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 Vol. 18 Issue (1): 34-38
体育强国视域下体育产业创新驱动机制研究    [PDF全文]
陆小成1a, 冯刚1b, 骆慧菊2    
1. 北京市社会科学院:a. 市情调查研究中心;b. 城市问题研究所,北京 100101;
2. 湘潭大学体育部,湖南 湘潭 411105
摘要: 当今中国体育正处于从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迈进的重要时期。建设体育强国需要体育产业创新发展,而体育产业创新发展的实现则需要体育产业从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具体而言,体育产业创新驱动包括科技创新、观念创新、制度创新和服务创新四个方面:科技创新驱动是体育产业发展的重要动力,需要现代信息技术和大数据的应用;观念创新驱动是体育产业发展的重要导向,需要改变传统观念,树立政府服务理念,整合社会资源;制度创新驱动是体育产业发展的重要保障,包括产学研合作、转变政府职能和人才资源开发等内容;服务创新驱动是体育产业发展的重要引擎,需要转变观念,满足社会对体育消费的各种需求,不断弘扬民族体育文化。
关键词: 体育产业     体育强国     创新驱动     举国体制     民族体育文化    
A Study on the Driving Mechanism for Innovation of Sports Industry in Constructing a Great Sports Nation
LU Xiaocheng1a, Feng Gang1b, LUO Huiju2    
1. Beijing Academy of Social Sciences: a.Investigation and Research Center of City Issues; b.The Institute of Urban Study, Beijing, 100101, China;
2. Department Physical Education, Xiangtan University, Xiangtan Hunan, 411105, China
Abstract: When sports industry in China is prospering, innovation is playing an increasingly important role in the development of sports industry. China will develop into a great sports nation when the sports industry is driven not by investment of various elements but by innovations i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ncept, system and servic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novation is an important driving force, and concept innovation is an important guidance: we need to change the traditional ideas, to accept the concept of government service, and to integrate social resources. System innovation provides guarantee for the development of sports industry. Service innovation serves as an engine for the development of sports industry: it is necessary to improve sports service to satisfy social demands, and to carry forward the national sports culture.
Key words: sports industry     a great sports nation     innovation driven     national system     national sports culture    
引言

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当今中国体育处于从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迈进的重要时期,在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的新常态背景下,加快体育产业创新发展是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全面深化体育体制改革的重要机遇[1]。当前我国体育产业大而不强、弱而不强,要想改变这种格局,需要重视创新在提升体育产业质量和效益中的突出作用。由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转变,要改变传统体育用品代加工的低端发展模式,实现向创新驱动转变,在体育产品质量、品牌影响力等方面,继续发挥劳动力比较优势,注重科技创新、观念创新、制度创新、服务创新,不断提升体育产业的影响力和服务效益,进而实现体育强国梦[2]

1 科技创新:体育产业发展的重要动力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科技全球化、知识全球化、经济全球化带来日新月异的科技成果,科技创新改变传统经济社会发展格局,推动全球经济走向新的高地,引导世界各国经济走出低谷,实现跨越发展。我国长期以来科技力量薄弱,科技水平和科技竞争力不强,体现在经济质量和竞争力上一直落后于发达国家。尽管我国经济总量排名世界第二位,但按人均占有量和经济质量进行比较,我国并不能成为经济强国,因此加快科技创新、不断提高科技竞争力是我国经济加快转型、提升产业质量的核心动力。

1.1 科技创新是体育产业的核心动力

从全球范围看,科技创新驱动是大势所趋。科技创新驱动是促进体育产业快速发展的动力源,也是体育产业发展的内生动力。体育产业中的科技创新,打破既有的市场经济中“循环流动”的均衡状态,形成新产品、新技术、新要素、新产业的“均衡非均衡新均衡”的动态演变和持续发展状态,形成不断完善和提升的强大动力。依托科技创新促进体育与经济的高度融合,提高体育产品、体育服务的科技含量和效益,提升体育产业竞争力。

1.2 科技创新促进体育产业延伸与持续发展

科技创新与发展是体育产业整合体育科技资源,实现规模化、集约化、高科技化发展的重要动力。科技创新是体育产业活力的源泉,体育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关键是把握市场的脉搏和需求走向,依靠面向市场需求和挖掘潜在市场,不断开发符合消费者需求的产品,建立竞争优势。对于体育产业特别是运动品牌来说,未来的竞争将是研发设计能力、科技创新水平的竞争。只有不断研发和创新体育产品,才能让品牌更有生命力和竞争力。体育科技创新不仅能提高体育产品质量,延长体育产业链,促进体育产业分工,还能扩大体育产业规模,促进体育产业的持续发展[3]

1.3 现代信息技术创新为体育产业构建广阔空间

信息技术创新与进步所带来的信息生产力是体育产业构建的重要动力。依托现代信息技术及其创新,实现现代技术、信息和知识资源的整合与协同,利用互联网平台,促进体育产业的信息化、技术化、知识化发展,有效突破传统信息交流渠道和障碍。体育产业依托现代信息技术创新和互联网结合,形成集知识生产、创新、集聚、处理、加工、传播、应用于一体的功能性产业互动平台,不断跨产业、跨区域、跨国界实现延伸发展。依托互联网技术和信息快捷地渗透到体育生产与消费的各个领域、层面和环节,现代信息技术与体育产业融为一体,促进体育产业链发展,电子商务、网络营销、网络消费在体育产业构建中形成新的动力。体育企业借助信息技术及其提供的平台,促进信息交流和技术共享,为体育产业及其服务链构建提供基础,促进体育制造业发展和体育服务业提升。

1.4 大数据时代催生体育科技创新

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特别是物联网、云计算、社交网络、社会媒体以及信息获取技术的跨越式发展,实现数据收集、加工、储存容量等多方面的技术提升,依托新的技术手段,数据有可能被全面感知、快速获取、系统分析、跨界共享,促进知识扩散与知识创新,进而改变传统的生产生活模式,颠覆传统商业范式[4]。可以说,大数据不仅仅是技术手段的提升,而是以全新的视角与方位改变人们的生活,标志着经济、社会、文化、政治等多个领域的全方位响应与转型[5]。对于体育产业而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标志着科技创新伴随大数据时代形成对体育产业新的驱动力。大数据的智能运用,给世界知名的体育职业联盟、体育用品、体育竞技提供了新的发展契机。各种现代体育科技产品、体育健身器材、赛车、体育健身与竞技体验等吸引更多的观众不再仅仅是观赏,而是参与锻炼和体育消费体验[6]。体育产业在现代大数据时代和科技创新中实现新的构建与完善,并不断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2 观念创新:体育产业发展的重要导向

观念是体育产业发展的行动指南和方向导引,观念创新能带来革命性的转变与促动。体育观念创新是指革除旧有的影响体育发展的既定看法和思维模式,以新的视角、价值、理念、方法和思维模式,形成新的体育产业发展战略,引导和改变传统的体育产业价值观。

2.1 改变传统观念,不断学习新知识

要改变不利于体育产业及其服务业发展的旧观念,特别是要打破计划经济体制下仅仅重视体育事业、不重视体育产业发展等落后观念,改变体育工作是纯事业、政府垄断、包办代替的旧观念,真正认识到体育产品、体育服务是惠及全体国民、实现经济社会发展成果共享的重要方面,是满足人们高层次、多元化精神生活需求,实现健康、休闲、娱乐的重要保障,认识到体育有投入有产出、有经济性也有社会性功能。不断加强对最新体育信息、理论、概念的学习,通过学习不断扩充和改变旧有的知识架构,增强体育产业发展的创新意识和精神,进而引导体育产业实现新的突破与发展。

2.2 树立政府的服务和扶持基本理念

改变和突破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管理理念和发展思路,需要用市场经济理念来指导和发展体育产业,区别传统的政府办体育事业的思路和做法,应该以市场经济、社会需求为导向,尊重市场规律、重视市场机制在体育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发挥政府服务和政策扶持的积极作用,放手让企业去做大做强体育产业,并不断完善各个服务环节,优化服务效率,提高服务质量,促进体育产业发展。通过良好的政府公共服务和必要的政策扶持,重视体育产业的市场化观念创新与转变,提高创新积极性,调动体育产业发展的内在激励动力,实现创新发展。

2.3 构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文化空间

要树立创新理念,鼓励社会资本、社会力量、社会组织及公民个人参与体育产业各个环节的创新活动,构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体育发展文化空间,整合各类体育创新资源,促进体育产业投资、经营与管理模式创新。依托体育观念创新,为中国体育产业构建提供思想保障和重要动力。

3 制度创新:体育产业发展的重要保障

体育强国战略的实施离不开良好的制度创新机制,以制度创新助推体育产业跨越式发展,进而助推体育强国梦的实现。制度创新是指人们根据已有经验和知识水平,在一定的经济社会环境中,建立新的制度和改变传统制度,从而形成更加科学合理的规范体系,更好地激励人们,从而实现制度范围内各利益主体状况的改善和利益增进的创新。好的制度可以充分调动体育产业各要素、各力量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不好的制度会破坏体育产业的生态环境,会形成发展的强大障碍。因此,加强制度创新是促进社会和谐、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是体育产业实现创新驱动、跨越发展、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

3.1 构建产学研合作创新的资源配置机制

对于体育产业构建而言,新的产业模式和产业组织变革,都是在一定制度框架下或新的制度规范下得以存在和运营。科技创新需要制度创新得以保障和形成持续的激励效果,以制度化、规范化、系统化的运行机制保障体育产业服务行为的发生和预期目标的实现。体育产业在西方发达国家如美国等已经占GDP的10%以上,而我国的体育产业所占比重不足1%,体育产业增长空间很大,因此国家也越来越重视体育产业的发展,体育产业的快速发展,需要构建国家、地方、企业、社会组织等多个层面的合作创新的资源配置机制。发挥政府机制和市场机制两方面的作用,重视政府政策引导对体育产业创新的引擎作用,同时要激活市场创新活力。

加强体育产业与体育高校、体育研究机构、各级体育管理部门、体育服务组织等的产学研合作,整合各类体育资源,加强合作创新与产业链融合,不断扩大体育产业规模,提升体育产业技术创新能力,提升体育产品和体育服务质量,扩大体育产业影响力和市场竞争力[7]。体育产业的发展不是体育企业单一力量的发展,也不是政府唱独角戏的发展,需要重视发挥高校和研究机构在体育产业技术、体育产品研发等的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作用,需要重视各类体育中介机构为体育产业发展提供必要的中介服务,如信息服务、法律服务、营销服务等多方面的功能,通过产学研的合作创新与资源整合,实现资源优化配置,促进体育产业升级与规模扩大,实现体育强国。

3.2 创新体育举国体制

国家明确提出要转变发展方式,实施创新驱动战略。体育产业的转型升级与跨越发展需要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充分借助这一发展契机,转变政府职能,利用好和进一步创新中国特色体育产业举国体制,制定体育产业创新驱动机制。体育产业创新驱动战略要能适应体育产业发展初级阶段和体育产业不够完善时期,能有效和快速整合社会资源,实现既定体育发展目标的重要模式和制度安排。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国际竞争日趋激烈,社会体育消费日益多元化、个性化,举国体制具有自身的弊端和局限性。构建体育产业发展的制度创新驱动机制,需要转变政府职能,进一步在举国体制下释放新的体育产业发展动力,减少对中观和微观体育产业组织的干预,为体育产业构建创造良好的制度环境,建立促进体育生产和体育服务的有效机制,为体育产业提供更多、更好、更及时的各种政策优惠和服务,为体育产业构建营造更好的制度保障与激励空间[8]

3.3 创新体育产业人力资源开发机制

中国体育制度创新需要重视人力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不断创新体育人才制度,释放人才创新创业活力,提高体育人才管理水平和服务能力。随着广大群众对锻炼身体的迫切需求,体育消费不断提升,形成对体育产业人才的强大需求空间,出现了健身教练、社区体育指导员、业余体育教练等产业岗位;需要进一步创新体育产业人力资源开发机制,调整人事管理政策和制度创新,促进体育人才资源开发,构建适应服务经济时代要求的人才结构和人事管理制度,构建公平、自由、公正、择优的选拔任用机制。各级政府扶持面向体育产业的大学生就业计划和大学生创业政策,引导和鼓励更多的人才进入体育行业,同时学校要加大体育产业人才的培养,重视体育经纪人、体育管理、体育营销等方面的人才培养,加强体育宣传、体育新闻、体育产业、体育旅游、体育翻译等体育科技人才培育。加强高校教育体制改革,重视改革体育课程目标和学生能力提升,培养新型的体育人才。

4 服务创新:体育产业发展的重要引擎

体育强国不仅体现在各类国际体育竞赛中的金牌数和冠军数,更要体现体育发展、体育产业、体育服务等方面的国际水准和一流服务能力。重视服务创新驱动,是体育产业发展的重要引擎,也是重要品牌特质。体育服务创新主要是有关体育服务业的营销模式、服务组织架构等方面的创新。在服务业占主导的服务经济时代,需要促进体育产业中服务环节的完善和优化,特别是体育用品制造业的服务化、体育服务产业自身水平提升,均是体育产业发展的重要动力。加强服务创新能进一步提高体育产业的服务质量和效益。服务既是创新的重要源泉,也是支撑其他创新的平台,同时还是整合全部创新的重要工具[9]。服务创新不断提高人们对体育消费需求的满意度。体育产业的服务创新,不仅强调“效率第一”和“效益第一”,更强调社会公共利益的增进、社会福利的净流入、社会文化环境和民生的改善,更强调满足社会对体育消费的各种需求。

4.1 构建外部营销的服务创新机制

外部营销的服务创新应以顾客导向为创新原则,与顾客建立紧密的服务关系,与上下游企业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促进体育企业和产业的服务环节完善与构建,提升服务功能和服务竞争力。外部营销的服务创新,要特别重视体育赞助,即借助外部资源,获得财力支撑,通过服务完善获得体育项目发展和利润回报。在体育竞技中,企业赞助或私人赞助越来越频繁和普遍,需要体育产业加大对赞助企业的服务改善、营销策划、关系改进,鼓励体育赞助在体育产业构建中的突出作用,强化这种外部营销及其服务创新,实现体育产业的完善与发展。通过创新服务机制和模式,依托赞助、入股、参股、控股等多种模式,促进体育服务业发展、服务链拓展、营销创新发展。

4.2 构建内部营销的服务创新机制

相对于外部营销,内部营销重视内部资源整合、内部关系改进、内部服务环节完善。通过内部营销的服务创新,有效激活体育企业员工的服务意识、服务职责、服务能力和服务效益,以企业价值和个人价值的整合为基础,突出服务理念,鼓励内部关系的改善和服务功能完善,提高服务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体育产业构建离不开优秀的员工和精细化管理,同时也强调服务的精细化。内部营销要注重服务意识的强化和服务模式的创新,要重视优秀员工、满意员工的培育和吸引,重视员工各种需要的满足,围绕企业服务功能实现,从满足内部员工入手,进而加强体育产业服务质量提升与功能增进。

4.3 构建弘扬民族文化的服务创新机制

体育产业服务创新包括对传统体育文化资源的挖掘、开发和利用,通过服务创新,重视对民族体育文化的弘扬与营销,能促进体育产业发展。“越是民族性的东西,就越具有世界性。”中国民族传统体育资源丰富、历史悠久、底蕴深厚,这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优势,也是提升人们体育消费需求的重要内容。民族体育文化是体育产业发展的重要资源,也是体现和张扬本国体育特色和体育产业品牌的重要基础。以民族体育文化为重要内涵的体育产业发展,既需要加强民族体育文化的保护,也需要进行文化创新。一方面,要加强保护和挖掘,防止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资源的流失和闲置。我国有许多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资源因为各种原因被忽视、被闲置,甚至被践踏和自然消亡,人们对民族传统优秀体育文化的忽视和注意力转移,导致好的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资源因时间而流失和消亡,却无人继承和发扬。因此,要构建弘扬民族体育文明的服务创新机制,加强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资源的保护、挖掘,提高对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精髓的认识,通过多种形式的国家体育赛事活动不断弘扬和培育。另一方面,要加强融合与振兴,促进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资源的有效开发与合理利用,并与其他产业进行融合,实现振兴发展。既要重视与西方体育文化的融合、学习、吸收、接纳,进一步改造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提高体育文化的先进性、创新性和竞争力,也要重视与文化产业、旅游产业以及其他关联产业的融合发展,进而不断壮大体育产业规模,特别是民族传统体育产业的质量和竞争力,将民族传统体育融合到现代体育产业中,提升传统体育服务质量和品牌影响力,推向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彰显和弘扬中国传统体育文化,增强文化吸引力和影响力,在国际上打造中国传统体育产业,提升中国文明古国形象和地位,为体育产业走向国际、走向世界提供动力支撑。

5 结语

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中国梦,离不开体育强国梦的实现。由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的转变需要以完善体育产业创新驱动机制为抓手,提升体育产业的核心竞争力。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科技创新驱动是体育产业发展的根本动力,特别要重视在大数据、互联网+背景下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创新与运用,提升体育产业的技术实力。思想观念是行为的先导,加强观念创新是体育产业创新驱动的重要指南,只有观念创新,才能解放思想,才能更加开拓进取,为体育产业创新发展提供精神支柱。制度也是生产力,完善的制度安排能为体育产业创新驱动提供稳定预期和重要保障,特别需要在产学研合作、政策法规和人才制度等方面加强创新。在服务经济时代,体育产业要加强服务环节、服务内容、服务手段的创新,重视体育营销,提升体育产业服务质量和效益,形成体育产业品牌。总之,构建体育产业科技、观念、制度、服务等创新驱动机制,提升体育产业创新竞争力,助推中国体育强国梦的实现。

参考文献
[1] 李洪文. 我国创新驱动发展面临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 科学管理研究, 2013 (3) : 26 –29.
[2] 李宁. 我国体育产业资本市场创新发展战略研究[J]. 生产力研究, 2014 (12) : 84 –86.
[3] 曹芳. 浅谈体育科技对体育发展的影响[J]. 电子测试, 2013 (16) : 240 –241.
[4] 孟小峰, 李勇, 祝建华. 社会计算:大数据时代的机遇与挑战[J]. 计算机研究与发展, 2013 (12) : 2483 –2491.
[5] 庄春晖."大数据"时代来临决策不能只凭经验[N].东方早报, 2012-04-11(A33).
[6] 冯举高.数据加快体育科技创新访SAP联合首席执行官孟鼎铭[N].经济日报, 2013-10-23(4).
[7] 徐茂卫, 郑永芳. 基于资源视角的我国体育产业资源整合的实施路径分析[J].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2013 (1) : 40 –43.
[8] 周超. 我国体育产业核心竞争力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J]. 沈阳体育学院学报, 2011 (1) : 16 –19.
[9] 陶纪明. 服务经济的本质与内涵:理论渊源[J]. 科学发展, 2010 (10) : 3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