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快速检索     高级检索
  人文地理  2022, Vol. 37 Issue (2): 167-172  DOI: 10.13959/j.issn.1003-2398.2022.02.020
0

引用本文  

李博英, 尹海涛. “一带一路”倡议下中国与克罗地亚贸易投资合作研究[J]. 人文地理, 2022, 37(2): 167-172. DOI: 10.13959/j.issn.1003-2398.2022.02.020.
LI Bo-ying, Yin Hai-tao. STUDY ON TRADE AND INVESTMENT COOPERATION BETWEEN CHINA AND CROATIA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THE BELT AND ROAD INITIATIVE[J]. Human Geography, 2022, 37(2): 167-172. DOI: 10.13959/j.issn.1003-2398.2022.02.020.

基金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71974124);上海市教育发展基金会和上海市教育委员会“晨光计划”(19CG24)

作者简介

李博英(1992—),女,陕西富平人,副教授,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国际经济与贸易、环境经济与政策。E-mail: liboying@tongji.edu.cn

通讯作者

尹海涛(1977—),男,山东滨州人,教授,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环境经济学。E-mail: htyin@sjtu.edu.cn

文章历史

收稿日期:2021-02-20
修订日期:2021-12-10
“一带一路”倡议下中国与克罗地亚贸易投资合作研究
李博英 1,2, 尹海涛 3     
1. 同济大学 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上海 200092;
2. 同济大学 中国战略研究院,上海 200092;
3. 上海交通大学 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上海 200030
提   要:克罗地亚是马可·波罗的故乡,作为中东欧地区的重要国家、古丝绸之路的重要一站,对推动“一带一路”倡议的有效实施具有重要作用。本文基于2013—2020年中国与克罗地亚贸易投资合作数据,对“一带一路”背景下两国的贸易投资合作进展及其贸易投资中的互补性和竞争性进行分析。结论发现:中国在中国与克罗地亚的贸易投资合作中处于相对核心位置;中国与克罗地亚的贸易投资合作更具互补性,竞争性较弱,存在较大合作潜力。目前,中国与克罗地亚的贸易投资稳步发展,今后可进一步扩大中国与克罗地亚的贸易投资合作领域和范围,加强两国在优势产业、基础设施、旅游和服务外包项目等方面的合作。
关键词“一带一路”    中国    克罗地亚    贸易投资合作    
STUDY ON TRADE AND INVESTMENT COOPERATION BETWEEN CHINA AND CROATIA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THE BELT AND ROAD INITIATIVE
LI Bo-ying1,2 , Yin Hai-tao3     
1. School of Political Science &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Tongji University, Shanghai 200092, China;
2. Institute for China and World Studies, Tongji University, Shanghai 200092, China;
3. Antai Colleage of Economics & Management, Shanghai Jiao Tong University, Shanghai 200030, China
Abstract: Croatia is the hometown of Marco Polo. As an important country in Central and Eastern Europe and an important stop on the ancient Silk Road, Croatia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promoting the effective implementation of the Belt and Road Initiative. Based on the data of trade and investment cooperation between China and Croatia from 2013 through 2020,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complementarity and competitiveness of trade and investment cooperation between China and Croatia. The results show that: Since the establishment of diplomatic relations between China and Croatia in 1992, the cooperation in trade and investment between the two countries has developed steadily and achieved good results. In recent years, although the coronavirus has caused an all-around impact on global international trade, and the global trade in goods and services has shrunk substantially, trade and investment between China and Croatia have continued to increase. Moreover, China is at a relatively core position in China-Croatia trade and investment cooperation, while Croatia is at a relatively marginal position. Besides, the cooperation in trade and investment between China and Croatia is complementary and has great potential for future cooperation. At present, the trade and investment between China and Croatia is developing steadily, but there are still some problems. In view of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trade and investment cooperation between China and Croatia,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policy suggestions on further expanding cooperation in the fields of trade and cooperation between China and Croatia, and strengthening cooperation between both sides in competitive industries, infrastructure projects, tourism and service outsourcing.
Key words: Belt and Road Initiative    China    Croatia    economic and investment cooperation    
1 引言

克罗地亚位于欧洲东南部,海港直接切入欧洲腹地,市场范围辐射西欧和东南欧国家,是中国货物进入欧洲的门户。近年来,中国与克罗地亚的全面合作伙伴关系稳步发展,政治互信不断增强,各领域合作不断深化,保持了良好的发展势头。中国与克罗地亚的关系被称为“不同政治制度、不同发展模式友好相处的典范”。

早在1295年,马可·波罗把中国商品带到克罗地亚和欧洲,开创了中欧贸易的先河。长期以来,中国与克罗地亚、中东欧以及欧洲的贸易合作持续稳定发展。据欧盟统计局2021年2月发布的数据显示,2020年,欧盟27国与中国的货物贸易逆势双向增长,中国首次取代美国成为欧盟的最大贸易伙伴。2020年,欧盟从中国进口商品3835亿欧元,比上年增长5.6%;向中国出口商品2025亿欧元,增长2.2%,这充分说明新冠肺炎疫情冲击下中欧经贸合作的强劲韧性和重要性。中东欧国家是“一带一路”倡议的先行者和实践者,中国与中东欧国家“17+1”合作是“一带一路”倡议融入欧洲经济圈的重要“接口”,对“一带一路”倡议精准对接中东欧地区发展战略发挥了重要作用。2012年,中国与中东欧国家“16+1”合作正式启动,2019年希腊加入,成为“17+1”合作,这一过程中中国与中东欧国家的贸易投资合作不断提质升级,贸易投资合作机制日趋完善。2020年,中国与中东欧17国的贸易额达1034.5亿美元,首次突破千亿美元,增长8.4%,高于同期中国的对外贸易增幅和中欧贸易的增幅。截至2020年,中国累计对中东欧17国全行业的直接投资额为31.4亿美元,涉及能源、基础设施、物流、汽车零配件等领域。同期,中东欧17国累计对华投资17.2亿美元。2020年,中国在中东欧17国新签工程承包合同额54.1亿美元,同比增长34.6%。克罗地亚是欧盟成员国,也是中国与中东欧国家“17+1”合作的重要成员国。2020年是中国与克罗地亚建立全面合作伙伴关系15周年,两国的双边货物进出口额达170557万美元,较2019年增长10.6%。中国与中东欧国家“17+1”合作更进一步密切了中国与克罗地亚的关系,更加深入地推动了中国与克罗地亚的贸易投资合作力度。新时期大力发展中国与克罗地亚贸易投资合作,对发展中国与中东欧国家乃至欧洲的贸易投资合作具有“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对共建“一带一路”,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自“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有关“一带一路”倡议的贸易研究受到学者的广泛关注。“一带一路”贸易网络呈现以枢纽辐射式为主、全连通式并存的“混合型”结构[1],“一带一路”倡议对与中国临近的沿线国家和陆上丝绸之路国家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较大,对与中国非临近的沿线国家和海上丝绸之路国家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较小[2]。“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货物贸易联系不断增强,存在“富人俱乐部”现象,货物贸易竞争进一步加剧,但总体上贸易的竞争性要小于互补性[3, 4]。其中,绿色贸易总体呈增长趋势,主要从产业间贸易向产业内贸易转变[5]。高端装备制造业贸易额显著上升,贸易活动形成了多国之间相互交错的复杂贸易网络,但网络密度仍然有上升空间[6]。制造业联系密切,中国及其周边主要国家占据着网络的核心地位并在网络中发挥“桥梁”作用,推进了“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之间的合作与发展[7]。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间的贸易依赖程度加深,呈现出不对称性[8],逐渐形成以中国为核心的贸易格局并具有较强的稳健性,中国在该网络中的核心地位不断攀升[9],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对贸易规模具有正向作用,但其效应具有一定滞后性[10]。中东欧是“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中贸易便利化水平增长较明显的重要区域之一,中国与中东欧地区的双边贸易效率稳步提升,双边贸易潜力存在较大的发展空间[11-13]。可以看出,“一带一路”贸易研究主要集中在宏观层面的区域经贸网络关系方面,有关中国与克罗地亚在贸易投资合作方面的研究较为缺乏。本文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基于2013—2020年中国与克罗地亚的贸易投资合作数据,分析总结中国与克罗地亚在贸易投资合作方面的特征以及推动双边进一步加强合作的政策建议。

2 中国与克罗地亚贸易投资合作进展

自1992年正式建交以来,中国与克罗地亚的全面合作伙伴关系发展较快,克罗地亚目前已经成为中国在西巴尔干地区的第二大贸易伙伴国。据中国海关统计数据显示,2013年,中国与克罗地亚的贸易额为149500万美元,其中出口额139005万美元,进口额10495万美元。2020年,中国与克罗地亚的贸易额上升至170557万美元,其中出口额156670万美元,进口额13887万美元。总体上讲,2013— 2020年,中国与克罗地亚的双边贸易总额呈现出小幅波动的增长特征(表 1)。从贸易结构看,中国对克罗地亚出口的商品主要为机电产品、纺织品、服装及鞋类、化学工业产品等;中国从克罗地亚进口的商品主要为锯木板材、橡胶或塑料成型机器、建筑用石材、牛皮及皮革制品、聚乙烯等。根据中国海关的统计数据显示,2017—2019年,中国向克罗地亚出口的机电产品、纺织品、化学工业产品分别占中国出口量的比重为:8%、4%、4%,11%、3%、4%,7%、2%、4%;而中国从克罗地亚进口的锯木板材、橡胶或塑料成型机器、建筑石材分别占中国进口量的比重分别为2%、2%、1%,2%、4%、1%,1%、1%、1%。除此之外,近年来,中国从克罗地亚进口的机电产品、中国向克罗地亚出口的金属制品也在逐步增加。中国与克罗地亚的贸易门类也越来越多,但纺织品、机电产品、化学工业产品、锯木板材、橡胶或塑料成型机器、建筑石材等仍然是中国与克罗地亚双边贸易的主要产品。在投资合作方面,自2005年中国与克罗地亚建立全面合作伙伴关系以来,特别是随着“17+1”合作的深入展开,中国与克罗地亚在投资领域的合作项目越来越多。以中国企业承建佩列沙茨大桥为标志,中国与克罗地亚实现了投资项目合作的历史性突破。佩列沙茨大桥项目是中国企业在克罗地亚承建的最大经济合作项目,也创造了中国企业承建由欧盟基金资助的最大项目的纪录。佩列沙茨大桥项目不仅为中国与克罗地亚的项目合作树立了典范,同时也展现了中国企业的良好形象。

表 1 2013—2020年中国与克罗地亚进出口贸易额(单位: 万美元) Tab.1 Import and Export Trade Value Between China and Croatia from 2013 to 2020 (Unit: 10000 U.S. Dollars)

克罗地亚作为开放的经济体,与全世界几乎所有国家都有贸易往来。克罗地亚与世界四大经济体(欧盟、美国、中国和俄罗斯)之间的双边贸易中,除与美国有明显的贸易顺差外,与其他三大经济体的贸易状况均为贸易逆差。目前欧盟是克罗地亚最重要的贸易伙伴,2019年,克罗地亚大约67%的出口总额(总值达106亿欧元)、80%的进口总额(总值达200亿欧元)均来自欧盟。在欧盟内部,克罗地亚的最大贸易伙伴国是意大利和德国[14]。根据《对外投资合作国别(地区)指南(2021年版)》数据显示,2020年,克罗地亚的对外贸易总额为377.03亿欧元,其中出口额为148.78亿欧元,同比下降2.3%;进口额为228.26亿欧元,同比下降8.6%。2020年,克罗地亚的主要贸易伙伴国是德国、意大利、斯洛文尼亚、匈牙利和奥地利等。克罗地亚出口额排名前十的产品依次为食品、电子设备、金属制品、机械和设备、木材及木制品、化学品、交通车辆及拖车、服装、焦炭和精炼石油产品、其他非金属矿产品。2020年以来,随着新冠肺炎疫情的持续蔓延,全球国际贸易投资合作受到较大冲击,克罗地亚的主要贸易伙伴国也均受到新冠肺炎疫情不同程度的负面影响,进一步限制了克罗地亚与这些国家的贸易合作往来,对克罗地亚恢复经济发展造成一定的不利影响。在中国与克罗地亚的贸易合作方面,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中国政府及时采取了一系列强有力的措施,在全球范围内较早地控制了疫情的蔓延,这为中国与克罗地亚的双边贸易创造了良好的机遇和稳定的环境。从近年来中国与克罗地亚的实际贸易数据来看(表 1),即使受到了新冠肺炎疫情的严重冲击,中国与克罗地亚的贸易呈逆势增长的趋势。

2020年,中国与克罗地亚的贸易额较2019年增长了10.6%。总体来看,虽然中国与克罗地亚的贸易发展速度较快,但是贸易规模仍然较小。虽然中国在中克贸易合作中处于相对核心位置,但克罗地亚具有较为优越的地理位置。虽然克罗地亚本国的市场容量有限,但克罗地亚的市场环境良好,市场辐射范围较大,金融体系较为稳固[15]。在投资合作方面,中国与克罗地亚已经有比较好的合作基础。据克罗地亚民调显示,89%的克罗地亚人认为中国是友好国家,85%的克罗地亚人认为中国是克罗地亚可靠的合作伙伴,86%的克罗地亚人支持中国到克罗地亚投资。近年来,为了吸引更多的国际资本,克罗地亚政府不断优化本国营商环境,吸引包括中国在内的世界投资进入克罗地亚投资兴业,特别是鼓励基础设施类项目投资。据中国商务部统计,2020年,中国对克罗地亚直接投资流量1.54亿美元,截至2020年末,中国对克罗地亚直接投资存量2.5亿美元。目前中国对克罗地亚的主要投资项目包括克里马茨电动汽车、格瑞普电动自行车、塞尼风电和清洁能源等。克罗地亚在中国的投资项目包括新能源电机、电控产品等。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有效实施,中国与克罗地亚将会开展更多的投资合作项目。

3 中国与克罗地亚贸易投资合作的比较优势分析 3.1 中国与克罗地亚贸易投资合作的互补性

比较优势理论认为,在两国之间,劳动生产率并非在任何产品上都相同。每个国家出口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进口具有比较劣势的产品,这样两国均可获得劳动生产率的提高[16]。根据巴拉萨(Balassa)的显性比较优势指数(Relative Comparative Advantage, RCA[18],本文对中国与克罗地亚的比较优势进行分析,其计算公式如下:

(1)

式(1)RCAik代表ik类商品的比较优势,XikXwk分别代表该商品i国和世界k类产品的出口额,XiXw分别代表该i国和世界的出口总额。显性比较优势指数(RCA)是国际上常用的测度某种商品比较优势的指标。若RCA>1,则说明该商品具有比较优势,并且数值越大,比较优势越明显。若RCA<1,则说明该商品缺乏比较优势,并且数值越小,劣势越大。参照胡飞、葛秋颖设定的评价标准[19],如果RCA>2.5,代表该商品在国际市场上非常有比较优势;如果1.25<RCA ≤2.5,代表该商品在国际市场上有比较强的比较优势;如果0.8≤ RCA ≤1.25,代表该商品在国际市场上有中等比较优势;如果RCA<0.8,代表该商品在国际市场上具有较弱的比较优势。近年来,中国的纺织品出口逆势持续增长,目前已经接近全球纺织品出口总额的1/4。本文以海关HS编码的第11类“纺织原料及纺织制品”为例,运用公式(1),计算出2013—2020年中国与克罗地亚贸易的RCA指数(图 1)。从图 1可以看出,中国的纺织原料及纺织制品在国际市场上有较强的比较优势,克罗地亚的纺织原料及纺织制品在国际市场上具有比较弱的比较优势,这说明中国与克罗地亚在纺织原料及纺织制品方面的贸易合作存在较强的互补性。在投资合作方面,中国与克罗地亚具有良好基础,如前所述,克罗地亚人民认为中国是可靠的投资合作伙伴。在新的国际政治经济背景下,“一带一路”倡议更加深入人心,“17+1”合作越来越密切,这为中国与克罗地亚的投资合作提供了新机遇。中国与克罗地亚的资源禀赋和产业结构不同,中国经济体量大,人口多,市场规模大,拥有全球最完备的产业体系,包括39个工业大类,191个中类,525个小类,是全世界唯一拥有联合国产业分类中全部工业门类的国家,且拥有先进的现代化技术以及资金优势,高铁技术、数字技术等产业领域亦处于全球领先。克罗地亚人口规模较小,建设资金短缺,基础设施相对落后,产业发展不均衡,现代化程度相对较低,但其生态环境较好,旅游业比较发达,农业、医药和造船业近年来发展较快[17]。中国与克罗地亚各自的比较优势不同,在投资合作领域具有一定的互补性。

图 1 2013—2020年中国与克罗地亚纺织业贸易RCA指数 Fig.1 The RCA Index of Textile Trade in China and Croatia from 2013 to 2020 注:数据来源于联合国商品贸易统计数据库(https://comtrade.un.org/db/)。
3.2 中国与克罗地亚贸易投资合作的竞争性

中国通过“一带一路”倡议、“17+1”合作进一步密切了与克罗地亚的贸易投资合作。近年来,在中国与克罗地亚的双边贸易中,机电产品门类存在相互出口的情况,并且出口份额也在逐步提高[20]。但克罗地亚出口至中国的主要机电产品为农业、矿山类机电产品,中国出口至克罗地亚的机电产品则是技术含量较高的机电产品,例如信息技术产品,两国在机电产品门类双边贸易的细类产品差异较大,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两国贸易的竞争性。

目前中国的经济发展处于投资推动和创新推动的转换期,克罗地亚处于要素推动和投资推动的转型期。虽然两国处于不同的经济发展阶段,并拥有不同的竞争优势,但投资推动均是两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之一。特别是当前新冠肺炎疫情持续蔓延,世界经济增速严重下滑,为尽快发展经济,弥补疫情给本国造成的经济损失,世界各国都在一定程度上面临资金短缺的问题,鉴于此,中国与克罗地亚的贸易投资合作必然会存在一定的竞争性。但由于中国与克罗地亚两国的国情不同,发展阶段不同,经济体量相差较大,两国贸易中的竞争性比较弱,互补性却较强。目前中国已经进入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中国实行创新驱动战略,用高新技术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淘汰落后产能,用创新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而克罗地亚正处在经济的转型期,与现代经济体系相适应的基础设施、新兴产业、绿色低碳产业尚未形成,两国的贸易投资领域存在较多合作的商机。

4 结论与建议

中国与克罗地亚的贸易投资合作存在互补性,竞争性较弱,中国在两国贸易投资合作中处于相对核心位置。近年来,中国与克罗地亚的贸易投资合作稳步发展。在新发展阶段,中国与克罗地亚的贸易投资合作可从以下五方面开展:

(1)不断扩大中国与克罗地亚贸易投资合作的领域和范围。虽然目前中国与克罗地亚的双边贸易额逐步增长,投资与合作项目也越来越多,但总体上规模不大,份额偏小,合作的领域和范围不够广泛。建议进一步扩大中国与克罗地亚贸易投资合作的领域和范围,大力发展中国与克罗地亚的数字贸易合作。充分利用中国国际进口商品博览会平台,进一步加大从克罗地亚进口的力度,不断扩大中国商品在克罗地亚的市场份额,同时利用好克罗地亚在欧洲的窗口地位优势,通过克罗地亚把中国的优质产品出口到中东欧乃至欧洲,同时也把克罗地亚、中东欧和欧洲的优质产品进口到中国,实现优势互补。

(2)加大中国对克罗地亚基础设施的投资力度。目前克罗地亚的建设资金匮乏,基础设施相对落后,尚未形成与现代经济体系相适应的新型基础设施以及新兴产业配套体系,不能适应新发展阶段的新要求。中国拥有资金和技术优势,并且中国在与克罗地亚的项目合作方面具有比较好的基础,克罗地亚对中国企业在克罗地亚的基础设施投资项目亦保持欢迎态度。建议中国在港口和海洋运输业、旅游及相关产业、能源业和经济特区(自由贸易区)等方面进一步加强与克罗地亚的合作,特别是展开自贸区、煤炭发电厂、数字基础设施、桥梁、港口、铁路、机场等方面的项目合作。中国通过对克罗地亚投资,为在中东欧国家的投资发挥示范带动作用,并通过中国与中东欧国家“17+1”合作平台,逐步把中国的影响力扩大到中东欧的其他国家,进而覆盖全部欧洲,推动“一带一路“倡议在欧洲的有效实施。

(3)大力发展服务外包业务。克罗地亚的劳动力成本普遍较高,并且克罗地亚对国外劳动力进入该国有诸多限制条件。目前克罗地亚亟需大量高素质的廉价劳动力,服务外包是解决劳动力紧缺问题的最有效的措施。克罗地亚服务外包需求量较大的行业主要集中在会计服务、数字技术服务、呼叫中心、外卖服务、设备管理等,而中国在这些行业领域具有一定的经验与优势。建议中国利用互联网、大数据等先进技术与方法,推广中国数字经济发展的新模式、新业态,大量承接克罗地亚的服务外包业务,并通过中国与中东欧国家“17+1”合作平台,把中国的服务外包业务进一步延伸到中东欧国家乃至全部欧洲。

(4)加大中国与克罗地亚的旅游合作力度。克罗地亚旅游资源丰富,是世界上最受欢迎的旅游目的地国之一。建议中国利用好中国与中东欧国家“17+1”合作平台,开通克罗地亚直航,简化通关手续,进一步扩大与克罗地亚的人文交流和旅游合作,为中国游客赴克罗地亚和中东欧国家提供便利,同时也吸引更多克罗地亚和中东欧国家的游客到中国旅游,不断增强中国民众与克罗地亚以及中东欧国家民众的相互认同感,为中国与克罗地亚和中东欧国家的贸易投资合作奠定坚实基础。

(5)全力推动中国与克罗地亚的产业合作。克罗地亚工业整体规模较小、工业门类不全,但造船、医药等产业比较发达。中国应与克罗地亚加强在造船、医药等产业的合作,把克罗地亚先进的技术引进到中国,把中国先进的技术输出到克罗地亚,不断提高中国与克罗地亚两国产业融合发展的质量与水平。

注释:

① 光明网.欧盟统计局:中国2020年取代美国成为欧盟最大贸易伙伴.(2021-02-16).https://m.gmw.cn/baijia/2021-02/16/1302113306.html

② 新华网.我国与中东欧17国贸易额首超千亿美元.(2021-02-04).http://www.xinhuanet.com/fortune/2021-02/04/c_1127065297.htm

③ 光明网.2020年中国中东欧贸易额首破千亿美元.(2021-02-05).https://m.gmw.cn/baijia/2021-02/05/1302093645.html

④ 搜狐网.2021年10月中国与克罗地亚双边贸易额与贸易差额统计.(2021-12-18).https://www.sohu.com/a/456510592_121024745

⑤ 新通关网.中国和克罗地亚贸易趋势分析和贸易数据统计. (2020-05-08).http://hs.bianmachaxun.com/report_gj_351

⑥ 新华财经网.克罗地亚2019年对外贸易稳步增长.(2020-02-10).http://world.xinhua08.com/a/20200210/1911915.shtml

⑦ 中华网新闻.民调显示多数克罗地亚人认为中国是可靠的合作伙伴.(2018-03-07).https://news.china.com/internationalgd/10000166/20180307/32164800.html

⑧ 观研报告网.2009—2017年中国纺织品出口金额及其全球占比. (2018-08-03).http://data.chinabaogao.com/fangzhi/2018/0S3552J2018.html

参考文献
[1]
杨文龙, 杜德斌, 马亚华, 等. "一带一路" 沿线国家贸易网络空间结构与邻近性[J]. 地理研究, 2018, 37(11): 2218-2235. [Yang Wenlong, Du Debin, Ma Yahua, et al. Network structure and proximity of the trade network in the Belt and Road region[J]. Geographical Research, 2018, 37(11): 2218-2235.]
[2]
曹翔, 李慎婷. "一带一路" 倡议对沿线国家经济增长的影响及中国作用[J]. 世界经济研究, 2021(10): 13-24, 134. [Cao Xiang, Li Shenting. The impact of the One Belt One Road Initiative on the BeltRoad Countries' economic growth and China's contribution[J]. World Economy Studies, 2021(10): 13-24, 134.]
[3]
唐晓彬, 崔茂生. "一带一路" 货物贸易网络结构动态变化及影响机制[J]. 财经研究, 2020, 46(7): 138-153. [Tang Xiaobin, Cui Maosheng. Research on the dynamic change of goods trade network structure and its impact mechanism of countries along the Belt and Road[J]. Journal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 2020, 46(7): 138-153.]
[4]
李敬, 陈旎, 万广华, 等. "一带一路" 沿线国家货物贸易的竞争互补关系及动态变化——基于网络分析方法[J]. 管理世界, 2017(4): 10-19. [Li Jing, Chen Ni, Wan Guanghua, et al. The competitive and complementary relationship and dynamic change of goods trade of countries in countries along the Belt and Road: Based on the method of network analysis[J]. Management World, 2017(4): 10-19.]
[5]
姚峪岩, 张翼飞, 金紫洋, 等. "一带一路" 绿色贸易合作与竞争格局研究[J]. 世界地理研究, 2021, 30(4): 792-801. [Yao Yuyan, Zhang Yifei, Jin Ziyang, et al. Study on the green trade cooperation and competition pattern of the "Belt and Road"[J]. World Regional Studies, 2021, 30(4): 792-801. DOI:10.3969/j.issn.1004-9479.2021.04.2020179]
[6]
徐晓玉. " 一带一路" 沿线主要国家高端装备制造业贸易网络结构研究[D]. 大连: 大连海事大学, 2018: 28-49. [Xu Xiaoyu. Study on the Trade Network Structure of High-end Equipment Manufacturing in Main Countries Along "The Belt and Road"[D]. Dalian: Dalian Maritime University, 2018: 28-49.]
[7]
王博, 陈诺, 林桂军. "一带一路" 沿线国家制造业增加值贸易网络及其影响因素[J]. 国际贸易问题, 2019(3): 85-100. [Wang Bo, Chen Nuo, Lin Guijun. Network structure of value-added trade in manufacturing of "Belt and Road" countries and its influencing factors[J].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Trade, 2019(3): 85-100.]
[8]
邹嘉龄, 刘春腊, 尹国庆, 等. 中国与"一带一路" 沿线国家贸易格局及其经济贡献[J]. 地理科学进展, 2015, 34(5): 598-605. [Zou Jialing, Liu Chunla, Yin Guoqing, et al. Spatial patterns and economic effects of China's trade with countries along the Belt and Road[J]. Progress in Geography, 2015, 34(5): 598-605.]
[9]
龚炯, 李银珠. 中国与"一带一路" 沿线国家贸易网络解析[J]. 经济与管理评论, 2021, 37(2): 27-37. [Gong Jiong, Li Yinzhu. Trading network between China and the countries involved in the Belt and Road[J]. Review of Economy and Management, 2021, 37(2): 27-37.]
[10]
许阳贵, 刘云刚. 中国与"一带一路" 沿线国家贸易及其影响因素[J]. 热带地理, 2019, 39(6): 855-868. [Xu Yanggui, Liu Yungang. Foreign trade and its influencing factors between China and countries along "the Belt and Road" route[J]. Tropical Geography, 2019, 39(6): 855-868.]
[11]
宋周莺, 虞洋. "一带一路" 沿线贸易便利化发展格局研究[J]. 地理科学进展, 2020, 39(3): 355-366. [Song Zhouying, Yu Yang. Study on the development pattern of trade facilitation along the "Belt and Road"[J]. Progress in Geographical Sciences, 2020, 39(3): 355-366.]
[12]
张会清. 中国与"一带一路" 沿线地区的贸易潜力研究[J]. 国际贸易问题, 2017(7): 85-95. [Zhang Huiqing. A Study of trade potential between China and the areas along the Belt and Road Initiative[J].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Trade, 2017(7): 85-95.]
[13]
匡增杰, 高军. "一带一路" 倡议下中国与中东欧国家贸易潜力研究[J]. 统计与决策, 2019, 35(13): 122-124. [Kuang Zengjie, Gao Jun. Study on trade potential between China and CEECs Under BRI[J]. Statistics & Decision, 2019, 35(13): 122-124.]
[14]
王薇. "一带一路" 背景下中国与中东欧国家经贸关系研究[J]. 现代管理科学, 2019(12): 12-14. [Wang Wei. Research on economic and trade relations between China and Central and Eastern European countries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the Belt and Road"[J]. Modern Management Science, 2019(12): 12-14. DOI:10.3969/j.issn.1007-368X.2019.12.004]
[15]
张琳, 姚海华. 克罗地亚外商投资与产业结构优化的灰色关联分析——兼论中国企业对克投资对策[J]. 欧亚经济, 2015(6): 40-53, 124. [Zhang Lin, Yao Haihua. Grey correlation analysis of foreign investment and upgrading of industrial structure in Croatia: With a comment on the investment strategy of Chinese enterprises in Croatia[J]. Journal of Eurasian Economy, 2015(6): 40-53, 124.]
[16]
张丽娜. 中国行业显性比较优势分析——基于国际投入产出关系的测算[J].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2015, 17(3): 17-23. [Zhang Lina. Analysis on the industrial revealed comparative advantage of China on the base of international input-output relationship[J]. Journal of Capital University of Economics and Business, 2015, 17(3): 17-23. DOI:10.3969/j.issn.1008-2700.2015.03.003]
[17]
项佐涛, 李家懿. 中东欧转轨三问——30年历程的回顾与反思[J]. 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 2019(6): 83-91. [Xiang Zuotao, Li Jiayi. Three questions about transition in Central and Eastern Europe: Review and reflection of the 30 years'course[J]. Contemporary World and Socialism, 2019(6): 83-91.]
[18]
Balassa B. Trade liberalisation and "revealed" comparative advantage[J]. The Manchester School, 1965, 33(2): 99-123. DOI:10.1111/j.1467-9957.1965.tb00050.x
[19]
胡飞, 葛秋颖. 中国内地创意产品贸易的发展及国际竞争力分析[J]. 国际贸易问题, 2009(12): 81-85, 113. [Hu Fei, Ge Qiuying. Analysis on development of international trade in creative goods and its international competitiveness in China Mainland[J].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Trade, 2009(12): 81-85, 113.]
[20]
张永安, 尚宇红. "一带一路" 框架下中国——中东欧合作的行为与挑战[J]. 国际商务研究, 2016, 37(4): 23-30. [Zhang Yongan, Shang Yuhong. On the prospect and challenges of the cooperation between China and Middle and East Europe under the One Belt and One Road Initiative[J]. International Business Research, 2016, 37(4): 23-30. DOI:10.3969/j.issn.1006-1894.2016.04.003]
表 1 2013—2020年中国与克罗地亚进出口贸易额(单位: 万美元) Tab.1 Import and Export Trade Value Between China and Croatia from 2013 to 2020 (Unit: 10000 U.S. Dollars)
图 1 2013—2020年中国与克罗地亚纺织业贸易RCA指数 Fig.1 The RCA Index of Textile Trade in China and Croatia from 2013 to 2020 注:数据来源于联合国商品贸易统计数据库(https://comtrade.un.org/db/)。
“一带一路”倡议下中国与克罗地亚贸易投资合作研究
李博英 , 尹海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