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移植是治疗终末期肾病的有效手术段之一。然而,由于器官短缺,等待肾移植的人数逐渐增加。亲属活体供肾有效地缓解了供体短缺,目前在全国各移植中心广泛开展[1]。我们[2]及其他学者[3]的研究证实了,经严格筛选的供肾者,术后肾功能及生活质量得分与正常人相似。然而术后远期的社会功能如何,特别是中国供肾者的远期现状,国内外报道较少。本研究随访了49例肾移植供者,调查术后3年供肾者社会功能状况,探索其影响因素,为供肾者筛选及长期管理提供理论依据。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选取我院2007年1月至2008年12月实施的58例曾经参与生活质量调查研究[2]的肾移植供者为研究对象。所有亲属供肾肾移植的实施均通过伦理学评估, 获医院伦理学委员会批准。电话通知供者,至我院器官移植门诊进行随访,共49例供者接受了术后远期随访。
1.2 调查工具 1.2.1 一般资料调查问卷 (basic information questionnaire)一般资料调查问卷为自行设计,包括:性别、年龄、文化程度、职业、婚姻状况、子女情况、家庭月收入、医疗付费方式,重返工作岗位时间及术后不良事件等。
1.2.2 社会支持评定量表 (social support rating scale, SSRS)该表由肖水源于1986年编制,是目前最常用的评估社会支持度的量表。共有10个条目,包括客观支持 (3条)、主观支持 (4条) 和对社会支持的利用度 (3条) 三个维度,总分即10个条目计分之和[4]。
1.2.3 生活质量量表 (short form 36 general health survey questionnaire,SF-36)SF-36量表[5]为国际健康相关生命质量 (HRQOL) 研究的主流量表,内容包括躯体功能 (physical function,PF)、躯体角色功能 (role limitation due to physical problems,RP)、躯体疼痛 (body pain,BP)、总体健康状况 (general health,GH)、生命活力 (vitality,VT)、社会功能 (social function,SF)、情感角色功能 (role limitation due to emotional problems,RE)、心理健康 (mental health,MH)8个维度,共36个条目。前4个维度评价生理健康状况,后4个维度评价心理健康。每个条目根据选项不同评0-100分 (其中疼痛采取反向计分),每个维度中各条目得分平均值为该维度得分。分值越高,健康状况越好。
1.3 随访方式随访方式包括护理咨询和问卷调查,并提供血常规、血生化及尿常规检查,临床资料从住院病历查阅。所有随访护士均经过临床研究及各种量表使用培训,所有量表均在随访护士内部进行一致性检测,SSRS量表一致性为92.3%,SF-36量表一致性为95.0%。
1.4 统计学方法所有资料采用SPSS13.0软件录入数据, 进行方差分析和t检验、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法进行相关性研究,检验水准α=0.05。
2 结果 2.1 供者一般资料共49人参加随访,男18人、女31人,年龄31-58(46.3±7.7) 岁。婚姻状况:已婚48人, 未婚1人;文化程度:高中及以上34人,初中11人, 小学及以下4人;职业:农民11人, 工人13人, 商人2人, 公务员4人, 其他19人;家庭人均月收入:>3 000元18人, 1 500-3 000元21人, <1 500元10人。其中配偶供肾11人, 兄弟姐妹供肾14人,父母供肾22人,其他亲属供肾2人。供给左肾21人, 右肾28人。所有供肾的切取均为开放手术, 术后均无明显并发症。供者住院6-13(7.6±1.9) d;术后40人重返工作,平均重返工作岗位时间 (5.3±2.3) 个月,余9人术前无工作。手术至随访的时间间期为73-92(81.0±6.5) 月。
2.2 供者出院时及随访时血液及尿液检查对比供者出院时及随访时平均血红蛋白浓度分别为:(129±16) g/L,(132±14) g/L,t=0.988,P=0.325 8;血肌酐分别为 (68.3±11.6)μmol/L,(70.2±13.4)μmol/L,t=0.750, P=0.454 8;2名患者术后有 (±) 蛋白尿,随访时49名患者均无蛋白尿。
2.3 供者手术近期及远期生活质量对比与手术近期比较,供者手术远期在BP得分较高,VT、RE及MH 3个维度得分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见表 1)。
| 表 1 肾移植供者手术近期及手术远期生活质量对比 (配对t检验) |
供者SSRS得分在客观支持方面与常模无差异 (P>0.05),主观支持、对支持利用度及社会支持总分方面得分较常模低 (P<0.05)(见表 2)。进一步分析不同特征供肾人群社会支持差异,显示不同年龄、性别、职业及肾功能水平供者,SSRS得分无显著差异 (t值分别为0.893, 0.099和0.211,均P>0.05)。SSRS总分的影响因素包括:家庭收入、文化程度、居住地、供受者关系及睡眠质量 (见表 3)。
| 表 2 肾移植供者社会支持评分与常模比较 (成组t/t’检验) |
| 表 3 不同人口学特征供肾者社会支持评分比较 (成组t/t’检验) |
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法分析社会支持与SF-36得分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供者在RP、GH、VT、RE及MH 5个维度及SF-36总分等方面与社会支持总分密切相关 (P<0.05)(见表 4)。
| 表 4 社会支持总分与SF-36各维度得分之间的相关性 (Pearson相关分析法) |
活体肾移植是解决供体短缺的主要途径之一。与心脏死亡器官捐献 (donation after cardiac death, DCD) 肾移植比较,活体肾移植具有缺血时间短,并发症少,移植肾存活时间长等优势[6],目前在全国各大移植中心广泛开展。然而,供肾者的安全性及供肾后的生活质量一直是器官移植医护人员关注的问题。我们的前期研究[2]报道了手术近期供者的生活质量状况,本研究我们调查了供者术后远期生活质量和社会支持状况,并探讨了两者之间的相关性,为寻找提高供者长期生活质量的干预措施提供理论依据。
3.1 活体供肾的长期安全性我们的前期研究证实,活体肾移植供者术后肾功能保持在正常范围[2],国内外有大量研究证实了活体供肾的安全性[7, 8],Mjoen随访了2 269例活体肾移植供者,平均随访时间14.7年,整体死亡率及心血管死亡率与正常人比较无明显升高[9]。在本研究中,49例供者术后6-8年时平均血红蛋白浓度及血清肌酐水平均在正常范围,且与手术近期比较无明显差异,进一步证实了活体供肾的长期安全性。
3.2 供者远期生活质量和社会支持的现状本研究对照了术后近期与远期的生活质量评分,供者在术后远期BP得分较高,其原因为术后近期供者因手术创伤BP得分较低,而供肾手术对躯体功能无明显影响,不会导致慢性疼痛,进一步将供者远期BP得分与正常人比较,无显著差异。而在VT、RE及MH 3个维度,术后远期得分较低。供肾手术近期,供者往往会得到较多的支持和关注,而远期的被关注度会有明显的下降[10],社会支持的不足,可能是RE和MH得分较低的主要原因。社会支持是指个体感觉所拥有的由他人提供的亲密关系、归属感、自我价值感,以及物质、信息和情感支持[11],明确供肾者远期的社会支持对分析供者远期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研究发现,供者SSRS得分在客观支持方面与常模无差异,说明供者实际获得的支持与正常人类似。而主观支持、对支持利用度及社会支持总分方面得分较常模低,说明被供者感知到的关心、尊重和被爱以及利用社会支持网络提升自我感受的能力较低。
3.3 供肾者社会支持与远期生活质量的相关性我们进一步分析了供者社会支持的影响因素,包括:家庭收入、文化程度、居住地、供受者关系及睡眠质量。家庭收入高、文化程度高及居住在城市的供者往往有较高的社会支持得分,特别是在主观支持维度,他们往往具有更好地获取知识和感受关爱的能力。相关性分析提示,供者社会支持总分与SF-36中RP、GH、VT、RE及MH 5个维度及总分正相关,主观支持对生活质量各维度的影响基本与社会支持总分一致。其中VT、RE及MH 3个维度得分,术后远期较术后近期显著降低,从另一个层面说明了社会支持对供者术后远期生活质量的影响。
总之,供肾者术后长期保持肾功能稳定,但远期生活质量较手术近期下降,与社会支持密切相关,有效提升对供肾者的社会支持,需要医护人员和供者家属共同参与。
| [1] |
曾凡军, 刘斌, 蒋继贫, 等. 亲属活体肾移植101例分析[J].
中华器官移植杂志, 2006, 27(5): 265-267.
Zeng FJ, Liu B, Jiang JP, et al. Clinical analysis of 101 cases of living donor kidney transplantation[J]. Chinese Journal of Organ Transplantation, 2006, 27(5): 265-267. |
| [2] |
周晓君, 方汉萍, 易敏莉, 等. 亲属肾移植供者生活质量及影响因素调查[J].
护理学杂志, 2010, 25(2): 37-39.
Zhou XJ, Fan HP, Yi ML, et al. The current situation and impact factors life quality of living-related kidney donor[J]. Journal of Nursing Science, 2010, 25(2): 37-39. |
| [3] | Rizvi SA, Zafar MN, Jawad F, et al. Long-term safety of living kidney donation in an emerging economy[J]. Transplantation, 2016, 100(6): 1284-1293. DOI: 10.1097/TP.0000000000001075. |
| [4] |
肖水源. 社会支持评定量表[J].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1993, 7(增刊): 42.
Xiao SY. Social support rating scale[J]. Chinese Journal of Mental Health, 1993, 7(Suppl): 42. |
| [5] | Stansfeld SA, Roberts R, Foot SP. Assessing the validity of the SF-36 general health survey[J]. Qual Life Res, 1997, 6(3): 217-224. |
| [6] | Morrissey PE, Monaco AP. Donation after circulatory death: current practices, ongoing challenges, and potential improvements[J]. Transplantation, 2014, 97(3): 258-264. DOI: 10.1097/01.TP.0000437178.48174.db. |
| [7] | Lu P, Tao J, Lu Q, et al. Long-term follow-up of renal function in living kidney donors in a single center[J]. Ann Transplant, 2015, 20: 694-697. DOI: 10.12659/AOT.894775. |
| [8] | Clayton PA, Saunders JR, McDonald SP, et al. Risk-factor profile of living kidney donors: the Australia and New Zealand dialysis and transplant living kidney donor registry 2004-2012[J]. Transplantation, 2016, 100(6): 1278-1283. DOI: 10.1097/TP.0000000000000877. |
| [9] | Mjoen G, Reisaeter A, Hallan S, et al. Overall and cardiovascular mortality in Norwegian kidney donors compared to the background population[J]. Nephrol Dial Transplant, 2012, 27(1): 443-447. DOI: 10.1093/ndt/gfr303. |
| [10] |
狄桂萍, 李萍萍, 廖秀梅, 等. 亲属活体肾移植供者术后长期生活质量随访调查 (附41例报告)[J].
临床误诊误治, 2012, 25(9): 57-60.
Di GP, Li PP, Liao XM, et al. The long-term life quality of Living-related kidney donors. (41 cases report)[J]. Clinical Misdiagnosis and Mistherapy, 2012, 25(9): 57-60. |
| [11] | Feeney BC, Collins NL. A new look at social support: a theoretical perspective on thriving through relationships[J]. Pers Soc Psychol Rev, 2015, 19(2): 113-147. DOI: 10.1177/1088868314544222. |
2017, Vol. 3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