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c infarction, AMI)合并甲状腺功能异常的报道越来越多。甲状腺激素水平与冠心病发生相关性日益受到关注。当机体出现严重创伤、免疫缺陷、慢性消耗性疾病时,甲状腺会出现代偿性的生理反应,表现为血清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riiodothyronine,T3) 降低,甲状腺素(thyroxine,T4) 降低或正常,促甲状腺激素(thyroid-stimulating hormone,TSH)正常或降低,而患者本身并无甲状腺功能疾病,作为甲状腺激素的生物活性部分,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ree triiodothyronine, FT3) 能直接反映甲状腺功能状态,且不受血中甲状腺球蛋白(thyroglobulin,TBG)变化的影响。FT3水平与心血管系统有着密切的联系,但是,作为冠心病进展的重要因素,如血小板检测的结果,以及凝血和炎症的激活与FT3的关系,目前的报道仍较少。本研究通过分析急性心肌梗死时FT3的改变情况,以及和血小板检测结果的关系,旨在早期识别危重的患者,为临床治疗积累资料。
1 材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选取2014年12月至2016年2月入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且诊断为AMI的患者,诊断标准参考心血管疾病诊疗指南急性心肌梗死的严格定义。入院完善生化检查,经皮介入检查确诊为急性心肌梗死。至少有一处血管狭窄≥70%,且接受了介入治疗。对照组为诊断不稳定型心绞痛(unstable angina, UA)的患者45人。共纳入患者77例,其中男性88人,女性34人,平均年龄为(60.1±12.8) 岁。
排除标准:瓣膜性心脏病、原发和继发性心肌病、风湿性心脏病、血液系统疾病、感染性疾病、恶性肿瘤等易引起干扰因素的相关疾病,既往明确的甲状腺疾病史或血液系统疾病史;可能引起甲状腺激素代谢异常的疾病,如垂体瘤、垂体功能减退等;3个月内接受过影响甲状腺功能的药物的治疗如甲状腺激素等,近1个月内服用胺碘酮、华素片等含碘药物;严重的肝脏或肾脏功能异常的情况等;住院前3个月内曾接受手术治疗。
急性心肌梗死诊断标准:① 持续性胸痛 > 30 min,含服硝酸甘油不能缓解。② 心电图 2个或2个以上相邻导联ST段抬高,肢体导联≥0.1 mV、胸前导联≥0.2 mV。③ 新发生或怀疑新发生的左束支传导阻滞。④ 心肌酶谱CK-MB超过正常值上限3倍,肌钙蛋白T和I阳性。
1.2 研究方法 1.2.1 基线资料记录入院时记录患者的性别、年龄、身高、体重、既往病史等基本资料。
1.2.2 生化指标检测受试者晚餐后禁食8-10 h,次日空腹抽取静脉血并检测血脂和血糖,均在本院中心实验室进行检测。血生化检测指标包括糖化血红蛋白(glycosylated hemoglobin, HbA1c)、血糖(blood glucose)、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 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 HDL-C)、甘油三酯(triglyceride, TG)、脂蛋白A(Lipoprotein A, LPA)、血清肌酐(serum creatinine, CREA)、尿酸(uric acid, UA)、超敏C反应蛋白(hsCRP)、B型脑钠肽(BNP)、肌酸激酶同工酶MB型(CKMB)、心肌肌钙蛋白I(cTNI)、D-二聚体(D-Dimers)。心功能检测指标为射血分数(EF,%)。
所有患者均在发病24 h内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甲状腺:总T3(total T3, TT3)、总甲状腺素(total thyroxine, TT4)、FT3、FT4及TSH,血小板检测指标:血小板计数(platelet, PLT),平均血小板体积(mean platelet volume, MPV),血小板分布宽度(platelet distribution width, PDW),大血小板比率(large platelet ratio, P-LCR),使用Sysmex XE-5000全自动血液分析仪及配套试剂。
超敏C反应蛋白(high sensitivity C reactive protein, hsCRP)检测使用Sysmex XE-5000全自动血液分析仪及配套试剂。
心动超声测定射血分数(ejection fraction, EF)值(%)。
1.2.2 分组UA为不稳定型心绞痛组,共45例,男、女分别为28、17例。AMI组为心肌梗死组,共77例,男、女性分别为60、17例。
接下来,根据入选实验患者的血清FT3(单位: nmol/L)水平四分位数进行分组,A组: FT3 < 3.59 nmol/L (n=30); B组: 3.59 nmol/L≤FT3 < 4.29 nmol/L (n=29); C组: 4.29 nmol/L≤FT3 < 5.2 nmol/L (n=32);D组: 5.2 nmol/L≤FT3 (n=31)。
1.3 统计学处理应用SPSS 19.0统计软件对所得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正态分布计量资料以x±s表示。两组计量资料之间的比较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临床基线资料比较中,UA组与AMI组之间,性别、糖尿病史、吸烟史、EF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而其他的指标的比较,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见表 1。
![]() |
表 1 不同分组临床基线资料比较 |
临床生化指标的比较中,UA组与AMI组之间,T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hsCRP、BNP、CKMB、cTNI,D-Dimer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1)。其余生化指标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见表 2。
![]() |
表 2 不同分组临床生化指标检测结果比较(x±s) |
UA与AMI组间,甲状腺功能的比较中,FT3、TT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1),而FT4、TT4、TSH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见表 3。
![]() |
表 3 不同分组甲状腺功能检测结果比较 |
对FT3进行四分位分组后,比较不同组间的血小板检测值,hsCRP,D-Dimer的差异。结果显示,MPV,hsCRP在不同组间有差异(P < 0.001)。不同组间的D-Dimer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MPV、hsCRP、D-Dimer组间比较的结果见表 4,图 1,图 2,图 3。
![]() |
表 4 FT3四分位分组血小板检测及hsCRP, D-Dimer检测结果比较(x±s) |
![]() |
图 1 FT3四分位分组MPV箱图 A组与其他组比较,P < 0.01 |
![]() |
图 2 FT3四分位分组hsCRP箱图 A组与B组比较,P < 0.05; A组与C组和D组比较,P < 0.0) |
![]() |
图 3 FT3四分位分组D-Dimer箱图 A组与C组和D组比较,D-Dimer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1) |
相关分析中,AMI组FT3与TT3相关系数r=0.778,P < 0.001,相关系数有统计学意义,见图 4。AMI组FT3与MPV相关系数r=-0.288,P < 0.05,相关有统计学意义,见图 5。UA组FT3与MPV相关系数r=0.07,P=0.61,相关系数没有统计学意义。
![]() |
图 4 AMI组FT3与TT3散点图 FT3与TT3比较,r=0.778,P<0.001 |
![]() |
图 5 AMI组FT3与MPV散点图 与MPV比较,r=-0.288,P<0.05 |
![]() |
图 6 UA组FT3与MPV散点图 FT3与MPV比较,r=0.07,P=0.61 |
近年多项研究证实T3与心血管疾病严重程度及预后的密切关系[1],高龄心血管患者的T3水平有明显降低的趋势。对于AMI患者,T3水平降低更常见,甚至可以将T3作为判定AMI严重程度的敏感指标。约30%-40%的T3外周组织由甲状腺素(T4) 转化而来。然而,血清中总甲状腺激素(T3,T4) 绝大部分和TBG结合。凡能影响TBG因素也可影响T4、T3的测定结果。并且,T4、T3并没有生理活性,只有含量极微的FT3方能穿透血管屏障进入组织,并与靶细胞作用而发挥其生理功能。FT3约占T3的0.3%,能透过细胞膜进入组织细胞,发挥生理效应,其浓度与组织中的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 浓度一致,也与机体代谢状态一致,对非甲状腺疾病也有诊断价值。因此,现代医学认为,FT3直接作用于心肌,增高或降低交感神经的兴奋性[2]。
急性心肌梗死时,也会出现血小板检测结果的异常,包括MPV、PLT、P-LCR、PDW的变化,出现血小板活化,体积增大的血小板富含更多的致密颗粒,具有更强的聚集力和致血栓能力,在凝血、炎症和动脉粥样硬化的过程中起着很关键的作用[3, 4]。MPV可以被看作是血小板功能和活性的指标[5, 6]。Larsen[7]等的研究指出,大体积血小板是动脉粥样硬化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常可导致心肌梗死。目前关于MPV的研究结论不断积累[8, 9]。hsCRP是炎症的急性期反应蛋白,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会出现明显升高,D-Dimers是一个较强的预测心血管事件风险的危险因子[10]。与MPV类似,hsCRP和D-Dimers也是影响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预后的重要指标。
本研究中,UA组和AMI组之间,在生化指标hsCRP、BNP、CKMB、CTNI、D-Dimer水平上具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0.01),其余指标,比如LDL-C、HDL-C、HBA1C、Glucose、LPA、CREA、UA均没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在对TSH、FT3、FT4、TT3、TT4的分析中,FT3、FT4在两组的比较中具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0.01)。而TSH、TT3、TT4的差异没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P>0.05)。
FT3差异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以FT3的四分位数值进行分组,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MPV具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P<0.001)。组间比较,B组C组D组与A组之间均有明显的差异(P<0.01), 即最低FT3与其他FT3患者之间MPV具有明显的差异。hsCRP的差异具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P<0.001),组间比较,C组D组与A组比较,P<0.01,B组与A组比较,P<0.05。表明了重度和中度FT3与轻度组FT3之间hsCRP的明显差异。D-Dimer的C组D组与A组比较,具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0.01)。总体上,越低的FT3,会有越高的MPV、hsCRP和D-Dimer。而他们分别代表了急性心肌梗死发病进程中,血小板活性的异常,炎症反应的异常和凝血功能的异常。而血小板检测的其他指标PLT、PDW、PLC-R则没有表现出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0.05)。
AMI组的FT3与TT3的相关分析,FT3与TT3相关系数r=0.778,P<0.001,具有明显的相关性。表明FT3与TT3的变化一致,可以更好、更合理的作为AMI时甲状腺功能变化异常的指标。在对AMI组FT3与MPV的散点图中,FT3与MPV相关系数r=-0.288,P<0.05,表明低的FT3与增高的MPV之间的关系,具有统计学意义。UA组中FT3与MPV相关性却不明显(r=0.07,P=0.61)。
目前,在心血管内科病人中检测甲状腺功能已经渐渐成为临床共识,可以较早地发现合并甲状腺功能异常引起的心律失常、心绞痛、心肌梗死、心衰等,对于心血管疾病的病因诊断具有重大意义。因此,临床工作中,急性心肌梗死合并低FT3患者应给予高度重视,对其FT3进行必要的监测,对于患者的预后,及心血管事件的发生有很好的预测功能,以后可能会有更多的资料积累,关于是否给这些患者适当补充甲状腺素,以及能否改善临床预后,可能会有更好的答案。
[1] | Grais IM, Sowers JR. Thyroid and the heart[J]. Am J Med, 2014, 127(69): 1-8. |
[2] | Okayama D, Minami Y, Kataoka S, et al. Thyroid function on admission and outcome in patients hospitalized for acute decompensated heart failure[J]. J Cardiol, 2015, 66(2): 5-11. |
[3] | Hou Y, Carrim N, Wang Y, et al. Platelets in hemostasis and thrombosis: Novel mechanisms of fibrinogen-independent platelet aggregation and fibronectin-mediated protein wave of hemostasis[J]. J Biomed Res, 2015, 29(6): 437-444. |
[4] | Muller KA, Chatterjee M, Rath D, et al. Platelets inflammation and anti-inflammatory effects of antiplatelet drugs in ACS and CAD[J]. Thromb Haemost, 2015, 114(3): 498-518. DOI: 10.1160/TH14-11-0947. |
[5] | Niu X, Yang C, Zhang Y, et al. Mean platelet volume on admission improves risk prediction in patients with acute coronary syndromes[J]. Angiology, 2015, 66(5): 456-463. DOI: 10.1177/0003319714536024. |
[6] | Ghaffari S, Pourafkari L, Javadzadegan H, et al. Mean platelet volume is a predictor of ST resolution following thrombolysis in acute S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J]. Thromb Res, 2015, 136(1): 101-106. DOI: 10.1016/j.thromres.2015.05.003. |
[7] | Larsen SB, Grove EL, Hvas AM, et al. Platelet turnover in stable coronary artery disease-influence of thrombopoietin and low grade inflammation[J]. PLoS One, 2014, 219(1): e85566. |
[8] | Sayin MR, Yavuz N, Karabag T, et al. Renal artery stenosis and mean platelet volume[J]. Anatol J Cardiol, 2015, 16(3): 197-201. |
[9] | Chen Y, Xiao Y, Lin Z, et al. The Role of circulating platelets microparticles and platelet parameters in acute ischemic stroke patients[J]. J Stroke Cerebrovasc Dis, 2015, 24(10): 2 313-2 320. DOI: 10.1016/j.jstrokecerebrovasdis.2015.06.018. |
[10] | Hahne K, lebiedz P, Breuckmann F. Impact of d-Dimers on the differential diagnosis of acute chest pain: Current aspects besides the widely known[J]. Clin Med Insights Cardiol, 2014, 8(Suppl 2): 1-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