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环境污染的加重,慢性咽炎的发病率在逐年升高,其发病率占咽部疾病的20%[1]。慢性咽炎的临床主要表现为咽痛、红肿及咽部异物感等,虽然不影响患者的其他身体功能,但是其迁延不愈的病程特点依然严重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质量,故对于慢性咽炎的研究成为临床关注的焦点[2]。慢性咽炎的原因和发病机制与诸多因素有关,包括职业因素、空气污染及咽部微生物感染和生态失衡等[3-9]。本次研究关注点在咽部细菌的生物学特点,并对其中病原菌进行耐药性分析,以求为临床的慢性咽炎的治疗和预防提供理论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收集自2012年1月至2015年1月就诊的慢性咽炎患者318例,取其咽后壁分泌物进行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318例患者中,156例患者共检出201例病原菌。156例患者中67例为男性,88例为女性;其中年龄为21-58(38.3±9.4)岁。
1.2 研究方法所有患者均采用无菌的棉签拭子进行咽部分泌物的取样。要求患者取样前2 h禁止进食,在取样前,无菌的生理盐水漱口3次;于咽部充血黏膜处涂抹后,将棉拭子无菌保存并送检;检验科在30 min内,进行涂布接种,并进行培养。培养条件控制在37 ℃、5%的二氧化碳。本次研究使用的仪器为孵箱、微生物药敏鉴定系统和细菌鉴定系统,试剂主要使用羊血平板和巧克力平板等。如果为正常菌群生长则报告为正常菌群生长,如果出现阳性标本,则对病原菌进行涂布接种后进行药敏鉴定,并记录鉴定结果。注意质控菌种的保存和使用。
1.3 统计学处理使用SPSS 11.0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其中均数的比较使用t检验,率的比较使用χ2检验,以P <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一般情况318例患者中,162例患者经过细菌学培养均报告正常菌群生长,156例患者出现细菌学异常,检出率为49.1%,156例患者共检出201例病原菌。其中121例患者,分离得到1种菌株,所占比例为77.6%;25例分离得到2种菌株,所占比例为16.0%;10例分离得到3种菌株,所占比例为6.4%。201例菌株中,诊断为单纯性分型患者检测出94例菌株,所占比例为46.8%;诊断为肥厚性分型的患者检测出76例菌株,所占比例为37.8%;诊断为干燥性分型的患者检测出31例,所占比例为15.4%。
2.2 201株菌株的病原菌种类和分布将201株病原菌的进行构成比的计算,发现咽炎患者的病原菌种检出排在前三位的是α-溶血性链球菌、副流感嗜血菌和肺炎链球菌,其所占比例分别为19.4%,13.4%和11.8%。其他菌种构成比情况见表 1。
![]() |
表 1 慢性咽炎患者病原菌菌种检出种类和构成比 |
对201株菌株进行常用抗生素药物的耐药性分析发现,病原菌株对于青霉素、克林霉素和红霉素的耐药性最高,耐药率分别为62.7%、57.2%和56.2%。在耐药性分析中,发现病原菌头孢他啶、头孢曲松和万古霉素的敏感性较好,其敏感率分别为82.5%、83.6%和96.3%。本次研究其他抗生素的耐药性情况,见表 2。
![]() |
表 2 病原菌耐药性情况 |
对318例患者的T细胞亚群进行分析,以检出病原菌组为观察组,以未检出病原菌组为对照组,观察两组患者的CD4+和CD8+细胞所占亚群细胞的比例,以及两者的比值,发现两组患者在T细胞亚群的比较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3。
![]() |
表 3 两组患者T细胞亚群的比较 |
慢性咽炎的病因为多因素,主要病因与咽部微生物感染直接相关,其微生物包括细菌、病毒、衣原体及支原体等致病原,其中细菌感染为主要病因[5, 6]。本研究探讨细菌感染在慢性咽炎的的作用,实验中156例患者检出201株病原菌,检出率为49.1%。结果提示细菌感染在慢性咽炎病因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同时病原菌种检出排在前三位的是α-溶血性链球菌、副流感嗜血菌和肺炎链球菌,其所占比例分别为19.4%、13.4%和11.8%与国外学者研究结果相同[6]。在检出细菌的患者中,病原菌分布较为分散,所占比例在10%以上的只有4种病原菌种,这说明慢性咽炎的菌种分布十分广泛,没有一个主要的致病菌种,细菌菌种呈弥散性分布状态,提示对于慢性咽炎的抗生素的应用应该依赖细菌培养及药物敏感实验的结果以达到良好的疗效[10, 11]。
临床上对于慢性咽炎的治疗,存在抗生素泛用现象,不但达不到治疗效果,同时容易导致咽部条件致病及细菌的耐药性的增加。在本次研究中,对分离所得的201例菌株进行耐药性分析,发现其对青霉素、克林霉素和红霉素的耐药性最高,而对头孢他啶、头孢曲松和万古霉素的耐药性较低。因此,慢性咽炎的抗生素治疗应该依据细菌培养及药敏实验的结果,对于无条件或依从性差的慢性咽炎患者,经验性的临床应用抗生素虽然不被提倡,但是头孢他啶、头孢曲松和万古霉素这三种药物可以作为经验性的用药。而对于青霉素、克林霉素和红霉素则应该避免经验性用药,除非有敏感性检测结果的支持。
CD4+及CD8+T细胞是T细胞亚群,它们参与机体各项免疫功能,外周血T细胞亚群CD4+、CD8+及CD4+/CD8+比值是反映机体免疫状态的中心环节,作为临床较为简便的机体免疫状态的监测的指标[12]。在本次研究中,以CD4+、CD8+及CD4+/CD8+比值为指标来比较未检出病原菌的患者与检出病原菌的患者的免疫功能状态,其结果显示两组患者的CD4+、CD8+及CD4+/CD8+比值在正常范围内并且两种间并不存在差异,提示慢性咽炎的病因与免疫功能状态无显著相关[10]。但是人体免疫功能的评价指标较多,如免疫球蛋白的分类定量检测等,单纯以CD4+、CD8+及CD4+/CD8+比值评价其的免疫功能是否存在偏差以及两组患者出现这种情况内在机制仍需要进一步的研究。
[1] |
张莉, 杨持. 中国北方地区咽炎患者咽部菌群动态变化的研究[J].
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 2009, 3(1): 62-71.
Zhang L, Yang C. Study on the pharyngeal flora dynamic of pharyngitis patients in northen chians[J]. Chinese Journal of Clinicians:Electronic Edition, 2009, 3(1): 62-71. |
[2] |
赵哲弘, 谢枫. 慢性咽炎咽部分泌物的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J].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12, 22(20): 4654-4655.
Zhao ZH, Xie F. Distribution and drug resistance of pathogens isolated from secretions of patients with chronic pharyngitis[J]. Chinese Journal of Nosocomiology, 2012, 22(20): 4654-4655. |
[3] |
章建伟, 陈文光, 蒋景华, 等. 从咽分泌物检测结果分析病原菌的分布和耐药性[J].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 2009, 33(3): 424-425.
Zhang JW, Chen WG, Jiang JH, et al. Microbiological analysis of bacteria in chronic population pharyngitis[J]. Journal of Zhejiang Chinese Medical University, 2009, 33(3): 424-425. |
[4] |
马力学, 陈静波, 石立坤. 慢性咽炎的细菌学研究[J].
中外健康文摘, 2012, 9(40): 109-110.
Ma LX, Chen JB, Shi LK. Becteriological Analysis of chronic pharyngitis[J]. World Health Digest, 2012, 9(40): 109-110. |
[5] | Dong CX. Chronic pharyngitis: role of atypical organisms: a case control study from South Indian[J]. Otolaryngology-Head and Neck Surgery, 2012, 147(5): 894-899. DOI: 10.1177/0194599812457344. |
[6] | Murray RC, Chennupati SK. Chronic streptococcal and non-streptococcal pharyngitis[J]. Infect Disord Drug Targets, 2012, 12(4): 281-285. DOI: 10.2174/187152612801319311. |
[7] |
贾敏, 袁琨. 慢性咽炎患者咽部细菌调查分析[J].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10, 20(13): 1883-1884.
Jia M, Yuan K. Microbiological Analysis of Bacterial Population of Patients with Chronic Pharyngitis[J]. Chinese Journal of Nosocomiology, 2010, 20(13): 1883-1884. |
[8] |
王敏, 潘咏梅. 117例慢性咽炎患者咽部细菌分布及耐药分析[J].
中国医药指南, 2011, 9(11): 94-95.
Wang M, Pan YM. Analysis of Bacterial Distribution and Drug Resistance of 117 cases with Pharyngitis[J]. Guide of China Medicine, 2011, 9(11): 94-95. |
[9] |
陈锋刚. 慢性咽炎病因病机及治疗研究[J].
中国实用医药, 2011, 6(9): 118-119.
Chen FG. Study of etiological mechanism and treatment of chronic pharyngitis[J]. China Practical Medical, 2011, 6(9): 118-119. |
[10] |
胡玉顺. 198例慢性咽炎患者咽分泌物调查分析[J].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10, 20(24): 3934-3935.
Hu YS. Pharynx secretion of 198 patients with chronic pharyngitis[J]. Chinese Journal Nosocomiology, 2010, 20(24): 3934-3935. |
[11] |
黎琳, 鲁辛辛, 孙晓雷, 等. 成人慢性咽部炎症患者咽部细菌学特点[J].
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2007, 14(10): 590-591.
Li L, Lu XX, Sun XL, et al. Bacteriological Character of Pharyngitis in Adult[J]. Chinese Archives of Otolaryngology-Head and Surgery, 2007, 14(10): 590-591. |
[12] | Khazai K, Von Boehmer H. The impact of CD4+ CD25+Treg on tumor Specific CD8+ T cell cytotoxicity[J]. Semin Caner Biol, 2006, 16(2): 124-136. DOI: 10.1016/j.semcancer.2005.11.00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