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江苏省运动与健康工程协同创新中心, 江苏 南京 210014
2. Jiangsu Sports and Health Engineering Collaborative Innovation Center, Nanjing 210014, Jiangsu, China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 加快推进体育强国建设, 筹办好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 为新时代我国体育事业的发展绘制了宏伟蓝图。奥运备战工作是我国竞技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展示竞技体育实力、实现为国争光的基础, 做好奥运备战工作对加快推进体育强国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2020年东京奥运会作为党的十九大后我国首次参加的最高级别的体育赛事, 是我国体育事业改革, 尤其是竞技体育转型发展成果的一次大检阅。在东京奥运会上取得优异成绩并展现良好的精神面貌, 对塑造国家形象, 加快推进体育强国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当前, 备战东京奥运会工作面临着严峻形势, 全面客观地判断备战形势, 提出有针对性的备战战略思路, 构建系统的奥运备战体系是亟待研究的重要课题。
1 东京奥运会我国承载的时代使命(1) 东京奥运会我国肩负着重大的国家使命。东京奥运会是在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重要历史交汇期举办的重大国际赛事。在东京奥运会上充分展现我国体育健儿的风采, 展现中华民族健康的体魄, 取得与我国大国地位和经济社会发展态势相匹配的成绩, 是全国人民的热切期望, 这赋予了东京奥运会重大的历史使命和时代责任。
(2) 东京奥运会是检验我国体育改革成效的重要窗口。党的十八大以来, 体育系统积极推进各方面改革, 包括体育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改革, “放管服”改革, 篮球、足球等重点项目改革, 体育协会实体化改革等[1]。在改革推进的同时, 也产生了诸多问题, 新体制、机制与传统体制、机制形成了极大的碰撞, 改革带来了体育系统人、财、物等多方面的变化, 如人事属性变化后的人心不齐问题, 体制改革后的财力配套问题, 物质资源的匹配问题等都将严重影响备战工作。当前, 国家原有的体育体制、机制正在变革, 而新的运行机制还未形成。东京奥运会作为国家各项事业改革攻坚期举办的重大活动, 将成为我国体育事业改革, 尤其是竞技体育转型发展成果非常重要的检验窗口。
(3) 东京奥运会对于推进体育强国建设具有特殊意义。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加快推进体育强国建设, 筹办好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 这赋予了竞技体育重大的历史使命。竞技体育在体育强国建设中有着突出的引领作用, 高水平的竞技体育能够推动群众体育的普及。同时, 竞技体育又是体育产业发展的动力和源泉。竞技体育因其具备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多元价值, 而成为体育强国建设的重要支撑点。奥运会作为国家竞技体育实力的直接表现形式, 在东京奥运会上取得优异成绩能够促进竞技体育快速发展, 进而加快推进体育强国建设。
(4) 东京奥运会寄托着中日两国特殊的历史情节与民众期待。东京奥运会关系着民族情感, 广受国人关注。中日两国特殊的国际政治关系和人民的民族情愫, 促使举国上下将会十分关注中国军团在东京奥运会的表现, “兵败东京”是体育工作面临的重大危险, 如果危险变成事实, 可能招致社会舆论的严厉批评, 对体育事业发展带来不利影响, 甚至会对国家形象、社会稳定带来负面影响[2]; 因此, 这场比赛也被喻为“输不起的奥运比赛”。民众的期待、社会的舆论、媒体的引导都给东京奥运会带来了与以往不同的备战形势, 需要在备战中认真考虑、充分评估、制定预案。
2 东京奥运会我国备战形势判断 2.1 我国体育竞技实力持续下滑, 备战工作面临诸多问题从国内形势看, 中国代表团奥运会金牌和奖牌数量在北京奥运会后呈下滑态势, 竞技体育项目发展不平衡问题仍突出, 具备冲金冲奖绝对实力项目的比例不高。从金牌分布看, 中国奥运军团6大优势项目成绩在里约奥运会创历史低点, 射击、体操和羽毛球项目均创下近5届奥运会成绩的最低点, 蹦床、柔道、跆拳道等6大潜优势项目成绩在北京奥运会之后也呈现逐渐下滑趋势, 除了传统优势项目和潜优势项目外, 其他项目成绩也呈下滑趋势。
在奥运备战过程中, 我国体育代表团暴露了诸多问题, 主要表现在:①对奥运项目发展方向认识不清、部分奥运项目规则研判不足, 把握不精准[2]。由于自身水平、比赛能力、国际影响力等因素制约, 我国对一些奥运项目比赛规则研判存在偏差, 制约了奥运会比赛成绩的提升。如里约奥运会体操项目的失利与对比赛规则的研判不足直接相关。②奥运夺金项目后备力量不足。射击队杜丽、朱启南、曹逸飞、陈颖等多位夺牌老队员退役, 击剑队孙玉洁、雷声等已经告别奥运舞台, 这种局面还出现在羽毛球、体操等项目上。一批老将的退役, 影响了队伍的整体实力。新增奥运项目运动员的竞争力较弱, 与世界体育强国相比还存在着一定差距。③竞赛体系安排不够科学、合理, 与奥运参赛计划协同性不够。我国的竞赛体系安排不够科学, 有的项目比赛较多, 运动员疲于应付, 有的项目比赛却很少, 运动员缺乏比赛经验, 竞赛体系与奥运参赛计划缺乏协调性。④竞争对手的情报掌握不准, 特别是对我国构成实质性威胁的国外运动员未能全面了解与分析[3]。我国对竞争对手的情报掌握非常有限, 多凭借运动员、教练员平时的比赛积累, 多靠主观判断, 相对缺乏对竞争对手信息的专门采集与分析。⑤复合型参赛团队建设不够完善。我国奥运复合型参赛团队建设不完善, 缺乏真正将主教练、专项教练员、体能教练员、科研专家、医务人员、物理治疗师等融为一体的复合型团队[4]。⑥国际体育话语权不够。由于历史原因, 我国在国际奥林匹克运动中的话语权不够, 缺乏在运动项目设定、规则制定、赛事管理等方面的主动权, 导致我们只能成为奥林匹克运动的参与者而非主导者[5]。
2.2 国际竞争日趋激烈, 东道主日本队上升势头强劲从国际形势而言, 世界各国越来越注重发挥体育的综合价值和多元功能, 把国际赛场作为展示综合国力的重要平台, 奥运会常态化备战成为各国共识。美国、英国、俄罗斯、东道主日本队是我国奥运奖牌的主要竞争对手。美国队一直保持超强的竞技体育实力, 除了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让金牌榜首旁落之外, 在近几届奥运会上一直位于金牌榜与奖牌榜首位。近2届奥运会英国队金牌都稳定在25枚以上(图 1), 在里约奥运会, 英国队凭借“后东道主”优势一跃金牌榜第2位, 取得了27金23银17铜共67枚奖牌, 创造了英国海外征战奥运的最好成绩。俄罗斯队具有浓厚的奥运底蕴, 在多个项目握有夺金点。2018年赛季除了摔跤、举重项目强势回归外, 多个夺金项目表现良好, 俄罗斯队的年度奥运项目夺金数突破了30枚, 这是2001年以来出现的最好成绩。如果俄罗斯队继续保持本赛季的强势, 东京奥运会可能会完成30金目标。英国队重演伦敦、里约2届奥运会“神勇”, 那么中国队只有发挥出自身最好水平, 才能确保世界前三强席位。
![]() |
图 1 2000—2016年奥运会中、英、日金牌情况 Figure 1 Gold medals in China, Britain and Japan for the 2000—2016 Olympic Games |
除世界传统体育强国外, 东道主日本队在项目设置、比赛环境等方面占据优势。日本队在近3届奥运会中奖牌数量不断攀升, 在2018年雅加达亚运会上取得了40年来最好成绩, 部分优势项目与我国形成直接竞争, 赶超中国队的势头明显, 给备战工作带来严峻挑战。①日本队将东京奥运会作为国家重大战略, 日本政府加强组织保障和财政投入, 专门制定了《日本2020年奥运会运动员成才强化计划》, 日本奥委会(JOC)决定日本在东京奥运会中的目标是金牌总数进入世界前三, 明确提出东京奥运会获得30枚以上金牌, 28个竞技项目全部获奖(8名以内), 进入金牌和奖牌榜第一序列。②日本队在摔跤、柔道、体操、羽毛球、游泳、乒乓球等多个项目与我国直接形成竞争。2018年雅加达亚运会上, 日本队游泳小将池江璃花子个人拿到了6枚金牌, 对我国东京奥运备战造成巨大挑战; 日本田径队成绩上升明显, 2017年国际田联马拉松金标赛事, 日本队斩获近10年来最好成绩。③东京奥运会新增的棒球、垒球和空手道等10个小项对日本队有利。2016年里约奥运会, 日本队所获的12枚金牌, 11枚来自其优势项目——柔道、游泳、女子摔跤、男子体操。值得关注的是, 除乒乓球、羽毛球、体操、游泳和田径等项目外, 作为东道主, 日本队把空手道、棒垒球、攀岩、冲浪、滑板等5个大项、18个小项加入东京奥运会。其中, 空手道是其绝对强项, 棒垒球同样是其传统优势项目, 这为日本队增加了新的夺金点。2017年, 在无锡乒乓球亚锦赛上, 年仅17岁的日本乒乓球运动员平野美宇连胜国乒3位绝对主力获得女子单打冠军。2018年瑞典乒乓球公开赛伊藤美诚连克中国3大女将夺得冠军, 显示了其在乒乓球项目上的崛起。另外, 东京奥运会我国客场作战, 将面临许多无法预知的困难, 对此必须做好充分估计和心理准备。
3 中外奥运会备战的基本经验 3.1 美国的奥运备战经验 3.1.1 全面实施奥运科技攻关, 构建高科技辅助训练体系美国是科技强国, 依托高科技力量, 美国把体育运动当作科学项目对待, 全面实施奥运科技攻关, 注重与世界品牌科技公司的合作, 努力把高科技成果注入到运动训练领域, 构建了高科技辅助奥运的科学训练体系。美国奥委会与世界许多高科技公司建立了合作伙伴关系, 致力于奥运项目技术的科技攻关[6]。例如, 与IBM建立伙伴关系, IBM为美国自行车队设计了一套移动端的即时追踪系统, 包括功率计、心率监测器和可穿戴式BSX肌肉氧合感应器, 以提高对训练过程的分析能力[7]。与一些国家不同的是, 美国的奥运科技攻关注重项目覆盖的全面性。在传统优势项目上不断强化高科技训练手段, 如:美国田径协会开发了Trackman设备, 追踪铅球和链球在空中的运动轨迹; 美国女足应用了卫星导航超级追踪系统[8]。对于一些潜优势项目甚至弱势项目, 美国在科技投入方面也是不遗余力, 如:射击和射箭项目应用了高速摄像机技术, 举重项目应用了地板探测器技术等。事实上, 美国奥运的备战已经成为高科技成果在体育领域的展示, 一大批运动医学、其他领域的科学家与运动队一起, 以高科技的方式提升运动员的技术水平, 从而更好地备战奥运会等国际大型赛事。
3.1.2 奥运选拔赛的法制化保证运动员遴选的公平、公正美国运动员的培养基本是“自生自长”, 无国家统一的培养模式, 而是散布于职业体育、大学体育等领域, 只有参加奥运会等大型体育赛事时才会组成临时的国家队。虽然美国运动员的平时训练与培养不成体系, 但选拔运动员组成奥运会代表团是非常严苛的, 所有运动员只有进入所属项目前三, 才能拿到奥运“门票”, 奥运选拔的激烈程度可见一斑。特别是针对田径、游泳等比赛项目, 运动员的选拔基本上是“一战定胜负”, 以比赛成绩作为衡量标准, 且整个比赛过程都要进行电视直播, 保证了比赛的公开透明; 对于体操、跳水等主观评价项目, 美国奥委会也制定了一系列的评判标准, 综合考虑运动员的综合素养, 确保具有最佳运动状态的运动员能够成为美国奥运代表团的一员, 为国出战, 并以法律(《业余体育法》)的形式确保这一制度的实施。《业余体育法》规范下的奥运选拔机制造就了美国体育代表团在奥运会的辉煌成绩[9]。虽然美国一些年轻运动员认为, 《业余体育法》所规定的奥运选拔方式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年轻运动员代表国家出战奥运会的机会, 因为与经验丰富的运动员相比年轻运动员很难在选拔赛中获得优势。该法案能够确保遴选出状态最佳的运动员代表国家参加比赛, 这显然与奥运会“更快、更高、更强”的宗旨相一致, 而对于美国国家利益的实现更有着突出的贡献。
3.1.3 高效的赛时应对机制与全方位的竞赛保障体系高效的赛时应对机制是美国奥运会备战的重要特色。近年来, 美国奥委会在每届奥运会上都会组织奥运智囊团随代表团出征, 比赛期间智囊团成员每天都会对赛况进行综合分析与评价, 结合搜集的情报资料对第2天的比赛进行预测与研判, 并对各项目协会提供应对方式。同时智囊团还会根据比赛情况进行各种方式的攻关。近几届奥运会上, 美国奥委会还组织了律师团, 专门随队负责提供美国代表队的一切法律事务, 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在里约奥运会上, 美国律师团为美国女子4×100 m接力跑预赛申诉重赛, 不仅帮助美国进入决赛, 并最终取得了金牌。美国随队律师团对奥运比赛规则的理解和研究, 细致到了每一个标点符号。美国代表队拥有食品卫生、休闲娱乐、安全医疗等全方位的竞赛保障体系。自2002年盐湖城冬奥会开始创建, 每届奥运会美国奥委会都会在主办城市选择一个功能比较齐全、环境较好的场所作为“美国之家”, 这里是美国奥委会工作人员的办公场所, 同时也是运动员、教练员以及工作人员休闲娱乐的场所[10]。美国联邦调查局(FBI)人员会参与奥运代表团的安保工作, 针对代表团成员的住处、餐厅以及娱乐场所进行全面的检查, 如遇重要人物, FBI人员还会直接全程参与安保工作, 全面保障奥运代表团成员的安全。
3.2 英国的奥运备战经验 3.2.1 打破部门壁垒, 整合成立奥林匹克理事机构英国的竞技体育管理机构有2个:一个是成立于1993年的英国奥林匹克协会, 隶属于英国下议院, 是英国政府体育政策的执行机构; 另一个是成立于1996年的英国体育理事会, 隶属于英国政府, 其目标就是支持本国有潜力或擅长的竞技项目或该项目中有希望夺得奥运奖牌的运动员, 为他们改善训练条件, 提高训练质量和成绩。伦敦奥运会周期内, 英国把原本独立的奥林匹克协会和体育理事会整合在一起, 成立了奥林匹克理事机构, 统称为英国体育理事会, 整合成立的目的在于能够使2个竞技体育服务与管理机构目标更加集中, 下属组织结构运行更加流畅, 打破因隶属不同管理机构而形成的部门壁垒, 使运动员的选拔、训练、比赛等各种活动走向一体化、一统化[11]。2015年英国《体育的未来》新战略肯定了英国体育理事会在近几届奥运会和残奥会中取得的巨大成功, 并承诺进一步确保体育赛事备战经验延续下去, 并承诺增加中央政府对精英体育的资助, 确保东京奥运会上的成功(表 1)。
![]() |
表 1 英国《体育的未来》新战略对英国理事会的测评指标 Table 1 Indicators for the UK Council as measured by the future of sport strategy |
近些年英国在奥运会上的突出表现和稳态提升引发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 英国奥运成绩的取得是其竞技体育“举国体制”的结果。英国在取得奥运会举办权以后制定了英国的“奥运争光计划”。正如英国奥运代表团团长所言:英国的体育进步是“20年投资”的结果。英国主要通过财政和公益金对奥运备战提供强有力的资金支持, 如在2013—2017年周期, 英国对其奥运代表团投入了2.74亿英镑, 比2008—2012年周期增长3.6%, 每块奖牌的投入大约是410万英镑[12]。英国的奥运备战并不是均等性的投入, 而是采取重点资助的策略, 资金投入非常具有针对性, 而不是毫无目标地乱投入。针对性主要体现在:重点资助具有夺牌实力的单项运动协会, 英国奥林匹克理事机构专门制定了详细的资金支持制度, 按照未来一个奥运会周期内体育项目夺牌的可能性决定拨款金额, 不能夺牌的项目投入资金就会削减。在这种政策下, 赛艇、自行车、帆船、游泳等成为里约奥运会周期内资助较多的项目。重点资助达到世界水平的运动员, 英国体育理事会把运动员分为“天赋、发展、顶级”3个等级, 等级越高, 获得资助越多。在里约奥运会周期内, 共对591名“天赋”运动员提供支持, 平均每名运动员投入404.7万英镑。
3.2.3 国际引智、科技助力, 综合保障奥运备战运动员要夺得奥运奖牌, 高水平教练员是不可或缺的核心要素。为备战奥运会, 英国采取多种举措打造高水平教练员, 国际引进成为英国打造优秀教练员团队的有利举措:英国跳水队引进了中国的陈文; 赛艇队引进了曾在民主德国任职主教练的格里布莱尔; 游泳队大量聘请了澳大利亚教练员。英国在奥运备战中非常注重科技服务, 注重发挥大学、科研机构等的作用。高科技训练方式是英国备战奥运会的一个重要因素, 近几届奥运会英国成绩的突破离不开高科技手段的运用。在奥运会备战过程中:拳击队通过使用与谢菲尔德哈勒姆大学联合开发的软件iBoxer提升了训练质量; 自行车队则注重把电脑分析、空气动力技术等应用到训练中, 还通过“温室”模拟比赛地的温度环境; 英格兰体育学院为自行车队提供专业营养师、成绩分析师、理疗师以及治疗各种伤病的体育医疗设备, 综合科技的保障为英国自行车队创造佳绩提供了条件[13], 使得里约奥运会英国自行车队获得6金4银1铜的好成绩。
3.3 日本的奥运备战经验 3.3.1 制定缜密的计划, 培养有潜力的奥运精英人才2012年伦敦奥运会, 日本奥运金牌与以往相比有所下滑, 这引起了日本政府的高度重视。当年就启动了“2020年后备人才培养计划”, 涉及体操、田径、游泳、乒乓球等项目。2013年11月, JOC召开获得东京奥运会举办权后的首次运动员强化总部会议, 决定东京奥运会目标为“金牌数世界第三”和“全部28个项目获得奖牌”[14]。为了实现东京奥运会上的目标, 日本提出并实施了一系列缜密计划。如2015年5月通过了统管体育行政工作的“体育厅”设立法案, 设置新内阁大臣职位, 通过立法加强东京奥运会运动员的培养及筹备体育设施等工作; 设立强化援助金计划, 该计划预计投入1 000亿日元(约60亿元人民币)用于面向东京奥运会的年轻运动员培养项目, 该金额也创造了史上的新纪录[15]。计划实施后, 2014年JOC从日本国库得到的强化援助金约26亿日元, 但为了能在东京奥运会上实现成绩飞跃, 从2015—2020年6年间的援助金预计达1 000亿日元以上。建立寄宿制精英学校计划, 集中培养日本优势和潜优势项目的有潜力的年轻运动员, 他们在学校里学习、训练与生活, 该学校的建立目标就是备战东京奥运会并创造优异成绩。
3.3.2 鼓励运动员参加国际比赛, 积累实战经验日本政府表示, 为备战东京奥运会, 加强重点运动员的培养, 到2020年为止, 政府将全额支付运动员的培养经费, 改变以前国家负担2/3、竞技团体负担1/3的方法。日本特别重视培养运动员的实战经验, 经常组织各项目运动员参加国际大赛, 从小培养他们的比赛意识。例如, 自2013年开始日本奥委会每年给予日本乒协3亿日元(约2 000万元人民币)的拨款, 并在后期给予了相应的提高, 这些经费大概有1/3用于支持青少年球员, 尤其是优秀运动员的各类参赛, 接近1亿日元的经费大部分用来支持平野美宇[16]、伊藤美诚等优秀球员出国参加各类巡回赛。日本更重视瞄准东京奥运会周期的适龄青少年的集中培养, 以期在东京奥运会上取得优异成绩。通过大量的参赛培养大赛经验、提高竞技水平、了解世界对手, 形成对中国运动员的竞争力。
3.3.3 重视搜集与研究体育情报信息由日本体育厅牵头建立体育情报大数据中心, 主要任务就是研判比赛项目规则、搜集国内外体育信息情报, 为本国运动员深入领会规则、创新训练手段、了解竞争对手提供保障。特别是针对可能会对日本参赛运动员造成有力冲击的国外对手, 数据中心都会提供全面的分析数据。伦敦奥运会备战期间, 日本及时收集和反馈美国、巴西、中国和土耳其女排的相关技战术情报, 为奥运会提前做好赛前准备[17]。除了奥运会赛前的情报搜集与研究, 日本还特别重视对比赛结果的研究与分析, 为下一阶段的备战提前做好计划、准备。日本在伦敦奥运会后由文部科学省成立了“伦敦奥运会运动员培育、强化、服务检查论证组”; 日本的奥运会赛时情报信息保障工作也很有特点, 里约奥运会期间, 在距离奥运村步行10 min的地点设置了“多途径服务保障中心”, 通过提供综合性、战略性的服务保障, 提升运动员大赛临场发挥, 帮助运动员获得更多奖牌。
3.4 中国的奥运备战经验 3.4.1 举国体制制度优势和国家层面的战略顶层设计举国体制是保障我国奥运备战水平的基础, 是经过几十年来奥运备战检验的宝贵财富。中国历来重视对各级各类竞技体育赛事的备战工作, 奥运会更是举全国之力进行备战。依靠“举国体制”这一制度优势, 能够整合多方力量, 广泛动员全国、全社会、全体人民参与备战, 以计划手段和社会市场共同配置体育资源, 在管理、训练、竞赛等各个方面促进全国备战一体化, 形成强大的工作合力, 在国家发展的特殊时期推动了竞技体育的“优先发展”, 使中国在短时间内迅速成长为世界竞技体育强国。此外, 除了举国体制外, 国家层面围绕奥运备战的战略顶层设计也是保障我国奥运参赛工作的重要支撑, 仅从国家层面大的规划纲要看, 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到目前已颁布《奥运争光计划纲要》(1995年)、《2001—2010年奥运争光计划纲要》《2011—2020年奥运争光计划纲要》[18], 每个纲要都有其阶段性目标与任务, 且这3个纲要彼此间又具有连续性, 为不同时期的奥运备战工作指明了方向。这些由国家进行顶层设计的制度是我国奥运备战重要的成功经验, 使我国的竞技体育在国力尚不强大的情况下, 能够迅速崛起。
3.4.2 国家强大的组织管理保证与分项目统筹备战1984年开始, 我国奥运会的备战工作就由国家体育总局直接组织实施, 每个奥运备战周期的开始, 国家体育总局都要成立专门的备战领导小组, 负责奥运会备战重大事项的决策。在地方则由省(直辖市)体育局专门成立奥运会保障与备战工作组织。如2016年6月, 为进一步加强里约奥运会保障和第13届全运会备战工作, 确保完成里约奥运会和第13届全运会参赛任务, 江苏省体育局成立了里约奥运会保障和第13届全运会备战工作领导小组, 下设办公室。在中央和地方协同备战的基础上, 分项目统筹备战也是我国奥运备战的一个宝贵经验:各项目管理中心成立专门的奥运备战领导小组, 负责其任务的实施, 在中心内部实施了目标任务责任制, 细化目标, 落实责任。2017年7月, 中国足协成立了东京奥运会备战领导小组, 为男女足冲击东京奥运会创造最优越的条件。此外, 为防止奥运会运动员选拔中存在的腐败和不公现象, 国家体育总局还专门成立督查组织, 如2015年12月, 国家体育总局专门成立了里约奥运会选拔工作督查小组, 以此促进奥运运动员选拔的公开、公平、公正。
3.4.3 政府有力的财政投入和多元参与的保障支持政府投入为主、调动社会多方积极性是我国奥运备战的一个成功经验, 除了制度保障、机构建立等举措外, 我国不断创新多元奥运备战方式, 吸引各省、区、市、社会组织、高校、企业、个人等参与备战。政府财政投入奥运会是我国奥运会备战的重要特色, 这与我国长期以来的奥运战略和政治定位有着密切的关系, 与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阶段密切相关, 为我国的竞技体育快速发展作出了显著的贡献。国家对我国竞技体育发展尤其是奥运会等重要国际赛事提供强有力的财政支持。除了财政投入以外, 国家也出台了关于体育彩票支持竞技体育发展的制度规定, 根据相关规定, 体育彩票公益金的40%用来备战世界体育赛事。除了财政和准财政投入外, 随着经济的发展、市场经济的深入、社会主体的壮大, 竞技体育多元功能的呈现和释放, 社会主体投入竞技体育发展的能力和积极性不断提升, 社会力量参与支持奥运会备战在我国也呈增长之势。在发挥举国体制优势的同时, 注重调动更多社会力量支持备战工作, 逐步形成了政府主导、部门协同、社会共同参与的奥运会备战机制。
4 东京奥运会我国的备战战略思路与备战体系 4.1 备战战略思路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体育改革和奥运备战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导, 按照“世界眼光、国际标准、中国特色、高点定位、恶补短板”的备战思路, 继续发挥举国体制强大优势, 细化备战目标任务, 落实备战责任, 全力以赴做好备战各项工作。
(1) 以问题为导向。准确把握东京奥运会备战新趋势、新特点, 查找备战存在的短板, 针对备战形势认真梳理备战工作中各领域、各层次、各项目存在的问题, 分类研究, 形成问题清单, 有序解决。
(2) 全国协同备战。开放东京奥运会备战边界, 创新多元化奥运备战方式, 将东京奥运会备战与全国各省、区、市竞技体育发展紧密结合, 搭建全国性备战组织管理平台, 充分调动全国备战资源和力量, 吸引各省、区、市、社会组织、高校、企业、个人等参与备战, 形成合力, 提高备战整体效益。
(3) 聚焦全球备战。按照国际标准, 整合世界资源, 学习国际先进训练理念和训练方法, 加大“请进来、走出去”的力度, 对标国际先进水平, 建立国际备战平台, 借鉴先进理念方法, 促进科学化训练水平持续提升。
(4) 全面加强科技备战。加大科技助力, 注重体能训练, 提高科技服务和科技攻关水平。引进高科技、大数据、人工智能技术, 锁定关键问题, 解决冠军“短板”问题。以数字化、智能化带动训练科学化, 将科学化训练体系贯穿备战工作全过程, 提高东京奥运会备战工作的科学性、系统性。
(5) 创新与改革备战。贯彻“以改革促备战, 以备战强改革”的新理念, 创造备战组织管理新机制, 创新体系保障, 加快训练理念、训练方法、训练器材设备以及技战术的创新。利用科技创新提高不同运动项目的核心竞争力。
4.2 备战体系 4.2.1 加强顶层设计, 构建服务东京奥运备战的复合型目标体系(1) 从全局视角对奥运备战任务统筹规划。对我国备战东京奥运会的目标进行总体设计, 应涵盖代表团规模指标、金牌总数、奖牌总数、重要项目影响力指标、集体球类项目参赛指标以及体育道德评价指标等。根据东京奥运会项目发展和主要竞争对手的动态变化, 确定优势项目、潜优势项目以及集体球类项目的参赛目标。应覆盖对不同项目备战目标、任务的策划, 注重抓重点项目备战的顶层设计, 在奥运参赛项目上不能一味追求“大而全”, 对参赛项目进行分类, 有所侧重、有所区别地制定不同项目的参赛策略和措施。
(2) 打造不同项目的备战目标。根据东京奥运会项目设置, 各项目国家队应强化备战目标分解, 制订各项目备战计划, 设计不同年度、不同阶段的目标任务, 并将参赛成绩指标层层分解到各教练组、教练员和运动员, 为各项备战工作提供明确的导向。
(3) 实施备战目标的科学评估。将训练、比赛、管理、信息、科技、保障等工作的各要素进行有机整合, 以量化标准进行考评, 从完成时限、达成幅度和预期结果3个方面形成动态的备战目标评估体系, 全面、充分调动各方面的力量以实现总体参赛目标。在东京奥运备战周期结束后, 对整个备战目标的达成情况进行整体性评估。
4.2.2 创新备战体制机制, 打造国家和社会多元参与的奥运备战组织体系(1) 建立扁平型奥运备战组织管理体系。成立东京奥运会备战工作组织和管理机构, 明确责权利, 搭建备战领导小组、项目中心、协会和运动队扁平型奥运备战组织管理体系。在备战工作的组织过程中, 紧密围绕参赛目标制订东京奥运会备战工作计划与实施方案, 明确管理人员、教练员、医务人员、科技人员等奥运备战相关人员的责任, 逐步形成“奥运备战有落实, 任务落实有主体”的备战组织管理体系。
(2) 调动社会力量支持备战工作。开放东京奥运会备战边界, 广泛利用社会市场力量, 充分调动全国备战资源和力量, 吸引各省、区、市、社会组织、高校、企业、个人等参与备战。创新多元化奥运备战方式, 划小核算单位, 提高备战效益。选取一些设施完善、资金雄厚的俱乐部承担部分项目的备战任务, 实现备战奥运会资金结构的社会化和多元化。
(3) 强化备战扁平化管理。发挥备战领导小组秘书处统筹协调和组织管理职能, 将各省、区、市竞技体育发展与东京奥运会备战紧密联系, 搭建全国性备战组织管理平台。按照集中领导、分类指导、强化责任、效益优先的工作要求, 坚持以运动员为中心, 以教练员为首要, 以条件保障为基础, 整合优势资源, 减少管理层级, 构建规范有序、精简高效的运行机制, 从而实现精英体育资源的共建与共享, 提升备战效率。
4.2.3 创新国家队组建模式, 优化奥运备战优秀人才选拔培养体系(1) 积极推进国家队办队模式的地方化、院校化和社会化。①开放国家队组建方式, 共建多种形式国家集训队, 大力推动国家与地方共建国家队。选择项目成绩较好、项目后备人才充裕的省、市, 以协议方式与其共建国家队, 实现精英体育资源的共享。②创造条件与高等院校、体育院校共建国家队, 积极利用地方院校资源, 与一些高等院校特别是高等体育院校建立战略合作与共建关系, 把一些项目国家队移入高等院校和体育院校, 积极推进国家队办队模式的创新和改革。③促进体育单项协会与社会组织建设新型国家队。对于市场化程度较高、竞技成绩优异、项目特色鲜明的体育单项协会, 促进这些单项协会积极建设新型国家队, 鼓励具有一定条件的社会组织共建新型国家队。
(2) 大力推行跨界、跨项、跨地域多元人才选拔方式。优化东京奥运备战的优秀人才选拔体系, 建立国家队、省市队、地方队层次明确的人才输送和培养模式。一方面, 大力实施奥运备战“直通计划”, 激活优秀竞技体育人才多元选拔机制, 积极推行“跨项选材”“青春期后选材”和“晚定项的动态选材”, 打造不同项目联动递进的后备人才梯队; 另一方面, 建立严格的国家队奥运选拔制度, 以公开、公平、公正为原则, 遴选成绩最好、状态最好的运动员进入国家队。严格监督检查, 制定选拔办法, 确保参赛选拔工作阳光透明。此外, 还要建立国家队、省市队、地方队层次明确的人才输送和培养机制, 完善项目选拔与跨界选拔相结合的选拔方式, 形成精英运动员培养与选拔的长效机制。
4.2.4 大力推进科技助力工作, 健全“训练-科研-医疗”一体化备战训练体系(1) 打造“一体化”奥运备战训练体系。推动科技与比赛训练实践深度融合, 推广新材料、新装备、新技术运用, 加快训练场地、器材、设施等智能化改造和建设。针对重点项目实施“引智工程”, 推进训练、科研、保障融合, 打造多元融合的奥运备战训练体系。借助先进的高科技手段提高训练质量, 对有希望夺金项目中的重点、难点问题进行科技助力攻关。通过器材的创新、设备的改造升级等逐步提高项目的科技含量, 将科技与教练员训练结合解决实际工作中的问题, 把科研实验室带入运动队, 把阶段性运动员测试变成日常化。建议每个项目或项群与高校实验室或科研机构签订合作协议, 对重点小项、重点运动员的制约短板进行科技攻关和服务。
(2) 提升训练和参赛的科技含量。强化东京奥运备战科技攻关, 大力推进科技介入奥运, 鼓励高校和科研机构人员围绕运动项目技战术、训练方法手段、器材开发、伤病预防、疲劳恢复等课题进行研究, 提高科技成果转化效率。对现有技术进行大胆创新, 引进世界领先技术, 引进世界优秀教练员, 提升对训练和参赛的驾驭和操作能力, 确保我国优势项目的领先地位和潜优势项目的突破率。
(3) 引进现代科技手段组建复合型团队。复合型团队可整合多学科的知识和人才, 基于人工智能、大数据资源分析与处理等优势, 全方位提高优秀运动员的保障水平。当前各项目国家队应在国内外遴选综合实力较强的奥运会复合型团队, 签订服务协议, 建立合作伙伴关系。
4.2.5 提升备战保障水平, 完善奥运备战服务保障体系(1) 做好充分的思想政治保障工作。弘扬体育精神, 激发运动员内在动力, 引导国家队运动员牢固树立为国争光、勇攀高峰的崇高使命。在比赛项目技战术水平大体相当的状态下, 精神层面的因素往往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应针对运动员精神状态, 进一步弘扬中华体育精神, 借助各种媒介, 用实际案例激发运动员的爱国主义精神、集体主义精神, 以及顽强拼搏、争创一流的体育精神。
(2) 统筹服务奥运战略的竞赛体系。根据奥运项目的规律特征以及项目的市场化、社会化程度, 协调年度竞赛计划, 形成科学、合理的奥运备战竞赛体系。各项目运动队应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 有目的地参加国际、国内比赛, 交流技术、开阔眼界、积累经验等, 统筹合理安排比赛次数与时间, 打造与奥运会相适应的竞赛体系。
(3) 打造多领域、多层次的奥运备战信息化服务平台。完善科技信息情报整合机制, 建立东京奥运会国外“重点”运动员跟踪信息数据库, 为运动队提供有针对性的保障方法和监控指标。强化对东京奥运会比赛项目与规则、东道主及相关队伍与运动员的研究, 提出有效备战策略。大力推动和培养有运动经历、懂外语、会交往的人才进入国际体育协会, 提高我国竞技体育的国际话语权。
[1] |
彭国强, 杨国庆. 世界竞技体育强国备战奥运政策及其对我国备战东京奥运会的启示[J].
体育科学, 2018(10): 19-29 ( ![]() |
[2] |
徐刚. 中国代表团参加里约奥运会的竞技形势与临赛备战策略[J].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2016, 39(6): 116-121 ( ![]() |
[3] |
郑隆霞. 论英国竞技体育快速崛起的动力之源[J].
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 30(6): 27-33 DOI:10.3969/j.issn.1008-1909.2016.06.005 ( ![]() |
[4] |
刘阳, 周畅.中国备战东京奥运会仍受人才青黄不接、情报不力等问题困扰[EB/OL].[2017-08-10].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1868200
( ![]() |
[5] |
杨桦.
竞技体育与奥运备战重要问题的研究[M]. 北京: 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 2006: 12-18.
( ![]() |
[6] |
彭国强, 舒盛芳, 经训成. 回顾与思考:美国竞技体育成长因素及其特征[J].
沈阳体育学院学报, 2017(5): 28-36 DOI:10.3969/j.issn.1004-0560.2017.05.005 ( ![]() |
[7] |
备战里约奥运会, 美国所有参赛队伍纷纷掏出高科技[EB/OL].[2017-08-06].http://hexun.com/newsrec/2016-08-06/185368062.html
( ![]() |
[8] |
揭秘美国选手备战北京奥运会运用的高科技手段[EB/OL].[2017-05-30].http://www.china.com.cn/sports/zhuanti/2008ay/2008-05/30/content_15547624.htm
( ![]() |
[9] |
杨国庆. 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多元化培养模式与优化策略[J].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 2017(6): 17-22 ( ![]() |
[10] |
GOVERNMENT H M.Sporting future: A new strategy for an active nation[R].London: Cabinet Office, 2015: 8-15
( ![]() |
[11] |
英国在奥运会上成功的秘密[EB/OL].[2016-08-20].http://www.xinhuanet.com//sports/2016-08/20/c_129244094.htm
( ![]() |
[12] |
EIS.About us[EB/OL].[2017-12-13].http://www.eis2win.co.uk/about-us/
( ![]() |
[13] |
何文捷.备战2020年东京奥运会最新举措[EB/OL].[2017-05-17].http://www.sportinfo.net.cn/
( ![]() |
[14] |
何文捷, 王泽峰.日本备战2020年东京奥运会的举措[C]//第十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 二.2015: 2281-2283
http://cpfd.cnki.com.cn/Article/CPFDTOTAL-ZGTK201511003520.htm ( ![]() |
[15] |
60亿RMB!日本砸巨资培养年轻选手战东京奥运[EB/OL].[2017-05-10].http://sports.cnhubei.com/2014/0510/126498.shtml
( ![]() |
[16] |
平野美宇成为最年轻世界冠军, 日本照搬了中国乒乓球的一切[EB/OL].[2017-10-12].http://sports.163.com/16/1012/07/C35L1UKB00051C8U.html
( ![]() |
[17] |
日本男足出线不忘收集情报为伦敦奥运未雨绸缪[EB/OL].[2017-11-13].http://gz2010.sohu.com/20101113/n277597350.shtml
( ![]() |
[18] |
彭国强, 杨国庆. 新时代中国竞技体育结构性改革的特征、问题与路径[J].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2018, 52(10): 5-12 DOI:10.3969/j.issn.1000-520X.2018.10.001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