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大连医科大学附属中心医院神经内科
2. Department of neurology Dalian Municipal Central Hospital Affiliated Of Dalian Medical University, Dalian, China
脓毒症是由感染引起的机体生理生化反应失衡,继发组织器官损伤,预后差,是ICU患者常见的死亡原因。其病程的发生、发展与感染、炎症、免疫和凝血系统功能改变等因素有关,具有复杂的病理生理过程。有文献报道脓毒症主要是由凝血活化、炎性反应及纤溶抑制相互作用形成的级联反应过程,其中凝血活化是脓毒症发病的重要环节[1]。血必净是由红花、川芎、赤芍、丹参、当归等组成的复方中药制剂,具有拮抗内毒素、抗炎、改善微循环与组织灌注,保护组织细胞的作用。本研究通过观察血必净注射液对脓毒症患者血小板水平和APACHEⅡ评分的影响,探讨其对脓毒症患者的治疗效果。
资料和方法 一、一般资料选取2017年3月~2018年10月本院收治的60例脓毒症成年患者,其中男34例,女26例,年龄25~72(47.53±14.10)岁。随机分为对照组(C)和血必净组(X)各30例。2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无显著性差异,具有可比性,见表 1。采用2016年美国重症医学会(SCCM)与欧洲重症医学会(ESICM)联合发布脓毒症3.0定义及诊断标准定义:机体对感染的反应失调而导致危及生命的器官功能障碍。诊断标准:感染+SOFA(脓毒症相关的序贯器官衰竭评分)评分≥2分。排除标准:①住院时间<72h;②肿瘤患者;③既往有严重心力衰竭、肝硬化、尿毒症、慢性呼吸衰竭、痴呆和造血系统严重损伤者;④HIV感染者,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等自身免疫系统疾病;⑤脑死亡;⑥合并各类型的精神病;⑦有明确药物过敏史者。
![]() |
表 1 两组患者一般情况比较(x±s) |
两组患者入院后立即采血检测基础血小板值,C组患者行常规抗脓毒症集束化治疗。X组患者在常规抗脓毒症集束化治疗基础上加用血必净注射液静脉输注100mL,每12h静滴一次,输注时间为1h,C组患者给予等量注射用生理盐水。
三、观察指标两组患者分别于入住ICU当天查血常规、记录急性生理及慢性健康状况评分(APACHEⅡ评分),治疗7d后复查血常规和评估一次。比较两组ICU住院时间,随访统计28d病死率。
四、统计学处理数据采用SPSS统计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用x±s表示,组间均数比较采用独立样本的t检验;数据为非正态或方差不齐者,采用秩和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一、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组内各指标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较治疗前血小板计数均升高,见表 2。
![]() |
表 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组内各指标比较(x±s) |
治疗后X组血小板计数较C组升高(P < 0.01),见表 3。
![]() |
表 3 两组患者治疗后组间各指标比较(x±s) |
两组患者治疗后较治疗前APACHE Ⅱ评分均降低(P < 0.05);治疗后X组较C组APACHE Ⅱ评分降低(P < 0.05),见表 4。
![]() |
表 4 两组患者APACHEⅡ评分比较(x±s) |
血必净组(X组)与对照组(C组)28d死亡率无差别,但在住院时间上血必净组(X组)较对照组(C组)短,见表 5。
![]() |
表 5 两组患者治疗后组间各指标比较(x±s) |
脓毒症是宿主对感染反应失调而产生的威胁生命的器官功能损害,是全球范围内重症患者死亡的首要原因,病死率居高不下,资料表明脓毒症的死亡率高达30~50%[2, 3]。血必净注射液我国著名急救专家王今达教授,历经30多年从36种中药中筛选研制成功的,于2004年经国家正式批准上市,属我国中药保密品种[4]。脓毒症的特征是机体对感染的反应失调而导致的器官功能障碍,其发病机制复杂,其中凝血系统激活有重要影响,血必净注射液对脓毒症患者的凝血产生重大影响,抑制凝血活化可以影响脓毒症的病理进程,具有一定的治疗效果[5, 6, 7]。本研究脓毒症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合用血必净注射液,对临床炎性反应指标和器官功能的恢复有明显改善。脓毒症患者经常合并血小板计数的减少,合并血小板计数减少时,患者出血风险明显增加,既往研究表明,当脓毒症患者的血小板低于基础值的50%或血小板减少超过4d,患者的病死率增加4至6倍[8~11]。本研究中血必净组患者(以脓毒症为主)治疗第7天较对照组血小板明显恢复,且APACHEⅡ评分明显降低,提示血必净注射液能在一定程度上逆转脓毒症及其并发症患者的凝血紊乱,并能缩短ICU住院天数。综上所述,血必净注射液能显著改善患者凝血指标,对凝血功能具有保护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下列因素有关:①血必净注射液对多种炎性因子和氧自由基具有清除作用,保护血管内皮功能;②血必净注射液能降低血液黏滞度;③血必净注射液对血小板及凝血因子有保护作用[12~15]。值得注意的是血必净本身并没有直接抑制和杀灭病原微生物的能力,它只有在及时、正确的抗感染和支持治疗的基础上应用,才能发挥其保护机体脏器功能的作用。
[1] |
钟林翠. 脓毒症时血小板的功能改变及抗血小板治疗的研究进展[J]. 医学研究生学报, 2019, 32(2): 196-200. |
[2] |
菅向东, 陶小根. 脓毒症多器官功能障碍发病机制研究[J]. 实用休克杂志, 2018, 2(6): 332-335. |
[3] |
Marshall JC. Inflammation, coagulopathy, and the pathogenesis of multiple organdysfunction syndrome[J]. Crit Care Med, 2001, 29(7): 99-106. |
[4] |
李立, 郭星云, 石秀霞. 血必净注射液辅助用于创伤性休克患者早期液体复苏的效果及对血小板的影响[J]. 中国药业, 2018, 27(12): 41-43. |
[5] |
Esmon CT. The interactions between inflammation and coagulation[J]. Br J Hacmatol, 2005, 131(4): 417-430. |
[6] |
周兵, 覃顺华, 汤展宏. 血必净注射液治疗脓毒症凝血功能障碍的研究进展[J]. 蛇志, 2017, 29(1): 78-80. |
[7] |
虞美霞, 王兵, 王勇强, 等. 血必净对严重脓毒症血小板减少症患者的疗效观察[J]. 中国急救医学, 2017, 37(12): 1087-1090. |
[8] |
Tunjugutri RN, Mobegi FM, Cremers AJ, et al. Phage-Derived Protein Induces Increased Platelet Activation and Is Associated with Mortality in Patients with Invasive Pneumococcal Disease[J]. mBi, 2017, 8(1): e01984. |
[9] |
刘芳, 张星星. 血小板相关参数水平与脓毒症患者预后的相关性分析[J]. 贵州医药, 2019, 43(2): 248-250. |
[10] |
廖明喻, 王萌萌, 武免免, 等. 血小板相关参数对脓毒症预测和预后评估价值的研究进展[J]. 山东医药, 2018, 58(46): 104-106. |
[11] |
党西婷. 血必净对脓毒症患者血清炎症因子及凝血功能指标的影响[J]. 海峡药学, 2018, 30(10): 151-152. |
[12] |
岳胜, 李莉. 血必净在脓毒症休克中的临床应用[J]. 中国医药指南, 2016, 14(25): 187-188. |
[13] |
施巍, 苟小军, 裴新军, 等. 血必净注射液治疗脓毒症的临床观察[J]. 中医药导报, 2017, 23(1): 102-104. |
[14] |
王玉珍, 白奎, 张春民, 等. 脓毒症休克患者血小板变化与APACHEⅡ评分的相关性[J]. 中国现代医生, 2016, 54(10): 20-22. |
[15] |
刘其荣, 杨凌霜, 高建强. 血必净在严重脓毒症与脓毒症休克治疗中的应用[J]. 沈阳医学院学报, 2017, 19(6): 493-49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