述职业指导研究的现状,并探讨其发展规律[2];李兴军、侯佳等根据历史和逻辑相统一的原则,把我国1978—2008年间的职业指导的发展划分为三个阶段并总结其特点、现实困境及发展取向[3];陈蔚、阮飞等研究者为了了解我国关于职业指导研究的现状,从统计学视角对2001年后以职业指导为主题的期刊论文进行了分类研究[4]。但是,从多角度分析我国职业指导研究的现状和未来研究热点的成果相对较少。笔者借助中国知网,以“职业指导”为检索词,选取所有与职业指导相关的核心期刊文章837篇,利用Excel、BICOMB、UCINET和SPSS等绘制关于职业指导高频关键词的共现矩阵及聚类分析图,从多个角度呈现我国职业指导研究的现状、热点,并分析其未来发展趋势,旨在促进职业指导研究的进一步发展。
1 研究的设计思路 1.1 研究过程首先,利用Excel2007中的删除重复项功能剔除在CNKI5.5版检索到的重复文章;其次,将统计的关键词转换格式导入BICOMB2统计出关键词的频次,构建高频关键词的共现矩阵和词篇矩阵,并将共词矩阵导入SPSS21和UCINET6中,进行因子分析以及绘制聚类分析图;最后,利用UCINET6绘制高频词的共词网络图、计算网络密度以及中心度等,进行中心性分析。
1.2 研究方法(1)关键词分析法。关键词是用于表达文章主题的词语,一篇学术论文的关键词能反映其研究的主题,而且从其研究主题的分布上能看出该领域研究的热点[5]。正是基于这一考虑,笔者希望通过对职业指导领域核心期刊论文中高频关键词的统计,梳理该领域的研究热点及潜在热点。
(2)共词分析法。共词分析法主要是通过对研究对象的关键词进行词频统计,进而确定该研究领域的高频关键词,根据高频关键词在同一篇文章中同时出现的频率,判断两个词的密切程度[6]。本研究通过对职业指导领域内高频关键词两两共现次数的统计,进行聚类分析,以期对该领域研究进行归纳梳理,找到该领域研究的热点。
(3)社会网络分析法。社会网络分析法是一种研究社会成员间关系的研究方法,通过对网络图点度中心度、接近中心度等的分析,发现当前的研究热点及前沿[7]。
1.3 数据来源通过CNKI 5.5版获取资源,以“职业指导”为检索词在“期刊”类进行高级检索,检索项限定为“主题”“关键词”或“篇名”,检索范围界定为“核心期刊”,检索时间段是“ 2000—2015”,匹配类型设定为“精确”,最后得到1 788篇期刊论文。在此基础上,剔除明显不属于职业指导的新闻、会议等非学术性文章,然后将文章的客观信息按发表年份录入Excel工作表,并除去综述、访谈、一稿多投及与职业指导相关度不高的论文等,最终确定有效期刊论文837篇。
2 研究的结论与分析 2.1 高频关键词的共词分析 2.1.1 高频关键词的筛选为把误差减少到最小,笔者对一些没有摘要或关键词不规范的期刊文章进行了剔除,同时利用Excel2007中的删除重复项功能对一稿多投的文章进行了统一处理,最后删除了一些不能反映文章主题的关键词,如促进、推进、激励、思考等。
将Excel中提取的有效关键词通过格式转换导入BICOMB,得出职业指导研究领域中关键词总的频次为2 870次。根据Donohue 1973年提出的高频词低频词界分公式
$T = \frac{1}{2}\left({-1 + \sqrt {1 + 8{I_1}} } \right)$ | (1) |
其中I1表示文中出现1次的词数,由公式(1)计算出T=41.1,因此频次大于42的为高频关键词,即高频关键词只有职业指导、大学生、就业指导、就业、高校、职业教育、高职院校等7个词。这种情况显然不能反映职业指导领域研究的本质问题,其原因很可能是所选期刊的特殊性,目前刊载的文章还不足以反映职业指导领域的研究热点。因此,笔者选取大于等于7的关键词作为高频关键词进行分析(表 1),发现频次大于7的关键词有1 227次,累计百分比为42.75%。
表1 核心期刊中的高频关键词统计表 |
![]() |
通过表 1可以看出,频次超过20的关键词有10个,分别是职业指导(308次),大学生(111次),就业指导(72次),就业(64次),高校(58次),职业教育(57次),高职院校(54次),对策(33次),大学生就业(28次),职业生涯规划(27次)。通过这些关键词可以看出,我国目前关于职业指导的研究多是以高等教育领域的职业指导为主。
2.1.2 高频关键词的矩阵分析将49个高频关键词导入BICOMB软件构建出49×49的共词矩阵(表 2)。此矩阵是无向对称关系矩阵,行与列分别代表49个关键词,当两个关键词同时出现在一篇文章时,说明二者存在关系。例如,矩阵中第一行与第二列的交点值为25,即大学生和职业指导在同一篇文章中共出现了25次。此外,矩阵中对角线上的数值代表该关键词出现的频次。
表2 `高频词关键词的共词矩阵(局部) |
![]() |
聚类分析是将研究对象根据其性质划分为若干组或类,并使得同一个组内的对象具有同质性,因此,通过高频关键词聚类分析可以清晰直观地看出关键词之间的亲疏远近关系[8],从而找出职业指导研究的热点和趋势。为了解当前职业指导领域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哪些方面,笔者利用UCINET得到高频关键词的聚类图(图 1)。
![]() |
图1 高频关键词的聚类图 |
因子分析又称为“因素分析”,是根据分析观测到的多个原始变量找出潜在起支配作用的潜在因子的分析方法[9]。这种方法主要是把有相关关系的变量划在一类中,让每一类变量成为一个因子,从而以较少的几个因子反映原始资料的大部分信息。笔者通过把高频词的共现矩阵导入SPSS21.0进行因子分析,得到解释的总方差表(表 3)、成分矩阵表(表 4)、碎石图(图 2所示)。
表3 解释的总方差表 |
![]() |
表4 成分矩阵 |
![]() |
![]() |
图2 碎石图 |
按照提取因子的两个条件,即:“特征大于1的因子保留,特征值小于1的因子舍弃”和“提取因子的累积百分比应大于50%”,解释的总方差(表 3)中,有18个因子的特征值大于1,且这些因子累积的解释总方差为67.789%,换言之,将49个关键词分成18个类别,就能够解释职业指导领域研究热点66.745%的信息。但是如果把关于职业指导的研究热点分为18类则显得比较零散,不利于对研究热点进行归纳总结。从图 2可以看到,前18个因子的特征值都大于1,但是最大拐点处却出现在第5个因子。因此,综合考虑碎石图、成分矩阵表、解释的总方差表,同时结合高频关键词的系统聚类图和因子分析的结果,可以将我国关于职业指导的研究分为五类:
(1)对职业指导基本理论的研究。主要研究职业指导的概念、内涵、理念及其发展历程,探讨关于职业指导的理论、不同历史时期职业指导研究呈现的不同特点、对职业指导作出重大贡献的先驱人物的思想以及我国的职业指导应该从哪些方面进行改善等。
(2)对国外职业指导理论的研究。这些研究主要包括对美国、日本以及欧盟国家的中小学生涯教育、就业促进政策、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指导人员专业化及就业服务体系等的介绍,探讨如何借鉴国外职业指导发展的经验以促进我国职业指导的发展。
(3)对职业指导实践工作的研究。在研究对象方面,主要是高等院校,中小学开展的职业指导实践较少;在研究内容上,一方面,主要集中在对职业指导工作的现状、存在问题以及对策的研究上;另一方面,针对不同的主体,研究内容的侧重点也各不相同,如普通高等院校强调对职业指导内容和方法的创新,高职院校强调对职业指导教师的专业化建设和职业指导课程的完善,中等职业学校则强调对学生在顶岗实习过程中的职业指导等。
(4)关于多学科职业指导理论的研究。主要包括对教育学、心理学的一些理论的研究,如杜威的实用主义理论、班杜拉的自我效能理论、斯滕伯格的成功智力理论以及人职匹配理论,等等。
(5)对创业教育和创业指导的研究。该领域涵盖范围比较广。在指导对象上,既包括对普通高校、职业学校学生进行创业教育,也包括对下岗失业人员和农民工的创业指导;在指导内容上,探讨创业能力和创业精神的培养,强调创业平台的构建等。
2.2 高频关键词的社会网络分析 2.2.1 高频关键词的社群图本研究采用社会网络分析法,将相关矩阵导入UCINET软件中,构建出高频关键词的社会网络分析图(图 3),旨在从中心性分析的角度把握我国职业指导研究的热点及其相互关系。
![]() |
图3 高频关键词的共词网络图 |
根据图 3可以看出三点:一是职业指导、就业指导、高校、大学生等关键词不仅处于社会网络图的中心位置,而且频次高,说明这些关键词是目前职业指导研究领域的热点,其他研究大多围绕其展开。二是职业教育、生涯辅导、创新、毕业生等词处于网络的中间位置,联系网络边缘与核心,表明职业指导研究正在围绕创新和职业生涯规划等主题开展大规模研究。三是职业生涯规划、就业质量、创业、职业指导课程、职业价值观等关键词处在网络图的边缘位置,意味着这些关键词或将成为我国职业指导领域研究的潜在热点。
2.2.2 高频关键词的社会网络密度社会网络密度是指整个网络节点之间联系密切的程度[10],密度值越接近于1,则关键词之间的联系越紧密。借助于UCINET软件,得出我国职业指导研究领域高频关键词的社会网络密度是0.598 6,表明高频关键词之间的联系相对比较紧密,也就是说,我国职业指导研究领域知识之间的联系相对比较密切。
2.2.3 高频关键词的中心性分析在共词分析网络中,W.H.Lee认为,中心度指标(接近中心度、度值中心度、中间中心度)不仅能够反映出某一领域当前的研究热点,而且可以预测该领域的发展方向。在某一研究领域中,度值中心度的值较大,则说明其是研究热点;而当度值中心度和接近中心度的数值较低,中介中心度的值越高,则说明其节点将会是未来新兴的发展趋势。基于此,笔者通过UCINET软件得出49个关键词的上述三项指标的数值(表 5)。
表5 共词网络的中心性分析(部分) |
![]() |
从表 5可以看出,职业指导、大学生、就业指导、就业、高校、高职院校、职业教育等关键词的度值中心度较高,这表明高等院校的职业指导是当前职业指导研究的重点。职业指导、大学生、就业指导、就业、高校、职业教育、高职院校等关键词的中间中心度明显高于其他关键词,这些词在社会网络分析图中起着桥梁的作用,但是发展的中间中心度为零,说明它与其他关键词的共现存在缺陷。指导、培养、职业院校、发展、职业价值观、中等职业学校、就业能力、就业质量、专业化等关键词的接近中心度较高,表明这些关键词与其他关键词连接的路径较短;而高校、就业指导、大学生、职业指导等关键词的接近中心度较低,表明这些关键词需要依靠其他关键词进行信息传递,在职业指导研究领域,则表现为高校、就业指导、大学生需要借助职业指导进行更深层次的研究。
3 结论 3.1 目前我国职业指导研究领域的特点(1)我国职业指导研究领域中处于核心地位的是职业指导、大学生、就业指导、就业、高校、职业教育、高职院校等关键词,而且这些关键词是其他关键词共现的桥梁,指引着我国职业指导其他领域研究的开展。
(2)在高频关键词共现网络中处于网络中心位置的生涯辅导、职业生涯规划、专业化、创新、毕业生等词也是我国当前职业指导研究领域的重点问题。
(3)职业价值观、创业教育、就业能力、就业质量、专业化、职业指导课程、学生等关键词处于网络图的边缘位置,与其他关键词的共现次数不多,表明关于这些关键词的研究在我国职业指导领域还不是很多,将会成为我国职业指导研究领域的研究前沿。
(4)从宏观层面考虑,我国职业指导研究领域主要是以高等院校的职业指导或是生涯辅导为主,对国外高校职业生涯规划及职业指导内容和方法的介绍,将会对我国高等教育产生深远的影响。
3.2 职业指导研究领域的未来发展趋势预测(1)普通中小学的职业生涯教育。在普通中小学开设生涯规划课程、明确职业兴趣、培养职业意识,使学生从小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将是目前我国职业指导研究者和实践者研究的趋势。在基础教育阶段,使学生接受职业生涯教育,不仅可以提升学校教育理念,而且可以为学生开启职业启蒙教育,使其明确自我定位,有利于减少未来职业选择的盲目性,降低未来选择性失业的比率。
(2)职业指导模式的变革与创新。目前关于学校职业指导的模式主要是开设职业指导课程和开展职业指导政策讲座等;社会职业指导的模式主要是单一的重复性训练。随着就业压力不断增大,就业形势日益严峻,这种传统的职业指导模式在指导对象实现高质量就业中所起的作用越来越小,因此,变革和创新职业指导模式是大势所趋。通过对所选文章的梳理,可以发现团体辅导与个别咨询相结合模式、个性化职业指导模式、体验式职业指导模式、全员参与职业指导模式、网络化职业指导模式、全程化课程体系模式等在当前职业指导领域的研究还比较少,因此将会成为未来研究的重点。
(3)关注就业质量和就业能力。目前国内职业指导的目的还主要是使指导对象顺利就业,找到一个工作岗位。但是随着经济的发展,产业结构的变迁,就业不稳定性的增加,很多人开始认同“不要终身就业的饭碗,只要终身就业的能力”,鉴于此,未来关于职业指导的研究也应与时俱进,把关注的重点转移到就业质量和就业能力上。
(4)中等职业学校的职业指导研究。关于职业院校职业指导的研究是目前研究的一个热点,但是其研究的重心偏向于高职高专院校,对中等职业学校的职业指导关注相对较少。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一般年龄较小,职业价值观还没有定型,因此,更需要职业引导和生涯辅导。未来关于职业院校职业指导的研究仍将是职业指导领域研究的重点,但其研究重心会向中等职业学校倾斜。
(5)职业指导专业化研究。目前国内很多研究者对我国职业指导的发展历程进行了总结划分,不同的研究者都有其独特的视角,因此对职业指导发展阶段的划分也各不相同,但是普遍都认为目前我国职业指导处于发展阶段。众所周知,任何事物的发展都会经历从无到有、从不成熟到成熟、从规范化到专业化的过程,职业指导也不例外,因此,关于职业指导未来发展趋势之一是关于职业指导专业化的研究,如职业指导制度的专业化、职业指导人员的专业化、职业指导机构的专业化、职业指导系统的专业化、职业指导相关法律规章的专业化,等等。
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很多职业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需求越来越多样化,这在客观上需要学校和社会职业指导的组织机构或从业人员与时俱进,改变和创新其工作。目前国内学者对职业指导进行了深入的研究,笔者借助共词分析法、社会网络分析法和SPSS等工具归纳了我国职业指导研究领域的研究热点和前沿,不足之处是只对关键词进行了分析和思考,要想更深层次地了解职业指导的热点和发展趋势,也可以比较分析国内和国外的职业指导研究情况,做到更客观、更科学。
[1] |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做好新形势下就业创业工作的意见[EB/OL]. (2015-05-04)[2016-01-05]. http://www.chinajob.gov.cn/Innovate And Services/content/2015/05/04/content_1062368.htm. |
[2] | 王伟.我国职业指导研究现状的分析与评价[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 2011. |
[3] | 李兴军, 侯佳. 中国当代职业指导发展回眸: 1978~2008[J]. 职业技术教育, 2008 (34) : 34 –37. |
[4] | 陈蔚, 阮飞. 对我国职业指导研究状况的统计分析[J].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08 (12) : 18 –19. |
[5] | 杜文军, 常艳. 我国大学教学研究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基于文献计量分析的视角(2003~2012)[J]. 黑龙江高教研究, 2014 (1) : 18 –21. |
[6] | 崔雷, 王孝宁. 学科主题演变的深度挖掘分析以普通外科学为例[J]. 医学信息学杂志, 2009 (8) : 5 –10. |
[7] | 万昆, 叶冬连, 戚丽, 等. 多维视阈下的国内MOOC研究进展与可视化分析以我国MOOC研究领域为例[J]. 中国远程教育:综合版, 2015 (2) : 38 –44. |
[8] | 崔雷. 专题文献高频主题词的共词聚类分析[J]. 情报理论与实践, 1996 (4) : 50 –52. |
[9] | 张奇. SPSS for Windows在心理学与教育学中的应用[M]. 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9 : 284 -288. |
[10] | 张松. 我国教育技术学硕士学位论文的可视化研究基于社会网络分析视角[J]. 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 (2) : 96 –1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