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的景观设计,蕴含了很多的设计元素,包括后现代的设计风格,欧美的设计风格,中国古典园林的设计风格,这些风格的应用,不断地开阔了现代景观的设计市场,同时也开拓了园林设计师的思路,使园林设计师设计出更多地适合园林特色的设计方案。将唐代文化应用在现代的景观设计中,就是其中的一种设计风格。唐代的风格多种多样,充满着各种奥秘和特色,是我们研究唐代文化与现代园林设计的重要内容。
一、 唐代文化在中国传统造园中的应用唐代文化在美学原理之上,有很大的研究空间,因此在现代关于美学的使用中,总会关系到唐代文化。立足于合理平面布局基础之上重视竖向设计。一般而言,优美的环境景观属于现代城市的一个突出特点。将唐代文化与现代景观的设计相互融合,既是对唐代文化的发扬,又是对现代景观艺术的另一种创新。唐代文化在现代景观中的应用,包括很多方面,将这两种元素组合在一起,将会发生很多新奇有趣的事情。[1]以下是唐代文化在现代景观中的一些应用。
(一) 皇家文化众所周知,唐代的皇家文化盛极一时。众国朝拜,四方来临,将各地的文化传播到了唐朝的都城。因此唐代的皇家文化就是对当时的各种文化的融合。将各种中华文化融合在一起,是唐代皇家文化表现出来的最明显的一个特点。中国唐代的文化与现代的景观设计融合在一起,具体的一种表现就是园林的大气。因此在对园林进行设计的时候,将皇家的文化融合进去,就是用一种大气磅礴的建筑物和园林的摆布来实现皇家的大气的风范。园林里种植的植物一般都是传统文化中一般认为的象征富贵、权利的象征的植物,有时还会加入一些异域而来的珍贵的品种,这些品种的存在,提升了园林的档次。另外,对园林的建筑的设计也会采用皇家的设计的方法,在设计的时候,会使用各种廊檐或者是楼阁的形式,有时还会使用金碧辉煌来衬托出帝王的气势,体现皇权的至高无上,如西安大唐芙蓉园。[2]
(二) 科举文化唐代是科举制度开始形成潮流的时候,因此在园林的设计中,包含了科举文化也不是很奇怪。将科举文化与现代的景观结合起来。是一种比较通俗的方法,因为科举文化的基本特点就是反映了科举制度下的人才们的文化的涵养。[3]而园林所体现也是文化的气息。因此将这两种文化结合起来,冲突并不是很大。在园林中,经常存在着杏园,这是因为科举制度中,杏园中种植着很多的杏树。在杏林的入口处,都是一些用唐代的唐三彩烧制而的一些骏马,这些马的形态各异,各有特色,而且做工极为精美,质量很好。在雨水的冲刷中依然保持着原来的面目。从这一方面来说,这就是对唐代文化的一种引用。同时,园中还有很多关于历史主题的设计,如在唐代比较有名的一些历史事实,比如进士、探花等元素的引用,这些元素的引入,采用了现代的艺术设计的手法,将园林的艺术与历史联系在一起,将这些历史用园林的手法表现了出来,给他们赋予了新的生命。这样的设计同时也能反映出唐代悠久的文化,将这些文化气氛融进园林中,给园林带来的是一种更加精致、古色古香的氛围。
(三) 诗歌文化唐代是诗歌文化发展的鼎盛时期,这一时期,出现了很多的诗人,著名的有李白、白居易等人,这些人在唐代的诗歌文化中发挥了很大的作用,他们将唐代诗歌的发展推向了鼎盛,在这样的环境中,也出现了很多珍贵的诗篇,这些诗篇可以用在园林门栏的题词上。唐代诗歌对仗工整, 更富有韵味,将这些唐诗用在门栏的题词上,可以给园林带来一种古典的氛围,同时也提升了园林文化的高度。唐诗作为我国古典文化中的一种瑰宝,作为我国历史中的一种主要的文化遗产,一直以来都是人们学习古代文化和了解唐代历史的一种方式,将唐诗融入园林的设计中,可以帮助我们学习历史,将唐诗的引用还有另外一种方法,就是将唐诗中描绘的画面用园林的形式表现出来,具体的表现的方法就是将有画面感的唐诗,在园林中种植类似的植物或者是修筑相应建筑,这样的话,可以将唐诗融合进去,赋予园林一种新的美感。将唐诗中描述的壮丽的景色表现出来,给我们一种壮丽的感觉,透过园林,我们看到的是一个朝代的盛世兴衰。这样的园林,传统文化冲击着人们的视觉,这样的园林,再现了历史中生动的国王,置身其中,仿佛就在当时纷飞的唐朝的魅力中永远都不能醒来。唐朝诗人的盛世风采,在园林、在山水、在雕塑和建筑中体现得淋漓尽致,给人一种唯美的视觉体验,更给另外我们一种历史的浓厚感和文化的洗礼。[4]在这样的唐诗文化中,我们看到的不仅是园林,更是一种历史,也是一种启迪,是对我们文化的提升,是一种精神文明活动。
(四) 茶文化在唐代,茶的发展也是不可忽略的一部分,因为茶文化的发展,又因为民族文化的组合,导致了唐代的民众习惯于饮茶作诗。茶文化由来已久,并且十分复杂,因此对茶文化的应用也是一个比较困难的过程。茶文化讲究沉潜心净,在饮茶的时候,切忌心浮气躁,茶不仅可以修养身心,也可以延年益寿。因此茶文化可以在唐代得到发展。在园林的设计中,出现了陆羽茶社。在园林的湖的两岸分布的茶屋,给品茶提供了一种新型的场所,这样茶文化的体现无疑是最直观的,将茶屋主观地呈现在人们的面前,将茶的故事向人们徐徐讲来,给予有人的感觉是熟悉的温柔的,充满了茶香。茶园内的设计也很巧妙,使用小山、小水、石板凳、石桌,给予人一种古朴的感觉,同时也创造了一种茶室的主人清心寡志一种印象,更创造了一种饮茶的适宜的氛围。[5]另外在茶屋中还会包含很多倒茶技术的展示和制茶技术的展示,这些技术的展示,让游人在欣赏园林的时候,可以同时对茶艺文化有所了解,同时也可以对唐代的精神文化进行更加详尽的参语。在体现茶文化的时候,还会融入一种现代的茶文化,现代气息的融入不但不会觉得突兀,还会给我们一种全新的感觉,体现的是一种文化互补的形式。庭院中使用的现代的手法来对建筑和园林的布置来体现一种新的改造。将人们引入一种雅致的空间之后,给人们冥想的空间和机会,可以为人们创造一种更加舒缓的氛围,在这样的氛围之下,存在着一种雅致的有格调的茶文化的氛围。各种景观的设计,开创了一种全新的设计理念。
(五) 宗教文化唐代的宗教文化,是一种更加多元化的融入,是对多种宗教文化的融合,包括佛教、道教的发展,这样的宗教文化,对于园林文化无疑是一种可以发挥的平台。在园林文化的设计中,对多种宗教文化的带入是很轻松的、明显的。首先就是雕塑。有关宗教的雕塑作为一种小饰物装饰在园林的各个角落里。其中一种重要的表现形式就是七个手印的雕塑,这个雕塑的意义就是把佛教的文化放到园林之中,金色的手指印在园林中表现在大的石头上,也可以多为一种植被的种植的方式,从远处所看到的园林就是金色的手指,这样的视觉冲击,将带给游客一种更加有趣的宗教氛围。同时,除了这种圆心的雕塑之外,还有一种是观音菩萨的雕塑和各种佛像的雕塑,这样的雕塑往往是集群的分布,这些都是对宗教文化的一张全新的展现,生动地展现了宗教文化的魅力,给人们一种新的视觉的表现力。同时园林中还会有很多地形上面的起伏,更会带来一种宗教上的神秘感觉,这样的感觉对于园林的创造来说,更有新鲜感,同时也体现了宗教对于园林的重要性,将被宗教应用于园林中,这并不是以此简单的尝试,它的存在也为园林的文化进步开拓了广阔的市场。
二、 唐代特色文化要素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应用唐代特色的景观符号作为唐代文化的一种总结,具有很明显的唐代特色。唐代文化的特色包括很多主要的方面,而对于唐代文化总体的特色的总结,将具有唐代特色的景观符号应用在园林中,是唐代文化在园林的设计中进一步的应用。因为这种特色的使用,将会为园林设计出新的力量。
(一) 景观的色调对于一个园林来说,从宏观的角度来看,可以看到园林的最大的特色就是园林的景观,而景观从宏观上来看,明显的特色就是景观的色调,景观的色调是由景观的整体的植物色调所决定的。哪种颜色的植物占地面积大,哪种颜色在景观的色调中占的比重也就越大,园林就越趋向于哪一种色调,给人一种更新的视觉上的体验。由于景观的色调的不同就会造成不同的园林在景观的色调上的不同,这样丰富的颜色,可以提高景观的饱和度和新鲜性。在对景观进行设计的时候,就要考虑到对景观的色调的控制,一般来说,景观的色调不可以太过混乱或者颜色太过暗淡,太过混乱或者是颜色暗淡的景观会给人带来一种奇怪的感觉,同时降低景观的观赏性。另外,对园林的色调的控制还要考虑到其他的因素,比如时代的特点、园林的主题、民族的风格,以及其中所蕴含的伦理上的文化这些都会影响到园林的色调的设计,因此,园林的设计是一个比较烦琐的过程,在设计的时候,如果不对园林的色调进行检查,就会出现与文化上相斥的现象。[6]唐代将朱红色的柱子,灰色的地基还有红色的屋顶,以及白色的墙面进行结合,这样的建筑的风格从唐代开始到现在,一直是园林中的建筑所使用的建筑风格。这样的建筑风格在一定程度上是园林发展中的创新,即让这样的建筑与周围的景观进行组合,在颜色上形成一种呼应,就可以对景观的色彩进行一番调整,这样的调整会使得园林更加具有唐代的特色。[7]园林中的建筑都是用黄色、红色、白色,这样的建筑更加呼应了建筑在唐代的皇家的风格,同时保留了中国古代的建筑中经常使用的颜色。[8]主色调是红色,黄色作为点缀,对园林的景观的调配是很好的一种尝试,这样的景观,给予观赏者更加舒服的视觉体验。[9]
(二) 园林中经常出现的装饰物忽视园林景观建设的地域性。纵观当前的园林景观设计,不管是城市景观还是地产景观,盲目地照搬国外园林景观设计的现象是普遍现象。与此同时,许多园林景观在建设的时候,未对其进行认真的借鉴和分析,采用盲目的拿来主义,这样就造成我们生活中的园林景观环境非常相似,小区西洋化,对于植物的配置也未充分考虑当地的实际气候,从而未凸显自身地域特色。例如地产景观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这样不但加大了环境养护等成本,而且无法更好地满足使用者的需求。园林中经常出现的装饰物,虽然不是园林的最大的组成部分,但是装饰物对于园林的重要性是难以忽略的。园林的装饰比较小巧,一般都是为了将园林整体的文化氛围提升。一般来说,对园林的装饰物的控制,都要有对园林的整体的设计风格精准的把握,以此来保障装饰物不会在园林的装饰中出现突兀。比如园林中经常出现的纹样,纹样是一种吉祥的象征,纹样是从古代流传下来的一种在建筑的装饰物中的装饰的方法,一般的建筑的装饰都会使用纹样来提升设计感和美感。另外纹样也可以单独使用。很多地面上的纹样,以及柱子上的龙纹和凤纹,还有桌子和石板凳上的纹路都是为了提升设计感而存在,这样的设计也会减少建筑中的单调的感觉,从而提升了美感。[10]因此,纹样也可以算是一种文化的特色,将唐代的文化融进纹样中,也可以设计出一种新的艺术形式,将唐代的文化融入现代的园林设计中。纹样的造型优美,同时纹样一般都是有一定的寓意的。比如说凤舞的纹样意味着龙飞凤舞和凤飞九天的意思,这样的含义加起来就提高了园林的概念。在装饰头上,使用小的莲花,不但轻盈,造型生动轻巧,精细美妙,同时也可以减少装饰物的重量,从而减少建筑物的压力,不显得突兀和笨拙。使用纹样和雕塑都是为了突出大唐繁盛的主题,这样也就创造了一种新的含义。
(三) 植物在园林中的植物,是园林的主题,园林的存在本来也为了提供这些植物的种植的地点。一般来说植物分为三种。第一种植物是水中的植物,很多的园林中会有小小的池塘,在池塘中种植一些植物,可以提升池塘的美感,提高池塘的观赏性。在池塘中,经常使用的植物是荷花,荷花冰清玉洁,象征纯洁和与世独立。这样的植物,给园林带来的氛围是清净和香气,因此莲花带来的是视觉和嗅觉上的双重的体会。第二种是树木,树木形成了园林的主体,树木所占的面积一般比较大,因此树的存在就决定了园林的整体氛围,选用哪些种类的树,种植多少,树应该怎样布置和排列才具有美感,这都是在种植树的时候要考虑到的问题。很多树的香气会产生冲突,在种植的时候要尽量避免这种情况的出现。另外,植物的生长周期也是不同的,因此要对树的生长周期进行控制,让每一个季节都有可以观赏的植物,在这一点上,增加植物的种类也是必要的。第三种是花草。[5]这些花草的存在是一种园林中的装饰物。装饰物的存在是对园林的一种补充,不同的花象征着不同的含义,同时花的颜色、形态各异、花开的季节也有区别,不同种类的花放在一起的感觉是不同的。在选择花的时候,就要注意到这些。草的保护也是很必要的,对于这些装饰物,园林做到每一种都要认真对待。园林植物设计中,唐代特色所体现就是园林所有的绿化都是按照唐代国画中的描述来进行的,这样设计的园林有一定的难度,但是这样的园林因为具有了国画的特色,因此设计出来的就是有国画特色的、有氛围的、有古典的、文化底蕴的,对唐代文化的了解会更加充实。这些诗词或者国画多以表现牡丹的雍容华贵、茶叶的清新雅致、松树的高洁直挺为主。是对唐代的文化的一种传承。植物文化可以表现在园林的方方面面,因此植物的特色也很容易体现。用茶树烘托茶文化的氛围,用牡丹烘托皇家的文化,用松树体现中国国画和唐诗中经常出现高洁的形象。植物的种植会烘托出一定的历史氛围。
(四) 灯光唐代文化的应用,在现代园林设计中并不是单方面的引入,它还包括一些现代元素的融合。园林的夜景十分美丽,就要有现代元素的使用。园林中安装了很多现代化的灯,这样的灯在晚上的时候会发出美丽的五彩斑斓的光,光的存在,让原本寂静的园林开始活泼与灵动起来,在光的映衬之下,园林的夜景别有一番风味。因此现代化园林的景观的设计中,离不开现代元素的帮助。利用灯光来表现出园林的唐代的风格,这是一种现代的技术与古代的风格的相互融合的过程。在灯的设计中,也可以融入很多的唐代的元素,比如古代的纸灯,花灯、在灯上写上唐诗,将唐代文化的内涵写在其中,将雕塑做成夜里可以发光的灯,在白天的时候是一种装饰物,丝毫不会觉得和与园林格格不入,在晚上的时候它就会大放异彩,点缀着整体的唐代风格的园林和建筑。唐代的文化和现代的文化的融合,是一种能够创新性的突发性的思维的突破,对于园林来说,对园林的控制就要尽可能的多样化。[11]在园林的建筑的顶部,安装了LED节能灯,既可以点亮园林,也可以起到节能的作用。同时LED灯的使用还会提高园林的品位,体现了园林对皇家文化和装饰元素的使用。这种灯的使用为整个园林的设计提供了技术上的支持,为园区的景观添加了更多特色,使得园区的景物的观赏性提高,人们在观赏的时候,能够感受到唐代文化的魅力,也能感受到现代设计的魅力,在享受园林的惬意的时候,还可以接受文化的熏陶和洗礼,感受到传统文化的特色和与现代的文化的融合带来的惊喜。
三、 未来发展趋势唐代文化,作为我国的历史文化,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中一直占据着很高的地位。唐代文化内涵丰富,所涉及的领域比较多。一直以来,人们在设计园林的时候,就注重强调园林的文化性和古朴的特色。对于现代园林的景观设计也如此。[12]唐代文化在园林的景观的应用包括皇家文化、宗教文化、诗歌文化、茶文化,这些文化对园林景观的发展也同样的意义深远,对园林的景观的设计大有益处,对唐文化的传承和使用也有帮助。
唐代是我国最鼎盛的时代,无论是政治、经济、还是文化都能够代表我国古代的最高水平。其对文化的包容也是非常先进的,这也促使了各种景观的包容性,吸收了不同民族的建筑风格,加上汉族自身的优点,促进了景观的和谐之美。不光对中国的景观有影响,还影响了日本、朝鲜半岛的景观。在现代景观中也占据着重要的地位,现代景观可以吸取唐代文化景观的优点,结合先进的现代建筑特点以及现代的技术手段加强园林景观的实用性、美观性、包容性是最重要的,景观设计会继续朝着开放性和多元化的方向发展,集成唐代景观包容性最大特征,结合不同的类型的景观的特点。今后中国的景观设计发展一定会更注重多种文化的融合。
[1] | 勾利军. 唐代文化的开放与多元发展[J]. 河北学刊, 2015(3): 56–58. |
[2] | 张国昕. 大唐芙蓉园对唐风园林文化设计理念的启示[J]. 山西建筑, 2015(14): 24–32. DOI:10.3969/j.issn.1009-6825.2015.14.014 |
[3] | 张广达. 唐代的中外文化汇聚和晚清的中西文化冲突[J]. 中国社会科学, 1986(3): 37–51. |
[4] | 姜丽丽, 蔡平, 刘振, 王学新. 苏州古典园林植物景观的风水分析[J]. 农业科技与信息(现代园林), 2014(5): 9–13. |
[5] | 陈蓉. 主题在景观设计中的细节表达[J].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5(2): 5–8. |
[6] | 俞孔坚. 景观的含义[J]. 时代建筑, 2015(1): 14–18. |
[7] | 王耘. 场所精神与大地艺术对现代景观设计的巨大影响[J]. 艺术与设计(理论), 2015(10): 56–58. |
[8] | 施佳男, 周培. 中国园林建筑之美[J]. 山西建筑, 2015(1): 10–16. |
[9] | 王世香. 谈中国山水园林之美中对现代景观设计的思考[J]. 传奇·传记文学选刊(理论研究), 2014(9): 19–21. |
[10] | 常文婷, 居瑢, 郑文献. 现代景观设计的留白之美[J]. 作家, 2014(16): 34–39. |
[11] | 闫国艳, 陶维冉. 谈现代景观设计中的本土性[J]. 艺术与设计(理论), 2015(2): 66–73. |
[12] | 王思元, 牛萌. 本土文化对中国现代景观设计的启示[J]. 广东园林, 2014(3): 43–4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