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绘地理信息   2022, Vol. 47 Issue (3): 176-178
0
测绘工程专业人才能力素质模型构建与实践[PDF全文]
花向红1, 邹进贵1, 向东1, 汪志明1    
1. 武汉大学测绘学院,湖北 武汉,430079
摘要: 以培养高质量创新人才为目标,构建了测绘工程专业人才能力素质模型。在此基础上,以创新创业就业能力为抓手,以立体化实践教学为支撑,提出了学生能力素质培养提升途径,给出了实施效果。
关键词: 测绘工程专业人才    能力素质模型    提升途径    
Construction and Practice of the Ability and Quality Model for Surveying and Mapping Engineering Talents
HUA Xianghong1, ZOU Jingui1, XIANG Dong1, WANG Zhiming1    
1. School of Geodesy and Geomatics, Wuhan University, Wuhan 430079, China
Abstract: To cultivate high-quality innovative talents of surveying and mapping engineering, we construct the ability and quality model. On this basis, we focus on improving students′innovation, entrepreneurship and employment ability through three-dimensional practical teaching, and we propose approaches to improve students′ability and quality. The implementation effects are also provided.
Key words: surveying and mapping engineering talents    ability and quality model    promotion way    

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和科技的更新,测绘学科的理论、技术、方法及其内涵不断变化。测绘行业逐渐成为信息行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服务对象和范围已扩大到国民经济和国防建设中与地理空间信息有关的各个领域。同时,测绘行业转型的不断深入对人才培养提出了新要求,对人才能力素质要求越来越高。根据能力素质理论,能力素质模型在不同领域及不同行业有不同内容[1]。为此,本文在对学生能力素质现状进行调查分析的基础上,依据测绘工程人才培养要求,构建了测绘工程专业人才能力素质模型,从多方面出发构建学生能力素质培养的提升途径,着力培养高素质、复合型创新人才,为国家可持续发展提供人才保障。

1 能力素质模型的构建

能力素质是测绘工程专业大学生适应社会和行业所必须具备的能力体系。依照大学生能力素质的特点[2],充分认识能力素质模型理论对素质教育的指导作用,构建测绘工程专业人才能力素质模型。该模型主要由以下模块构成:

1)知识模块是指具备一定的自然科学知识、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和创新创业知识等;掌握扎实的测绘工程专业理论知识,各种工程在勘测设计、施工及运营监测等阶段所需的测绘工作技术与方法,各类知识的最新发展,拓宽知识面,形成合理的知识结构;具有独立获取知识和终生学习的能力。

2)技能模块包括科学思维、综合分析、社会实践、专业技能和创新技能等。其中,专业技能主要包括课间实验、综合实习和专业实习三大类,它主要体现在依据测绘专业基础理论知识解决实际测绘工程问题的能力,以及按照专业设计规范和流程、测绘工程项目安全生产等要求,编制工程技术设计书和工程实施方案,撰写工程项目总结报告等的能力。创新技能主要体现在能够跟踪测绘领域技术发展,具有采集、处理、分析、表达技术信息,开展科学研究工作的能力。

3)意识模块体现在具有良好的安全、服务、环保和质量意识,创新意识和团队意识,独立思考和反思的意识。

4)品质模块具体包括思想道德素质、个人品质、爱岗敬业、沟通协调能力、管理能力、适应能力、竞争能力、身心素质和心理素质等内容。其中,思想道德素质主要包括政治素质、思想素质、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个人品质主要包括个性特征、工作作风和生活作风等。适应能力是指在心理、生活、工作环境以及人际交往等方面,大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后适应外部环境的一种能力素质。

2 学生能力素质培养提升途径和实践效果 2.1 提升途径

能力素质培养的途径很多[3],主要有以下方面:

1)学习能力提升。从学校角度来说,学校要为大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建设具有学校特色文化的校园环境,拓宽学生校外实践渠道,与社会、行业、企业共同建设实习、实践教学基地,确保学校教育教学与社会实践紧密结合。从教师角度来说,在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中,应保持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只是指导者、帮助者,运用合适的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提供个性化教学,引导学生获取知识,培养其自主学习的素质。从学生角度来说,学生要坚定学习的意志,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注重培育独立思考、自主学习的能力。

2)实践创新能力提升。实践是学生提升能力素质的重要途径[4, 5]。从创新创业角度来看,创新教育和创新实践是能力提升的两个主要途径[6, 7]

① 在明确创新教育目的的基础上,从社会教育和学校教育两方面开展工作,营造整体创新创业环境氛围。在社会教育方面,可以通过媒体宣传典型企业家和自主创新创业的先进事迹,坚定大学生创新创业的信心;还可以通过企业领导或技术人员的讲学、现场交流,让学生了解企业情况、企业需求和发展动力,在具体实践中找到恰当的结合点,培养创新能力。在学校教育方面,可以开设创新创业课程等传授知识,通过鼓励探究、使用一定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造热情、创新情感。

② 创新实践方面的主要途径包括开展各种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开展课题研究,参加各种专业竞赛活动,参与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等。在此过程中,学校起着主阵地作用,各级政府、企业和社会力量发挥积极引导、扶持的作用,共同搭建创新实践平台,为学生创新提供原动力,帮助其提升创新创业能力。从专业实践环节来看,提升实践能力的关键是在搭建面向测绘行业的立体化实践教学体系的基础上,构建多样式学校、企业、社会等多方面合作共建的实习实训基地;打造专业化的教学科研实验团队;采用有助于提高学生动手能力的教学手段和方法等,提升学生的市场调研、项目方案设计、数据采集处理分析与表达、成果总结和项目管理等技能,在实践中培养其领导、决策、协调、控制等核心能力素质。从第二课堂和社会实践来看,通过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开展演讲赛、辩论赛、科技创新竞赛和创业等各类课外科技活动,让学生参与组织的社会服务行动,培养其社会责任感和团队精神,让学生在实践中成长,锻炼自身的能力素质,为其成功与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3)心理素质和身心健康提升。首先,建设丰富多彩的大学体育活动体系,真正形成体育育人、健康生活的校园氛围,提供科学的指导方法,增强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自主性,提高其身体素质。其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从精神、心理、身体健康各个方面教育学生,帮助学生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通过建立学生心理档案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保障机制,构建心理素质教育报告等一系列心理健康活动体系,引导学生管理压力、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树立自信心,从而提高心理素质。

2.2 实践效果

1)提升了“质量工程”和“双一流”建设人才培养水平。人才培养质量是大学和学科一流水平的重要体现,也是“质量工程”的根本。武汉大学测绘学院强化通识教育在本科人才培养中的地位,以专业、课程、师资队伍建设为基础内容,构建了校级、省级、国家级教学资源体系[8],通过专门项目改善大学办学条件,相继建成了“国家测绘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测绘工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国家工程教育中心”“卓越工程师计划”“国家无人机数字测图虚拟仿真项目”“湖北高校省级实习实训基地”,与行业、企业共建了20多个实践基地,营造优质育人环境。实施院士导航工程,6位院士为大一新生同上一门专业通识课《测绘学概论》,为测绘学子打开测绘科技大门,拓展专业宽度。实施烛光导航工程,强化教师对学生的全程指导,将教书育人落到实处。吸纳行业企业专家全过程参与专业人才的培养,指导制定培养方案,担任兼职教师。在工程教育方面,实施测绘工程专业认证[9],2018年,测绘工程通过专业认证,着力培养能够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高级人才,建立全方位的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人才培养水平得到很大提高。毕业生理论基础扎实,创新意识和动手能力突出,深受用人单位青睐。武汉大学测绘学院培养了全国测绘领域80% 以上的技术骨干,为中国测绘行业的转型升级提供了人才支撑;培养了以优秀毕业生董树秀为代表的一批全国测绘地理信息技术能手、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青年学术和技术带头人、中央企业技术能手。

2)增强了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和行业就业竞争力。近年来,武汉大学测绘学院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在人才培养各个环节,强化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注重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的培养。采取“分阶段培训、多层次提升、全方位实训”的实验教学实施模式,确保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落到实处[10]。邀请测绘学科的测绘学者专家、行业优秀人员、校友等定期就专业发展与人生发展等问题与学生交流,强化学生的专业和创新意识。积极倡导、支持学生成立各种与专业相关的社团和兴趣小组,定期举办GEO论坛、坚白高端论坛等。采取教师指导、学长指导、学生互助等形式支持学生进行科研创新,并在经费方面进行资助。充分利用校友资源,引导学生利用暑期等到企业实习或参与企业产品、技术研发,从而提升学生的科研水平。定期组织学生参加院内外相关的学科竞赛和科技实践竞赛,通过项目化、基地化运作等方式拓宽学生参与面,提高学生实践的水平。武汉大学测绘学院还在推免政策上对创新能力突出、在学科竞赛中取得优异成绩的学生予以倾斜,每年都有几名同学获得推免资格。学院每年获批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的数量和学生参与人数逐年上升,近3年共获批122项,其中国家级22项(含创业实践4项)。学院学生在全国高校大学生测绘技能竞赛中成绩优异,2016年、2018年获得团体总分第一名;2017年王梦媛团队获得第三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全国总决赛金奖。

为了提高学生的社会和行业就业竞争力,学院建立了健全的学生能力跟踪与评估体系。近3年来,测绘工程专业毕业生率均为100%,一次就业率达97%,在武汉大学名列前茅。毕业后学生遍布全国各地,分布在国有大中型企业、事业单位、研究院所等单位。学院毕业生就业范围覆盖广,符合行业发展趋势。用人单位调查数据表明,本专业毕业生具有较强的社会适应能力与就业竞争力。

3)强化了测绘工程专业学生的综合素质。武汉大学测绘学院重视学生健全人格的养成,依托行业优势和校友资源,每年选派近20支暑期社会实践队,共近200位同学赴20余个省、市、自治区,共百余家实践单位开展社会实践。同时,结合专业技能要求,到生产单位实践,撰写社会实践和专业实习报告,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语言文字表达能力、沟通能力、团队协作精神,增强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大力提升了其专业素养和综合竞争力。

3 结束语

实践表明,构建测绘工程专业学生能力素质模型,探索学生能力素质培养提升的有效途径,能有效提升“质量工程”“双一流”建设测绘工程人才培养水平,增强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和行业就业竞争力,提高测绘工程专业学生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强化测绘工程专业学生的综合素质。对于中国其他高校的测绘工程专业人才培养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参考文献
[1]
黄成, 赵文龙, 罗丽娟, 等. 基于能力素质冰山模型的卫生信息化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 中华医学教育探索杂志, 2014(8): 767-770. DOI:10.3760/cma.j.issn.2095-1485.2014.08.003
[2]
弓宪文. 应用型本科大学生能力素质评价体系的构建[J]. 重庆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8, 23(1): 20-22.
[3]
谢小韦. 轨道交通类高职院校学生能力素质模型构建及路径提升[J]. 江苏科技信息, 2017(20): 62-63.
[4]
易良廷, 何世彬, 何苗. 基于能力素质模型的实践教学效果认知及其评价路径设计[J]. 黑龙江高教研究, 2018, 36(4): 157-160.
[5]
樊自甫, 黄学锦, 万晓榆. 地方特色高校经管类专业学生行业能力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 以信息通信行业为例[J]. 大学教育, 2017, 6(9): 128-130.
[6]
王丽华. 创新创业教育目标研究[J]. 邢台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8, 35(3): 45-48.
[7]
刘洋. 基于能力素质模型的高校创业型人才培养研究[D]. 大连: 东北财经大学, 2016
[8]
花向红, 许才军, 邹进贵, 等. 测绘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背景下工程实践教育中心的建设研究与实践[J]. 实验科学与技术, 2017, 15(6): 137-140.
[9]
程效军, 邹进贵, 翟翊, 等.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背景下数字地形测量学课程教学改革[J]. 测绘地理信息, 2019, 44(5): 98-99.
[10]
赵前胜, 申丽丽, 胡春春, 等. 测绘工程专业GIS课程的创新性实践教学探索[J]. 测绘地理信息, 2018, 43(6): 120-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