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快速检索     高级检索
  南方经济  2021, Vol. 40 Issue (3): 125-132     DOI: 10.19592/j.cnki.scje.390310
0

引用本文 

广东经济学会课题组. 2021年广东省宏观经济: 走势、问题与对策建议——基于百名经济学者问卷调查的分析[J]. 南方经济, 2021, 40(3): 125-132.

作者简介

广东经济学会课题组, 撰稿人: 赵祥, 广东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广东经济学会基地特约研究员、广东经济学会常务副会长、中共广东省委党校管理学部主任、教授, E-mail: zhaohoup@163.com; 杜展全, 中共广东省委党校硕士研究生
2021年广东省宏观经济: 走势、问题与对策建议——基于百名经济学者问卷调查的分析
广东经济学会课题组     

2020年,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我国统筹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各项工作,集中精力做好“六稳”“六保”,经济社会发展取得重大成果。2020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超100万亿元,同比增长了2.3%,是世界主要经济体中唯一实现正增长的国家。在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错综复杂的国际形势、国内发展短板也给我国未来经济发展带来了一系列挑战。特别是,作为全国第一经济大省,近年来广东经济增长速度有所下降,2020年经济增速与全国平均水平持平,增长动能与过去相比有所减弱。那么,2021年全国和广东的经济增长趋势如何?有哪些问题需要妥善应对?带着这样的问题,我们近期组织了一次面向省内外经济学者的问卷调查,形成以下调查报告。

一、全国宏观经济走势预期

学者们普遍预期我国2021年的经济增速将提高到5.5%以上,但考虑到常态化疫情防控及国内外市场的不确定性,有27.45%的学者认为增速会维持在5.5-6.0%之间,增速仍达不到2019年的增长水平(2019年经济增速为6.1%),另有21.57%的学者认为经济增速在5.5%以下。上述结果说明,随着疫情逐步得到控制,学者们认为我国经济将有所回暖,但达不到疫情前的增长水平(见表 1)。

表 1 2021年我国经济增速预期

自21世纪初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以来,经济发展日益受到外部世界的影响,这些影响既有积极的因素,也有不利的因素。那么,目前对中国经济发展不利的主要外部因素有哪些呢?高达94.12%的学者认为当前我国经济面临的最大外部挑战是新冠疫情的全球大流行。有82.35%的学者将美国经济技术打压列为影响我国2021年经济发展的主要外部挑战之一。美国对我国的经济技术打压在很大程度上打击全球市场信心,对各自的经济发展不利。与此相应的是,美国对全球多边经济治理架构的破坏也被学者们看成一项主要挑战(53.92%)。另外,随着我国复工复产的顺利进行,这充分保障了我国产业链和供应链的稳定性,进而有利于提升我国的经济竞争力,因此,仅有21.57%的学者将其他新兴经济体的竞争压力视为我国面临的主要外部挑战之一(见表 2)。

表 2 2021年我国经济面临的主要外部挑战

进一步地,当被问及新冠疫情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时,接近80%的学者认为供应链不稳定,采购成本上升是最主要的原因。63.73%的学者认为外需萎缩,外贸订单大幅减少是另一个主要影响。疫情爆发引发全球经济衰退,导致国际需求萎缩、国际物流不畅等问题凸显,这对我国出口造成一定的打击。影响市场信心(60.78%),对技术引进与技术合作形成障碍(58.82%)同样也被认为会对经济发展形成了较大冲击。而服务消费下降(46.08%),以及人员流动受限(37.25%)也受到不少学者的关注(见表 3)。

表 3 新冠疫情对我国经济的影响

此外,当被问及新冠疫情对我国经济的影响会持续多久时,72.55%的学者认为常态化疫情防控将持续3-5年,这期间我国经济年均增长率将维持在6%左右。这表明随着去年“六稳”“六保”工作取得较大进展,学者们普遍预期我国经济将有所回暖。还有17.65%的学者表达了更为乐观的预期,认为新冠疫情对我国经济的冲击将在今年内趋于结束,我国经济会实现补偿性增长7%以上(源自表 4)。

表 4 新冠疫情影响我国经济发展的时间跨度

美国政府换届以及新政府上台是影响全球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对我国经济发展也不可避免地具有重要影响。对此,42.16%的学者认为美国新政府上台之后对我国的经济技术打压力度不会有所缓解,仍会大致保持现有力度,这表明我国仍不能放松警惕。但也有38.24%的学者表达了较为乐观的看法,认为美国的经济技术打压会有一定程度的缓解(详见表 5)。

表 5 美国新政府对我国的经济技术打压力度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了2035年我国发展的远景目标,而平稳快速的经济增长是我国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目标的基础。对此,30.39%的学者认为未来我国可以接受的最低经济增速是5%;21.57%的学者认为6%;17.65%的学者认为是5.5%。三者合计,有七成学者认为要实现2035年发展远景目标,我国至少要保持5%以上的经济增速,可见下一步我国仍然面临繁重的稳增长任务(详见表 6)。

表 6 未来我国可以接受的最低经济增速

在新发展阶段,构建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对保持经济快速平稳增长至关重要,推进技术创新是最重要的举措。因此,接近80%的学者认为要进一步完善技术创新扶持政策体系。通过完善扶持政策体系,促进科技创新,进而提升供给质量,推动供需在更高层次、更高水平上实现动态均衡。同时,深化收入分配改革与扩大中等收入群体(67.65%),采取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53.92%),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领域(51.96%)以及加大新基建投资力度(50%)也是构建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的主要政策举措(如表 7所示)。

表 7 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主要政策举措
二、广东宏观经济走势预期

作为全国第一经济大省,近年来广东经济增长速度有所下降,2020年的经济增速为2.3%,与全国平均大致持平,增速低于江苏(3.7%)、浙江(3.6%)等沿海发达省份。与环渤海和长三角各省区相比,我省经济体量较大,经济运行的市场化和国际化水平较高,民营经济发达,创新产业集聚发展态势较好。学者们对广东上述经济发展的积极因素较为肯定,并进而形成较为乐观的增长预期。36.27%的学者预期2021年广东省经济增速为6.5-7.0%,甚至有18.63%的学者认为2021年广东经济增速有望达到7%以上。另有31.37%的学者认为2021年广东省经济增速为6.0-6.5%。以上三项相加有超过85%的学者表现出对2021年广东经济增长的乐观预期(如表 8所示)。

表 8 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主要政策举措

与上述乐观预期相适应,有12.75%的学者认为目前及未来一段时间广东可以接受的最低经济增速为6.5%,33.33%的学者认为是6%,22.55%的学者认为是5.5%,三者相加有近7成的学者对广东省最低经济增速提出了较高的期望(如表 9所示)。

表 9 未来广东可以接受的最低经济增速预期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当前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除了经济总量和增长速度以外,发展质量也日益受到重视。鉴于此,我们对广东、江苏、浙江3个沿海发达省份的发展质量进行问卷比较,表 9显示了调查结果。44.12% 的学者不能确定与江苏、浙江相比,我省在高质量发展上是否走在前列;另有39.39%的学者明确否认广东走在前列,只有25.49%的学者认为广东在高质量发展上超越了江苏与浙江。这表明,与江苏、浙江相比,虽然广东在经济总量上具有明显的优势,但在发展质量上优势不明显,还未能得到学术界的认可(详见表 10)。

表 10 与江苏、浙江相比,您认为广东在高质量发展上是否领先

具体到产业发展方面。与沿海其他发达地区相比,有74.51%的学者认为我省在5G行业具有明显的发展优势。珠三角是全球最大的5G产业集聚区,聚集了一大批实力雄厚的5G核心企业和关联企业,形成涵盖器件材料、主设备、终端制造和行业应用的5G全产业链体系。71.57%的学者认为我省在智能家电行业具有明显的发展优势。广东汇集了美的、格力、格兰仕、TCL等国内著名的家电企业,珠三角是全球最重要家电产业集聚区,目前正加速向数字化、智能化方向发展。此外,人工智能(69.61%)、民用无人机(58.82%)、互联网产业(56.86%)、生物制药(52.94%)、机器人(46.08%)等也是学者们认为广东具有明显发展优势的行业(详见表 11)。

表 11 与江苏、浙江相比,您认为广东在高质量发展上是否领先
三、广东经济发展面临的问题

作为高技术制造业大省,我省经济发展面临的外部困难之一是美国对我国高技术产业的打压。有61.76%的学者认为美国对我国高技术产业的打压将会对我省经济发展的影响持续5-10年,29.41%的学者忧虑美国的打压甚至会演变成一个长期不利因素,只有24.51%的学者认为这种影响会在近2年释放完毕。这表明学者们普遍担忧美国对我国高技术产业的刻意打压将会持续一段时间,从而对我省开展国际技术合作以及高技术产业供应链安全形成不利影响(见表 12)。

表 12 美国对高技术产业的打压对广东省经济发展的影响

就内部发展而言,79.41%的学者认为与其他沿海发达地区相比,我省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最主要不足是区域发展差距较大。有68.63%的学者认为我省高水平大学、科研院所较少是另一个不足之处。上海有14所“双一流”高校,江苏有15所“双一流”高校,相比之下,我省仅有5所“双一流”高校。此外,县域经济发展水平较低(53.92%)、人力资本水平不高(43.14%)、土地资源紧缺(41.18%)以及缺乏广阔的经济腹地支撑(39.22%)也是我省经济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如表 13所示)。

表 13 广东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不足

习近平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指出:“进入新发展阶段明确了我国发展的历史方位,贯彻新发展理念明确了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指导原则,构建新发展格局明确了我国经济现代化的路径选择”。那么,当前我省在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中存在哪些问题呢?67.65%的学者认为我省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不足,这表明我省全面深化改革方案的顶层设计仍需进一步加强。64.71%的学者认为与改革开放之初相比,广东在一定程度上存在小富即安思想,改革动力有所减弱。56.86%的学者指出我省在推进改革的过程中还存在不同程度的形式主义。49.02%的学者认为干部改革攻坚与抓工作落实能力不足(如表 14所示)。

表 14 广东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不足
四、促进广东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对策建议

由于我省经济规模已经很大,未来如何在提高发展质量的同时持续保持较大规模的经济增量是一项十分艰巨的任务,也是我省能否顺利达成新时代发展总定位、总目标的基础。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指出,要全面深化改革,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此,我省要通过不断的体制机制创新,充分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固有优势,扩大高质量的供给来源。对此,86.27%的学者认为完善科技创新体制机制是下一步广东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最主要的突破口,通过大力推进科技体制改革,形成有利于新思想、新技术产生的市场和社会环境,多措并举加强社会创新主体的动力和能力建设,促使大量原始创新成果不断涌现。72.55%的学者认为要健全城乡融合发展的体制机制,通过推进城乡融合补齐乡村发展短板。69.61%的学者认为要下大力气构建区域协调发展新机制,解决长期以来困扰我省发展的区域经济差距过大的问题。55.88%的学者认为深化国企国资改革也是重要的突破口。国有资本要坚决地从一般竞争性领域退出,向符合新阶段国家发展战略需要、对国计民生具有重大影响的非竞争性领域集中,向“卡脖子”的核心技术、关键设备、基础设施、生态建设等公共领域集中。加快从“管企业”向“管资本”转变,在国有资本能够且必须发挥作用的领域进行战略性投资,适当减少不必要的财务性投资行为。49.02%的学者认为要加大收入分配改革力度。通过收入分配改革,一方面缩小居民收入差距,扩大中等收入群体,形成强大内需市场;另一方面拓宽低收入群体接受良好教育和向上流动的渠道,提高社会总体人力资本水平。41.18%的学者关注投融资体制改革,通过投融资体制改革,增加市场潜在投资机会,扩大社会有效投资。35.29%学者将构建生态文明发展制度体系作为下一步广东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主要突破口。以往人们通常把绿色发展简单地等同于污染治理、环境保护乃至关停一些排放超标企业等活动,实际上将其视为对传统工业化和城市化发展过程中所存在的环境问题的纠偏。如果我们仅仅这样来看问题,绿色发展确实难以提供多少新的增长动力,有时甚至会迫使我们放弃一些发展机会。但是,如果我们跳出传统思维的局限,把绿色发展看成是比传统工业化模式更为高效、更为合意的一种新发展模式,绿色发展的增长涵义就会大为不同。其中最为关键的问题是要通过改革创新,构建有助于“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的体制机制。在这样的体制框架内,投入与产出、成本与收益等将会被重新定义,国民经济绿色核算体系的建立将进一步厘清人类活动与自然界的关系,绿色发展才会成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源泉(详见表 15)。

表 15 广东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