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工业大学学报  2019, Vol. 36Issue (3): 16-24, 67.  DOI: 10.12052/gdutxb.180150.
0

引用本文 

鄞汉藩, 周彦, 陆碧虹, 钟兵, 陈亮, 黄盼, 韩丽平, 林娜. 可拓学共轭理论在专利资源分析中的运用[J]. 广东工业大学学报, 2019, 36(3): 16-24, 67. DOI: 10.12052/gdutxb.180150.
Yin Han-fan, Zhou Yan, Lu Bi-hong, Zhong Bin, Chen Liang, Huang Pan, Han Li-ping, Lin Na. Application of the Extenics Conjugate Theory in the Analysis of Patent Resources[J]. JOURNAL OF GUANGDO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2019, 36(3): 16-24, 67. DOI: 10.12052/gdutxb.180150.

基金项目:

深圳市福田区社会建设专项资金项目(18111265)

作者简介:

鄞汉藩(1939–),男,工程师,主要研究方向为知识产权及科技研发创新。

通信作者

周彦(1987–),女,二级教师,硕士,主要研究方向为知识产权及科技研发创新. E-mail:454911741@qq.com

文章历史

收稿日期:2018-05-01
可拓学共轭理论在专利资源分析中的运用
鄞汉藩1, 周彦2, 陆碧虹1, 钟兵1, 陈亮1, 黄盼1, 韩丽平1, 林娜1     
1. 深圳市知识产权研究会,广东 深圳  518031;
2. 顺德龙江实验学校,广东 佛山  528318
摘要: 本文采用虚部与实部的物质性、软部与硬部的系统性、潜部与显部的动态性、负部与正部的对立性4个方面的分析方法, 研究专利事物之间相互对应以及相互关联的共轭关系, 探求专利创造、保护、运用的各种矛盾问题的解决方法, 开拓专利技术创新之路, 在潜在风险隐患进行未雨绸缪的专利预警中、在现有资源进行有深度宽度的专利挖掘中、在科技成果进行有力度速度的专利创造中、在世界市场进行有角度尺度的专利布局中、在未来发展进行有高度广度的专利导航中, 进一步增强企业参与世界经济大循环的竞争力, 实现专利应有的市场价值和社会价值.
关键词: 可拓学    专利    资源    分析    共轭    运用    
Application of the Extenics Conjugate Theory in the Analysis of Patent Resources
Yin Han-fan1, Zhou Yan2, Lu Bi-hong1, Zhong Bin1, Chen Liang1, Huang Pan1, Han Li-ping1, Lin Na1     
1. Shenzhen Intellectual Property Society, Shenzhen 518031, China;
2. Shunde Longjiang Experimental School, Foshan 528318, China
Abstract: By applying the Extenics Conjugate Theory into the analysis of patent resources, a study is conducted on issues including the materiality of the virtual and the real, the systematic property of the soft and the hard, the dynamic nature of the covert and the overt, and the contrariness of the negative versus the positive. The analysis method of Extenics conjugate theory is adopted to study the conjugate relation between the patent and stuff, and to solve various contradictory problems of patent creation, protection and application. It contributes a lot to the creation of the social and economic value of patents through the application of the Extenics Conjugate Theory for wide and deep resources analysis of patents, for the warning of potential risks and hidden dangers, for proper patent layout in domestic and worldwide market, and for the future development by high breadth patent navigation.
Key words: Extenics    patent    resources    analysis    conjugate    application    

当代社会的高速发展,迎来了经济、技术、法律等专业跨界交融、组合使用的竞争时代. 知识正成为企业生存和发展的核心资源,我们正走向知识付费的创新经济.

人类的历史是一部知识创新的历史,专利是受法律保护的创新技术知识,是企业开拓市场的“航母舰”,是企业抵抗外来侵袭的“护城河”. 专利壁垒是技术创新不可逆转的新动力,拥有专利技术并占领制高点,正在成为各国竞争的稀缺资源.

党的十九大提出:倡导创新文化,强化知识产权的创造、保护、运用. 专利作为知识产权的重要组成部分,已经成为企业规范化管理的重要内容. 采用哲学辨证的创新思维,分门别类分析专利运用过程中涉及的资源,进一步发现、加持、运营、再造专利的价值,是企业健康发展的关键,是自立于民族之林和强国之路的保障.

中国蔡文教授原创“可拓学”的共轭理论,包括虚部与实部的物质性、软部与硬部的系统性、潜部与显部的动态性、负部与正部的对立性4个方面[1],可以用于发现专利资源要素、产生新的专利创意、构成专利技术方案,以及解决专利创造、保护、运用的各种矛盾问题. 本文试图采用可拓学共轭理论的分析方法,研究专利事物之间相互对应以及相互关联的共轭关系,开拓可拓学理论运用于专利技术创新之路,实现知识交融使用的价值,推动科技进步和经济发展.

1 专利的虚部与实部物质性资源分析

从物的物质性考虑,可拓学将物的物质性部分称为物的实部,非物质性部分称为物的虚部.

1.1 专利的虚部与实部 1.1.1 专利的虚部

专利的虚部泛指专利的非物质性资源,是专利权人主体及专利权客体非物质性部分共同体现价值的资源. 专利的虚部包括客观的虚部以及主观的虚部.

(1) 客观的虚部指专利权利要求所记载的内容,专利权拥有的时间、空间等资源.

例如深圳市朗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朗科公司)的创始人邓国顺、陈晓华,创造性地将USB接口与闪存芯片结合在一起,申请的“用于数据处理系统的快闪电子式外存储方法及其装置”ZL99117225.6专利(以下简称该专利),保护了数据存储的方法专利及其产品(装置)专利两种类型. 申请日期为1999年11月14日,授权日期是2002年7月22日,保护期是自申请日起算20年,保护地域是中国授予专利权的境内[2].

表达ZL99117225.6专利的客观虚部分析如M1所示.

$\scriptstyle{M_1} = \left[ {\begin{array}{*{20}{l}} {\begin{array}{*{20}{l}} {\scriptstyle{\rm{ZL}}99117225.6\scriptstyle\text{专利}}&\scriptstyle\text{专利名称}&\scriptstyle\text{用于数据处理系统的快闪电子式外存储方法及其装置}\\ {}&\scriptstyle\text{申请日期}&{\scriptstyle 1999\scriptstyle\text{年}\scriptstyle 11\scriptstyle\text{月}\scriptstyle 14\scriptstyle\text{日}}\\ {}&\scriptstyle\text{公开日期}&{\scriptstyle 2001\scriptstyle\text{年}\scriptstyle 4\scriptstyle\text{月}\scriptstyle 18\scriptstyle\text{日}}\\ {}&\scriptstyle\text{授权日期}&{\scriptstyle 2002\scriptstyle\text{年}\scriptstyle 7\scriptstyle\text{月}\scriptstyle 22\scriptstyle\text{日}}\\ {}&\scriptstyle\text{公告日期}&{\scriptstyle 2002\scriptstyle\text{年}\scriptstyle 7\scriptstyle\text{月}\scriptstyle 24\scriptstyle\text{日}}\\ {}&\scriptstyle\text{方式}&{\scriptstyle\text{颁发专利号}{\scriptstyle\rm{ZL}}\scriptstyle 99117225.6\scriptstyle\text{证书}}\\ {}&\scriptstyle\text{权利时间}&{\scriptstyle\text{申请日起算}\scriptstyle 20\scriptstyle\text{年}}\\ {}&\scriptstyle\text{权利地域}&\scriptstyle\text{中国}\\ {}&\scriptstyle\text{保护范围}&\scriptstyle\text{专利权利要求记载内容} \end{array}} \end{array}} \right].$

(2) 主观的虚部指专利拥有人社会形象以及专利权利要求保护产生的影响,公众认可度所形成的资源.

例如:专利权人邓国顺、陈晓华发明的该专利,填补了我国计算机存储领域20年来基础性发明专利的空白,成为“软盘软驱终结者”,创造了“闪盘之父”的神话,建立了该公司全球闪存盘及其闪存应用领域产品与解决方案的领导者地位,主观虚部形成朗科公司追求技术创新及法律保护发展的形象.

1.1.2 专利的实部

专利类物实部属性的资源,泛指国家职能部门授予申请人的专利证书及其对应的专利产品.

例如朗科公司向公众展示获得了中国专利局授予的发明专利证书,依照该专利记载的技术内容,生产出一系列与其专利相对应的“优盘”实部产品如图1所示,在促进科技进步和推动经济发展中做出了贡献.

图 1 朗科公司优盘产品 Figure 1 USB product of Netac Co.

用物元形式化表达ZL CN01331605.2专利的实部如M2所示.

$\scriptstyle{M_2} = \left[ {\begin{array}{*{20}{l}} {\begin{array}{*{20}{l}} {\scriptstyle\text{闪存盘体}{\rm{D}}}&\scriptstyle\text{形状}&\scriptstyle\text{扁长柱体}\\ {}&\scriptstyle\text{材料}&\scriptstyle\text{塑料}\\ {}&\scriptstyle\text{颜色}&\scriptstyle\text{白色}\\ {}&\scriptstyle\text{长度}&\scriptstyle{7.5\;{\rm cm}}\\ {}&\scriptstyle\text{宽度}&\scriptstyle{2\;{\rm cm}}\\ {}&\scriptstyle\text{厚度}&\scriptstyle{1.2\;{\rm cm}}\\ {}&\scriptstyle\text{专利号}&\scriptstyle{{\rm{CN}}01331605.2}\\ {}&\scriptstyle\text{上中表面}&\scriptstyle\text{一侧尖椭圆形} \end{array}} \end{array}} \right].$
1.2 专利的虚部与实部共轭变换

可拓学认为:实以为基,虚以为用;虚实结合,方成一物. 在一定的条件下,实部的转换会导致虚部的改变,虚部的转换会导致实部的改变[3].

1.2.1 专利的虚部转换实部

(1) 客观虚部转换实部.

应用客观虚部的专利技术方案或者新设计,可以进行实部产品的开发、实验、试制、调测,发展到专利产品的制造、生产、使用,实施专利技术的产业化. 例如依照该专利客观虚部生产的实部产品,消除了读取文件需要笨重磁盘驱动之苦,上市之后深受消费者的欢迎,客观虚部转换为对应的专利实部产品.

(2) 主观虚部变换实部.

主观虚部涉及专利树立信誉的要素,包括专利权人拥有的信息、知识、技术、智慧,体现的气质、魄力、名声、公序良俗作风,树立为社会服务的诚信形象. 也包括专利权人拥有的基础设施、研究开发、质量管理、专利权利保护、防范各种冲击和应变能力体现的整体水平. 朗科公司“用于数据处理系统的快闪电子式外存储方法及其装置”的发明专利,自诞生以来经历过24次无效口审,目前金身完好无损,荣获国家第十五届中国专利优秀奖;朗科公司“移动存储装置的盘符管理方法”的发明专利,荣获国家第十九届中国专利优秀奖. 朗科公司专利主观虚部的信誉,形成实部产品“优盘”美誉度的影响,即专利权人主体和专利客体“芯片”的素质,形成社会威望“名片”的影响,非物质性主观虚部的要素,转换成为实部物质性作用的资源.

(3) 专利主客观虚部变换实部的价值.

该专利主客观虚部转换成为专利实部产品中,专利族被美国的苹果和IBM、日本的东芝、欧洲等70家机构和个人引用130次,扩大了朗科公司主观虚部的形象,是采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创造闪存盘实部产品引领世界潮流的地位,形成市场的竞争资源,获取专利的超额利润,创造的价值为专利权人事业的发展添加了利益之油,促进朗科公司在向社会提供实部产品优质服务中,快速回收专利技术的研发成本,推动企业发展壮大.

1.2.2 专利实部转换虚部

(1) 专利产品挖掘形成新的技术方案.

在专利物质性实部产品产业化过程中,必然遇到原来没有发现的矛盾问题,或者可以收集到相关信息以及获取客户对产品的反馈意见. 通过分析现实条件存在的不足,寻找矛盾核心问题的创新元,解决现有条件不能实现目标的矛盾问题,可以形成实部产品新智力活动成果的客观虚部.

为了增加原创专利的价值,朗科公司以核心专利实部产品为基础,挖掘新的发明创造,进行路障式、城墙式、地毯式、围栏式、糖衣式的布局,构筑基础专利实部产品的外围专利群,与原有专利客观虚部的集合,可以形成“专利壁垒”新的客观虚部.

为了在参与世界经济大循环中提高产品竞争力,朗科公司在全球范围内布局了众多的专利,形成实部产品同时拥有多个专利的客观虚部,使专利价值在法律的保护下最大化的发挥. 在实部产品开发创新过程中,可以形成科技成果和专利“两种创造”的非物质主客观虚部. 截至2017年12月31日,朗科公司专利申请总量达324项. 授权发明专利265件,分布在中国、美国、欧洲、日本、韩国、中国香港等全球多个国家及地区.

(2) 实部展示的影响.

我国在研发创新提高质量的过程中,产品价廉物美的形象誉满全球,体现了“中国创造”的实力,实部产品的实质性特点转换为虚部的声誉;企业在展厅中展示自己实体产品的性能之外,还展示实体产品涉及的核心专利证书,形成保护屏障的所谓“专利墙”,体现企业的实力和激励发明创造的良好风尚,专利实部转换为朗科公司的主客观虚部.

1.2.3 专利虚实共轭变换永无止境

企业是以提供产品的优质服务获取市场利润的经济细胞,技术创新和产品创造是企业生存的永恒主题. 技术研发创造和专利创造的客观虚部成果,可以转换成为制造国际、国家、行业、企业、产品制式或者标准必要专利的实部产品;而实部产品的改进创新中,又可以不断获得更高层次虚部成果的新技术方案.

在上述专利虚实部共轭转换中,可以运用可拓学的理论和方法,根据新的功能“事元”价值参数的需求,寻找可拓学事元、物元、关系元的要素作为创新元,通过建模、拓展、变换、评优的四步法进行创新,以“物元”的特征元拓展变换作为载体,处理“事元”/“物元”之间的各种关系,在实现市场需求实部产品的功能中,获取“科技成果”与“专利权利”两类创造.

保护专利实部产品的实施、运用、获利,促进主体的发明创造,虚部新的技术方案不断涌现,是专利制度利用公权保护私权的利益,促进社会发展的宗旨;专利的虚部营造市场竞争优势,创造实部产品更多市场营运价值,是专利制度推动科技进步的手段. 专利虚部转化为实部,是社会和经济发展的历史;专利实部转化为虚部,体现了人类的文明与智慧,专利虚实共轭变换永无止境,通过可拓学专利共轭资源分析应用,实现专利的社会价值永无止境[4].

2 专利的软部与硬部系统性资源分析

从物的系统性考虑物的结构,可拓学把物的组成部分的全体称为物的硬部,物与它的组成部分之间及与该物以外的物之间的关系称为物的软部[5].

2.1 专利的软部与硬部

专利的软部指专利产品各部件内部之间的联系、各种部件外部之间的联系、专利产品与本行业其他产品之间联系的总和.

专利的硬部指“专利产品技术方案的系统、装置、部件、元素等实体部分”.

2.2 专利的软部与硬部共轭资源

可拓学认为:软硬结合,方成一物. “整体”不等于“部分之和”.

专利权利要求的技术方案中,专利产品硬部技术特征组成的要素,是构成专利产品技术方案的必要条件;专利硬部技术特征组成之间相互关系的软部技术特征联系要素,是形成专利保护技术方案的充分条件;软部与硬部的系统性,构成发明或实用新型专利全部技术特征要素的集合,形成专利权利要求完整的技术方案.

技术的本质是元素的结合,包括:随机的混合物、有序的组合物、对应的卡合物、相关的压扩物、反应的化合物、聚变的聚合物等,硬部通过软部进行创造性的组合,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是形成实部产品专利或者方法专利技术方案的资源[6].

根据专利法的规定:物的专利保护,是产品的形状、构造或者其结合所提出的适于实用的新的技术方案[7].

2.2.1 内属关系

内属关系指产品硬部之间的相互关系,包括部件/元件之间形状结构的搭配、构造连接等方面的要素关系.

例如专利产品硬部“物元”中,电路元件电感L、电阻R、电容C的不同取值,可以组成千千万万个电路的创意;专利产品硬部“物元”元件之间并联、串联的不同搭配,可以满足不同电压、电流、功率及其功能的需求值.

又如支撑柱与平面连接组成的凳子,采用可拓学功能性特征变换的方式,可以拓展成为磁悬浮、秋千式、拐杖式等不同类型量值的凳子;采用可拓学性质性特征变换的方法,可以拓展成为榫接、滚接、扣接、铆接、焊接、黏接等不同方式量值的凳子;采用可拓学实义性特征变换的方案,可以拓展体积、容积、形状、颜色等不同涵义量值的凳子[8].

2.2.2 外属关系

外属关系指专利产品硬部所隶属物之间的关系. 包括沟通产品系统/装置单元之间形状构造结合的技术特征要素,或者采用方法专利具备时间、步骤、顺序的技术特征要素,组成不同类型的产品.

例如放大器、压缩器、扩张器、调制器、解调器、鉴频器、检波器、中央处理机、存储器、网卡、音频放大器、行发生器、帧发生器、行扫描、帧扫描、输入输出各种接口的不同连接,可以组成发射机、接收机、电视机、计算机、音响、投影仪等产品.

2.2.3 外联关系

专利产品硬部与其他物之间的相互关系,包括空间、温度、压力、添加剂、检测器、控制装置等超系统的环境条件.

例如汽车在风雨交加、天寒地冻的高速公路安全行驶,应当与受风力方向、自然光的能见度、雨水的润滑、路面材料的摩擦力、标牌文字的大小、路边间隔反光材料的清晰度、要求超车的灯光闪烁、人对高原气压的反应等方面外联关系的相适配.

2.2.4 专利产品软硬部共存的形式

(1) 内属关系、外属关系、外联关系. 例如灯丝的发明,发展到灯泡的发明,再拓展制作成为探照灯,广义的专利产品软硬部结合对应关联.

(2) 同类机械产品对应. 例如3个插头与3个插座的电连接器、螺帽与螺丝固定的专利产品软硬部相互对应关联.

(3) 同类电子产品对应. 例如压缩器与扩展器特定技术特征的专利产品软硬部相互对应关联.

(4)制备方法与应用不同类对应. 例如化合物应用与制备化合物的方法特定技术特征专利产品软硬部对应关联.

(5) 制造方法与专门设计的设备对应. 例如牙签的制造方法与专门实施该制造方法的工具不同类专利产品软硬部对应关联.

(6) 制造产品与专门设计的设备对应. 例如鞋底具有压力发光装置与专门实现发光装置的设备不同类专利产品软硬部对应关联.

2.2.5 人类社会活动软部与硬部的共轭变换

从企业整体角度认识,企业内部各个组成部门,是构成专利主体机制的硬资源;企业内部相互关系的联劳协作,是构成专利权人主体经营管理机制的软资源.

从社会活动角度认识,企业专利权人主体是参与全社会经济循环各种体制的部分,是构成专利主体体制的硬资源;企业相互关系的联劳协作,是构成专利权人主体经营管理体制交换联络的软资源.

专利权人主体运用客体资源,在体制、机制中建立良好关系和互利合作,是促进社会发展和经济繁荣的动力. 采用软部与硬部系统性的共轭关系,分析可拓专利共轭资源,软硬兼施,可以充分发挥现有专利系统资源的价值,促进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

3 专利的潜部与显部动态性资源分析

从物的动态性考虑,物是处于不断变化中的,可拓学把物的潜在部分称为物的潜部,显化的部分称为物的显部.

3.1 专利的潜部与显部

专利的潜部指专利现状尚未体现价值的资源. 在一定条件下,潜部资源是实现专利价值非常重要的因素.

专利的显部指专利显化部分能够体现价值的资源. 显部资源可以被认为是衡量专利的起步价值.

3.2 专利的潜部与显部资源的基础

人和物都有潜在的部分和显化的部分,潜显结合,构成一物[9].

潜部的变换会导致显部的改变,显部的变换会导致潜部的改变. 为了充分实现专利的价值,专利权利人应当掌握市场方向,避免体现显部的资源丧失价值;也必须采取相应的措施,利用潜部有益的显化,防止潜部有害的发展[10].

3.2.1 专利显性资源的基础

专利是国家职能部门授予发明创造申请人一定时间的排他实施许可权. 实现专利显性资源的基础,必须符合授予发明创造专利权的基本规定特征,具备新颖性、创造性、实用性的特点和规范的专利申请文件,经得起严格的审查,符合国内外市场实施的需要.

专利应当是具备一定技术高度的技术方案,不是现有技术的再现. 例如被告恒宝股份有限公司涉嫌侵犯CN200510105502.1发明名称:一种物理认证方法及一种电子装置专利权,被北京知识产权法院判赔北京握奇数据系统有限公司经济损失5 000万元. 由于涉案专利的独立权利要求1、16属于现有技术,被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复审委员会依法宣告无效,赔偿收益也就丧失. 又如有人申请一种1 500万人手握大扇子、把北京的雾霾扇走的技术方案,这种没有实用性的内容,只能当成恶搞的笑话.

提交申请专利文件应当符合专业审查的要求,说明书应当清楚、完整,权利要求书应当以说明书为依据,掌握现有技术与创造性的分界点,处理好专利申请保护范围与公众利益之间的平衡,清楚、简要地限定专利保护的范围,对发明创造作出保护充分的描述,特别是专利权利要求1撰写的内容,对于解决技术矛盾问题的必要技术特征,应当进行高度的提炼. 假如撰写了很多毫不相干的技术特征,其他人只要巧妙地选择,减少其中一个不重要的技术特征,实施效果是基本不降低该专利技术的质量,又不侵犯专利权,那么专利权人的发明则可能由于没有保护力度而奉献给社会.

实现专利价值的必要条件,是专利能够保护核心技术、专利权要稳定、专利具备抢占市场的法律价值;实现专利的价值的充分条件,是创造出的产品降低了成本、提高了效率、被市场认可. 申请专利的起步阶段,发明创造者应当调研市场需求,了解技术的历史脉络和发展方向,梳理所在技术领域中亟需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可拓学等发明创造的原理和方法,解决技术矛盾问题的技术障碍,做出能够促进技术进步的新的技术方案.

3.2.2 专利显性资源的价值

专利的价值,包括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 根据可拓学“物元”的理论,对“专利资源”的显性特征进行分析,可以发现、拓展、培育、实现专利资源的价值特征元有如下方面.

(1) 制度规则特征的权利化资源. 专利权人依照法律赋予的权利,对侵权者提起诉讼,维护专利的权益,通过司法救济的途径可以创造价值. 例如:正泰公司诉施耐德电气公司侵犯摇臂蝌蚪形的弹性件曲形限闭锁臂“一种高分断小型断路器”的实用新型专利权,和解获赔1.575亿元;2018年1月4日深圳中院为华为公司仅交两个1 000元受理费,写了被告三星公司侵权的719页判决书,准许双方当事人进行专利交叉许可的谈判结案;广州知识产权法院2018年4月24日判浙江奥克斯公司侵犯广东格力公司水盘一体化、双风道空调器、空调室内机技术的3件专利权,赔偿4 600万元人民币等.

(2) 专利技术特征本身的产业化资源. 专利权人运用知识产权的自由运作权,实施专利技术独占的市场份额,阻止竞争对手参与竞争,获取产品超值利润创造价值. 例如:深圳燕加隆实业发展有限公司打破了传统木地板锁扣的“斜插”局限,提出了“垂直插入”的新概念,成功创造了一拍即合“锁扣木地板”的专利,由于实部产品构思独特、操作简易而深受消费者欢迎,行使专利排他实施独占权获得可观的效益.

(3) 专利技术交易特征的商品化资源. 把专利作为市场贸易中的商品,通过专利的许可、转让、联盟、融入标准获得收益创造价值. 例如:2004年北电公司出售6 000件网络、通信方面的专利给苹果、EMC、爱立信、微软、RIM、索尼公司,获得45亿美元收入,使北电公司从容开拓其他业务.

(4) 专利技术资本化特征的资源. 通过投资入股、质押融资、专利保险、专利证劵化等手段,在企业经营的资产负债表中体现效益创造价值. 例如邓国顺和成晓华的闪存盘的基础技术方案,基本专利以178万无形资产作价、占股份35%成立的朗科公司.

(5) 政府红利特征的资源. 单位和个人拥有专利,是参与市场竞争的重要生产要素. 知识产权在欧美已经有几百年的历史,我国实施不足40年. 面对知识产权这种舶来品,中国与其他经验不足的国家一样,实施利国利民的鼓励和激励方针,单位和个人可以根据政府的引导,享受各种奖励、资助、优惠的政策红利.

采用可拓学的物元对“专利技术显部资源”进行形式化表达及其量值拓展如M3所示[11].

$\scriptstyle{M_3} = \left[ {\begin{array}{*{20}{l}} {\begin{array}{*{20}{l}} \scriptstyle\text{专利资源}&\scriptstyle\text{权利化}&\scriptstyle\text{诉讼∨警告∨威慑∨调解∨和解∨仲裁∨行政处理∨法院判决}\\ {}&\scriptstyle\text{产业化}&\scriptstyle\text{成果转化∨产品的开发∨制造∨使用∨许诺销售∨销售∨进出口}\\ {}&\scriptstyle\text{商品化}&\scriptstyle\text{交易∨转让∨许可∨拍卖∨标准必要专利的使用费率}\\ {}&\scriptstyle\text{资本化}&\scriptstyle\text{作价入股∨质押融资∨IPO上市∨并购∨专利保险∨专利证劵化}\\ {}&\scriptstyle\text{政策性}&\scriptstyle\text{红利∨奖牌∨奖状∨奖励∨资助∨税收减免优惠∨人才入户}\\ \end{array}} \end{array}} \right].$
3.3 专利的潜部与显部动态性的共轭变换

可拓专利的潜部与显部资源,不论是实际可以获得的各种效益,还是具备隐性战略的威慑力、策略储备的资源、获得平等对话的价值,都存在潜部与显部动态性变换的特点. 潜部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变成显部,显部在不同情况下,可以变成潜部,潜部与显部的共轭变换,随着时间、地点、对象的不同在变化、流动.

例如1999年邓国顺、陈晓华创建的深圳朗科公司,根据“用于数据处理系统的快闪电子式外存储方法及其装置”专利潜在的市场,开发的“优盘”产品2002年创下了2.5亿元的销售奇迹,至今授权许可收入超过40亿元. 在2018年8月8日朗科公司公告北京旋极公司应赔偿其经济损失4 000万元,在2018年7月30日朗科公司公告PNY公司应在裁决书签署后的21天内向其支付7 714 998美元,朗科公司年报专利运营收入占总收入的32.8%,是实现专利显部价值的好典型.

与其相反,1993年由姜万勐和孙燕生创建的安徽省万燕公司,采用图像解压缩MPEG技术开发的世界第一台“VCD”产品,没有认识申请专利排他保护的重要潜在价值,1996年仿制产品在全国突破600万台、销售超过一百多亿元时,万燕占其份额不足3%;万燕公司耗尽财力精力开拓了一个全新市场,没有遵循技术创造知识产权保护的创新法制规律,反而被自己亲手开拓的市场踢出.

1999年成为“软盘软驱终结者”的朗科公司,处于成熟阶段的传统移动存储技术,目前也正经历云存储、移动互联等技术的冲击和考验,体现专利技术的潜部与显部动态性特征.

3.3.1 专利技术方案的潜部与显部

(1) 专利充分公开技术内容的显部.

根据专利法的规定,专利申请人描述发明创造的内容,以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准,专利文件充分公开内容的客观虚部,是专利技术的“显部”.

(2) 专利未公开技术内容的潜部.

专利技术方案“实现”实部产品质量的高低问题,专利法没有做特别的规定. 因此专利权人可以把很多最佳的技术方案,隐藏在专利权利要求书的字里行间,作为技术秘密内容,成为专利技术方案的“潜部”. 如某一个谐振槽路的电感、电容取值,专利权利要求书中撰写为10至30mH、10至20mF之间,而把保护范围中间最好的28mH、11mF不予公开,还可以把微妙影响谐振槽路频率的分布电感、电容不以说明;或者在产品生产方法描述过程中,撰写温度、压力、添加剂表达为某一个比较宽的范围,不公开生成产品质量最佳的数值. 竞争对手获得许可也只能生产市场公开技术的一般质量产品,专利权人的实部产品可以保持市场竞争优势.

(3) 潜部与显部的动态性.

潜部转换显部:专利权人在通过专利审查时,把最佳技术方案“潜部”埋伏下来;而在自己专利实施时,应用外人不能知晓的最佳技术方案、技术秘密“潜部”,转换为专利实部产品的“显部”.

显部转换潜部:通过反求工程,能够破获专利实部产品的最佳技术方案,制造与专利权人带有技术秘密的“显部”优质实部产品,最佳技术方案“潜部”转换为实部产品的“显部”. 由于实施人依靠合法的聪明才智破获专利权人的技术秘密,因此可以继续实施经过专利权人许可的专利实部产品.

3.3.2 专利潜部变换为显部的思考

先进的技术及时地申请专利获得基础保护之后,拥有者应当把握形势的发展,在不同时期申请关键技术的周边专利,巧妙延长基础专利技术保护的期限,敏锐地捕捉市场的变化,把潜部资源转换为显部使用价值.

例如电灯泡的发明并不表示人们一夜之间就能开始使用,这个突破性的发明,必须要有灯座、电线、电源、发电厂、收费以及管理运营模式等措施的支撑,尚未普及的新平台注定成本很高,旧有的煤油灯基于成本效益而获得惯性的使用,因此潜部的电灯泡专利实部产品,在交流电的发明与相关的安全配套条件成熟之后,才得以显部使用. 再如1995年前后出现的早期VR技术,由于没有配套设施而一直搁浅,过了20年,由于图像传输和处理技术的升级,VR技术重新焕发了青春. 又如与平版电脑相关的基础技术早在20世纪70年代就有了,但等了40年才被市场接受.

3.3.3 专利显部转换为潜部的思考

显部与潜部的转换,可以根据企业战略决策需求选择决定.

例如具有150年历史的诺基亚手机家族,由于坚守封闭的智能操作系统,在苹果、三星、华为公司的强攻之下,失去了往日的光环. 2013年9月,诺基亚公司将显部的手机专利实部产品业务,以37.9亿欧元的超低价格出售给微软公司,手机生产显部呈现衰落. 但是诺基亚公司表面结冻的冰山之下,还有潜部储藏的2G/3G/4G手机通信方面的核心专利技术虚部,根据国家知识产权局的统计,截至2014年11月26日,诺基亚公司的专利总量为12 121件(条),授权数量是苹果的7倍、HTC的8倍,凭借其中3万个关键技术的专利虚部,通过诉讼向苹果公司收取20亿美元、向黑莓公司收取1.37亿美元的专利使用费,加上三星电子、小米、HTC、LG电子、华为等近 40 家通信技术公司,据悉每年收入可达上千亿元美元[12]. 当人们还在为诺基亚显部手机专利实部产品没落感慨时,诺基亚公司策略地放弃低端竞争,战略地开拓高端基础技术业务,显部手机业务转换为潜部专利虚部技术的许可应用,它的实力又重回世界第二.

4 专利的正部与负部对立性资源分析

从物的对立性考虑,其对立性是相对于某一特征而言的,物关于某特征的量值是物内部产生正值的部分和产生负值的部分综合作用的结果. 可拓学把物关于某特征的量值取正值的部分称为正部,取负值的部分称为负部.

4.1 专利的正部与负部

专利的正部指专利能够体现正向价值作用的资源.

专利的负部指产生专利价值作用负向的资源.

4.2 衡量专利正部与负部资源的基础

可拓学认为:负部的变换会导致正部的改变,正部的变换会导致负部的变化. 不少创意正是利用这种变换而产生的.

科学管理是资源产生价值的重要因素. 专利资源的管理,应当掌握专利价值的准则,提升原有资源价值,合理配置企业尚未发挥作用的科技资源,提高企业专利创造、运用、保护、管理的市场竞争力. 为实行国际化经营战略奠定基础. 2013年3月1日起实施的《企业知识产权管理规范》国家标准,由国家知识产权局制订,经由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批准颁布,标准号是GB/T29490-2013,是企业专利管理的规范性文件.

为了推动创新经济的有序发展,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管理司、中国技术交易所2012年组织编写的“专利价值分析指标体系操作手册”,从法律的稳定性、不可规避性、依赖性、专利侵权可判定性、有效期、国度地区数、专利许可状况,技术的先进性、行业发展趋势、适用范围、配套技术依存度、可替代性、成熟度,经济的市场应用情况、市场规模前景、市场占有率、行业发展趋势、政策适应性,3个方面的18个环节,对专利价值指标体系的评估进行定义,提供了评估专利价值可操作的基准[13]. 用物元分析专利经济价值度如M4所示.

$\scriptstyle{M_4} = \left[ {\begin{array}{*{20}{l}} \scriptstyle\text{专利经济价值度}&\scriptstyle\text{市场应用情况}&\scriptstyle\text{已应用∨未应用易于应用∨未应用难于应用}\\ {}&\scriptstyle\text{市场规模前景}&\scriptstyle{100\scriptstyle\text{亿以上∨}10\scriptstyle\text{亿} \sim 100\scriptstyle\text{亿∨}1\scriptstyle\text{亿} \scriptstyle\sim 10\scriptstyle\text{亿∨}1\scriptstyle\text{千万} \sim 1\scriptstyle\text{亿∨}1\scriptstyle\text{千万以下}}\\ {}&\scriptstyle\text{市场占有率}&\scriptstyle\text{很大∨较大∨一般∨较小∨很小}\\ {}&\scriptstyle\text{行业发展趋势}&\scriptstyle\text{几乎没有竞争对手∨竞争对手较弱∨竞争对手一般∨竞争对手}\\ {}&{}&\scriptstyle\text{较多∨竞争对手很强}\\ {}&\scriptstyle\text{政策适应性}&\scriptstyle\text{政策鼓励∨无明确要求∨政策导向不一致} \end{array}} \right].$

用物元分析专利技术价值度如M5所示.

$\scriptstyle{M_5} = \left[ {\begin{array}{*{20}{l}} \scriptstyle\text{专利技术价值度}&\scriptstyle\text{先进性}&\scriptstyle\text{非常先进∨先进∨一般∨落后∨非常落后}\\ {}&\scriptstyle\text{行业发展趋势}&\scriptstyle\text{朝阳产业∨成长产业∨成熟产业∨夕阳产业∨衰退产业}\\ {}&\scriptstyle\text{适用范围}&\scriptstyle\text{广泛∨较宽∨一般∨较窄∨受很大约束}\\ {}&\scriptstyle\text{配套技术依存度}&\scriptstyle\text{独立应用∨依赖个别几项技术∨依赖较少其他技术∨}\\ {}&{}&\scriptstyle\text{比较依赖其他技术∨非常依赖其他技术}\\ {}&\scriptstyle\text{可替代性}&\scriptstyle\text{不存在替代技术∨存在替代技术但本技术占优势∨存在替代}\\ {}&{}&{\scriptstyle\text{技术且比本技术占优势}}\\ {}&\scriptstyle\text{成熟度}&\scriptstyle\text{产业级∨系统级∨产品级∨环境级∨正样级∨初样级∨仿真级∨}\\ {}&{}&{\scriptstyle\text{功能级∨方案级∨报告级}} \end{array}} \right].$

用物元分析专利法律价值度如M6所示.

$\scriptstyle{M_6} = \left[ {\begin{array}{*{20}{l}} \scriptstyle\text{专利法律价值度}&\scriptstyle\text{稳定性}&\scriptstyle\text{非常稳定∨比较稳定∨稳定∨不太稳定∨很不稳定}\\ {}&\scriptstyle\text{不可规避性}&\scriptstyle\text{很难规避∨较难规避∨可以规避}\\ {}&\scriptstyle\text{依赖性}&\scriptstyle\text{无依赖性∨不好判断∨有依赖性}\\ {}&\scriptstyle\text{专利侵权可判定性}&\scriptstyle\text{非常易于判定∨比较易于判定∨难以判定∨比较难于判定∨}\\ {}&{}&\scriptstyle\text{非常难于判定}\\ {}&\scriptstyle\text{有效期}&{\scriptstyle 16\scriptstyle\text{年以上∨}12 \sim 15\scriptstyle\text{年∨}8 \scriptstyle\sim 11\scriptstyle\text{年∨}4 \sim 8\scriptstyle\text{年∨}3\scriptstyle\text{年以内}}\\ {}&{\scriptstyle\text{国度地区数}}&{\scriptstyle 4\scriptstyle\text{国以上∨}1 \sim 3\scriptstyle\text{国∨}\scriptstyle\text{仅本国}}\\ {}&{\scriptstyle\text{专利许可状况}}&{\scriptstyle\text{有许可∨无许可}}\\ \end{array}} \right].$
4.3 专利的负部与正部对立性的共轭变换 4.3.1 负部与正部价值的落差

随着知识产权形势的发展,我国连续7年列为世界第一专利大国. 2017年申请量369.9万件,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9.8件(深圳市高达89.78件). 纵观全局发现,从发明创造和权利创造的产生,到技术方案的实施运用,发展到市场正部效益的获得,往往需要经历产品搭试、样机、样品、调测、临床、试用、标准、推销等过程,存在形形色色的风险、无数个资源消耗的考验.

通过系统、独立和科学的调查,判断项目的风险大小,进行专利分析等管理,是必不可少的风险控制环节,是解决正部与负部落差的办法. 一些企业不善管理,吃了很多专利苦头. 例如微硬盘项目,一度是贵州的光荣,也寄托了三五年内达到100亿美元产值的期待,是庞大的高科技产业跃迁式发展的第一步和最关键的一步. 但因为前期未能做专利分析和调查,后期遭到日立公司的专利诉讼,最终让该项目终结. 期望的正部资源成为负部资源,导致高达20亿人民币的损失.

4.3.2 负部变换正部的评估与评价

根据专利经济性、技术性、法律性资源的评估标准,可以采用可拓学共轭分析方法,探讨拓展企业现有专利能够体现正向价值的各种特征,进一步体现专利的市场价值的有效运用.

(1) 可拓专利负部与正部的参与者.

科技成果的创造和知识产权权利的创造,介于思维创新与管理创新之间,落实在产品创新上,是人类进步的基石,是参与世界经济大循环的基础. 应当运用可拓学事元、物元、关系元的基元理论,了解专利权利产生到产品流通产生利润的过程,研究每一个阶段性成果的价值中,物元对象、特征、量值的要素,寻找解决矛盾问题的创新元[14].

为了推动大众创新、万众创业的实施,应当鼓励风险投资、金融银行、律师、技术经纪人、知识服务业、中介机构、对专利技术方案有兴趣等单位,根据自己熟悉的节点,参与科技成果和专利的实施的运作,各种专业的人才发挥各自的优势,形成1+1大于2的联劳协作群体,减轻发明创造者负担全程开发新产品以及市场流通的压力,拓展专利负部转换正部的途径,大力开展专利的许可、转让、并购、联盟、融入标准的交易,开拓投资入股、质押融资、专利保险、专利证劵化的业务.

(2) 专利正部与负部的变换.

专利价值的正向资源与负向资源在专利生命周期中,常常出现相互的转换.

苏州恒久海归创业者申请了多件专利,积极建造技术壁垒,专利正部推动企业发展的形象. 2010年1月,证监会审核通过了苏州恒久的IPO申请,该公司开始网上公开发行新股. 就在3 月19日计划登陆创业板前夕,被曝出该公司拥有关于有机光导体管的4件外观设计专利权和1件实用新型专利权,皆为“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 专利负部宣告企业上市中止. 苏州恒久卧薪尝胆,重新规划专利的申请,做好专利管理和持续跟进工作,终于在2016年8月12日在深圳证劵交易所上市. 苏州恒久以有专利的正部推动了上市的进程,并没有考虑到证劵会还要审核“是不是”专利的因素. 正部与负部的变换伴随在苏州恒久上市的整个过程中.

(3) 专利评估与专利评价.

加强专利市场的管理,开展专利资源的评估、评价工作,可以使众多参与者了解标的物的基本情况,体现专利交易应有的价值.

价值的本质是人类劳动的作用和结果,专利评估的属性,是一般性测算专利的价值,不能及时呈现市场变化的专利价格价值;随机节点的专利评价属性,是确定专利市场应用的价格. 评估先于评价的存在,评估是评价的参照物;评价包含评估的内容,评价与评估存在函数的联系,“专利评估”与“专利评价”两个同对象的异特征,由于描述同一“价值”对象而相关,可以用可拓学关系元的先后关系,讨论它们各种各样的特征,其关系元如M7所示.

$\scriptstyle{M_7} = \left[ {\begin{array}{*{20}{l}} \scriptstyle\text{先后关系}&\scriptstyle\text{前项}&\scriptstyle\text{评估∨评议价∨评估价∨估价∨帐面价}\\ {}&\scriptstyle\text{后项}&\scriptstyle\text{评价∨定价∨底价∨标价∨开价∨特价∨浮动价∨成交价}\\ {}&\scriptstyle\text{程度}&\scriptstyle\text{紧密∨了解∨学习∨掌握∨熟悉∨判断∨咨询∨试探}\\ {}&\scriptstyle\text{维系方式}&\scriptstyle\text{合同∨口头协议∨草签协议∨买卖合同∨许可合同}\\ {}&\scriptstyle\text{联系通道}&\scriptstyle\text{专利∨科技成果∨技术秘密∨著作权∨商标权∨地理标识}\\ {}&\scriptstyle\text{评定方法}&\scriptstyle\text{市场法∨收益法∨重置成本法∨破产清算法}\\ {}&\scriptstyle\text{评定内容}&\scriptstyle\text{法律∨经济∨技术}\\ {}&\scriptstyle\text{参与人}&\scriptstyle\text{专利权人∨受让人∨专利分析师∨律师∨资产评估师∨技术经纪人∨}\\ {}&{}&\scriptstyle\text{证券商∨银行∨保险∨基金∨风投}\\ {}&\scriptstyle\text{时间}&{\scriptstyle\text{评定日∨}\scriptstyle 2011\scriptstyle\text{年}3\scriptstyle\text{月}3\scriptstyle\text{日∨}2018\scriptstyle\text{年}3\scriptstyle\text{月}3\scriptstyle\text{日}}\\ {}&\scriptstyle\text{地点}&\scriptstyle\text{签约地∨沈阳∨北京∨上海∨南京∨武汉∨广州∨深圳}\\ {}&\scriptstyle\text{有效期}&\scriptstyle\text{评定当天∨评价}1\scriptstyle\text{个月∨评估}3\scriptstyle\text{个月∨评估}6\scriptstyle\text{个月}\\ \end{array}} \right].$
4.3.3 开展专利的分级评估

专利权人可以从不同目的、不同角度行使专利权. 经过40年的改革开放的洗礼,我们已经逐渐从追求速度与效率,发展到保障质量与价值,倡导创新文化的市场价值实现. 竞争力视角下的专利质量主要取决于同一技术领域中专利技术的先进性和重要性. 竞争力视角下的专利价值强调专利资源对主体的有用性.

由于专利资源实现价值很大程度上存在概率,应当采用可拓共轭思维,对“负部、中介部、正部加以界定”分级进行管理,提升专利正部资源的份额.

(1) 对现在和未来能够产生效益的专利正部,加强上下左右前后、四面八方的保护“供”养和发展;

(2) 对有发展前景的专利中介部多加关注培“育”运用;

(3) 对没有利润的专利负部主动进行节能减排,以不缴纳专利年费的形式“放弃”专利权.

4.3.4 开展专利的分级管理

为了减少未来产生专利负部资源的消耗,应当“未雨绸缪”,加强科技成果和专利权利创造的“预研、预测、预判、预警”工作,采用阶段规范管理,培育专利正部的价值,例如:

(1) 专利申请前的管理.

通过对技术方案的分析,确定技术价值中的先进性,法律价值中的侵权可判定性. 确定包括标准专利在内的一级高价值专利;二级是优质专利;三级是普通专利.

(2) 专利申请中的管理.

细致分析国家专利局审查员意见,根据专利法律的稳定性、专利保护范围大小、不可规避性的要素,调整原定级别.

(3) 专利授权管理.

审核更新技术价值中的先进性,增加经济价值中的市场规模前景考核,进一步确定该专利的级别,并作为该专利是否维持以及如何转化处理的重要依据.

(4) 企业专利的评审控制.

专利权人应当根据既定方针,知行合一,计划与总结交替使用,做好专利资源的管理,对已授权的专利,按照技术方向集中评审. 一、二、三级的比例,按照自然现象和规律的“二八定律”,控制为1∶2∶2.

5 结语

可拓学的共轭理论,是一种指导人们处理社会生活矛盾问题的哲学思维[8]. 灵活运用可拓学虚实、软硬、潜显、负正的共轭创新方法,可以提高专利创造、运用、保护的管理水平,增强企业参与世界经济大循环的竞争力,在潜在风险隐患进行未雨绸缪的专利预警中、在现有资源进行有深度宽度的专利挖掘中、在科技成果进行有力度速度的专利创造中、在世界市场进行有角度尺度的专利布局中、在未来发展进行有高度广度的专利导航中,充分发挥专利资源的有效作用,实现专利应有的市场价值和社会价值.

参考文献
[1]
蔡文, 杨春燕. 可拓学的基础理论与方法体系[J]. 科学通报, 2013, 58: 1190-1199.
CAI W, YANG C Y. Basic theory and methodology on Extenics[J]. 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2013, 58: 1190-1199.
[2]
国家知识产权局. 专利审查指南[M]. 北京: 知识产权出版社, 2010: 9-174.
[3]
杨春燕, 蔡文. 可拓学[M]. 北京: 科学出版社, 2014: 25-26.
[4]
文希凯. 专利法教程[M]. 北京: 知识产权出版社, 2013: 92-217.
[5]
杨春燕, 李兴森. 可拓创新方法及其应用研究进展[J]. 工业工程, 2012, 15(1): 131-137.
YANG C Y, LI X S. Research progress in extension innovation method and its applications[J]. Industrial Engineering Journal, 2012, 15(1): 131-137. DOI: 10.3969/j.issn.1007-7375.2012.01.025.
[6]
尹新天. 中国专利法详解[M]. 北京: 知识产权出版社, 2012: 312-407.
[7]
周博. 论专利权的保护范围[D]. 上海: 上海交通大学, 2007: 5-18.
[8]
杨春燕, 蔡文. 基于可拓学的创意生成与生产研究[J]. 广东工业大学学报, 2016, 33(1): 12-16.
YANG C Y, CAI W. Generating creative ideas for production based on Extenics[J]. Journal of Guangdo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2016, 33(1): 12-16. DOI: 10.3969/j.issn.1007-7162.2016.01.002.
[9]
杨春燕, 蔡文. 可拓工程[M]. 北京: 科学出版社, 2007: 149-201.
[10]
李兴森, 张玲玲. 可拓创新思维及训练[M]. 北京: 机械工业出版社, 2016: 51-115.
[11]
蔡文, 杨春燕, 何斌. 可拓学研究中的若干问题[J]. 广东工业大学学报, 2001, 18(1): 1-5.
CAI W, YANG C Y, HE B. Several problems on the research of Extenics[J]. Journal of Guangdo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2001, 18(1): 1-5. DOI: 10.3969/j.issn.1007-7162.2001.01.001.
[12]
钟映竑, 李平. 我国智能手机产业组建专利池的演化博弈分析[J]. 广东工业大学学报, 2017, 34(3): 72-76.
ZHONG Y H, LI P. An evolution game analysis of the formation of a patent pool of Chinese smart phone industry[J]. Journal of Guangdo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2017, 34(3): 72-76. DOI: 10.12052/gdutxb.160183.
[13]
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管理司, 中国技术交易所. 专利价值分析指标体系操作手册[M]. 北京: 知识产权出版社, 2012: 2-78.
[14]
鄞汉藩, 周彦, 韩丽平, 等. 特征分析与可拓创新四步法在发明专利法律保护中的运用[J]. 广东工业大学学报, 2017, 34(2): 12-16.
YIN H P, ZHOU Y, HAN L P, et al. Feature analysis and application of the four-step extenics innovation method in patent law protection of the inventions[J]. Journal of Guangdo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2017, 34(2): 12-16. DOI: 10.12052/gdutxb.160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