渭南师范学院学报 2017, Vol. 32 Issue (16): 91-封三  
0

引用本文

沈雁平. 校园足球发展策略研究——以安徽省为例[J]. 渭南师范学院学报, 2017, 32(16): 91-封三.
SHEN Yanping. Research on the development strategy of campus football——Taking Anhui Province as an example[J]. Journal of Weinan Normal University, 2017, 32(16): 91-封三.

基金项目

安徽省高等学校人文社科重点项目:合肥市群众业余足球发展现状的实证研究(SK2016A045)

作者简介

沈雁平(1980-), 男, 安徽合肥人, 安徽新华学院通识教育部讲师, 体育教育硕士, 主要从事足球运动研究

文章历史

收稿日期:2017-06-09
校园足球发展策略研究——以安徽省为例
沈雁平     
安徽新华学院 通识教育部,合肥 230088
摘要: 以安徽省为例,分析了青少年校园足球活动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结果显示:校园足球发展过程中存在"场地不足""师资匮乏""资金欠缺"、普及与提高不协调、教育部门的执行力欠缺、地方和中央的管理权利不明确、管理政策体制不完善和缺乏信息沟通机制等。造成以上问题的主要原因是:对青少年校园足球活动的目标定位认识不清,且受任务分配形式、行政管理手段、政策制度影响,工作人员的积极性不高。为此,要进一步分析现有校园足球的内容及政策制度,将教育机构摆在首要管理位置,社会力量参与,融资缓解经费紧张、专款专用,保证高效使用经费,使校园足球的发展目标更加明确,定位更加清晰。
关键词: 校园足球    教育机构    社会参与    
Research on the development strategy of campus football——Taking Anhui Province as an example
SHEN Yanping     
Department of public education, Anhui Xinhua University, Hefei 230088
Abstract: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development of young campus football activities and the countermeasures.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re are several problems such as lack of space, lack of teachers, lack of money, popularity and improvement being out of line, the department of education being incapable of executive ability, unclear management rights between the local and central government, imperfect management system and lack of information communication mechanism in the development of campus football in the process. The main cause of these problems is that the goal of youth campus football activity is unclear, and the enthusiasm of the staff is not highly affected by the task allocation form, administrative means and policy system. Therefore, it is important to analyze the content and policy system of the existing campus football, to put the education institutions in first position management, to take the social forces participation and to take the special fund, which ensures efficient use of funds, the more clear development of the campus football goal and its position.
Key words: campus football    educational institutions    social participation    

当前国内足球发展相对缓慢,且明显落后于国际水平,在亚洲的地位较低。我国青年男子足球队在缅甸亚足联U19足球锦标赛中仅进入8强,表明国家足球还需要做出更大的努力,获得进一步的发展。[1]国家主席习近平强调,我国足球市场的发展空间极大,且球迷数量较多,所以一定要加大足球发展力度。

在万方数据、中国知网等资料库内,输入关键字“校园足球”,能够搜索到554篇文献资料,包括105篇硕博论文,文献发表时间大多在2009年之后,且不断增长,文献资料大多侧重于宏观研究、发展现状探究。李进表示:教学、育人是国内中小学院校的关键作用,而回归到校园中成为足球发展的重要途径。[2]作为国家足球发展的根源和关键,青少年足球的发展状况至关重要。导致我国青少年足球人才短缺的主要原因在于升学和教学制度,大力推动青少年足球运动的发展,有效落实基础工作,才能推动足球运动的进步。有意识地培养和扩大校园足球运动员的数量,全面提升校园足球发展水平,对国家职业足球的发展有积极的推动作用。[3]实现可持续发展是国家足球运动的必然发展之路,而要想提高足球发展水平就必须要培养一批优秀的青少年足球后备人才,借助校园体教结合的发展途径,推动青少年足球的有序发展。在完成体育强国使命的过程中,必须要提高对足球运动的重视度。[4]本研究针对安徽省校园足球运动开展分析,基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探究有效的校园足球活动发展策略,应对一系列发展问题,创新校园足球活动发展路径,为国家校园足球的发展奠定基础。

1 安徽省校园足球发展现状

我国教育机构、体育总局为支持校园足球的发展,联合制定发布了《关于开展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活动的通知》并同时下发了通知的相关实施方案。[5]根据相关文件精神,国家将从体彩公益金当中专项拨款以支持校园足球事业发展。[6]自2009年开始,各试点城市陆续开展了从小学到大学等各个阶段的足球联赛,运动员总数已超过百万。[7]合肥市自成为试点城市以来全面开展了校园足球联赛活动,并统筹安排了相关人员的培训、教育工作,使得教练员以及裁判员的专业水平得到了显著提高。作为传统项目,足球在芜湖有着非常良好的群众基础。随着安徽九方俱乐部这支中甲球队2009年将主场落户到芜湖之后,芜湖赛区热烈的现场气氛以及良好的各项条件得到了中国足球协会的充分认可,被评选为最佳赛区之一。芜湖于2013年被设立为安徽省的第一批校园足球试点城市,同年6月开展了阳光体育校园足球联赛活动,并在赛后充分总结经验,开设了教练员、裁判员培训班,提高了相关人员的专业水平,使其能够用自身良好的业务水平更好地为校园足球事业的发展作出贡献。自2013年开始,芜湖市的中小学体育课程当中都增设了足球相关的专业课程,为中小学学生提供了更多接触足球、学习足球的机会。

2 安徽省校园足球活动开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青少年校园足球活动管理体制存在问题

经过对相关资料的查阅以及对校园足球活动的实地考察,整理出了一系列需要改进的管理体制问题。这些问题主要包括:相关教育部门对于校园足球活动的开展缺乏执行力,地方及中央机构的管理职责不够明确,构建的政策体制有待健全,信息流通体制有很大的漏洞。[8]具体如表 1所示。

表 1 安徽省校园足球活动管理体制存在的问题(n=30)

通过表 1可以看出:教育部门同体育职能机构相互冲突和矛盾,影响了校园足球运动的发展。在实际校园足球活动中,教育机构、体育机构在信息沟通上也存在一定的不足。注册足球运动员的过程中,由于系统互不兼容,在一方进行注册的运动员无法参加另一方的相关赛事,这就造成了青少年运动员缺少实际参赛经验的问题,致使大量的资源和人才出现了浪费,这种不良现象对于各项活动顺利开展非常不利。最直接的影响就是年龄偏小的运动员参赛场次相对偏少,这也是我国足球事业当中的致命问题。缺少实际比赛经验的足球运动员无法在比赛过程当中及时、有效地对赛场情况进行解读,致使自身能力无法有效发挥。[9]

此外,校园足球活动在开展过程当中还需要进一步加强监督、管理工作。根据调查结果我们可以看出,就当前而言全国校足办在检查工作以及评估工作时,其所针对的目标仍仅仅是网络空间构建状况、工作人员实际培训和联赛工作落实状况等,但评估工作的制度化建设工作却没有实现。针对安徽省在进行校园足球联赛的检查工作以及评估工作时的途径而言,可以结合安徽省上报校园足球联赛秩序册开展评估工作,并实际考察所选取的3~5个赛点,在进行评分工作时参考了联赛检查评估标准。在这个过程当中便存在着评估标准不明确、相关资料的收集工作也缺乏全面性问题等等。监管体制的漏洞和缺陷会影响评估的准确性、客观性,无法通过评估结果体现实际工作状况。

2.2 场地不足、师资匮乏和资金欠缺

现阶段安徽省的足球环境已经得到了很大的改善,校园足球活动的开展也走上了正轨,整体趋势越发良好,同时我们还需要对前方的困难有直观的认识,基础工作对于整体事业发展的重要性我们要有清楚的认识。通过对安徽省的校园足球指导教师进行的基本情况统计,发现有3个问题成为了当前制约校园足球顺利发展的主要因素,分别是:场地不足、师资匮乏、资金短缺。

足球场地作为硬性资源是校园足球运动开展的基础。[10]在调查当中,有相当多的初中和高中校园内甚至都无法找到一块完整的足球场地。在调查当中还有很多学校使用的是塑胶足球场、水泥球场或者杂草丛生的泥土球场。拥有合格的专业球场的学校当中,初中仅占38.88%,高中占65%,整体比例仅有52%。足球运动与其他运动相比,对于场地的要求相对来说要严苛得多,没有合适的场地,在很多情况下足球运动的开展便会受到制约。安徽省的人口基数巨大,最直接的影响就是人多地少。另一方面,很多学校在开放足球运动场时并没有按照国家规定,在课下免费开放足球场地,学生踢球的难度增大。近几年,安徽省中小学校还未达到大规模开展校园足球运动的规定,农村的物质基础条件严重不足。所以,国家在发展校园足球运动的过程中,必须要从根本上保障足球运动场地及设施,地方政府机构需要配备完善的足球运动硬件设施,为安徽省校园足球运动的发展提供坚实的基础。

校园足球运动要想顺利进行,对于师资力量也有着较高的需求。结合表 3的资料能够得知,研究对象中一线指导教师共192名,本科以上学历的教师所占比例为75.52%,年龄在35岁左右。就校园足球指导教师的学历、年龄而言,整体水平还比较乐观,但是在这些教师当中,真正毕业于足球专业的教师人数还不足一半。进行专业化足球培训的教师数量极少,只有23.95%的教师达到教练员等级,31.77%的教师具备裁判员等级水平。结合安徽省构建的校园足球运动发展规划,要在3年中打造出1 000多所足球特色学校,各个院校都要1~2名足球指导教师,因此指导教师的总人数便达到了1 500~3 600人。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师资短缺的问题便更加突出。通过数据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安徽省校园足球在发展过程当中,严重缺乏相关专业的指导教师,指导教师的业务水平还需要进一步的提高,校园足球的发展受到师资问题的严重制约。

表 2 安徽省校园足球学校的设施配备状况
表 3 安徽省校园足球指导教师状况

无论是场地问题还是师资力量问题,这些问题产生的最根本的原因都是资金短缺。通知当中对于校园足球活动的经费来源有明确的规定,分别是来自于体彩公益金当中的专项拨款以及各地方需要按照1:1的比例划拨出相应的匹配资金。结合表 2能够发现,当前,安徽省中小学校设置校园足球活动款项的学校数量不多,比例也只达到了27.42%,整体情况并不理想。面对这种现实情况,校园足球的开展工作仍然是任重而道远。我们应该尽可能地筹集资金,向社会各界进行募集,要为校园足球活动的开展提供充足的资金,确保校园足球活动有序开展,逐步走向可持续发展道路,有效解决安徽省校园足球发展中存在的场地设施和师资等问题。

2.3 普及与提高不协调

开启和推行校园足球活动后,部分学者将其看作是培养足球后备人才的创新方式,也有部分学者认为是推广足球运动的一种策略。在实际开展过程中,培养优秀的足球后备人才是管理机构的侧重点,中央机构及地方校园足球活动领导机构均针对足球联赛,开展了一系列的准备活动。足球联赛工作比较复杂,涵盖组织联赛、注册足球运动员信息、评估、保险业务等多项工作, 且这些工作和活动的根本目的就是挖掘优秀的足球运动人才,开展有针对性的培养工作。针对定点中小学校,便变成了组队参赛,而对于校园足球的普及工作以及相关知识的教育工作却被忽视。校园足球在开展过程当中仍然没有完成大面积的普及工作,仍然只有少数人能够进行参与。从本次调查可以看出,安徽省有70%的试点学校,学生的实际参加人数并没有随着活动的开展而有所提高,学校也并没有对学生进行引导。

3 影响校园足球活动开展的因素分析 3.1 管理体制不健全

结合安徽省校园足球活动的发展状况,针对其中存在的各项管理制度问题,应基于整体角度开展研究:第一,存在定位不够明确的问题。当前国内开展和实施青少年校园足球运动的目标还不够清晰,而通过校园足球活动来储备足球后备人才,没有得到很好的实践。我们应该在校园中普及与推广足球运动。而在现实中却很难做到这一点,从而导致在开展校园足球活动的过程中,相关管理制度过度依赖传统竞技体育管理机制。对于安徽省的校园足球活动的开展,虽然基于特定角度而言,安徽省实施的体教结合模式下的校园足球活动具有很大的创新性,但在实际实践中安徽省的校园足球活动是由体育部门和教育部门共同组建联合领导小组进行协同管理,在这样一个体育制度建设不健全的情况之下,校园足球活动变得更加难以操作。这是因为由体育部门进行操作管理,主要是由一些自由组织的中国足球协会负责。这种情况下,他们很难调动教育部门的积极性,这就会造成校园足球活动不能够准确的定位分析, 即体育机构在管理校园足球活动中占据着主体位置,国家足球协会负责相关事宜,中小学校的学生则为校园足球运动的主要参与者,在管理主体和参与主体相距甚远的情况下,会出现管理机制不对口的情况(是指管理部门很难了解到参与主体的学生真正想要什么,又缺乏哪方面的补充),因此肯定会使体育职能机构无法全面有效地管理各学校校园足球活动的实际开展状况,相应的执行力上也会有所欠缺。第二,没有建立良好的体育培养体系。中国的足球很多年以来表现得都不是特别优秀,篮球方面也是。这就要求国家政府机构必须要发挥主导作用,有效管理青少年校园足球活动,所以在管理方式与管理分配下就会有一定的局限性。但是这也并不会影响我们国家青少年对于足球深深地喜爱。正是由于这种深深地喜爱,我们国家在表现不足的时候也不会气馁。之所以会表现不足,我想应该是校园足球这项活动并没有很好地得到宣传。大家对这项活动的认识度也是远远不足的。并且在学校这个小团体中,并没有建立起相对比较完善的足球培养体制,在这方面也没有完善体育足球的机制以及对培养足球人才的机制。

3.2 校园足球活动的参与者、组织者、管理者均不到位

安徽省校园足球活动目前的现状是:第一,从整体上看,安徽省的学生对校园足球活动的兴趣还是比较高的,但是由于一些个别的原因导致学生对足球的放弃。例如高中时候学生们都会忙于自己的学业,没时间踢足球;有一部分家长也会对学生踢足球持有反对的态度;还有一些原因可能是学校的占地面积不够大,没有场地,没有资源让学生去踢足球等等。第二,安徽省个别学校可能出现缺少足球教师,或者说是即使有一些足球教师,但也不是很专业的等问题,这样就让对足球深爱的同学十分伤心。第三,安徽省对于校园足球活动的宣传做得不到位。有很多人对足球的发展不重视,这样就更应该宣传,让每个中国人都应该有让国足崛起的雄心。

综上所述,国家教育机构联合体育总局针对校园足球运动的发展共同推出了《青少年校园足球活动实施方案》,颁布了相关政策措施。安徽省出台的政策就侧重于运动员等级评定、指导员职称评定和训练、校园足球活动经费管理。虽然有政策制度可依,然而在实践活动中依然会存在一系列的问题,具体表现为:第一,校园足球活动涵盖多方面的内容,是系统性工程,然而当前制定的政策措施在实际执行方面存在不足,也达不到全面管理的效果。就校园足球活动经费来源而言,制度要求结合城市布局开展1:1的分配,支持校园足球活动的实施。然而,实际约80%的城市并没有很好地开展活动,从而导致活动经费被“别人”占有,而不能有效利用。再者,出现相关政策缺失,导致保障不足,管理校园足球的体育部门与教育等部门应该及时做出相应的方案对策,运用不同策略针对性地管理不同部门,满足教育机构的要求。安徽省在校园足球师资配置方面,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就是中小学校中足球指导教师数量严重不足,且指导教师专业水平较低。针对该问题,我们应该将一些资历较深的退役足球运动员请回学校,让他们将经验传授于一些年轻的教师,可以组建一个校园足球协会,自愿参加,自愿组建。

还有就是对于踢足球这件有趣又放松身心的运动,很多学生得不到家人的支持,尤其是父母,绝大多数都会认为踢足球会占用学生的学习时间,学生就应该以学习为主。我们家长就是想盼着孩子能够学业有成,所以在家里人支持不支持这方面我们的国家已经开展的鼓励性的政策,让学生自己决定。

4 发展策略

结合《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等文件,就目前校园足球的管理重新审视,要从根本上解决问题。[11]针对安徽省各地的经济发展的差异性制定不同的解决方案,要从根本上促进校园足球活动的发展。

4.1 明确教育部门的管理主体地位

结合管理学的理论依据,责任、权力和利益在领导者制定决策行为的过程中,分别发挥着限制、保障及推动性的作用。[12]要想确保决策行为的科学性,必须要使利益结构与权力结构达到协调,实现权力、责任和利益三者的有机整合。所以在完成发展任务及目标时,应转变传统的理念,打破原有体育机制的约束,对校园足球组织体系进行进一步的创新和改革,管理主体不再是体育职能机构,而是要发挥教育行政机构的作用及能效。应构建以教育机构为主体、体育机构相配合的管理体系,围绕教学进行教体共管,使校园足球活动得以有序开展。

该管理模式的形成和建立同多方面的因素有关:第一,对于中小学校来说,结合管理权力、职责和利益必须协调的原则,主体管理者即为教育机构,所以必须要担负相关的职责,发挥权力,从而享受一定的利益,并依据设计的政策体制,提高学生家长和学校对校园足球活动的关注程度,从而提高参与足球活动的积极性;第二,只有将教育机构、体育机构二者的资源优势进行有效整合,才能够有效推动校园足球的发展。其中体育机构制度配套政策,能够提供充分的技术和资金保障,也能够配备充足的师资,针对指导教师开展专业化的培训,并完成管理、组织足球联赛的任务。而教育机构则负责对平台进行构建,结合政策制度有效组织和实施校园足球活动,使校园足球活动达到特定目标,培养出一批优秀的校园足球后备人才队伍。[13]综上所述,校园足球组织管理体系相对复杂,必须要从整体角度对不同关系进行协调和管理,借助整合及控制机制针对校园足球活动开展有效管理。本研究所建立的青少年校园足球活动管理体系如图 1所示。

图 1 青少年校园足球活动管理系统结构
4.2 社会力量参与,融资缓解经费紧张

上面提到了关于教育部门按照1:1的比例进行配套,而实际上有很多学校的配套资金并没有能够到位。校园足球活动的各项工作和措施的落实没有一定的资金补助,这样不仅对学生有影响,还对学校的发展也有一定的影响。而解决这个问题可以从本质上落实,也可以通过另外的解决办法,比如:体育部门拨款,体育彩票、福利彩票的拨款。除了这些方式,是否能够将社会公众的力量参与其中。我们都知道国足在一些方面存在不足,我们国家要想把国足提升起来,让社会公众参与其中何尝不是一件好事呢。这样不仅有利于校园足球活动的有利进行,也有利于将中国足球对社会宣传,这样鱼与熊掌都可兼得的好事谁又不想去做呢?并且笔者也坚信这种发展策略一定是一个可行有效的做法。而安徽省、河北省、北京市等有一些地方已经开始采用这种策略以提高校园足球活动的发展。[14]这种让社会的力量参与到学校的足球活动中,能够有效解决校园足球活动资金短缺的问题,对国足的发展还会起到一定的宣传作用。这种方式有待进行深入的探索和分析。

4.3 专款专用,保证经费高效使用

若开源的根本途径是融资,则在利用经费的过程中应落实节流的方针。[15]不能因为我们辛辛苦苦融资,在活动开展过程中就随意开支,这样不仅对学生不负责,也是对社会不负责。因此我们应该对活动的资金费用做到款项的专用化。所以应该加强财政管理力度,在活动过程中发挥资金的有效作用。此外,在前期开展校园足球活动时,若出现指导教师课外补贴的问题,就需要对具体的分配方案进行科学的设计,合理分配赞助和活动费用,提高指导教师的工作热情。

在款项专用的基础上,还要进行有效的调控管理,安徽省试点中小学校对活动费用管理核算机构进行专业化的设置,按照国家的法律法规与教育部门的规章制度,从各个试点学校的实际情况出发,对于每一笔现金支出与现金流入进行详细记录,并做到有原始记录与账面记录之分,这样便于存根,利于相关人员监督。因每个学校的情况而定,也可以做到集中监督或者分次监督,可以依每个地区每个学校的情况而定,无论选择哪种,我们都希望能够有效地落实每一笔经费的支付,加强专款专用监督,保证经费的有效管理。

4.4 摆脱校园足球发展目标定位的认识误区

促进校园足球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在于明确定位发展目标。要想科学准确地认识校园足球的发展目标,必须要在校园足球活动的开展背景方面进行详细的分析,并深刻理解战略内涵。当前国足发展较为落后,存在职业联赛不规范的状况,且缺少青少年足球后备人才,针对这些问题,国家强调发展青少年足球的重要性,支持校园足球活动的发展,希望以此来促进国足水平的进步。最近中央重要领导人对于足球活动开展方面做出了这样的指示,“坚持体教结合,大力发展校园足球”。在这个大的背景下,落实阳光体育运动的一项根本要求就是有序开展校园足球活动,通过开展校园足球活动,能够有效改善学生的身体素质,使足球重新回归到校园,并培养出一批优秀的青少年足球后备人才。[16-17]实践证明,让足球回归到校园教育是中国未来足球后备人才培养的必经路,能够提高青少年足球人才的专业化水平。

中国足球的人才力量相对而言比较匮乏,如果不解决这个问题,中国的足球就是无本之木。发展国足,对于体育界、足球界也是迫切希望。[18]所以对于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活动发展进行推广,让社会公众参与其中,这样的方式不仅能够增强学生的体质,也能够激发青少年对于足球的喜爱,对宣传与普及一些足球的知识技能也是有益的。[19]

5 结语

校园足球活动在安徽省中小学校的发展较早,并制定了有效的政策措施,在不断发展过程中取得了很大成效,同时也存在着资金短缺、师资力量不足及场地设施不完善的问题。公平、共同和持续发展是安徽省校园足球活动最终的发展目标,强调秉承“以人为本”的原则,落实良性化发展。然而,在实际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机制不够完善、面向学生群体范围较小、地区发展均衡性差等问题,品质培养成效不大,无法做到公平性竞争和对规章制度的有效遵循。在实现校园足球活动可持续发展的过程中,应严格遵循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及内涵,充分发挥政府机构的主导作用,大规模开展校园足球活动,提高青少年足球人才的素质水平,对多项资源进行有效整合和利用,借助联合力量来推动校园足球活动的良性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发展活力。

参考文献
[1] 李进. 基于学校功能视角下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可持续发展研究[D]. 福州: 福建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012. http://cdmd.cnki.com.cn/Article/CDMD-10394-1012494650.htm
[2] 张晓贤. 上海市高校校园足球的可持续发展研究[J]. 体育科研, 2013, 34(1): 92–97.
[3] 张沛锋. 校园足球活动可持续发展研究[J]. 山东体育科技, 2012, 34(4): 82–86.
[4] 张洪瑞. 探析校园足球可持续发展对中国足球的重要性[D]. 济南: 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013. http://cdmd.cnki.com.cn/Article/CDMD-10422-1013221979.htm
[5] 李纪霞. 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活动发展战略研究[D]. 上海: 上海体育学院硕士学位论文, 2012. http://cdmd.cnki.com.cn/Article/CDMD-10277-1014114182.htm
[6] 李纪霞, 何志林, 董众鸣, 等. 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活动发展瓶颈及突破策略[J].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 2012(3): 83–86.
[7] 郭超. 校园足球活动的可持续发展策略研究[D]. 郑州: 河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016. http://cdmd.cnki.com.cn/Article/CDMD-10475-1016202721.htm
[8] 王源. 杭州市区中小学校园足球运动发展研究[D]. 杭州: 杭州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016. http://d.g.wanfangdata.com.cn/Thesis_Y3068407.aspx
[9] 李纪霞, 董众鸣, 徐仰才, 等. 我国青少年校园足球活动管理体制创新研究[J]. 山东体育学院学报, 2012(3): 99–104.
[10] 陈华, 贾珍荣. 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活动反思[J]. 体育文化导刊, 2012(3): 117–120.
[11] 梁伟, 刘新民. 校园足球可持续发展系统的构建与解析[J]. 西安体育学院学报, 2015(3): 380–384.
[12] 董洁. 论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活动发展战略[C]//2015第一届世纪之星创新教育论坛论文集. 北京: 北京中外软信息技术研究院, 2015: 353.
[13] 钱姝羽. 郑州市校园足球初中业余训练情况的调查研究[D]. 郑州: 河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016. http://d.g.wanfangdata.com.cn/Thesis_D01052930.aspx
[14] 陈智军, 付杰, 胡娟娟. 兰州市校园足球发展所面临的问题与对策[J]. 西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 2016(1): 94–96.
[15] 梁伟, 刘新民. 校园足球可持续发展的推进策略[J]. 体育文化导刊, 2014(1): 151–153.
[16] 郎晓彤, 梅耀尹. 遵义市青少年校园足球运动调查数据分析[J]. 考试周刊, 2012(86): 91–93.
[17] 王旭. 新形势下我国校园足球管理体制的探讨——基于责任原理的视角[J]. 吉林体育学院学报, 2015, 31(5): 40–44.
[18] 李进. 基于学校功能视角下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可持续发展研究[D]. 福州: 福建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012. http://cdmd.cnki.com.cn/Article/CDMD-10394-1012494650.htm
[19] 孟雨. 八年级足球课差异化教学实验研究[D]. 合肥: 合肥师范学院硕士学位论文, 2016. http://cdmd.cnki.com.cn/Article/CDMD-14098-101618822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