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relDRAW环境下国界符号的尺寸改正与快速符号化 | ![]() |
2. 浙江省测绘科学技术研究院,浙江 杭州, 310012
2. Zhejiang Academy of Surveying and Mapping, Hangzhou 310012, China
国界线作为国与国之间的分界线,代表了国家的主权范围以及领土的完整性,具有严肃的政治性、严密的科学性和严格的法定性,神圣不可侵犯。中国是世界上领土边界线最长和邻国最多的国家,也是边界情况最为复杂的国家之一[1],为了确保国家领土的完整性,避免各种领属的纠纷,地图上国界线的描绘必须定位精确、规格统一、符号完整、清晰美观[2]。
在地图上国界线符号通常是采用工字线加圆点(|-|·)的形式来表示的,尽管CorelDRAW具有极强的图形、文字及矢量线划编辑功能,但由于国界线自身结构的特殊性,CorelDRAW难以实现国界线的符号化[3-5]。按照常规的绘制方法,是在点划线实部的两端加上短线即可,这样不仅费时费力,而且符号不规范、不稳定。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本文提出了利用矩形箭头代替国界短线实现国界画法的思路,进行了二次开发,使国界符号的设计尺寸与实际尺寸达到了完全一致,实现了国界符号的准确绘制和快速符号化。
1 国界符号的尺寸改正为了使国界符号的设计尺寸与实际尺寸达到完全一致,必须经过3个改正过程。
1.1 矩形设计尺寸到样式箭头尺寸的改正根据设计要求,在CorelDRAW中绘制指定长度和宽度的矩形,通过程序将该矩形转变为CorelDRAW箭头库的箭头,在不选择任何图形的条件下,打开箭头属性查看该样式箭头的尺寸。
当矩形设计尺寸为0.100 mm×1.200 mm时,将其转换为CorelDRAW箭头库中的箭头后,样式箭头的尺寸却为0.002 mm×0.019 mm。这说明二者的尺寸并没有达到一致,为了进一步确定这两种尺寸之间是否存在特定的比例关系,本文进行了实验,结果如表 1所示。
表 1 矩形设计尺寸与样式箭头尺寸的比值 Table 1 Size Ratios Between Designed Rectangle and Style Arrowhead |
![]() |
由于CorelDRAW箭头属性中的长度和宽度均保留3位小数,且进行了四舍五入,这导致表 1中的比值有所差异,但仍能得出,矩形的设计长度和宽度与相应样式箭头的长度和宽度之间的比值趋于63.492。
如果把矩形的长度和宽度都乘以63.492形成改正后的矩形,将其转换为样式箭头后,就可实现矩形的设计尺寸与样式箭头尺寸完全一致,改正结果如表 2所示。
表 2 矩形设计尺寸到样式箭头尺寸的改正结果/mm Table 2 Correction Results from Designed Rectangle Size to Style Arrowhead Size/mm |
![]() |
1.2 样式箭头尺寸到实际箭头尺寸的改正
尽管经过第一次尺寸改正,可使矩形的设计尺寸与相应样式箭头尺寸达到一致,但这并不意味着将样式箭头配置到实际曲线上,实际箭头尺寸会和样式箭头尺寸达到一致。当样式箭头尺寸为0.100 mm×1.200 mm时,将其配置到线宽为0.600 mm的实际曲线上,实际箭头尺寸却为0.300 mm×3.600 mm,这说明样式箭头转为实际箭头后,二者尺寸没有达到一致。为了进一步确定这两种尺寸之间是否存在特定的比例关系,本文进行了实验,实验线宽定为0.600 mm,结果如表 3所示。
表 3 样式箭头尺寸与实际箭头尺寸的比值 Table 3 Size Ratios Between Style Arrowhead and Actual Arrowhead |
![]() |
表 3中的数据表明,第一次改正后样式箭头与相应实际箭头的长度和宽度的比值均为1/3,即表中的0.333。即把第一次改正后样式箭头的长度和宽度都乘以比例数值0.333形成第二次改正后的样式箭头,将其配置到曲线上,变成实际箭头,可实现样式箭头尺寸与实际箭头尺寸的完全一致,结果如表 4所示。
表 4 样式箭头尺寸到实际箭头尺寸的改正结果/mm Table 4 Correction Results from Style Arrowhead Size to Actual Arrowhead Size/mm |
![]() |
1.3 实际箭头尺寸受线宽影响产生的改正
在实验线宽定为0.600 mm的前提下,经过两次尺寸改正,可实现矩形设计尺寸与实际箭头尺寸的一致。但是,当线宽不为0.600 mm时,虽然经过两次尺寸改正,矩形设计尺寸与实际箭头尺寸却不能达到一致。当线宽为0.600 mm时,矩形设计尺寸为0.100 mm×1.200 mm,经过两次尺寸改正后,实际箭头尺寸恰好为0.100 mm×1.200 mm,且表 4中的数据充分证明了0.600 mm的线宽是配置箭头的基准线宽,即当线宽为0.600 mm时,只需经过两次尺寸改正,就可实现矩形设计尺寸与箭头实际尺寸的一致。然而,当线宽变为0.400 mm时,实际箭头尺寸却为0.067 mm×0.799 mm,显然在线宽不同的情况下,样式箭头尺寸与实际箭头尺寸达不到一致。为进一步验证实际箭头的长度和宽度与线宽的关系,本文进行了实验,结果如表 5所示。需要说明的是,本文前两次改正值是以0.600 mm线宽来确定的,因此,本文将0.600 mm线宽作为基准线宽。若是采用其他宽度,那么前两次改正值需要重新进行确定。
表 5 基准线宽、实际线宽、实际箭头尺寸的关系 Table 5 Relationship Among Standard Line Width, Actual Line Width and Actual Arrowhead Size |
![]() |
由于图式规范中确定的国界线宽均不小于0.400 mm,所以实验中的实际线宽是从0.400 mm开始的。
表 5数据表明,经过两次尺寸改正后,基准线宽与实际线宽的比值、基准实际箭头宽度与实际箭头宽度的比值、基准实际箭头长度与实际箭头长度的比值三者相等。表 5中部分比值有差异,主要是因为箭头属性中的长宽值经过四舍五入后,只保留了3位小数。表 5数据证明了实际箭头尺寸受线宽影响产生的改正比值等于基准线宽与实际线宽的比值,该改正比值随实际线宽的改变而改变,
如果将第二次改正后的样式箭头尺寸乘以基准线宽与实际线宽的比值,形成第三次改正后的样式箭头,将其配置到实际曲线上,变成实际箭头,就可以消除线宽对实际箭头尺寸的影响,尺寸改正结果如表 6所示。
表 6 实际箭头尺寸受线宽影响产生的改正结果/mm Table 6 Correction Result of Actual Arrowhead Size Affected by Line Width/mm |
![]() |
为了更清晰地展示和说明矩形设计尺寸到样式箭头尺寸的改正、样式箭头尺寸到实际箭头尺寸的改正和实际箭头尺寸受线宽影响产生的改正,本文以箭头宽度为例,将3次尺寸改正结果进行汇总,结果如表 7所示。
表 7 3次尺寸改正汇总/mm Table 7 Summary Sheet of Three Corrective Size/mm |
![]() |
2 国界线的符号化
3次尺寸改正为准确绘制国界符号提供了符合设计要求的标准符号,但还不能直接实现国界线的快速符号化。为了能够在CorelDRAW中快速实现国界线的符号化,本文借助VB.NET的开发平台,利用CorelDRAW 15.0 Type Library开发资源进行了二次开发。
1) 根据设计的国界线宽M和国界短线的尺寸W×H,绘制宽度和长度分别为W×63.492×0.333×0.600/M和H×63.492×0.333×0.600/M的矩形,并将其转换为CorelDRAW箭头库中的样式箭头。
2) 将国界线的样式设置为点划线,见图 1,先根据设计要求,利用CorelDRAW的编辑线条样式设置国界线的样式(实部长度,虚部长度),然后在国界线上插入节点,节点的位置为国界线实部与虚部的变换处,如图 1中的节点1~10,并在这些节点处打断国界线,最后删除国界线的虚部。
![]() |
图 1 国界线初始样式 Figure 1 Initial Style of National Boundary |
3) 将设计好的箭头配置到国界线的线部上,以国界线宽为直径绘制圆,将其粘贴到国界线的点部上(圆与点的中心坐标一致)。通过程序实现国界线符号化的结果如图 2所示。
![]() |
图 2 国界线符号化的结果 Figure 2 Result of National Boundary Symbolization |
3 结束语
针对如何在CorelDRAW中准确而又快速地实现国界线符号化的问题,本文深入剖析了国界符号的设计尺寸到实际尺寸的转换过程,并通过多次实验确定了各个转换过程中的改正比值,即矩形设计尺寸到样式箭头尺寸的改正、样式箭头尺寸到实际箭头尺寸的改正、实际箭头尺寸受线宽影响产生的改正,最后借助VB.NET开发平台,利用CorelDRAW 15.0 Type Library开发资源进行了二次开发,使国界符号的设计尺寸与实际尺寸达到了完全一致,实现了国界线的准确绘制和快速符号化,对今后制图效率的提高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1] | Baidu Encyclopedia. National Boundary[EB/OL]. (2013-12-20)[2013-12-25]. http://baike.baidu.com/ link?url=cfF6BWQjGxP1qWJwmgUkBcwLVwMu UcLRUpWNd90NX_kfO3eczMVBh4PuR-lm48_9eg lMw4D2GwFnRlL6RhP42K |
[2] | 祝国瑞, 郭礼珍, 尹贡白, 等. 地图设计与编绘[M]. 武汉: 武汉大学出版社, 2001 |
[3] | 乔俊军, 房雪玲, 张海文. 基于CorelDRAW的制图要素符号化研究[J]. 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 2013, 36(8): 30–33 |
[4] | 李晓亮. 基于CorelDRAW的地图编绘技术研究[J]. 科技创新导报, 2012, (23): 121–122 DOI: 10.3969/j.issn.1674-098X.2012.23.092 |
[5] | 赵华菊. CorelDRAW在地图绘制中的应用[J]. 荆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3, 18(6): 32–3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