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赛教结合的测绘教学改革与实践——以陕西铁路工程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 ![]() |
2014年,国务院召开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对今后我国现代职业教育发展做出重大战略部署,通过了《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简称《决定》)。作为推进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重要手段,《决定》要求开展职业技能竞赛,提升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的国际影响。技能大赛作为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一项重要制度设计,已成功举办了八届,尤其是《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三年规划(2013-2015年)》实施以来,技能大赛无论是从组织实施、办赛规模、竞技水平都进入到了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技能大赛对于推进职业教育专业教学改革,助力我国现代职教体系建设,引导社会各界特别是行业企业了解、支持和参与职业教育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1, 2]。
根据教育部要求, 各相关机构要加快对技能竞赛赛项资源的转化与利用,充分发挥大赛对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和专业建设的引领作用。陕西铁路工程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陕铁职院)测绘工程系在积极备赛的同时,通过对比赛项目的分析及企业调研,在课程内容体系、教学模式、教学方法、考核评价体系、实践教学体系以及教学团队建设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改革与实践。
1 竞赛项目对接测绘典型工作任务,提升教师教学水平,以赛促教全国高职测绘技能大赛分为理论测试和技能实操。理论测试主要考核测量基础知识及平差理论,技能实操有二等水准测量、一级导线测量、1:500数字测图、工程曲线放样及计算器编程等项目。这些比赛项目都是由业内知名专家将实际生产过程中的核心内容提炼加工,能对工程测量技术专业所要求的岗位素质、知识和技能进行覆盖的典型工作任务,分别对应着工程测量技术专业的几门核心课程,具体内容如表 1所示。
表 1 竞赛项目与专业课程的对应关系 Table 1 Correspondence Between Competitive Items and Professional Courses |
![]() |
在参照竞赛项目的基础上,通过调研土建施工企业、测绘地理信息单位,与一线测绘工程师共同交流测绘类专业学生的职业能力要求及典型工作任务,对专业课程体系进行重构,以理论够用、突出技能为原则,以实际生产任务为载体,构建了以测量工作过程为主线的课程内容体系[3]。课程体系如图 1所示。
![]() |
图 1 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体系 Figure 1 Curriculum System Based on Working Process Systematization |
技能大赛要求指导教师不仅要有较高的理论及操作水平,还需要具有相应的教育学、心理学等相关知识,从表面上看,技能大赛是对学生的考核,实际上是反映了学校的教学质量[4-6]。为打造一支技术过硬的指导教师团队,陕铁职院先后多次邀请武汉大学、信息工程大学、长安大学和中铁一局五公司精测公司等国内知名大学和企业的教授、专家来学院作报告,对技能大赛存在的问题进行现场答疑解惑,提高指导教师的理论和实践水平。在测绘工程系内部,每年将新进教师充实到指导教师团队中,以老带新,发挥老教师的传、帮、带作用,形成特色鲜明、年龄结构合理的指导教师团队。
2 引进新设备、新方法,提升测绘实训教学能力,以赛促训通过将比赛中使用的新设备、新方法推广到企业生产、日常教学是举办各类技能比武的一个重要目的。在全国高职测绘技能大赛中就引入了在实际生产中使用的新设备、新方法,具体如表 2所示。为此,陕铁职院加大了新设备的投入力度,配置了贴近施工现场需求的徕卡TS30、天宝R8、DINI03等国际领先测量仪器,建成了CORS连续运行参考站, 购置了一批CASIO 5800P、CASIO 9750系列计算器,建成了理实一体化实训室、3S工作室。将测绘生产中的新方法融入日常教学中,如在曲线中桩坐标计算中加入了复化辛甫生公式的应用,将平常只对完整缓和曲线计算进行教学的内容推广到非完整缓和曲线的计算。
表 2 从测绘技能竞赛中引入的新设备、新方法 Table 2 New Equipments and Methods Introduced from Surveying Competitions |
![]() |
随着陕铁职院测绘类专业的师资、设备及技能培训能力的不断提升,学院已连续4年承办陕西省高职类测绘技能大赛和一届铁道工程行业协会举办的测量技能大赛。在此过程中,校企合作逐步深入。最初是以企业“赞助+冠名”的形式进行合作,如2012年由广东科力达测绘仪器公司冠名全国铁道高职测量技能大赛,到目前邀请行业企业专家共同参加竞赛项目的策划、活动的组织、结果的评判。在2015年的陕西省高职测绘技能大赛中,中交集团二公司直接派出了参赛队,实现了校企之间的同台竞技。2016年5月,中铁航空港集团的测量技能大赛在学院举行,学院教师和该企业测量专家共同策划比赛方案,踏勘比赛场地,制定比赛试题,裁判比赛结果,圆满完成比赛组织工作,获得参赛企业各子公司代表队的一致好评。
3 训练体系融入课程改革,提升课改实效,以赛促改大赛源于教学,高于教学,是日常教学活动的一种升华。如果将训练体系融入到课程改革中,就可以将更先进的理念带到课堂。为此,陕铁职院测绘工程系参照技能大赛队员选拔、训练及比赛的完整体系,重新制定了课程标准、考核评价方案,开发了基于工作过程的学习情境引导文、任务单、评价单、授课计划说明、多媒体课件等教学资源,完成了工程测量技术所有专业核心课程的课程改革,其中,《GPS测量技术应用》申报为陕西省重点教改项目。
笔者以比赛项目一级导线测量为例,通过将生产项目为载体的学习情境按照测量工作流程及训练内容设置了5个学习任务,如图 2所示。
![]() |
图 2 “项目导向、任务驱动”学做一体的教学模式 Figure 2 Teaching Model of the Integration of Learning and Operating with "Project-Oriented, Task-Driven" |
4 训练方法引入日常教学,提升课堂质量,以赛促学
测绘技能大赛是质量与速度的综合比拼,要求队员在成果质量合格的情况下争分夺秒、又快又好。这要求队员有扎实的基本功、稳定的心理素质、充沛的体能及团队协作能力,指导教师需要在日常训练中从基本功入手,以每个动作、每份记录表为单元进行训练,每个训练日结束前还要对当天的训练内容进行内部测试并点评。
在借鉴了技能大赛训练方法之后,针对实践教学,教师采用测站教学法,即以一个测站为教学单位,准确、完整地对学生进行分组演示,学生逐个进行模仿实训,教师严格监督小组每个成员独立完成一个测站的操作,使每个学生达到整个测站熟练精通的训练目标[7]。在实训课结束前0.5 h,以小组为单位,针对当天的实训项目进行班内技能比赛,排出名次并打出相应的分数,计入平时成绩,这样可实现学、赛结合,既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提升了测量实际操作能力,还可以对每个学生的平时成绩进行客观评价。在依托技能竞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团队合作能力的同时,提高学生的理论水平和实践动手能力,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8]。
5 以竞赛细则完善项目化考核评价体系,提升考核内涵,以赛促考在改革了传统的期末考试之后,根据测量员职业资格标准制定了项目化考核评价体系,每个项目考核除包含基本知识技能评价、任务完成情况评价、团队合作能力评价和工作态度评价4个方面外[3],还将全国高职测绘技能竞赛的评分细则引入到评分标准中,细化后的评分标准不仅要求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取得合格成果,还要注重仪器使用、原始记录的规范性及成果计算的准确性,同时还将一些学生在实训中常见的仪器操作、数据记录的不规范动作、不良习惯拍成照片,以宣传版画的形式张贴于实训基地的墙上,这样既提升了考核的内涵,又为评分标准的客观性提供依据。
笔者以《工程测量基础》课程为例,说明考核方案的设计:①高程控制测量的往返测量成绩占比为30%,技能鉴定成绩计算为60分以上; ②平面控制测量的导线测量成绩占比为30%,技能鉴定成绩计算为60分以上; ③计算能力考核成绩占比为40%,技能鉴定成绩计算单独另行考试。
以导线测量为例说明评分细则:记录转抄每出现一次扣2分,用橡皮擦手簿每出现一次扣10分,测站重测不变换度盘违规一次扣2分,测回间变换度盘违规一次扣2分,记录计算未完成就迁站每出现一次扣1分,仪器设备全站仪及棱镜摔倒落地项目考核不及格。
6 结束语多年来,陕铁职院通过技能大赛,引导学生崇尚知识、乐学技能,激励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与热情。以能工巧匠形象为代表的职业技能大赛一次次锤炼着学生们注重细节、勤于思考、勇于创新、精益求精的鲁班精神,培养着他们刻苦钻研、团结协作、努力拼搏、勇于创新的职业精神。通过技能大赛,加强实训基地建设,塑造学生职业素养,锻炼学生实践能力,努力实现学生综合素质由知识本位到能力本位的转变,专业培养目标由理论型到技术型的转变[9-11],形成了具有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
[1] | 翟翊, 程效军. 测绘技能竞赛指南[M]. 北京: 测绘出版社, 2014 |
[2] | 翟翊, 魏忠邦. 高等学校大学生测绘技能竞赛的组织与实施[J]. 测绘通报, 2013, (1): 97–100 |
[3] | 田倩, 张福荣, 王涛. 高职院校"GPS测量技术与应用"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J]. 高教学刊, 2016, (6): 178–179 |
[4] | 刘胜男, 袁建刚, 张清波. 技能竞赛对提高职校教学质量的价值研究——以工程测量项目为例[J]. 职教通讯, 2013, (29): 40–42 DOI: 10.3969/j.issn.1674-7747.2013.29.014 |
[5] | 张留忠. "赛教结合"的电子产品检修课程教学创新与实践[J]. 西昌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6, 30(1): 138–141 |
[6] | 张趁香. "赛教结合, 以赛促学"推进软件开发类课程教学模式改革[J]. 淮阴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5, 14(3): 263–265 |
[7] | 赵俊岭. 基于工作过程的"工程测量技术"课程改革研究[J]. 中国电力教育, 2013, (1): 121–123 |
[8] | 霍琳. 民办高校"以赛促学"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 教育现代化, 2016, (26): 45–46 |
[9] | 焦明连. 测绘工程专业大学生综合技能竞赛的实践与创新[J]. 测绘工程, 2013, 22(6): 92–94 |
[10] | 李艳红, 刘吉平, 詹长根, 等. "地物光谱测定与分析"创新实验教学改革[J]. 测绘地理信息, 2016, 41(5): 93–96 |
[11] | 胡庆武, 王玥, 艾明耀. 地理国情监测专业"地理调查与编码"实践教学设计[J]. 测绘地理信息, 2016, 41(5): 97–9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