髋骨骨折是骨伤科日常工作中较多遇到的一类骨折,临床多见于老年人群以及绝经后的妇女。目前,髋骨骨折在全球的发病率均出现了逐年升高的趋势,已经成为危害公众健康的一大问题。目前研究认为,髓部骨折的临床致残、致死率较高。特别在老年患者中,严重影响到患者的日常生活质量[1, 2]。由于髋部骨折的危害较大,国内外均已将其作为临床研究的一项重点课题。近年来,我国学者对髋骨骨折的发病因素进行了一定的研究。认为髋骨骨折的发生与患者的身高、骨折家族史、缺钙等有一定的联系[3-5]。但是,国内对于髋部骨折临床危险因素研究的报告仍较少。本研究分别纳入100例老年髋骨骨折患者以及100例老年非髋骨骨折者,探讨影响老年髋骨骨折的临床危险因素。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本研究共纳入老年髋骨骨折患者100例,均为我院2010年1月-2014年1月收治入院的骨折病例。此外,随机选择同时期住院的老年非髋骨骨折者作为研究的对照组。髋骨骨折患者入院后均已进行X线检查,确诊为股骨颈或(和)粗隆间骨折。
1.2 调查内容设计《老年髋部骨折及其危险因素的流行病学调查表》,对所有入组者进行发放。调查表的主要内容包括了患者的姓名、年龄、身高、体重、体重指数(BMI)、文化水平、既往有无骨折史、近半年有无跌倒史、有无骨折家族史、有无骨折疏松、吸烟、饮酒、有无高血压、有无糖尿病、有无冠心病等。
1.3 调查方法调查前,对所有调查人员进行相关培训。使其熟悉及掌握整个研究的目的、内容以及方法等。调查过程中严格执行保密原则,对入组者提出的相关问题进行耐心地解答。在入组者填写调查表前,进行详细的说明,使其充分知晓本次调查的目的。所有入组者填写完毕调查表后,统一汇总后分析。
1.4 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处理,单因素影响的计数资料采用例数、百分数(%),组间计数资料的比较采用χ2检验。髓部骨折多因素分析使用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出骨折的临床危险因素,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老年人群髋部骨折的临床危险因素单因素分析通过对比各项资料,我们发现老年人群髋部骨折与患者的文化水平、BMI、既往骨折史、家族骨折史、骨质疏松史、高血压、糖尿病、吸烟、半年内跌倒等有密切的联系(P<0.05),与冠心病、饮酒、补钙等无明显的联系(P>0.05),见表 1。
![]() |
表 1 老年人群髋部骨折的临床危险因素单因素分析 |
经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既往骨折史(RR=10.633,95%CI 3.609-31.332)、糖尿病(RR=2.525,95%CI 1.235-5.168)、骨质疏松史(RR=2.179,95%CI 1.321-3.596)、吸烟(RR=1.667,95%CI 1.025-2.712)是老年人群髋部骨折发生的主要危险因素(P<0.05),见表 2。
![]() |
表 2 老年人群髋部骨折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
目前,我国已经逐渐进入老年化社会,各类老年化疾病的发生率亦表现出逐年上升的趋势。骨质疏松症已经骨折史老年人群中较常遇到的一类疾病,严重威胁到了老年人的身体健康。骨折发生后,患者需要长期卧床。而对于老年患者而言,由于机体逐渐衰弱,骨折后恢复的速度较年轻患者明显降低[6]。长期卧床带来的患者生活质量的下降,同时给患者带来一定的负面心理情绪。另外,若患者还合并有其他慢性疾病,长期卧床可能引发血栓的形成,导致心血管疾病的发生[7]。欧洲曾进行了一项老年髋部骨折患者的前瞻性研究,在平均年龄79岁的髋部骨折患者中,有超过33%的患者在1年内发生死亡。而死亡的患者中,有近15%的患者是在住院期间死亡的[8]。因此,如何防止老年人骨折,已成为当前国内外研究的热门课题。
目前,国内进行设计严密的髋部骨折相关临床危险因素的研究尚较少。因此,本研究进行了病例-对照队列研究方式,对影响60岁以上的老年髋部骨折患者的临床危险因素进行分析:①骨质疏松:目前国内外的研究均认为,骨质疏松是髋部骨折发生的一个重要危险因素。随着骨密度的降低,患者的骨量以及骨组织微结构均会发生减少或损伤,容易造成骨豁脆性的提高,引发骨折[9]。目前,对于骨密度检测≤2.5 kg/m3的患者,临床可诊断为骨质疏松。骨质疏松的主要临床症状包括背痛、腿抽筋、下肢无力等。本研究结果显示,骨质疏松是造成老年人群髋骨骨折的危险因素(RR=2.179,P=0.003);②既往骨折史:主要指患者既往有无脆性骨折史。目前,几乎所有的临床研究均证实,既往骨折史是导致髋骨骨折的一个重要危险因素。而本研究亦证实,既往骨折史与老年人群髋骨骨折的发生密不可分(RR=10.633,P<0.001)。有研究显示,既往患者有过髋部、脊柱、前臂以及肱骨骨折的,是髋部骨折风险增加是个一个长期作用因素,甚至10年后仍是一个强烈的髋部骨折影响因素[10];③吸烟:本研究中,吸烟是导致老年人群髋骨骨折的一个重要临床危险因素(RR=1.667,P=0.042)。本研究的结果与一些国外文献报道相符。国外一些研究报道,长期吸烟,能够降低骨密度、增加骨丢失,减少股骨皮质的厚度,降低长骨的扭转强度,从而促进骨转换,提高了髋部骨折风险,因此属于一个独立于骨密度的髋部骨折的临床危险因素[11];④糖尿病:一项国外的研究报道对32 089名糖尿病患者进行了长期研究,发现1型糖尿病患者髋骨骨折的发生风险是正常人的12倍,而2型糖尿病患者髋骨骨折的发生风险是正常人的1.7倍[12]。但是,目前对于糖尿病造成髋骨骨折高发的机理,还不是十分清楚。但是,一些文献发现糖尿病患者机体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以及25-(OH)-vit D3水平出现了明显的下降。说明糖尿病可能通过干预胰岛素样生长因子以及25(OH)-vit D3,导致患者骨量减少,最终出现骨质疏松而容易出现骨折[13]。
本研究的所有资料均为我院历年来的住院患者,资料收集较为完整。在课题设计时,我们参考了国外一些机构及部门的类似研究。经过对所有临床资料的统计与分析,我们发现研究的结果与国外一些大型机构的结果较为接近。但是,本研究尚存在一定的不足。首先,由于精力与时间所限,收集的老年髋骨骨折的病例量还较少,不能进行大样本的对比分析研究。因此,在今后的临床研究中,若能够进行多地区、多中心合作研究,同时增加骨密度以及维生素D等骨生化的检测,可能会更有意义。
综上所述,导致老年髋骨骨折的临床危险因素众多,比较多见的是既往有骨折史、糖尿病史、骨质疏松史、吸烟史的老年人群。因此,根据上述人群制定合理的干预方案,进行针对性预防。
[1] | Goffin JM, Pankaj P, Simpson AH, et al. The importance of lag screw position for the stabilization of trochanteric fractures with a sliding hip screw: A subject-specific finite element study[J]. Journal of Orthopaedic Research, 2013, 31(4): 596-600. DOI: 10.1002/jor.v31.4. |
[2] | Zha GC, Sun JY, Dong SJ, et al. Predictors of clinical outcomes after surgical treatment of displaced acetabular fractures in the elderly[J]. Journal of Orthopaedic Research, 2013, 31(4): 588-595. DOI: 10.1002/jor.v31.4. |
[3] |
李东超. 老年患者髋骨骨折的危险因素分析[J].
河北医药, 2014, 36(1): 94-95.
Li DC. Analysis of risk factors in elderly patients with hip fractures[J]. Hebei Medical Journal, 2014, 36(1): 94-95. |
[4] |
樊帆, 涂素兰, 薛文琼, 等. 人口及社会经济因素与髋骨骨折风险的病例对照研究[J].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2013, 19(8): 844-849.
Fan F, Tu SL, Xue WQ, et al. Control study on the risk of fractures, demographic and social economic factors and hip cases[J]. Chinese Journal of Osteoporosis, 2013, 19(8): 844-849. |
[5] |
张孜君, 赵文, 赵玺, 等. 二次骨折风险评价:老年女性髋部骨折后6-12个月骨密度及骨代谢变化[J].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2013, 17(50): 8635-8640.
Zhang ZJ, Zhao W, Zhao X, et al. Two fracture risk assessment: bone mineral density and bone metabolism in elderly women with hip fracture after 6-12 months[J]. Chinese Journal of Tissue Engineering Research, 2013, 17(50): 8635-8640. |
[6] |
黄伟, 许力月, 邵森垚, 等. 髋部骨折对老年患者凝血功能的影响[J].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3, 45(5): 742-744.
Huang W, Xu LY, Shao SY, et al. Effect of hip fracture on blood coagulation function in elderly patients[J]. Journal of Peking University:Health Sciences, 2013, 45(5): 742-744. |
[7] |
王红, 李明升, 吕艳伟, 等. 老年骨质疏松髋部骨折患者住院费用影响因素的分析[J].
中华老年医学杂志, 2012, 31(11): 1010-1014.
Wang H, Li MS, Lü YW, et al. Analysis of influencing factors of hospitalization expenses in elderly patients with osteoporotic hip fracture[J]. Chinese Journal of Geriatrics, 2012, 31(11): 1010-1014. |
[8] | Gonnelli S, Caffarelli C, Maggi S, et al. The assessment of vertebral fractures in elderly women with recent hip fractures: The BREAK Study[J]. Osteoporosis International, 2013, 24(4): 1151-1159. DOI: 10.1007/s00198-012-2119-2. |
[9] |
李敏, 史丽萍, 吴友伟, 等. 西安地区髋部骨折流行病学调查[J].
中国临床保健杂志, 2012, 15(6): 571-572.
Li M, Shi LP, Wu YW, et al. Epidemiological survey of hip fracture in Xi'an area[J]. Chinese Journal of Clinical Healthcare, 2012, 15(6): 571-572. |
[10] | Valery R, Mendenhall NP, NicholsJr RC, et al. Hip fractures and pain following proton therapy for management of prostate cancer[J]. Acta Oncologica, 2013, 52(3): 486-491. DOI: 10.3109/0284186X.2012.762995. |
[11] |
谢海丽, 欧阳维富, 吴宝华, 等. 饮茶与中老年人骨质疏松性髋骨骨折关系的病例对照研究[J].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2013, 34(4): 385-388.
Xie HL, Ouyang WF, Wu BH, et al.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ea and the elderly fracture osteoporotic hip case-control study[J]. Chinese Journal of Epidemiology, 2013, 34(4): 385-388. |
[12] |
袁辉辉, 楼慧玲, 彭程, 等. 绝经后妇女椎体脆性骨折危险因素分析[J].
实用医学杂志, 2013, 29(20): 3348-3350.
Yuan HH, Lou HL, Peng C, et al. Risk factors of vertebral fragility fractures in postmenopausal women[J]. The Journal of Practical Medicine, 2013, 29(20): 3348-3350. |
[13] |
孙皎, 李圆. 老年2型糖尿病骨质疏松症的发生机制[J].
老年医学与保健, 2012, 18(4): 200-203.
Sun J, Li Y. The mechanism of osteoporosis in aged patients with type 2 diabetes mellitus[J]. Geriatrics & Health CARE, 2012, 18(4): 200-20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