扩展功能
文章信息
- 徐刚
- XU Gang
- 基于PPP模式的BOT项目财务风险分析及防范
- Analysis and Prevention of Financial Risk in BOT Project Based on PPP Mode
- 公路交通科技杂志, 2015, Vol. 32 (9): 150-153,158
- Journal of Highway and Transportation Research and Denelopment, 2015, Vol. 32 (9): 150-153,158
- 10.3969/j.issn.1002-0268.2015.09.025
-
文章历史
- 收稿日期:2015-06-10
PPP模式是公共部门与私人部门通过建立合作关系来共同提供公共产品或服务的融资形式。作为PPP融资模式之一,BOT的概念最早由香港商人带入中国。自1994年国家计委选择了广西来宾电厂项目等5个项目作为首批BOT试点项目以来,BOT(即建设-运营-移交)模式在我国铁路、高速公路、发电厂、供水、废水处理厂和城市地铁等许多基础设施项目中逐步得到了应用。这种模式为基础设施项目拓展了融资渠道,缓解了基础设施建设需求和资金紧张之间的矛盾,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财政负担,满足了经济和社会发展对基础设施的需要。但是,BOT项目融资方式比较复杂,其所需的资金量较大,建设和经营周期较长,牵涉的范围较广,对工程技术要求较高,而且影响项目的不确定因素较多,因此BOT项目存在较高的风险。一些BOT项目存在较高的建设成本以及运营成本,项目收入缓慢增长甚至无增长,存在沉重的投资和偿债矛盾等问题,项目财务风险突出。
1 BOT工程项目财务风险分析 1.1 自有资本低,过度依赖银行贷款由于BOT项目的建设和经营周期长,特别是投资金额大,其实施过程中存在诸多不确定性,存在一定的筹资风险。一些BOT项目存在资本结构安排不合理,自有资本低,过度依赖银行贷款的风险[1, 2]。融资风险表现在融资渠道单一。银行贷款是主要的资金来源,容易积累金融风险,对项目长期筹资活动带来不利影响,具体表现为:融资资金规模扩大,还款时间高度集中,存在融资风险,同时还款难度加大。BOT项目是资金投入巨大的基础设施建设工程,许多项目建成转入运营管理后将背上沉重的债务包袱,还本付息负担重。再者,贷款的期限安排不合理,如不科学地筹集资金、安排还款,极有可能出现无法还贷的风险。
1.2 政策易变化,投资风险高BOT项目作为政府特许经营方式之一[3],其经营发展必然和国家政策要求有密切关系,其发展必须以满足国民经济整体利益为出发点,还面临政策性层面的风险,即国家政策变化,诸如利率调整、汇率变动、财政、税收政策等方面,这些均会对项目的资本运营和财务活动产生风险。项目投资风险是BOT项目最主要的风险,指项目投资取得的效果与预期结果之间发生偏离的可能性。BOT项目建设期和回收期都较长,不可预测因素多,项目投资模式规模大,投资风险所造成的损失也较大,所以应考虑投资的方向、时机、规模和回收期等因素来实现对投资风险的控制。此外,因存在社会动乱、瘟疫、水灾、地震等无法预见、不能避免和不能克服的事件,项目还有损坏或毁灭的不可抗力风险,该种风险会造成整个BOT项目中断或者彻底失败[4, 5]。
1.3 收益不确定,资金回收难资金回收风险是指BOT项目在运营阶段,由于政策、管理、技术、市场等影响因素造成项目收入下降、成本上升、不能确保收入的风险。如果政府在同一区域内进行反复建设或批准与该BOT项目带有同种属性的项目建设,会造成BOT项目客户的分流,利用量随之减少,投资者与债权人资金链断裂,收益无法保障以及贷款本息无法偿还。例如,在已经建好的高速公路收费范围内另外再修一条平行公路,或改善和提升已有公路的通行能力,就会造成争夺同一路段交通量的情况,会影响其收费价格。电力和煤气供应、供水、污水处理等公共基础设施也存在类似情况,因此即使BOT项目不变化其定价方式,也定会造成项目亏损。所以BOT项目发起人在目前不健全的公共基础设施定价体系下对该产业进行投资,并以一个恰当的价格获取投资回报,确保资金回收,是进行BOT项目融资的基础。
1.4 项目建设、运营成本超支在项目的实施、运营、维护等各个阶段,因外部影响因素发生改变,或项目的内部经营存在管理上与技术上的问题,会造成项目的实际支出金额超过项目支出预算的风险。政府如果在招投标阶段取消该项目或选择重新招标,在一定程度上会使贷款人或发起人面临损失巨额招标费用的风险。而在建造阶段,如果项目建造成本超支、工期延误,无论出于何种原因,项目的各参与方都将承受巨大损失。另外,在运营阶段,如果项目建造完工并已经投产,却无法在数量上和质量上根据计划成本生产出达标的产品并提供服务,运营成本增加,就会出现严重亏损的风险。
2 BOT工程项目财务风险控制对策 2.1 筹资风险控制项目筹集资金的风险常常是由于过度举债造成的,因此项目在融资过程中应该坚持稳健的财务战略。首先,需要考虑项目利润率是否大于银行贷款利率,只有项目利润率高于银行贷款利率,才能保证按期归还贷款本息,实现财务杠杆收益。其次,还要考虑项目的债务清偿能力,考虑项目拥有现金的数量以及项目资产变现能力的强弱,合理确定自有资金与债务资金、短期资金与长期资金之间的比例关系,控制项目拥有的贷款和担保规模,切实有效地控制项目负债经营风险[6]。
具体控制措施为:
(1)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
项目的收益是项目偿还本金、支付利息的资金源泉,因此,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是对筹资风险进行防范以及控制的根本所在。项目经营管理与现金管理相辅相成,尽管拥有科学的现金管理,但如果项目经营管理却一直处于杂乱状态,同样造成项目面临无法按期偿还债务本金和利息的压力。
(2)适度负债,优化资本结构
根据最佳资本结构理论,优化资本结构目标是最大化项目价值以及最低综合资本成本筹资额。在BOT项目筹资中,根据项目投资主体资金多少和项目的实际情况等多方面考虑,合理确定负债和投入资本的比例。例如,负债比率可以据项目的具体情况而定。资金能够快速周转、生产效益较好的项目,可以保持适当高些的负债比率;而资金周转较为缓慢、经营不善的项目,负债比率应适当低些。
(3)合理搭配长、短期负债
对于流动负债和长期负债的构成结构应当以项目资金占用情况为基础来确定。通常情况下,流动负债筹集的资金用于购置大部分的流动资产,而小部分的流动资产由长期负债筹集的资金来购置;长期自有资金和大部分长期负债筹集的资金则用来购置固定资产。对于防范以及控制筹资风险而言,要求负债策略具有合理性和稳健性[7]。
2.2 投资风险控制BOT项目公司在防范项目投资风险时,公司财务管理人员应增强项目风险管理意识,及时对项目外部宏观环境和内部经营环境及其变动情况进行客观细致地分析,积极参与投资风险防范。投资风险防范贯穿于项目实施的始终,可采取风险回避、风险控制、风险转移或自留等常见的应对措施。
其具体控制措施为:
(1)项目选择
投资行为能否成功,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项目选择,合理的选择是规避风险的关键,选择什么项目对投资结果会产生决定性的影响。因此,在对外投资时,投资者应当系统、全面、细致地考察被投资项目,对项目的各方面信息进行多角度多方位的评估,将可能面临的各种风险控制在合理范围内,使投资风险降到最低。综合分析项目的投资环境、市场发展前景、管理水平、资金实力等重要因素的可行性是这一阶段的主要任务。
(2)组合式投资
实行风险管理的重要原则之一就是把现有资金对不同的项目、不同的发展阶段进行投资,或者投资者们主动合作一同对同一项目进行投资。其一,投资者可以通过相互借鉴经验、扬长避短的方式最大可能地减小风险。其二,多行业、多地区经营带来的优势可以有效规避集中投资所产生的高风险,使项目稳定持续发展。其三,通过这种方式,投资者即使只拥有少量资金也可以对优良项目投资,从而最快速度地获得收益,收回投资成本。
(3)分散投资
进行项目投资时,应采取多元化经营,在突出主业的前提下,充分利用时间,通过多种产业和产品产生最大利润,进而把投资风险降到最小。项目公司可以与保险公司合作,在合同中对不可抗力风险进行约定,采用延长营运期或顺延工期的方法补偿损失,还可以直接投保,让保险公司承担此类风险。
2.3 资金回收风险控制BOT项目未来的可靠收益是项目成功的保证。项目回收风险控制需要重点加强风险分担和项目运营收入管理两个方面。风险分担指在政府与项目公司之间、债权人与项目公司之间、项目公司与建设承包商及经营承包商之间分配风险。风险的承担方期待获取合理的回报,它应当最有管理能力和承担能力。不同风险的承担主体也不同:绝大部分情况下,汇率变动以及通货膨胀的风险由政府承担;比较容易控制的市场风险以及生产风险主要由项目公司承担;项目超出预算以及延期的风险由建设承包商承担;在运行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风险由运营商承担。项目各参与方往往会签订一系列合同对风险进行分配。通过风险分担,确保项目收益的可靠性。
加强BOT项目运营期间的收入管理。科学制订年度收入预算,并将收入预算层层分解,建立增收激励机制,充分调动员工的增收积极性。定期对运营收入进行分析,掌握费源动态,把握征收重点,提高征收水平。加强收入监管力度,做到应征不漏,实现项目收入稳定增长。努力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充分利用资金集中调度的优势,履行好按期还本付息的责任。
选择合理的收入实现方式和结算方式,确保资金的收回。赊销的方式存在于在资金和信用状况好的客户中,并且要制订合理的收账政策,以确保应收账款及时足额收回。项目公司应当安排相关人员对超过期限却久未结清欠款的客户加紧催收。同时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抓住主要矛盾,根据应收款项超过极限的时间和实际情况,灵活应对。此外,应建立坏账准备金制度,为规避因资金回收风险造成的损失,在坏账损失发生之前提取坏账准备金,从而降低本期中虚增的利润。
2.4 成本超支风险控制承包商对管理和控制完工风险有很大影响,承包商的信誉和能力对交钥匙固定总价合同的有效性起决定性作用。因此,在选择承包商时,项目公司必须对其专业背景、财务能力以及技术水平进行详尽的了解,同时可以采取公开招标的方式,通过竞争机制选取承包商。
强化对项目的工程成本控制。对项目中的职能机构和职工,明确任务和责任划分,进行合理的绩效考核。要有明确的成本控制计划,制订工作流程。以设计图纸和相关工程资料为基础,结合合同工期、施工条件、目标责任成本,以节省工期、提质降本为目标,从技术角度和成本角度综合评估备选方案,最终制订低成本、高质量、高效率、高科技的施工方案。同时也要将经济可行的备用技术组织措施纳入施工组织设计,用来及时修正成本管理目标中的偏差。
加强项目运营成本费用管理。要将所有成本费用纳入全面预算管理中,按部门、所、站定岗定员和费用定额,将成本费用分解,细化落实到部门和人。同时,建立预算绩效考评制度,把职工个人利益和项目长远发展联系在一起,起到激励和约束的双重作用。制订和完善成本控制办法[8]。
3 BOT工程项目财务风险控制保障措施 3.1 提高BOT项目财务风险意识我国的BOT项目投资正在快速发展,在享受这类投资的优惠和巨大机遇的同时,忽视快速发展过程中的隐患,是BOT项目投资存在的最大风险。所以,投资者要有很好的风险防范意识,尤其是注意财务风险。及时准确跟踪国家政策如投资政策、财税、金融等政策的变化,评估政策变化带来的机遇和财务风险,及时调整项目目标方向或者制订实施对应方案,防范财务危机[9]。
3.2 建立BOT项目财务风险防范系统项目财务风险管理是一个螺旋式推进的流程,基本环节包括:风险管理目标建立、风险预警、风险分析、风险决策、风险处理。在BOT项目财务风险防范系统中,一方面,要重视财务风险预警环节,以财务会计信息为基础,通过设置一些敏感性预警指标并观察其变化,对BOT项目可能和将要面临的财务危机实施实时监控和预测警报,真正有效地实施项目全过程的财务控制。另一方面,要重视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工作。详细准确地记录项目交易过程中的会计事项,通过风险预警、风险分析和真实相关的会计信息,及时发现问题。合理有效地安排资产占用,降低资金成本,控制存贷存量,减少坏账损失,以控制财务风险[10]。
3.3 加强BOT项目资金管理资金管理是财务管理的重中之重,也是财务风险防范的着力点,加强资金管理,应重点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1)集中对资金进行管理,以保障资金的安全性。对于银行开户管理应当保持统一性,采取集中管理资金的方式,将项目资金的付出以及收入进行全方位监控,使用资金时实行统一调配的方式。(2)制订资金收支计划,合理安排资金,减少资金成本,如充分利用项目公司的银行信用,加强保函和保证金的管理,减少对公司现金流的占用。(3)在建设期,对工程款的拨付进行严格管理,除合同约定的预付款外,其他款项依照验工计价制度进行支付,始终保持按已批复的完工工作量来付款的原则。(4)在经营期,加强经营费用支出控制和应收账款的管理等。
3.4 推行全面风险管理推行BOT项目全面风险管理是实现财务风险控制的重要保证。财务风险是项目全面风险管理的主要内容,侧重于从财务的角度进行风险防控。财务风险管理贯穿了BOT项目建设、经营、移交的全过程,每个阶段防控的内容和重点都不相同。采用全新的风险管理方法,例如推行全面预算管理,对事前、事中的资金支出进行严格控制,确保资金流动的连续性。全面预算管理是在项目运营的每个阶段都要对预算进行编制、分析和考核,预算管理应当涵盖项目经营中所有收付的资金。对于项目收支预算,可以遵循滚动编制原则,依照设计、采购、施工编制或依照月、季、年编制,确保现金流顺畅,防控财务风险,保障项目有效运营。
[1] | 余兴喜.BOT投融资模式研究[M].北京:北京交通大学出版社, 2005.YU Xing-xi.Research of BOT Investment and Financing Mode[M].Beijing: Beijing Jiaotong University Press,2005. |
[2] | 冯艳阳.基于BOT+EPC融资模式的工程项目风险评价研究[J].项目管理技术, 2013, 12(2): 73-77.FENG Yan-yang.Research of Risk Evaluation of Construction Projects Based on BOT+EPC Financing Mode[J]. Project Management Technology,2013,12(2): 73-77. |
[3] | 秦舒颖.论BOT投资方式中的政府保证[D].重庆: 西南政法大学,2009.QIN Shu-ying.On the Government Guarantee of BOT Investment[D]. Chongqing: Southwest University of Political Science and Law,2009. |
[4] | 张晓玲.基于财务风险管理的企业集团全面风险管理体系研究[J].财会通讯, 2009(2): 147-149.ZHANG Xiao-ling.Research of Comprehensive Risk Management System in Enterprise Group Based on Financing Risk Management[J]. Communication of Finance and Accounting,2009 (2): 147-149. |
[5] | 李洪全.工程项目财务风险分析[J].现代商业, 2012(2): 269-270.LI Hong-quan.Analysis of Construction Project Financial Risk[J]. Modern Business,2012(2): 269-270. |
[6] | 杨雄杰.工程项目财务风险成因及对策[J].审计月刊, 2014(3): 50-51.YANG Xiong-jie.Reason and Countermeasures of Construction Project Financial Risk[J]. Audit Monthly,2014(3): 50-51. |
[7] | 戈金义.我国企业内部控制的研究[D].济南:山东大学, 2009.GE Jin-yi.Investigation on Internal Control of Chinese Enterprises[D]. Jinan: Shandong University,2009. |
[8] | 迟翔华.企业财务风险及其防范研究[D].济南:山东大学, 2009.CHI Xiang-hua.Study on Enterprise Financial Risk and Prevention[D]. Jinan: Shandong University,2009. |
[9] | 刘东.基础设施BOT方式的法律分析[J].重庆理工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2011,25 (11): 71-75.LIU Dong.Law Analysis of BOT Mode in Infrastructure[J]. Journal of Chongqi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Social Science Edition,2011,25(11): 71-75. |
[10] | 陈媛.BOT项目的风险管理研究[D].济南:山东大学,2009.CHEN Yuan.Risk Management Research of BOT Project[D]. Jinan: Shandong University,200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