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快速检索     高级检索
  人文地理  2022, Vol. 37 Issue (2): 67-76  DOI: 10.13959/j.issn.1003-2398.2022.02.009
0

引用本文  

程艺, 刘慧, 宋涛, 张芳芳. 中国—中亚合作冲突关系及时空热点分析[J]. 人文地理, 2022, 37(2): 67-76. DOI: 10.13959/j.issn.1003-2398.2022.02.009.
CHENG Yi, LIU Hui, SONG Tao, ZHANG Fang-fang. THE COOPERATION AND CONFLICT BETWEEN CHINAAND CENTRAL ASIAAND SPATIO-TEMPORAL HOT SPOT ANALYSIS[J]. Human Geography, 2022, 37(2): 67-76. DOI: 10.13959/j.issn.1003-2398.2022.02.009.

基金项目

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XDA20010103);中国科学院国际合作局对外合作重点项目(131551KYSB2016000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217011358,42171180)

作者简介

程艺(1992—),女,四川广安人,博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区域发展与城市规划等。E-mail: chengy.14s@igsnrr.ac.cn

通讯作者

宋涛(1983—),男,山西太原人,博士,副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为区域可持续发展与地缘政治等。E-mail: songtao@igsnrr.ac.cn

文章历史

收稿日期:2021-05-06
修订日期:2021-09-27
中国—中亚合作冲突关系及时空热点分析
程艺 1,2, 刘慧 1,2, 宋涛 1,2, 张芳芳 1,2     
1. 中国科学院 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区域可持续发展分析与模拟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101;
2. 中国科学院大学 资源与环境学院,北京 100049
提   要:中亚地处欧亚大陆中心,是“一带一路”倡议建设的重要区域。本文基于GDELT新闻媒体数据库,构建了事件影响度和双边关系度,定量分析了中国与中亚国家之间的合作、冲突关系演变,采用时空热点分析识别了中国在中亚城市尺度的合作、冲突热点模式。结果表明:①中国与中亚国家的合作日趋紧密。“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之后,中国与中亚国家的合作趋势显著上升,与哈萨克斯坦的合作关系最为紧密。②中国在中亚地区的合作区域集中在中亚国家首都、战略要地、重要能源基地等,在乌兹别克斯坦安集延地区和塔吉克斯坦哈特隆州形成集中连片的合作区域。冲突区域集中在中亚国家首都和战略要地,与合作区域在空间上高度重合,但影响力显著低于合作事件。③中国在中亚城市的影响力以合作关系占主导,冲突关系大于合作关系的城市主要分布在吉尔吉斯斯坦。64%的中亚城市为低合作—低冲突状态,中亚国家首都、阿拉木图、安集延属于显著的高合作—高冲突城市。④时间尺度上,中国与中亚地区的合作热点以持续型为主,冲突热点以振荡型为主,哈萨克斯坦纳伦市、阿特劳州为新增冲突热点,应引起重视。
关键词中亚地区    地缘关系    GDELT    大数据    时空热点分析    
THE COOPERATION AND CONFLICT BETWEEN CHINAAND CENTRAL ASIAAND SPATIO-TEMPORAL HOT SPOT ANALYSIS
CHENG Yi1,2 , LIU Hui1,2 , SONG Tao1,2 , ZHANG Fang-fang1,2     
1. Key Laboratory of Regional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Modeling, Institute of Geographic Sciences and Natural Resources Research, CAS, Beijing 100101, China;
2. College of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University of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Beijing 100049, China
Abstract: Central Asia is located in the center of the Eurasian continent and is an important area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Belt and Road". Based on the GDELT news media database, this article constructs the indexes of impact of events and the degree of bilateral relations, and quantitatively analyzes the evolution of cooperation and conflict between China and Central Asian countries. Moreover, using emerging hot spot analysis, this article identified China's cooperation and conflict hot spot models at the urban scale in Central Asia. The result shows: 1) The cooperative relationship between China and Central Asian countries is getting closer. After the "Belt and Road" initiative was put forward, the cooperative trend between China and Central Asian countries has increased significantly, and the China- Kazakhstan cooperation relationship is the closest. 2) China's cooperation areas in Central Asia are concentrated in the capitals, strategic positions, and important energy bases of Central Asian countries. Concentrated and contiguous cooperation areas have been formed in the Andijan region of Uzbekistan and the Khatlon region of Tajikistan. 3) China's influence in Central Asian cities is dominated by cooperative relations. 4) On the time scale, the cooperative hot spots between China and Central Asia are mainly continuous, and the conflict hot spots are mainly oscillating.
Key words: Central Asia    geo-relations    GDELT    big data    emerging hot spot analysis    
1 引言

中亚地区地处亚欧大陆中心,位于地缘政治学“陆权论”学说中的“心脏地带”[1],是直接关系到中国国家安全与发展的外部战略合作空间[2]。2001年上海合作组织成立后,中国与中亚五国经贸发展迅速[3]。2013年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哈萨克斯坦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之后,中国与中亚五国的合作关系进一步深化。新亚欧大陆桥经济走廊、中国—中亚—西亚经济走廊贯穿中亚地区,使其成为推进“一带一路”倡议建设的重要地带。2011年“中欧班列”开行以来,国内许多城市陆续开通了通往欧洲和中亚“X新欧”[4],中国内陆地区与中亚地区的合作关系得到稳固和加强。当前,中国与中亚国家的合作主要集中在能源开发[5]、产能合作[6]、跨境运输、人文交流[7]等方面,合作前景持续向好。但是,中亚地区政局持续动荡、宗教冲突不断、恐怖事件频发,是“三股势力”(恐怖主义、分裂主义和极端主义势力)的潜伏地和策源地[8]。中国与中亚国家的合作、冲突关系不仅影响“一带一路”倡议建设和双边经贸发展,同时也深刻影响国家安全与民族团结。

中国与中亚国家的双边关系及合作交流历来是地理学、经济学、国际关系学等学科领域的研究热点。已有研究集中在中国与中亚地区的地缘关系[9, 10]、能源合作[11, 12]、经贸发展[13]等方面,尤其“一带一路”建设背景下的中亚地区研究逐渐增多[14-16]。中国与中亚地区的能源合作与地缘政治研究往往交织融合[17, 18],并延伸至国家安全领域[19]。已有研究大多从地缘政治、地缘经济等视角出发,采用引力模型[20]、事件分析法[10]等方法分析中国与中亚国家的地缘关系,但没有将合作与冲突从双边关系中剥离出来。同时,由于数据资料限制,国家尺度的研究居多[21],有关双边关系的地区及城市尺度分析很少。而精细尺度的地缘关系研究有助于展示地缘关系变化的空间特征,赋予地缘关系研究更多“地理色彩”。同时,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深入实施,中国在中亚地区布局项目逐渐增多,而中方对外投资项目和海外工程大多在城市尺度实施,基于已有的国家尺度的冲突和风险研究无法满足现实需求。因此,开展地区及城市尺度的精细化、空间化地缘关系研究,能够为我国对外投资提供更有效的指导。

基于新闻大数据开展地缘关系研究为该领域的探索提供了一种新的途径[22]。自2013年以来,基于GDELT[23](global database of event,language,tone)数据库的相关研究日益增多[24, 25],并逐渐被运用到国际关系的量化模拟和预测研究中[26-28],成为定量研究国家之间合作与冲突关系的重要数据来源[9, 29]。基于GDELT数据库,学者从全球[30, 31]、区域尤其是“一带一路”沿线国家[32-34]、中美双边关系[35, 36]、地区[26]等尺度展开了丰富的研究。例如,马明清等人基于GDELT数据库,采用新闻主题时空挖掘方法识别出乌兹别克斯坦安集延地区人权侵犯事件较为频繁,为中亚热点地区[33]。然而,GDELT数据库的现有成果中较少对地区和城市尺度展开研究,在精细尺度上分析国家之间合作和冲突的空间格局研究有待丰富。

鉴于此,本文基于GDELT数据库对中国与中亚地区的合作冲突关系展开研究,构建了事件影响度和双边关系度两个指数,定量刻画中国与中亚国家之间的合作、冲突关系及其演变趋势,基于事件发生的经纬度精细化识别中国在中亚地区的合作、冲突的时空热点,以期为‘一带一路’建设以及中国在中亚地区的项目投资提供决策参考和科学支撑,并为地缘关系研究提供方法论借鉴。

2 数据和方法 2.1 研究区域

中亚地区包括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土库曼斯坦5个国家(图 1),位于亚欧大陆的交通枢纽地带,有“亚欧大陆的十字路口”之称。基于世界银行数据库,2019年中亚五国经济总量为2969亿美元,总人口7381万人。中亚国家的主要产业为能源矿产开采及加工、交通运输、农牧业、轻纺工业等,主要宗教有伊斯兰教、基督教等。中亚地区石油、天然气资源储量丰富,盛产煤、铀等矿产资源,且能源矿产资源分布相对集中,被称为21世纪战略能源与资源基地[37]。中国与中亚地区相邻,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与中国接壤。

图 1 中亚地区区位示意图 Fig.1 The Location of Central Asia Countries 底图来源:基于自然资源部标准地图服务网站审图号为GS(2016)1666的标准地图绘制,底图无修改。
2.2 数据来源

GDELT是一个实时、开源的全球大众媒体数据库,包含事件数据库、全球知识图谱两大数据集,相关数据可免费下载(https://www.gdeltproject.org/)。本文采用GDELT的事件数据库进行分析,该数据库以政治事件为主要内容,事件最早可追溯至1979年1月1日,至今已记录了上亿条事件数据。事件数据库共有58个字段,ActionGeo_Lat和ActionGeo_Long代表了事件发生地的经纬度,可将事件在地图上进行空间标示。GoldsteinScale字段是刻画事件冲突和合作程度的分值,其值为正代表合作事件,反之为冲突事件。中亚国家在1991年陆续成为独立的主权国家,本文选择时间在1992—2020年,施动者为中国,被施动者为中亚五国,以及施动者为中亚五国,被施动者为中国的所有事件,实现中国和中亚五国逐一对应,共得到163515条事件,作为研究中国与中亚地区双边关系的基础数据库。其中,合作事件149615条,冲突事件13900条;中国对中亚国家报道的事件81852条,中亚国家对中国报道的事件81663条。将事件发生地限定在中亚地区,共得到74428条事件,用于识别中国在中亚地区的合作冲突热点。由于本文从地区及城市尺度进行分析,因此对事件发生地进行了详细甄别。数据库中事件标注的经纬度有些进行了简化,将国家层面发生的事件地点信息大致标注为国家的中心点。因此,本文结合ActionGeo_Fullname字段,并根据SOURCEURL字段查询具体新闻报道信息,逐一甄别并确定事件发生的实际区域或城市。

2.3 研究方法 2.3.1 事件影响度

已有研究较多采用国别尺度的事件数量或Goldstein-Scale值进行计算,较少考虑事件的地理位置信息和事件带来的影响程度。本文基于GDELT事件数据库,构建了地理位置为核心的事件影响度指标,并将所有合作事件和冲突事件分别进行计算,使合作事件和冲突事件均为正向可比的数据,以便识别出中国与中亚合作和冲突热点区域。合作事件影响度公式如下:

(1)

在公式(1)中,Ij, coo指发生在j地的所有合作事件的影响程度之和,代表中国—中亚在j地的合作关系。其中Gij, coo是发生在j地合作事件i的GoldsteinScale值,Gij, coo越大,合作程度越高。Mij, coo为事件i的NumMentions值,表示数据库内所有文章提及该事件的次数。lg(Mij, coo +10)为大于1的正值,反映事件i引起的影响程度。

冲突事件影响度公式如下:

(2)

在公式(2)中,Ij, con指发生在j地的所有冲突事件的影响程度之和,代表中国—中亚在j地的冲突关系。其中Gij, con发生在j地冲突事件i的GoldsteinScale值,表示事件i的冲突程度,Gij, con越小,冲突程度越高。Mij, con的含义同上,lg (Mij, con +10)反映事件i引起的影响程度。由于Gij, con为负值,在式中乘以-1使Ij, con为正值。

2.3.2 双边关系度

已有研究中采用合作事件与冲突事件的相关数值相加或相比的方式,计算得到两国双边关系分值。本文综合对比了合作与冲突影响度比值法、合作与冲突影响度平均值比值法、合作与冲突影响度数值之差等方法,发现合作与冲突影响度数值之差最能反映中国与中亚国家的双边关系演变。因此,本文采用合作事件与冲突事件影响度之差间接代表中国与中亚国家的双边关系相对程度,对中国与中亚国家的双边关系进行简要定量化测度。

(3)

在公式(3)中,RCHN, CA指中国与中亚国家之间的双边关系程度,CHN指中国,CA指中亚五国其中一个国家,j指CA国内的区域或城市。

2.3.3 时空热点分析

新兴时空热点分析可识别数据的时空趋势,探测某一特征在时空尺度的热点或冷点,检测出新增的、连续的、加强的、持续的、逐渐减少的、分散的、振荡的以及历史的热点、冷点以及无显著的时空模式。本文采用ArcGIS Pro软件“通过聚合点创建时空立方体”工具生成中国与中亚地区合作、冲突时空立方体,并使用“新兴时空热点分析”工具,识别出时空精细尺度的合作、冲突热点模式。

3 结果分析 3.1 中国与中亚五国的合作冲突关系时间演变

根据公式(1)—(2),计算发现中国与中亚国家之间的合作关系远高于冲突关系(图 2)。从合作关系来看,自1996年上海五国会晤机制成立以来,中国—中亚合作关系稳步提升,并在2013年“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之后进入较高合作水平。从国别来看,中哈、中吉、中塔合作关系较为紧密。其中,中哈合作关系最为突出,双方在双边经贸、产能投资、能源矿产、跨境交通等方面持续拓展合作,成为邻国间关系的典范[38]。中吉合作关系于2013年达到峰值,在“一带一路”建设背景下,中方为吉方提供包括基础设施、农业灌溉等方面的援助,吉尔吉斯斯坦在官方层面积极回应对接“一带一路”建设,进一步提升中吉合作水平。中塔合作关系于2014年达到峰值,两国以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为契机,持续扩大和深化安全、基础设施建设、能源资源、农业等领域的合作。中乌、中土合作关系发展较为平缓。从冲突关系来看,中国与中亚国家冲突关系持续保持在较低水平。2016年中吉冲突关系呈现突高,当年中国驻吉尔吉斯斯坦使馆遭到恐怖主义袭击,中方对此严重恐怖袭击事件予以强烈谴责。2016年之后,中哈冲突关系有轻微上升趋势,西方媒体对中国新疆问题的不实报道对此产生了一定影响。

图 2 中国—中亚合作冲突关系演变 Fig.2 Evolution of Cooperative and Conflict Relationship Between China and Central Asia

根据公式(1)—(3),计算发现中国与中亚国家双边关系呈波动性上升趋势(图 3)。自1992年中国与中亚国家建交以来,双边关系得到极大提升。1996年之后,中国与中亚加强经贸和安全合作[39],与各国双边关系产生内部分异,中国—中亚双边关系进入新的阶段。2013年中国提出共建“一带一路”之后,中国与中亚国家的双边关系在2013年、2014年达到历史高峰。2018年之后,以美联社、BBC为首的西方媒体对中国新疆问题的不实报道愈演愈烈,引导中亚民众对中方投资项目产生不满和抗议,双边关系存在一定程度下降,2020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中国与中亚国家的双边关系呈现较低水平。在中亚国家中,中哈、中吉、中塔双边关系较为紧密。其中,中哈双边关系最为紧密,哈萨克斯坦是中国与中亚地区地缘经济关联度最高的国家[20],2011年中哈建立全面战略伙伴关系,2014年哈总统提出“光明之路”新经济计划,积极响应“一带一路”倡议,2017年习近平总书记对哈萨克斯坦进行国事访问,中哈双方共同发表联合声明,双边关系水平持续走高。中吉双边关系变动较大,2013年中吉建立战略伙伴关系,双方友好关系得到深化,但2016年中吉出现历史负面关系,当年吉尔吉斯斯坦政局动荡,“三股势力”活动频繁,中国在吉大使馆遭袭等事件对两国关系产生了较大的负面影响。中塔、中乌双边关系发展良好,2014年塔吉克斯坦成为世界第一个与中国达成“一带一路”合作协议的国家[40],中塔关系进入快车道。中乌双边关系发展较为平缓,但2004年中乌发布加深两国友好合作伙伴关系的联合声明,2013年以来中乌积极在“一带一路”倡议背景下加强合作,双边关系持续向好。中国与土库曼斯坦互动事件相对较少,双边关系发展相对缓慢。

图 3 中国—中亚双边关系演变 Fig.3 Evolution of China-Central Asia Relations
3.2 中国与中亚地区合作冲突的热点分析 3.2.1 合作冲突空间格局

根据事件发生地的经纬度信息,将中国与中亚地区的合作、冲突关系进行核密度分析和空间可视化(图 4图 5)。计算结果发现,合作关系较高的区域集中在中亚国家首都附近,在费尔干纳盆地和塔吉克斯坦哈特隆州呈现连片合作区域(图 4)。根据核密度结果,可直观识别三类合作热点地区。第一类是中亚国家首都所在地,首都本身就是中国与中亚国家各种政治事件的集中发生地。热度最高的是哈萨克斯坦首都努尔苏丹,该地是中国与哈萨克斯坦在国家层面乃至整个中亚地区事件的主要发生地,中国在该地发生的合作高影响力事件主要集中在上海合作组织、“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国与哈萨克斯坦的经济能源合作、基础设施建设,以及新冠肺炎疫情合作等内容。例如,2013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对哈萨克斯坦进行国事访问期间提出“一带一路”倡议的建设框架。2015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哈萨克斯坦总统纳扎尔巴耶夫连任之后,作为首位外国元首访问哈萨克斯坦,双方重点讨论了加强经济合作和反恐的问题。该类事件对中方和中亚国家的关系产生极大的正向影响,进一步凸显了努尔苏丹在中国与中亚地区合作中的主导地位。热度其次的是塔什干,中乌双方在经贸投资、能源、农业、科技等方面积极展开合作。例如,2016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对乌兹别克斯坦进行国事访问,并出席在塔什干举行的上合组织15周年峰会,进一步强化安全合作与经济合作。热度第三的是比什凯克,中国在比什凯克的合作集中在打击恐怖主义,加强生产能力和投资合作,以及中方提供无偿赠款的技术和经济合作等。例如,2019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对吉尔吉斯共和国进行国事访问并出席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第十九次会议前夕,在吉尔吉斯斯坦《言论报》、“卡巴尔”国家通讯社发表题为《愿中吉友谊之树枝繁叶茂、四季常青》的署名文章,展示了中吉双方的政治互信和合作共赢的愿景。2020年9月,国务委员兼外交部长王毅对吉尔吉斯斯坦进行了正式访问。中国驻吉尔吉斯斯坦特命全权大使杜德文表示,这次访问充分彰显了中吉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的高水平,将对推动中吉后疫情时期各领域合作发挥重要引领作用[41]。类似事件为中吉合作的高影响力事件,对中吉双方增强政治互信、合力打击“三股势力”、深化“一带一路”合作起到了重要的保障和推动工作。热度相对较低的是杜尚别和阿什哈巴德。2013年以来,中塔双方领导人积极在“一带一路”和“塔吉克斯坦2030年战略”框架下加强合作,《中塔合作规划纲要》等文件极大细化了两国合作的方向,能源、基础设施、农业和产能合作将作为两国战略对接的重点领域[40]。中国与土库曼斯坦合作事件相对较少,中国是土库曼斯坦天然气需求的最大市场,中土在阿什哈巴德的合作主要集中在能源领域。

图 4 1992—2020年中国与中亚地区合作关系空间格局 Fig.4 The Spatial Pattern of Cooperation Between China and Central Asia from 1992 to 2020 底图来源:基于自然资源部标准地图服务网站审图号为GS(2016)1666的标准地图绘制,底图无修改。
图 5 1992—2020年中国与中亚地区冲突关系空间格局 Fig.5 The Spatial Pattern of Conflict Between China and Central Asia from 1992 to 2020 底图来源:基于自然资源部标准地图服务网站审图号为GS(2016)1666的标准地图绘制,底图无修改。

第二类是战略要地,包括阿拉木图、安集延、霍尔果斯等,其中阿拉木图是中亚最大的城市和经济中心、国际陆路运输枢纽,是中国在中亚地区除首都以外合作热度最高的地点。苏联解体后,阿拉木图成为莫斯科以东、北京以西的欧亚大陆上最重要的国际外交团体所在地[42],同时阿拉木图也是中国重要的合作地点,中国与哈萨克斯坦合作的51个联合项目中,在阿拉木图实施的项目数量最多[43]。例如,2017年中哈双方对中国投资的阿拉木图市大口径钢管厂等项目事件的报道产生了较大影响力。安集延是乌兹别克斯坦安集延州首府,位于费尔干纳盆地的核心地带,是中亚地区的战略要地,也是外国直接投资在中亚地区的聚集地,中国在安集延的合作热点集中在中吉乌铁路,以及中方投资的物流业、工业、纺织业、农业项目等。哈萨克斯坦霍尔果斯口岸是面向东亚的国际陆路运输枢纽,与中国霍尔果斯口岸相互开放并共同设立了中哈霍尔果斯国际边境合作中心,合作领域集中在跨境物流和边境贸易等。

第三类是重要能源基地,如阿特劳、阿姆河、约罗坦等地。阿特劳是哈萨克斯坦阿特劳州首府所在地,也是重要的石油工业城市,近年来中哈逐渐加强里海区域的能源合作,在阿特劳的合作集中在石油开采、加工冶炼等。阿姆河地区和约罗坦地区具有土库曼斯坦储量巨大的天然气田,2007年以来中国石油陆续实施位于阿姆河右岸巴格德雷合同区的天然气勘探开发项目[44],2009年以来中国与土库曼斯坦签署贷款协议,开发约罗坦天然气田,实现“以贷款换天然气”,并援建中国的天然气管线[45],中土双方天然气合作力度不断深化。

除上述地点以外,合作热点还包括费尔干纳盆地和塔吉克斯坦哈特隆州两大集中连片区域。其中,费尔干纳盆地是中亚国家边境交错地区,人口密度高,不仅是中亚地区重要的能源和资源供应地,也是中亚地区的交通要道,中国—中亚—西亚经济走廊建设途径此处。中国与中亚国家在该地的合作主要集中在物流运输、矿产资源开发等领域,且近年来合作趋势不断加强。塔吉克斯坦哈特隆州位于该国南部,水力资源丰富但经济发展较为落后,中国长期在此援建水利设施、农牧业项目等,并派出专家进行农业技术指导,双方合作关系紧密。

此外,由于中国在中亚地区援助或投资建设交通基础设施项目,在中亚地区的交通道路沿线存在一些分散的合作热点,如巴甫洛达尔、阿克托别等。中国与中亚国家的边境交界地区由于发生跨境交通建设和边境贸易等事件,具有一定的合作影响力,例如扎尔肯特、图鲁尔噶特、伊尔克什坦等地。

将中国—中亚冲突关系进行空间可视化,发现冲突关系与合作关系的高值区域在空间上高度重合,但冲突关系值显著低于合作关系(图 5)。中国在中亚地区的冲突热点较为集中,除五国首都以外,热度最高的地点包括阿拉木图、安集延、纳伦、阿克托别等。其中,冲突程度最高的地点是比什凯克,主要发生“三股势力”活动、对中方外商投资项目的负面宣传、对中国新疆问题的不实报道等事件。吉尔吉斯斯坦历经“郁金香革命”“二次革命”之后政局仍然动荡,比什凯克“三股势力”潜伏较多,且政府维护治安能力有限,致使恐怖事件频发。基于历史反华情绪、西方国家长期对中国新疆问题的污蔑,以及印度、美国等媒体别有居心地对上海合作组织和“一带一路”倡议展开负面评价,中国在中亚地区实施的多个合作项目频遭抗议浪潮和腐败指控,努尔苏丹、塔什干、杜尚别、阿什哈巴德等首都地区仍是主要的冲突热点。阿拉木图的冲突事件集中在对中国新疆问题的污蔑宣传、恐怖主义等领域。费尔干纳盆地的安集延地区侵犯人权[33]、“三股势力”活动等冲突事件较多。阿克托别是哈萨克斯坦阿克托别州的首府,主要发生了恐怖主义、不明原因肺炎等事件。纳伦是吉尔吉斯斯坦纳伦州首府所在地,也是吉尔吉斯斯坦的第一个自由经济区,其60%的投资来自中国[46]。基于当地普遍存在的反华情绪,中方投资项目屡次遭受抗议和抵制,2020年纳伦工业贸易物流中心建设项目被迫叫停[47],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

3.2.2 城市合作冲突类型划分

基于1992—2020年中国与中亚国家合作冲突关系数据,结合GDELT数据库中事件发生地信息,计算1992— 2020年中亚城市的合作关系值与冲突关系值,其中同时存在合作关系值和冲突关系值的城市共计81个,并进行散点图可视化(图 6-A)和地图展示(图 6-B)。散点图两坐标轴交叉于点(184,34),分别为合作关系与冲突关系两个变量的平均值。其中直线y=x反应合作关系与冲突关系的绝对值对比情况,直线右下方城市的合作关系大于冲突关系,即该城市以合作关系为主导;直线左上方城市的合作关系小于冲突关系,该地以冲突关系为主导。H、L分别代表合作关系和冲突关系相对平均值而言的高、低程度,将中亚城市划分为高合作—高冲突(H,H)、高合作—低冲突(H,L)、低合作—高冲突(L,H)和低合作—低冲突(L,L)四种类型。

图 6 基于1992—2020年中国—中亚合作冲突关系的城市类型划分 Fig.6 Classification of City Types Based on the Cooperative and Conflict Relationship Between China and Central Asia from 1992 to 2020 底图来源:基于自然资源部标准地图服务网站审图号为GS(2016)1666的标准地图绘制,底图无修改。

结果显示,基于中国—中亚的合作冲突关系,中国在中亚城市的影响力以合作关系为主导。合作关系值大于冲突关系值的城市共计68个,占所有城市的84%,中亚国家首都、战略要地城市均属于此类。同时,13个城市的冲突关系大于合作关系,主要位于吉尔吉斯斯坦和哈萨克斯坦,其中一半数量的城市位于吉尔吉斯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奥什州卡拉苏、哈萨克斯坦直辖市奇姆肯特等城市距离y=x垂直距离较远,发生冲突可能性较大,应视情况减少项目合作和投资布局,并加强在此中国公民的安全保护。

从坐标轴的四个象限来看,位于(H,H)象限的城市有13个,且中亚国家首都、阿拉木图、安集延是该象限内的极值点,处于极度高合作、极度高冲突的状态,在此地开展合作项目应尤其注意甄别和防范具体冲突事项,保障项目顺利运行。位于(H,L)象限的城市有6个,中国—中亚在此地主要开展了油气资源合作(阿姆河、约罗坦、阿塔苏)、跨境经济合作(霍尔果斯、阿克套)、国际外交(乔尔蓬阿塔)等事项,中国在此处的投资项目相对安全,但仍需注意风险预防。位于(L,H)象限的城市有10个,其中7个城市属于相对意义上的低合作—高冲突城市,包括吉尔吉斯斯坦贾拉拉巴德州阿克塞、塔吉克斯坦哈特隆州首府哈特隆和索格特州首府苦盏、哈萨克斯坦阿克托别州首府阿克托别等,应加强冲突防范。位于(L,L)象限的城市有52个,占所有城市的64%,包括哈萨克斯坦东哈萨克斯坦州、吉尔吉斯斯坦楚河州等地,中国—中亚合作冲突关系在此地的影响力相对较小。

此外,还存在部分城市仅有合作关系值或冲突关系值,但分值普遍较低,低于81个中亚城市的平均值。其中,共计235个城市仅有合作关系值,空间分布零散,遍布中亚各个城市区域。共计42个城市仅有冲突关系值,集中分布在费尔干纳盆地和比什凯克周边区域。

3.2.3 合作冲突时空热点分析

以中国km与中×亚地区合作、冲突事件影响力空间面板数据构建100 100 km,1992—2020年共计29年的合作、冲突时空立方体,在ArcGIS Pro中输入时空立方体进行时空热点探测。合作、冲突的热点类型结果如表 1所示,探测结果中没有出现时空尺度的冷点类型。研究范围内合作时空热点和冲突时空热点如表所示(表 1)。从类型来看,合作关系以持续型热点为主,表示中国与中亚地区的合作关系在时空上较为稳定;冲突关系以振荡型热点为主,表示中国与中亚地区的冲突关系在局部地区间断发生。从全局来看,中国与中亚地区的合作关系在时空上是主流趋势。

表 1 合作冲突关系时空热点探测结果 Tab.1 Results of Spatio-temporal Hot Spot Detection Based on the Cooperative and Conflict Relations

从合作时空热点分布来看(图 7),中亚国家首都是中国—中亚合作关系持续发生地,努尔苏丹、比什凯克、杜尚别、塔什干为持续合作热点。中国积极推动与中亚国家的全面合作,除土库曼斯坦外其他中亚国家均为上合组织成员国,合作影响力持续加深,呈现以首都为核心的持续合作热点。阿什哈巴德、阿拉木图是振荡热点,中国在两地的合作关系在时序上稍有波动,呈现间断性合作的特征。

图 7 中国—中亚合作冲突时空热点分布 Fig.7 Distribution of Spatio-temporal Hot Spots of Cooperation and Conflict Between China and Central Asia 底图来源:基于自然资源部标准地图服务网站审图号为GS(2016)1666的标准地图绘制,底图无修改。

从冲突时空热点分布来看,比什凯克、塔什干是持续冲突热点,中国在此地的国际关系相对紧张。努尔苏丹、杜尚别、阿什哈巴德、阿拉木图是振荡热点,中国在该地具有间断性冲突热点特征。纳伦、阿特劳是新增冲突热点,其中2018年之后中国在纳伦的冲突事件显著增加,曾经爆发过民众抗议中企项目环境污染等事件,2020年纳伦工业贸易物流中心建设项目因当地居民反对而被迫关闭[47]。2020年6月以来,在阿特劳州、阿克托别州、奇姆肯特市等地发生了比新冠肺炎(COVID-19)更致命的“不明原因肺炎”,中国驻哈萨克斯坦大使馆提醒在哈中国公民注意防范[48],哈萨克斯坦外交部没有回应有关中国大使馆警告的问题。中方在纳伦投资项目更应注意冲突防范,在阿特劳等地应尤为关注传染病等问题,并及时调整中方项目的运营和组织方式。

4 结论与讨论

不同于以往国家尺度的研究,本文依托GDELT数据库,从国家尺度下沉到城市尺度,定量刻画了1992—2020年中国与中亚国家的合作、冲突关系,精细化识别了中国在中亚地区的合作、冲突热点和模式。方法可供其他地缘关系研究借鉴,研究结果对指导我国在中亚的投资贸易和工程建设,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具有更实际和精确的指导意义。主要结论如下:

(1)中国与中亚国家之间的合作关系日趋紧密。“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中国与中亚国家的合作趋势显著上升,与哈萨克斯坦的合作关系最为紧密,与吉尔吉斯斯坦双边关系变化较大,与塔吉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双边关系发展良好,与土库曼斯坦双边关系发展相对平缓。

(2)中国在中亚地区的合作关系高值区域集中在中亚国家首都、战略要地、重要能源基地等,在安集延地区和塔吉克斯坦哈特隆州形成集中连片的合作区域。哈萨克斯坦首都努尔苏丹是合作热度最高的地点。冲突区域与合作区域在空间上高度重合,但冲突关系分值显著低于合作关系。冲突热点地区集中在中亚国家首都和战略要地,比什凯克是冲突热度最高的地点。

(3)中国在中亚城市的影响力以合作关系为主导,冲突大于合作的城市主要分布在吉尔吉斯斯坦。中亚国家首都、阿拉木图、安集延属于显著的高合作—高冲突,应尤其注意甄别和防范具体冲突事项。高合作—低冲突的城市大多在油气资源、跨境产业等方面合作良好。低合作—高冲突的城市应加强冲突防范,在冲突关系大于合作关系的城市,应视情况减少项目合作和投资布局,并加强在此公民的人身安全保护。64%的中亚城市为低合作—低冲突状态,低冲突的城市主要集中在费尔干纳盆地和比什凯克周边区域。

(4)中国与中亚地区的合作热点以持续型为主,努尔苏丹、比什凯克、杜尚别、塔什干为持续热点,阿什哈巴德、阿拉木图是振荡热点。冲突热点以振荡型为主,比什凯克、塔什干是持续热点,努尔苏丹、杜尚别、阿什哈巴德、阿拉木图为振荡热点,纳伦、阿特劳为新增冲突热点,应注意防范相关风险。

GDELT数据库本身可能存在事件收录不足、施动者与被施动者界定不清等问题。本文采用合作事件与冲突事件影响度之差代表中国与中亚国家的双边关系程度,由于GDELT数据库的数据量随时间变化呈急剧增长,存在数据量“自然膨胀”的问题,因此该计算过程仍有待完善。未来应进一步改善和提升此定量模型,将大数据和小数据结合,构建更加合理的计算方法,尽量消除“数据膨胀”带来的结果误差,使计算结果更加符合实际的双边关系演变。同时,本文主要关注政治事件,对经济、社会、文化等类型的事件关注较少,因此本文结果对国家间的社会、文化关系反映不足。本文根据热点地区的新闻报道来源网址,对影响度高的事件进行了归纳分析,未来可以结合网络爬虫和机器学习等方法对热点地区的主题词和关键词进行深入分析,以便更准确地识别出不同热点地区的关注重点。虽然中国与中亚地区的双边关系以合作为主,但从冲突关系的新闻报道来看,西方媒体在中亚地区对中国新疆问题的不实报道长期存在,并一度引起当地民众对中方项目的抗议浪潮。本文建议相关部门加大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对外宣传工作,掌握国际舆论主动权,营造良好的“一带一路”合作环境,更好的服务中国企业和项目走出去,实现“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和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

参考文献
[1]
哈·麦金德. 历史的地理枢纽[M]. 林尔蔚, 译. 北京: 商务印书馆, 2011: 47-71. [Mackinder H J. The Geographical Pivot of History [M]. Lin Erwei, trans. Beijing: The Commercial Press, 2011: 47-71.]
[2]
陆俊元. 中国安全环境结构: 一个地缘政治分析框架[J]. 人文地理, 2010, 25(2): 140-143. [Lu Junyuan. Analysis of the structures of China's national security environment: A geopolitical framework[J]. Human Geography, 2010, 25(2): 140-143. DOI:10.3969/j.issn.1003-2398.2010.02.028]
[3]
邹嘉龄, 刘春腊, 尹国庆, 等. 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贸易格局及其经济贡献[J]. 地理科学进展, 2015, 34(5): 598-605. [Zou Jialing, Liu Chunla, Yin Guoqing, et al. Spatial patterns and economic effects of China's trade with countries along the Belt and Road[J]. Progress in Geography, 2015, 34(5): 598-605.]
[4]
王姣娥, 焦敬娟, 景悦, 等. 中欧班列"陆路运输腹地范围测算与枢纽识别[J]. 地理科学进展, 2017, 36(11): 1332-1339. [Wang Jiao'e, Jiao Jingjuan, Jing Yue, et al. Transport hinterlands of border ports by China-Europe express trains and hub identification[J]. Progress in Geography, 2017, 36(11): 1332-1339.]
[5]
孙炜东, B. Kh. 阿里莫夫. 中国与中亚能源合作: 国之战略[EB/OL]. (2014-11-15)[2021-04-06]. http://energy.people.com.cn/n/2014/1115/c71661-26031515.html. [Sun Weidong, B. Kh. Alimov. Energy cooperation between China and Central Asia: National strategy[EB/OL]. (2014-11-15)[2021-04-06]. http://energy.people.com.cn/n/2014/1115/c71661-26031515.html.]
[6]
李梦婷. 依托中国市场深化中亚国际产能合作[EB/OL]. (2020-09-21)[2021-04-06]. http://www.xj.xinhuanet.com/2020-09/21/c_1126520295.htm. [Li Mengting. Relying on the Chinese market to deepen Central Asia's international production capacity cooperation[EB/OL]. (2020-09-21)[2021-04-06]. http://www.xj.xinhuanet.com/2020-09/21/c_1126520295.htm.]
[7]
范祖奎, 胡炯梅. 中亚来华留学生的文化冲突与适应[J]. 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0, 31(3): 107-114. [Fan Zukui, Hu Jiongmei. Cultural conflicts and adaptation of international students from Central-Asia[J]. Journal of Xinjiang Normal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s), 2010, 31(3): 107-114. DOI:10.3969/j.issn.1005-9245.2010.03.014]
[8]
陈联璧. 三个"极端主义"与中亚安全[J]. 东欧中亚研究, 2002(5): 56-62. [Chen Lianbi. Three "Extremisms" and Central Asian security[J]. Eastern Europe and Central Asia Studies, 2002(5): 56-62. DOI:10.3969/j.issn.1671-8461.2002.05.010]
[9]
陈小强, 袁丽华, 沈石, 等. 中国及其周边国家间地缘关系解析[J]. 地理学报, 2019, 74(8): 1534-1547. [Chen Xiaoqiang, Yuan Lihua, Shen Shi, et al. Analysis of the geo-relationships between China and its neighboring countries[J]. Acta Geographica Sinica, 2019, 74(8): 1534-1547.]
[10]
赵亚博, 葛岳静. 基于事件分析法的中国与中亚地区地缘关系演变[J]. 经济地理, 2019, 39(5): 1-9. [Zhao Yabo, Ge Yuejing. The Evolution of geo-relations between China and Central Asia: Based on event data analysis[J]. Economic Geography, 2019, 39(5): 1-9.]
[11]
方创琳, 毛汉英, 鲍超, 等. 丝绸之路经济带"中亚能源合作开发对我国能源安全的保障风险及防控建议[J]. 中国科学院院刊, 2018, 33(6): 554-562. [Fang Chuanglin, Mao Hanying, Bao Chao, et al. Risk and prevention suggestions of china's energy security in energy cooperation development with Central Asia in Silk Road economic belt[J]. Bulletin of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2018, 33(6): 554-562.]
[12]
毛汉英. 中国与俄罗斯及中亚五国能源合作前景展望[J]. 地理科学进展, 2013, 32(10): 1433-1443. [Mao Hanying. Prospects of energy cooperation of China with Russia and Central Asian countries[J]. Progress in Geography, 2013, 32(10): 1433-1443. DOI:10.11820/dlkxjz.2013.10.001]
[13]
李婷, 李豫新. 中国与中亚5国农产品贸易的互补性分析[J]. 国际贸易问题, 2011(1): 53-62. [Li Ting, Li Yuxin. Analysis on trade complementarity of agricultural products between China and five countries in middle Asia[J].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Trade, 2011(1): 53-62.]
[14]
杨宇, 何则, 刘 毅". 丝绸之路经济带"中国与中亚国家油气贸易合作的现状、问题与对策[J]. 中国科学院院刊, 2018, 33(6): 575-584. [Yang Yu, He Ze, Liu Yi. Global energy cooperation between China and central asia: Current situation, risks, and countermeasures[J]. Bulletin of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2018, 33(6): 575-584.]
[15]
Wang Yun, Liu Yi. Central Asian geo-relation networks: Evolution and driving forces[J]. Journal of Geographical Sciences, 2020, 30(11): 1739-1760. DOI:10.1007/s11442-020-1810-z
[16]
王丰龙, 司月芳, 曾刚. 地缘战略视角下"一带一路"倡议对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影响研究[J]. 人文地理, 2019, 34(1): 72-79. [Wang Fenglong, Si Yuefang, Zeng Gang. Impact of the Belt and Road initiative on Chinese OFID: A geopolitical strategic perspective[J]. Human Geography, 2019, 34(1): 72-79.]
[17]
陈晓鹏, 成升魁, 吴良. 中亚主要能源出口国地缘政治风险的度量与评价[J]. 资源科学, 2018, 40(4): 773-783. [Chen Xiaopeng, Cheng Shengkui, Wu Liang. Quantitative measurement and evaluation of geopolitical risks confronting Central Asian major energy exporting countries[J]. Resources Science, 2018, 40(4): 773-783.]
[18]
杨宇, 刘毅, 金凤君. 能源地缘政治视角下中国与中亚—俄罗斯国际能源合作模式[J]. 地理研究, 2015, 34(2): 213-224. [Yang Yu, Liu Yi, Jin Fengjun. Study on energy cooperation between China and the Central Asia and Russia under the view of energy geopolitics[J]. Geographical Research, 2015, 34(2): 213-224.]
[19]
白永平. 油气地缘经济与中国油气安全[J]. 人文地理, 1999, 14(4): 1-5. [Bai Yongping. Geo-economy of oil and gas and security of oil and gas in China[J]. Human Geography, 1999, 14(4): 1-5.]
[20]
赵亚博, 胡志丁, 葛岳静, 等. 中国与中亚地区地缘经济关联度的时空演变与类型划分[J]. 世界地理研究, 2019, 28(2): 105-113. [Zhao Yabo, Hu Zhiding, Ge Yuejing, et al. The spatio-temporal evolution and type division of geo-economic correlation degree between China and Central Asia[J]. World Regional Studies, 2019, 28(2): 105-113.]
[21]
刘海猛, 胡森林, 方恺, 等.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政治-经济-社会风险综合评估及防控[J]. 地理研究, 2019, 38(12): 2966-2984. [Liu Haimeng, Hu Senlin, Fang Kai, et al. A comprehensive assessment of political, economic and social risks and their prevention for the countries along the Belt and Road[J]. Geographical Research, 2019, 38(12): 2966-2984.]
[22]
沈石, 宋长青, 程昌秀, 等. GDELT: 感知全球社会动态的事件大数据[J]. 世界地理研究, 2020, 29(1): 71-76. [Shen Shi, Song Changqing, Cheng Changxiu, et al. GDELT: Big event data for sensing global social dynamics[J]. World Regional Studies, 2020, 29(1): 71-76.]
[23]
Leetaru K, Schrodt P A. GDELT: Gobal data on events, location, and tone, 1979—2012[C]. San Francisco: ISA Annual Convention, 2013: 1-49.
[24]
Bi S, Gao J, Wang Y, et al. A contrast of the degree of activity among the three major powers, USA, China, and Russia: Insights from media reports[C]. Nan Jing: 2015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Behavioral, Economic and Socio-cultural Computing, 2015.
[25]
Tizzoni M, Panisson A, Paolotti D, et al. The impact of news exposure on collective attention in the United States during the 2016 Zika epidemic[J]. Plos Computational Biology, 2020, 16(3): e1007633.
[26]
刘毅, 王云, 杨宇, 等. 粤港澳大湾区区域一体化及其互动关系[J]. 地理学报, 2019, 74(12): 2455-2466. [Liu Yi, Wang Yun, Yang Yu, et al. Regional integration and interaction of the Guangdong-Hong Kong-Macao Greater Bay Area[J]. Aata Geographica Sinica, 2019, 74(12): 2455-2466.]
[27]
Qiao F, Li P, Zhang X, et al. Predicting social unrest events with hidden markov models using GDELT[J]. Discrete Dynamics in Nature and Society, 2017, 1-13.
[28]
Yuan Y, Liu Y, Wei G. Exploring inter-country connection in mass media: A case study of China[J]. Computers Environment and Urban Systems, 2017, 62: 86-96.
[29]
Levin N, Ali S, Crandall D. Utilizing remote sensing and big data to quantify conflict intensity: The Arab Spring as a case study[J]. Applied Geography, 2018, 94: 1-17.
[30]
秦昆, 罗萍, 姚博睿. GDELT数据网络化挖掘与国际关系分析[J]. 地球信息科学学报, 2019, 21(1): 14-24. [Qin Kun, Luo Ping, Yao Borui. Networked mining of GDELT and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analysis[J]. Journal of Geo-information Science, 2019, 21(1): 14-24.]
[31]
薛浩男, 张雪英, 吴明光, 等. 基于新闻数据的新冠疫情事件下"全球—中国"国际关系变化分析方法[J]. 地球信息科学学报, 2021, 23(2): 351-363. [Xue Haonan, Zhang Xueying, Wu Mingguang, et al. The analysis method of changes in "Global-China"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during the COVID-19 event based on news data[J]. Journal of Geo-information Science, 2021, 23(2): 351-363.]
[32]
邓美薇. 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双边关系波动对贸易往来的影响—基于GDELT海量事件数据的实证分析[J]. 经济论坛, 2020(7): 115-125. [Deng Meiwei. The effect of bilateral relations fluctuation on trade between China and the countries along the belt and road[J]. Economic Forum, 2020(7): 115-125.]
[33]
马明清, 袁武, 葛全胜, 等. 一带一路"若干区域社会发展态势大数据分析[J]. 地理科学进展, 2019, 38(7): 1009-1020. [Ma Mingqing, Yuan Wu, Ge Quansheng, et al. Big data analysis of social development situation in regions along the Belt and Road[J]. Progress in Geography, 2019, 38(7): 1009-1020.]
[34]
Zhang C, Xiao C, Liu H. Spatial big data analysis of political risks along the Belt and Road[J]. Sustainability, 2019, 11(8): 1-16.
[35]
池志培, 侯娜. 大数据与双边关系的量化研究: 以GDELT与中美关系为例[J]. 国际政治科学, 2019, 4(2): 67-88. [Chi Zhipei, Hou Na. Quantitative research on big data and bilateral relations: Taking GDELT and Sino-US relations as an example[J]. Quarterly Journal of Inthernational Politics, 2019, 4(2): 67-88.]
[36]
李少军. "冲突—合作模型"与中美关系的量化分析[J]. 世界经济与政治, 2002(4): 43-49. [Li Shaojun. "Conflict-cooperation model" and quantitative analysis of China-usa relations[J]. World Economy and Politics, 2002(4): 43-49.]
[37]
李同昇, 龙冬平. 中亚国家地缘位置与中国地缘战略的若干思考[J]. 地理科学进展, 2014, 33(3): 303-314. [Li Tongsheng, Long Dongping. Geopolitical position of Central Asian countries and geopolitical strategy of China[J]. Progress in Geography, 2014, 33(3): 303-314.]
[38]
中华人民共和国, 哈萨克斯坦共和国. 中华人民共和国和哈萨克斯坦共和国联合声明[EB/OL]. (2019-09-12)[2021-04-06]. http://www.gov.cn/xinwen/2019-09/12/content_5429468.htm.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Republic of Kazakhstan. Joint Statement between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and the Republic of Kazakhstan[EB/OL]. (2019-09-12)[2021-04-06]. http://www.gov.cn/xinwen/2019-09/12/content_5429468.htm.]
[39]
柳丰华. 中国在中亚: 政策的演变[J]. 俄罗斯中亚东欧研究, 2007(6): 63-72, 96. [Liu Fenghua. China in Central Asia: Policy evolution[J]. Russian Central Asian & East European Studies, 2007(6): 63-72, 96.]
[40]
杨进. 新时代中国与塔吉克斯坦战略对接合作评析[J]. 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 2020(6): 103-119, 158. [Yang Jin. Comment on the Strategic Docking and Cooperation between China and Tajikistan in the New Era[J]. Russian Central Asian & East European Studies, 2020(6): 103-119, 158.]
[41]
王德禄. 吉尔吉斯斯坦总统热恩别科夫会见王毅[EB/OL]. (2020-09-19)[2021-07-16]. http://news.cri.cn/baidunews-eco/20200919/128f1324-a8d3-859a-b9bb-a4b7a6346f6d.html. [Wang Delu. President of Kyrgyzstan Jeenbekov meets with Wang Yi[EB/OL]. (2020-09-19)[2021-07-16]. http://news.cri.cn/baidunews-eco/20200919/128f1324-a8d3-859a-b9bb-a4b7a6346f6d.html.]
[42]
Gleason G. Foreign policy and domestic reform in Central Asia[J]. Central Asian Survey, 2001, 20(2): 167-182.
[43]
冰山, 译. 哈萨克斯坦与中国之间8个联合项目将于今年得到落实[EB/OL]. (2018-06-20)[2021-04-06]. https://www.inform.kz/cn/8_a3294657. [Bing Shan, trans. 8 joint projects between Kazakhstan and China will be implemented this year[EB/OL]. (2018-06-20)[2021-04-06]. https://www.inform.kz/cn/8_a3294657.]
[44]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 中国石油在土库曼斯坦[EB/OL]. [2021-04-06]. http://www.cnpc.com.cn/cnpc/Turkmenistan/country_index.shtml. [China National Petroleum Corporation(CNPC). CNPC in Turkmenistan[EB/OL]. [2021-04-06]. http://www.cnpc.com.cn/cnpc/Turkmenistan/country_index.shtml.]
[45]
中国管道商务网. 中国将与土库曼斯坦签署30亿美元能源贷款协议[EB/OL]. (2009-06-08)[2021-04-06]. https://www.in-en.com/article/html/energy-367795.shtml. [Chinapipe. China will sign a US $3 billion energy loan agreement with Turkmenistan[EB/OL]. (2009-06-08)[2021-04-06]. https://www.in-en.com/article/html/energy-367795.shtml.]
[46]
徐小云. 吉尔吉斯斯坦的自由经济区[J]. 俄罗斯中亚东欧市场, 2004(7): 19-20. [Xu Xiaoyun. Free economic zone in Kyrgyzstan[J]. Russian Central Asian & East European Market, 2004(7): 19-20.]
[47]
俄罗斯卫星通讯社. 中国投资项目因吉尔吉斯斯坦居民反对被迫关闭[EB/OL]. (2020-02-25)[2021-04-06]. http://sputniknews.cn/society/202002251030713947/. [Russian Satellite News Agency. Chinese investment projects forced to close due to opposition from Kyrgyz residents[EB/OL]. (2020-02-25)[2021-04-06]. http://sputniknews.cn/society/202002251030713947/.]
[48]
中华人民共和国驻哈萨克斯坦共和国大使馆. 提醒在哈中国公民注意防范肺炎[EB/OL]. (2020-07-09)[2021-04-15]. http://kz.chineseembassy.org/chn/sgxx/sgdt/t1796496.htm. [Embassy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in the Republic of Kazakhstan. Remind Chinese citizens in Kazakhstan to take precautions against pneumonia[EB/OL]. (2020-07-09)[2021-04-15]. http://kz.chineseembassy.org/chn/sgxx/sgdt/t179649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