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伊利石仿独山玉的宝石学研究 | ![]() |
2. 国家非金属矿资源综合利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河南 郑州 450006
2. China National Engineering Research Center for Utilization of Industrial Minerals, Zhengzhou 450006, China
独山玉,也称南阳玉,又叫南阳翡翠,因产于河南南阳市北的独山这一座孤山而得名[1]。它色彩丰富、玉质优美、历史文化悠久, 是我国四大名玉之一。随着矿石开采的不断进行,该矿床的玉石资源已逐步趋于减少,特别是宝石级的高档独山玉料。独山玉以绿为贵,质地细腻、光泽明亮,产量稀少的白天蓝玉、满绿玉是独山玉中的特优级品种,价格也颇为昂贵,市场对翠绿色独山玉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近几年来市场上出现了多种仿冒品。笔者早期曾收到了业内友人委托检测的“独山玉”样品,并赴原产地三门峡灵宝一处现已废弃的金矿开采坑道,进行实地勘察。
翠绿色独山玉的折射率为1.57[1],比重为2.9[1],摩氏硬度为5.5~6.4[1];而翠绿色的仿独山玉,在外观上与独山玉中的天蓝玉、满绿玉很相似,但其硬度略低于独山玉的正常值。为了确定这种翠绿“独山玉”,笔者对其进行了常规的宝石学检测和薄片鉴定、X射线粉末衍射分析、电子探针检测、红外光谱检测,并探讨了它的颜色成因。
1 样品特征采集的翠绿色仿独山玉样品有:戒面三粒、手标本三块(如图 1),玻璃-蜡状光泽,透明,整体为翠绿色-绿色,颜色分布均匀,隐晶质结构,主要呈块状、脉状、条纹状构造,其次为弱定向、团窝状等。经常规宝石特征检测,样品的折射率为1.58(点测),摩氏硬度为4.5,相对密度2.858(静水比重法)。与白天蓝、满绿独山玉相比,样品的颜色、折射率、相对密度均与其相似,但摩氏硬度较独山玉(5.5~6.4)[1]的偏低。因此,下文重点从显微结构、化学成分和红外光谱三个方面进行了详细的研究。
![]() |
图 1 翠绿色仿独山玉样品 Fig.1 Samples of the emerald imitated Dushan jade |
2 显微特征
制作对应的薄片,采用蔡司显微镜(SCOPE.A1型)进行详细的镜下鉴定工作,该样品的显微照片如图 2、图 3。
![]() |
图 2 翠绿色样品(正交偏光) Fig.2 The emerald samples (crossed polarized light) |
![]() |
图 3 翠绿色样品(单偏光) Fig.3 The emerald samples (plane polarized light) |
显微观察表明,翠绿色样品的主要组成矿物为伊利石和绢云母,其中,伊利石呈细鳞片状集合体,粒度0.001~0.005 mm,含量90%左右,低~中正突起,薄片中无色,干涉色达二级底部到中部[2];绢云母呈碎片状集合体,粒度0.01~0.04 mm,含量10%左右,低正突起,薄片中无色,干涉色达二级顶部~三级[2]。
3 矿物成分特征分析 3.1 X射线粉末衍射分析磨制200目以下的粉末样,采用日本理学D/MAX1200型X粉晶衍射仪进行了检测,结果见图 4。
![]() |
图 4 翠绿色仿独山玉样品的XRD分析结果 Fig.4 XRD analysis of the emerald imitated Dushan jade |
从图 4可以看出,翠绿色样品的主要矿物组成为伊利石和绢云母[3],对应的XRD半定量含量分别为90.89%和9.11%。
3.2 电子探针成分分析磨制翠绿色仿独山玉样品的光薄片,采用日本岛津EPMA-1720型电子探针分析仪进行了检测[4],共测了6个点,结果见表 1。从表 1可以看出,样品的主要化学成分为K2O、SiO2、Al2O3,次要成分为Na2O、MgO、CaO、TiO2、Cr2O3、MnO、Fe2O3,次要成分的含量(除Na2O、Fe2O3外)大多不超过1%。在该翠绿色样品中,SiO2含量为47.28%~49.27%;Al2O3含量为26.23%~32.43%;K2O含量为10.01%~11.74%;Na2O含量为0.45%~1.44%;Fe2O3含量为1.05%~1.43%。
表 1 翠绿色仿独山玉样品的化学成分 /% Table 1 Electron probing analysis of the emerald imitated Dushan jades |
![]() |
绢云母和伊利石均系白云母的变种[2],是一种细鳞片状的白云母,呈鳞片状集合体态分布,在高倍镜下才勉强可以辨认。而绢云母与伊利石的区别在于,后者在前者的基础上去K(或Na), 去Al,含水略多,伊利石较绢云母更进一步黏土化。其中,白云母[2]的化学式为KAl2[AlSi3O10](OH)2,其理论组成为SiO2 45.2%,K2O 11.8%,Al2O3 38.5%,H2O 4.5%;伊利石[2]的化学式为(K,Na,H3O)Al2(AlSi3)O10(OH)2。
综上可知,翠绿色仿独玉的主要矿物组成为伊利石和绢云母;其中,检测点1~4为伊利石,5~6为绢云母。
3.3 红外反射光谱检测采用带漫反射附件的NICONET5700型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仪[5],对样品进行了4 000~400 cm-1范围内的漫反射光谱测试;测试条件为扫描16次,分辨率为4 cm-1。对同一种样品又做了多角度测试,样品的漫反射红外光谱见图 5。
![]() |
图 5 翠绿色仿独山玉样品的红外反射光谱 Fig.5 IR reflection spectra of the emerald imitated Dushan jade |
从图 5可以看出,主峰位主要分布在指纹区1 200~400 cm-1间,分别为1 089.6、1 039.5、908.3、800.3、530.3和497.6 cm-1。另外,白天蓝、满绿独山玉的红外反射光谱则显示的是主矿物斜长石[6]的特征峰,二者的特征峰完全不同。通过红外无损检测的方法也能快速地将此样品与独山玉区分开。
4 探讨翠绿色仿独玉在颜色、折射率、密度等参数方面均与白天蓝、满绿色独山玉相似,尤其是其鲜艳的宝石级翠绿色,特别惹人喜爱。白天蓝、满绿色独山玉,显微观察中可见淡绿色、片状、椭球状、团窝集合体状分布的铬云母;成分检测如下:铬云母Na2O 0.364%、MgO 0.86%、Al2O3 30.224%、SiO2 45.363%、K2O 5.19%、CaO 12.842%、TiO2 0.735%、Cr2O3 0.649%、MnO 0.023%、FeO 0.654%[6],其中,Fe2O3含量为0.654%、Cr2O3含量为0.649%,故而可知,天蓝玉的翠绿色是铬元素致色[7]。而本文中的翠绿色样品,通过显微观察和电子探针检测可知,显微镜下为无色,非特征的淡绿色(铬致色成因);成分检测结果为伊利石和绢云母,其中Fe2O3含量为1.05%~1.43%、Cr2O3含量为0.025%~0.076%,明显的富Fe贫Cr。由此可以初步推断,该样品所呈现的翠绿色是铁元素致色。
5 结语本次测试样品的颜色、光泽、透明度均与独山玉相似,通过常规的宝石学方法测试,样品的折射率为1.58,比重为2.858,摩氏硬度为4.5,独山玉的折射率为1.57[1],比重为2.9[1],摩氏硬度为5.5~6.4[1]。通过硬度检测,能够发现样品不是独山玉。但硬度检测属于有损检测,在实际检测工作中,具有一定的局限性。经X射线衍射分析和电子探针分析,均出现了伊利石和绢云母的衍射峰和化学成分,未有组成独山玉的斜长石和铬云母[7]的衍射峰和化学成分,可以确定样品是由绢云母和伊利石组成的仿独山玉。结合薄片鉴定特征和电子探针分析结果,初步推断该样品为铁元素致色。珠宝检测机构在进行常规检测时,一旦发现样品的折射率、比重等参数近似于独山玉时,应采用无损的红外光谱反射法[8],采集对应的红外反射光谱,以此对其进行进一步的分析测试。
[1] |
江富建, 赵树林. 独山玉文化概论[M]. 武汉: 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 2008.
|
[2] |
北京大学地质学系岩矿教研室编. 光性矿物学[M]. 北京: 地质出版社, 1979.
|
[3] |
中国科学院贵阳地球化学研究所编. 矿物X射线粉晶鉴定手册[M]. 北京: 科学出版社, 1978.
|
[4] |
周剑雄, 毛水和. 电子探针分析[M]. 北京: 地质出版社, 1988.
|
[5] |
翁诗甫.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分析:第2版[M]. 北京: 化学工业出版社, 2010.
|
[6] |
王小莉.河南省玉石资源调查与评价报告[R].郑州: 中国地质科学院郑州矿产综合利用研究所, 2015.
|
[7] |
徐莉, 刘长秀, 张兴辽, 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独山玉命名与分类GB/T 31432-2015[S].北京: 中国标准出版社, 2015.
|
[8] |
郭立鹤, 韩景仪, 罗红宇. 宝石的红外反射光谱及红外光谱鉴定系统[J]. 岩石矿物学杂志, 2006(4): 349-356. DOI:10.3969/j.issn.1000-6524.2006.04.01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