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绘地理信息   2019, Vol. 44 Issue (5): 59-61
0
顾及现状用地的城市重点建设项目选址研究[PDF全文]
宋奇鸿1    
1. 广州市城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广东 广州,510060
摘要: 介绍了基于储备用地数据及“三规合一”等信息化平台,并顾及现状用地情况的广州市天河区重点建设项目选址的技术路线,提出构建刚性因子和弹性因子评价体系。依托GIS技术,通过条件查询和空间分析等功能,首先筛选出候选地块,再通过图属链接查询各候选地块的现状用地信息,进一步对各候选地块的优缺点进行比对分析和政策研究,为同类型的重点项目规划选址提供一定借鉴。
关键词: 项目选址     现状用地     数据库     合理性分析     图斑    
Analysis on the Location Planning of Urban Key Construction Projects with Regard to Current Land Use
SONG Qihong1    
1. Guangzhou Urban Planning & Design Survey Research Institute, Guangzhou 510060, China
Abstract: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technical route of Tianhe district's key project location, which is under the information linkage of database in land use status. Through the overall design status, the area-balance information collection and data warehousing, it mainly relies on the database of land use status, and the information inquiry platform for completing the location planning rationality analysis. On the whole, the process and method of location planning are reasonable and operable.
Key words: project location selection     current land use     database     rationality analysis     area-balance    

科学合理的城市重点建设项目选址能够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重要条件。作为国家中心城市的广州市天河区提出了加快建设中央商务区、天河智慧城、广州国际金融城、天河路黄金商业大道等四大战略性发展平台。为保证项目选址布局与城市规划紧密结合,促进项目选址规划管理的制度化、科学化,开展天河区重点建设项目选址研究具有现实意义。

当前,国内的建设项目选址主要是基于城市定位的规划理念,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对不同类型的选址进行论证研究。本文提出在选址的前期阶段,基于“三规合一”平台和储备用地数据库,依托GIS技术,并融入现状用地情况,为候选地块图斑提供信息化比较和筛选服务,提出项目选址的规范化流程,快速、有效的做出响应,供城市规划主管部门决策。

1 城市重点建设项目选址因子评价体系

城市重点建设项目选址的核心,在于明确选址方案的可行性及合理性。可行性的前提条件是选址方案与相关规划相符合,场地条件与外部配套条件能够满足工程建设要求;合理与否需要通过选址方案的比较予以确定[1-3]

天河区已经建立的“三规合一”平台为重点项目选址提供了工作平台,可以快速实现候选地块的空间查询和条件查询,浏览候选地块的空间分布格局并实时查询各地块的规划经济指标[3, 4]。本文考虑在储备用地数据库的基础上,融入现状用地情况,构建现状用地数据库,并基于城市规划主管部门审批的规划要素和采集的现状要素信息源,为日常选址提供现状用地的空间规划、用地布局及各类信息查询等,为选址工作提供数据支持服务。同时,现状数据库对接“三规合一”平台,为后续工作及相关部门提供持续更新的数据服务。

根据天河区国民经济行业发展及重点建设项目库分类标准,建设项目可分为居住类项目、产业类项目、教育类项目、医疗卫生类项目、文化体育类、商业类项目、市政类项目、生态类项目等8大类。本文参考广东省建设项目规划选址评估报告,结合天河区实际,并顾及现状用地情况,建立相应的因子评价内容体系。因子评价体系包括刚性因子和弹性因子两类:刚性因子主要从工程地质、城市防灾安全、避开污染源及危险源、避开各种禁建区等角度进行规定。弹性因子则根据项目类型的不同,主要从规划符合性、自然条件、区位条件、交通条件、市政基础设施、生活配套设施、环境影响、选址特殊要求等角度进行规定。

2 现状用地数据库建设

现状用地数据库建设主要包括总体设计、数据信息采集、数据信息录入、数据信息检查、数据信息入库及更新五部分内容[5]

2.1 数据库总体设计与主要用地类型

地理数据库总体设计包括数据信息字段属性设计、数据结构设计、要素集设计等。数据信息字段属性设计包括坐标系统定义、字段名称、属性信息筛选;数据结构设计包括数据类型、取值范围、备注说明等;要素集包括背景底图(基础矢量数据、栅格影像数据)及各类现状用地图层等[6]。现状调查入库的用地类型主要有医疗卫生用地、中小学用地、供应设施用地、社会停车场用地、教育科研用地、环境设施用地、交通设施用地等[7]。如表 1所示。

表 1 数据库数据字典设计 Tab.1 Data Dictionary Design

2.2 现状用地图斑信息采集

采取科学合理的采集手段,针对项目前期确定的规划要素和现状要素信息源进行采集。规划要素信息包括:规划编号、控制性规划性质、土地规划性质、容积率、建筑密度、绿地率、建筑面积及建筑限高等;现状要素信息包括:用地现状情况、地块面积、位置、交通条件、备注说明等[8]。本文信息采集包括控制性规划编制信息提取、1:500地形图查询、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信息查询,野外踏勘,内、外业一体化作业,获取天河区储备用地的规划指标及现状情况,分析天河区可用建设用地的空间分布,从增量和存量两方面判断分析天河区现有用地数据。

2.3 数据配准及检查入库

对于外业调查数据以及内业判读数据,进行数据格式转换和地理信息空间配准,并完成数据空间几何检查、现状用地数据库的属性检查以及空间拓扑关系检查等,基于ArcGIS平台导入到总体设计阶段的空间地理数据库中,进行数据库图层分层管理及图属一体化管理,支持查询、空间分析、输出表格和图件等功能,并与“三规合一”决策支持平台数据库信息进行联动衔接[9]。入库后图斑空间分布如图 1所示。

图 1 选址成果图斑空间分布 Fig.1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Spot in Site Selection

3 项目选址的多角度评价分析

以“互联网产业园”选址为例,项目具体选址需求较为明确,即在智慧城核心区中选址符合产业发展的地块,面积约10万m2。在充分了解项目选址条件的基础上,运用“现状用地数据库”及项目选址候选地块图斑信息化查询平台,了解智慧城核心区内可选地块的空间分布、地块面积,利用空间组合条件查询进行筛选,同时结合因子评价体系中产业类用地对于现状情况、城市规划协调符合性、自然条件、区位情况、交通便利性、基础设施、生活配套设施、环境保护等方面的侧重,进行针对性的分析,在实地踏勘调查的基础上,进一步对评价体系因子进行反馈检验,在天河区范围内候选出符合条件的地块,进行优、劣势分析。

图 2,从整体区位及布局情况分析,两个地块(图 2(b))均位于智慧城核心区控制性规划产业布局中的移动互联网产业园范围内,符合功能分区定位,且位于火炉山森林公园山脚,与新塘水库相邻,地势较为平缓,总体景观环境较好。

图 2 整体布局情况对比分析 Fig.2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Overall Layout

从交通条件分析,两个地块均位于国道324线(广州至汕头段)及广州-深圳高速公路之间,毗邻华观路及高普路,2 km范围内有地铁六号线及地铁二十一号线的三处地铁站,交通较为便利。考虑到现有的建筑体量和征迁难度,经过最新航拍正射影像图分析,两个地块的建筑密度均较低,拆迁量不大;但通过查询天河区地块收储情况,地块二尚未完成收储。如图 3所示。

图 3 现状情况对比分析 Fig.3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Current Land Use

从市政及公共基础设施、生活配套设施方面分析,两者均位于移动互联网产业园范围内,城市防灾体系较为完善,周边高新技术企业聚集,但暂时缺少医院、学校、酒店等生活配套设施。从环境影响来看,由于选址项目属于知识密集型产业,对附近环境基本不会产生干扰,亦不会对周边的新塘水库造成污染。

4 结束语

本文提出通过建立现状用地数据库,为天河区重点建设项目进行候选图斑筛选提供了信息化平台,同时也区分了以控制性规划导则为单位的用地已实施和未实施分类,初步确定了天河区可选址地块范围,但由于涉及到土地权属、“三旧改造”、土地收储开发等因素,还未能得到精确的可选址图斑信息。本文的选址合理性分析所采取的分析手段,是以实地调查为基础上的定性分析为主,辅之以适当的定量分析方法。今后将进一步研究和探讨引入多因素综合评判、多层次定量分析等多种分析手段,提升项目选址的科学性和准确性。

参考文献
[1]
张建发.基于GIS的物流配送选址规划研究[D].湘潭: 湖南科技大学, 2013 http://cdmd.cnki.com.cn/Article/CDMD-10534-1014021744.htm
[2]
俞明艳.物流配送中心选址规划研究[D].长沙: 湖南大学, 2005 http://cdmd.cnki.com.cn/Article/CDMD-10532-2005040566.htm
[3]
原世伟, 景海涛, 李伟. 基于GIS的现代物流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J]. 测绘地理信息, 2016, 41(1): 82-86.
[4]
宋关福, 钟耳顺, 李绍俊, 等. 大数据时代的GIS软件技术发展[J]. 测绘地理信息, 2018, 43(1): 1-7.
[5]
程玉, 张群, 熊英. 基于GIS现代物流配送信息系统的设计[J]. 湖北工业大学学报, 2006(4): 18-21.
[6]
王枝军.基于组件GIS的土地利用建库系统研究与设计[D].上海: 同济大学, 2007 http://cdmd.cnki.com.cn/Article/CDMD-10247-2007050110.htm
[7]
王荣华, 李苓苓, 李小娟, 等. 1: 1万土地利用数据库建库技术及方法研究[J]. 2007, 28(6): 60-63 http://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SDSX200706014.htm
[8]
安剑英, 鲍安兴. 城镇地籍数据库建库方法探讨[J]. 城市勘测, 2010(S1): 49-51.
[9]
胡刘鹏, 高飞, 胡小华. 基于ArcGIS的产业用地数据库系统设计研究[J]. 测绘, 2012(6): 131-134. DOI:10.3969/j.issn.1672-8262.2012.06.0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