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贵州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电子商务学院,贵州 凯里 556000;
3. 贵州大学 体育学院,贵州 贵阳 550025
2. School of E-commerce, GuiZhou Vocational Technology College of Electronics & Information, Kaili 556000, China;
3. School of Physics, Guizhou University, Guiyang 550025, China
近年来,环境的变化使人们愈加重视自己的身心健康,同时收入的提高也促进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外出旅游来放松身心,并体验当地的医疗、健身等项目. 不同产业之间的融合发展一直是学术界、产业界及政府部门关注的焦点问题;不同产业的交叉发展还能够促进当地的经济发展及增加就业岗位,提高人们收入. 国家一直关注产业的融合发展,发布了《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关于开展国家中医药健康旅游示范区(基地、项目)创建工作的通知》、《关于促进文化与旅游结合发展的指导意见》等一系列文件,有效促进了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医药产业、体育产业等相关产业的融合发展. 贵州省省委、省政府积极响应国家政策,适时提出“大健康·大旅游”战略规划,发布《健康养生产业发展三年实施计划》等重要文件,全力实施全域旅游发展思路,有力推动了贵州省大健康背景下旅游产业的融合发展,特别是贵阳市、黔东南州等地区积极建设大健康产业示范区促进旅游产业的融合. 贵州省旅游资源丰富,但是利用率较低,加快旅游产业发展及其与其他产业的融合发展势在必行.
可拓学是我国学者蔡文先生创立的以形式化模型探讨事物拓展的可能性以及开拓创新的规律与方法,并用于解决矛盾问题的一门学科[1]. 可拓策划是利用可拓学的基本思想与理论,研究策划中如何解决矛盾问题的一种方法[2]. 可拓评价方法应用领域广,并且操作相对简单,被国内很多学者用于对矛盾问题进行分析处理并得到较为满意的结果. 如许阳等[3]针对企业防止人才流失这一问题,以可拓理论为基础,根据可拓策略生成方法,建立矛盾问题的可拓模型并进行可拓变换以生成解决相关矛盾问题的多种策略. 杨春燕等[4]基于可拓创新方法,从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角度认识社会网络,为利用计算机和网络技术进行社会结构研究提供一种新的可操作的方法. 丰景春等[5]运用可拓物元评价模型研究农村水环境治理绩效评价问题. 姜毅等[6]运用可拓评价模型构建适合于小城市公共交通服务评价的指标体系及评估结果等.
1 贵州省健康旅游产业融合的可拓策划过程根据文献[2, 7-8]获得基于大健康视域的贵州省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可拓策划过程如下.
(1) 界定矛盾问题. 结合我国十三五规划以及贵州省经济社会的发展需要,制定贵州省旅游产业融合的总目标物元
(2) 对矛盾问题的总目标物元
(3) 对贵州省具体地区的环境资源进行共轭分析. 矛盾问题的形成,在很多情况下是由于环境资源条件的限制而形成的. 通过对资源环境进行虚实、软硬、潜显和负正分析,可以发现当地资源的优势和劣势,找到解决矛盾问题的关键点,化劣势资源为优势资源,以解决矛盾.
(4) 构成策划创意方案,通过对目标物元和条件物元进行可拓变换生成多种创意,得出解决矛盾问题的若干方案. 进行可拓变换的目的,是使不相容的矛盾问题变成相容,从而使目标得以实现.
(5) 对策划创意进行评价筛选. 通过可拓变换得到不同的创意,但是不同的创意具有不同的作用,有些创意在当前的条件下是不可行的,或者对贵州省旅游产业融合的效果不明显,因此要以技术可行性等为标准对创意进行评价筛选.
(6) 根据最优的创意编制具体的策划方案书. 策划方案有助于决策者和实施者更好地做出决策和执行方案,达到更满意的效果.
(7) 方案的实施与改进. 在实施最优方案过程中发现不足之处要及时更正,并进一步修改方案,力求得到最为满意的结果.
2 案例分析贵州省地处我国西南地区,属中亚热带季风湿润区,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气候适宜,但是独特的喀斯特地貌导致生态环境较为脆弱. 贵州省A地区旅游资源集独特的自然生态和民族文化、历史文化为一体,发展潜力巨大. 长期以来,贵州省存在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大健康旅游产业规模较小、生态环境较为脆弱和旅游资源开发利用率较低等不足,并且交通设施不完善,其主要交通基础是公路. 近年来,A地积极响应贵州省“大健康·大旅游”战略,扶持健康旅游产业,同时拥有较好的历史名人文化和宗教文化等资源,具有较好的产业融合基础,但是发展规模尚处于初级阶段. 当地居民对健康旅游资源的迫切需求和不能满足人们对健康资源的需求之间存在矛盾,产业融合发展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急需提高资源利用率,因此本文将对其进行可拓策划.
2.1 总目标物元和条件物元针对A地区大健康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存在问题,得出A地区的矛盾问题主要是旅游资源开发与效率利用效率之间的矛盾、大健康旅游发展现状和人们日益增长的健康需求之间的矛盾、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之间的矛盾等. 这些矛盾问题可通过拓展分析转化为目前条件下可解决的问题. 为了解决矛盾问题,根据贵州省大健康旅游产业的发展思路及大健康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要求,促进此地健康旅游产业与休闲农业、文化产业、医药产业、养生产业、山地运动产业等相关健康产业的融合发展,提高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和旅游产业发展能力,提高居民收入,增加就业人数,优化旅游产业结构,促进人们身心健康和提高居民生活质量. 建立总目标物元
$ {\scriptstyle{B_0} = \left[ {\begin{array}{*{20}{l}} {\scriptstyle\text{健康旅游产业}N,}&{\scriptstyle\text{融合产业数}{c_1},}&\scriptstyle 5\\ {}&{\scriptstyle\text{资源开发程度}{c_2},}&\scriptstyle\text{完善}\\ {}&{\scriptstyle\text{产业从业人数}{c_3},}&\scriptstyle{400} \end{array}} \right]}$ |
和
$\scriptstyle{l_0} = \left[ {\begin{array}{*{20}{c}} {\scriptstyle\text{地区}A,}&{\scriptstyle\text{旅游产业收入}{d_1},}&\scriptstyle{1\scriptstyle\text{千万元}}\\ {}&{\scriptstyle\text{地理位置}{d_2},}&\scriptstyle\scriptstyle\text{较好}\\ {}&\scriptstyle{\text{交通条件}{d_3},}&\scriptstyle\text{较差}\\ {}&\scriptstyle{\text{服务水平}{d_4},}&\scriptstyle\text{较低}\\ {}&{\scriptstyle\text{政策导向}{d_5},}&\scriptstyle\text{支持} \end{array}} \right].$ |
在条件物元
对总目标物元
(1) 对目标物元和条件物元的发散分析.
A地区旅游资源丰富,现已开发有6个旅游景点,分别为景点
(2) 对目标物元和条件物元的相关分析.
相关分析得出A地各旅游景点的规模
(3) 对目标物元和条件物元的共轭分析.
从共轭性分析各产业部门,得出各旅游景点在国内外同行业中的知名度
(4) 对目标物元和条件物元的蕴含分析.
从蕴含性分析得出,各旅游景点的服务水平
(5) 对目标物元和条件物元的可扩分析.
物元的可扩性包括事物、特征和量值的可加性、可积性和可分性. 按照物元的可加性,可以对不同的产业部门进行融合,发现不同产业的融合能够得到更好的结果,创造出更多的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 通过对目标物元和条件物元的可拓分析,可以得到各景点目标物元与特征之间的关系. 见表1.
![]() |
表 1 产业目标物元 Table 1 Industry target matter-elements |
从物质性考虑,A地区的实部包括当地的土地资源、建筑物、居民等,其气候湿润、寒暑适宜且空气清新;虚部包括此地区的风土人情,如每年正月有舞龙、跳花灯、苗族跳场、龙、灯等一系列民俗活动,拥有独特的宗教文化,旅游资源较为丰富等. 从系统性考虑,A地是贵州省的历史文化古镇,市内交通较为便利,有公交、客车等从省会贵阳通往此处,但是与外省的交通状况相对较差. 从动态性考虑,A地旅游产业发展较为迅速,休闲农业、文化产业等产业也在旅游产业的带动下发展,但是产业之间的融合发展程度不高,尚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在国内的知名度也不高,需要进一步促进旅游产业与其他产业的融合发展. 从对立性考虑,在加大当地旅游资源开发的同时要注意环境资源的保护,以免对当地的生态环境造成破坏,促进产业之间的融合与经济的发展和旅游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及管理.
2.4 生成可拓创意对各景点的目标物元做可拓变换,可生成可拓创意;不同的变换生成不同的创意,可根据具体情况作出调整. 如产业融合数,适合与大健康旅游产业相融合的产业有多个,大健康旅游产业既可与文化产业融合,也可与医药产业融合,因此文化产业与医药产业存在一种置换关系. 在上述可拓分析中,对旅游产业融合起决定性作用的产业特征有产业融合数
![]() |
表 2 第1种创意方案 Table 2 The first creative scheme |
![]() |
表 3 第2种创意方案 Table 3 The second creative scheme |
第1种方案重点发展
第2种方案重视
变换生成的创意方案不一定都是可行的,因此需要对方案进行评价筛选.
1) 建立评价指标体系. 通过查阅旅游产业发展、旅游产业与其他产业融合发展[10-15]等文献并参考专家意见,选取评价指标如表4所示.
![]() |
表 4 贵州省A地区大健康旅游产业融合方案评价指标体系 Table 4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of big health tourism integration schemes in Region A of Guizhou province |
2) 计算指标权重. 本文采取专家打分法确定指标权重如表5.
3) 确定待评物元指标值. 待评物元的取值要根据当地大健康旅游产业融合方案的实际情况确定. 本文的每个待评物元数据主要来源于贵州统计年鉴、文献资料分析及调查问卷和专家打分. 通过整理贵州省A地区的相关资料数据获得上述两个方案待评物元的各个评价指标值见表5.
4) 确定经典域与节域. 本文将贵州省A地区大健康旅游产业融合发展方案待评物元的评价指标划分为5个等级:好(Ⅰ级)、较好(Ⅱ级)、一般(Ⅲ级)、较差(Ⅳ级)、差(Ⅴ级),并且各级(含经典域与节域)的取值范围见表6.
5) 确定关联度.
(1) 建立关联度公式. 在可拓优度评价中,用关联函数
设
$\rho = \left( {{x_{ki}},{X_{ji}}} \right) = \left| {{x_{ki}} - \frac{{{a_{ji}} + {b_{ji}}}}{2}} \right| - \frac{{{b_{ji}} - {a_{ji}}}}{2}.$ |
同理,可得
$\rho = \left( {{x_{ki}},{X_{pi}}} \right) = \left| {{x_{ki}} - \frac{{{a_{pi}} + {b_{pi}}}}{2}} \right| - \frac{{{b_{pi}} - {a_{pi}}}}{2}.$ |
由于
$D\left( {x,{X_{ji}},{X_{pi}}} \right) = \rho \left( {{x_{ki}},{X_{pi}}} \right) - \rho \left( {{x_{ki}},{X_{ji}}} \right),$ |
则第
![]() |
表 5 待评物元指标的权重及指标值 Table 5 Weights and index values of the indicators to be evaluated |
![]() |
表 6 待评物元的经典域和节域汇总表 Table 6 Summary of classical domains and node domains of the object elements to be evaluated |
${k_{kj}}\left( {{x_{ki}}} \right) = \left\{ {\begin{array}{*{20}{c}} {\dfrac{{\rho \left( {{x_{ki}},{X_{ji}}} \right)}}{{D\left( {x,{V_{ji}},{V_{pi}}} \right)}}}&{\rho \left( {{x_{ki}},{X_{pi}}} \right) \ne \rho \left( {{x_{ki}},{X_{ji}}} \right)}; \\ {\dfrac{{\rho \left( {{x_{ki}},{X_{ji}}} \right)}}{{{a_{ji}} - {b_{ji}}}}}&{\rho \left( {{x_{ki}},{X_{pi}}} \right) = \rho \left( {{x_{ki}},{X_{ji}}} \right)}. \end{array}} \right.$ |
由关联函数
将各评价指标等级的关联度进行加权求和,得出加权关联度值:
${k_{kj}}\left( {{B_{kd}}} \right) = \mathop \Sigma \limits_{i = 1}^m {u_i}{k_{kj}}\left( {x{}_{ki}} \right).$ |
根据关联度最大原则,可以得出该产业融合方案最终评价关联度值
$k\left( {{B_{kd}}} \right) = j = \mathop {\left\{ {1,2, \cdots s} \right\}}\limits^{\max } {k_{kji}}\left( {{B_{kd}}} \right),$ |
其中
(2) 计算待评方案的关联度. 根据表5和表6的数据,分别计算两个待评物元关于各个评价等级的关联度;然后结合评价指标水平的5个等级对两个产业融合方案及各项指标的所属等级进行判断. 两个方案的计算结果如表7和表8所示.
![]() |
表 7 方案一的关联度值 Table 7 The correlation values of Scheme 1 |
![]() |
表 8 方案二的关联度值 Table 8 The correlation values of Scheme 2 |
方案一总体评价为优秀,表明在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地区的大健康旅游产业融合发展,应优先支持个别景点的发展,从而带动基础较为薄弱的其他景点发展. 评价结果发现,方案一在产业经济带动能力、地区经济发展、地区产业结构及对居民收入影响等方面表现突出,但是目前在生态环境资源方面表现较差,其主要原因是由于方案一重点开发个别景点而忽视了其他景点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尚未充分发挥当地的全部资源优势. 此时政府仍需合理规划发展大健康旅游产业,进一步促进资源的开发利用. 鉴于游客对于健康的需求较高,而且景点的健康设施尚不完善,因此应在旅游资源承载范围内,加大建设健康旅游设施并完善其他基础设施,通过产业融合带动当地及周边地区的经济发展,提高居民收入.
方案二总体评价为一般. 该方案在经济带动方面表现较差,但在旅游资源开发、交通条件等表现较好,同时各个指标的总体表现相差不大,其主要原因在于各旅游景点的均衡开发,而且产业基础发展较好,此时需不断开发新的旅游产品来刺激游客消费,提高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及经济带动能力.
2.7 大健康旅游产业的融合发展策略通过分析上述两个方案的评价结果,可得出产业融合发展策略如下:
(1) 政府部门要合理规划,科学发展. 政府部门要充分认识到产业融合对当地经济及居民生活的价值,通过国内外大健康旅游产业融合的发展现状及成果案例,结合贵州省实际发展状况,合理规划大健康旅游产业的融合发展,促进旅游景点合理均衡可持续发展.
(2) 政府部门和投资方要全方位融资,促进产业融合. 政府部门和投资方需积极响应国家号召,依托贵州省的旅游、文化、医疗卫生等资源,不仅要加大对大健康旅游产业融合的投资力度,更需要采用招商引资、政企合资等多渠道全方位的融资方式.
(3) 政府、开发商及居民要树立生态文明理念,加大环境保护力度,推进绿色发展和循环发展. 政府要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形成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和生产方式. 在发展大健康旅游产业时,要考虑当地的生态环境承载力,合理开发利用资源,实现产业的绿色发展、健康发展.
(4) 企业及开发商等相关部门要提高服务水平,满足游客需求. 服务水平的高低影响游客的满意度,从而影响大健康旅游产业的发展,因此应提高从业人员素质,加大人才培养,对服务质量进行转化升级,提供高水平高质量的旅游服务水平,开发精致的配套服务及个性产品,根据游客的喜好满足游客的不同需求.
(5) 政府及开发商要加强宣传,提高知名度,建立品牌化管理,向国际化发展. 景点的知名度直接影响旅游人数及旅游收入. 景点知名度的提高,有助于吸引本地及外地游客,拉动本地区经济的增长. 同时,加大对旅游产品的品牌化管理,提高旅游产品及景点的知名度,促进当地旅游产品向国际化发展.
(6) 政府和开发商要完善基础设施,提高接待能力. 贵州省大健康旅游产业发展迅速,但旅游企业发展规模较小,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接待能力差. 根据上述两个方案的评价可知,交通通达性、基础设施等影响产业的融合发展,因此应加大健康类基础设施的投入,提高交通服务水平,提高旅游景点接待能力.
3 结论本文采用可拓策划方法为贵州省发展大健康旅游产业的融合发展提供一条形式化思路. 以贵州省A地区的大健康旅游产业融合发展为研究案例,通过拓展分析建立产业融合方案,并选取两个方案进行评价分析,得出最优发展方案,提出产业融合发展的策略,为贵州省发展大健康旅游产业提供策略借鉴.
[1] |
杨春燕, 蔡文. 可拓学[M]. 北京: 科学出版社, 2014.
|
[2] |
杨春燕, 张拥军. 基于可拓方法的策划研究[J].
工业工程, 2001, 4(2): 29-33.
YANG C Y, ZHANG Y J. Planning research based on extension methods[J]. Industrial Engineering Journal, 2001, 4(2): 29-33. DOI: 10.3969/j.issn.1007-7375.2001.02.008. |
[3] |
许阳, 李卫华, 刘辉. 防止企业人才流失的可拓策略生成研究[J].
广东工业大学学报, 2012, 29(2): 15-20.
XU Y, LI W H, LIU H. Research on the extension strategy generation to prevent talent drain of the enterprise[J]. Journal of Guangdo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2012, 29(2): 15-20. DOI: 10.3969/j.issn.1007-7162.2012.02.003. |
[4] |
杨春燕, 李志明. 基于可拓学的社会网络结构研究[J].
广东工业大学学报, 2014, 31(1): 1-6.
YANG C Y, LI Z M. Extenics based social network structure[J]. Journal of Guangdo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2014, 31(1): 1-6. DOI: 10.3969/j.issn.1007-7162.2014.01.001. |
[5] |
丰景春, 杨卫兵, 张可. 基于可拓物元模型的农村水环境治理绩效评价[J].
社会科学家, 2015(10): 86-90.
DOI: 10.3969/j.issn.1002-3240.2015.10.017. |
[6] |
姜毅, 尹锦明, 董晓进, 等. 基于层次分析法可拓学的小城市公交服务评价[J].
数学的实践与认识, 2015, 45(21): 83-90.
JIANG Y, YIN J M, DONG X J, et al. Evaluation of urban transit service in small cities based on AHP-Extenics model[J]. Mathematics in Practice and Theory, 2015, 45(21): 83-90. |
[7] |
丁俐娟, 邹广天, 郭强, 等. 可拓建筑策划数据挖掘理论探讨[J].
广东工业大学学报, 2015, 32(1): 1-5.
DING L J, ZOU G T, GUO Q, et al. Research on the theory of extension architecture programming data mining[J]. Journal of Guangdo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2015, 32(1): 1-5. DOI: 10.3969/j.issn.1007-7162.2015.01.001. |
[8] |
黄江宏, 陈剑平. 大型活动的可拓策划模型初探[J].
广东工业大学学报, 2015, 32(1): 6-10.
HUANG J H, CHEN J P. An extension planning model for events[J]. Journal of Guangdo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2015, 32(1): 6-10. DOI: 10.3969/j.issn.1007-7162.2015.01.03. |
[9] |
李桥兴, 赵红艳. 大健康背景下贵州省旅游产业融合的可拓研究[J].
中国集体经济, 2017(28): 95-96.
DOI: 10.3969/j.issn.1008-1283.2017.28.049. |
[10] |
魏中俊, 周鸣争, 刘涛. 旅游文化产业持续发展的可拓模型[J].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2006, 38(7): 1164-1167.
WEI Z J, ZHOU M Z, LIU T. The extension model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tourism cultural industry[J]. Journal of Harbi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2006, 38(7): 1164-1167. DOI: 10.3321/j.issn:0367-6234.2006.07.041. |
[11] |
方卓君, 李卫华, 李承晓. 自助游可拓策略生成系统的研究与实现[J].
广东工业大学学报, 2009, 26(2): 83-89.
FANG Z J, LI W H, LI C X. Research and realization of extension strategy generating system for independent travel[J]. Journal of Guangdo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2009, 26(2): 83-89. DOI: 10.3969/j.issn.1007-7162.2009.02.020. |
[12] |
郭秀娜. 旅游公共项目社会评价及其应用研究[D]. 青岛: 青岛大学, 2010.
|
[13] |
王琪延, 徐玲. 基于产业关联视角的北京旅游业与农业融合研究[J].
旅游学刊, 2013, 28(8): 102-110.
DOI: 10.3969/j.issn.1002-5006.2013.08.011. |
[14] |
牛若铃. 创意农业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研究-以江西省新余市为例[D]. 金华: 浙江师范大学, 2014.
|
[15] |
雷磊. 基于可拓学的旅游开发项目质量评价研究——以陕西省为例[D]. 西安: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