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信息
- 陈支越, 刘盼盼, 周丹
- CHEN Zhi-yue, LIU Pan-pan, ZHOU Dan
- 广西民族大学瑜伽康复理疗课程改革可行性研究
- Feasibility Study of Yoga Rehabilitation Physical Therapy Curriculum Reform in GXUN
-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7, 23(3): 102-105
- Journal of Guangxi University for Nationalities(Natural Science Edition), 2017, 23(3): 102-105
-
文章历史
- 收稿日期: 2017-07-10
2. 广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 广西 南宁 530007
2. Guangxi Cadres University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Nanning 530007, China
瑜伽(英文:yoga,印地语)一词,是从印度梵语“yug”或“yuj”而来,其含义为“一致”“结合”或“和谐”.瑜伽起源于数千年前的古印度,是古印度高僧在几千年的僻居修行中将人体的体悟融入大自然的生存法则中逐步探索出的一系列理论完整、确切实用的健身养生体系.公元前两千多年前,印度著名的瑜伽行者帕坦珈利创作了《瑜伽经》,瑜伽的完整理论体系在其基础上才真正成形,瑜伽行法由此形成了完整的八支体系.严格意义上来说瑜伽是身心锻炼的统一称谓,好比中国的导引养生功等,瑜伽在印度也是一个身心修炼的通泛名词.瑜伽的体势运用古朴而适于实用的技巧,改善人的身心和情感精神方面的能力,是一种以“结合”“平衡”“统一”,为含义,不仅是知性的、感性的,而且要理性的身体力行去实践的运动方式.
瑜伽在中国最早见述的记载是公元472年北魏吉迦夜编著的《方便心论》.瑜伽在中国传播的过程中, 与我国的道教、儒学、中医学、武术和气功导引术交流融合, 成为修养身心的养身术, 丰富充实了中国古代中医养生理论的内涵.孙思邈的《备急千金要方》卷二十七“养性”中记载:“天竺国按摩法, 此是婆罗门法.”孙思邈以此和老子按摩法相结合并阐述己见,发展了养生学说,他提倡吐故纳新的“静功”与熊经鸱顾的“动功”相结合,注意日常生活规律、适度,认为饮食、起居、情志等皆有学问,把养生锻炼与老年病康复相结合,使养生学成为一门有理论、有经验的科学.宋代张君房所著的《云笈七签》中记载了婆罗门导引十二法; 苏东坡著《养生论》中有与苏子由曾经修炼瑜伽养生术的详细技术;明代名医徐春甫在其编著的《古今医统大全》中总结了我国气功实践诸家导引法, 也包括婆罗门导引十二法, 其中部分涉及的十种坐法明显吸收了瑜伽的内容[1].
瑜伽作为一项体育运动在我国从80年代的复兴发展到现在其技术已经基本趋于成熟,从大众健身角度去看已经广泛传播,因为瑜伽对人体的身心的保健等作用明显而备受推崇.同时不断衍生出了各种适用的瑜伽分支方法,比如密宗瑜伽、Iyengar瑜伽、Ashtanga瑜伽、双人瑜伽、孕妇瑜伽以及一些瑜伽管理科学.特别是2015年云南民族大学中印瑜伽学院的成立,其积极响共建海上丝绸之路的倡议,深化了瑜伽的国际交流,与瑜伽的起源国家印度进行瑜伽文化的共同交流借鉴,相互学习.细化到广西南宁市的瑜伽发展状况来看,瑜伽会所已经达到了一百家左右,多以瑜伽健身塑形,瑜伽教练资格证培训为内容发展.南宁市高校瑜伽发展状况以广西民族大学为例,瑜伽教学主要以公共体育课的形式存在,培养专业的瑜伽综合型人才教育资源尚未发展雏形.
1 研究背景当下是高科技时代,社会各行业都离不开电脑和手机,长时间使用电脑和手机,身体保持错误体态,出现各种“电脑病”和“手机病”,也就是“亚健康”病症,如,颈椎病、肩周炎、腰肌劳损、腰椎间盘突出、关节炎、糖尿病、高血压等等.据调查显示,70%以上的人有亚健康疾病,他们除了到医院治疗外,还注重加强自身的康复和锻炼,那么,市场需要大量的专业运动健身人员进行正确的运动康复指导.而瑜伽运动的特点是:通过各种不同程度的伸展、屈伸、扭转、拧紧、非常态体式,将身体肌肉伸展到最大限度提高关节灵活性和肌肉力量,从而达到身体的健康,以及修复各种关节病症;瑜伽还能疏通气血达到缓解心理压力、调整失眠等效果.瑜伽运动因其特点倍受社会人士的喜爱,也成为一门新兴时尚健身方式.就亚健康而言,需要解决病痛问题,作为运动健身人才培养单位,无论是大众健康、社会体育指导,大众健身与康复,需要我们在这方面去培养更多的复合型人才.另一方面,体育专业的学生就业面很窄,瑜伽作为康复理疗的课程开设,能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解决学生就业难问题.综合上述,无论是社会需求还是对学生就业,瑜伽作为康复理疗课程的建设都具有理论上和实践上的广阔前景.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本文以广西民族大学体育与健康科学学院师资力量及相关课程开设情况和南宁市所有所瑜伽会所教练员及学员为研究对象,对广西民族大学体育与健康科学学院申报瑜伽运动康复理疗专业的可行性进行调查研究.
2.2 研究方法 2.2.1 文献资料法通过查阅广西民族大学图书馆、中国期刊网数据库(2001-2017)、维普百科网、OCLC NetLibrary、万方外文文献期刊库等,以瑜伽可行性研究为关键词进行研究分析,对本研究做理论上的支撑,并进行归纳分析.
2.2.2 专家访谈法通过对广西民族大学体育与健康科学学院具有丰富教学经验的专家、教师等进行访谈以及电话询问和逐个走访的方式对南宁市的瑜伽会所进行访谈交流,了解瑜伽教练的相关情况以及课程开设情况.
3 研究结果与分析 3.1 广西民族大学开设瑜伽课程相关情况广西民族大学体育与健康科学学院师资力量雄厚,管理机制健全,设有球类教研室、田径教研室、民族体育教研室、基础理论教研室、公共体育教研室、实验室、综合教研室等八个科室.其中实验室获得自治区级高等学校合格实验室,现有运动人体科学、解剖、生理、保健等五个学科实验.教学场馆比较齐全,有国际标准塑胶田径场、足球场、综合球类馆、体操健身馆、武术馆、网球场、灯光球场、排球运动场和田径训练棚等体育训练场馆.通过调查得知,广西民族大学瑜伽课程的开设目前仅有公共体育课、瑜伽园业余学习、瑜伽教练班这三种课程开设形式,瑜伽课程的受众人群单一、人数少、接触专业程度较低.
3.2 南宁市瑜伽会所教练员及课程开设情况课题组对南宁市六个行政区的98所瑜伽会所进行实地走访调查,主要在西乡塘区和青秀区两个人口稠密的辖区,其他区分布较少.其中西乡塘区有28所会馆、兴宁区有13所、青秀区有31所、江南区10所、良庆区15所、邕宁区1所瑜伽会馆.教练员共有181名.教练员的男女比例为14:167,百分比分别为7.7%和92.3%.教练员的年龄段分布分别为: 20到40岁之间的占95%、40岁以上的占4.9%.教练员的学历状况为:研究生学历占2.7%、本科学历占86.7%、专科学历占10.4%、专科以下0%.教练员的教龄情况:1年以上教龄的占2.2%、1到5年教龄的占70.8%、5年以上教龄的占27%.瑜伽教练培训班的教练对学员开设比例平均在1:8.平均每个瑜伽馆每周的练习人数在180人左右.
南宁市2016年国民体质监测数据显示,南宁市人民体质呈现出渐进增长的趋势,南宁市去年的国民体质达标率增长了2.4%,达到了90.6%,略高于国家体育总局公布的广西2014年国民体质检测达标率86.9%[2].南宁人各年龄段体重都有一定的增长幅度,增长幅度在0.21%~2.37%之间.但是南宁成年人的身高、体重低于全国水平,身高相差2.5~4 cm.数据显示,在体质达标率上,南宁市男性的达标率为89%,比全国水平高0.8%,但男性达标率低于南宁市同年龄段女性的达标率.女性体质达标率为92.3%,高出男性约3%.与2015年的数据比较,男性成年人除身体形态、机能有所增长外,其他身体素质方面的指标都有一定程度降低.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南宁市人民体质的变化和经济社会的良好发展相适应,体质变好了,各年龄段人的体重都在增长,身高略微低于全国人民体质水平,但是体重的增长和肥胖会带来一系列的问题,会影响人身体各个部分的健康,这一系列的体质下降问题慢慢成为人们担忧的问题.
4 开设瑜伽运动康复理疗课程的可行性 4.1 瑜伽对亚健康状态的改善亚健康状态是指人体处于健康和疾病之间的一种状态,处于亚健康状态者,体质处于健康状态以下标准,主要表现为特定时间内的活力降低、功能和适应能力减弱的症状,但不符合现代医学有关疾病的临床或者亚临床诊断标准[3].亚健康的主要特征包括:1) 身心不适所反映出来的症状,如疲劳、虚弱、情绪易变等,其状况在相当时期内难以明确.2) 人体微生态失衡状态.3) 人体某些身心疾病的病前生理病理学改变等.从以上特征看出亚健康状态都是以慢性疲劳为主要特征的躯体心理症状问题.瑜伽的特点就是对心灵的调节作用,瑜伽柔和的特质使之适宜人群广泛,正确的学习可避免运动损伤.在瑜伽课程中音乐舒缓、教师语言轻柔、语速适中、学生的身心在平静中得到锻炼.瑜伽体位流畅、对称、舒缓,身体得到充分的伸展,而每个动作完成后一般都会有相应的放松,对肌肉、关节的拉伸和灵活性有显著作用,其次瑜伽冥想有益于人体神经系统,能控制和调节人的情绪.可见瑜伽练习对人体的心理健康水平有良好的调节作用,对亚健康人群的各种身体健康问题能够起到很大的改善作用.
4.2 瑜伽市场在全民健身潮流盛行的大环境下,虽然各种健身项目很多,但是适合大众、适宜推广到各个年龄段的健身项目却很少,而瑜伽这种安全、优雅、循序渐进的运动,不仅可以雕塑体型、提升气质,预防减缓疾病,还可以放松神经、缓解压力,达到心灵与身体的和谐,更重要的是在练习瑜伽的过程中比较容易形成习惯,长时间的锻炼使练习者能感受到瑜伽对人体内外的改善,不仅给练习者健康的体魄,更能带给人们平和的心态,铸就身心和谐的整体美,养成终身练习瑜伽的习惯,使人精力充沛,身体健康.就目前国内体育产业市场的现状而言,国内瑜伽市场尚处于发展初期,瑜伽市场的现状与达到饱和状态之间还有很远的距离,瑜伽市场有非常巨大的发展空间.同时,正因为市场尚处于发展阶段,市场竞争不激烈,所以机会还有很多,相比其他近于饱和状态的行业,瑜伽行业的优势突显.
4.3 瑜伽课程改革的社会环境“一带一路”战略发展布局下,我国体育产业将获得高效资源配置、深度市场融合以及体育产业产能消化渠道[4],同时借助沿线国家较为成熟的国家职业体育和社会商业体育组织对我国体育产业布局实现更大范围、更高水平的对外开放和区域合作.在“一带一路”大背景下的高校瑜伽课程改革应以培养适应国情的复合型人才为最高目标,但是,由于我国高等教育传统体制的一些缺陷, 开设的专业仍以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瑜伽的教学大多以俱乐部的形式进行,内容都以单纯的体式为主,并未建立起一个成熟完善的教学体系.没有将国情和社会的需求与专业课程很好融合,因此出现了专业课程与社会脱节、学生实践能力与市场需求脱节的现象.作为体育健康教育应用型开设的专业,传统的课程已无法满足急需实用性人才,必须将创新的、符合国情的、急需的专业人才课程融入专业课程教学体系中.
4.4 拓展学生的就业面瑜伽已经是深入当前生活的一种适合大众推广的运动项目,也是都市女性崇尚的一种时尚休闲活动.国内各大中小城市的瑜伽馆相继而起,但受制于生活节奏的限制,大部分瑜伽爱好者仍然受到工作时间和地点的限制,其锻炼需求不能得到满足,因此瑜伽健身项目必将走向每一个社区发展.基于此现象,迅速扩张的瑜伽市场必然出现教练资源短缺问题,可以断定瑜伽教练在未来的发展中前景广阔,是一个工作压力相对较小,修身养性、轻松愉悦的高薪职业.瑜伽课程的改革以市场需求为基础,培养综合型的,适应大众需求的人才为目标,在此基础上推动我校体育专业教学改革,通过瑜伽康复理疗课程的开设和教学尝试,培养优秀的瑜伽教师和社会体育指导员,缓解瑜伽专业人才紧缺的现状.通过瑜伽课程的教学,学生可以多掌握一门体育运动技能,拓宽学生的就业面,提高学生的就业率.
5 结论与建议在瑜伽运动康复理疗课程建设中,针对人体各种亚健康状况和练习需求,将不同瑜伽动作的特点和功效进行筛选和分类,以精准的瑜伽体位针对各种亚健康状况进行康复理疗;目前高校瑜伽教学大多数只在公共体育课有选修课,教学内容简单易懂,以健身为教学目的,而瑜伽作为康复理疗课程,瑜伽动作方面学习的内容多而细、精准而正位、个体与整体的链接;在康复与理疗方面,学习解剖学、生理学,运动创伤、保健与康复以及脊柱问题和关节炎、高血压、糖尿病等亚健康病症的评估,将瑜伽结合病症进行康复理疗,对不同病症人群进行科学评估,拟定理疗方案;运用运动解剖学、运动力学、运动心理学融入瑜伽中,进行科学分析瑜伽正确体位的教学内容实践性研究.
瑜伽作为康复理疗课程的建设与实践,应总结和归纳出一套适合“瑜伽”康复理疗课程的教学模式,包括课堂目标、教学模块、教学方法、评价标准等并提出编写适应运动康复专业人才培养的“瑜伽”康复理疗课程教材的方案.瑜伽作为一门康复理疗创新课程来建设,其教学手段是教学模式的核心,在教学手段中,应将重点放在“康复与理疗”,着重培养学生掌握瑜伽运动与身体不同器官关系,达到学习—理解—实践—运用目的.教学中将重点探讨“实践运用式”的教学模式.“实践运用式”教学模式是指在教学过程中,要求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结合实际案例,自主的进行评估—建立方案—运用实践”,对案例进行科学的指导,完成康复训练的过程.
瑜伽作为运动康复专业的课程项目改革中,应当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发展为目标,完善教学体系.在体育本科人才培养方案中,既要照顾到传统的专业课程设置,又要结合当下国情实际开设特色专业课程,根据专业发展方向来开设课程.要打破保守思想,根据市场需求建设新课程.只有这样,才能打破人才培养与社会供给脱节局面,多元化的培养复合型人才.
[1] | 刘昭纯. 瑜伽与中医养生的比较研究[D]. 山东中医药大学, 2008. |
[2] | 周红波主持召开市政府常务会[N]. 南宁日报, 2017-01-09(001). |
[3] | 中华中医药学会. 亚健康中医临床指南[M]. 北京.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2007 |
[4] | 邵凯. "一带一路"战略布局下我国体育产业融合路径研究[J]. 体育科研, 2015(6): 57–6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