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春采油厂承担着胜利油田新疆油区勘探开发任务,是中国石化油公司改革试点单位。该厂以薄浅层超稠油、深层低渗透、火山岩裂缝等低品位油藏为主,其中春风油田薄浅层超稠油是目前开发的主体,一方面通过水平井、氮气及降黏剂辅助蒸汽吞吐技术(简称HDNS 技术)实现了规模开发[1],年产油量从2010 年5 万吨攀升到2014 年87 万吨;另一方面需要应对低油价带来效益下滑的挑战,积极进行管理创新、降低开发成本、提高劳动生产率。为此,在油公司体制框架下,加强管理体制的创新,建立共驻甲乙方合作机制[2-3],促进企业文化的建设,注重核心技术的研发,实现了低品位油藏低油价条件下的效益开发,人均劳动生产率在中石化名列前茅。
1 加强管理体制的创新新春采油厂前身为胜利油田和田勘探公司,成立于1996 年,2006 年更名为新疆勘探开发中心,2011 年改用现名。基于新区新办法的考虑,采取了一系列措施进行管理创新。
现代油公司的特点是管理扁平化、生产专业化、运营市场化、服务社会化、资源最优化、考核效益化[4-5]。其中,扁平化管理是提升企业管理效率的重要途径 [6-7]。新春采油厂按“精干高效、层次分明、职责清晰、权责明确”的原则,设“油公司—管理区—班组”管理网络,正式员工230 人,机构设置见表 1,用工量是同等生产规模老采油厂人数的6%。结合新疆、东营两地办公、一岗多地实际,实行“主副岗”管理,建立了远程视频会议系统和网络办公平台,实现了车辆管理、公文制发、公文传阅、工作周报、督办督查、印章管理的协同办公。
表1 新春采油厂机构设置 |
![]() |
新春采油厂坚持诚信规范、合作共赢的经营理念,完善了14 大类共166 项生产决策制度,建立设备购置与维修、地面工程建设、物资采购、钻井工程、油田开发工艺、科研信息与新技术引进、市场管理等集体决策委员会。每月召开财务预算会、物资计划会、合同会审会,规范了生产经营决策行为,降低了决策风险。
深入开展“从严管理暨精细管理推进年”和“适应新常态,应对低油价,我们怎么办”大讨论活动,引导干部员工的观念向效益聚焦,全身心投入增效创效工作。对重点业务工作进行系统梳理,寻找增效点、潜力点、低效点。对于“增效点”,保持效益增长点优势,进一步拓展巩固;对于“潜力点”,细化优化措施,进一步挖潜增效;对于“低效点”,分析低效原因,制定对策,进一步增效创效。重点落实到预算分解及管控、单井效益分析、燃料结构分析及调整、闲置资产调剂、投资项目效益分析。强化基础资料录取,减少决策失误,基础数据细化到每口油水井的压力、温度、含水和液量的变化,单井单策。
深化全面预算和全员成本目标管理。坚持成本分析会和月度结算会制度,将55 个成本小项横向分解到30 个费用要素,纵向分解到17 个单位部室,精细投入产出分析,优化产量和工作量结构,实现了生产成本的全过程、全方位有效管控。强化内部考核兑现制度。完善了项目组考核管理办法和重点投资“项目长负责制”实施办法,将个人收入与业绩贡献挂钩,成本单位和考核部门责任挂钩,实行月考核、季兑现、年终总兑现的考核机制,充分发挥了考核的导向、激励作用。确定不同板块、不同岗位、不同贡献的激励标准,研究出台不同对象的薪酬分类管理办法。把创造效益、创造价值、降低成本、减少亏损作为决定薪酬高低的重要杠杆。完善了业务外包管理制度,推行“优质优价”结算办法,应用承包商业绩评价信息系统,健全了承包商业绩评价体系,强化了承包商制度管控。优化基层劳动组织形式,盘活内部人力资源。
1.3 “四化”建设“四化”特指标准化设计、模块化建设、标准化采购、信息化提升。新春采油厂排601-20 块“四化”示范区2012 年开始建设,现有标准化井场27座,注汽站、增压站、联合站各1 座,生产指挥中心1 座。以布站模式创新为例,应用示功图在线计量和混输工艺,取代人工计量,取消计量站,管网由枝状汇聚变为线型串接,变三级布站为二级布站,减少集油管线长度15%。实现了生产运行全过程实时监控、远程管控,设备实时管理,增压站无人值守,巡护电子化。经过严寒酷暑、阵风10 级等极端气候考验,系统稳定,运行正常。与传统模式相比,排601-20“四化”示范区减少用地10%,用工总量下降49%,产品价格比标准化采购前平均降低11%。
2 共驻甲乙方合作机制的建立 2.1 专业化外包“油公司”管理体制下可以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重要作用,对生产辅助业务实行专业化管理、市场化运营。针对油区远离东部大本营的实际,新春采油厂各类现场生产员工均采取项目化用工。按照业务内容与采油厂生产的关联程度,将承包商队伍划分为核心层、紧密层、松散层三个层次。核心层业务如采油、巡井、集输、测试、热采挂抽、现场维护,根据专业和岗位需求,招聘、录用、培训操作员工,达到岗位业务、安全要求后持证上岗。加强对员工招聘录用、劳动合同、考核培训、薪酬福利等关键环节的监督,切实维护员工权益。作业、固定注汽站运行、注氮、管网巡护、电网检修及巡护、道路维护、特车、生产指挥车辆、生活后勤等整体外包。专业化承包与传统管理模式相比,减少用工约700 人。
实施“制度管控、合同调控、过程监控”,强化对承包商的约束。以“业绩评价引导、市场份额引导、结算价格引导”为手段,促进承包商自我提高和有序竞争。建立完善承包商综合业绩评价体系,引导承包商树立良好信誉。建立市场份额与业绩挂钩调整机制,引导承包商自我加压。建立结算价格与工作质量挂钩浮动机制,引导承包商不断提高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实现双赢。例如,采油厂在注汽项目实行了“优质优价”的结算办法,强化对工程质量、工程进度、后续服务、队伍建设、合作情况等方面考核,建立工作业绩档案,按优秀、良好、一般分别执行结算标准,优质优价,劣质低价。2014 年实行风险招投标15 项,节约资金1 000 万元,清理不合格队伍3 家,市场化运作进一步规范。
2.2 甲乙方共驻共建新春采油厂“共驻共建”思路是“工区是我家,发展靠大家,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形成合力、成果共享”。牵头征地180 亩建成“胜利新村”,把30 家乙方单位集中起来,协调接通了水电暖,开设了警务室、医疗室、小超市,由乙方驻疆单位轮流当村长,定期召开联席会议,开展特色活动,共建配套完善、环境卫生清洁的“大家庭”。连续四年举办职业技能竞赛,设采油、集输、作业、注汽、汽驾、烹饪等项目,授予获奖员工“技术状元”、“技术标兵”、“技术能手”等称号。
3 促进企业文化的建设 3.1 坚持党组织在企业中的核心地位,以先进的文化引领职工新春采油厂坚持党管干部原则,用人标准是德才兼备,以德为先,以廉洁奉公为先。教育引导干部坚定政治信仰和理想信念,增强与党中央和集团公司党组保持高度一致的自觉性。200 名共产党员分布在9 个机关科室、8 个直属单位,坚强的党性原则帮助他们克服了零下40 度的严寒、荒无人烟的寂寞,勇敢面对勘探及开发领域世界性难题的挑战。
新春采油厂针对远离胜利油田本土、工作和生活环境封闭、单调等情况,畅通厂务公开、厂务质询、平等协商等民主管理渠道,定期召开厂务质询会和职工代表活动日座谈会;规范完善采油厂互助制度,组织员工健康检查,开展前线夏季“送清凉”和冬季“送温暖”活动。
针对管理区、乙方各基层单位地处偏远、食宿不便的情况,在采油管理一区等5 地建设了员工食堂,最好的一餐在食堂;配备了洗澡间、更衣室、洗衣房,实现了宿舍公寓化。积极开展篮球、沙滩排球、羽毛球等文体活动。利用国庆、中秋等传统节日开展文化活动,建立了医疗室、理发室、小书屋、小菜园。采油管理一区被评为中石化金牌队,春风一号联合站被团中央授予“全国青年文明号”。
3.2 打造团结一心、干事创业、清正廉洁、业务一流的员工队伍新春采油厂文化理念是忠诚担当、精细创新。编发了《胜利新春企业文化手册》、《胜利新春》、《新春之歌》,讲春风里的故事,制作了《大漠新春》和《四化新春》宣传片,在机关楼道、井站班组制作文化长廊并悬挂理念展版,利用电子屏幕滚动播出文化理念,企业文化根植于干部员工心中,成为干部员工共谋发展、共创和谐的行动指南。
坚持“突出政治、道德、能力、业绩并重”的国企用人标准,对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不出事的干部予以重用。例如33 岁的王得顺担任了采油厂人力资源部主任;总地质师董臣强是勘探领域的博士,在新疆探区经过15 年历练,见证了每一口探井、每一个新油田的诞生。
新春采油厂把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作为从严管理干部的红线、底线、高压线,强化廉洁从业教育,不断完善经营管理制度。倡导讲正气、讲责任、讲团结、讲廉洁,编印了《新春采油厂作风建设手册》、《党的十八大以来反腐倡廉建设法规制度汇编》;集中观看了《老实做人,干净做事》和《莫让爱好变陷阱》警示教育片;制订了《新春采油厂科级领导人员廉洁谈话实施办法》,教育职工算好政治账、经济账、名誉账、家庭账、亲情账、自由账、健康账;坚持每周给科级以上干部、重要岗位人员发送廉洁短信;严格执行《国有企业领导人员廉洁从业若干规定》。
4 注重核心技术的研发 4.1 力促高效勘探新春采油厂矿权面积9.1 万平方千米,均为前人历经50 年勘探未果的老探区,应用三维地震及其配套勘探技术,迅速发现了春风、春晖和阿拉德三个油田,探明储量1.0 亿吨,控制储量1.5 亿吨。油气勘探从突出油气发现向突出商业发现转变,从重视储量数量向重视储量质量转变,不具备战略引领意义的风险井坚决不打,圈闭不落实的预探井坚决不打,不新增商业开发储量的评价井坚决不打。例如,鉴于新春采油厂资源和产量结构,稠油占比高达97%,要向商业发现转变,亟待寻找稀油。2012年,在油源到春风油田必经之地部署了排10 西三维地震。历经11 口探井,证实该区具有勘探潜力。但埋藏深,油藏隐蔽性、复杂性和地震资料分辨率的局限性,致使勘探难度很大[8]。从邻区来看,沙湾组物性较好,油性为优质稀油,是主要的建产层系,主攻沙湾组的勘探思路由此形成,进而找到多个具有亮点特征的有利圈闭,部署了苏1-2 井,于2014年12 月完钻,井深1 726 米,钻遇沙湾组4.8 米油层(井段1 652~1 657 米),日产油30 吨,不含水,油性为优质稀油。该井沙湾组储层地震反射呈“强振幅类亮点”特征,顶凸底平,油砂体形态与地震振幅属性具有较好的对应关系,能够通过地震属性有效识别油水边界,从而开辟了一个急需的优质稀油增储上产阵地。
4.2 加强产能建设新春采油厂实施一体化决策、一体化组织、一体化控制、一体化保障、一体化管理产能建设模式。产能方案确定后,统一筹划从工农协调、钻前钻井、作业施工到方案设计、材料准备、队伍组织,每天排出工作量运行大表,落实计划、措施、人员、时间。2014 年仅用四个月就完成了排612 块新区产能建设,新钻井173 口,油层钻遇率100%,产能达标率100%。
4.3 发明薄浅层超稠油HDNS 开发技术新春采油厂的开发主体是春风油田。春风油田属于薄浅层超稠油油藏,原油在油层中呈天然沥青状,根本不流动。排601 井蒸汽吞吐周期产油量89吨,油汽比0.1,吨油成本与销售价格相当,没有开发效益。试采暴露的主要问题是地层散热快、蒸汽吞吐油汽比低、效益差,难以有效开发。HDNS 技术充分利用水平井增大泄油面积、降黏剂有效降低原油黏度、氮气隔热保温助排、蒸汽加热降黏的加合增效作用。第一口HDNS 试验井排601 -平1井2009 年8 月投产,第一周期峰值日产油52 吨,周期产油2 666 吨,油汽比0.9,平均日产油10 吨。到2015 年1 月,处于第10 周期生产,日产油12 吨,累计产油1.4 万吨。在此基础上,形成薄浅层超稠油热化学吞吐HDNS、浅薄层超稠油水平井蒸汽驱、燃煤注汽锅炉集成等稠油开发主导技术;浅层丛式水平井钻完井、井轨迹评价、HDNS 参数优化、降综合递减[9]、高含水治理、转周预警、注采一体化、复合防砂、封窜堵调等配套技术。利用HDNS 技术已投产水平井385 口,建成产能100 万吨,确保了新春采油厂年产量实现跨越式增长,2010—2014 年分别为5 万吨、18 万吨、37 万吨、65 万吨、87 万吨,预计2015 年产油95 万吨。
4.4 强化开发管理油田开发从以产量为中心向以产效益油为中心转变,技术进步从指标创新向技术创效转变,思维方从传统的“以产量论英雄”向“以效益论英雄”转变。将油田“以效益安排生产经营,以效益决策投资发展,按油价弹性安排产量”的新要求落到实处,在依法合规前提下,做决策、办事情、抓运行,时刻注重质量效益、注重精细管理,探索构建新常态下以质量效益为中心的生产管理新模式。发挥生产中枢职能作用,完成了厂、区两级数字化生产指挥中心建设,实现了生产监控、报警预警、生产动态、调度运行、生产管理、应急处置功能。建立了产量预警机制,准确掌握产量变化,及时采取应对措施,全年产量运行实现了平稳、可控。
细化单元目标管理。按照开发特点将油井划分为7 个单元,从“厂、区、块、井”四个层面实现了分因素单元目标考核;集成开发信息应用平台,实现了开发静动态资料一体化运行。纵向上形成采油厂单井目标管理小组—机关科室—研究所—管理区— 采油班组的管理模式;横向上形成机关科室对采油厂指标控制—研究所对单元指标控制—管理区对单井指标控制的管理模式,严考核、硬兑现。
开发管理分“新区、老区、潜力区”三个层面加强开发运行。对新区加强“五位一体”管理,2014年投产新井71 口,平均单井日产油7.8 吨,周期油汽比0.41,各项指标都优于方案设计;对老区强化单井管理,有效控制自然递减,2014 年通过优化转周降低递减,老井产量由2013 年46.4 万吨提高到78.2 万吨;对潜力区建立单井分级管理制度,落实责任,提高了抗风险能力。
4.5 做好稠油稳产工作新春采油厂认为应对低油价最根本的办法是低成本开发战略,最基本的要求是实现油田的科学开发、精细开发和效益开发,最根本的措施是创新创效、提质增效和节支保效。春风油田超稠油高轮次吞吐后产量快速递减,开发效益逐渐变差,为此,采取了三方面的对策。
一是做足注汽前的功课,注对汽。(1)加强基础地质研究。针对部分井高含水的情况,开展了排6南块精细油藏描述,绘制沉积相、孔隙度、渗透率、含油饱和度分布图,落实了隔夹层及油水分布关系,明确边底水分布区域。(2)优化射孔井段。2014 年优化射孔井段68 口,扣除干层,避开底水层。如排601 -斜311 井避射10.2 米,累产油4 857 吨,油汽比0.76。(3)优化防砂。春风油田埋藏浅、油层薄、胶结疏松,针对细砂微粒运移采取固砂+ 挤压充填防砂,针对泥质胶质颗粒镶嵌采取泡沫解堵+ 挤压充填防砂,共实施32 井次,单井周期产油量由528 吨提高到862 吨,油汽比由0.39 提高到0.45。(4)分类治理低产低效井。治理高含水、低液量、停产井等低效井52 口,年增油1.2 万吨。(5)优化转周工作,注入采出参数—井—策。应用数值模拟技术和海量的生产数据,依据不同区块油藏特征和吞吐轮次,充分考虑运行成本、经济产量、油井温度因素,围绕利润最大化,建立了相应图版,确定每一口单井最佳转周时机。针对多轮次吞吐后井间热干扰加剧的难题,由单井吞吐向整体注汽转变,工艺配套上采取氮气泡沫调剖、同注同采。排601 中区优化氮气、蒸汽、降黏剂,平均单井周期生产天数由69 天提高到98 天,周期产油量由566 吨增加到823 吨,油汽比由0.37 提高到0.41。
二是加强注汽过程管理,注好汽。(1)配套注汽锅炉、地面保温、井筒保温全过程保干技术,实现固定锅炉注汽数据时时监控、单井井口注汽4 参数实时监控。应用弱爆吹灰器,减少锅炉注汽过程中的停炉,锅炉平均热效率提高1.5%,平均注汽干度75%,吨汽耗油降低2.5 千克。(2)加强监督、优化参数,配套油汽比连带考核,有效提升了注汽质量。注汽队伍优质优价,由考核注汽量转变为考核油汽比,减少监管不严造成的少注、不能保证注汽干度的现象,提高了注汽队伍积极性。
三是加强过程跟踪评价,用好汽。(1)坚持注氮气辅助采油。HDNS 技术在注蒸汽的同时,地层中伴注的氮气起到隔热保温作用。通过注氮车实时监控注氮速度、压力,降低了注氮成本。春风油田日注氮气5 万立方米,减少井筒热损失5%、地层热损失40%,油汽比保持在0.4 以上。产相同数量原油,注氮气与不注氮气相比,节省蒸汽30%,热采吨油成本为胜利油田稠油热采吨油成本均值的77%。(2)注采一体化技术。以往稠油转周注汽时需要上作业,既需要重新防砂,又需要检换泵。春风油田防砂质量较高,转周时一般不需要重复防砂。采用注采一体化技术后,蒸汽吞吐转周时不动管柱,上提光杆注汽,下放光杆采油。采用井筒隔热、均匀注汽管柱、大斜度注采一体化泵的注采一体化技术,提高热效率,有效避免转周作业时的冷伤害;降低作业成本,提高生产时效。春风油田采取注采一体化技术减少作业900 井次,减少作业时间1 600 天。(3)通过水平泵、加深泵挂,提高单井供液能力。2014 年,新春采油厂油汽比保持在0.42的较好水平,具体数据见表 2 所示。
表2 春风油田热采井周期生产效果统计 |
![]() |
低效井占新春采油厂总井数的10% 左右,低效原因主要是:油藏地质原因,钻遇油层差、油水同层或含油水层,暂时搁置,储量、产量损失较小;边底水侵入严重,含水迅速上升、产量快速下降;工程原因,如井下落物、套变、地层出砂。地质工艺研究所围绕低效井形成原因,开展专题研究,密切关注边底水体积及活跃程度、断层封闭性,优化HDNS注入及采出参数,探索形成了局部高含水井治理技术。一是分析高含水井出水原因,分别采用栲胶+氮气泡沫、复合盐热凝结、热敏相转变凝胶堵水。实施堵水23 井次,累计增油1 万吨。其中,因高含水关井9 个月的排601-P409 井,经过堵水、注汽后,日产油16 吨,含水60%。采用固砂+ 挤压充填防砂、泡沫解堵+ 挤压充填防砂16 口井,日产油恢复77 吨,阶段增油1837 吨。二是超深井酸化改造见效。庄106 井钻遇两个薄油层(埋深4 307·4 309米、4 312·4 317 米),生产优质稀油。该井2011 年抽油杆断脱,泵及井下管柱落入井下,之后又下了一个泵,但供液差关井至2014 年8 月。经过大修打捞落物、酸洗,2014 年9 月12 日恢复生产,日产液42 吨,日产油6 吨,含水85.3%。已连续生产117天,阶段产油586 吨。排666 井(井段1 060·1 075米)实施水力喷砂压裂改造,日产油由1.4 吨增加到10 吨,已连续生产388 天,累产油3 036 吨。三是径向钻孔。该技术通过磨铣套管形成孔道,经由孔道采取高压水力喷射钻进,形成径向水平井眼,为油井开辟新的油气通道。排612-4 井完钻井深360 米,油层291.7~296.5 米,2012 年投产以来低产低效,2013 年8 月关井。2014 年11 月,在排612-4井油层上、中、下三个部位径向钻孔,蒸汽吞吐后日产油5 吨,含水55%。由此,新春采油厂“浅层超稠油油藏HDNS 开发技术研究”获胜利油田科技进步一等奖,“春风油田排601 浅层超稠油HDNS 热化学吞吐开发试验”获中石化高效开发试验项目,7项核心技术获国家专利,十二五前四年超产原油11万吨。
5 结语(1)新春采油厂为应对低油价进行了管理创新实践。加强管理体制的创新,采取扁平化管理、制度化管控、“四化”建设;建立了以专业化外包、项目化用工、共驻共建为特色的共驻甲乙方合作机制;促进企业文化的建设,坚持党组织在企业的核心地位,打造团结一心、业务一流的员工队伍。
(2)新春采油厂注重核心技术的研发,首创了薄浅层超稠油水平井、降黏剂、氮气、蒸汽吞吐开发技术,使搁置多年的低品位储量实现了高效开发,吨油成本在胜利油田同类型油藏中最低;以230 人的用工总量年产原油87 万吨。
(3)当前,中石化上游板块全面持续推进油公司体制机制改革,新春采油厂作为新区试点单位,有义务科学规划勘探开发进程,突破低品位产能关、高效开发关、工艺技术瓶颈关,保持心齐、气顺、劲足的良好局面,勘探、开发、工艺各项技术齐头并进,充分释放“油公司”活力。
[1] | 王学忠, 王金铸, 乔明全. 水平井?氮气及降黏剂辅助蒸汽吞吐技术以准噶尔盆地春风油田浅薄层超制研究以普光气田为例[J]. 决策探索, 2012 (12) : 50 –51. |
[2] | 戴瑞祥, 余岭, 袁亚骞. 中国石油海外项目共享管理模式实践---兼议跨国石油企业共享管理模式[J]. 国际石油经济, 2014, 22 (7) : 68 –76. |
[3] | 杜志敏, 谢丹. 现代油藏经营管理[J]. 西南石油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2, 24 (1) : 1 –7. |
[4] | 马志蕊, 李艳敏, 夏焕生. “油公司"管理模式运行体制研究以普光气田为例[J]. 决策探索, 2012 (12) : 50 –51. |
[5] | 王学忠. 春光油田油藏经营管理模式研究[J].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 3 (3) : 24 –28. |
[6] | 刘广生, 赵振智, 孙瑞华. 油田企业管理新模式:基层油藏经营管理[J]. 国际石油经济, 2002, 10 (7) : 35 –38. |
[7] | 胡文瑞, 翟光明. 鄂尔多斯盆地油气勘探开发的实践与可持续发展[J]. 中国工程科学, 2010, 12 (5) : 64 –72. |
[8] | 王玉华. 大庆油田勘探形势与对策[J].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2014, 33 (5) : 1 –9. |
[9] | 王学忠, 刘慧卿, 曾流芳. 增产措施见效高峰期开发指标预测[J]. 断块油气田, 2010, 17 (3) : 351 –35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