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冶金  2022, Vol. 42 Issue (3): 24-28
炉内带钢速度对420 MPa级高强度低合金钢组织性能的影响[PDF全文]
郑笑芳1, 张军1, 唐东东2, 崔磊1    
1. 马鞍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安徽 马鞍山 243000;
2. 马钢(合肥)板材有限责任公司,合肥 230000
摘要:高强度低合金钢(HSLA钢)的性能波动问题备受瞩目。文中借助光学显微镜(OM)检测和通过拉伸试验方法,研究了炉内带钢速度对420 MPa级HSLA钢组织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均热温度为800℃,炉内带钢速度在100~160 m/min范围内时,带钢厚度方向上的表层、1/4处和心部都存在逐渐增多的纤维铁素体,铁素体再结晶没有充分完成。当炉内带钢速度降低时,纤维铁素体减少,强度降低,断后延伸率提高。由于降低炉内带钢速度会影响产量,可以通过升高均热温度来实现铁素体再结晶分数的提高。
关键词高强度低合金钢    炉内带钢速度    纤维铁素体    再结晶    
Effect of the strip speed in the furnace on the microstructure and properties of 420 MPa high strength low alloy steel
ZHENG Xiaofang1, ZHANG Jun1, TANG Dongdong2, CUI Lei1    
1. Ma'anshan Iron & Steel Co., Ltd., Ma'anshan 243000, Anhui, China;
2. Sheet of Masteel (Hefei) Co., Ltd., Hefei 230000, China
Abstract: The performance fluctuation of high strength low alloy steel(HSLA steel) has attracted much attention. In this paper, the effect of the strip speed in furnace on the microstructure and properties of 420 MPa HSLA steel was studied by means of optical microscope(OM) detection and tensile testing. The results show that when the soaking temperature is 800 ℃ and the strip speed in the furnace is within the range of 100~1 60 m/min, there is a gradual increase in fibrous ferrites on the surface, 1/4 part and core of the strip thickness. Ferrite recrystallization has not been completed. As the strip speed in the furnace is reduced, the amount of fibrous ferrite decreases, the strength decreases and the elongation increases. Since reducing the strip speed in the furnace will affect the output, an increase in the ferrite recrystallization fraction can be achieved by increasing the soaking temperature.
Key words: high strength low alloy steel    strip speed    fibrous ferrite    recrystallization    
0 引言

目前,汽车车身材料主要以钢为主。尽管以铝合金、镁合金和复合材料为代表的轻质材料轻量化效果更佳,但至今未改变钢铁在汽车材料中的主体地位[1]。由于产业诉求以及政策引导,汽车用钢朝着兼具减重节能和碰撞安全性的高强度钢发展,这已是必然趋势[2]。高强度钢已发展至依靠亚稳奥氏体增强和增塑的第三代,但是对于成形相对简单的汽车结构件而言,HSLA钢不乏自身的独特优势,在高强度钢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产销量可以达到高强度钢的20%[3]。随着产品强度的不断提升,仅仅依靠固溶强化已经很难达到目标强度。微合金化的成分设计虽然可以为HSLA钢提供必要的析出强化和细晶强化,但也造成碳氮化物析出行为、奥氏体再结晶行为和铁素体再结晶行为不易控制的问题,产品性能往往波动很大[4]

如何获得性能稳定性和均质性较高的HSLA钢是产业界和学术界的备受关注的课题,众多研究人员为此做了大量的工作。肖振宇系统研究了含铌微合金化高强度钢力学性能波动的成因,通过对比一次退火和二次退火的组织、硬度差异,发现再结晶程度的不同是导致强度差异的主要原因[5]。本研究组在770、790、810、830 ℃的退火温度下进行了340 MPa级HSLA钢的工业试制,发现退火温度在770~790 ℃阶段,纤维组织明显减少,当温度达到810 ℃时,铁素体再结晶比较充分[6]。蒋建朋等研究了退火温度和时效温度对420 MPa级HSLA钢组织性能的影响,发现退火温度大于800 ℃以后,铁素体晶粒尺寸相对细小,随退火工艺变化不明显,产品强度和延伸率的工艺敏感性较小[7]。李黎等对不同产线速度下的HSLA380钢再结晶温度进行研究,发现随着产线速度的提高,HSLA380钢再结晶起始温度升高,但再结晶结束温度基本不变[8]

由于受到成分设计、产线装备、工艺水平的影响,HSLA钢铁素体再结晶程度的控制将会更加复杂,许多钢厂并未完全掌握相关的关键技术。鉴于此,本文采用工业试制的方法,研究在800 ℃的退火温度下炉内带钢速度对420 MPa级HSLA钢组织性能的影响,为该产品的工艺选择提供一定的指导。

1 试验原料和方法 1.1 原料和设备

试验用钢为Nb-Ti微合金化HSLA钢轧硬卷,经过冶炼→连铸→热轧→酸轧的工业流程制备。该试验用钢的主要化学成分(质量分数)为:w(C)≤0.09%、w(Si)≤0.40%、w(Mn)≤1.30%、w(Al)≥0.02%、w(Nb)≥0.02%、w(Ti)≥0.02%,其余为Fe以及不可避免的杂质。连铸生产时,板坯目标厚度为230 mm;热轧生产时,目标厚度为3.5 mm;酸轧生产时,目标厚度为1.2 mm。

试验设备为1 550 mm连续退火机组,开卷、焊接、清洗、干燥、退火热处理、平整、切边、表面质量检查、涂油和卷取工序均集中在一条作业线上。退火炉由法国SELAS公司提供,机组最大的特点是快冷段采用差动快速气体喷射冷却技术。炉区根据功能的不同,可分为预热段、加热段、均热段、缓冷段、快冷段、过时效段、终冷段和水淬段。目前,在产的汽车用钢品种主要有无间隙原子钢(IF钢)、高速无间隙原子钢(HSSIF钢)、碳锰钢(CMn钢)、HSLA钢、双相钢(DP钢)、冲压硬化钢(PHS钢)。

1.2 试验方法

在缓冷温度、快冷温度、过时效温度和平整延伸率相同的条件下,针对800 ℃这一特定的退火温度,以炉内带钢速度(160、130、100 m/min)为变量,进行工业试制试验。钢卷下线时分为3个子卷,在第2个子卷的头部取样,取样规格为500 mm×板宽。在样板的板宽1/4处,制取标距为80 mm的拉伸试样,在电子万能材料试验机(德国Zwick-Z050)上测定力学性能;制取15 mm×20 mm的金相试样,采用硝酸+无水乙醇(4﹕96,V/V)溶液进行腐蚀,利用光学显微镜(德国ZEISS Axio Imager A2m)进行组织观察。

2 试验结果和分析 2.1 炉内带钢速度对铁素体再结晶的影响

图 1图 2图 3依次为不同炉内带钢速度下420 MPa级HSLA钢厚度方向上表层、1/4处和心部的金相组织。表层、1/4处、心部的拉长状纤维铁素体(白色箭头所示)均逐渐增多,带钢厚度方向上的再结晶程度差异明显。进一步观察金相组织,可以发现还未充分长大的细小铁素体再结晶晶粒聚集区(黑色圆圈所示)。当前,工业退火炉加热段和均热段采用的是全辐射管加热方式。带钢表层首先受热,铁素体优先回复和再结晶,带钢内部的升温是依靠自身的热传导,因而铁素体的再结晶会相对滞后。以5 μm×5 μm方形网格附于显微组织照片上,当未充分再结晶组织所占面积超过单位网格的一半时计为1,少于单位网格的一半时计为0,近似单位网格的一半时计为0.5。经统计计算,显微组织中的未充分再结晶组织占比如表 1所列。炉内带钢速度为160 m/min时,未充分再结晶组织平均占比为15.3%,心部和表层的未充分再结晶组织占比相差20%;炉内带钢速度为100 m/min时,未充分再结晶组织平均占比为7.3%,心部和表层的未充分再结晶组织占比仅差6%。炉内带钢速度的降低,不仅有利于提高再结晶分数,也有利于缩小厚度方向上的组织差异。

图 1 不同炉内带钢速度下表层金相组织

图 2 不同炉内带钢速度下1/4处金相组织

图 3 不同炉内带钢速度下心部金相组织

表 1 未充分再结晶组织的比例

文献[8-9]研究表明,退火过程中HSLA380钢和HSLA420钢的再结晶起始温度均未超过700 ℃。因此,800 ℃的均热温度并不低。然而,在试验条件下,铁素体再结晶还未结束。这除了溶质拖曳和析出相钉扎的延迟抑制再结晶作用外[10-11],还与铁素体再结晶和奥氏体相变之间的相互竞争有关[12]

根据已有的研究成果,低碳低合金钢的相变转变Ac1点温度TAc1Ac3点温度TAc3可用式(1)和式(2)表示[13]

(1)
(2)

其中,w(Mn)、w(Si)、w(Cr)、w(Mo)、w(Ni)、w(Cu)、w(W)、w(V+Nb+Ti+Zr)、w(C)分别为各元素的质量分数,%。

将试验用钢的成分分别代入式(1)和式(2),可知试验用钢的两相区温度范围为724~874 ℃。由于铁素体再结晶需要一定的时间,因此,试验用钢在连续加热过程中不可能完成再结晶。当温度进入两相区时,发生奥氏体相变,奥氏体的产生减缓了铁素体的再结晶进程。

2.2 炉内带钢速度对力学性能的影响

不同炉内带钢速度下420 MPa级HSLA钢的力学性能如图 4所示。炉内带钢速度为160、130、100 m/min时,屈服强度依次为506、489、467 MPa;抗拉强度依次为616、597、579 MPa;断后延伸率依次为16.5%、17.0%、18.0%;屈强比依次为0.821、0.819、0.800。随着炉内带钢速度减小,屈服强度和抗拉强度降低,断后延伸率提高。

图 4 不同炉内带钢速度下的力学性能

带钢的微观组织为铁素体+珠光体,珠光体占比极小,且在不同的炉内带钢速度下未发现明显变化,珠光体对带钢性能的影响十分有限。因此,带钢性能主要受铁素体再结晶分数的影响。炉内带钢速度由160 m/min降至100 m/min时,铁素体再结晶分数由84.7%提高至92.7%,带钢强度降低(38±1)MPa,断后延伸率增加1.5%。可以估算,铁素体再结晶分数每提高1%,带钢强度降低约4.8 MPa。由组织分析可知,炉内带钢速度为100 m/min时,厚度方向上表层、1/4处、心部仍然存在逐渐增多的纤维铁素体,许多细小的再结晶晶粒也未充分长大。炉内带钢速度低意味着退火时间较长,倘若进一步降低炉内带钢速度,纤维铁素体进一步再结晶,带钢强度将进一步降低。当带钢进入到以晶粒长大为主导的组织变化阶段,带钢强度的变化也将趋于平缓。

3 结论

1)炉内带钢速度为100~160 m/min时,420 MPa级HSLA钢厚度方向上表层、1/4处、心部均存在逐渐增多的纤维铁素体,铁素体再结晶没有充分完成。炉内带钢速度由160 m/min降至100 m/min时,铁素体再结晶分数由84.7%提高至92.7%,带钢厚度方向上心部和表层的未充分再结晶组织占比差由20%降至6%。

2)随着炉内带钢速度的降低,420 MPa级HSLA钢的屈服强度和抗拉强度快速降低,断后延伸率升高。炉内带钢速度由160 m/min降至100 m/min,带钢强度降低(38±1)MPa,断后延伸率增加1.5%。炉内带钢速度控制在100~130 m/min时,420 MPa级HSLA钢的综合力学性能较优。

参考文献
[1]
王存宇, 杨洁, 常颖, 等. 先进高强度汽车钢的发展趋势与挑战[J]. 钢铁, 2019, 54(2): 1-6.
[2]
郑笑芳, 唐东东, 肖洋洋, 等. 一种低成本且易生产的抗拉强度980 MPa级冷轧双相钢及其生产方法: CN111455285B[P]. 2021-04-27.
[3]
郑笑芳, 葛鑫涛, 马明璐, 等. 一种低合金高强钢的退火再生方法: CN112458248B[P]. 2022-03-29.
[4]
郑笑芳, 崔磊, 陈德顺, 等. 一种屈服强度460 MPa级的低合金高强钢及生产方法: CN111575592B[P]. 2021-10-29.
[5]
肖振宇. 含铌微合金高强钢力学性能波动成因分析[D]. 上海: 上海交通大学, 2009.
[6]
郑笑芳, 肖洋洋, 崔磊, 等. 不同退火温度下340 MPa级低合金高强钢的组织性能研究[J]. 安徽冶金, 2017(2): 13-15.
[7]
蒋建朋, 何方, 杨西鹏, 等. 低合金高强钢CR420LA的连续退火工艺研究[J]. 河北冶金, 2016(2): 16-20.
[8]
李黎, 李敏, 江自然, 等. 低合金高强钢HSLA380再结晶温度的研究[J]. 轧钢, 2017, 34(1): 16-19.
[9]
杨源远, 董丽丽, 梁世胤. 冷轧高强度低合金钢HC420LA的连续退火工艺[J]. 金属热处理, 2020, 45(8): 166-170.
[10]
雍歧龙. 钢铁材料中的第二相[M]. 北京: 冶金工业出版社, 2006.
[11]
关小军, 周家娟, 姜寿文. Ti-Nb对高强IF钢板连续退火再结晶的影响[J]. 特殊钢, 2000, 21(4): 16-19.
[12]
郑笑芳, 胡笛, 刘珂, 等. 一种抗拉强度780 MPa级双相钢及其生产方法: CN113584393A[P]. 2021-11-02.
[13]
吴化. 低合金高强度高塑性复相钢材的成分设计[D]. 上海: 东华大学, 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