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去产能视角观察中国矿产品贸易优化策略 | ![]() |
2. 国土资源部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重点实验室,北京 101149
2. Key Laboratory of Carrying Capacity Assessment for Resource and Environment, Ministry of Land & Resources, Beijing 101149, China
随着供给侧改革的不断深入,作为优化资源供给的重要一环,调结构去产能正向纵深挺进,并产生了积极的辐射与连带效应。其中,矿产资源在满足国内有效供给的过程中,在对外贸易中也发生了明显变化。随着全球化的不断向前发展,中国作为全球具有重要影响力的资源大国,国内资源的供需与全球资源供给体系融合不断加深,国内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效益也会逐步通过投资、贸易等对外联系途径,渐变反应在国际资源供给体系中[1],并有可能产生新的全球资源供给平衡体系。为此,如何通过已有的国内外联系,发现内在的关联性,重新审视中国资源在全球资源治理中的角色,作出战略性思考尤为重要。
1 去产能的基本情况与发展方向自2013年开始,国家层面出台了《国务院关于化解产能严重过剩矛盾的指导意见》(国发〔2013〕41号),明确指出去产能的重要性与迫切性。其中,重点指出我国煤炭、钢铁、水泥等产业的供过于求矛盾日益凸显,存在的高消耗、高排放问题突出。并提出,引起我国产能严重过剩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主要受发展阶段、发展理念和体制机制等多种因素影响。产能严重过剩,已成为我国经济运行中的突出矛盾和诸多问题的根源[2]。而且,对矿产资源供给领域也会产生深刻影响,如果处理不当,会对资源领域的长远健康发展产生不利影响。
1.1 去产能政策扎实落地,矿业行业受益明显自2012年以来,全球大宗矿产品的价格持续出现下滑走势,市场信心明显不足,矿业投资大幅萎缩。中国国土资源经济研究院研究的矿产品价格指数显示,在2015年底至2016年初,主要矿产品价格指数降至56.1,能源矿产品价格指数降至58.2,非能源矿产品价格指数降至55.8,是2012年以来的最低水平。之后,随着国务院相继出台《关于钢铁行业化解过剩产能实现脱困发展的意见(国发〔2016〕6号)、《关于煤炭行业化解过剩产能实现脱困发展的意见(国发〔2016〕7号)等政策,以及相关部委的配套政策出台与落实,有效剥离了不合理产能,优化了矿业的供给结构,逐步扭转了矿业市场价格低迷态势,助推了矿业市场信心的恢复,市场渐近回归正规。截至2017年8月,全国能源矿产品价格指数为69.5、非能源矿产品价格指数为82.7,全国主要矿产品价格指数为71.3,分别比2017年6月上涨3.2%、11.7%、4.5%(图 1)。通过国家的“去产能”重大决策,不仅为中国,乃至全球资源价格起到了很好的稳定作用。
![]() |
图 1 主要矿产品价格指数变化与去产能关系图 Fig.1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price index changes of the main mineral products and the reduction of capacity |
1.2 去产能任重道远,十九大之后将向纵深发展
所谓去产能,就是化解产能过剩,是指为了解决产品供过于求而引起产品恶性竞争的不利局面,寻求对生产设备及产品进行转型和升级的方法[3]。重要的是改变不利局面,找到解决方法,需要不断的摸索,不断的创新,并非朝夕之功。因此,在去产能的不断深入过程中,3月份,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进一步明确了再压减约5 000万t钢铁产能,退出1.5亿t以上的煤炭产能,把去产能的力度提到了新的高度。同时,在十九大召开之时,习近平总书记进一步作出了部署,“坚持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优化存量资源配置,扩大优质增量供给,实现供需动态平衡。”可以看出,在十九大之后去产能的重要性和长期性[4],也是实现资源供需动态平衡的重要手段与步骤。相信在国家去产能工作中的高定位、重坚持下,会逐步形成促进资源行业健康发展的长效机制。
2 去产能对中国矿产品贸易的影响分析 2.1 提升中国矿产品贸易活力通过“三去一降一补”,中国的矿产品贸易指数出现明显反弹。在去产能政策出台后,中国矿产品贸易指数从2016年2月份的最低值(52),上升到今年初的最高位(107)。可以看出,去产能政策的出台,以产业链方式将其效用明显衍射到贸易领域,提升了矿产品的需求动力,提升了中国矿产品贸易的活力,也进一步激活了全球矿产品贸易市场,助推全球矿业走出低谷(图 2)。
![]() |
图 2 矿产品贸易指数变化与去产能的关系图 Fig.2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trade index changes of mineral products and the reduction of capacity |
2.2 钢铁贸易结构变化
一是粗钢净出口量回归合理区间。在历经2008年亚洲金融危机之时,致使我国粗钢净出口量在2009年上半年出现负值,之后,随着经济回复,我国粗钢的净出口量总体上呈现逐年上升的态势;但随着国内产量、产能的不断扩张,净出口量一直攀升,其中,2015年9月,达到2009年以来的单月最高值1 085.55万t。为此,在国家去产能政策的调控下,粗钢过剩产能得到控制,粗钢净出口量也逐步向理性回归,截至2017年7月,月净出口量为633.84万t,比最高峰时期下降近一半(图 3)。
![]() |
图 3 粗钢净出口变化与去产能的关系图 Fig.3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net export changes of crude steel and the reduction of capacity |
二是钢材出口平均价格出现回升,低附加值产品出口规模下降,反映出产品结构不断优化。2011年以来,我国钢材出口的月度平均价格总体呈现下滑的态势。从2011年的1 000美元/t左右,下降至2016年3月的430美元/t左右,下降幅度超过一半(图 4)。之后,在去产能政策的调控下,钢材产品出口结构不断得到优化,钢材产品单价逐步回升,截至2017年8月,出口单价回升至720美元/t。低附加值产品出口出现明显压缩,如棒材的出口量在高峰期的单月出口量达到近500万t,已在2017年8月降至130万t(图 5)。
![]() |
图 4 钢材出口价格与去产能关系图 Fig.4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steel export prices and the reduction of capacity |
![]() |
图 5 钢铁棒材出口变化与去产能的关系图 Fig.5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export changes of the steel bar and the reduction of capacity |
2.3 煤炭贸易结构变化
一是煤炭贸易规模出现恢复性增长。自2012年12月以来,我国煤炭月度进口量从2 900万t降至2016年2月的976万t。主要是受矿业危机、煤炭产能过剩等行业环境因素影响。不过,自2016年2月份后,随着去产能相关政策出台,煤炭进口量出现明显反弹,目前已回归到1 800万t的区间,煤炭贸易市场信心逐渐得到恢复(图 6)。
![]() |
图 6 煤炭进口与去产能的关系图 Fig.6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coal imports and the reduction of capacity |
二是有效促进煤炭贸易市场价格企稳。自矿业危机以来,煤炭进口单价一直处于下滑态势。从2012年2月的123万美元/万t,下降至2016年初的54万美元/万t,之后,随着去产能政策的作用,贸易市场逐步恢复信息,总体出现企稳回升的势头。截至2017年8月,煤炭进口单价回升至89万美元/万t,与2012年下半年价格水平相当(图 7)。
![]() |
图 7 煤炭进口价格变化与去产能的关系图 Fig.7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coal import price changes and the reduction of capacity |
三是进口煤炭产品结构呈现明显变化。自去产能以来,煤炭产品的进口结构中(以无烟煤、炼焦煤和无烟煤为对比口径)呈现出一个明显特征,无烟煤的进口比重逐步降低。数据显示,2015年我国的无烟煤月度进口比重为21%,2016年其月度进口平均比重下降至17%,至2017年1—8月,其月度进口平均比重进一步下降至9%。侧面反映出,通过“三降一去一补”,国内优质煤产品供应能力得到提升,并填补了进口空缺。
![]() |
图 8 煤炭产品进口结构变化与去产能的关系图 Fig.8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import structure changes of coal products and the reduction of capacity |
3 去产能与贸易调控的动态平衡模型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是应对经济下行压力的权宜之策,而是推动中国经济转型升级的长远大计,是一场攻坚战、持久战[5]。去产能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也不是短期行为。随着产业结构不断转型升级,产业水平的不断提升,新的技术会不断的出现,同样低端产能或产品也会随之产生,这是个动态的过程,矛盾的双方永久存在。在国内的矿产品供给领域,通过去产能,可以实现产品结构优化,进一步影响到出口产品结构调整,主要体现出中高端产品的比重提升,并促使贸易结构的优化,贸易的价值链向前移。
另一方面,国家要追求贸易结构优化、贸易价值链前移,就必须出台相应的调整政策,如限制粗放产品出口,以倒逼的形式促使企业调整生产供给结构,并传导产品过剩的压力,反映在产能过剩等环节,最终,推动去产能的政策环节落实。
同时,通过去产能,有利于推动国家矿业领域的产品价值链前移,也有利于推动企业的价值链前向整合。重点是推动企业在价值链整合中,加强其所负责的业务领域更广泛、更直接,将企业价值链活动范围前向扩展到最终产品的消费者,不断提高产品的价值量。
可以看出,去产能与贸易调控是相互支撑的,双方可以通过产业链的信息传导机制,互为作用,共处一个平衡体系中。同时,去产能与贸易调控的动态性特征,也使该系统有动态的特征,随着经济产业的不断发展,去产能与贸易结构调整也必须要动态跟进。这也给相应的管理部门提出了动态跟踪、动态调控的任务要求。
![]() |
图 9 去产能与贸易结构调整的动态平衡模型 Fig.9 Dynamic equilibrium model of reducing capacity and trade structure adjustment |
4 矿产品贸易优化策略 4.1 去产能有利于推动矿业转型升级,需要重新审视矿业发展的战略眼光
一是要更加重视去产能、产能合理化对贸易市场价格的动态平衡作用。矿产品贸易市场的价格区间合理,除去贸易体系本身的作用之外,整个矿业产业的发展体系也是重要影响因素。通过去产能等政策调整,逐步建立长效机制,将对整个矿业的发展带来深刻变化。二是去产能之后,整个中国矿业的产品供需体系也会发生深刻的变化,进而会延伸到矿产品贸易体系中,改变原有的贸易格局[6]。三是中国是当今世界上矿产品贸易第一大国,深刻的产业变革也会推动全球矿产品贸易体系结构的调整,尤其是在中国积极参与全球资源治理的进程中,需要我们重新审视矿业发展的战略眼光,做好矿业产业更新发展的全球性战略转型的预案,确保中国矿业的可持续发展。
4.2 贸易与去产能的双向调节推动矿业供给侧改革一是要加强进出口关税政策与去产能政策的协同性,多方位提供促进矿业产业的横向、纵向发展的外环境,推动矿业产业的转型升级。二是通过产能向境外转移,减少去产能的压力,以便减少原有粗放型产品的过量供给与畸形出口,促进矿业产品出口结构优化[7]。三是对低附加值产能采取增加出口关税措施,反向制衡低附加值产品的不合理供应欲望,助推企业减少相关产品的供给投入,逐步优化产能结构[8]。四是增加低附加值产品的原料进口关税,充分考虑生态环境治理成本,将其纳入相关原料进口关税调控体系中。
4.3 通过产能境外转移,整合全球资源,促进我国矿业迈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习近平指出,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必须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把提高供给体系质量作为主攻方向,显著增强我国经济质量优势。在矿业领域,应当以互联网、大数据等为支撑,以去产能调结构为抓手,充分利用“一带一路”建设平台,通过产能境外转移与合作,有效整合全球资源[9],在矿业贸易中,大力寻找在中高端消费、创新引领、绿色低碳等领域的新增长点,形成矿业出口与矿业转型发展的新动能,促进我国矿业迈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培育若干世界级先进矿业生产与贸易企业集群。
4.4 加强对出口贸易结构的调整,建立出口对产能产业结构调整的倒逼机制矿业是劳动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的产业,对劳动密集型产业结构进行调整的重点应放在出口贸易结构上[10]。应建立动态的出口产品系列结构调整机制。根据矿业产业发展所处的不同阶段,以及生产产品的实际水平,适时调整出口产品系列的许可程度。通过出口的许可程度变化,来促进产能产业结构水平的调整与提升。
4.5 建立系统的监测体系,跟踪国际产品供应水平,为适时制定供需调整政策提供服务国内矿业的发展离不开国际矿业市场的发展,当今社会,一国的矿产品贸易深受国际化市场影响。国家应当跟踪研判矿业的发展形势,矿产品贸易的国际形势以及潜在的发展方向。动态跟踪国内外矿产品供应水平,各国的矿产品贸易结构动态变化情况, 建立系统的监测体系[11]。以推动国家矿业发展为目标,增加矿业在国际市场的话语地位为追求,建立相应的矿产品贸易结构调整计划。
[1] |
余良晖, 马茁卉, 苏轶娜, 等. 2016年中国矿业市场变化分析与2017年展望[J]. 中国国土资源经济, 2017(1): 28-34. |
[2] |
国务院. 国务院关于化解产能严重过剩矛盾的指导意见(国发[2013] 41号)[Z]. 北京, 2013.
|
[3] |
李克强. 发展新动能有利于推动去产能[EB/OL]. [2016-03-16]. http://finance.china.com.cn/news/special/2016lhcjzt/20160316/3630123.shtml.
|
[4] |
余良晖. 供给侧改革作用初现产业变革任重道远[N]. 中国国土资源报, 2016-10-22(5).
|
[5] |
吴秋余. 去产能别纠结(经济茶座)[EB/OL]. [2017-07-31]. http://finance.people.com.cn/n1/2017/0731/c1004-29438197.html.
|
[6] |
余良晖, 马茁卉, 周海东. 我国钨矿资源开发利用现状与发展建议[J]. 中国钨业, 2013(4): 6-9. |
[7] |
余良晖. 重要矿产资源保护与合理利用综合评价及差别化管理研究[D]. 北京: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4.
|
[8] |
余良晖, 吴强, 陈甲斌. 优势矿种保护性开发管理模式分析[J]. 中国矿业, 2013, 22(1): 45-48. |
[9] |
余良晖, 贾文龙, 薛亚洲. 矿产资源下的中国与世界博弈[J]. 中国矿业, 2010, 19(2): 15-18. |
[10] |
姜茜, 李荣林. 我国对外贸易结构与产业结构的相关性分析[J]. 经济问题, 2010(5): 19-23. |
[11] |
余良晖. 我国钛矿资源安全预警跟踪分析[J]. 矿产保护与利用, 2016(6): 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