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武汉大学中南医院ICU 湖北 武汉 430071
2. Dept. of Critical Medicine, Zhongnan Hospital of Wuhan University, Wuhan 430071, China
在全身炎症反应过程中,心脏自然不能幸免,有研究发现约有40%的脓毒症休克患者出现了心脏功能的减退[1]。心输出量的降低常常引起组织器官灌注不足,可诱发多器官功能衰竭,增加病死率。因此找到能有效防治心脏损害的途径,是十分具有临床意义的。胆碱能抗炎通路已被证实能够抑制过度的炎性反应,对脓毒症发挥治疗作用,而刺激足三里能通过增加迷走神经传出活性而激活胆碱能抗炎通路。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IL)-6是炎症反映中起重要作用的炎症因子,大量研究表明,TNF-α、IL-6等与心功能异常有关。此外,在脓毒血症过程中的氧化应激通过脂质过氧化以及血浆中的抗氧化物反映出来,氧化损伤或许是导致细胞损伤、器官功能失调、机体死亡的重要原因。
本研究在上述理论和实验的基础上,通过制备大鼠脓毒症模型,观察电针足三里穴对大鼠心功能参数、心肌组织中髓过氧化物酶(MPO)、丙二醛(MDA)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以及TNF-α和IL-6的含量变化来探讨电针足三里对脓毒症大鼠心脏功能的影响以及可能的机制。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SPF级SD雄性大鼠40只,体重200-250 g,购自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实验动物学部。Langendorff灌流装置(同济医院急诊内科实验室),MPO测定试剂盒、MDA测定试剂盒、SOD)试剂盒、考马斯亮蓝蛋白测定试剂盒(均购于南京建成生物工程研究所)、TNF-α、IL-6 ELISA试剂盒(武汉博士德公司)。
1.2 大鼠脓毒症模型的制备和分组干预将40只SD成年大鼠随机分4个组:①为手术对照组(SHAM),②脓毒症模型组(CLP),③脓毒症+电针足三里组(CLP+EA),④脓毒症+电针非经非穴组(CLP+SEA),n=10。采用盲肠结扎穿孔术(CLP)法制备大鼠脓毒症模型。SHAM组只开腹而不结扎盲肠。于术后1 h在清醒状态下常规消毒双下肢并备皮。CLP+EA组取双侧足三里穴(膝关节后外侧、腓骨小头下约5 mm处)直刺7 mm,后接电针仪持续针刺30 min, 强度为2 mA, 2-100 Hz; CLP+SEA组采用相同频率和强度刺激非经非穴(足三里外侧旁开0.5 cm)。
1.3 大鼠离体心脏血流动力学指标的测定干预后的大鼠,放养24 h后,再次麻醉,静脉注射肝素(300 U/kg)后,取出心脏,固定于Langendorff装置,在肺动脉圆锥处剪一小口,使冠脉流出液自然流出。剪开左心耳,将带有小乳胶球囊的左室测压管经二尖瓣插入左心室,连结各测压管道并调零,调整Langendorff装置系统转速、流量及乳胶球囊内压力,平衡30 min,开始观察4组大鼠的左室舒张末压(LVEDP)、左心室收缩末期压力(LVSP),左室压最大上升速率(dp/dt max)、心脏输出量(CO)和心率(HR)。
1.4 实验标本的采集与指标测定经股静脉采血,开腹留取腹腔分泌物,送临床微生物实验室进行血培养和腹腔分泌物培养。一部分心肌组织以比色法来测定心肌组织中MPO活性、MDA和SOD含量,一部分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大鼠心肌中TNF-α和IL-6的含量(均严格按照试剂盒说明书操作)。
1.5 统计学方法所有剂量资料均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应用SPSS 16.0软件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
2 结果 2.1 各组大鼠血培养和腹腔分泌物培养结果SHAM组大鼠血培养和腹腔分泌物培养结果均为阴性,而手术组大鼠血培养结果和腹腔分泌物培养结果均为阳性。其中血培养结果培养出包括大肠杆菌、肠球菌、奇异变形杆菌及其他杆菌属。腹腔分泌物培养结果与血培养结果相似。
2.2 电针刺足三里对脓毒症大鼠心脏功能的影响CLP组和CLP+SEA组大鼠的LVEDP、LVSP,dp/dt max、CO和HR均较SHAM组明显降低(P<0.01),前二者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CLP+EA组大鼠的LVEDP、LVSP,dp/dt max、CO和HR虽较SHAM组有所下降(P<0.05或P<0.01),但与CLP组和CLP+SEA组仍可见明显改善(P<0.01),见表 1。
![]() |
表 1 4组大鼠血流动力学参数的比较(x±s, n=10) |
除SHAM组外,大鼠心肌组织中TNF-α和IL-6的水平在CLP组、CLP+EA组和CLP+SEA组中均呈明显升高,与SHAM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CLP组和CLP+SEA组升高更为显著,而CLP+EA组TNF-α和IL-6的水平,虽较SHAM组明显升高,但与CLP组和CLP+SEA组相比可见明显抑制(P<0.05),即CLP组和CLP+SEA组的TNF-α、IL-6水平升高更为显著,而CLP组和CLP+SEA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 2)。
![]() |
表 2 4组大鼠心脏组织TNF-α和IL-6的水平的比较(x±s, n=10) |
与SHAM组相比,模型组各组心肌组织中MPO活性与MDA含量显著增高(P<0.01),以CLP组和CLP+SEA升高更为显著,此二者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LP+EA组MPO活性和MDA含量明显减低(P<0.01),同时,SOD活性在CLP组和CLP+SEA组明显减低(P<0.01),但在CLP+EA组活性有所增加(P<0.01),CLP组和CLP+SEA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 3)。
![]() |
表 3 各组MPO、SOD活性与MDA含量(x±s, n=10) |
脓毒症休克以及由此而带来的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是重症病房患者常见的死亡原因。有人统计,在脓毒症患者中大约有40%-50%的患者出现了心功能减退的表现,其中约有7%的患者出现了严重的心衰。目前认为,脓毒症的心脏损害,与过度的炎症反应、大量炎性因子释放、氧化损伤、心室重构等有着密切的联系。
无论是在脓毒症早期心率代偿性增快,还是在晚期,因心脏被抑制而导致的心率减慢,都最终造成心输出量(CO)的降低。CO和LVEDP、LVSP、dp/dt max都是反映心脏泵功能的指标,它们指标的下降则表明心泵功能受损。通过监测各组大鼠离体心脏血流动力学指标,我们发现CLP组和CLP+SEA组大鼠的LVEDP、LVSP,dp/dt max、CO和HR均较SHAM组明显降低,CLP+EA组大鼠的各项指标虽较SHAM组有所下降,但与CLP组和CLP+SEA组比较可见明显改善,表明电针刺足三里穴对脓毒症大鼠心功能指标的改善有一定作用。
大量研究表明,TNF-α、IL-6等与心功能异常有关,在心血管疾病中起作用的主要是TNF-α。TNF通过促进一氧化氮(NO)释放,不但对心肌收缩产生抑制作用,而且也可以通过神经酰胺的合成和氧自由基(OFR)生成来诱导细胞凋亡。TNF可以通过破坏L型钙通道导致Ca2+内流障碍,抑制心肌的收缩功能,被认为是脓毒症时心脏收缩能力减弱的一个重要原因。IL-6可上调ICAM-1的表达,增加炎性细胞的聚集和浸润。Borovikova等[2]在研究中发现乙酰胆碱(ACh)或其他拟胆碱药,可抑制内毒素刺激引起的巨噬细胞大量释放TNF-α,此外,他们还发现ACh可抑制由内毒素刺激巨噬细胞所产生的致炎细胞因子IL-1、IL-6、IL-18的释放,但并不抑制抗炎细胞因子IL-10的释放。另有实验证实,卡巴胆碱对CLP模型大鼠促炎因子所致的心肌损伤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能降低心肌组织对于TNF-α和NO的含量以及MPO的活性[3],而电针刺足三里穴可增加迷走神经传出活性,进而激活胆碱能抗炎通路,抑制炎性因子的释放[4-7],本实验中,CLP组和CLP+SEA组大鼠心肌组织TNF-α和IL-6的水平明显升高,而CLP+EA组大鼠心肌组织TNF-α和IL-6的水平明显得到抑制。因此我们推测,CLP+EA组大鼠心肌组织TNF-α和IL-6的水平得到抑制,可能正是因为电针足三里穴激活了胆碱能抗炎通路。
在脓毒血症过程中,促炎因子大量合成分泌,大量中性粒细胞和巨噬细胞激活,发生呼吸爆发,内皮细胞、心肌细胞产生OFR,进而生成大量活性氧(ROS)。ROS能攻击生物膜中的多不饱和脂肪酸引发脂质过氧化(LPO)。细胞膜上的Ca2+泵因脂质过氧化损伤后,大量的细胞外Ca2+内流,形成钙超载,最终引起心肌收缩力下降和心功能失调。MPO活性可间接反映白细胞的浸润程度。MDA作为脂质过氧化代谢产物,其含量可间接反映出心肌细胞氧化损伤的程度,而SOD是一种具有清除氧自由基作用的保护性酶。本次实验结果显示,CLP组和CLP+SEA组大鼠心脏MPO活性和MDA含量明显升高,而CLP+EA组SOD活性较CLP组和CLP+SEA组明显升高,这不仅进一步证实脓毒症大鼠心肌损伤与炎性细胞浸润及过氧化损伤有关,同时也表明针刺足三里可减轻脓毒症时的炎性细胞浸润,抑制氧自由基释放,减轻心肌过氧化损伤。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脓毒症大鼠心肌损伤与炎性细胞浸润及过氧化损伤有关,电针刺足三里穴可抑制心脏损害,改善血流动力学指标,抑制脓毒症大鼠心脏TNF-α和IL-6的水平,抑制中性粒细胞浸润,减轻心肌过氧化损伤,其作用机制可能与电针足三里穴激活了胆碱能抗炎通路有关。
[1] | Martin GS, Mannino DM, Eaton S, et al. The epidemiology of sepsis in the United States from 1979 through 2000[J]. N Engl, 2003, 348(16): 1546-1554. DOI: 10.1056/NEJMoa022139. |
[2] | Borovikova LV, Ivanova S, Zhang M, et al. Vagus nerve stimulation attenuates the systemic inflammatory response to endotoxin[J]. Nature, 2000, 405: 458-462. DOI: 10.1038/35013070. |
[3] | 白慧颖, 包呈梅, 张立俭, 等. 卡巴胆碱对脓毒症大鼠促炎症细胞因子所致心肌损伤的保护作用[J]. 感染、炎症、修复, 2010, 11(1): 21-23. |
[4] | 胥阳, 宋学敏, 李建国. 电针足三里对严重烫伤大鼠凝血功能和血浆促炎性细胞因子的影响[J]. 武汉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2, 33(44): 453-461. |
[5] | 袁翔, 李建国, 黄越, 等. 电针足三里激活胆碱能抗炎通路抗大鼠感染性休克[J]. 武汉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7, 28(2): 203-206. |
[6] | 胡森, 张立俭, 白慧颖, 等. 电针足三里对脓毒症大鼠组织肿瘤坏死因子和多脏器功能损害的影响[J].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2010, 26(2): 353-356. |
[7] | 张立俭, 石现, 白慧颖, 等. 电针足三里对脓毒症大鼠促炎因子所致心肌损伤的保护作用[J]. 军医进修学院学报, 2010, 31(4): 377-38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