渭南师范学院学报 2017, Vol. 32 Issue (18): 18-24  
0

引用本文

白淑萍. 习近平反腐倡廉思想研究[J]. 渭南师范学院学报, 2017, 32(18): 18-24.
BAI Shu-ping. Study on Xi Jinping's Anti Corruption Thought[J]. Journal of Weinan Normal University, 2017, 32(18): 18-24.

基金项目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西藏高校《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体系中西藏历史的融入与思考(15JDSZK043);陕西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地方高校民族生培养中校本课程的开发研究(SGH140768)

作者简介

白淑萍(1976-), 女, 陕西渭南人, 渭南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 法律硕士, 主要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文章历史

收稿日期:2017-06-30
习近平反腐倡廉思想研究
白淑萍    
渭南师范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陕西 渭南 714099
摘要: 习近平反腐倡廉思想是在深厚的马克思主义思想理论和社会实践基础上,结合中国历届领导人廉政思想和实践经验发展而成,其反腐倡廉思想深邃,内容博大精深,主要通过法律惩处、制度防范、思想警示、国际合作等顶层设计,构建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不易腐的惩治和预防腐败的制度体系,其思想特征具有鲜明的坚定性、人民性、系统性、长效性和科学性,是中国特色反腐倡廉理论的最新成果。
关键词: 习近平    反腐倡廉思想    反腐倡廉建设    廉洁政治    
Study on Xi Jinping's Anti Corruption Thought
BAI Shu-ping     
School of Marxism, Weinan Normal University, Weinan 714099, China
Abstract: Based on the plentiful thoughts of Marxism and social practice, combined with the righteousness and justice thought and practice experience of Chinese successive leaders, Xi Jin ping's anti-corruption thought has developed with its profound thoughts and broad contents. Mainly through the legal punishment, system prevention, ideological warning, international cooperation and other top-level designs, the regulation systems of punishment and administration and prevention corruption have been constructed to prevent the corruption of the officials. The anti-corruption thought is characterized with the firmness, affinity to the people, systematicness, long-term, and scientificness which is the latest achievement of anti-corruption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a fundamental adherence to the construction of anti-corruption in a new era in China.
Key words: Xi Jinping    anti-corruption ideology    anti-corruption construction    political integrity    

一、习近平反腐倡廉思想的重要基础

习近平反腐倡廉思想的形成有着深厚的思想理论基础,根植于丰厚的社会实践,是对马克思主义廉政思想、中国廉政文化及中国共产党历届领导人廉政思想及实践经验的继承、发展和深化。

(一) 习近平反腐倡廉思想的理论基础 1 马克思主义廉政观

马克思在论及腐败问题时讲道,在生产资料私有制前提下,“政府所代表的利益是少数剥削阶级的特殊利益,必然造成国家与社会、政府与公民的对立,从而难以避免公共权力的异化”[1]。腐败随着私有制的产生、发展而日渐严重,他一针见血地揭示了腐败现象产生的根源是“生产资料的私有制,国家及其官僚制度”[1]。资本主义制度的存在就是为维护极少数人剥削绝大多数人的经济基础服务的,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经济基础决定了资产阶级手中的一切政治权力都是为了获取剥削利益服务的,经济利益决定了政治立场,政治权力强化又进一步刺激了对巨额利益的追逐,私有制和资本主义制度这两者的结合,是腐败产生的深刻的经济和社会根源。马克思、恩格斯的腐败论揭示出,在资本主义社会,腐败犹如肌体中无法自愈、不可避免、无法根除的“毒瘤”,只能通过遏制有效防止腐败现象的发生,“也就是说,这种监督制、罢免制的实行,是纠正错误和防止腐败的重要举措”[2]。马克思、恩格斯认为应该通过广泛的普选制、可以随时撤换的罢免制以及由所有人行使的监督权来防范,才能使拥有权力的阶级及其公职人员不敢也不能执着于追求自己的特殊利益,才能够有效防止腐败的滋生和蔓延。

列宁根据马克思、恩格斯的廉政思想,结合无产阶级政党廉政建设的实践经验,提出了从严治党,保证党的纯洁性和先进性;反对党内特权,充分发扬民主等防范与治理腐败的对策,进一步深化了马克思、恩格斯廉政思想的内容。

中国的廉政思想理论源于马克思主义廉政思想的伟大理论和社会实践,充分借鉴了马克思主义廉政思想,注重从根源上治理腐败,从加强党建、制度约束、法治、思想文化等方面预防腐败,形成了中国的廉政思想和廉政建设经验,成为习近平反腐倡廉思想形成的重要理论来源。

2 中国共产党人的廉政思想

以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为代表的历代国家领导人,坚持以马克思主义廉政思想为指导,以马克思主义廉洁文化观为导引,继承和弘扬中华廉洁文化的精华,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中逐步形成了当代中国的廉政思想,即以人民为价值主体, 以群众利益为价值标准, 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价值理想,以廉洁奉公、服务人民为核心内容的廉洁文化思想体系,这种具有深刻的民族性、广泛的人民性、强烈的政治性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习近平廉政思想的重要理论基础。习近平的廉政思想汲取了我国廉政文化中的宝贵遗产,批判地继承和发展了我国优秀文化宝库中的廉政思想,并赋予其新的理论内涵。

(二) 习近平反腐倡廉思想的实践基础

近年来,我国腐败案呈现出群体化、高官化、巨额化、国际化等特征,呈区域性、系统性、家族式走向,智能化、多样化、复杂化与隐蔽化发展,窝案、串案数量持续上升,引发塌方式腐败,裸官潜逃出境、大官“雅贿”、小官巨腐、“蚁官”巨贪、基层“微”腐,“苍蝇式”腐败已愈演愈烈,且有不断滋生和蔓延的趋势。腐败分子把公权私用,把人民赋予的权力变成为个人谋取私利的工具,严重破坏经济秩序,造成社会贫富差距悬殊,严重损害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影响社会和谐,损害公平正义观念。腐败已成为腐蚀党的肌体健康的社会毒瘤,严重影响党的形象、执政地位和政权的稳固,严重破坏了政治生态。基于对当前腐败严峻形势的深刻认识和古今中外历史经验的深刻总结,习近平总书记告诫全党“物必先腐,而后虫生”“蠹众而木折,隙大而墙坏”的道理,痛彻肺腑地提出腐败害党误国,腐败问题越演越烈,最终必然会亡党亡国。正是基于目前我国腐败现象的复杂性、严峻性和紧迫性,反腐倡廉建设的任务异常艰巨,这是习近平反腐倡廉思想的社会实践基础。

二、习近平反腐倡廉思想的内容体系

习近平反腐倡廉思想蕴含于反腐倡廉建设的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和重大战略实践中,其反腐倡廉思想深邃,内容博大精深,自成体系。从法律上威慑,建构不敢腐的惩戒体制;从制度上防范,建构不能腐的制度保障;从思想上警示, 筑牢不想腐的思想防线;在国际上合作,建构不易腐的国际环境,以全方位立体式的方式有效构建了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的中国特色反腐倡廉的制度体系。具体表现为以下四个方面:

(一) 法律惩处:建构不敢腐的惩戒体制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善于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惩治腐败,加强反腐败国家立法,确保法律制度刚性的运行。”[3]385“坚持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反腐败,形成了对腐败分子的高压态势。”[4]97该论断指出了反腐倡廉建设要注重运用法律的威慑力,构建不敢腐的惩戒体制,为我国反腐倡廉建设指明了根本方向,提供了法律保障。

1 健全反腐败法律体系

“法律是治国之重器,良法是善治之前提”[3]386, 当代世界反腐的主流是法治反腐,法治是反腐败的治本之策,是解决腐败问题最有效的手段,它克服了运动反腐、人治反腐、权力反腐等反腐方式的局限,消除了人存政举、人亡政息阶段性、选择性反腐的弊端,法治反腐强调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惩处腐败“老虎”“苍蝇”一起打,反对特权,以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惩处腐败,反腐手段更具规范化、制度化、常态化,更有利于形成对腐败分子的高压态势。

法治反腐要立法先行,我国目前反腐败法律规范体系立法分散,“九龙治水”但却效果欠佳,已有法律规范可操作性不强,刑法的反腐败职务犯罪规制范围过窄,严重影响了我国惩治和预防腐败的法律和社会效果。我国应加快制定专门的国家立法《反腐败法》,这既是贯彻习近平反腐倡廉思想的重要举措,又是提升我国反腐制度化、规范化和科学化水平的法律保障。

2 强化法律责任追究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提高反腐败法律制度执行力,让法律制度刚性运行。”[3]385他指出了法律的生命力在于执行,法律制定了不执行,如同一纸空文,无法起到定纷止争,调整行为的社会规范作用。同时他多次强调:“要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党委负责主体责任,纪委负责监督责任,强化责任追究。”[7]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关键是突出主体责任,“出了事,要追责,凡是整改不力的,都要严肃追责”[8]。总书记的讲话指出了,推进依法治腐,完善法律法规是前提,强化法律法规的刚性执行是根本,加强反腐败法律制度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是措施。提出了通过建立主体清晰、责任明确、程序严密、配置科学的问责机制,确定责任追究的对象和范围,落实责任,确保法律法规的刚性执行,促使领导干部在其位,谋其政,司其职,尽其责。

(二) 制度防范:建构不能腐的制度保障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建设廉洁政治”这一廉政目标的根本之策是“坚持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把权力关进制度笼子”[3]390,要“铲除不良作风和腐败现象滋生蔓延的土壤,根本上要靠法规制度”[4]61,因为“腐败的本质是权力出轨、越轨,许多腐败问题都与权力配置不科学、使用不规范、监督不到位有关”[5]136-138。习近平总书记用制度管权力的思想集中体现为:

1 制度防范是拒腐防变的保证

制度具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的优势,制度反腐不会因人而异,也不会因时而异、因地而异,制度具有普遍适用性的优势,自然成为反腐最优的选择。我国近些年揭露出的腐败大案要案,均与一些领域的体制机制不健全、存在制度漏洞、留有权力寻租的空间有关。因此,要健全各项规章制度,狠抓制度的篱笆,不断从源头消除腐败发生的机制。在围绕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时,习总书记强调要扎牢制度的篱笆,建章立制必须全面化和系统化。全面化要求制度全面覆盖权力运行的每个领域; 系统化要求制度设计要相互衔接、相互配合,不重复、不冲突。扎牢制度的篱笆,也不能“牛栏关猫”,猫仍然可以来去自如,无法起到制约和监督的效果,相反还会消解制度的正向功能,导致制度被虚置。为防止制度异化成“稻草人”,总书记强调了推进制度的执行和落实的重要性,制度的权威源于刚性,制度的生命在于执行。有制度不执行或者执行不力、不严或不到位的问题必须坚决遏制,防止破坏制度的严肃性和规范性,要切实增强制度的执行力,坚持制度执行持之以恒,善始善终,才能善终善成。

2 提高权力行使的透明度是拒腐防变的保障

我国近年来腐败的滋生和蔓延越来越具有隐蔽性,这与权力运行不受监督,无从制约有直接的关系,“让人民监督权力,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确保国家机关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行使权力”[6]121是习近平总书记对反腐倡廉思想的重要认识。提高权力行使的透明度,加强和完善施政行为公开制度,以公开促公正,以透明保廉洁,以此避免因暗箱操作导致的腐败,这不仅是公众知情权的要求,也是现代民主法治文明的标志。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把公开透明贯穿到决策、执行、监督等权力运行的各个环节,提高权力运行的透明度和公信力,形成公开透明的权力运行机制,是拒腐防变的保障。

我国实践中建立有限政府,简政放权,厘清权力清单、责任清单及负面清单,都是为权力划定边界,对政府权力有效约束,行为严格控制的限权措施;探索政务公开,完善行政监察和审计制度,公职人员财产申报和公示制度等保障权力透明运行的机制,是对习总书记廉政思想的实践运用。

(三) 思想警示:筑牢不想腐的思想防线 1 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道德防线

腐败现象在我国某些地方呈区域性蔓延,这是长期思想教育不到位,思想的阀门被贪腐攻陷造成的结果。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而无德,行之不远。”[9]12意思是一个人倘若没有良好的思想道德,即使学识渊博,也难成大器,无数的事实也多次给我们证明了这点,思想是行为的先导,行为的错误要从思想上找根源,要提高拒腐防变的能力,必须先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道德防线。

守好人生思想的大门,筑牢思想防线是防治腐败的内因,一定要加强自身道德建设,做到“持之为明镜、内化为修养、升华为信条”[9]12, 心存正念才能意志坚定,有正确的思想意识、高尚的道德情操,才能抵制不良诱惑, 拒腐防变。用什么样的思想理论武装头脑,要看其指导思想和理论纲领是否科学,以是否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判断标准。只有真正把人民群众的利益看得高于一切的政党纲领,才是科学的思想理论,才是拒腐防变的思想道德防线。作为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代表的共产党,一定要加强思想建设,不断提高思想道德觉悟,才能从源头守好思想防线。

2 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强化党性修养

理想信念是一个人的行动指南,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教导全党:“理想信念就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没有理想信念,理想信念不坚定,精神上就会缺钙,就会得软骨病。”[10]他的话揭示了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战胜一切困难的思想武器,广大党员干部一定要坚定理想信念,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强化党性修养,常修为政之德,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讲党性、重品行、做表率,坚持学与用、知与行相统一,从思想及品德上筑牢防线,在实际中防微杜渐,做到心有所畏、言有所戒、行有所止,真正成为头脑清醒、为政廉明,始终保持先进性的领导干部。

党性是一个政党的根本属性,“是马克思主义政党阶级性、群众性和先进性的最高而集中的表现”[11]17, 要强化对党的宗旨、原则的认识,党员一定要把加强党性修养作为共产党员的必修课,牢记自己的责任和使命,强化党性修养。

3 反对特权思想

习近平总书记曾尖锐地指出:“反腐倡廉建设,还必须反对特权思想、特权现象。”[12]“我们共产党人决不能搞封建社会那种‘封妻荫子’、‘一人得道,鸡犬升天’的腐败之道!否则,群众是要戳脊梁骨的!”[13]这些重要论述,深刻表明了习近平总书记对特权思想坚决反对的鲜明态度,进一步丰富了我国反腐倡廉建设的时代内涵。

进行反腐倡廉建设,除了要深入开展反腐败斗争外,更要消除腐败背后的特权思想,从源头上铲除滋生特权思想的土壤,即反对特权,使公职人员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和利益观,坚决抵制拜金主义、官僚主义等腐败思想,防止领导干部把权力异化为以权谋私的特权,使其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充分增强公职人员的公仆意识。

4 培育廉洁意识,弘扬廉政文化

廉政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使廉洁意识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成为人们的自觉意识,成为健康的生活方式和行为习惯。“廉”字在中国典籍《周礼》中解释为:善、能、敬、正、法、辨六方面,其价值追求是“善行仁政,以德服人;能力出众,以绩服人;敬业尽责,以勤服人;正直无私,以公服人;法不容情,以清服人;辨别是非,以明服人”[14]。我们要以此作为为官之德,来培育清廉的价值理念,弘扬廉政文化,发扬真善美,抑制假恶丑,营造崇德向善的社会氛围,达到以文化人、育人的效果。

(四) 国际合作:建构不易腐的国际环境

随着经济全球化,腐败跨国化日益猖獗,造成本国打击腐败犯罪的难度异常加大,这也是我国惩治腐败的重点和难点。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国内重拳反腐的同时,积极开展反腐败国际合作,把惩治腐败的天网撒向全球,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腐败分子即使逃到天涯海角,也要把他们追回来绳之以法,天网恢恢,虽远必追。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搭建国际合作平台追赃追逃”,“与国际组织或机构建立执法合作”[3]386, 实现“有逃必追,一追到底”的反腐决心。为推动构建国际反腐新秩序,我国加入《联合国反腐败公约》,通过了《二十国集团反腐败追逃追赃高级原则》《二十国集团2017—2018年反腐败行动计划》等,多管齐下,综合施策,让已经潜逃的腐败分子无处藏身,让企图外逃的腐败分子丢掉幻想,决不让国外成为腐败分子的“避罪天堂”。

为封堵贪官外逃之门,我国建立预防贪官外逃机制,通过出入境检查、建立快速有效的边控体系,如可疑行踪报告、因私出境预警等。为防范资产跨境转移,坚决取缔,沉重打击境内外的洗钱渠道。为搭建国际交流合作平台,我国积极推进与外国缔结双边引渡条约和国际刑事司法协助合作机制。

综上所述,习近平廉政思想正是通过法律惩处,制度防范,思想警示,国际合作的系统设计,构建起了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不易腐的惩治和预防腐败的中国特色反腐倡廉的制度体系,极大地推动了我国反腐倡廉思想的进程,使党的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得到了全面提高。

三、习近平反腐倡廉思想的鲜明特征 (一) 坚定性

习近平总书记发表过很多次反腐言论,他讲过:“凡是影响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的问题都要全面克服,凡是损害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的病症都要彻底医治,凡是滋生在党的健康肌体上的毒瘤都要坚决清除。”[3]389“反腐败高压态势必须继续保持,坚持以零容忍态度惩治腐败。对腐败分子,发现一个就要坚决查处一个。要抓早抓小,有病就马上治,发现问题就及时处理,不能养痈遗患。要让每一个干部牢记‘手莫伸,伸手必被捉’的道理。”[3]389“坚决查处腐败案件,坚持‘老虎’、‘苍蝇’一起打,形成了对腐败分子的高压态势。”[3]390

上述论断明确表明了党和国家对于腐败的态度,凡腐必反、除恶务尽,对于惩处腐败分子不定指标、上不封顶,全面覆盖,没有禁区,不留特区,绝不姑息,“老虎”“苍蝇”一起打,不投鼠忌器、讳疾忌医,不留后路,不留余地等反腐论述,充分证明了我国反腐倡廉建设的鲜明政治立场、坚强的反腐决心、巨大的反腐勇气和强大的反腐意志力。

仅靠一时的坚定意念和强大勇气,不足以持之以恒地推进反腐倡廉建设,习近平总书记郑重宣告:“全党同志要深刻认识反腐败斗争的长期性、复杂性、艰巨性,以猛药去疴、重典治乱的决心,以刮骨疗毒、壮士断腕的勇气,坚决把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进行到底。”[3]391不惜出重拳,下猛药,惩治腐败任重道远的论述,进一步体现出了总书记反腐倡廉思想鲜明的坚决性、果敢性和彻底性。

(二) 人民性

习近平总书记曾告诫全党:“为政清廉才能取信于民,秉公用权才能赢得人心。”[15]该论断深刻揭示了党的执政之基与民心的关系,人民群众是党的执政之基、力量之源,人心向背关系党的生死存亡,失去民心,党的执政地位将会受到极大挑战而面临危险,“党只有始终与人民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始终依靠人民推动历史前进,才能做到坚如磐石”[3]390。“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严重脱离人民,为群众所深恶痛绝,也是损害党群干群关系的重要根源。习近平总书记指示:“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就是要把为民务实清廉的价值追求深深植根于全党同志的思想和行动中,夯实党的执政基础,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增强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和执政地位,使其具有广泛、深厚、可靠的群众基础。”[16]

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充分体现了人民性的政治立场,我国反腐倡廉建设中坚持党的群众路线不动摇,努力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以“我是谁、为了谁、依靠谁”为导向,时刻把群众冷暖放在心上,及时准确了解群众所思、所盼、所忧、所急,把群众工作做实、做深、做细、做透,充分反映了共产党人坚持人民的主体地位、人民性的价值目标和政治立场,永葆清正廉洁的政治本色,充分体现了习近平廉政思想理论、坚持以民为本的民本思想,具有鲜明的人民性。

(三) 系统性

习近平反腐倡廉思想是一套完备、系统的总体构想,《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2013—2017年工作规划》的制定,首次从国家战略高度对惩治和预防腐败进行顶层设计,加快完善反腐制度体系,构筑不能腐的制度保障;保持惩治腐败的高压态势,形成巨大震慑,建构不敢腐的惩戒体制;加强思想教育,筑牢不想腐的思想防线,撒下天网,拉开“天网行动”,对腐败分子虽远必追,切断外逃后路,构建不易腐的国际环境。从框架结构和内容体系上形成了比较完善的中国特色反腐倡廉理论新体系,实现了我国反腐倡廉理论的重大突破,对于我国系统推进反腐倡廉建设治本之策有重要意义。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全党同志要按照党的十八大的部署,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方针,更加科学有效地防治腐败。”[3]396“标本兼治、惩防并举”成为他独特的反腐倡廉方针,该方针系统论述了科学有效地防治腐败要坚持治标和治本内在统一、相辅相成。治标,突出“惩”的作用;治本,重在“防”的功能。靠猛药去疴、重典治乱形成不能腐、不敢腐的制度防范和法律威慑,只能一时治标; 标本兼治、惩防并举治理腐败,不能仅靠一时之力,需要久久为功,驰而不息、持之以恒地形成不想腐的思想堤坝,才是治本之策。在提出反腐倡廉建设实施方针的同时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做到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的廉政“三清”目标,建设一个清正廉洁的执政党、政府和政治清明的社会。

习近平反腐倡廉思想不仅有系统的顶层设计,而且还有明确的目标和方针,是系统性和针对性的统一,既有整体规划,又有实施方针和总体目标部署,是一套严密、系统、行之有效的反腐倡廉建设体制,是习近平反腐倡廉思想的新思考、新观点和新论断。

(四) 长效性

习近平在讲话中告诫全党:“当前,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形势依然严峻复杂。开弓没有回头箭,反腐没有休止符。我们必须保持政治定力,以强烈的历史责任感、深沉的使命忧思感、顽强的意志品质,以抓铁有痕、踏石留印的劲头持续抓下去。”警示全党“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多次强调反腐倡廉建设的关键就在“常”“长”二字,“一个是要经常抓,一个是要长期抓”[3]390。总书记以简明的文字启示我们,反腐倡廉必须常抓不懈,拒腐防变必须警钟长鸣。“常”“长”二字,明确了反腐败是一项长期的、复杂的、艰巨的任务,“常”字强调反腐倡廉要经常抓、长期抓,要常态化,不放松警惕,中央的八项规定要求在日常工作中要廉洁奉公,它是反腐常态化的体现,从寻常小事中警示,防止滋生腐败行为。“长”字代表反腐倡廉要久久为功,持续发力,坚持不懈,要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耐力和坚韧反腐倡廉,坚持零容忍的态度不变、猛药去疴的决心不减、刮骨疗毒的勇气不泄、严厉惩治的尺度不松,防止虎头蛇尾。只有善始善终,才能善做善成,才能科学有效、坚定不移地把反腐倡廉建设引向深入。

(五) 科学性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以“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提升反腐科学化水平,充分体现出了其反腐倡廉思想的科学性,制度反腐,“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以制度设计预防腐败,规范权力,以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惩治腐败,有助于实现国家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有效提升反腐的水平,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廉政思想。同时,他又指出“要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需要积极借鉴世界各国反腐倡廉的有益做法,也需要积极借鉴我国历史上反腐倡廉的宝贵经验”[17]。善于继承和借鉴有益经验观念的提出,是习近平反腐倡廉思想包容性、科学性的体现。

在习近平总书记重拳出击,铁腕反腐之下,我国反腐倡廉建设实效显著,查处贪官人数之多,级别之高,行动密度之大,涉及领域之宽,挖掘问题之深,都是前所未有的。仅2015年底,有超过150多只“老虎”落马,20多万只“苍蝇”被处分。党的十八大以来,立案审查中管干部240人,处分223人,移送司法机关105人。2016年,中央纪委通报全国共查处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4.1万起,处理党员干部5.8万人,给予纪律处分4.3万人。2015年全国查处违反“四风”的腐败案近8.1万起,共查处人数近9.2万人。2016年巡视发现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典型问题44起,涉及中管干部11人。[18]天网猎狐追回863人,其中196人为党员和国家工作人员。与2015年同期相比,给予党纪政纪处分的人数上升幅度达37%。我国国际反腐中的话语权和规则制定权不断增强,已与近60个国家签署了79项国际司法协助条约,与46个国家签署了引渡条约。中央巡视工作紧锣密鼓,至2015年共开展了8轮巡视,巡视了149个地方、部门和单位党组织,完成了31个省市区的全面扫描。2016年,中央巡视3轮涉及91个中央部门党组织,对12个省市区巡视“回头看”,做到了巡视全覆盖。[19]

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以强烈的历史责任感,神圣的使命感,顽强的意志品质,对国家大任的忧思,以前所未有的坚定毅力和政治勇气惩治腐败,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不能腐、不敢腐、不想腐、不易腐的震慑作用已充分发挥,压倒性态势正在形成,将反腐进行到底的政治决心、政治信用和政治定力得到广泛认同,有腐必反、有贪必肃的战果深得民心,营造了良好的政治生态和社会环境,给人民交出了一份满意的答卷。

四、结语

习近平反腐倡廉思想内涵丰富,思想深邃,设计科学,目标明确,具有系统性、科学性、时代性的特点,它源于我国反腐倡廉建设的社会实践,是对中国特色廉政思想、外国反腐倡廉思想理论和现实经验的继承和发展,饱含总书记对反腐倡廉建设的深刻思考,从严治党的实践经验,蕴含丰富的理论成果。习近平反腐倡廉思想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是中国特色反腐倡廉理论的最新成果,是对我国反腐倡廉实践的理论表达,是推进我国反腐倡廉建设的强大思想武器和理论依据,是科学的思想理论体系,是新时期我国反腐倡廉建设的科学指南和根本遵循。

习近平反腐倡廉思想是凝神聚力、统一思想共识的反腐利刃,我们要以此作为思想共识,深刻认识其理论和现实意义,坚定对习近平反腐倡廉思想的理论自信,为实现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的廉洁政治生态环境而努力,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

参考文献
[1] 董世明. 从《法兰西内战》看马克思的廉政建设思想[J]. 马克思主义与现实, 2008(5): 128–131.
[2] 丁俊萍. 马克思、恩格斯的廉政思想[J]. 廉政文化研究, 2010(4): 1–8.
[3] 习近平.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 北京: 外文出版社, 2014.
[4] 习近平. 习近平关于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论述摘编[M]. 北京: 中央文献出版社, 2015.
[5]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 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M]. 北京: 中央文献出版社, 2014.
[6] 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 习近平关于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论述摘编[M]. 北京: 中国方正出版社, 2015.
[7] 习近平在十八届中央纪委三次全会上发表重要讲话, 强调强化反腐败体制机制创新和制度保障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N]. 人民日报, 2014-01-15(1).
[8] 反腐不能"新官不理旧账"出了事要追责[EB/OL]. (2015-01-21)[2017-06-20]. 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http://theory.people.com.cn/n/2015/0121/c40531-26421882.html.
[9] 段喜中. 严以修身做合格共产党人[J]. 人大建设, 2015(7): 10–13.
[10]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一次集体学习时讲话[EB/OL]. (2012-11-19)[2017-06-20].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网, http://www.gov.cn/ldhd/2012-11/19/content_2269332.htm.
[11] 张忆军. 党员干部党性修养概论[M]. 上海: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7.
[12] 桑学成, 王金水, 苏礼轩. 保持党的先进性纯洁性必须反对特权思想[N]. 光明日报, 2013-04-10(7).
[13] 任松峰, 王杰. 《周礼》"六廉"思想及其现代价值[J]. 中共中央党校学报, 2014(3): 54–57.
[14] 习近平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总结大会上的讲话[EB/OL]. (2014-10-08)[2017-06-20]. 新华网, 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4-10/08/c_1112740663.htm.
[15] 习近平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总结大会上的讲话[EB/OL]. (2014-10-08)[2017-06-20]. 新华网, 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4-10/08/c_1112740663.htm.
[16] 习近平详解"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EB/OL]. (2013-06-19)[2017-06-20]. 新华网, http://sh.people.com.cn/n/2013/0619/c134768-18890492.html.
[17] 积极借鉴我国历史上优秀廉政文化不断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能力[N]. 人民日报, 2013-04-21(1).
[18] 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 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九大召开——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七次全体会议上的工作报告[N]. 人民日报, 2017-01-20(4).
[19] 罗忠敏. 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十八大以来反腐败斗争取得重大成效[EB/OL]. (2016-08-01)[2017-06-20]. 中国青年报, http://theory.people.com.cn/n1/2016/0801/c40531-285993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