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 Vol. 18 Issue (6): 67-70  DOI: 10.19366/j.cnki.1009-055X.2016.06.011
0

引用本文 

佘廉, 陈俊霖, 王俞轲, 宿洁. 顿悟理论在应急决策支持系统中的应用[J].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 18(6): 67-70. DOI: 10.19366/j.cnki.1009-055X.2016.06.011.
SHE Lian, CHEN Jun-lin, WANG Yu-ke, SU Jie. The Application of Insight Theory to Emergency Decision Support System[J]. Journal of Southwest Petroleum University(Science & Technology Edition), 2016, 18(6): 67-70. DOI: 10.19366/j.cnki.1009-055X.2016.06.011.

基金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91324203,71401195)

作者简介

佘廉(1959-),男,湖北武汉人,教授,博士,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公共安全预警与应急管理

文章历史

收稿日期:2016-04-04
顿悟理论在应急决策支持系统中的应用
佘廉1, 陈俊霖2, 王俞轲2, 宿洁2     
1. 国家行政学院 应急管理培训中心, 北京 100089
2. 中央财经大学 管理科学与工程学院, 北京 100081
摘要:将心理学中“顿悟”一词引入应急管理领域,提出将顿悟理论应用于应急决策支持系统。建立决策者“个人资料库”,引入“反馈—学习—改进”机制以实现系统运作,提升决策者个人的决策能力,并给出进一步的研究方向。
关键词顿悟    应急决策    应急决策支持系统    
The Application of Insight Theory to Emergency Decision Support System
SHE Lian1, CHEN Jun-lin2, WANG Yu-ke2, SU Jie2    
1. National Institute of Emergency Management, Chinese Academy of Governance, Beijing 100081, China
2. School of Management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Central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 Beijing 100081, China
Abstract: This paper incorporates the insight theory into the field of emergency management, and applies it to the emergency decision support system, by establishing a "Personal Database" for each decision-maker. Moreover, by introducing the "Feedback-Learning-Improvement" operating mechanism, decision maker's capability can be enhanced.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a fresh research direction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emergency decision support systems.
Key words: insight theory    emergency decision    emergency decision support system    
一、 引言

近年来,全球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和社会安全等突发事件频发,给应急管理人员带来了严峻挑战。突发事件的处理,需要应急决策者在较短时间内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做出相对最佳的决策,使损失尽可能降低。突发事件条件下,由于掌握的信息有限,以及面临时间和心理的双重压力,决策者的决策并不完全理性,决策者的过往经验和心理偏差对其决策过程的影响是客观存在的。

这一事实可以用“顿悟”一词来描述。“顿悟”作为心理学中的名词被引入应急管理领域,描述应急决策者通过运用所了解的信息,结合以往经验,在自身非理性因素作用下实现决策的过程。由于决策者的经验和内在特征具有个体差异,同一决策者对不同事件的顿悟有一贯性和规律性;不同决策者对同一应急事件的顿悟存在差异性。

应急决策支持系统是一种多学科交叉的、依托计算机技术等科技手段建立的、为应急决策者提供决策辅助支持的综合平台。目前对应急决策支持系统的研究局限于对突发事件客观数据的处理,因此有必要将顿悟引入应急决策支持系统,使系统在已有的分析客观信息的基础上,考虑决策者的经验和有限理性特征对决策的影响,构建一个综合集成、自动学习反馈的应急决策辅助平台,帮助决策者进行顿悟,做出决策。

二、 顿悟理论基础和应急决策支持系统研究现状

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的核心是应急决策,为了辅助决策者更有效地进行决策,产生了应急决策支持系统。本研究将顿悟理论引入应急决策支持系统建设,基于此,分别从顿悟的理论基础和应急决策支持系统的研究现状两个方面进行综述。

首先是顿悟的理论基础。“顿悟”一词来源于心理学,由心理学家柯勒在1971年提出,其解释是“一种突然的颖悟”,顿悟过程就是解决问题的过程,也是一种质变的认知过程。大多学者提出顿悟问题解决前存在酝酿阶段,解决往往在一瞬间完成。如罗劲认为顿悟式的问题解决含有突发性、直指性和持续性三个特征。[1]

顿悟中的决策者需要对整个情景进行知觉与理解,此过程中往往包含决策者经验知识和心理偏差带来的影响。心理偏差是指个人在风险情形下显示出不符合期望效用理论的特性,例如过度自信理论和Kahneman和Tversky提出的前景理论中的损失厌恶、风险规避等。损失厌恶反映了人们的风险偏好在面对收益和损失时是不一致的,分别表现为风险厌恶和风险寻求。[2]过度自信是人们认为自己知识的准确性比事实中的程度更高的信念。

应急决策过程就是一个顿悟的过程,是决策者利用自身经验智慧和已获取信息,在决策者心理偏差的影响下对突发事件进行分析,做出决策的过程,决策者个人特征的影响可能导致不完全理性的决策结果。比如程铁军指出突发事件的复杂性、破坏性、不确定性等特征会给应急决策者带来一定影响,决策者具有有限理性、损失厌恶的特征,不符合效用理论对完全理性的要求。[3]樊治平认为分析突发事件应急响应决策时,应考虑决策者的心理行为特征,并据此提出了基于前景理论的应急响应风险决策方法。[4]王亮将决策者的心理因素考虑在动态应急决策问题中,提出基于前景理论的动态参考点应急决策办法。[5]因此,意识到顿悟在应急决策中的存在和含义,对决策者的心理偏差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加以规避,有助于提高决策者的决策水平。

顿悟理论的提出丰富了应急决策理论体系,而应急决策支持系统属于应急决策方法研究的范畴。早期决策者通过建立模型辅助应急决策,随着社会发展以及决策情况的日益复杂,单纯依靠人力来处理模型逐渐变得不切实际。计算机的发展为应急决策提供了良好的辅助平台,应急决策支持系统应运而生。

应急决策支持系统(Emergency decision support systems,EDSS)是综合利用大量数据,有机组合众多模型,通过人机交互,辅助各级决策者实现科学决策的系统[6],其产生是为了提高应急决策的效率和质量。

国内外对应急决策支持系统的研究既有理论构建研究,又有实际应用研究,研究内容涵盖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和社会安全等方面,运用了网络技术、地理信息技术等方法,为应急决策给予有效支持。如佘廉提出了公共突发事件案例在应急决策支持系统中的功能设计,探讨了公共突发事件案例表达的结构化生成框架。[7]吴志丹提出了一种基于数据挖掘和WebGIS技术的应急物流决策支持系统模型,并对该系统的体系结构和运作进行具体研究。[8]刘士兴等集成互联网、GIS、无线数据传输等信息化技术,构建城市公共安全经济决策支持系统平台。[9]高鹏飞等针对松花江水污染开发了流域水污染应急决策支持系统的模型系统。[10]安伟研究开发出能够通过网络提供服务的中国近海海上溢油预测与应急决策系统。[11]

综合国内外研究成果,将决策者因素引入应急决策支持系统的研究尚存在欠缺。决策者的心理偏差存在并作用于决策的顿悟过程,进而影响最终的决策结果,其作用是不可忽视的。因此将顿悟应用于应急决策支持系统中,以改善决策者的决策质量,是值得研究的问题。

三、 顿悟依托于应急决策支持系统的应用

应急决策支持系统的作用是辅助决策者进行有效决策,应具备的主要功能包括提供应急预案、典型案例,通过建立决策模型向应急决策者提供有效方案以供选择。在系统中应用“顿悟”这一概念,是将“人”的决策因素引入系统中,得到一个综合了“人”“环境”和“突发事件”的集成化应急决策系统,此系统创新性地考虑了决策者的个性化特征和由于心理偏差产生的决策偏见,依托计算机平台和多种应急决策支持技术实现决策辅助功能。

应用了顿悟理论的应急决策支持系统,不仅具有一般应急决策支持系统所应具有的功能,如收集突发事件的实时信息,建立典型案例库、处置模板库,提供决策方案等,除此之外,还首次建立针对决策者个体的“个人资料库”和设计“反馈—学习—改进”机制(如图 1所示),其具体运作过程如下:

图 1 基于顿悟理论的应急决策支持系统模型

首次决策。对于首次使用系统的特定决策者个体,应急决策支持系统首先按照一般方法,分析处理突发事件客观信息的约束,得出可供选择的有效方案。决策者结合系统提供的决策方案、所了解的信息以及积累的经验,经由自身非理性特征的作用,顿悟得到最终投入实际应用的决策方案。

反馈—学习—改进。首次决策结束后,会产生决策实施的结果。决策者将首次决策所选方案和决策结果反馈给应用了顿悟理论的决策支持系统,系统会根据反馈的数据,经过相应的处理,得到关于决策者个人决策风格的基本信息,并将这些基本信息上传到决策者“个人资料库”中。之后,系统会根据“个人资料库”中的信息,分析得到决策者个人的决策风格和心理偏差,如风险态度、是否过度自信等,据此对决策模型的设计进行调整改进,使系统的决策方案越来越符合决策者的个人特色。

后续决策。在首次决策之后的每一次后续决策中,系统都利用对上一次决策结果的分析,不断进行“反馈—学习—改进”过程,扩充决策者的“个人资料库”,调整决策模型,保证系统提供的决策充分考虑了决策者个人的非理性因素对决策结果的影响。系统以提供决策方案的形式修正决策者的心理偏差,改善其顿悟过程,使决策结果有更好的效果,以达到构建综合集成的应急决策支持系统的目的。

综上所述,顿悟理论指出应急决策者非理性因素在决策过程中的作用。引入顿悟理论的应急决策支持系统,针对每个决策者个体都建立专门的个人资料库,经过“反馈—学习—改进”机制的不断进行,最终为每个决策者提供定制化的决策建议,着重修正个体心理偏差,提高决策有效性。

四、 基于顿悟的决策者决策能力的提升

传统的应急决策支持系统,很难有效解决决策者个体的非理性因素给决策带来的偏差,也无法针对不同风格的决策者提供更贴合的决策方案。而基于“顿悟”概念的应急决策支持系统为这个问题提供了可能的解决路径。其相较于普通的应急决策支持系统,具有以下的优势:

综合集成优势。引入顿悟理论,把决策者的非理性因素纳入到应急决策系统中,丰富了应急决策系统的内涵,系统结构得到进一步扩充。系统的综合集成优势表现在内容的多元融合,结构的有机架构,实现“人”“环境”“突发事件”的集成化功能,扩展了应急决策支持系统的未来发展空间。

更加科学的决策支持。决策者的心理偏差在决策中的作用不可忽视,且在以往对应急决策支持系统的研究中未被考虑,基于顿悟的决策支持系统提供的决策方案将决策者的非理性因素纳入系统设计框架内,充分考虑多种因素,为决策者提供更科学和有效的支持。

改善决策者心理偏差。从系统的“个人资料库”中,通过“反馈—学习—改进”的机制,可以分析得到决策者的非理性心理偏差,利用技术手段,改进系统的决策模型,在给决策者个人提供的决策方案中针对其心理偏差进行调整,使其对决策的负面影响减少。在这样一个长期过程中,决策者的非理性决策偏见逐渐被改善,个人的决策能力得到提升,整个系统的决策更加智能和人性化。

以上分析可以看出,本研究提出的基于顿悟的应急决策支持系统,不仅可以不断学习反馈,为决策者提供高质量、定制化的决策方案,还可以潜移默化地修正应急决策者的心理偏差,提升决策者的决策质量和实际的决策能力,为应急决策的理论和方法开启了新的思路。

五、 未来研究方向

本研究创新性地将“顿悟”概念引入应急决策支持系统建设中,从理论和方法两个层面,考虑决策者顿悟过程中存在的非理性因素,给出了基于顿悟理论的应急决策支持系统的设计结构和机制。为应急决策者在非常规突发事件发生时及时、有效地进行决策提供支持,为应急决策支持系统的发展提供了一个新思路。

基于顿悟的应急决策支持系统具有很大的应用价值,是对应急决策理论和方法的有利探索,但由于本研究属于开创性的工作,其内容还处于理论阶段,有待于后续研究丰富架构、充实内容,将其应用到解决实际问题当中。未来的研究可以围绕基于顿悟的应急决策支持系统的技术构建与设计展开。有待进一步研究探讨的内容包括:决策者“个人资料库”建立的技术手段;“反馈—学习—改进”机制的实际设计及应用;基于“个人资料库”数据自动改进模型的算法等。

参考文献
[1] 罗劲. 顿悟的大脑机制[J]. 心理学报, 2004(2): 219–234.
[2] KAHNEMAN D, TVERSKY A. Prospect theory: An analysis of decision under risk[J]. Econometrica, 1979,47(2): 263–291. DOI: 10.2307/1914185
[3] 程铁军, 吴凤平, 李锦波. 基于累积前景理论的不完全信息下应急风险决策模型[J]. 系统工程, 2014(4): 70–75.
[4] 樊治平, 刘洋, 沈荣鉴. 基于前景理论的突发事件应急响应的风险决策方法[J]. 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 2012(5): 977–984.
[5] 王亮, 王应明. 基于前景理论的动态参考点应急决策方法研究[J]. 中国管理科学, 2013(S1): 132–140.
[6] 张云龙, 刘茂. 应急救援中的应急决策[J]. 中国公共安全(学术版), 2009(1): 66–69.
[7] 佘廉, 张明红, 黄超. 公共突发事件案例表达结构化模式探讨[J].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6): 69–75.
[8] 吴志丹, 赵琰. 基于数据挖掘和WebGIS的应急物流决策支持系统研究[J]. 沈阳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2(2): 227–231.
[9] 刘士兴. 城市公共安全应急决策支持系统研究[J]. 安全与环境学报, 2007(2): 140–143.
[10] 高鹏飞. 流域水污染应急决策支持系统中模型系统研究[J].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2009(2): 92–96.
[11] 安伟. 中国近海海上溢油预测与应急决策支持系统研发[J]. 海洋科学, 2010(11): 78–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