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移动GIS的低压营配贯通采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
2. 重庆市地理信息云服务企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重庆,400020
2. Chongqing Enterprise Engineering Technology Research Center on Geographic Information Cloud Service, Chongqing 400020, China
近年来,随着电力负荷的日益增长,电网运营规模的不断扩大,国家电网公司开始大力推进的营配贯通工作,建立准确的“站-线-变-户”关联关系,促进电网建设进一步发展[1]。其中,营配贯通低压侧数据建设最为复杂,从变压器开始到用户,包含隔离开关、低压杆塔、连接线、墙支架、接入点、配电箱、分支箱、计量箱、电能表的现场采集及后续录入电网GIS平台建模[2]。在以往的作业方式中,作业人员需要携带台区台账、GPS、相机到现场进行采集,通过GPS采集物理杆塔、墙支架等的坐标,记录其属性,拍摄照片。计量箱采集时需要现场张贴计量箱资产编号,并记录下其所包含的电能表,每个电能表还需标明其所在计量箱的行列号。采集完成后,通过内业整理得到各类设备的模板表格并最终导入GIS平台[3]。传统的采集模式已经无法适应电网设施管理、更新与维护的节奏[4]。因此,本文提出一种基于移动GIS的营配贯通低压采集系统,利用移动平台方便携带,集成度高的特点,能够很好解决传统采集方式中的各种弊端,提高作业效率。
1 系统设计 1.1 系统设计思想1) 定制化。针对营配贯通低压采集任务的要求,采集系统需要记录从变压器到电能表的所有节点设备的坐标和属性,对于计量箱和电能表还需要扫描其条形码,并拍摄照片,最后将采集到的数据导出为模板表格,通过有线或无线的方式将模板表格发送至GIS系统。
2) 模板化。按照GIS应用系统导入模板及相关数据规范要求,制定各种数据库模板,在采集时通过属性录入的方式进行入库,成果按照统一的模板表格进行输出,以满足系统导入需求。
3) 易用性。系统界面做到简单易懂,基础地图数据可在影像与矢量地图之间进行切换,简化地图操作及需要现场采集和录入的数据,方便作业人员快速上手与识图定位,提高作业效率。
1.2 系统总体架构设计低压营配贯通采集系统由服务器端与移动端组成,基于面向服务(SOA)技术[5, 6],采用分层式结构,由应用层、平台层、数据层组成。各个层级之间相互关联又相互独立,更新维护起来更加便捷。服务器端主要负责分发数据,接收成果数据等,移动端主要用于数据采集,这里主要介绍移动端的采集系统。系统架构如图 1所示。
![]() |
| 图 1 系统架构图 Figure 1 Architecture of the System |
1.3 数据组织
采集系统数据库按照数据不同类型,由基础地图数据,低压设备数据和其他数据组成,数据组织结构如图 2。
![]() |
| 图 2 数据组织图 Figure 2 Flow Chart of Data Structure |
1) 基础地图数据。基础地图数据由矢量地图数据,专题图数据和影像地图数据组成,作业人员可以在采集系统中按照自身需求进行切换。
2) 低压设备数据。低压设备数据按照系统采集要求,分为隔离开关,低压杆塔,连接线,墙支架,电缆分支箱,配电箱,接入点和计量箱,其中,计量箱和电能表在现场进行关联后,形成了箱表关系数据。
3) 其他数据。其他数据包括用户台账与照片,其中台账数据能够方便作业人员迅速进行查询确定是否存在该用户,并完成与计量箱的关联。
2 系统功能实现 2.1 地图功能地图功能是GIS系统最基础的功能,包括地图数据与矢量数据的管理和安全,地图显示与切换,基本地图操作,图层控制与标注,GPS定位及量测工具,这里主要介绍以下几个功能。
1) 数据管理与安全。采集系统采用用户名和密码的方式进行登录,只有授权的用户才能进行登录操作,用户名与密码均通过MD5进行加密,避免明文传输和存储。用户数据则存放在加密的SQLite数据库中,SQLite是一个轻量的、跨平台的、开源的数据库引擎,它在读写效率、消耗总量、延迟时间和整体简单性上具有优越性,适用于移动采集系统[7]。服务器端地图数据存储采Geodatabase,是一种采用标准关系数据库技术来表现地理信息的数据模型,支持海量数据存储和多用户并发访问。
2) 地图显示与切换。地图显示是移动GIS可视化功能的重要体现,采集系统采用ArcGIS for Android作为二次开发平台[8],通过连接ArcGIS服务在线进行加载或者使用离线缓存,离线缓存格式采用.tpk格式作为离线地图[9],通过替换图层实现在不同地图之间切换。在野外移动环境下,作业人员能够随时快速获取高精度的影像和矢量地图。
3) 基本地图操作。采集系统在地图界面,设置有缩放、全图、定位等地图操作按钮。通过对滑动、捏合、双击等不同手势操作的响应,实现了地图平移,缩放,放大至某点等功能,为作业人员提供了简单可靠的地图工具。
4) GPS定位。定位服务是采集系统的基础服务,通过叠加各种影像数据与地图数据,采集人员不仅能定位自己的位置,还能进行路线的规划。系统提供了两种定位方式,GPS定位与基站定位[10],当GPS信号较好时使用GPS进行精准定位,在定位点显示一个位置图标,当信号较差时采用基站定位,基站定位较为粗略,显示为一个半透明圆形图标,作业人员需结合地图影像等数据确定自己的位置。
2.2 数据采集与导出1) 电力设备采集。采集系统提供了隔离开关、物理杆塔、配电箱、计量箱等所有低压设备采集、修改、删除工具。当需要采集某个设备时,打开对应的设备采集面板,通过参考影像,矢量地图,专题地图等地图数据,结合GPS进行自身定位,确定电力设备所在地图上的位置,并在地图上进行点击标绘。当需要修改或删除某个已有设备时,可以通过交互操作中的长按方式进入修改模式,这时可以重新指定设备位置,修改其属性,也可以将该设备删除。
在采集模式上,每个设备都按照“设备”+“上级设备”+“连接方式”为一组进行采集。标绘当前设备后,将上级设备和连接方式通过属性的方式录入到当前设备中,上级设备可以在已经采集的设备中进行选择,连接方式可以选电缆,架空线等,按照采集设备要求不同,还需从不同角度进行拍照,物理杆塔采集界面如图 3所示。记录完成后,设备之间会通过所选连接方式进行连接,并展示在地图上,省去了手动绘制连接线的工作,也避免了手绘可能产生的连接关系错误。
![]() |
| 图 3 设备采集界面 Figure 3 Device Survey Function Interface |
2) 箱表关系采集。箱表关系采集是营配贯通低压采集最重要的环节,直接关系到户变关系是否正确。计量箱采集需要在地图上进行标绘,通过红外模块扫码或手动输入计量箱资产编号,并按照实际情况填写计量箱行列数量。生成网格功能可以产生相应行列数的网格,如图 4,网格上所示行列号即电能表所在位置,通过扫描电能表条码能够快速在用户台账中进行查询,将结果关联到计量箱上,并准确记录电能表所在行列号。
![]() |
| 图 4 箱表关系采集界面 Figure 4 Box and Meter Survey Function Interface |
3) 数据导出。由于表格需要导出为excel格式的,这里调用工具类库jxl.jar对excel进行操作。通过读取SQLite数据库中低压设备数据,根据其关联关系,按照模板格式生成新的表格,如运行杆塔,电缆段等。移动端与服务器端的通信采用SMB协议,移动端可以远程下载用户台账离线地图包等数据,也可以将成果数据发送至服务器端,由内业人员检查完成后直接导入电网GIS平台。
3 结束语低压营配贯通采集系统在2015年应用于重庆市南岸区、长寿区、云阳县、南川区等营配贯通采集项目,顺利完成了约13 000个台区,159万户的低压数据采集。同样大小台区下,外业部分相较于传统纸质标绘方式,时间减少一半,错误率由以往的6%下降至0.5%;内业部分导出即为成果,省去了人工转录的步骤,有效减少了人力成本和时间成本的支出。实践证明,该系统能满足营配贯通项目低压数据的采集要求,为按期完成营配贯通工作提供了有力保障,同时为后续维护工作提供了新的思路与方法。
由于本次研究时间有限,系统仍存在许多不足与待改进的地方,后续研究将在以下方面进行深入研究:
1) 数据采集流程比较固定,无法跨设备采集或反向采集,后续将进行改进。
2) 系统可扩展性不高,暂时无法应用到高压数据采集及其他行业中,后续将会增加可定制模块,提高复用性。
| [1] |
卢思丞. 浅谈营配贯通平台建设对供电企业的积极意义[J].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16(15): 149-150. DOI:10.3969/j.issn.1673-9957.2016.15.097 |
| [2] |
曹旋, 李国兵. 营配调贯通低压数据采录探讨[J]. 大众用电, 2016, 31(3): 17-18. |
| [3] |
吴记江. 营配一体化平台项目设计与实施研究[D]. 保定: 华北电力大学, 2014
|
| [4] |
董飞. 用电信息采集一体化建设研究[D]. 大连: 大连海事大学, 2011
|
| [5] |
葛纪坤, 于海龙. 面向SOA的信息系统设计及应用研究[J]. 测绘通报, 2014(1): 106-110. |
| [6] |
苏丹丹, 刘佳玮, 项晏琳. 基于ArcGISEngine的城市基础地理信息服务平台建设研究[J]. 长春师范大学学报, 2015, 34(12): 54-57. |
| [7] |
赵卿, 葛文超. 安卓系统下开发测量程序的应用研究[J]. 测绘地理信息, 2015, 40(2): 80-82. |
| [8] |
李志伟, 高敏, 蒋仁秀, 等. 基于ArcGIS Android API的移动端数据采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 现代测绘, 2015, 38(1): 27-29. DOI:10.3969/j.issn.1672-4097.2015.01.008 |
| [9] |
向煜. 面向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的数字化调查系统建设研究[J]. 北京测绘, 2016(4): 62-65. DOI:10.3969/j.issn.1007-3000.2016.04.015 |
| [10] |
李乐林, 宋炜杰, 郭程方. 基于Android手机的移动测量软件设计与开发[J]. 测绘地理信息, 2015, 40(4): 35-37. |
2018, Vol. 43





